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市場無序競爭與企業對策研究
[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國市場競爭變化基礎上,探討了市場無序競爭的主要形式及其成因,并據此提出企業反無序競爭的對策。
[關鍵詞]市場秩序 無序競爭 企業對策
一、 引言
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內市場競爭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特別是買方市場的逐步形成,使企業間的競爭白熱化。另一方面,國家在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和市場監視方面新舊體制并存,經濟法規尚未健全,存在諸多漏洞,使很多企業為了生存,在競爭上不擇手段,造成市場競爭無序化。如何盡快與國際市場運行規則接軌,規范我國企業市場行為則是一項重要課題。
二、我國市場競爭狀況分析
(一)我國市場環境的深刻變化
進進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市場環境出現了五個方面的深刻變化。①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②國內與國際市場分割轉變為國內與國際市場接軌;③進進我國的外資規模、領域和形式由市場互補為主轉變為市場競爭為主;④競爭形式和程度由低層次、相對完全的格式轉變為層次交錯、寡頭壟斷的格式;⑤競爭的領域和手段由勞動密集型行業及單一方式轉變為勞動、資本、技術密集行業并舉及多樣方式。
(二)我國市場競爭特征
從上述競爭環境的變化可以看出,市場競爭從共存式競爭轉向淘汰式競爭,企業更需要全面、綜合的競爭實力。在買方市場條件下,尤其是當生產能力的增長高于消費需求的增長時,企業的競爭就突出地表現為某一企業的發展,就可能意味著其他企業的衰亡,商場如戰場的殘酷性充分顯露,企業生存的環境更為險惡。同時,在我國企業的市場競爭中,來自發達國家的合資企業、獨資企業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買方市場使行業內部的競爭加劇,企業利潤下降。在供過于求的狀態下,為了爭奪有限的市場份額,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化,特別是同行業內部的競爭更為激烈,競爭范圍也從過往的商品市場競爭發展到服務市場競爭、要素市場競爭等各個方面。我國市場的主要矛盾已成為供求的結構性矛盾。[1]
三、市場無序競爭表現形式剖析
由于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的低級階段,市場經濟起步的時間不長,很多企業的發展需要進行資本的積累,客觀上形成了競爭不擇手段,不正當競爭行為多發;另一方面,在宏觀調控和市場監管方面,新舊體制并存,規范程度低,造成了經濟治理中的漏洞,執法難度大,表現出競爭的無序性。主要表現形式有:①價格戰及行業自律;②商標和商譽侵權;③竊取貿易秘密和技術情報;④虛假廣告。[2]
(一)價格戰及行業自律分析
由于歷史形成的重復建設題目,使產業結構失調,造成很多行業生產過剩,產品嚴重積存。為了謀求生存,很多企業首先想到降價競爭。由于眾多企業都采用同一競爭手段,降價促銷逐漸演變成以單純爭奪市場份額為目的的惡性價格戰,終極導致多敗俱傷,甚至整個行業發展會受到損害。最典型的就是我國彩電等行業的價格大戰。
對于價格戰,各彩電廠家之間的合縱連橫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幾乎可以說收發自如,進退從容。價格戰讓生產廠商領略了威力,讓消費者獲得了實惠,對于增強民族我國彩電產業實力,進步彩電生產集約度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但價格戰是一把雙刃劍,過度使用就會使造成整個行業陷進困境。以挑戰WTO為旗號的新一輪彩電全面降價對市場的沖擊,卻是使經倍速擴張而發展起來的雖規模較大,但基礎不牢、實力不強的企業大傷元氣,影響到它們的資金積累、技術創新和持續發展能力。這種自相殘殺,消耗耐力的舉動決非迎接WTO挑戰的有效舉措。不僅在彩電行業,其它行業也同樣存在打價格戰的情況。如VCD,微波爐,電話機,摩托車等行業的價格戰并未產生所謂勝者。
從消費者角度看,在享受低價位的同時,卻受到售后服務、維修、咨詢、保養等諸多方面的限制。一個完整意義上的產品不僅包括其有形實體,還包括無形服務。產品的有形實體和無形服務是產品密不可分的兩組成部分,消費者所購買的是整體概念產品,而不是殘缺的產品。很多企業為壓低價格,就想方想法簡化售后服務或提供粗糙服務,給消費者帶來無形損失。就此意義,消費者并未從降價中獲利,反而其權益受到很大損害。從行業角度看,由于很多企業不惜血本一味降價,導致行業均勻利潤降低,削弱了行業整體實力,消耗了行業積累資金,妨礙了行業技術開發進程,從而對行業正常發展產生消極影響。從國民經濟角度看,價格戰的影響已遠遠超出企業間正常競爭的范疇。如2008年一季度全國產業品出廠價同比下降26%,商品零售價均勻下降15%,由價格下降而使產業企業銷售收進減少200億以上。可見價格戰已危害到國家財政收進和整個經濟正常健康的發展。
由于價格戰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秩序,減少了國家稅收,扭曲了價格信號在有效配置資源方面所發揮的基礎性作用。在此情況下,市場要求對產品價格實行限制政策,即實行行業自律,由行業協會或政府主管部分同一制定行業自律價,并負責檢查監視企業行業自律價的執行情況,對市場價低于行業自律價的企業給予行業內通報,并給予取消各項優惠等懲罰。事實上行業自律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價格戰的題目。[3]
持續惡性過度降價屬于不公正、不公道、不老實的競爭,是《反不正當競爭法》所禁止、取締的競爭行為。而行業自律通過協議固定價格,人為限制公道競爭,實在質是進行價格的行業壟斷,又是明顯違反《價格法》的有關規定,也屬不正當市場行為。因壟斷從根本上排斥和限制了競爭。第一,壟斷破壞了市場同一,阻止了生產力發展,妨礙了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第二,壟斷為新競爭者設置了市場進進障礙,破壞了市場競爭的秩序和市場機制的發揮,使價格信號扭曲,以至于保護了落后企業,打擊了先進企業,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利益;第三,行業自律價使各企業面臨“囚徒困境”,終極導致合成謬誤。
(二)商標和商譽侵權分析
在市場競爭中,著名度高、美譽度好的商標,凝聚了競爭主體的形象、商譽和市場的優良評價,具有明顯的競爭上風,同時也成為見利忘義、圖謀不軌競爭者的假冒對象。據統計,全國每年因假冒產品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000億元以上。
利用商標和商譽進行不正當競爭主要存在以下形式。
1.假冒型。即以著名商標的暢銷商品為目標,進行假冒,甚至連同商標權人的名稱、地址及商品包裝裝潢等進行全方位惡意假冒。這類假冒已不是單體行為,而已形成組織嚴密、制假銷假“一條龍”的社會化群體,活動面廣,隱蔽性強,對社會的危害甚大。
2.混淆型。故意將他人著名商標及公眾熟知的特有包裝裝潢進行抄襲篡改,使之與其相似但又非完全相同,故意逃避法律責任,混淆商品來源,***消費者誤認誤購以達到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3.攀附型。將他人商標使用在自己的商品上和廣告宣傳上,達到魚目混珠、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主要表現在:①用他人商標名稱作為自身商品名稱;②用他人商標名稱作為企業字號;③剽竊他人商標公眾熟知的特有包裝裝潢。
4.詆譽型。即利用各種手段惡意詆毀、中傷他人商標信譽,打擊別人抬高自己。如:①利用廣告手段指桑罵槐,影射貶損競爭對手;②利用名人之口,貶低他人品牌商譽;③制造假象,毀損他人商品牌譽;④貶抑中方商標聲譽為外方商標取而代之制造***。
5.不正當搶注型。即違反老實信用原則,以不正當的手段,將他人已為公眾熟知和享有正當在先使用權的未注冊商標搶先申請,導致消費者對商品來源產生誤認。
(三)竊取貿易秘密和技術情報分析
貿易秘密是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貿易秘密包括經營秘密和技術秘密。經營秘密包括傾銷計劃、客戶名單、進貨渠道、銷售網絡、產品價格、供求狀況、標底等。技術秘密包括技術秘訣,設計圖紙等。貿易秘密具有經濟價值,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或競爭上風,貿易秘密也是一種無形資產,其內在價值是難以估量的,具有不確定性。在貿易競爭中,它對企業的興衰成敗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當前一些生產者、經營者采取種種非法手段,侵犯他人貿易秘密權。如:①以盜竊、利誘、欺詐、脅迫或其它手段獲取權利人貿易秘密;②表露、使用或答應他人使用以非法手段獲取的權利人貿易秘密;③違反約定或違反權利人有關守舊貿易秘密的要求,表露、使用或答應他人使用其所把握的貿易秘密等。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的貿易秘密保護意識還比較淡薄,從而失往了自己的競爭上風。如發生在江蘇牧羊團體的技術泄密案,其從英國某公司引進的顆粒機全套圖紙,竟被一名質檢員偷出復印,提供給競爭同行,造成工廠停產和因泄密需向英國公司賠償等嚴重后果。
(四)虛假廣告
言過實在的虛假廣告導致損害消費者和損害廠家商家等惡果。廣告是企業向消費者做出的一種承諾,有個承諾就得有踐諾,決不能言過實在地說到做不到。否則就會影響企業形象甚至毀壞企業聲譽,并給消費者造成損失。
四、反無序競爭行為的企業對策
(一)反價格戰企業對策
解決無序價格競爭,不能依靠同樣危害十分巨大的行業自律式價格壟斷,而應通過嚴格的他律與企業自律相結合來實現。 1.企業自覺嚴格執行以《反不正當競爭法》為代表的企業競爭他律,同時針對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題目,適時出臺新的相關法規,如《反傾銷法》等,不斷完善他律的形式。
2.企業積極規范自身競爭行為,倡導競爭自律。作為企業競爭他律的有力配合和補充,需要參與競爭的各主體嚴格自律,以維護市場競爭秩序。企業競爭自律包括企業價格自律和企業非價格自律。即對價格行為的自我約束、自我規范和用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來滿足消費者需求、贏得消費者信賴。
3.企業注重非價格競爭。隨著社會生產力發展和市場營銷形式的變化,非價格競爭作用將逐步超越價格競爭的作用。非價格競爭是以排除價格因素的其他因素為基礎和圍繞產品的分銷、促銷所進行的競爭,包括商品的特色、商標、包裝、售后服務、廣告、渠道等方面。非價格競爭是比價格競爭更高層次的一種競爭方式,因其所涉及的方面更廣泛,內容更豐富,對治理的要求更高。非價格競爭策略包括:①產品創新競爭;②品牌商標競爭;③包裝裝潢競爭;④銷售服務競爭;⑤促銷宣傳競爭;⑥公共關系競爭;⑦企業形象競爭;⑧分銷網點競爭等。非價格競爭是現代市場競爭發展的趨勢,把握此方向,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最后贏得市場,占領市場。
(二)反侵權企業對策
1.企業要強化知識產權的自我保護。企業要充分運用法律賦予的權利與無序競爭作斗爭,保護自身正當權益;要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建立市場監視網絡;要主動了解行業權益及使用動態;要對具有明顯特征的公眾熟知的包裝裝潢果斷申請注冊;要對因被侵權造成商譽損害的依法維權。
企業要爭創馳名商標,享受法律的特殊保護。馳名商標是企業一筆巨額財富,憑借它的信譽威看和法律地位開拓占領市場,具有極強的競爭力。為此,企業要制定一個適合實情的創立馳名商標的戰略與對策:包括馳名商標使用、治理、保護、廣告宣傳以及馳名商標專用商品的內外在質量,售前售后服務質量等。
2.企業要充分運用***手段揭露和譴責不正當競爭行為。***能激發社會抵制假丑惡,倡導用公平老實的競爭獲取經濟利益。***監視對違法者是一種殊效的制裁手段。
3.企業要求執法機關嚴格公正執法,果斷抵制地方保護主義。保護正當競爭是執法機關的天職,“打假越打越多”原因種種,其中也與一些地方執法機關的地方保護主義,濫施權力,假公濟私,包庇縱容違法行為,嚴重違法畸輕處理,以罰代刑等等極為錯誤的***行為相關。對這種庇護違法行為,助長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不正之風必須果斷制止,嚴重的予以揭露并追究部分的領導責任,對已構成瀆職罪的責任職員果斷依法懲處,要利用一切氣力和手段來約束的制止地方保護主義的滋生和蔓延。
(三)保護貿易秘密的企業對策
企業為了防止貿易秘密的流失,可依照現行法律法規,通過以下幾個途徑來加強對貿易秘密的保護:
1.自我保護。擁有貿易秘密的經營者要增強保深情識,建立健全守舊貿易秘密的專項制度。有關的貿易秘密由專人負責包管,嚴禁使用手續。同時與把握貿易秘密的內部職工,離退休及調動工作的職工,通過簽訂合同的形式,明確其對企業的貿易秘密負有保密的義務,并且在任職期間不得同時供職于與本企業從事行業相同的其它企業,限制或禁止其在離退休或離職后,于一定期限或地域內表露,使用或者答應他人使用原所在企業的貿易秘密,并嚴格規定違約責任,防止某些技術職員和經營治理職員不安心本職工作,盲目跳槽,通過泄露利用原單位的貿易秘密等不正當手段撈取個人利益。
2.合同保護。《技術合同法》第15條規定了技術合同的條款應包括“技術情報的資料的保密”內容,第40條、41條相應規定:“違反合同約定的保密義務的,應當支付違約金或者賠償損失。”一方當事人假如違反了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違反了權利人的守舊貿易秘密的要求,造成權利人損害時,應當按合同約定或者有關民法規定,依照民事訴訟(或仲裁)程序,承當違約責任及賠償責任。但合同保護只能限于特定確當事人之間,沒有對抗底三者的效力,而且當事人不得在合同中設定限制技術進步的條款。5
3.行政保護。對侵犯他人貿易秘密的行為,被侵害人可以向侵害人所在地或侵害行為發生地的縣級以上工商行政治理機關申請行政保護,受理的工商行政治理機關應當責令侵害人停止侵權行為,并可以根據情節對違法者處以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此外,權利人一旦發現所擁有的貿易秘密(限于發明創造;指對產品、方法或其改進所研制的新技術方案)被他人泄露,可以自泄密之日起六個月內向國家專利局申請授予專利權,直接取得《專利法》的保護。
4.民法保護。《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0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被侵害的經營者造成損害哦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的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并應當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正當權益受到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公道用度。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正當權益受到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民事訴訟法》第66條,第120條規定:“對涉及貿易秘密的證據應當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然開庭時出示。”“涉及貿易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然審理的,可以不公然。”
5.刑法保護。《守舊國家秘密法》規定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秘密事項;科學技術中的秘密事項”屬于國家秘密的組成部分,受該法律的保護。《刑法》第186條規定,對違反國家保密法規,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以泄露國家秘密罪追究刑事責任。
(四)對于其他各種無序競爭行為
各企業應自覺遵守發法律法規,維護市場競爭秩序。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中國市場無序競爭現象還是比較突出,一方面,要求政府健全各種法律法規,加強市場監視力度;另一方面,要求企業自覺遵守競爭法規,利于我國今后市場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舒伯陽,體驗經濟的價值基準與企業競爭策略[J],貿易時代,2005,(8)
[2]郭文軒,王昆曼,國內市場無序競爭現象剖析[J],改革與理論,2001,(7)
[3]柯嘉義,價格競爭環境下的企業競爭對策[J],經營與治理,2003,(10)
【市場無序競爭與企業對策研究】相關文章:
市場競爭中成本戰略的研究03-20
企業可持續競爭能力研究03-18
保險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研究03-24
企業競爭能力提升的路徑研究03-22
基于企業生態位理論的企業競爭策略研究03-19
基于競爭視角的市場營銷要素研究11-28
石油企業薪酬體系完善對策研究03-18
研究企業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對策03-18
淺談企業文化在企業市場競爭中的作用03-18
我國企業核心競爭力低下的原因及對策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