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學生物與環境教育
一切生物和環境之間都是相互依存的統一體,所以一旦生物所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到破壞,生物的生存和發展也將受到威脅,中學生物應加強環境意識的教育。因此,保護環境,優化環境,使整個生物界(包括人類)得以延息生存和發展成為我國乃至世界非常重視的問題。在我國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納入社會政治生活軌道。
一、中學生物與環境教育
保護環境,恢復和重建已被破壞的環境也是靠人的努力,所以提高人的環境意識才是環境保護的根本。中學階段正是人生觀、道德觀形成時期,中學生物課又與環境知識緊密相連,因此中學生物課應責無旁貸地承擔起培養中學生環境意識的重任。提高中學生的環境素質,以此來帶動全社會,提高整個國民的環境意識。
從我國目前的教育狀況看,對環境教育的重視還不夠,對環境知識的傳播和傳授尚未納入教學主渠道中,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開展環境教育尚未引起廣大生物教師的高度重視,尤其在中、小城市及農村中學這方面做得更差些。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試行)》中規定的初中階段培養目標,在思想教育方面包括愛國主義教育、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的`培養以及良好品德、品質,分辯是非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生物論文《中學生物應加強環境意識的教育》。我們認為,除此之外,還應將環境意識的培養作為一個重要方面明確納入《計劃》中,從而使環境教育正式化、法規化,引起廣大生物教師的重視,并付諸于教學實際中!毒拍炅x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生物教學大綱(試行)》在政治思想方面的目的要求中充分體現了環境教育的觀點,新增加了熱愛大自然、認識保護自然資源、控制人口、保護環境的目的要求。在確定教學內容的原則上,從“三個面向”出發,也適當考慮了環境保護的知識。這就為廣大生物教師開展環境教育提供了依據和內容,體現了強烈的時代感和先進性。
二、實施環境教育的途徑
針對我國教育實際,環境意識的培養在中學生物教學中實施的基本途徑,應該是重視以“寓他”為基礎的“滲透式教學”。即將環境教育寓于知識教育中,從而滲透于每個教學環節及每節課。
中學生物課教學大體可分為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兩個方面。
在課堂教學上,可結合課程內容將環境知識融入教學內容之中,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載體作用”、“滲透作用”。例如,《皮膚》一章,介紹皮膚的保護功能時,一并闡明皮膚也會受到傷害,紫外光、大氣污染物都會對皮膚造成傷害。將有關臭氧層遭破壞,大氣污染以及如何減少這些污染的內容引入教學內容中。又如,有機物的制造一節,不僅介紹光合作用吸收CO2,釋放O2,維持了大氣中CO2和O2的平衡,使人類和其它動物得以生存和發展。還應進一步引伸到植物的其它作用(減少噪音、保持水工等)以及保護綠色植物資源的重要性。
在課外活動中,首先是盡量安排學生做實驗。這些實驗不僅是正向的,亦可從反面去做。如在小實驗區域內,有目的的制造一個逆境,然后觀察
【淺談中學生物與環境教育】相關文章:
3.淺談與教育同行
4.淺談教育與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