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生物工程專業論文

        時間:2024-10-29 16:20:35 生物科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生物工程專業論文(精選12篇)

          在各領域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你知道論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物工程專業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物工程專業論文(精選12篇)

          生物工程專業論文 篇1

          摘要:

          本文從生物工程專業專業系列課程角度入手,針對生物工程專業的專業特色,對生物工程本科專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以及提出解決辦法,探索研究現代生物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對高校培養有質量的高級生物工程人才具有指導意義。探討生物工程科學建設改革方案,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適應能力和就業的靈活性。系列課程是在專業特色的基礎上,各門課程進行整合,通過加強各位任課老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以新的課程結構創建整合,使課程教學大綱更加的完善,使各門課程更加具有廣泛性和針對性,避免了課程之間的重復與脫節,正確地處理了專業課程和基礎課程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

          生物工程專業;專業特色系列課程;課程建設

          項目來源:

          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項目編號:2014-698);沈陽大學校級教改項目(項目編號:2014-1153)

          作者簡介:

          劉廣純(1959-),男,教授,博士生導師,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學科帶頭人,主要從事動物學教學和科研工作。

          目前生物工程專業所開設的生物學基礎知識課程內容紛繁復雜,新產生的課程名稱不斷增加,尤其是各課程之間內容交融,既浪費學時,又浪費資源。為了讓學生了解和掌握生物學基礎知識,按生物學知識形成脈絡,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合理地安排課程銜接順序,構建基于專業特色的系列課程體系。但是目前生物工程專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一、生物工程專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選用的課本出版時間較長,內容陳舊并且繁雜,開的課程種類多,沒有從專業特色角度出發構建課程體系,沒有按系統論整體優化的原則,從宏觀考慮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和相關性等問題,導致有些課程之間存在內容簡單重復、實驗項目雷同或內容相近,彼此之間銜接不合理,課程體系沒有充分體現專業特色等問題。

          2.有些老師過度依賴于多媒體教學,只是單純地放PPT,沒有很好地調動課堂氛圍,致使有些學生覺得所學知識枯燥乏味,極大地削弱了學生對本專業的興趣。

          3.由于學的課程比較多,如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學科,在教師授課時,造成了課程內容之間大量重復,占用了大量的課時,如遺傳學中“細菌和噬菌體的重組和連鎖”就與微生物中的“微生物的遺傳變異”有重復內容。若反復講解,則使內容過于冗雜,不但浪費學生教師的時間和精力,而且造成大量教育資源的浪費。

          4.理論課學時長,實踐教學、課程設計及工程實踐訓練課時小,這不但束縛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嚴重影響了高級專業人才的培養。

          5.考核制度存在嚴重缺陷。由于以上的教學模式,一學期結束,學生什么也沒學到,教師不得已劃范圍,給答案。導致的結果是學生都追求不掛科而不是對這門課產生興趣,這嚴重影響了綜合素質型人才的培養,對高校的發展與畢業生在社會中立足是十分不利的。

          二、基于專業特色研究生物工程專業系列課程的建設方案

          1.專業特色系列課程建設的目標是課程建設標準,主要內容是課程體系的優化,教學內容的'整合,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術的更新。所以構建專業特色系列課程能夠有效地解決生物學內容繁雜、內容陳舊等諸多問題。

          2.按專業特色系列課程實施模塊式教學改革,建設師資隊伍,開展教研活動,整合教學內容。按生物學基礎知識脈絡和學生認知規律來確定課程的銜接順序。系列課程體系應具有科學性、合理性、統一性的優點。針對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學應以專題的形式展開,讓學生當老師,讓老師當學生,在講臺下提問,還可以在班級里分組討論。采用專業特色系列課程,既可以減輕老師的負擔,又增加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還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3.采用專業特色系列課程,為避免生物學系列課程內容簡單重復或實驗項目相近,應合理安排銜接順序。

         。1)根據專業特色,構建生物學知識系列課程體系,其銜接順序:普通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遺傳性,免疫學。

         。2)根據專業特色,按核心知識、技能安排生物工程系列課程,其銜接順序: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生化工程,化工原理,酶工程,發酵工程設計,生物工藝學。

          4.根據專業特色,按“上游、中游、下游三階段”建立課程體系。根據專業特色,按“一條線”構建集中實踐教學系列課程體系。構建帶有專業特色的“一條線”實踐教學體系銜接順序:普通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工藝學,生物制藥生產實習,食品工業生產實習,發酵工程設計實習。在實習過程中應該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避免走馬觀花式見習。

          5.系列課程組的教師應按照系列課程教學大綱制定嚴格的考核制度,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考核,應以系統的專業知識進行全面考核,加大覆蓋面。系列課程組教師集體研究命題范圍,重點、難點,分值比例。評卷要采用流水判卷。系列課程體系的各門課程不但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分工,而且各課程之間內容的銜接性、結構的合理性和一定的系統性應非常嚴密,而知識本身又具有客觀的整體性和綜合性。因此采用系列課程教學,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更好地把握和理解,吃透其“精髓”,學生才能對所學專業更加感興趣。

          6.構建具有專業特色的實驗教學系列課程體系: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工藝學,生化大實驗,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同時還應加強實驗室硬件條件的建設,爭取讓實驗室做到全天性開放,并鼓勵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自己設計實驗。教師應該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對于經典實驗,應該讓學生充分理解其精髓。實驗室的試劑、藥品、器材應配備完全,以免在實驗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麻煩。

          7.教師在專業特色的基礎上按照系列課程組開展教研活動。專業特色系列課程組教師彼此互相聽課、評課,研究教學內容和實驗項目,避免系列課程之間內容的簡單重復和實驗項目的雷同。教師應鼓勵學生在系列課程教學模式下,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深入學習,建立知識體系。

          三、專業特色系列課程建設的作用和意義

          1.基于專業特色發展的課程體系廣泛適用于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專業建設,尤其是適用于理工類專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實踐教學改革等。課程體系能夠充分體現專業特色,使專業課程設置、內容、學時、知識、能力培養要求等更加合理。

          2.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采用系列課程的教學方式,優化了課程教學,能為學生節約大量時間,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投入到感興趣的方面,做他們感興趣的實驗。

          3.提高了學生的科研素質。通過獨立設計實驗,鍛煉了他們做實驗的能力,使學生的操作技術得到了良好的訓練,學習方法也變得更加靈活。

          參考文獻:

          楊紹斌,楊萌,韓俊艷.普通院校生物工程專業系列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課程教育研究:新教育教學,2013,(9).

          駱鷹,張敏,劉小文.生物工程專業《普通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初探.湘南學院學報,2013,34(5).

          張雅利,孔宇,亓樹艷,莫曉燕.生物工程綜合實驗課程的構建與實施.教育教學論壇,2014,(13).

          常景玲,惠明.我院生物工程專業培養模式及課程體系探索.全國高等學校生物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與人才培養研討會,2002.

          生物工程專業論文 篇2

          在生物學領域推廣雙語教學,這是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和教育全球化趨勢、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競爭力和全面提升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貫徹科教興國戰略和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性生物學人才的客觀需要。為了適應這一新形勢的需要,我們近年來在生物工程專業開展了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績,并積累了一定的雙語教學經驗。

          一、分子生物學適合開展雙語教學

          目前,普通院校的多媒體等教學條件有了較大改善,網絡教學資源也變得日漸豐富,這些都為分子生物學的雙語教學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持。同時,隨著生物學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高層次生物學人才走上了普通院校的講臺,一定程度上為普通院校分子生物學的雙語教學提供了師資保障。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我校《分子生物學》課程的雙語教學開設時間為大三第二學期,但統計表明此前僅50%的學生通過國家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學生總體英語水平偏低,尚未滿足全英文教學的要求。如果這時對《分子生物學》課程進行全英文教學,會讓相當一部分學生難以接受復雜的分子生物學知識,使得學生不僅英語沒長進,專業知識也是一知半解,最終導致全英文課堂教學流于形式而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采用全中文講授分子生物學課程顯然不能滿足當今社會對分子生物學尖端人才的要求。試想,在分子生物學飛速發展的今天,如果學習者只懂母語而不懂英語報道的學科發展、學術成果等,又如何跟蹤學科的最新進展呢?總的'來說,教學師資、學生的英語水平以及分子生物學發展的需要,都決定了《分子生物學》課程符合開展雙語教學的學科和課程特征。

          二、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的初步實踐

          我校生物工程專業是湖南省重點資助專業,筆者自2012年開始對本專業的分子生物學進行了雙語教學嘗試,現將初步教學實踐分述如下:

          1.教學大綱的調整和教材的選用。

          鑒于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與全中文授課的差異,我們首先重新修訂了《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大綱,并對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做了適當調整。在緒論中增加了分子生物學常用專業英語詞匯介紹,以彌補學生專業英語詞匯量的不足。同時,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的關鍵問題之一是要選用一本合適的英文版教材,因為原版英文分子生物學教材常常令學生感到晦澀難懂。因此,筆者編寫了對原版教材加以注釋的講義,以保持英文的“原汁原味”,兼容中英文教材的優點,對分子生物學專業術語和詞匯增加中文注釋,書后輔以中英文詞匯對照表,每章開始部分增加中文概要,以方便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要點。從多年的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實踐來看,使用效果比較理想。

          2.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相結合。

          在進行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過程中,鑒于剛開始時大部分學生都感覺有一定的難度,我們在最先常采用英文板書與中文講授為主相結合的方法,用英文講授那些較為淺顯易懂的內容,而重點和難點以及那些用英語解釋太復雜而漢語解釋又顯得簡潔明了的內容,則用中文講解。當學生的專業詞匯量逐漸擴大和英語水平慢慢提高,尤其是待學生逐步適應以后,再不斷提高英語講授的比重,最后過渡到以英文教學為主。對于分子生物學的一些實驗技術等案例教學一般也采用中文的方式。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能有效提高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的實際效果,進而避免雙語教學流于形式。

          3.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加大課堂信息量。

          我!斗肿由飳W》總共56學時,采用雙語教學后并沒有增加學時,全英文版的書面材料和中英文雙語講授使得教學進度緩慢,不僅讓教師的課堂授課量受到影響,難以按時完成教學任務,也常常讓學生接受的信息量偏少。對此,本人在鉆研教材和相關教學參考資料的基礎上,精心制作好多媒體英文課件,課堂上借助于PPT的使用,不僅讓課堂教學內容變得豐富與生動,也可大大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同時,還可以節省大量的板書時間,適當加快課堂教學節奏,保證按時完成教學進度和教學任務。課后將PPT課件及時傳到班級QQ群共享,以方便學生課后學習使用。

          4.注重課后雙語練習,改革考核方式。

          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實踐既是對教師的挑戰,要敢于擔當,同樣對學生亦是一種挑戰,要勇于面對。由于受教學大綱的要求限制了雙語教學的課堂教學時數,這必然要求師生在課內外都要多花時間和精力。一方面教師課后要精心備課答疑,構建習題庫上傳到班級QQ群,供學生課后復習交流使用;另一方面學生課后要及時預習、復習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我們經常要求學生課后閱讀或翻譯教師指定的英文參考資料來鞏固復習專業術語以及一些相關的專業知識。每次上課前,教師安排一定時間對上次作業情況進行檢查點評,由復習舊課要點導入新課的教學內容。我們不僅注重課內外的雙語練習,還結合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的特點調整了課程考試形式,如采用中英文結合制定期考試卷(英文占40%以上),其中,填空、名詞解釋及選擇等題型部分用英文制卷,并要求部分題目用英文解答。

          三、加強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的有效措施

          綜上所述,目前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高素質雙語教學師資隊伍欠缺,教學方法陳舊;學生對雙語教學方式的興趣不濃厚,不及時熟悉英文教材;雙語教學管理欠科學、教學考核手段傳統單一?傊肿由飳W雙語教學的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具體措施如下:

          1.加強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授課教師英語水平。

          要想取得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的預期教學效果,首先就要有一支專業能力和英語水平都較強的教師隊伍。為了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教師的英語水平,一方面現有雙語教學主講教師要積極主動參與外語培訓,可以由學校有計劃地安排相關教師到雙語教學經驗豐富的學校參加教學觀摩,或分批選派雙語教學教師到相關外語學院進修,或聘請教學經驗豐富的外語教師進行口語訓練,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把教師送到國外培訓,以提高其英語授課水平。另一方面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引進雙語教學師資,如采取相對優惠的政策以吸引國外留學人員來校任教,或邀請相關國外專家學者承擔部分雙語教學課程,如我校在2013年邀請湖南省海外名師、美國衛生研究院研究員肖調江教授為生物工程專業2010級本科生講授遺傳學課程,相關雙語教學教師通過全程觀摩教學,較大地提高了雙語教學能力。

          2.加強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用教材的管理,保障雙語教學因材施教。

          針對普通院校目前雙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分子生物學主講教師應該盡可能選擇通俗易懂與國際同步的最新教材,條件允許的盡可能結合學生實際編寫雙語配套教材,如與原版英文教材配套的講義,輔以相應習題講解,并上傳至班級QQ群以及教師教學空間,以方便學生課后隨時參考和學習。同時,針對地方本科院校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的現象,主講教師還可以制作授課視頻和收集相關音像資料等輔助教學材料,并將課題組成員的上課過程進行錄像,方便學生課后自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3.改革傳統教學方法,實現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同母語教學一樣,教學方法和手段也是實現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教學目的的重要保障。教學方法的發展變化主要體現在教學方法的綜合化、教學手段的媒體化和主體化。鑒于目前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的課時嚴重不足,一方面,雙語教學的主講老師要努力提高傳統課堂教學的效果,如及時與學生交流、溝通,了解他們的學習興趣、效果以及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難和相關要求,以提高雙語教學效果。另一方面,主講老師還應該充分利用QQ、微信等網絡資源,與學生及時開展網絡答疑等教學互動,這樣既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也有利于教師及時把握教學方法,對于教學過程中的共性問題進行分析總結,進一步提高雙語教學效果。

          4.加強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的管理與支持,為雙語教學提供制度保障。

          為有效提高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的教學效果,普通院校盡管師資等多方面條件受到一定限制,也應該創造條件保障雙語教學的順利開展。首先,加強雙語教學管理,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制度,及時檢查督促雙語教學主講教師按雙語教學大綱完成相關教學任務,教學過程不“縮水”,不流于形式;其次,適當加大雙語教學課程學時,保障雙語教學主講教師有相對充裕的時間完成教學任務;再次,建立激勵機制,如適當提高雙語教學的工作量、支持和鼓勵制作雙語教學多媒體英文課件、在業績考核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加強對雙語教學教師的調查評估與溝通,以充分調動雙語教學教師的積極性。提高普通院校生物工程專業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任重而道遠,我們將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理論認知水平、掌握新的知識和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材,在學校與系部的大力支持和鼓勵下,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課程教學體系,進一步提高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質量。

          生物工程專業論文 篇3

          1課程體系建設

          l)課程設置順序調整。作為一名教育的工作者應該很清楚的認識到教學的知識是一環套一環的可謂是環環相扣。就拿我們的生物這一學科來說吧里面涵蓋著很多方面的信息如我們對于數學方面的要求對于化學反映的涉及以及物理方面的影響等等這些方面都需要我們進行詳細的研究對于其教學的安排要有明顯的層次感,這樣才有利于教學的順利的開展。

          2)知識體系重疊部分前移講授。對于我們此類的教學工作是非常的繁雜的肩很多的問題出現了像是一些基礎的部分進行了詳細的講解的過程會發現有很多的從重疊的部分出現這樣對于教學的時間的安排就是一種浪費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對于這一部分進行很好的總結分析在前一次的講解的過程中把問題分析的更加的全面具體這樣對于整個的教學的進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3)課程的增加與拓展。目前我們的學生面臨著一些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對于理論的知識掌握的非常的透徹但是一拿到實際的工作中來就會有很多的問題出現這與我們傳統的教學的方式有著直接的關系想要更好的教學就要在我們的教學計劃中更多的融入先進的知識的理念開闊學生們的思維使學生們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在學生們的思維中建立一個模型能夠使得我們的學生更加的理解整體的教學的思路。

          2師資隊伍建設

          2.1加強教學改革與科學研究

          提高教師學術水平與教學水平。教育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教學觀念的陳舊在很多的方面人們對于教學的理念還停留在二十世紀對于未來人才的需求的方向理解的不夠深刻這樣就要求我們的教育界進行改革針對于目前的問題進行更加徹底的分析。對于我們的教師隊伍進行專業性的培訓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創新的愉申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推動教育世界的進一步的發展。

          2.2加強校企合作提高實踐教學水平

          我們應該不斷地提升學校白勺教學的水準使得學生們在學校白勺實踐的過程中能夠真正的學到實踐的知識這樣就要求我們的學校要進行改革針對于問題進行徹底的分析應該與大的企業達成合作伙伴的關系為學生們創造更多的實習的機會這樣對于學生們是更加的負責只有這樣才能很好的提升我們的教學質量。此外我們的教學過程要積極的聘用一些企業在職的'專業的人員,這樣就是為了更好的使學生了解到實際的工作的性質以及相關的具體的問題有利于未來的發展。

          2.3深入推進教師培訓和交流

          教師是知識的最為直接的傳遞者對于學校以及各個方面的作用是非常的巨大的所以與世界接軌是我們必須要進行的課題在我們的平時的工作中要使我們的教職人員積極地反映教學中的困難以及問題,當問題積累到了一定的量的時候可以聘請專業的講師進行系統的問題的處理對于我們來說是很大的提升。學校要積極的組織交流研討會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使我們的教學方面的不足在交流的過程中得到很好的補充。世紀的鐘聲敲響的那一刻我們就邁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我們看到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經濟的不斷地進步。各個領域都在不斷地進行改革月的就是不被這個時代所淘汰。有很多的新興的項目、學科已經出現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的規律我們的生物工程就是很好的例子,在我們的過去的發展中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只要我們繼續發展下去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

          生物工程專業論文 篇4

          一、生物工程專業就業現狀

          生物工程是一門建立在現代生命科學基礎之上的新興學科,綜合了發酵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質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新技術手段,近年來發展速度很快,對考生的吸引力也很大。但是,由于國內高校擴招,不但綜合性大學開設了生物院系,很多地方性院校甚至師范類院校也都開設了生物院系,相關專業招生人數多,與化工、機械等傳統專業以及IT等熱門行業相比較而言,我國生物技術行業的產業化不足,生物制藥、生物保健等相關產業并不發達,不足以吸納過多的畢業生,生物技術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存在著兩極分化,一方面需要高層次的人才,要求畢業生具備碩士或博士學歷,另一方面需求應用型人才,要求學生只具備中專或者大專學歷即可,導致生物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大,專業對口率較低。因此從就業角度看,生物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就業前景黯淡。

          二、小學期情況簡介

          小學期又稱暑期學校(SummerSchool)。自美國哈佛大學1871年首次開辦暑期學校起,小學期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2]。我國高,F在正在流行的暑假小學期,就是向美國學習的產物[3]。所謂暑期小學期就是利用暑假,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成立“暑期班”,開設選修課,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報名參加,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科目。各校所開設的小學期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第三學期,是開放式的,課程內容、具體要求不一而足,可以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與學生的需求進行調整,靈活性、機動性強。因此,蚌埠學院生物工程專業每年暑假,將小學期與學生的就業需求結合起來,加強就業技能訓練,增加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對于小學期應該有多長時間,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目前各高校也是長短不一,但普遍是將小學期安排在暑假。蚌埠學院就將小學期設置在每年暑假的第一周到第四周,為期近一個月。國內高校學生在選修小學期時,會獲得一定的學分。蚌埠學院對于選修暑期小學期的學生,也會給予一定創新學分的認定。目前,結合就業現狀并綜合專業課程安排的實際情況,蚌埠學院生物工程專業分為三個方向:發酵工程方向、生物技術方向以及生物制藥方向,學校在不同階段,針對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為在校生物工程專業學生提供小學期實踐課程,著重培養大學生的專業能力、素養與技能,為其將來的職業發展奠定扎實基礎。蚌埠學院生物工程專業的小學期實踐課程安排有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采用項目制,指導老師提出項目,由學生負責實施完成,最后再由指導教師對項目的實施情況進行驗收總結。這樣,教師可有效利用小學期,有效處理好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可保證教學計劃的完成,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還可引導教師將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有利于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提高效益[4]。從蚌埠學院生物工程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可以看出,除近20%的學生讀研深造外,超過半數的畢業生主要進入企業,從事生產第一線或參與產品檢測以及科研等工作。所以生物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要能體現出知識、能力、素質三者協調發展的原則,即要形成可以幫助學生發展專業實踐技能,養成一定的職業素養的實踐體系,因此,蚌埠學院生物工程專業在設置小學期課程體系時,以就業為導向,在基礎實踐、專業實踐、綜合實踐以及創新創業能力實踐等四方面進行課程設置。

          三、基于就業導向的生物工程專業小學期課程設置

         。ㄒ唬┗静僮骷寄軐嵺`

          該項實踐內容主要是指學生進行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專業素養的訓練,強化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實踐,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和理解課堂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培養其基本操作技能。在對用人單位進行滿意度調查時,發現有企業認為部分學生存在動手能力不足,基礎實驗訓練不充分的的情況,因此在進行小學期課程設置時,有意識地通過基礎實踐來提高學生的專業基礎素質。本實踐結合學生的相關課程開展情況,利用大學一、二年級的.暑假小學期在學校的專業實驗室進行規范化的訓練,內容主要主要包括“五大化學”實驗以及物質的提取以及生化分離實驗等,培養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嚴謹的治學態度。

         。ǘ⿲m棽僮骷寄軐嵺`

          該項實踐內容主要是指結合用人單位的生產實際,引導進行各種專項專業實踐(如專業課程實踐、專業綜合實踐和跨專業綜合實踐等),通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學生可以熟悉企業的具體生產實際、生產條件及工藝路線,為后續實踐打下基礎。本實踐利用大學二、三年級的暑假小學期開展,部分安排在學校的專業實驗室,部分安排在企業生產第一線完成。根據生物工程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要求,將重要的、對動手能力有很高要求的課程融會貫通于實驗,以加強理論與生產實踐的聯系。如酶工程實驗研究的是微生物發酵產酶生產工藝,要求能熟練地對酶進行提取與分離,測定酶的活力。學生通過在學校實驗室和企業生產實際進行對比,就可以更清楚地掌握微生物發酵產酶生產原理、工藝流程及相關工藝參數,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了解實驗室操作與生產實際的區別,培養從事發酵實踐的技能技巧,有利于在學校和企業之間實現“無縫對接”。

          (三)綜合能力技能實踐

          該項實踐內容主要是指引導學生結合頂崗實習、科研訓練等活動開展綜合能力技能實踐,通過該實踐,學生可以將理論與實踐相聯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訓練科研思維和創新能力。本實踐利用大學三年級的暑假小學期開展。對于頂崗實習的學生,在已具備專業基本技能的條件下,被安排在企業完成。學生到專業密切相關的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在學校派出的指導教師和企業生產一線技術人員的雙重指導下開展工作,進行鍛煉。對于科研能力較強的同學,安排參加科研訓練,讓學生參加教師課題,或者鼓勵他們申報校級或院級科研創新項目,通過科研工作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實驗設計方法,學習科技論文寫作,以此開拓學生的學術思維,鍛煉創新能力。

          (四)創新創業技能實踐

          在當前新形勢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是大學教育至關重要的內容,對大學生進一步深造和將來的就業都具有重要意義[5]。通過該實踐,引導學生不斷地開展技術改造革與新,到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去創業,實現自身價值。本實踐利用大學一年級到三年級的暑假小學期開展,在低年級階段,由于學生掌握的專業知識有限,可引導開展創業實踐,如“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等學生較好地掌握了專業知識和技能后,引導他們在大三年級的暑期小學期開展創新實踐,鼓勵他們“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數學建模大賽”各級各類創新競賽,鍛煉他們的創新思維,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精神以及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進一步創新創業奠定基礎。

          四、有效的實施方法

          (一)建立主體明確的責任制

          蚌埠學院生物工程專業暑期小學期實行項目制,指導老師全權負責學生的項目實施情況,對學生全程進行指導,引導學生強化動手能力,勇于面對困難,通過主動學習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時進行總結。

          (二)建立合理的考核方式

          對于實踐性的課程,向來很難給出科學又明確直觀的分數,因此**學院生物工程專業暑期小學期考核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評價采用百分制,形成性評價占50分,總結性評價占50分。在小學期期間,指導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行定性評價,小學期結束后,指導老師在根據學校所制定的評價表對學生參加學習的結果進行打分,最后計算總分。

         。ㄈ┘訌娕c企業的合作

          以前,蚌埠學院生物工程專業雖建有多個實踐教學基地,但企業參與學生實踐教學的積極性不高,很多合作流于形式。在將小學期與就業實踐相結合后,由于學生的小學期課題與企業的生產實際緊密結合,通過指導教師的緊密參與,可給提供一些免費的技術指導與咨詢,提高了企業參與的積極性,保證了小學期的教學質量。

          五、結語

          總之,蚌埠學院生物工程專業在實行基于就業導向的小學期后,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研素養得到加強,就業質量明顯提高,專業對口率明顯增加。指導教師通過參與指導學生,提升了科研與技術開發能力,從而實現真正的“雙師型”轉變。另外,企業把去實踐的學生當成自己的員工來培養,吸納優秀畢業生成為正式員工,最終實現學校,企業和學生的三方共贏。

          生物工程專業論文 篇5

          摘要:

          以服務內蒙地區經濟為導向,將生物工程專業培養方向定位為發酵與生物制藥,全面修訂了生物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與培養方案,對課程群、實驗環節、實習以及畢業設計(論文)等過程進行了改革。實踐證實,專業建設顯著地促進了學生的就業以及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

          生物工程;專業建設;培養方案;教學改革

          從2000年開始,隨著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東部沿海地區的生物發酵制藥企業逐步將生產基地遷移到中西部地區。在此期間,內蒙古自治區的生物發酵制藥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形成了國內相對集中的大型生物發酵基地,分布著眾多規模較大的生物工程企業,其生產噸位及規模位居全國第一[1]。為了滿足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內蒙古科技大學于2001年新建生物工程專業,經過多年的發展,于2007年成為內蒙古自治區品牌專業,2014年被學校確定為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生物工程專業立足內蒙古,面向全國,緊密結合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發酵、生物制藥等行業需求,形成了一定的人才培養特色,為自治區及全國生物工程相關產業輸送了大批合格人才。

          1生物工程專業培養目標

          我校生物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針對目前發酵與生物制藥等生物產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結合地區產業特點,培養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體、較強的社會責任感與工程職業道德、具備良好的人文社科基礎知識和人文修養,掌握扎實的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和技能,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具有解決復雜生物工程問題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2優化培養方案

          培養方案是培養學生過程中的一個綱領性文件。為了更好地服務地區經濟發展的人才需求,結合內蒙地域經濟特色,修訂的培養方案強化了發酵與生物制藥專業方向,構建了較為完善的課程體系。在培養方案中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以培養滿足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所需人才為出發點。在制定過程中,建立用人部門參與方案研究制定的有效機制,大量收集聽取相關企業與已畢業學生的反饋意見,同時聘請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參與專業培養方案的制定,以使培養方案制定的既科學又符合社會需求。培養方案對課程結構體系進行了優化,適當加大基礎課及專業基礎課的比重,為本科教學厚基礎的要求提供保證;為發酵與生物制藥等專業方向設定了模塊,供學生任選其中幾個模塊學習,使學生在加強基礎的同時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和應用能力,拓寬學生就業的口徑;增加任選課程的門數和學分,為學生提供學習廣博知識的條件;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以強化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

          3構建課程群

          課程群是指若干門彼此獨立,但內容上密切相關、相承和滲透,具有某一共同屬性的一組課程集群[2]。圍繞發酵與生物制藥的專業培養方向,以建設主干課程為主線,以大的課程群為體系,根據專業知識體系的需求,將生物學基礎課分為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群、微生物學課程群;將專業課程分為發酵工程課程群和生物分離課程群。在建設課程群的過程中,主要進行了四方面的改革。

          (1)有效地協調課程群內部課程間的教學內容分配以及課程群之間的有效銜接。

          (2)合理確定課程體系之間的比例,安排好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形成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課程體系。

          (3)整合教學內容,著力減少課程間教學內容簡單重復問題,同時積極開發反映社會需求和學科發展的新課程與新知識。

          (4)在教學中探索以能力培養為主的教學模式,推廣使用現代信息工具的教學方法,推進啟發式教學,采用探究式、研究性教學等新的教學方法。

          4實驗訓練環節的改革

          生物工程是一個實驗性的學科,對專業的主干課程都配置了獨立的實驗課程教學環節?v觀學生的培養全過程,共分為三大類實驗,分別是化學和物理等通識類基礎實驗,生物化學、微生物、分子生物學等專業基礎實驗,以及發酵工藝和生物分離工程專業實驗。基礎實驗以驗證性實驗為主,而專業實驗以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為主。比如在發酵工藝實驗中,包含了三大綜合性專業大實驗體系:抗生素發酵生產體系、酶制劑生產體系以及啤酒發酵體系。這些綜合性實驗都是按照實際的生產工藝路線設計教學內容,達到模擬生產的目的。而生物分離工程實驗內容的設置則是充分考慮了周邊企業常用的單元操作模塊,進行實驗內容的安排。

          5加強實習管理

          生物工程專業培養方案中安排學生每學年至少有一次實習教學環節,主要有工程教育、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電子實習、金工實習。目前電子實習和金工實習在校內的實習基地完成,工程教育、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在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完成。生物工程專業根據專業培養方向,在校外共建立了12個穩定的有協議的實踐教學基地,這些基地都是學校所在地附近的大型發酵制藥企業。實習基地建設過程中,專業教師聯合企業的生產技術骨干人員共同編寫了實習指導書,包括實習目的、意義、注意事項以及實習企業的.生產工藝流程、生產設備等內容。我們探索了實習的指導方式,聘請企業相關技術人員與專業教師共同指導實習過程,以此彌補專業教師實踐能力的不足。同時,強化了實習過程考核,在學生實習過程中,指導教師、學院相關部門和實習單位技術人員定時檢查學生實習進展情況、實習筆記及實習總結,幫助學生查找以及解決實習中出現的問題。

          6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

          畢業設計(論文)是人才培養體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旨在考核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能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查閱文獻、整理數據、判斷推理等科研能力。因此,畢業設計(論文)這一教學環節是其他任何教學環節或課程所無法比擬與替代的,其質量直接反映了專業教學質量總體水平的高低。近年來我校生物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環節通過規范流程,形成一套規范的管理方法。主要體現在:

          (1)根據生物工程生產特性,將畢業設計的課題規劃為與培養方案方向一致的課題,區分為好氧發酵與厭氧發酵課題兩大類,且分別建立相應的實習基地,要求學生在實習基地進行不低于三周的現場實習;

          (2)依據生物學科的優勢,畢業論文類的課題要求必須具備科學基金的支持,使得課題具有實際的科研價值;

          (3)將提前進入實驗室的管理制度與本科畢業論文結合起來,保證提前進入實驗室的學生所做課題與畢業論文課題一致,工作具有連續性,促進了學生提前參與教師科研項目;

          (4)對指導教師進行了基本要求,根據教師職稱、學歷、科研項目以及以前指導情況,規范了可指導的學生數;

          (5)規范了學生在就業企業或研究生錄用學校等校外進行論文的管理方式,形成了正式的三方協議(學院與學生、學院與家長、學院與企業或其他學校)。對于生物工程專業學生,學生畢業設計題目基本與就業企業的生產情況一致或直接相關,提高了學生就業后對于生產工藝設備等方面的掌握程度,而考研的學生進行畢業論文科研訓練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科研素養。

          總之,地方院校建設生物工程專業,要以服務地區經濟為導向,設置專業培養方向、制定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在我校生物工程專業建設過程中,緊扣發酵與生物制藥這一培養方向主題,對課程體系、實習、實驗以及畢業設計(論文)等環節進行了全方面的改革。實踐證明,就業企業對我們專業的學生評價很高,認為畢業生具有“上手快、留得住、后勁足”的特點,近幾年可就業崗位與畢業學生比達到5∶1以上,學生成為內蒙古地區發酵與制藥行業的人才首選。

          生物工程專業論文 篇6

          摘要:

          生物工程作為工科專業,以應用型工科人才的培養為主,因此,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顯得至關重要,而高年級學生專業生產實習的開展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措施。本文結合我校生物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的設置,對我校生物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的模式進行介紹與分析,并對生物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的后續改進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

          生物工程;生產實習;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

          GQ819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17)09-0029-02

          一、引言

          生物工程是以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為基礎,由細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微生物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以及生物化學工程學等多學科相互交叉滲透、融合、發展而成的新興的工程技術學科,是21世紀前沿學科之一。生物工程是聯結生物學理論創新與生物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的紐帶,是實現生物學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工具。目前,國內已有過百所高校開設了生物工程專業,生物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本專業培養學生具有生命科學的基本知識,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工程技術,以及具備進一步深造與發展潛質的高級復合型人才”[1]。在生物工程專業的培養過程中,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與鍛煉是至關重要的環節之一。當前,許多高校生物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中,針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還不夠,同時,缺乏專業性與系統性。本文針對生物工程專業的特點與培養目標,分析了本專業的培養方案與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淺析了以產物為主線的生物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的新模式。

          二、傳統生產實習存在的問題

          鑒于生產實習的重要性,絕大多數開設生物工程專業的國內高校在專業設置中均設有生產實習這一環節,多數高校的生產實習以企業實習為主,但是,傳統的企業生產實習的方式存在許多問題。

          (一)實習基地不足,基地質量較低

          雖然多數高校均與眾多企業共建實習基地,但是,由于近年來企業管理制度的日益,加之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對高校生產實習的意愿日益降低,使得生產實習基地的選擇日益困難。另外,由于企業始終將企業的生產管理和經濟效益放在第一位,學生的實習安排只能跟隨企業的生產設置,很難按照學校的培養方案進行,這就使得生產實習的質量得不到保障;同時,由于實習時間的安排有限,很容易導致實習過程中只能接觸到生產過程的某一環節,使學生難以得到系統的學習機會,難以達到生產實習的實習目標。

         。ǘ⿲W生動手機會不足

          隨著現代企業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升以及管理水平的不斷完善,生產過程中人工操作的環節越來越少,同時,企業對經濟效益的追求使得其很難為實習學生提供“練手”的機會。此外,生產實習過程中的安全責任問題始終放在首位,這也是制約企業接納學生的關鍵因素,企業不愿承擔學生在實習過程中人身安全的'風險,因此,更不愿讓學生直接參與實習[2]。綜合以上因素,絕大多數企業實習是以學生參觀實習為主,學生很難得到動手操作的機會,不能發揮生產實習的真正作用。

          三、生產實習模式探索

          面對實習基地資源不足、基地質量差以及學生動手機會不足等問題,有必要對當前的傳統實習方式進行改變,探索新的生產實習模式,以保證生物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目標及生物工程專業培養方案的實現。

          (一)我校生物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新模式的建立

          為更好地完成生物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的培養目標,我校一改傳統的企業實習方式,在校內建立生物工程專業生產實習平臺,購置了生物工程上游、中游及下游實驗所需的一系列設備,以自動化發酵罐為核心,建立起完整系統的生產體系。在此基礎上,選取有代表性、創新性的目標產物,從菌種出發,經過上游的種子制備,中游的發酵及過程監控,下游的產品分離純化與制備,獲得最終的產品。在宏觀上,整個流程基本與工廠的生產過程相似,可全面展示由原料到產品的生產過程,讓學生得到真實直觀的產品,這樣可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動手實踐的熱情;在微觀方面,由于全程操作均由學生自己參與完成,學生對生產過程的每一步操作每一個細節均有清晰直觀的認識,實習效果較傳統實習也有大大提高。同時,實習過程采用小組分組實習的方式,不同組可選取不同類型的產物,不同的發酵工藝,如胞內產物與胞外產物、分批發酵與補料分批發酵等方式,可極大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達到更好的實習效果。

         。ǘ┥a實習新模式與生物工程專業課程設置的聯系

          生產實習的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學生將理論知識同生產實踐相結合,我校生產實習的安排與設置正是以這一目標為指導,通過生產實習的實踐過程,一方面使學生對所學的專業知識進行梳理與回顧,另一方面,可有效地將相對孤立的專業知識系統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得學生的認知水平由點及面,從宏觀方面加深對本專業的認知。

          由圖1可以看出,專業生產實習將本專業設置的各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尤其是將課程學習過程中的課程實驗孤立的操作系統的串聯在一起,使學生的視野由實驗的高度上升到生產的高度,這對于學生畢業后從事生產、研發、深造等奠定了重要的理論支撐與實踐基礎。

         。ㄈ┥a實習模式的后續探索

          后續,我校將繼續完善和提升生產實習平臺的硬件設施,首先,購置不同類型的發酵罐,包括通風攪拌式發酵罐、氣升式發酵罐、鼓泡塔式反應器等,滿足不同類型微生物的發酵需求;另外,在發酵菌種的選擇方面,在常規微生物的基礎上,拓展到植物懸浮細胞、絲狀細胞等,不斷拓寬學生的視野;在下游操作方面,繼續拓寬單元操作的范圍,建立起更加全面的實習平臺。此外,后續將探索將教師的科研與生產實習相結合的模式[3,4],在教師已有科研成果的基礎上,將其擴展到生產過程,應用該平臺,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式,在保障生產實習效果的同時,使學生與科學前沿相結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科研能力。

          四、結語

          在包括生物工程專業在內的工科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加強對綜合性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充分利用生產實習的綜合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培養學生的生產性思維,提高學生對本專業的整體認知水平。通過采用新的生產實習模式,學生的參與程度與動手機會得到大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充分的訓練和提高,同時大大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為培養創新能力強、創業素質高的創新型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提高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重要的實踐保障。

          生物工程專業論文 篇7

          “生物工程專業分析”是生物工程專業大學生必須學習和掌握的一門專業工具課,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并且是學生將來從事科學研究或生產技術工作必須掌握和具備的技能。湖北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專業為國家特色和湖北省品牌專業,如何根據湖北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專業特色合理構筑理論和實踐知識結構,為學生今后繼續深造或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是本課程的重難點。筆者對“生物工程專業分析”的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教學手段與方法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革嘗試,希望能與同行老師進行有益的交流探討,提高教學質量。

          一、精選教學內容,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

          生物工程專業分析內容繁雜,包括各種分析方法和分析儀器的原理及應用。根據生物工程專業分析課程特點及我校多年教學科研經驗,將生物工程專業分析大綱分為13個章節:第一章,生物工程專業分析概述,包括物理化學分析及儀器分析方法的概述,樣品的采集、制備、保存和預處理,樣品分析的誤差與數據處理等內容,講解力求深入淺出,聯系實際,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章,物理檢測法,包括密度與相對密度法、折光法與旋光法原理介紹,講解旋光檢測法時利用動畫效果能使學生更快更直接地理解旋光檢測原理。第三章,水分的測定方法,包括干燥法、蒸餾法、卡爾費休法,講解時注意比較三種方法的適用范圍。第四章,酸類物質的測定,內容包括總酸度的測定、揮發酸的測定、pH的測定,其中有機酸的分離與測定做簡單講解引導學生自學。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測定,重點講解還原糖的測定,比較堿性銅鹽法、高錳酸鉀滴定法、薩氏法三種方法原理及適用范圍的異同?偺恰⒌矸邸⒗w維、果膠物質的測定做簡單講解。第六章,蛋白質與氨基酸的測定,本章重點講解凱氏定氮法的原理及應用,介紹蛋白質快速測定法(雙縮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染料結合法、水楊酸比色法)的原理,簡單介紹氨基酸分離與測定的原理。第七章,脂類的測定,內容包括索氏提取法、酸水解法、氯仿—甲醇提取法、羅紫-哥特里法、巴布科克法和蓋勃法,講解時注意比較各種方法的適用范圍及應用原理[1,2]。第八章,紫外吸收光譜分析法,重點講解紫外吸收光譜基本原理,介紹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與紫外吸收光譜的應用。第九章,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內容包括原子吸收光譜分析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儀,原子吸收光譜定量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譜操作條件選擇與應用。第十章,紅外吸收光譜分析法,內容包括紅外光譜基本原理,紅外光譜與分子結構,紅外光譜儀,紅外圖譜解析,激光拉曼光譜,其中紅外圖譜解析及激光拉曼光譜做簡單介紹引導學生自學。第十一章,質譜分析法,本章重點講解質譜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與質譜儀,介紹離子峰的主要類型與有機分子裂解類型,引導學生自學質譜圖與結構解析,色譜與質譜聯用技術。第十二章,氣相色譜分析法,內容包括氣相色譜的基本原理,氣相色譜固定相及其選擇,氣相色譜檢測器,分離與操作條件選擇,氣相色譜分析法的應用與毛細管色譜法,重點講解氣相色譜原理及應用,毛細管色譜法引導學生自學。第十三章,高效液相色譜法,內容包括高效液相色譜的原理及特點,主要分離類型,固定相與流動相,影響分離的因素與操作條件選擇,離子色譜法,超臨界流體色譜,其中離子色譜法與超臨界流體色譜做簡單介紹[3]。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使學生系統掌握生物工程分析中各種分析方法的原理及應用。某種成分的檢測往往有多種方法,因此分析方法的選擇是本課程貫穿始終的內容,教學中應注意比較各種方法的異同,通過大量實例讓學生掌握各種分析方法的應用[4]。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

          大部分高校目前雖已廣泛采用多媒體教學,但教師們多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與文字。在生物工程專業分析課件中,可充分利用動畫教學。如在講解旋光法的原理時,利用動畫教學,可以形象直觀地展示偏振光的產生以及光活性物質使偏振光發生偏轉的現象。與小型分析儀器(pH計、折光儀、旋光儀等)相比大型分析儀器(質譜分析儀、原子吸收分析儀、紅外分析儀、氣相色譜分析儀、液相色譜分析儀等)的工作原理理解起來更為抽象,充分利用動畫效果可使抽象的原理形象化。如質譜分析法中,利用四級桿質譜儀原理的動畫效果能使學生直觀感受到質譜儀的工作原理;原子吸收分析法中,管式石墨爐原子化器、火焰原子化器、空心陰極燈、霧化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工作原理均可由動畫效果展示;氣相色譜分析法中,傳質阻力項、兩項分配、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熱導檢測器、色譜分離、色譜流出曲線、分子擴散、渦流擴散的原理可利用動畫效果展示等。筆者發現在理論講解中融入動畫效果會讓學生經歷豁然開朗的頓悟體驗,使學生能更深入理解各種分析儀器的工作原理。

          三、總結討論式教學

          生物工程專業分析課程涉及各種分析方法及儀器的原理與使用,如還原糖含量測定堿性銅鹽法分為直接滴定法、高錳酸鉀法、薩氏法,這三種方法的異同如果由老師總結好直接在課件中呈現給學生,學生不一定印象深刻。但是以作業的形式布置給同學們,讓學生自己總結,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講解樣品分析的誤差與數據處理內容時,關于格魯布斯法、Q值檢測法可結合實例講述,輔以具體案例讓學生親自計算。相對密度測定方法中,關于校正值的`加減講解完原理后以實例讓學生現學現用加深印象。水蒸氣蒸餾法測總揮發酸原理,有些學生聽完老師講解后不能完全理解,可讓學生下課后自行查找資料,等下次課時提問并讓學生回答,最后老師再進行總結。引導學生對每節課的重點內容進行歸納總結。這樣安排不僅可以督促同學們查閱更多資料將不清楚的知識點弄明白,也鍛煉了學生的表達溝通能力。

          四、生物工程專業分析課程網站建設

          積極建立生物工程專業分析課程網站,課程網站內容包括教學大綱、理論及實驗教學課件、資料習題、下載專區、友情鏈接等模塊。學生在上課前下載教學課件預習,可有效提高學習效率。資料與習題模塊提供了與課程相關資料與習題下載,學生通過學習課外資料可拓寬知識面,習題下載不僅節省了課堂教學時間而且習題訓練能鞏固課堂知識、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友情鏈接模塊提供了國內外其他高校生物工程專業分析精品課程,國內外生物學知名網站、期刊鏈接,學生可根據自身需要瀏覽各大網站拓寬視野。

          五、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生物工程專業分析實驗教學環節與理論教學相呼應安排八個實驗,分別是:實驗一,甘露醇注射液中甘露醇含量的測定,味精成品純度的測定;實驗二,白酒總酸度及pH的測定;實驗三,利用直接滴定法測定還原糖的含量;實驗四,考馬斯亮藍法測定蛋白質含量;實驗五,紅外光譜分析法測定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實驗六,白酒芳香成分氣相色譜分析;實驗七,黃曲霉毒素降解率檢測;實驗八,利用原子吸收色譜測定銅離子濃度。這八個實驗分別涉及折光計與旋光計、pH計、直接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計、紅外色譜分析法、氣相色譜法、液相色譜法、原子吸收色譜法的應用。生物工程專業分析實驗基本囊括了生物工程專業主要分析方法及儀器的使用,通過實驗教學環節使學生理解與掌握主要分析方法及大型分析儀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生物工程專業分析實驗課程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合理設計實驗、操作儀器、科學分析實驗結果的方法,因此實驗教學應鼓勵學生獨立設計完成實驗,實驗課前不要將實驗講義直接呈現給學生,而應讓學生在預習實驗報告中親自設計實驗方案,實驗課上老師講解實驗方案時學生可收獲更多。實驗過程中為學生們創造獨立操作空間,不干涉學生的實驗安排及操作,對實驗中的各種問題僅作引導與答疑,盡可能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積極動手的習慣。實驗課后認真批改實驗報告并及時將實驗中的各種問題反饋給學生。鼓勵學生走進實驗室,跟隨導師做課題研究,參與導師課題,讓學生學以致用,不僅鞏固了教學效果,也鍛煉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六、考核方法的改革

          生物工程專業分析課程學習,以筆試作為主要考核方式不能真實反映學生對教學內容掌握程度。課堂表現、實驗表現及作業完成情況都應作為最終成績的一部分,本課程成績組成為:平時成績20%,卷面成績50%,實驗成績30%,通過合理的考核方式,使學生重視課堂表現與實踐環節。對于跟隨導師做課題并取得成績(發表文章、申請專利等)的學生,給予一定精神及物質上的獎勵。

          七、結語

          湖北工業大學在生物工程專業分析課程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改進,實踐教學能力培養,課程網站建設、考核方式改進等方面做了一些教學改革的嘗試,加深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考與動手能力,并得到了學生的好評。但是課程教學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任重而道遠,必須不斷探索實踐創新總結,才能將生物工程專業分析教學開展得更有生氣,為國家培養更多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生物工程專業論文 篇8

          一、地方院校轉型及專業教學改革需要遵循的原則

          1.相應的學科應該與學校轉型相適應

          在進行學院轉型和專業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需要遵循重要原則是相應的學科與學校轉型相適應,首先各個專業教學的改革要與學校轉型的程度相一致,只有這樣具體的專業調整才能夠和學校相適應,有效地借助于院校的優勢進行專業教學的改革。另外,學科的發展和改革離不開學校轉型的幫助,只有遵循學校轉型的規劃和方向,才可以實現有效的學科規劃?偠灾,兩方面都是息息相關、相輔相成的,只有兩者積極配合,才能夠實現有效的教學改革和教學實踐。

          2.學生特點與專業改革相融合

          在進行教學轉型和教學改革過程中,還要能夠實現學生特點和專業改革的融合。因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無論是專業教學還是院校的轉型,學生永遠是這些活動的中心。如果學生無法適應這些教學的改革,無論改革理念有多么先進,這些改革注定是要失敗的。所以,在進行教學改革和教學轉型時,必須要實現學生與教學的一致,實現學生能力、學生特點與教學理念、教學改革的相統一,只有如此,才能讓后續的工作按照既定的方向和目標進行下去。

          二、生物工程專業在教學轉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學科定位、專業設置不夠合理

          生物工程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學科定位、專業設置不夠合理,這阻礙了教學的進步。地方院校生命科學院設置的生物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學生數量、就業狀況、存在的問題,課程比例不協調,一般課程和專業課程的比重不夠和諧,往往容易造成專業課程稀少,一般課程較多的現象,不利于學生專業能力的提高;學生數量不穩定,每年的招生計劃不夠穩定,這必然不利于對人才的培養;在就業上,由于學生素質、教學質量、教學體系的不夠完善,使得就業也成為了一大問題。

          2.教學理論與實踐矛盾突出

          在教學中出現的另外一個問題是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嚴重脫節。教學與實踐脫節、教師與實踐脫節、課程設置與實踐脫節等現象的產生,使教學秩序混亂,理論化過于嚴重,實踐性很差,這必然不利于學生本身的成長?梢,理論和實踐的突出矛盾是影響教學改革的突出因素。

          3.教師考核方式不靈活阻礙教學轉型

          教師的考核方式不靈活也阻礙了教學改革及院校的轉型。在很多的考核中,考核方式單一模式化,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師主動性的發揮和創造力的培養,抑制了教師的活力和激情。目前對教師的主要考核方式還停留在對單純的課堂講授、教案等純理論上的考核,在教師職稱的評定方面也是唯科研項目和發表論文是好,所謂教學成績的評定也是純紙面上的指標。單一的考核方式讓很多教師不得不去為了應付相應的“政策”做一些無用功,很少有自己的精力和時間去研究教學,無法和學生展開深入探討和分析,這對于教學實踐和教學改革是相當不利的,只有加速教學改革,深入院校的教學轉型,才能夠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

          4.學生的綜合能力無法滿足教學改革的需要

          學生的綜合能力無法滿足教學改革的需要是一些院校轉型過程中面臨的重要問題。由于學生是所有教學活動的主要力量,學生的參與是教學活動的根本。學生缺乏能動性和動手能力與創造力等問題嚴重影響到了教學的改革。如果學生的綜合素質無法滿足教學改革的條件,那么所有的教學轉型和教學改革將不能得到深入開展和實踐。我們要清楚地看到,學生缺乏能動性和創造力的根本原因所在,歸根結底是我們的教學體系、制度存在不少問題。所謂“一代新人趕舊人”,我們要始終相信學生的潛力是客觀存在的,關鍵是看培養機構有沒給他們提供發揮潛能的機會與平臺。因此,要想實踐生物工程專業教學改革和院校的有機轉型,就必須首先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動手能力,提高他們的潛在素質,提高他們的根本實力,適應教學改革。

          三、如何實現地方院校生物工程專業教學的改革及轉型

          1.學校加強頂層設計,從整體上把握改革方向

          實現生物工程專業教學的改革和院校教學轉型,首先要站在學校的立場加強頂層設計,從整體上把握教學改革的方向。廣泛聽取學生、教師、和社會需求的呼聲,在管理制度,對教師考核晉級,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考核方式、培養與就業模式等方面做出制度性的改變。改變傳統、落后的教學形式和管理制度,站在人性化的立場進行分析,結合時代的要求和素質教育改革的根本需要來確定改革的方向,科學、理性地把握改革目標,力求實現成功的教育轉型。

          2.徹底改變課程設置與教學模式

          要徹底改變原有的,不合理的課程設置方式和教學模式,調整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比例,不斷地強化素質教育,特別是對生物工程專業來說,要逐步改變重理論課、輕實驗課,重閉卷理論考試輕動手操作、設計能力,重課堂輕社會實踐等種種弊端。建議大學學習全程開展理論占三分之一、實驗課三分之一、工程實習三分之一的時間分配的教學模式,不斷強化實踐課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以后的人生走得更遠。

          3.加快師資結構與教師隊伍的轉型

          加速師資結構的調整和教師隊伍的轉型,首先要考慮不斷地聘請科研一線、生產一線、管理一線資深人員進課堂講課,培養理論實踐結合型教師隊伍;其次,加強對在編教師的引導和時間能力的培訓,尤其是對年輕教師的引導和培訓,他們充滿激情與活力,精力充沛,干勁十足,要鼓勵他們多下企業,沉到生產一線,打造一批精干的實踐與理論結合型教師隊伍。這首先需要學校從對教師的評價制度方面進行引導,這樣才能真正湊效。對于那些多年來一直以理論教學為主的老師,應該讓他們繼續開展理論教學活動,因為要改變他們往往較為困難。對于年輕的教師來說,要加強對他們的重點培訓,讓他們在懂理論的基礎之上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不斷地提高他們自身的素質。只有這樣,他們在教學中才能夠做到游刃有余,為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促使他們進步和成長。

          4.學校加強學生實踐基地建設

          生物工程專業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要想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加強學生實踐基地的建設來實現。就學校而言,可以與社會上的企業進行合作,讓學生有地方實習,有機會練手,或者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到相關的單位進行學習和鍛煉,不斷地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不僅如此,學校也可以增設實驗室,給予學生充足的課外空間,給他們足夠的實踐機會進行學習和鍛煉。總而言之,只有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才能夠從根本上促進他們成長,為他們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5.改革對教師的評價方式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中堅力量和靈魂所在,要改變傳統錯誤的教師評價方式,尤其要改革職稱評審中重課題、論文和課堂教學的純理論式的評價方式,從評價機制上激發教師轉型的積極性。這勢必存在一定的困難,因為職稱評定是省一級行政部門主管制定政策,單靠學校很困難。所以很多問題可以探討,但實施很難。另外,教師也要提升個人的內在自覺,不斷地強化他們的軟實力,塑造高貴的靈魂和較高的社會責任感,增強個人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傊,要善于從多方面來加強對于教師的培養,不斷地進行師資的整頓和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教學以更加積極健康的姿態成長,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為國家和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結語

          總體而言,地方院校教學的轉型不僅僅是國家對教育的整體統籌,更是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和踐行。目前我國地方院校的專業教育確實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例如學科定位和課程設置不夠合理,教學理論與實踐矛盾重重,教學考核方式過于落后,學生本身能力不足等。要改變這些問題,就需要不斷地調整專業課程的設置,從整體上把握改革方向,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改變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強化學生的課程實踐教學,從各個維度來加速專業教學的轉型,促進專業教學質量的提高.

          生物工程專業論文 篇9

          摘要:

          為培養適應產業化的生物工程專業人才,進行了一系列的理論探索和實踐,主要措施有:完善生物工程專業建設體系;制定體現學生個性化的培養與教學計劃;提高專業師資隊伍教學與科研水平;加強實踐教學環節與SRTP訓練;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對同類專業的建設與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和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

          生物工程;SRTP訓練;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為適應湖南省經濟的發展,我校于2002年開始籌建生物工程專業,2003年開始招收本科專業。經過十年的專業建設,本專業本科生培養方案逐漸成熟,形成了理工交叉、工科特色突出,厚基礎、寬口徑,適應湖南省經濟發展的一套生物工程本科專業培養體系。

          1專業培養目標定位

          1.1學科定位

          生物工程專業是工科辦學專業,或者說是側重工科、工管理結合的復合型專業,以培養應用型、產業化人才為主。

          1.2培養目標

          我們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成為既掌握生物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又具有工程科學背景的復合型人才。通過對生物工程基本原理學習、實驗技能訓練、工廠實習及參加科學研究等多種現代教學手段,為學生的進一步深造或到相關科研單位和企事業單位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或經營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1][2]。

          2專業建設具體實踐

          2.1完善生物工程專業建設體系

          十幾年來我們十分重視專業教學計劃的設置與修訂,基本上每年修改或重編一次教學大綱、培養方案。培養方案是根據學科發展,以構建教學研究型大學人才培養體系為目標,在聽取廣大教師與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學生意見的基礎上,經專業教學小組及系、院教學委員會討論后精心制定的。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明確,有特色、有措施。培養模式及課程體系設置圍繞“突出具有工程知識背景,又掌握一定的生物科學與技術知識”這兩個基本出發點。實踐證明,這一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與社會需求相吻合的[3]。

          2.2制定體現學生個性化的培養與教學計劃

          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目標明確,充分考慮了生物工程學科發展現狀和趨勢,制定了加強基礎、拓寬知識、素質能力協調發展的目標。要求學生通過基礎及專業知識的學習,使畢業生具有對新資源、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究開發、工廠工藝設計、組織生產生物工程產品的實際工作能力,樹立國際競爭意識和較強的國際競爭能力。2013級培養方案與2010級相比,具有較大的改變,在總學分下降8分的情況下,選修學分反而提高了4.5分,使選修課程的學分與總學分的比例從18%提高到近22%。通過學分的調整,給本專業學生提供了較大的自由選擇課程的空間,培養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專業選修課的設置,以前開設課程較少,專業方向單一,特色不明顯,通過近5年來不斷對選修課程進行整合,到2013級為止,新增了8門選修課程,并將選修課分類成2組研究方向,如生物化學工程、生物制藥,極大地拓寬了學生的選課自由度,使他們能充分按自已的個性發展[4]。

          2.3提高專業師資隊伍教學與科研水平

          科研是源,教學是流,教師積極參加科學研究工作,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和教學水平,并能及時將學科前沿知識向教學內容滲透,向學生傳遞最新的科學信息,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長期以來我們十分重視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在國內大環境下,積極創造條件改善師資隊伍結構,以適應生物工程專業學科發展與教學需求;通過引進、送出去培養等方式提高專業師資隊伍。生物工程系的學科隊伍是一支基礎理論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知識結構合理的隊伍,同時也是一支富有合作精神、年富力強、戰斗力強的隊伍。目前生物工程系現有教職工10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4名,教學、科研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已高達90%,平均年齡為41歲。生物工程系十分注重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近10年來,先后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973項目1項、863項目1項、“十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1項,以及一批省部級基金、攻關和重大橫向項目等。近3年來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20余篇,獲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8項。

          2.4加強實踐教學環節與SRTP訓練

          2.4.1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整個大學教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能培養學生獨立組織、完成實驗的能力及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從而為畢業后從事科學研究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打好基礎。生物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管理規范,嚴格按照學校制定的規章制度;在課程、實驗、畢業設計等環節的設置上,充分考慮到對本專業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了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讓學生切實了解和體驗到整個生產過程,達到實習教學效果。專業制定了符合本專業特點的生產實習與認識實習的大綱。在實習前,由學院統一安排所有專業的實習時間、內容、要求等。實習指導教師按大綱制定出詳細完善的實習計劃,對實習的目的、要求、內容、考核、紀律等都作明確的規定。在每次聯系實習時提交給實習工廠,以使實習按計劃進行。實習結束后,教師提交實習小結,學生提交實習紀錄本。

          2.4.2專業實驗教學

          生物工程實驗室設備精良,能夠滿足專業教學需求。專業實驗教學人員力量強,在帶好常規教學實驗外,注重專業實驗室建設。認真制定實驗方案,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通過專業實驗對本專業有更深刻的了解,通過專業實驗鍛煉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實驗室目前共開出專業實驗8個,均為綜合性實驗。對學生開出的所有實驗課程均有實驗指導書,并根據學科發展的需要對實驗內容進行不斷補充和改革[5]。

          2.4.3SRTP訓練

          我校針對二、三年級學生推出的大學生科研究訓練計劃(SRTP),給學生提供了參與科研訓練的機會。從第二期開始至第七期專業教師和學生共立SRTP項目15項,據不完全統計有40名以上學生參加該項訓練。學生參與各類課外活動積極性高,近年來獲得校級及以上獎2項,發表論文4篇。我們采取的舉措有:1)安排學生參與到本系的科研中鍛煉,邀請本科生參加研究組的的專題學術研究討論會。2)在一些專業課中布置大型作業,經過教師的評閱后,在課堂上由教師或學生本人作報告,教師組織同學點評與討論,由此提高學生的文獻檢索與閱讀能力,提高文獻綜述和表達能力,營造一種以創新能力培養為主體的學習氛圍。3)實驗室對本科生全天候開放,平時可以在教師或研究生的指導協助下做實驗,培養動手能力。

          2.5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信息化水平,促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針對目前專業課程學時少內容多的矛盾,生物工程專業對現有課程的教學方法、模式、手段進行改革、以適應信息時代對教育創新的要求。經過幾年的努力,生物工程專業開設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程,運用多媒體教學的課程已經達到100%,其中討論課、工程設計課、網絡教學及雙語教學課達到3門。

          2.6加強畢業設計階段的管理

          我院對畢業環節非常重視,首先在選題上要求更多注重前沿性、實用性與創新性。根據選題原則,先各自上報論文題目及容納學生數,再由學生自由選擇填報,在畢業論文(設計)前一學期落實到學生,以便學生提前作好準備。近3年來,學生選做的畢業論文題目95%結合課題或生產實際,部分與SRTP項目、實驗室建設、課程建設結合。在每年的畢業論文進行過程中,學院督導組隨機抽查5%~10%的學生,著重檢查學生是否按照學校和學院關于畢業論文(設計)工作條例進行工作,如完成文獻綜述、工作進度、存在的問題及指導教師情況。后期論文撰寫答辯,各專業制定統一評分標準,對學生的研究水平、獨立完成工作能力等進行考核。今年學院還專門下達了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鑒于院、系管理到位,近5年來,生物工程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在論文復評中沒有出現不符合原等級的論文。

          3專業建設的體會與討論

          經過十年來的建設,生物工程專業已逐步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畢業生培養質量顯著提高,體會如下:

          3.1突出過程工程背景的培養模式

          生物工程專業與生物科學、生物技術明顯差異在于生物工程更強調工程概念,必需培養學生理解與掌握“過程工程”的基本理論與方法,這是培養具有工程知識背景人才的基本點。因此,我們必須圍繞這個基本點來制訂生物工程學科的發展規劃,制定培養方案,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落實教學計劃。十幾年來的教學實踐改革證明,堅持這一方針符合生物工程學科的發展趨勢,也與當前社會需求相吻合[6]。

          3.2高水平科研工作是教學與教研的基礎

          及時將前沿性科研成果引入課堂和教材中是提升專業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而實現此過程的關鍵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我們長期堅持安排有科研經驗的教師擔任相近課程的主講教授。加強對年青教師的培養,健全教師培訓機制,同時,利用我校多學科優勢,注重學科間的交叉滲透,對于進一步增強科研活力、開辟新的課題或研究方向、促進本科教學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始終安排高水平的教師活躍在教學一線,將新思想、新成果展現在學生面前,大大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是提高生物工程專業教學水平的基礎與關鍵。

          生物工程專業論文 篇10

          摘要:

          生物工程《專業導論》課對于學生理性認識本專業、提高專業興趣、提升專業自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從授課老師素質提升、教學內容及方式改進、特色學科建設、因材施教、創新創業教育等方面探討了工科院校生物工程《專業導論》的教改之路。

          關鍵詞:

          生物工程《專業導論》;自信力;課程改革

          2015年,中共中央“十三五”規劃建議指出:“支持節能環保、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智能制造、高端裝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發展,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因此,培養高素質的適應經濟發展需要的生物專業人才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就開設生物工程高校數量看,2003年國內開設生物工程專業的高校已達165個,2014年增長至293個[1]。目前,我國每年生物工程類專業畢業生約6萬人,由于人數的迅速增多,以及我國生物產業發展水平較低,再加上專業的局限性和一些教育形式的缺陷,造成生物工程類專業畢業生的暫時性過,F象,增加大學生就業壓力[2]。麥可思2015年就業藍皮書中將生物工程列為紅牌專業,紅牌專業指的是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專業[3]。這也使部分生物工程類大學生從大一開始就對學習和未來出路感到焦慮,并產生心理負擔,從而影響專業自信心。

          那么如何提升生物工程專業學生的自信力和就業能力呢?除了加強實踐教學、鼓勵自主創業、進行產學研合作等方面,對低年級的學生開設高質量的專業導論課很重要也很必要。開設專業導論課可以使學生提前了解學科的發展現狀和前景,有助于拓展其對專業應用的整體把握,有助于其有針對性地開展后續的專業基礎課學習及畢業設計環節,最終可以提升生物工程專業學生的自信心和就業能力。本文以提升生物工程專業自信力為目的,探討新形式下工科院校生物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教改的方向。

          一、生物工程《專業導論》開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對于生物工程《專業導論》課程相關研究還不是很多。景德鎮陶瓷學院通過對生物工程導論課程進行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探討,并通過問卷調查探討了其教改成效[4]。哈爾濱工業大學將參與式教學和傳統的教學結合,通過問題情境案例、討論和交叉領域專題四種方式,實現知識—趣味—專業背景融合[5]。筆者所在的桂林理工大學于2015年在大一下學期開設生物工程《專業導論》課程,由教學和實踐經驗豐富的教授進行授課,結合專業教師的主要研究內容向學生展示生物工程專業包含的內容和最新進展,既讓學生了解本專業,也順利地承接下一個學期將要開始的專業課程。但是以往的《專業導論》課側重于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探討,對于如何從教師素質、課程內容等方面進行教改沒有做出明確的回答,以下內容將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

          二、專業導論課教改的方面

          1、提升任課教師自身素質。如何做好學生專業發展的領路人,專業老師除了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之外,還需要思考以下的問題:

         。1)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信息獲取已經不再是什么難題,如何將這些信息進行歸納總結并對其發展前景做出前瞻性的指導?

         。2)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如何確保自己的研究及教學能夠緊跟專業前沿?

         。3)如何啟發引導學生,提高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如何解讀行業發展政策,從而對學生的就業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2、教學內容及方式!秾I導論》課程具有概括性、前瞻性及引導性的.特點,因此其授課內容及方式也與其他專業課有所區別。具體來講,大綱的制訂應該主要從研究前沿、應用領域、特色專業方向、企業導師講座和創新創業等方面進行;授課可以采用比較靈活的方式,包括教師面授、網絡課件、小組討論、ppt展示、講座以及慕課等方式。生物工程學科目前已經在化學工業、能源工業以及醫藥衛生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以酶制劑行業為例,其制備成本低、效率高、污染小的特點已經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工業催化、日用化學和食品藥品制造領域。因此,《專業導論》課程向學生講述生物工程應用領域的內容,有助于學生擴大眼界,提高對本專業的認知。

          3、特色學科建設。余水靜等[6]提出以特色學科建設為導向,對生物工程專業課程體系進行優化,使課程體系具備模塊化和特色化特點,這有助于培養復合型創新人才。筆者以為,建設特色學科需要專業教師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對專業的發展趨勢、政策導向和市場需求做深入的調研。其次,要深入基層,充分了解社會及企事業單位對學生專業能力、職業能力、素質等方面的要求,從而使我們的專業課教育及人才培養模式能夠引領或者緊跟市場需求。最后,要立足于本地的特色生物產業,通俗地講就是要“接地氣”,對于生物工程專業教學改革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4、因材施教!耙虿氖┙獭笔怪羔槍W習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生物工程專業培養目標是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具體情況,培育出研究型、教學型和工程型等不同層次人才。因此在講授《專業導論》時,應該將授課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就業愿景相結合,教學大綱應該從科研、生產和管理幾個方面進行制訂,使導論課內容不僅能夠涵蓋生物工程就業的主要的領域,而且能夠做到有所側重。另外,可以聘請生物工程相關研究所或者企業導師為學生開展“企業導師面對面”的講座,從社會需求和就業的角度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專業發展現狀和企事業單位對人才需要的標準。通過以上方式的課程教改,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夠使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具有比較清醒的認識,對專業課學習不再迷茫。

          5、創新創業教育。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訓練成為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嶄新的課題。桂林理工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在這方面做出了初步探索并初見成效[7]。通過鼓勵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不僅鍛煉了學生創業、獨立思考和團結協作的能力,而且對于學科發展具有比較重大的意義。因此,筆者認為專業教師在講述專業導論課時,應該將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領域同大學生雙創相結合,鼓勵學生鍛煉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三、結語

          生物工程《專業導論》課程對于剛剛步入大學的本科生不可或缺,對其客觀理性地認識本專業的研究領域,培養其專業興趣,增強其專業信心具有明顯的作用,因此,加強導論課教學具有比較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生物工程《專業導論》教學只有不斷思考、摸索、實踐及改革,總結出一套適合的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才能培養出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優良的職業素養以及較高的創新創業能力的專業人才。

          生物工程專業論文 篇11

          一、建設實踐教學基地的重要性

         。1)本科生入校第一學年后進行金工實習,這個實習在校內的工程訓練中心就可以完成。本次實習是“生物工程”專業本科基礎理論課《機械制造基礎》的配套實踐環節。整個實習過程,讓學生初步了解“生物工程”與機械專業的密切聯系,為后續課程及今后就業奠定感性認識基礎;將所學理論知識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對書本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檢驗,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鞏固學習效果。

         。2)大二理論課學習結束后,進行認識實習,其作用是加強學生對專業的感性認識;增加學生對后期專業課學習的興趣;了解“生物工程”領域發展現狀;為即將開設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學習奠定基礎。我們選擇與“生物工程”相關的、典型的企業、研究院所等作為實習企業,包括“中信國安葡萄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烏蘇啤酒廠、新疆離子束生物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新疆七一釀造有限公司等。同時,為了提高實習效果,我們實習前對學生進行了實習動員,主要是讓學生理解認識實習的目的、實習的企業及實習期間的要求和注意事項等,由于事先布置學生了解實習企業的相關信息,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能夠提出問題,避免了以往認識實習中存在的學生只是“參觀”、聽講解而提不出問題的現象,并讓學生提前查閱相關資料做到實習前就“心中有數”。這樣大大提高了實習的效果。

          (3)本科生大三學年理論課程學習結束后,隨后進行生產教學實習。校外實習基地為教學實習順利完成提供保障,因此,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實習必須建立一批相對穩定的實踐實習基地,通過加強學校與企事業單位的聯系與合作,為學生實習創造良好條件,極大地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生產教學實習,我們通常采用學校與企業相互合作方式,利用企業現有的場地、設備及其他有力條件作為實習的保障,并且實踐教學基地的.管理由企業派專人負責管理。實習帶隊教師在組織實習前,根據實習基地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實習計劃、大綱。帶隊教師要擔任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任務,在生產現場,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工作情況,熟悉生產工藝和設備,幫助學生解決實習中遇到的困難,引導學生按實習計劃盡快進入角色,避免盲目性,增強主動性。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很快熟悉現場工藝和企業環境,進入角色。實習中,指導教師嚴格考勤,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自覺性和認真負責的好習慣。專業生產實習是教學工作的延續,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動手能力、分析能力、綜合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而且也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創新意識。在學生實習過程中,最終要達到對企業發展現狀的了解、熟悉實習單位的內部管理,掌握生產工藝路線及設備等,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為今后就業奠定扎實的基礎。

         。4)大四第二學期,進行畢業論文(設計)的設計。畢業論文(設計)的設計是在金工實習、認識實習以及生產實習的基礎上,由老師設計題目,學生進行選擇,然后完成畢業論文這一重要的學習環節。畢業論文在培養大學生訓練基本科研能力、提高綜合實踐能力與素質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體現,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培養。

          二、建立科學的實踐教學考核體系

          以前實驗或實踐教學的考核方法主要依據學生的實驗、實習報告來進行評定,有一定的片面性。為了全面公正地考核學生的實驗或實踐教學成績,我們對過去的考核方法進行了改進,采用學生分組對實習的企業相關的工藝流程、實習收獲等進行匯報,不同組學生可以相互提問回答,實習帶隊教師進行點評打分。采用這種綜合的考核方法能夠客觀地評價每位學生的實習實際水平,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提出、分析與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三、結束語

          對“生物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說,畢業后多數要進入公司企業工作。因此實踐動手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上述幾個環節的實踐教學,使學生能夠掌握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加強動手能力的鍛煉,為今后就業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生物工程專業論文 篇12

          【摘要】

          生物工程產業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主導性產業,已成為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重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本文確定了以就業為導向、以工科為背景、以化工學科為優勢、以生物學科為基礎,制定了滿足社會需求的生物工程專業培養方案,并根據社會需求、生源質量和未來就業方向提出一種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分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型、應用型、復合型),在學生個性化下功夫,培養滿足社會同一行業不同單位對不同規格的生物工程專業人才需求。

          【關鍵詞】

          生物工程;培養方案;分類人才培養模式

          生物工程專業是教育部于1998年正式成立的專業,包括生物化學工程、微生物制藥、發酵工程、生物化工等專業,并且首次將生物工程列為本科專業目錄中工學門類中的一種,與化學工程、輕工等并列,對生物技術領域產業化發展以及人才培養都具有極其重要意義[1,2]。隨著時代發展生物工程已經逐漸發展成主導性產業,在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必將成為國家大力發展生產力,實現跨越式發展極大的推動力。生物工程專業發展迅速,但近年大規模擴招和許多學,F有辦學條件的限制,致使生物工程專業建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教學資源緊張且師資薄弱,教學質量方面出現較多問題,更為重要的是經費嚴重不足導致辦學力不從心;

         。2)由于目前生物工程沒有形成大規模的產業化,許多高校又增設了生物工程專業,導致畢業生就業出現困境;

         。3)生物工程本科專業為一級學科,但卻沒有生物工程碩士和博士點,從而導致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出現脫勾現象,對于生物工程領域高素質、高水平人才培養非常不利,為此應加快生物工程碩士和博士點建設,切實制定相應的質量標準,加強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各種規格的生物工程專業人才是當務之急。

          目前部分高校也實行創新型、復合型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但是同一個專業只實行一種培養模式,一種培養方案,學生入校后,只能按照事先設計好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去學習,學生卻沒有選擇余地,結果導致同一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規格全國差不多[3-5]。而社會同一行業用人單位對同一專業的學生要求卻不同,即雖然來自同一專業畢業生,其工作崗位性質要求是不同的,然而學生在學校培養規格基本一樣,這樣的畢業生就不能滿足社會同一行業不同性質崗位的需要。比如現行生物工程專業按照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規范要求,生物工程專業按照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培養,而學生畢業后有的出國、有的考研、有的到研究性質的單位、有的到技術崗位、有的到本專業管理崗位工作等等。如果按照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和與之配套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進行培養,這樣的畢業生是無法滿足上述這些不同崗位工作的要求。所以說現實社會中,需要各種培養規格的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如研發型人才、技術型人員、專業管理人才、教學型人才等不同規格的各類人才。因此,必須對人才培養模式加大研究力度,培養不同規格的人才,以滿足社會和學生本人的需求,從而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進而適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為此,我們確定了以就業為導向、以工科為背景、以化工學科為優勢、以生物學科為基礎,制定滿足社會需求的生物工程專業培養方案,并根據社會需求、生源質量和未來就業方向提出一種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分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型、應用型、復合型),在學生個性化下功夫,培養滿足社會同一行業不同單位對不同規格的生物工程專業人才需求。我院圍繞學校的辦學定位和特色專業建設目標,認真總結專業辦學經驗,深入開展本專業人才需求調查和分析,進一步明確新形勢下本專業在人才培養中對于創新能力和自身素質要求,對人才培養方案不斷進行優化,突出專業特色。以增強人才創新性、實踐性、前瞻性和適應性作為根本原則,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和教學計劃,并做到持續改進,以保證課程體系和教學計劃適應企業、行業、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著重建設實踐教學環節,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強化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終身學習的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真正為企業提供高素質的對口人才。

          1拓寬專業口徑,制定生物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

          1.1準確定位生物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

          緊密追隨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按照企業和市場需要不斷調整和重組現有專業,使生物工程專業更好的適應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另外要不斷拓寬就業基礎,著重增強創新能力和高素質的人才培養,改變過去專業意識強和“填鴨式”的知識傳授,按照社會發展需要使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更加合理。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知識結構體系。遵循“橫向拓寬,縱向理順,加強基礎,調整結構,更新內容,精簡學時,突出實踐”的原則,并根據吉林化工學院本科專業培養方案修訂的原則和意見,重新構建培養方案,使其更加符合人才培養需要,其主要特點是:

         。1)注重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協調發展,培養目標更加明確;特別是增加了本科生在讀期間,必須修滿4個創新教育學分,否則不能畢業;

         。2)明確主干課程的同時重點建設實踐教學環節;

          (3)拓寬專業口徑,把注意力放在創新能力的培養;

         。4)采用3+1模式,即大一到大三學年主要學習理論知識,大四學年重點進行實踐環節教學。

          新培養方案更加符合人才培養目標,有利于提高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符合新時代對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要求,對于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打下堅實基礎。由此,我們確定了生物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具有扎實的理化知識、社科知識和人文素養;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具有學會學習和較強的實踐能力;能夠掌握生物工程與技術領域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從而成為在該領域從事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以及生產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型人才。

          1.2明確生物工程專業分類人才(研究型、應用型、復合型)培養要求

          以“注重素質、強化基礎、拓寬口徑、增強能力、開拓創新”為教學指導思想,融業務培養與素質教育為一體,融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為一體,融教學與科研為一體,培養素質高、基礎厚、知識寬、能力強和具有創新精神的生物工程技術人才,并對素質結構、能力結構和知識結構均做了明確的要求。對于素質結構要求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較高的文化素質、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良好的身心素質,只有具備健全人格、人文素養、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發展成為高素質的人才。對于能力結構要求具備獲取知識的能力、應用知識能力和創新能力。只有具備這些能力才能在相關領域進行獨立研發和生產設計,才能運用創造性思維進行科研開發。對于知識結構要求具備自然科學知識、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工具性知識、專業基礎知識、生物工程專業知識、工程技術知識和管理知識。只有掌握這些基本的理論和知識才能熟練解決生產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才能成長為社會發展需要的研究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2注重課程建設,建立科學、可行的創新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體系,修訂與之適應的教學大綱

          按照拓寬就業基礎和增強創新能力和高素質人才培養的思路重新設計教學計劃,綜合考慮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的協調發展,改變過去專業意識強和各門課程相互獨立現象,增強不同學科間的交叉融合,積極推進教學內容和手段的改革。新的課程體系既體現了學科交叉融合和文理工滲透也體現了上下游技術結合。設置的課程選擇性更強,專業任意選修課由原來的14門增加至20門,并且強化實踐教學環節,突出各專業主干課程綜合大實驗的重要性,設置了《基因工程綜合實驗》、《細胞工程綜合實驗》、《生物分離工程綜合實驗》等綜合大實驗課程,并增加了《發酵工程課程設計》。增設文獻檢索與科技論文寫作、英語聽力課。同時修訂生物工程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并確定重點建設《基因工程》、《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生物分離工程》等課程,每門課程均設課程負責人,由課程負責人制定本門課程的教學大綱及組織課堂教學。另外,加強教材建設,制訂“生物工程專業教材選用原則”,優先選用教育部獲獎教材、優秀教材、規劃教材、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引進國外優秀教材的中文譯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和科學出版社近3年出版的教材。同時學院編寫了生物類優秀教材推薦目錄,供任課教師在征訂教材時參考。

          3更新實踐教學內容,構建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實踐教學體系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而生物工程專業是生命科學從實驗室研究通向工業生產的橋梁。所以,我們高度重視實踐教學環節的建設,充分發揮科研的支撐作用,合理安排實驗課程、課程設計、專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等教學環節,建立一定的研發訓練體系;而全程導師制的實施,進一步提高了大學生課外創新實踐活動的'質量,貫徹了“全人教育”的思想,保證了本專業培養目標的實現。

          3.1結合生物學科特點,統籌安排實驗教學

          生物工程專業原來專業基礎實驗課大多為驗證性實驗,這樣不利于交叉學科、前沿學科內容的引入,更不利于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為此,重新構建了實驗課程教學內容,優化了實驗教學體系內容,增加了綜合和設計性實驗。將所有實驗課分為專業基礎實驗和生物工程綜合大實驗兩大類,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特點組織教學,突出實驗教學的綜合性和創新性。按照新思路,我們將生物學基礎實驗課程內容按基本技術、宏觀水平、細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四個層次重新組合,優化課程體系,打破課程界限,內容合理銜接,由易到難,避免重復;將實驗課程分為學科基礎實驗、專業基礎實驗和專業綜合實驗三大類,使本專業的實驗教學具有基礎性、系統性、綜合性和先進性。另外重視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鼓勵學生進行獨立研究并營造一個寬松的環境,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到導師的科研課題以及各種學術講座和Semi-nar形式的學術活動,這樣學生才能充分了解本領域的發展前沿,從而使其明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增強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最終成為具有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3.2建立“四個三”實踐教學體系,符合學生認知規律

          實行“四個三”實踐教學體系,即三個實驗層次:宏觀水平、細胞水平、分子水平;三種實驗類型:基本驗證實驗、專業綜合實驗、研究設計實驗;三種教學途徑:必修實驗、開放實驗、創新實驗;三種考核方式:實驗習慣養成和基本儀器使用、實驗報告、實驗操作考核。通過“四個三”實踐教學實施使學生充分認識了各門課程的內在聯系,極大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推動了學生進行獨立研究從而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實現了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協調發展。

          3.3尊重教師科研背景,理論實驗同步建設

          我們充分尊重教師的科研背景,使課程或部分教學內容與教師科研方向一致,使之能將科研成果及時融入理論與實驗教學。由主講理論課程的教師總體負責對應實驗課程的建設,使之合理銜接,內容融匯貫通,從而促進了課程的整合和理論、實驗教學內容的更新。

          3.4技術方法合理綜合,內容與科研、生產有機結合

          根據實驗內容的內在聯系,科學綜合實驗技術和實驗方法,基本技術不計學時學分,實行實驗室開放性訓練,合格者方可進入實驗環節。結合“本科生創新教育基金項目”引入科研成果和社會應用項目,為學生開出設計創新性實驗。另外導師將個人的科研成果進行重新設計轉化為學生能夠操作的綜合性大實驗,通過學生再現科研成果可使學生明白科研成果必須能夠復現并且經得起推敲,從而大大增強了學生的科研興趣。逐步實現了與教師科研課題相結合的基礎實驗技能化、實驗平臺多元化、實驗思維科研化、培養過程個性化的實驗教學體系。

          4結束語

          教育是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奠基工程。教育的產品——人才已經成為未來社會的焦點,為此,如何培養出一專多能、幾專多能的高質量的人才來滿足形勢發展的需要,已是擺在高等教育面前十分突出的重要課題。目前部分高校也實行創新型、復合型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但是同一個專業只實行一種培養模式,一種培養方案,學生入校后,只能按照事先設計好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去學習,學生卻沒有選擇余地,結果導致同一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規格全國差不多。而社會同一行業用人單位對同一專業的學生要求卻不同,即雖然來自同一專業畢業生,其工作崗位性質要求是不同的,然而學生在學校培養規格基本一樣,這樣的畢業生就不能滿足社會同一行業不同性質崗位的需要。現實社會中,需要各種培養規格的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如研發型人才、技術型人員、專業管理人才、教學型人才等不同規格的各類人才。因此,必須對人才培養模式加大研究力度,培養不同規格的人才,以滿足社會和學生本人的需求,從而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進而適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因此生物工程專業建設應抓住機遇創新發展,不斷地探索改革培養方案,最終實現培養生物工程領域研究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目的。

        【生物工程專業論文】相關文章:

        生物工程專業論文06-07

        生物工程專業論文(經典)06-09

        生物工程專業論文【通用】06-12

        生物工程專業論文【精華】06-11

        生物工程專業論文(精品)06-13

        【經典】生物工程專業論文15篇06-08

        生物工程專業建設實踐教學論文11-09

        生物工程專業論文優選[15篇]06-10

        生物工程專業論文【大全15篇】06-11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