- 相關推薦
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論文(通用7篇)
在各領域中,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論文 篇1
大學新生對法律的正義性普遍認同,但由于重人治、輕法治的傳統文化、不良社會環境及學校教育局限性等原因,導致大學新生法律知識不足,法律觀念仍然模糊,法律實際運用能力欠缺,法律意識不強;針對此現狀,應采取有力措施培養、提高大學新生法律意識:根據大學新生的思想特點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優化法制教育模式,重視大學新生法律素養的培養;創設社會與校園良好大環境,提高學生的法律能力等。
眾所周知,法律是我們維護正當權益的武器,只有充分運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現如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國家,已成為中國基本的治國方略。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強調:“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治中國建設對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具有重大意義。法律意識指人們關于法和法的現象的觀點、知識、思想等的總和。在中國法治建設的進程中,公民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識是國家法治的希望,是體現法治國家水平的標準,同時也是我國依法治國戰略實現的重要條件。當代大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主力軍,是中華民族騰飛的希望,他們法律意識的強弱,法律知識水平的高低,對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化進程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作用。大學新生正處于從高中到大學生活過渡的重要階段,因此,了解大學新生法律意識現狀,采取有力措施培養、提高法律意識對于大學新生自身成長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
一、調查分析當代大學新生法律意識的現狀
本次調查對象為貴州大學本科一年級學生,在調查對象上從性別、專業等做了相關比例要求,34.97%來自城市,65.03%來自農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能反映出貴州大學學生的法律意識現狀。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收回問卷184份,回收率92%,有效問卷163份,有效率81.5%。
1.法律認知
法律知識是衡量法律意識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依據,是當代大學生應當具備的一項基礎性知識[1]。對法律基本知識的認識,設計的問題多從法條為考查內容,主要是針對與個人密切相關的法律方面知識,通過對調查對象進行基本法律知識的提問,了解大學新生對法律知識了解的基本情況,為大學新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學提供參考。
在本次調查中,男生占68.71%,女生占31.29%,調查顯示女生相對于男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認知更加深刻及樂于學習。在學法態度上,57.67%的學生認為人人都應學法,提高法律素養;39.88%的學生選擇法律不應該只是律師、法官等學習的,學生也應學一些法律知識,可遠離犯罪;而2.45%的學生認為法律應該是律師學的,專業人士解決專業問題,我們完全沒必要浪費時間了解;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自覺學法的意識較強,希望多了解法律并能在生活中運用。對于法律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調查顯示的結果不容樂觀,1.84%的學生對法律完全不了解;84.66%的學生對法律不太了解,只知道少部分法律知識;僅13.5%的學生對法律比較了解,知道貼近自己的相關法律,如憲法、人口與計生法、婚姻法、道路交通法等方面的常識;而與自身聯系不太緊密的法律知識相對匱乏,如知識產權法、民法、行政法及仲裁法等,這些學生平時對法律方面新聞有一定的涉獵,表明調查對象對不同種類法律的了解程度與法律和自身聯系緊密程度之間呈正相關關系。
2.對實際法律運用的觀點、態度及法律權利意識
法律觀點是法律意識的組成部分,是衡量法律意識水平的依據。法律運用指被調查者面對違法行為侵害其合法權利時,被調查者的態度及運用法律的途徑等。法律權利意識主要是對被調查者就自身的權利是否受到侵犯以及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意識的強弱。通過對調查對象對于法律知識與自己生活的關系的看法;對實際生活中法律運用的觀點、態度;對國家法律重大事件的關注及法律權利意識等了解大學新生對法律運用的觀點、態度及維權意識。
調查顯示,對于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54.82%的學生認為法律與生活緊密相關,時刻可見法律的運用;40.36%的學生認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有用處,但用處體現得并不多;而4.82%的學生對于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無明顯感覺。在親身體驗法律的運用方面,30.13%有過親身體驗;26.92%間接體驗過法律在生活中的運用;而42.95%的學生則未有過親身體驗。對于“權利被侵害時首先想到的解決辦法”,69.5%的學生選擇通過法律渠道維權;12%的學生選擇暴力維權;18.5%的學生傾向采取其他手段維權。在對國家法律重大事件的關注方面,例如是否關注不久前剛結束的2016年我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中關于立法的問題,僅有9.9%的學生全程關注相關立法,并且在相關平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68.2%的學生通過新聞有一點了解;21.9%的學生表示完全沒有關注。這說明學生法律意識不強,法制觀念淡薄。
3.法治教育
法治教育是培養人們法律意識的主要手段,主要是對被調查者接受法治教育的情況和傾向于何種法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以利于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采用更具針對性的可行性方法提高大學新生法律意識。
對于“您如何評價身邊的人對法律知識的了解程度?”,44.31%的學生表示,身邊的人了解程度都不高;40.12%的學生身邊有一些比較了解法律的朋友;僅有13.78%的學生認識法律方面的專業人士。由此可見,加強法治教育是極其重要且緊迫的。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當今中國的教育制度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學校應有所改革。在對法律知識的了解途徑方面,60.56%的學生是通過電視、網絡了解、學習法律的';30.78%的學生通過書籍及教師授課方式進行學習;6.67%的學生通過其他方式了解法律,如家長教育等。在調查問卷中,對“學校開展普法活動,您希望以什么形式進行?”有40.12%的學生希望以法律知識競賽的形式,44.31%的學生希望學校多開設相關法律講座。對大學新生而言,加強大學生法律教育,優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相關課程內容;適當開設相關選修課程;使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如網絡新媒體等傳播法律知識;舉辦法律講座或法律知識競賽等途徑均有助于學生便捷地獲取法律知識。通過對大學新生調查結果的綜合分析,筆者發現:第一,絕大多數學生對法律知識學校比較感興趣,法制的重要性越來越引起重視,依法治國的理念在大學新生中已達成共識,希望多了解法律并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第二,學生對不同種類法律的關注度不同,在法律學習過程中,既要適當擴大需了解的法律知識范圍,也要重點深入學習符合自身需求法律知識。第三,學生對法律運用的感知度不強,部分學生法律權利意識較弱,法制觀念淡薄。第四,由于教育與宣傳的局限性,目前大學新生接受法治教育的形式較單一,部分學生的法律意識停留在被動的守法狀態,出現了“學而不用”的情況,應擴寬法治教育途徑,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
二、影響大學新生法律意識的因素
1.重人治、輕法治的傳統文化對大學新生法律意識的影響
在中國封建社會中,法律向來被看作是封建統治的工具。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力主“人治”。法家雖然提倡“治法”高于“治人”,但其“治法”的具體實施實則是強化了社會對“治人”高于“治法”的認同。這種重人治、輕法治的傳統,到如今仍存在于許多人的觀念中,它積淀到了社會大眾的意識結構中,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表現為較強烈的“以言代法”、“以權代法”現象,因而,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對我國司法的公正性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持懷疑態度[4]。
2.不良社會環境對大學新生法律意識的影響
目前,高校大學新生年齡段大都在17-20歲,正處在生理、心理未完全成熟時期,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社會不良現象影響。對大學新生法律意識影響較大的社會環境因素包括:一是行政*敗現象及社會上的消極文化,其存在對大學新生法律意識的培養與形成產生了極大沖擊,使部分學生守法自覺性明顯不足;社會上的消極文化對學生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可使其偏離健康成長軌道。二是司法腐敗現象,司法腐敗挫傷了群眾對實施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信心,使得部分學生對我國司法的公正性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產生懷疑。三是某些市場經濟條件下出現的社會問題,如分配不公、貧富懸殊加劇、失業增多、就業形勢嚴峻等,易使學生價值觀念出現個人化傾向,行為方式發生改變[3]。
3.學校教育局限性對大學新生法律意識的影響
在大學新生法律意識培養過程中,學校的法制教育尤為重要。但目前學校法制教育存在一些問題:如法制教育作為德育的組成部分,否定了法制教育的重要地位;法律素質被排除在素質教育內容之外;將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律知識教學;現行的教育體制存在缺陷等,以上問題會導致學生對法律的不重視和厭惡感,削弱學生的法律意識。
三、大學新生法律意識培養的途徑探索
1.根據大學新生的思想特點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
除了法律知識的學習之外,通過學習法律知識、領會法的精神、建立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治觀,是提高學生法律素質的關鍵。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首先要根據其思想特點,引導學生尊重和崇尚法律,在大學新生心目中樹立“法律的至高無上性”的思想,并轉化為實際行動。大學新生的法律教育應堅持普及法律知識與注重法治精神與法治觀念并重。
2.優化法制教育模式,重視大學新生法律素養的培養
首先,高校應始終將法制教育放在德育中的重要位置上,貫穿于大學階段整個教育與管理之中。其次,我國目前法律修改和頒布較頻繁,高校的法律教育內容也應及時更新,反映和適應國家的發展變化;另外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地開始相關選修課程,滿足不同學生對法律知識的需求。最后,創新方式講法律課程,充分運用新媒體,積極開展網上法律講堂。用好微信、易信、微博等新媒體,向學生推送“微課堂”,不斷豐富拓展法律課程的內容和形式,切實增強法律課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創設社會與校園良好大環境,提高學生的法律能力
大學新生法律意識的提高離不開社會和校園法治環境,在社會法治環境方面,我國已確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民主法制的觀念已深入人心,但目前立法、執法及法律監督體系尚不完善,權大于法的現象仍然存在。高校可進一步提高黨風、政風;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正能量,為學生法律意識培養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在校園環境方面,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應開展多種形式的法制文化活動;保證學生平等地行使權利;各項工作在法治化軌道上有條不紊進行,進而引導學生自覺守法,嚴格依法辦事,積極參與法律活動,這也是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步驟。
4.開展法律主題實踐活動
高校各學院可結合學科特色,創新思路,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活動,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鼓勵學生在社會生活中關心法律案件,聘請法律專家幫助學生成立法律咨詢中心、法律愛好者協會等法律社團組織;舉辦法律講座;舉行法律知識競賽及“模擬法庭”等活動;組織學生參觀少管所、監獄等活動,提高學生法律素質及運用法律的能力。
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論文 篇2
摘要:當前,以法治國、以德治國已經逐漸是國家民主政治建設的一個趨勢。大學生是社會向前發展的后備力量,大學生法律素養怎樣,對社會未來發展有很大影響。
關鍵詞:法律意識大學生培養法律素養
一、培育大學生法律意識是社會發展之客觀要求
1.法律意識培育是當今社會形勢之下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標。這是因為:當今市場經濟以經濟利益為價值取向,它推崇的不是“重義輕利”之觀念,而是合法獲取利益的法治觀念。目前的社會經濟是法治條件下的經濟,相關經濟活動之主體精神乃是法治下的利益精神。市場經濟社會中的價值傾向,肯定需要大學生對公平與競爭等主要精神的認可,以及被此決定的對法治之呼喚。選擇市場經濟意味著民族之價值取向從道德到法治本位轉變。所以,目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應該將法律觀念的培育放置在重要和顯著的戰略高度上。
2.法律思想意識的培育是以前的道德教育獲取堅強支持的重要保證
事實證明,我們以前所形成的思政教育工作是我們社會珍貴的精神財富,在很多方面仍然有傳承的`現實意義。不過我們還應該看到,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現今,因為利益主體之多樣化和利益分配的市場化,不但使人們的創造性得到發展,且又極易推動人的貪婪欲望,并且,舊有的道德規范由于沒有強勁的制約制度,從而讓它有了弱化之傾向。目前大學生思想道德認知與實際行為偏離現象大大增多的事實證明,只依靠原來的思政教育早已不能滿足現實社會之需要。為了使大學生的行為規范,需要在強化思政教育的同時,注重對大學生們的法律意識培育,讓傳統精神因此有新的力量支持。
3.培育大學生法律意識是以法治國和治校的實際需要
在法律面前堅持人人平等。為確保、推進中國的法治化進程,需要有眾多在思想方面能理解且認可當今法治精神之公民,通過公民的眾多行動加入到法治社會之建構,且推動所有公民崇信、接受和應用法律,讓法治精神融合到民族精神里面。此重任肯定會由當代大學生來擔當。當代大學生思想開放,認可全新的信息與思想觀念,且有極強的民族自豪感與很強的時代責任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群體,也是構建中國法治社會的希望。
二、培育大學生法律意識的設想
1.要培育大學生的權利觀念
權利觀念是法的核心,人若無對權利的需求,就不會有對法之理解以及對法之渴望。權利觀念是指人對其自身合法權利的認知、理解與堅決保衛之思想觀念。對自身權利的捍衛,肯定需要人們把對方當做此種極具獨立價值之個人來認知且尊重他的主體性。若對別人權利不尊重,就不會有現代社會這種權利觀。對別人權利的尊重是保證自身權利之前提,對別人權利不尊重,實際上也是不尊重自身的權利。所以,我們的法律教育要凸顯公民個人權利的保障,提倡與確保以權利為中心的社會關系,持續提升大學生的權利觀念與法律意識,進而通過大學生心中原動力培養其法律意識。
2.要培育大學生的責任觀念
現今大學生因為他們出生時代、以及當時社會氛圍、家庭狀況、社會潮流等影響,對法律義務非常弱,權利與義務是法律體系之中心內容,在利益分配這個角度上說,就是獲得與付出兩者之間具有統一和均衡性的關系。相對來說,大學生很重視自身權利的維護,可是卻忽略義務的存在。事實證明:大學時期特別需要大學生對義務意識之蘇醒與回歸。一位大學生,唯有他切實意識到義務和責任的存在,其才會有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感,才會有那種對國家、對社會、對老人、對自己家庭,從而對其自身人生的責任,才會有那種理智思考,從而會逐漸成熟起來。唯有具備很強的責任意識,才會有持續的原動力,推動大學生在學習、技術能力、素養乃至修養上持續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把其培育成國家的有用人才。
3.要培育大學生對法律價值之認可
法制和民主建設是一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核心,它的核心目標是以法治國。在法治社會中,法律具有很高的權威性,且被所有公民所篤信,是因為它是法律體現、維護且實現著社會正義。之所以形成法律意識,就是由于法律所展現的正義被主體感知,從而升華到理性之認知,最后成為對此種價值觀的認可。所以,對大學生開展法治方面的教育時需要注意需要大學生運用現代教育觀念來評價和思索法律文本所展現的價值觀,它是不是切實展現了現今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之內在法律權威性的需要,是不是切實符合當今正義觀之需求。唯有如此,才能讓對法律之情感與其發自肺腑的對正義的篤信實現某種心靈之感應,大學生們才會由他們本身的利益出發而去遵守、尊重國家法律,直到最后實現法律意識之觀念升華。
4.培育大學生們學習法律、遵守法律、運用法律意識
從某種程度上說,當前大學生自身的法律知識是貧瘠的;從現代社會人視角來看,也是滿足社會需求的。依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關21世紀通識教育觀之需求,將來的所有人才和專才需要熟知與精通法律知識。目前,大學生大都僅僅學習一些相關的基本法律知識,或者有關專業一些法律規范,沒有嚴謹、系統和整體上有關法律的學習與訓練。因為很多大學生不懂法律,致使他們在自身平常生活之中、在和社會接觸過程中出現很多的法律盲區,比如被騙上當、喪失誠信、損害別人的權利等。所以,學習法律乃是運用法和遵守法之根本。
在某種程度上說守法也是一種道德義務,一種被內斂了的內心遵守法和自覺遵守法。這就是說我們的法制教育不但需要他們主動遵守法律,而且要培育學生和正常秩序以及人類整體目標融合在一起的、主動的遵守法律精神。運用法意識指的是經過學習和遵守法律,讓大學生可以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其合法權益之思想意識。要培育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和社會實踐以及畢業實習過程中準確應用、擅長應用法律知識來維護其正當權益。
5.高等院校管理過程中要強調依法治校的觀念
以前的那種計劃經濟年代,大都是以行政機關指令性管理方式為主要、以條條框框為基礎來管理學校的,無相關法律使學校的管理工作更加規范。伴隨改革逐漸深入,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伴隨市場經濟慢慢確立,我國對學校管理陸續頒布了有關法律和有關的管理條例。所以,高等院校的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要突出依法治校之觀念,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之中體驗到法律,適當修正當前管理之中和法律法規不適應之內容,把原來舊有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教育以及法制教育整體融合一起,運用多種形式,廣泛推行學習和普及有關法律知識的活動。重點培育冷靜處事、知法守法且有高素養的國家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許崇德.法學基礎理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許崇德.法律學基礎理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3]沈宗靈.法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論文 篇3
秉承學院團委“實踐報告真知,提升自我,服務社會,共建和諧”的宗旨,20XX年的寒假我選擇了社會調研活動作為我的實踐內容。眾所周知,法律是我們維護正當權益的武器,只有充分運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而擁有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是運用法律的前提。大學生作為具有專業知識的21世紀高級人才,其法律意識是否健全呢?于是我對汕頭大學留校過年的50名外地大學(非本科法學專業)進行了調查。
一、研究方法,問卷調查
調查時間為20XX年2月10日,在我的高中同學的幫助下,對汕大未返鄉過年的50名非法學本科專業的外地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方式是無記名填寫調查問卷,人工進行調查結果分析,從而得出調查結論。
二、調查結果
通過問卷調查,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有了基本了解,調查情況如下:
⑴、你生長在()
A、農村74%B、城市26%
、、在你所有的經歷中,曾經運用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嗎?()
A、有18%B、沒有82%
從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大多數的大學生并不擁有良好的法律意識,當其政黨權益受到侵犯時,都沒有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而是存在“算了”、“算自己倒霉”等等之類的想法。而在生長在農村的大學生中這一現象較為明顯。
⑶、你能區分違法和犯罪嗎?()
A、能24%B、不一定能14%C、大部分能62%
、取⒛阏J為你目前法律學習中的主要問題是()?
A、懂得法律知識但不會實際運用32%
B、缺乏法律知識40%
C、能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并解決現實問題28%
、、你是否關注國家的立法活動或是法律報告?()
A、經常12%B、偶爾74%C、從不14%
從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只有12%,即6個人(調查對象為50人)會經常關注國家立法活動或是法律報告,還有14%,即7個人表示自己從不去關注,這表明了大學生對法律的重視程度是非常不夠的,其認為自己只要守法不違法,法律是離自己很遙遠的。
、、你知道《勞動法》里規定的試用期最長時限是()?
A、三個月22%B、六個月48%C、一年30%
根據我國《勞動法》的規定,試用期最長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而在調查中發現,有52%的大學生不知道,這一問題與大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問題相關,可見大學生對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了解并不多。
⑺、你認為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是()?
A、很重要,是維護權益的有效手段32%
B、比較重要,有時試圖用法律解決問題42%
C、一般重要,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運用法律26%
D、不重要0%
、、超市的工作人員要求搜身,你會怎么樣做?()
A、拒絕84%
B、如果對方態度強硬就接受10%
C、完全接受0%
⑼、假如你的親人欠某基金會的錢無力償還,基金會連同民政局把你的親人抓去關起來,放話拿錢才放人,你會怎么做?()
A、忍氣吞聲,湊錢領回親人8%
B、到民政局理論,要求放人16%
C、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親人的人身自由權76%
、、當你參加勤工儉學或是工作時,你會有意向與用人單位簽定合同嗎?()
A、有72%B、沒有28%
從⑻、⑼、⑽的數據可以發現,依然有少部分大學生不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原因分析
(一)、學生方面的因素。
(1)缺乏主動性。根據調查了解到,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式,大學生將更多的時間放在自己專業科目的學習上,他們普遍認為只要學好專業知識,鍛煉好各方面的能力,將來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也就可以了,不必浪費在學法律與自己的.專業不相關的知識上,而且,多數大學生認為法律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因而,很少大學生會主動學習法律知識,對學校開設的相關課程,也只求考試過關,大多數學生重學分輕實效,也是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的原因之一。
(2)缺乏遠見性。沒有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沒有法律意識,即使當自己的正當權益受侵犯時,也不懂得如何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調查表明,很多大學生認為,自己目前并不需要法律,而等到真正需要時,才覺得為時已晚。
(3)缺乏實踐性。在調查中,很多大學生反映,法律知識是懂了,但是根本不知道如何應用,而長時間后,知識便逐漸淡忘,每個非法學專業的專業都開設有《法律基礎》這門課,詳細講述了相關的法律知識,然而,理論知識沒有結合實踐,而最終流于形式。
(二)、教師、學校方面的因素。
(1)重視程度不夠。除了法律專業的以外,其他院系的有關法律的課程,老師都不會嚴格要求學生,學生可以自由看自己喜歡的專業課書或是課外讀物。只要保持課堂安靜就可以了,也沒有向學生講明到底法律的重要性有多大,基本死板的按照教學大綱授課,老師重視程度不夠,學生自然也不夠用心。由此,學生得到的法律知識更加縮水了。
(2)課堂氣氛沉悶。法律知識相對于其他學科,比較枯燥,老師一般按大學教學大綱死板授課,極少聯系實際,導致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昏昏欲睡,失去上課的興趣。
對于大學生而言,學習法律知識有重要的意義,對于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形成正確的信仰起到關鍵的作用。所謂學以致用,只有將學到的東西用實踐檢驗其是否正確,只要給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華才能增加對法律的認識,提高法律意識。
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論文 篇4
一、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法律意識是存在人們思維中,是個體對于客體的理解的基礎上形成了有關客體的認識,當然這一客體也就是法律,簡而言之,法律意識就是人們對于法律規范的了解,以及犯法之后的相應的懲罰的了解。現今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僅形成初步的法律意識,尚未徹底的理解生活中的法律
當代大學生由于其知識結構的組成,思想基礎的教育,其對于法律本來便比一般的人群要了解的豐富。談論法律,大學生頭腦中便有了《民法》,《刑法》,《行政法》,《經濟法》的基本印象,而這些法律部門也就構成了我國的法律體系和法律機構,但是大學生也僅僅只是知道這些法律的名字和所涵蓋的范圍,根本就不了解這些法律在生活中的表現形式,也不清楚違背了這些法律后會受到的懲罰。
(二)沒有真正的樹立法律意識
大學生會在接觸社會的過程中接觸到社會的陰暗面和不平等的一面,此時大學生的頭腦里便會閃現出“權大于法”的'念頭,認為高官是可以操縱法律的,然而這種想法是不正確而且沒有依據的,中國國家憲法規定,法律是高于個人,而又為個人服務的。沒有真正的樹立法律意識,就會產生盲目觀和傾權關,從而蔑視法律,甚至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這點在眾多的社會實踐和社會實例中也可以看出來。
二、當前學校法制教育的誤區
(一)對于法制教育的劃分領域不夠完善
許多高校現仍將法制教育納入學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部分中去,懂道德的人不一定不會觸犯法律,相反觸犯法律的人也不一定是不懂道德的人。德育是法律的基礎,而法律卻是德育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僅僅只是簡單的將法律教育劃分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是不利于高校的法制教育的。
(二)僅僅只是書本上講述法律
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應該是融入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的,而不是單一的將其歸結為書本知識的傳授,法律意識是需要培養的,而法律素質更是如此。兩者的有效結合和有效植入不僅僅只是簡單的照本宣科而已,因此在高校中對于大學生的法律教育僅僅只是簡單的上幾堂課,做幾套試卷是不明智的。
三、培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有效途徑
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在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中所顯現出來的表現和反映是尤為重要的。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社會也離不開高校對于大學生法制的教育。因此如何加強高校對于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如何才能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在這里我提出了以下若干建議:
(一)合理安排大學生的法制課程
大學生的法制課程不應該僅僅局限在課堂之上,應該在上課的基礎上增加理論實踐課程,讓現代大學生更好的進入社會,參與社會的實踐,可以舉行類似模擬法庭,和模擬小場景這樣的課堂讓大學生來學習。同時在加強法律的傳授的同時要注意引經據典,使得法律的傳播更加的讓大學生感同身受。
(二)構建完善的法學教學體系
法學的教育不僅僅只是法律只是的傳播也是走向實踐的工具,所以在法律的教育中,為此,我們必須要在加強大學法律教育的基礎上加強對于大學生對于法律的重視和對于法律多重價值的肯定和認識。
(三)學校應改善學校的法制環境
學校的機構的框架就應該是以法為中心構定,依法治校,使得學校的秩序按照法律法規的制定下合理有序的進行,讓大學生都有著校園法律意識,這樣從小到大,由小及大,便能很容易的進入社會之后也保持著法律意識。
四、結語
總而言之,當今高校的法制化教育和法制化體系并不完善,大學生的法制意識和法律精神也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落實,根據上文我們對于學校的現狀的分析,對于高校中大學生的法律意識誤區的分析,我們得出的措施是切實可行的,是符合當今社會提高大學生法制意識,完善大學生守法規范的。而且面對今年來高校犯罪率的上升,我們提出這一課題的研究也是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這將有利于高校進一步的明確自己的責任和負責的對象,有益于高校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也有利于引導現當代大學生形成良好法制規范。
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論文 篇5
一、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法律意識培養原因
(一)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法律意識的培養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目前,社會上的任何創業行為,都是一種法律行為,創業者必須尊重法律,依照法律程序,得到法律認可。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者應該加強創業法律意識培養,才能使創業減少盲目性,在創業過程中要始終運用法治思維,只有這樣在懂法的前提下才可以保護大學生創業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也只有這樣才可以順利實現大學生創業者的夢想;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凝聚正能量,為建設法治社會、法治中國服務,實現我們的偉大“中國夢”。
(二)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法律意識培養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
在我國,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既需要激情、專業知識和各種能力,也離不開一定的法律意識,這樣才能迎合市場經濟的發展,有利于規范創業行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學生創業風險;培養大學生創業法律意識,有利于鍛造誠信品格,民辦高校大學生一旦涉足創業領域,就要具有創業者的職業道德,要始終把誠信品格放第一位,這樣能提高創業的成功率和競爭力,以謀求創業者和企業的長久發展。
。ㄈ┟褶k高校大學生創業法律意識培養有助于自身創業權的保障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大學生創業者樹立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觀念,加強誠信意識,重視違法違規后的法律后果和成本。根據此《決定》要求,民辦高校大學生培養法律意識有利于明確創業中的`權利、義務,合理解決糾紛。民辦高校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會接觸到包括員工、供銷商、消費者、政府職能部門等在內的各類公眾,如何解決與之發生的矛盾、糾紛,正確處理好各種關系,就離不開權利、義務的合理配置,這就要求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者要經常運用法律武器,依法妥善解決創業中的各種糾紛,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如創業者在訂立企業管理章程、制訂員工手冊時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不得與《公司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沖突;在接受行業協會、工商管理機構等管理時也有權利對其違法違規的決定和條款提出異議,甚至進行訴訟;同時,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者也需要明確清楚,對于危害食品安全、損害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創業是將被嚴格禁止的。
二、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法律意識培養對策
。ㄒ唬┟褶k高校要培養大學生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識
1、依法創業,領會創業相關法律內容。依法創業是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的基礎,民辦高校在大學生的法治培養過程中,要引導大學生學習創業法律知識,大學生必須提高學習創業法律知識的自覺性,不斷提升創業法律認知,樹立正確的創業法律觀念,塑造理性的創業法律意識。同時,民辦高校大學生在創業的不同階段,要懂得領會與創業相關的重要法律內容,才能順利創業。如明確《合同法》、《物權法》等關于合同簽訂、物權保護和融資借貸方面的重要法律內容;創業者組建企業時,在選擇合適的企業組織形式方面,就需要明確《公司法》、《個人獨資企業法》等法律內容;而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需要懂得《消費者權益保護費》、《稅收法》等法律內容。
2、遵守法律,提高運用法律武器的能力。遵守法律,尊重權利行使義務,提高防范創業法律風險和妥善解決糾紛的能力,是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法律意識培養的升華。在創業過程中,民辦高校大學生會遇到不同類型的法律關系,這就需要創業者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大學生創業者應該在合法的前提下切實保護對方享有的權利,同時履行自己應有的義務。同時在創業過程中,應對糾紛和爭議的解決辦法及其法律適用有基本的了解,能夠在企業運營過程中合理規避法律風險,提高解決糾紛等實際問題的能力。
。ǘ┟褶k高校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課程的設置
民辦高校在大學生法律課程或大學生創業課程中應增加大學生創業法律相關知識,如在《法律基礎》、《就創業指導》、《職業規劃》等課程中加入創業法律意識、創業法律知識、創業法律能力等相關法律知識內容,通過這些法律知識的教育和引導,大學生能更好理解創業法律教育的內涵,并有針對性地、重點地傳授法律知識,如《個人獨資企業法》、《合伙人法》、《公司法》等企業法在內的商事組織法。法律能力是大學生創業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針對喜歡創業、愿意創業的同學開設全院創業選修課,重點選上如《企業法律實務》、《商法實務教程》、《法律談判》、《公司法》、《合同法》等內容,并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鍛煉相結合,鼓勵學生進行自己的創業項目鍛煉,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及創業鍛煉能夠提高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化解法律風險的能力。
(三)民辦高校提供創業平臺,開展創業法律意識教育
民辦高?梢孕纬梢詫I為依托、項目和社團為組織的“創業教育“實踐團隊”,如筆者所在學院成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組織大學生參加SIYB課程培訓,從學校的層面為大學生們提供了創業支持,營造良好環境,激發大學生的創意意識,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為大學生創業者排憂解難。大學生們通過學校的創新創業俱樂部能有效把握機遇,充分利用國家支持政策及學校資源,增強創業能力。筆者所在學院的創新創業俱樂部通過舉辦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知識競賽、不定期邀請創業導師舉辦專題講座等形式,對大學生們進行包括創業法律意識在內的創業相關知識講授和培訓。今年在畢業季還開展了“就業創業指導活動月”系列活動,這些活動涵蓋了創業指導及政策知識講座、創業政策咨詢、創業法律意識等,為畢業生認清創業形式,了解各項創業政策,提供了更加有針對性的指導與服務,全面推動了畢業生就創業質量的提升。結語:日益加劇的就業壓力,加之民辦高校的品牌影響力較低,促使很多民辦高校畢業生走上創業之路,而民辦高校如何培養大學生創業者在創業實踐中抵御法律風險、維護合法權益的能力,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對創業人才素質的要求,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社會,民辦高校、家長和學生共同努力。
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論文 篇6
摘要:本次調查以“大學生法制意識”為主題,通過調查、分析等方法的運用,對當代大學生地法制意識進行了分析,了解當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及特點,并對提高大學生法制意識提出了幾點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大學生;法制意識;現狀;對策
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深入貫徹,中國正逐步向一個法治國家邁進,在一個國家的法制建設進程中,公民法制觀念的水平是根本性的、決定性的因素。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法制觀念更需加強。為了進一步了解當代大學生法制意識的現狀,進行了一次“大學生法制意識的問卷調查”。
一、當前大學生法制意識的現狀及分析
為了深入了解大學生的法制意識狀況,我們在浙江農林大學的學生中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了問卷100份,回收95份,有效回收率為95%。對問卷調查進行統計分析后,我們得出如下結果:
。ㄒ唬┐髮W生的法律知識水平不高,法律知識知曉程度不高。
在調查中,對“你對自己掌握的法制知識程度的評價”的回答中,只有5.3%的學生對自己所掌握的法制知識程度表示滿意,可見當代大學生對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識認識程度普遍不高,法律知識水平也相對較低。在“你知道我國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是以下哪一部法律?”的調查中,仍有15.8%的學生認為我國的根本法不是憲法而是其他法,可見對這一基礎的法律知識還有學生不太了解,雖然大學里我們學過一些法律基礎知識,但大多數學生都只顧及自己專業的學習而缺少對法律知識的關注,我們說知識是觀念的基礎,沒有足夠的法律知識的積累,就不可能形成法制觀念,已受到較高水平教育的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卻不容樂觀。
(二)法律信仰不高,沒有形成法律習慣
在調查中,被問到“在你所有的經歷中,曾經運用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嗎?”只有31.6%的少數有過維權經歷,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缺少踐行法律行為,沒有形成法律習慣;卮稹爱斈鷻嗬艿角趾r,你首先想到的是”時,只有26.5%的學生會想到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大部分學生首先想到的是通過關系來解決,但也有10.5%的學生會采用武力或者是忍氣吞聲?梢姡髮W生缺乏權利觀念,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不能積極主動地利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而是以消極的態度對待法律,更加傾向于通過人際關系來解決問題,這是法律信仰不高的體現,這種靠人際關系的觀念在大學生中普遍盛行,這種扭曲的觀念不利于和諧社會和法治社會的建設,這值得我們反思。有些學生甚至會放棄法律武器,采用武力的手段來討回“公道”,導致了違法犯罪的可能性。
。ㄈ⿲Ψ捎兴P注,關心中國法制,但對法制現狀缺乏信心
對“在你的印象中,法律與你的.生活的關系是”的回答中,有47.4%的學生認為關注時事新聞能感覺到法律與生活的關系和21.1%的學生認為時刻關注法律事件,能感到生活處處與發現法相關,可見大學生對法律還是有所關注,但很少的同學從法律事件中關注法律,只是從一些時事新聞中感受法律。被問到“你認為現在我們國家的普法力度夠不夠?”,有68.4%的學生認為我們國家當前普法的力度還不夠,很少有同學認為普法力度這件事表示無所謂,可以看出,法治社會是大學生的追求,對國家的法制建設還是很關心的。被問到“你認為我國法律不能有效執行的原因是”,居然有78.9%的學生認為是由于執法機關執法不嚴,以及一些領導與干部不守法?梢姶髮W生現在的法制現狀表示不樂觀,官員不守法的風氣影響到了法律的威嚴和人們對法律的敬畏,官員沒有起到表率作用,使得普通民眾失去了對法律的信心。在“你相信法律途徑能夠真正幫你解決問題嗎”的調查中,有57.9%的學生認為只能解決某些事情,甚至31.6%的學生認為走法律途徑只會使問題進一步惡化,可以看出我們學生對法律缺乏信心,在大學生心中法律不是能很好解決問題的途徑,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法制的現狀,他們對法律缺乏信心,因而很少有人訴諸于法律,可見,大多數人選擇依靠人際關系解決問題和執法機關自身執法不嚴以及官員不守法社會環境對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形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對法制現狀缺乏信心。
(四)對公檢法等執法機關的印象較負面在“對于法院、檢察院、公安局等執法機關,你的態度是”的調查中,有10.5%的學生不信任,36.8%的學生除非不得已,不跟他們打交道,對公檢法等執法機關的信任度只有52.6%,沒有充分的信任。
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學生對這些執法機關不太了解,對這些部門抱有一種畏懼的心理。在“你認為對法律的執行,哪些監督是有效的”的調查中,認為應該群眾監督有效的多達89.5%,而媒體監督與黨委,政府等領導監督的分別為78.9%和57.9%,只有少數人認為執行機關的自我監督是有效的,可見大學生對執法機關內部機關監督表示不滿意和缺乏信心,更加相信用群眾和媒體來監督這些機關對法律的執行。針對以上的分析,我們知道當前大學生的法制意識并不樂觀,法律意識水平還很低,法制觀念淡薄,他們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更傾向于用人際關系來解決問題同時對法律的關注程度還不夠,同時大學生對法律的信仰引人思考,要探究其多方面的原因。
二、大學生法制意識提高的對策
(一)健全法律運行機制,加強道德規范建設,創造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法治環境和輿論環境。
大學生思想開放,時代感強,主觀上期望法治,關心國家法制建設,但世界觀還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環境影響,因此,立法、執法、司法部門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學化,執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覺化;大眾傳播媒體和各種社會力量應利用普法、守法、執法和監督法律實施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跡,進行生動的法制宣傳,創造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和輿論環境,對于培養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齊抓共管,著力構建高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大學生法制教育網絡。
增強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提升他們的法律素養,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而是涉及家庭、社區以及整個社會的各個層面的系統而復雜的教育工程,它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個長遠的規劃。因此,需要全體社會共同關注,需要各個環節緊密配合。首先,作為大學生法制教育主陣地的學校,必須實施依法治校,保證良好的校園生活環境,切實抵制社會不良文化的進入;其次,家長要注重對自己孩子的了解,配合學校教育,并且注重給孩子良好的熏陶;司法機關也應該有重點地與大學定期聯系,加強校內的司法宣傳教育;政府職能部門則應力所能及地為大學排憂解難,要切實采取可行的措施,優化社會大環境以及校園環境。
(三)開展校園法制文化活動,加大普法力度,以適應素質教育對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要求
學校應當積極拓展法學選修課的開設門類和開設范圍,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使學生從理性的層面對整個法治、法律及各部門法的基本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有一個宏觀把握,組織大學生看一些著名案例的錄像,請有關辦案人員或著名法學專家來校開講座;組織學生旁聽法院庭審,親身體驗法院審理各類案件的程序,了解我國的審判制度;組織學生到監獄考察參觀,通過服刑人員現身說法,使學生受到生動且深刻的法制教育;開展“模擬法庭”活動,通過大學生自己模擬法官、律師、檢察官、被告等角色,掌握訴訟程序,震撼心靈,提高守法意識;組織一些有關法學方面的知識競賽,加大普法的力度,從而逐步培養出適應現代素質教育要求的具有較高的法律意識的大學生。
。ㄋ模┧痉C關應該建立法律公信度,提高公民對法律的信仰度
不斷暴露的司法不公問題,司法腐敗現象,領導與干部自身的不守法,使得人民對法律的信任度急劇下降,法律的信任危機越來越嚴重。因而要加強公、檢、法機關的規范化整治,執法機關自身做好表率,加強對腐敗的打擊力度,維護法律的尊嚴,確保司法獨立、司法公正,堅決杜絕“走后門”、“拉關系”等不良風氣,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依法辦事的觀念,增強大學生對法律的信任,從而讓大學生樹立更加正確的世界觀,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而不再是以為的依賴人際關系,建立法律的公信度是法治進程的關鍵一環,有利于普法在大學生中的深入。
結語: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對其個人的成長,中國的法制化進程具有深遠的意義。當代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中國法治社會建設的生力軍,他們的綜合素質特別是法律素質如何,關系到我國法治建設能否順利推進。針對目前大學生普遍缺乏法制意識,對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成為了一個重大的時代課題,而且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不僅需要黨和國家的支持,還需要家庭、學校與社會的通力合作,有效調節社會資源,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出一個有利于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的良好環境,使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實現良性發展,使青年學子成為一個有理想、負有社會責任感、誠實守信、綜合素質較高、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才能為社會輸送具有較強法律意識的跨世紀人才,才能促進我國的現代化建設的繁榮與發展,才能實現國富民強的宏偉目標。
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論文 篇7
法律意識,是人們的法律觀點和法律情感的總和,其內容包括對法的本質、作用的看法,對現行法律的要求和態度,對法律的評價和解釋,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某種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關于法律現象的知識以及法制觀念等。大學生法律意識是大學生群體對法、法律或其現象的反應形式,即心理、知識、觀點和思想,包括對法律的情感、認知、評價和信仰等的內心體驗。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也是未來社會的支撐主體,其法律意識如何,直接影響到公民的法律素質和整個社會法治文明的程度。
一、研究和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意義
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進行客觀、準確的研究及分析,是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律教育,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遵守法律內在自覺性的基礎。
從年齡上講,大學生是一個橫跨青年和成年的群體,由于尚未形成成熟、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其法律意識帶有明顯的易變性和不成熟性。加之歷史原因、外部環境以及大學生自身素質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個別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行為與社會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準確地了解和掌握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現狀和法律需求,對于提高法律教育的針對性,切實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大學生遵守法律內在自覺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長遠方針,是國家法制建設的百年大計,是促進培養現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
二、當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與分析
。ㄒ唬┱{查形式和結果
經過對某醫科大學汾陽分校09,10,11三個年級多名大學生的法律知識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100份,收回100份,收回率100%。其結果顯示:
1.法律知識的來源及對法律知識重要性的認識34.23%的學生的法律知識主要來源于學校的教育,44.34%的學生法律知識來源于電視和報紙,受家庭影響及其他來源的占21.43%。自己認為掌握了必要的法律知識且能靈活運用于解決現實問題的學生占22.5%,77.5%的學生認為自己法律知識不足或不能靈活運用。77.6%的學生認為需要學習或深入學習法律知識,13.8%的`人認為只需要了解一下就可以了,9.6%的學生認為完全不需要。約1/3的學生認為造成法律意識薄弱的原因為法律教育活動的局限性,1/2的學生認為社會的不良風氣及貧富懸殊是主要原因。這表明大部分學生法律知識缺乏,學校系統的法律知識教育不足,不能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需求。
2.主動運用法律知識的能力在實際生活中,有意識的主動運用法律知識的學生比例仍然不高,如參加勤工儉學時,有意向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的占61%,無意向的人占39%;被騙或被盜、被搶時選擇向公安機關或學校保衛處報案的占87%,不報告的占13%;認為報案沒用或司法機關不能提供有效保護的人占15.2%。遇到不法行為時,男生選擇漠不關心的比例占到10%左右,女生比例占6%。
3.對法律的信任度和對當前法治的整體現狀的滿意度對法律保持信任的學生占35%,認為法律會越來越完善的學生占31.2%,而認為法律不如權利有用及法律越來越成為有錢人和有權人的工具的占33.8%。對“法院做出公正判決有信心”者占26.4%,對“當前整體法治環境不太滿意和很不滿意”的達69.8%。這一方面說明作為法治前提的民主立法及其程序還很不健全,司法不公乃至司法腐敗現象仍然暢通無阻;另一方面這種消極的法律意識也會嚴重地影響到公民法律信仰確立和法治理想信念的最終建立,表現出大學生法律信仰的一定程度的缺失,也反映了不利于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法治環境和氛圍。
。ǘ┱{查結果分析
由于大學生法律意識是一個多要素、多層次的復雜系統,要精確全面地概括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的現狀并非易事,所以本文只能結合調查結果,對當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所存在的問題作一個粗淺的概括:
1.大學
生缺乏從總體上準確理解和把握現代法治的基本精神現代法治是以民主為基礎,以保障人權為核心,與傳統的法制有著本質的區別,它視法為工具與目的的統一,并更加強調法的目的價值,而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大學生對法的民主基礎尚未有明確的意識,仍然存在著一種傳統意義上將法作為統治工具的法律觀。譬如,他們也認可“法治”反對“人治”,但受到傳統人治觀念和現實中一些“權大于法”現象的影響,往往認為法律只具有工具價值而非目的價值;他們也認可民主反對專制,但受到中國現實國情的制約,往往認為法制只存在于民主制度而專制制度下就沒有法制,沒有認識到法制既可以與專制相結合,也可以與民主相結合,而只有以民主為社會基礎的法制模式,才能稱之為真正的法治。
2.有感性法律意識,但缺乏理性法律意識法律本身是一門學理性極強的學科,不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礎理論,就難以用理論解決現實存在的法律問題。大多數大學生對法律的認識還只處于初級的感性階段,正是因為缺乏系統的法學理論學習,使得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仍處于對法律本質認知的啟蒙狀態。比如,多數學生都知道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但對憲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內容卻知之甚少,現代法治國家普遍都是實行憲政的國家,若不能將憲法提到憲政的高度加以認識,在論及憲法內容時不能立即想到公民的權利以及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的關系等諸如此類的關鍵問題,則是缺乏現代法治意識和憲政意識的表現。
三、培養和塑造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主要途徑
針對當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現狀與分析,現提出如下幾點對策建議:
。ㄒ唬┙∪蛇\行機制,加強道德規范建設,創造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法治環境和輿論環境
大學生思想開放,時代感強,主觀上期望法治,關心國家法制建設,但世界觀還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環境影響,因此,立法、執法、司法部門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學化,執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覺化;大眾傳播媒體和各種社會力量應利用普法、守法、執法和監督法律實施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跡,進行生動的法制宣傳,創造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和輿論環境,對于培養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實行“依法治!,營造培養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氛圍
高校的法治環境如果是民主、平等的,必然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正確樹立起到積極正面的影響,反之亦然。學校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活動要有章可循,程序合法。學校制定校紀校規時,要確保所建立和使用的規章制度不違背法治的精神,與國家現階段所頒布和使用的法律法規不沖突,并“嚴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則與規定,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尊重學生人格,維護學生合法權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環境,不斷提高學校管理者、教師的法律素質,提高學校依法處理各種關系的能力”。
。ㄈ┥罨髮W“法律基礎”課的教學改革,開展校園法制文化活動,以適應素質教育對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要求。
目前的“法律基礎”課教材,普遍存在課程內容設置不合理的問題。教材內容未突出重點,只注重編寫的系統性,教材內容幾乎涵蓋了我國現行的法律,書中幾乎無任何案例對相應法理進行釋疑,而法律條文中大量引進的專業術語對于非法律專業的學生來說無異于讀天書,不適應學生自學和閱讀的需求。大學“法律基礎”課應改為法理學課,或者至少從內容上突出對法治的基本理論、現代法的基本觀念和法律的基本精神的介紹。同時,應當積極拓展法學選修課的開設門類和開設范圍,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使學生從理性的層面對整個法治、法律及各部門法的基本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有一個宏觀把握,從而逐步培養出適應現代素質教育要求的具有較高的法律意識的大學生。
學校是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的一個重要場所,但僅靠學校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個長遠的規劃和具體的安排,它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社會教育工程。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要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心理教育緊密結合起來,與國家的各種建設規程同步進行,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大環境,才能為社會輸送具有較強法律意識的跨世紀人才。因此,高等院校對大學生進行法律意識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迫切需要。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是提高公民法律意識的主要任務。
【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研究林農法律意識現狀及對策03-18
院護理職業現狀的調查分析與對策03-18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現狀調查對策探究論文12-02
社區護士健康教育現狀調查分析論文12-02
大學生手機依賴現狀的調查與分析03-16
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論文04-23
城市綠化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03-28
論軟件項目管理的現狀分析和對策03-02
公司假賬的審計對策分析論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