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國產業企業經濟效益考核中存在的題目與對策
對我國效益的考核,迄今為止采用的還是1997年由國家統計局、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以及財政部等其他部分提出的一套由總資產貢獻率、資本保值增值率、資產負債率、活動資產周轉率、本錢用度利潤率、全員勞動生產率、產品銷售率等七項指標組成的產業企業經濟效益考核指標體系。這套指標與核算聯系較緊密,是以新會計制度中有關會計指標為基礎來構造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企業治理的要求。但是,隨著產業經濟形態向知識經濟形態的轉變,環境污染與資源耗減及其可持續日益被人們所重視,客觀上對產業企業經濟效益的考核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們對此進行和改革。一、知識經濟要求我們對產業企業經濟效益有新的熟悉
由于在不同的經濟時代,人們的熟悉能力不同,因此,對經濟效益的理解也不相同。在我國一般以為經濟效益是指經濟活動中占有和消耗的勞動量同取得的符合需要的勞動成果之間的比較。基于這種理解來考核產業企業經濟效益,比較注重考核傳統生產要素(如:設備、原材料、資金)占用和消耗與人們所需要的人造財富(指由人類生產活動所創造的產品)之間的對比關系,從而以為進步經濟效益的直接依據是時間節約,按價值規律辦事是講求經濟效益的依據。由于企業對人、財、物力的節約都是勞動時間的節約。節約了勞動時間,就縮短了人造財富生產循環的周期,從而也就進步了經濟效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值規律是反映時間節約規律的一種形式,遵循和運用價值規律,就能推動企業節約勞動時間,進步經濟效益。由于自然資源和環境沒有經過人類勞動,不屬于人造財富,也就沒有價值,更無時間節約而言。這種熟悉為我們考核產業企業經濟效益奠定了的基礎,推動了我國產業企業經濟效益的進步,但是,從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發展中和我國經濟發展中出現的一些題目來看,在產業企業經濟效益考核中若不考慮企業生產過程中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占用會不利于遏制一些企業靠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來追求經濟效益,由于有一些人以為企業可以隨意支配地球的大地、空氣、水以及其他自然資源。實在我國擁有的資源并不能為所欲為地、充分地滿足每個企業生產的需要,隨著社會由產業經濟形態向知識經濟形態轉變,自然資源與環境、人的智力與知識和科學技術對財富增長、對經濟效益的進步越來越重要,它們都是另一種形式的生產要素。在這種新形勢下來考核產業企業的經濟效益,必然不能忽視人們對自然資源與環境的占用與消耗,對人的智力、知識和科學技術的投進及其對人們獲得所需財富的題目。這必然要求我們對新形勢下的經濟效益有新的熟悉。這也是符合熟悉的一般規律的,即由淺到深,由簡單到復雜,由片面到全面。
二、產業企業經濟效益考核應能反映非市場活動造成的投進產出對比關系變化
【我國產業企業經濟效益考核中存在的題目與對策】相關文章:
我國企業實施ERP存在的題目與對策03-21
我國企業營銷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03-21
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題目及對策03-21
我國零售企業物流治理存在的題目及對策12-06
采油企業預算治理中存在的題目及對策研究03-22
跟蹤審計中存在題目及對策12-08
委托執行中存在的題目、對策12-10
EVA在我國企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11-28
我國資產評估機構存在的題目及對策03-22
煤炭企業職業治理中存在的題目及對策分析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