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鄉土資源豐富農村美術教學論文
摘要: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美術課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把地方鄉土資源有機地整合進自己的教學,是對課程資源必要的擴展、延伸和補充,能夠解決我國美術課程資源結構單一、綜合性和多樣性不足的現狀。在新的教學理念下,我們應以本鄉本土的媒材為載體,開發和利用鄉土資源,使美術課堂和生活緊密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情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
關鍵詞:農村;美術教育;鄉土資源;豐富課堂
由于受地域和經濟文化的限制,很多時候美術課程無法被充分利用、實施,使學生享受美、創造美受到了阻礙。在我讀小學時就根本記不起有美術課,隱隱約約記起有美術課時已經上初中了。那時的美術課對教師來說就意味著一塊黑板,幾支粉筆,對學生來說,也僅僅是鉛筆加橡皮和圖畫本罷了。如今,農村的學習、教學條件和城鎮已相差不了多少,更是多了鄉土資源可利用。我認為這是農村教學的優勢,只要充分挖掘鄉土資源,農村小學美術教學將會魅力無限。《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盡可能運用自然環境資源以及校園和社會生活中的資源進行美術教學。文本教材斷然不可缺少,但我們決不能把學生局限在書本之中,而應跳出書本,走出課堂,在校園、社會、大自然中去探索、學習、創作。我個人認為的確如此,“美術”其實就是生活的縮影,應該是“我手畫(制、貼、作……)我心”。農村學生相比城里的學生,得天獨厚的優勢就是他們和大自然靠得最近,對生活的感受較深刻,了解“審美的第一材料”也很豐富。如果美術教師能恰當地開發和利用那些有利資源,將對促進農村基礎美術教育以及實現素質教育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利用豐富的自然環境資源
充分利用大自然這本活教材,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學會利用各種感官去感知、去觀察、去體驗。大自然的景象千姿百態,教師要因勢利導,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選擇創作對象。如通過看那“鋤禾日當午”辛勤勞作的農民(其實自己的父母都是農民)感受勞動美(多時可親自參加);聽那樹林里“百鳥朝鳳”感受自然美;觀察“水中月,霧中山”,欣賞山水風光美……在教二年級《和媽媽在一起》一課時,我挑了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領學生到離校不遠的小河邊去上課。河灘上遍地都是粘性強、可塑性好的紅漿泥。我先教學生自己動手采泥、摔泥,因為摔好的泥才有可塑性,然后讓他們隨心所欲地玩泥,在學生興趣正濃時,恰巧沿河有一老人在放羊,其中就有兩只母羊和它們各自的小羊羔在一起吃草,小羊羔一會兒蹦蹦跳跳,一會兒躺下打滾,真是其樂無窮。趁此機會,我便指引學生畫面就在跟前,生活就是創作的源泉,趕快捕捉住創作靈感。有些學生已迫不及待,躍躍欲試。經過我的指導、大家激烈地討論后,他們很快便動起手來。不一會兒,每個小組就創作出了風格迥異的作品:豬媽媽安祥地平躺著,四、五只圓滾滾的小豬崽正在哼哼著搶奶吃;吃飽的羊媽媽安靜地和小寶寶臥在綠油油的草地上不停地反芻食物;勞累了一天的黃牛媽媽正細心舔著小牛犢;雞媽媽則率領著孩兒們在草叢中覓食;驢媽媽喝足了水正在含情脈脈地望著狂奔亂跳的小毛驢……我簡直被孩子們創作的一個個“奇跡”陶醉了。在農村,自然景觀氣象萬千、五彩繽紛,教師只要善于捕捉,恰當引導,就既可以培養學生的美術創作興趣,又能增強他們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巧用農村特有的自然材料
定西是全國干旱的地區之一,但盛產馬鈴薯,有中國署都之稱。當地老百姓習慣稱馬鈴薯為洋芋。從商業或實用的角度看,越規則一致的洋芋越受人歡迎,個別在生長過程中由于營養不良或受蟲害等因素導致成為奇形怪狀的洋芋往往受人鄙夷,市場上不會被收購,但就是這些“壞”洋芋,卻有奇妙的藝術效果。我充分利用洋芋資源設計了《丑洋芋不丑》一課。洋芋是定西人的命根子,定西農村的孩子對洋芋是很熟悉的,他們跟著家長種洋芋、收洋芋,幾乎每頓飯不離吃洋芋,學生對洋芋的感情是很深的,他們在以前已學過泥塑等造型藝術的知識,已經有了造型設計和創作的基本能力,本課試圖把洋芋的自然造型和雕塑的基本原理與造型教學相結合,營造問題情境,通過啟發生成,使學生完成具有創意與美感的洋芋造型作品:小猴濃濃的母子親、機靈的小老鼠上燈臺、威風凜凜的小貓、憨憨的小狗、笨笨的小豬、可愛的小白兔、嘎嘎叫的小鴨子、啄尾的小雞……真是讓人拍手叫絕。這些動物形象都是學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只要教師善于發動學生,激勵學生,在農村可供美術創作的材料幾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樹葉粘貼、布毛線娃麥稈、雪娃娃、蘋果擺的豬八戒、蛋殼人、泥塑、土墻上的家園玉米棒樹根、各種蔬菜瓜果、妙趣橫生的花石頭、植物籽粒大聚會等都是美術創作的好材料。
三、充分挖掘民間藝術
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有許多散落在民間的藝人載于冊中。在農村尤其是經濟落后地區,有許多鮮為人知卻極具藝術價值的民間藝術。如陶器、根雕、木雕、磚雕、石器、古廟彩繪、秸桿編的工藝品、瓷器燒造、剪紙、皮影、刺繡等,這些農村藝人所制作出的藝術作品觀賞價值遠勝過城市工廠批量生產的東西。我們可帶領學生直接到燒瓦燒罐工場參觀,或專門請民間藝人進行指導、示范、講解,也可以收集民間剪紙、鞋墊、虎頭枕兒、虎頭鞋、蓮花帽、針插兒、少數名族服飾等,讓學生看到藝術與生活的聯系,從而熱愛生活,熱愛藝術。
四、體驗生活,豐富學生的感情世界
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到處都存在著美,就看你有沒有一雙智慧的眼睛去發現它!鞭r村的生活較落后,卻很樸實、自然、美麗,也很豐富。一顆熱騰騰的洋芋,便可體會人間真情;一臉錯綜的皺紋,便可通曉人生滄桑;一句土里土氣的問候,便可感知人對人的真誠。山溝溝里兩腮泥巴臟兮兮的玩童,茶爐旁他道你短、你說她長的老兩口,年青人麥浪深處嬉笑俏皮的的花兒腔……誰說這不是藝術創作的好素材?讓學生深入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是很好的教學手段。筆者提倡讓農村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圍墻,融入社會,放眼農村廣闊天地,挖掘農村特有的資源,開展“以農為本”的系列活動,把生活和美術緊密地結合起來,從而使農村學生都能在美術課上流露出童真、童心,創出個性、特色。
【鄉土資源豐富農村美術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農村美術教學論文06-20
淺談農村小學美術鄉土資源的開發利用論文(通用7篇)10-12
農村中學美術教學論文范本09-22
鄉土地理教學小論文07-04
美術教育散發鄉土的芬芳研究論文07-21
鄉土歷史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9-21
鄉土美術在幼兒師范教育中的意義論文08-04
美術教學論文10-27
美術教學論文05-17
美術教學論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