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學策略的淺談
淺談幼兒繪畫活動的指導策略
【摘要】在幼兒繪畫活動的指導中,教師應改變過去繪畫活動就是單一的模仿和技能技巧訓練的觀念,而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引導他們多觀察、多欣賞,逐步提高審美水平;還要通過多種方式,了解幼兒的創作意圖,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兼顧幼兒不同的繪畫水平,進行彈性的指導,讓幼兒畫出自己心中的畫,從而推動幼兒繪畫水平的切實提高。
【關鍵詞】指南;尊重;觀察欣賞;情感培養
【正文】繪畫活動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是幼兒感性地把握世界的一種方式,是表達對世界的認識的另一種“語言”。沒有哪個孩子是不喜歡畫畫的,通過繪畫活動還可以發展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等諸多能力。那么,在繪畫活動中教師如何運用適當的教育策略,協助幼兒達到自己畫畫的目的、促進幼兒創造能力的增強和心智的健康發展,這是一直以來不斷探索的問題。
一、 幼兒繪畫指導活動現存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不敢輕易下筆、不會畫、不敢畫。
2、繪畫時胡亂圖畫或注意力不集中。
3、作品大同小異,創作發揮中缺乏想象力和創造力。
分析其原因,這些問題的出現與成人在幼兒繪畫指導中存在著嚴重的誤區,不科學的繪畫指導常常會扼殺孩子們的繪畫興趣。主要體現在:
1、教育價值與目標定位上忽略藝術本體能力的培養,重技能技巧的學習。
2、教育方法運用上忽略幼兒內在的體驗,常常把“指導”變“主導”。
3、教育評價的不科學扼殺了幼兒繪畫積極性和創造性,成人式評價標準的干預影響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二、 幼兒繪畫活動的指導策略
《指南》的頒布和學習引領廣大教師重新對藝術活動的認識,它將藝術領域劃分為“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兩個子領域,這正是它所要傳達的一種價值理念,改變繪畫活動重技能技巧訓練、輕感受表現的繪畫現狀,強調了幼兒對繪畫的“情感態度”,目標中的三個用了“喜歡”這個詞,這就告訴我們。幼兒園的繪畫活動重在培養幼兒對繪畫的興趣。改“教幼兒如何畫畫”這種觀念為“教幼兒喜歡畫畫”。在實踐教學當中,我認為把握以下一些指導策略會使繪畫活動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
1、尊重幼兒繪畫表現能力發展的年齡特點
《指南》藝術領域的前言部分指出,“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們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別于成人”。因此,值得反思的是:每個年齡段幼兒都有他們一定的特點,如你教小班畫泡泡時一定要圓圓的,畫柵欄時直線必須直直的,那是不可能的。以幼兒的繪畫能力發展來看,1―4歲的幼兒處于涂鴉期,他們從無控制的亂線涂鴉到有控制的命名涂鴉;3―6歲的幼兒處于象征期,開始用線條和簡單圖形的組合來表征自己所感知過的事物,這時受限于幼兒手部精細動作水平和對事物的認知水平,幼兒畫的畫是非常不像的;而5―7歲進入寫實性早期,所畫的的畫開始有點像了。學前期的這三個階段在年齡上的重疊,表明了幼兒發展速度的差異性,切忌對幼兒繪畫水平上的“拔苗助長”,只有我們理解了幼兒繪畫能力的表現特點,我們就能寬容地對待幼兒的任何一個表現性行為。
2、引導幼兒多觀察、多欣賞
《指南》在藝術領域的教育建議中給出這樣幾條原則:“和幼兒一起感受、發現和欣賞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中美的事物”;“和幼兒一起發現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賞美”;“創造條件讓幼兒接觸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解讀《指南》精神,幼兒藝術教育要強調“感受與表現”,而不再重“技能訓練”。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帶領幼兒觀察生活中的自然景象,如動物、植物、風、雨、雷、電等,人造物如車輛、建筑物、服裝等,利用他們的新奇發現,進行聯想性的解釋;欣賞文學作品、音樂作品時,利用作品提供的特有情景空間,對幼兒進行想象的提問,培養他們的想象力;有意識地帶幼兒到大自然去體驗,多參加社會活動,多與人交往,可以讓幼兒參與一定的家務勞動和公益活動,這樣他們會多點生活的體驗和感受,這些都是幼兒繪畫的素材。在具體的欣賞過程中,尤其要注重幼兒自主的感知、想象與感受。我們知道,幼兒是用感官和雙手來探索世界的,是通過顏色、聲音和形狀來認識事物并激發情感的,教育正是要利用好幼兒這一天性,通過對美好事物的感受和體驗來達成教學目標會事半功陪的,這就是為什么同樣要求畫一幅意愿畫,有的人能夠立即揮筆成就,而有的人卻抓耳饒腮,什么也畫不出來,這與他的感知經驗和頭腦中的表象豐富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對幼兒來說,首先是感受和欣賞美,只有在真實情境中感知真實事物,并由此積累起豐富的感知經驗,才有助于幼兒進行繪畫創作,提高繪畫表現能力。
三、為幼兒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和豐富的物質材料環境
幼兒對繪畫活動有著潛在的興趣,需要教師去誘發、引導、培養和保護,對于幼兒來說,一個寬松的心理環境包括:
1、信任。在承認幼兒具有創作潛能的基礎上,為其提供充分的機會,讓他們能進行繪畫創作的活動;
2、減少規定。過多、過細、過于整齊劃一的限制勢必會阻礙創造力的發揮;
3、給幼兒的活動提供一段不受評價的時期,使其自由想象不受阻礙。
同時為幼兒創設一個富有審美情感色彩的一日生活環境,讓幼兒置身與一個優美的環境中,受到美的熏陶。經常選擇一些孩子們感興趣的圖片、畫、掛歷等內容有情趣,符合幼兒審美趣味,采用欣賞、講故事等形式,讓幼兒感受。如花草、小石頭、貝殼、小動物等,鼓勵幼兒收集自己認為沒的東西來布置自己的活動場所。還可以展示各種有感情色彩的藝術作品,如民間手工藝品、兒童畫、雕塑、建筑和繪畫的圖片。在美術活動區域投放各種繪畫材料供鼓勵幼兒自由選擇并進行創作。
四、改革評價方法,尊重、理解幼兒的每一幅作品,鼓勵幼兒積極創造。
我們應對幼兒的每一件獨立創作的作品都給予肯定和鼓勵,絕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以成人畫的框框去評價,不用“像不像”、“對不對”來評價幼兒的作品,而是要強調評價的發展功能與內在的激勵機制,即要讓幼兒積級參與繪畫活動,個個在自己原有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上的發展。具體地,可以從其個人的成長發展來評價,在評價過程中,盡可能地以欣賞的態度積極評價每一位幼兒,盡可能找出其進步的地方加以鼓勵,這種鼓勵應該是具體的、確實存在的,而不是泛泛的表揚。如:在創作過程的評價上,可以從幼兒的興趣性、主動性、創造性、專注性、獨立性、堅持性以及繪畫活動的行為習慣等方面來進行評價;在創作結果的評價上,重點放在作品對其個人來說新穎獨特的表現,形式和內容是否有童心童趣上。只要發現幼兒在上述各方面有任何一點進步,都是值得欣賞和鼓勵的。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幼兒了解自己,表現自己,讓他們產生一種成功的體驗,并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對繪畫活動產生更大的興趣和更強的創作欲望。過多的指責和不恰當的評價方式只會讓幼兒對繪畫活動失去興趣,失去自信,更甚產生自卑心理。
另外,幼兒繪畫不應僅拘泥于某一種繪畫形式,而是選擇多樣化的繪畫形式,如鉛筆畫、水彩畫、油畫棒畫、中國畫、吹畫、手指畫等,這樣自然而然的擴大了幼兒通過繪畫進行自我表達的形式,可以更好的激發幼兒繪畫的熱情和積極性,體驗不同繪畫形式所帶來得不同樂趣。作為教師、父母和其他社會教育工作者應該攜起手來,發揮各自的優勢,統一步調,共同做好幼兒繪畫活動的指導工作,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創造機會和更理想的創造環境,使兒童的創造激情能得到更順利的發展。在實際教學中,解放思想,認識到“繪畫源于生活,源于自然”,尊重幼兒大膽、無拘束的想象與創造,培養幼兒繪畫興趣。老師在繪畫教育中既要面向全體,又要注重個體發展,通過感受美,體驗美到表現美,創造美的操作活動,豐富幼兒審美經驗,提高審美能力,完善人格塑造。通過繪畫教育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讓我們攜手共同努力,再育幼兒新花!
參考文獻:
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2013.3
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國家教育部出版,2001,2-5.
張念蕓.學前兒童繪畫教育[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劉蓉.試論幼兒繪畫活動的誤區與反思[J].當代學前教育.2009,(26).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學策略的淺談】相關文章: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策略11-22
淺談幼兒師范學校美術字課的教學策略03-07
淺談數學導入教學策略03-22
淺談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的繪畫教學論文03-27
淺談初中物理演示實驗的教學策略06-02
淺談群眾文化中的美術活動12-06
淺談如何引導幼兒參加美術活動12-06
淺談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策略的探討03-12
淺談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策略的研究03-20
淺談創新教學的課堂教學策略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