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物化學教學改革措施論文
【內容摘要】隨著社會經濟地不斷發展,為了適應這種發展現狀,我國教育部門提出將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作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點。然而,生物化學這門課程作為生命科學以及相關專業學習中的重要基礎課程,它對于培養合格的應用型生物化學方面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探究意義。本文結合現階段生物化學課程在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適當的改善措施,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優化教育內容、改善教學方式、及時反饋教學效果,為生物科技發展培養更多相關專業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生物化學;課程改革
21世紀生物科技發展相當迅速,生物科技的發展少不了對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以及相關專業的學習。生物化學既是生命科學的基礎課程,也是生命科學發展的前沿,它是通過化學理論、化學結構及化學變化在分子水平對生物體進行研究的一門學科。生物化學是很多生命科學相關專業必學的專業課程,比如生物工程、制藥工程、醫學、環境科學等等。由于生物化學這門學科知識復雜、深度難度大、理論深奧、內容抽象,導致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下降。生物化學作為一門其他專業課程學習前的基礎課程,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到扎實的理論基礎,還可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因此,要尋找新的教學理念來改變傳統的生物化學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就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在生物化學課改中的探索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一、現階段生物化學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
(一)內容復雜,知識深奧。生物化學這門學科涉及到的內容和知識面都非常多,而且有很多生僻的醫學名詞,在解釋過程中要運用一些復雜的醫學術語,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比較吃力,加大了學習難度。生物化學中機體出現的大部分化學反應都是非常復雜的,甚至還有一些連鎖反應,并且參加機體內部反應的物質都是一些生物大分子,要考慮的因素相對較多。許多機體內部的化學反應都不是一步就可以完成的,有些反應甚至需要十幾個新陳代謝完成,新陳代謝也不是單獨反應的還涉及到各部分機體之間的聯系,這就大大地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一些老師為了完成教學進度,講得也非常快,很多知識還沒理解就過去了,對于一些基礎較差的同學更是一頭霧水。(二)教學理念不足,教學內容單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完成教學進度,往往還采用以前老式的教學理念。雖然已經實施了新課程的改革,但由于生物化學這門學科的性質,很多老師在授課時還是填鴨式和宣講式,不斷地給學生灌輸復雜的理論知識,甚至是拿著書本照抄照念,這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這些都會導致學生被動學習,成為了接受知識的容器,同時也完全違背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理念。雖然作為一門理科學科需要做一些實驗,但生物化學學科的實驗部分也是非常單一的,大多數實驗沒有什么探究的價值,只是簡單的證明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導致學生所學的知識與社會完全脫節,學生無法將所學習的東西運用到今后的工作與生活當中。(三)學生學習積極性差,學習能力差。經過從小學到高中的傳統式教育,大部分學生都存在依賴學習的習慣,無法主動地去學習、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到了大學這種習慣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甚至影響他們未來的就業。生物化學是生命科學相關專業所學的基礎課,要想把專業學好就必須學好這門課程,為以后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生物化學這門學科的學習,如果僅僅只依賴老師課上講的是完全不能很好地掌握這門課程的。在學習這門學科的同時,要將其理論知識結合生活以及未來的工作,這樣才能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學習。
二、生物化學教學的改革措施
(一)優化教學內容。在生物化學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循序漸進、條理清晰、講解要簡明易懂并且邏輯要連貫緊密。應該突破傳統的學習方式對學生的限制,需要多方面的教學,讓學生對生物化學更加了解,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突出教學重難點,還需要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充分地把所學的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在教學中,需要把所學的知識有效地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心中有一個整體的框架,通過對不同知識內在聯系的了解,使得學生更深入的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在教學內容上,不要只是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應該聯系生活上的一些實際問題,這樣就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改善教學方式。在教學方式上,要突破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方式,更加重視老師對知識技能的傳授,注重理論輕實踐,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嚴重阻礙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抑制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在教學中,應該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讓學生自主學習。還需要了解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一樣的教學方式。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通過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采用啟發式教學,巧妙地設計一些問題,使得學生能自己發現和解決問題。通過利用歸納教學法,可以把一些復雜的難記憶的知識,通過總結歸納分析讓學生更清晰深刻的記憶。(三)及時反饋學習效果。及時的反饋學習效果,在生物化學的教學上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學生學習效果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學生在哪些方面掌握不足的情況,這樣能更好地對他們進行進一步的指導。通過對學習效果的了解,老師也能更好地發現自己教學過程中的不足,為教學過程及教學方法的改進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參考。在對學習效果的反饋中,可以加深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通過這些交流老師可以更好的了解學生,這樣就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差異采取因材施教,通過學生對老師的一些建議,可以讓教學方式方法更適應學生的學習。在反饋過程中,可以通過提問、課堂小作業等方式來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這些反饋可以使得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三、結語
為了適應社會對于綜合能力強、具有創新能力人才的需求,我國致力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所謂的應用型人才就是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應用到所從事的學習和工作中,并且能夠熟練掌握社會實踐、社會生產以及一些社會活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它是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而生物化學作為生命科學的一門重要基礎課,它對于培養能適應社會發展、專業能力強的生命科學相關專業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所以本文就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在生物化學課改中的探索進行了分析,由此可知,生物化學這門課程需要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背景下,進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式改善、及時反饋教學效果,以此來培養學生掌握理論與實際結合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朱長俊,周盛梅,朱紅薇,馮德明,李朝峰.專題微課生物化學教學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嘉興學院學報,2015,27(4):141~144
[2]孫若東,及長虹.通過課改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檢驗專業生物化學檢驗課程為例[J].中國醫療前沿,2013,8(20):110~111
[3]胡曉倩,于海東,董麗麗,畢淑峰.以地方性應用型建設為契機全面推進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改革[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1(24):233~236
[4]李敏艷,房宇,王伯平,馬慧玲.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生物化學教學改革初探[J].廣州化工,2016,44(9):194~195
[5]徐燕.基于轉化醫學理念的高職醫學院校生物化學教學改革初探[J].生命的化學,2016,36(4):568~570
[6]何志新.高中生物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體現高效課堂[J].經貿實踐,2016,21:271
【生物化學教學改革措施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改革初探教育論文10-28
生物化學論文06-07
醫學生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研究論文10-09
生物學專業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研究論文10-25
藥學專業生物化學教學改革初探05-09
護理生物化學論文10-06
生物化學的課程論文08-11
生物化學研究論文05-20
(優)生物化學論文06-08
生物化學有關的論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