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管理會計在企業應用的思考管理會計論文
一、管理會計的含義與發展
管理會計又稱“內部報告會計”,是指以企業現在和未來的資金運動為對象,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為企業內部管理者提供經營管理決策的科學依據為目標而進行的經濟管理活動。管理會計的發展大致經過了三個階段:傳統會計階段、近代會計階段與現代會計階段。隨著經濟的發展,管理會計不斷吸收現代管理科學和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內容逐步完善,應用范圍逐步擴大,作用越來越明顯。加強對會計的管理與分析,減低企業經營風險,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有著重要的意義。
我國的管理會計是建立在責任會計的基礎上,以責任成本為核算主要內容。管理型的責任會計是今后我國企業發展的方向。建立以預測、決策、預算、控制、考核和評價的完善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有效地利用信息,是把管理會計應用在企業的基礎。
二、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應用存在的問題
1.優秀管理會計人員缺乏,總體素質水平不高
有資料表明,即使在大企業中普遍的還是基本的會計人員,進行基本的會計核算。只有左右的為管理會計人員,進行會計的分析與管理決策。管理會計是一門重實踐的學科,它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會計知識水平。當今社會對會計人員的需求已經從筒單的記賬員變成了管理分析會計員。但是因為專業教育水平低、管理會計知識結構不合理以及缺乏實踐等原因,導致了優秀管理人員的欠缺。
2.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會計的作業成本法的良好運行需要建立在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完善的基礎之上。內部管理制度混亂、缺乏健全的規章制度以及完善的監督機制,使得管理會計在企業內部不能良好的開展。同時也由于受到財力的原因,只有很少的企業具有自己的獨立的審計機構,所以最終導致了管理會計在中國企業中沒有辦法進行推廣與發展。
3.核算手段落后,可操作性差
許多大型企業已經引人了電算化的技術,但是仍然還有許多中小型企業在使用手工核算的記賬。計算機普及程度面窄以及利用效率的低等原因,導致了大多數企業中電算化軟件只是適用于財務會計體系的,而適用于管理會計體系的卻相當的少。手工計算的效率低下,大多數是事后控制,不能真正的做到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一體化的控制,進行及時的管理分析,缺乏對決策信息的全面考慮,達到降低企業經營的風險的目的。
三、解決管理會計在企業應用問題的措施
1.提高管理會計人員的綜合能力
要加大管理會計在企業中實際的實踐應用,首先就要提高管理會計人員的綜合能力,培養管理會計的人才精英。培養管理會計人才的具體措施:改革管理會計的教材,由專業人員編寫出適合不同層次需要、規范實用的便于操作的教材,同時引人更多實際案例,增強可讀性和理解性。擴大教學對象范圍,在經濟管理類專業中都要設置管理會計課程。在企業建立優秀的管理會計工作團隊。建立管理會計考試制度,時管理會計職業化,促進人才選拔。實行面向會計人員的管理會計執業資格考試并進行管理會計再教育。
2.改革現有的內部監督制度
全面實施內部監督制度,加快企業財務信息網絡化和電算化的建設。財務信息的網絡化有助于全面、及時、準確地掌握企業經營成果和資金收支情況,能及時地進行會計各個部門的溝通和數據的統一規范。改革內部現有監督制度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會計人員及會計監督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專業修養,加強會計人員對相關法律知識的學習,進一步培養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質,進行職業道德再教育,從根本上完善會計監督制度。同時加強對管理會計內部制度建設資金,進一步加快建立以預測、決策、預算、控制、考核和評價的完善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
3.借助計算機網絡,建立適應中國經濟發展的管理會計理論系統馬克思曾說過:社會越發展,管理會計越發展。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以及經濟的發展,建立適應中國經濟發展的管理會計理論系統,提高會計核算效率,是符合時代變化潮流的。管理會計不是一個簡單的記賬員。管理會計的基礎是信息,提高信息的處理能力,實現信息的及時性,是提高管理會計信息質量的關鍵。邁人信息時代,經濟的信息化帶動了經濟的全球化,加快提高管理會計信息處理能力‘不僅是督促企業建立管理會計理論系統的,也是應對當面經濟形勢的必需。
【淺談管理會計在企業應用的思考管理會計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管理會計在企業的應用的管理會計論文07-09
管理會計論文參考:企業應用09-15
淺談我國管理會計應用的問題及其思考09-24
淺談目視管理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09-09
關于管理會計論文:會計的思考08-02
淺談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論文07-23
淺談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幾點思考04-28
淺談實施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若干思考07-05
目淺談標成本管理在企業中的應用07-20
淺談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