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簡論民營企業在構建***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 構建社會主義***社會,必須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充分發展民營企業。如何正確評價民營企業在構建社會主義***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直接影響著河南省經濟實力的整體提升,對于河南走在中部地區前列、實現中原崛起,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關鍵詞] 民營企業 ***社會 地位 作用
一、河南民營企業發展的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河南民營企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呈現出強勁發展勢頭,經濟總量迅速增長,整體實力不斷進步,已成為省域經濟發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長點。
1.民營企業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2006年全省非公有制企業實現增加值6855億元,同比增長30%,占全省GDP比重達55%;實交稅金475億元,同比增長43.4%;全省規模以上非公有制產業企業1.16萬家,實現增加值2152.32億元,同比增長29.1%,增幅高于全省規模以上產業均勻水平5.7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產業在全部產業中的比重繼續上升,首次超越公有制產業企業達到51.9%,同比進步7.3個百分點。2007年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60%左右,非公有制產業增加值占全部產業比重、民間投資占全社會投資比重均達70%左右。
2.民營企業新上項目質量不斷進步,企業技術創新進步明顯。 2006年底,全省民營科技型企業占全省科技企業總數的90%,獲省級以上科技成果260項。2007年6月底,全省有168家民營企業成立了技術研發中心,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7個,省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161個;獲省級以上科技成果105項,33種產品被評為國家名牌產品,237個產品被評為省名牌產品;2530家企業通過ISO9000質量治理體系認證。全省民間投資比重由2003年的26.1%進步到2006年的54.3%,其中民間投資項目占城鎮投資項目65%,對城鎮投資貢獻率達75.6%。
3.骨干企業帶動能力增強,民營經濟已成為我省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2006年與2004年相比,營業收進超億元的民營企業由411家增加到1091家。非公有制企業實現出口總值25.06億美元,同比增長62.2%,占全省出口總量的49.1%。
4.民營企業已成為吸納勞動力就業、再就業的主渠道。2006年,全省民營經濟從業職員達1625.1萬人,占全省從業職員的1/3以上,其中新增就業110萬人,占全省新增就業的60%以上。從資金總量看,民營企業注冊資本2085.8億元;全省個體工商戶總數 130.63萬戶,從業人數 281.8萬人,資金數額達204.38億元。
5.民營企業已成為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據統計,全省民營企業已占到縣域企業總數的98%以上,2006年縣域固定資產投資中,民營企業新上項目和技改項目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90%左右,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體氣力和進步農民收進的主要來源。
盡管河南民營企業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發展,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在其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題目,需要著力加以解決。
(1)民營企業綜合實力不強,整體競爭力較弱
全省民營企業投資規模整體偏小,團體化程度低,整體水平不高,缺乏規模效益。民營企業多以小型企業為主,大中型企業比重較。黄髽I投資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重復建設、結構趨同,短期化行為嚴重,向傳統產業和資源開發型產業投資多、向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少;向流通領域投資多、向生產領域投資少;內向型企業多、外向型企業少。企業科技投進不足,技術供給短缺,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體系未完全建立,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較弱?萍夹推髽I所占比重較低,缺乏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2)民營企業在國民經濟各行業的進進深度不均衡
2006年在國民經濟18個大類行業中,民營企業都有進進,但投資主要集中于一般制造業和房地產業、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等傳統服務業。在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新興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民營企業投資的產業進進深度明顯不足。據統計,在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治理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金融,教育,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公共治理和社會組織等行業,國有經濟投資比重高達75%~90%,民營經濟的進進深度明顯不足。
(3)民營企業的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
全省民營企業增長模式仍然比較粗放,產品技術含量較低,內生機制不健全,發展效益還比較差。產業結構方面呈“橄欖型”結構,第一產業不僅數目少且規模;第二產業比重偏大,且大多集中在資源開采和傳統加工行業,產出能力較低,經濟效益進步緩慢,缺乏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高精尖產品;第三產業投資和發展勢頭不旺,比重偏低。
產品結構方面,低級、傳統產品多,產業鏈條短,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名優特新產品少;不少企業走的是一條粗放型、外延型和數目型發展路子,傳統產業色彩較濃,加之受地方局部利益驅動,造成資源過度開發、產能過剩、污染環境且引發很多不正當競爭和地方保護主義加劇。節能減排工作任重而道遠。
地區結構方面,存在明顯的結構趨同。全省民營企業數目眾多,門類齊全,企業規模偏小,市場競爭力弱。資源主導型、粗放型增長經濟特征比較明顯。產業園區和特色經濟發展不夠充分,產業規模小,集中度較低,產業競爭上風和聚集效應不突出,支撐輻射帶動作用不強。民營企業中自營出口和利用外資的份額比較少,經濟發展外向度相對較低,開拓國外市場存在一定困難。
(4)民營企業經營者的綜合素質亟須進步
受制于大環境的影響,不少企業治理者來自不同階層,很多不是職業經理人,沒有受過正規的工商治理知識培訓,經營過程中缺乏先進的發展理念,創新意識、競爭意識、機遇意識、品牌意識等比較淡。黄髽I家凝聚力不強,企業之間缺乏信息溝通,相互合作;家族化治理嚴重,實行集權化領導、獨裁式決策,企業治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企業文化;設備科技含量低,技術改造相對滯后,優秀人才對企業沒有認同感難以真正融進民營企業;有些企業家的知識結構老化,熟悉傳統產業,對新型產業了解少,投資決策思路不寬,模仿多、創新少,重戰術、輕戰略,決策盲目,小富即安,缺乏創大業的勇氣和魄力,知識產權觀念不強、保護不力,勞動糾紛不斷增加,侵犯職工正當權益現象時有發生;企業信譽不高,經營的盲目性、投機性、隨意性特點突出,導致企業生命周期過短。
(5)民營企業的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
政策環境不盡如人意。一是缺乏同等發展的政策環境。多個行業或領域如郵政、通訊、廣電、電力和金融等,民營經濟進進存在著程度不同的“玻璃門”現象,即看得見、進不往。比較突出的是以資本實力、技術水平和從業資歷等各種理由抬高民營企業準進門檻;二是相關扶持政策缺乏力度。政府出臺的優惠政策一方面不系統,沒有形成協力,另一方面受多種因素的限制,不少企業未能享受。
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完善。民營企業發展涉及到很多部分,但目前為民營中小企業發展服務的支撐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中介服務機構缺乏,面向企業的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企業在信息獲取、人才培訓、市場策劃、引進資金、稅務代理、記賬代理等方面得不到支持;有的職能部分服務意識差,辦事效率低下,甚至存在故意刁難的現象。
【簡論民營企業在構建***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相關文章:
試論《爾雅》在注釋學上的地位和作用03-07
探析人力資本在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03-18
淺析人力資本在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03-24
論企業文化在現代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03-09
論工程師在施工索賠中的地位和作用12-05
論禮在先秦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11-21
試析中國文化在大學英語中的地位和作用03-23
現場監理工程造價控制地位和作用論文11-08
21世紀國際私法的地位和作用的探討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