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論秦漢九原之由來及城考

        時間:2023-06-09 01:20:58 歷史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論秦漢九原之由來及城考

          摘要:九原之名古已有之,是中國古代北部邊疆的一座重要城址。在不同時期,九原城的控制范圍、郡址雖有所變遷,但卻是中原王朝與游牧民族角逐的戰略要地。本論文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九原的歷史由來及九原城城址考證,第一部分指出九原之名出現于史書最早見于公元前302年,是戰國時趙國防御匈奴的北部要地,但其建城時間無具體年代;第二部分梳理了九原城址的不同說法,并進一步明確秦漢九原郡郡治為今天包頭市麻池古城。

          關鍵詞:秦漢;九原城址考;九原由來

          一、九原之歷史由來

          九原之名最早見于《竹書紀年》“魏襄王十七年(前302年),邯鄲命吏大夫奴遷于九原,又命將軍大夫適子、戍吏皆貉服矣。”①魏襄王十七年即趙武靈王二十四年,書中所載九原是否已經建城不得而知,趙國的疆域西至九原不會早于趙武靈王十九年(前307年),《史記. 趙世家》有這樣的記載“十九年春正月,大朝信宮。召肥義與議天下,五日而畢。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於房子,遂之代,北至無窮,西至河,”②此河指黃河,這是文獻記載趙國向西拓地最早的記錄,趙武靈王二十年(前306年),“西略胡地,至榆中。”③榆中地望:

          張守節《史記正義》曰“勝州北河北岸地也。④”“服虔曰:金城縣所治也”,蘇林曰:在上郡,師古曰:即今之榆林,古者上郡界。蘇說是也。”⑤

          唐代勝州的郡治是榆林城,位置在今天內蒙古準格爾旗十二連城鄉古城遺址⑥,按照唐代人張守節和顏師古的說法,榆中應該在今準格爾旗十二連城鄉黃河以北。徐廣在《史記音義》中認為榆中在金城⑦,金城即《后漢書.地理志》中的金城郡,下有榆中縣,徐廣之認為榆中在金城是受到服虔的影響,服虔認為榆中是金城縣治所,后來的酈道元作《水經注》時又因循其說⑧,此榆中的位置在今天的甘肅榆中縣,趙國的最大疆域以并沒有到達過榆中縣,因此趙武靈王略地所到榆中大體應在準格爾旗以北前套一帶,九原可能因這次軍事行動而納入趙地,于是出現趙武靈王二十四年的移民戍邊。

          二、九原城城址考

          九原城既明,其遺址在現在何地呢?綜合《漢書.地理志》,《后漢書.郡國志》,《水經注》等諸多文獻,其大體位置應在今天包頭附近。包頭周圍古城遺址眾多,九原城為哪座古城為也存在不同觀點。最早被認定為五原城的是巴彥爾市烏拉特前旗的三頂帳房古城,古城遺址位于烏拉特前旗黑柳子三頂帳房村南0.5公里處,土筑成,遺址呈方形,《烏拉特前旗旗志》這樣描述:

          三頂帳房古城遺址三頂帳房古城遺址位于烏拉特前旗黑柳子三頂帳房村南0.5公里處,古城東西長1120米,南北寬近1000米,西墻和南墻西段部分殘高3~4米,其他部分殘高1~2米,呈土壟狀。

          第一個提出三頂帳房古城為九原城的的是日本學者江上波夫⑨,后來贊成此說的有內蒙古考古研究所的張郁和李逸友⑩,巴彥爾市文物部門的火鷹B11。包頭文物管理處的郭建中在《黃河包頭段沿岸漢代古城考》一文中對于此城有詳細描述“三頂帳房古城距離北面烏拉山1500米,南面距黃河約10公里,坐落于三湖河平原東,東面到哈德門溝22公里,昆都侖溝在其東37公里,城的中部偏北的地方及其東西兩側有大型建筑遺跡,城東北有漢代古墓群,根據城內遺物和古墓群巴彥爾市文物管理部門確定為秦漢時期古城B12。”三頂賬古城距離昆都侖溝河谷37公里,如果它為五原城那么對于匈奴入侵的防御顯然是不利的,《漢書.地理志》記載:

          稒陽,北出石門障得光祿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頭曼城,又西北得歑城,又西得宿虜城。B13

          從昆都侖河谷北去可以直接到匈奴頭曼城,因此趙國的防御重點應該在這個谷口,趙國軍隊以步兵為主,三頂賬古城如果為九原郡治九原城,距離這個戰略要地37公里顯然不能滿足防御的要求。

          最早提出麻池古城為九原城的是勒之林,他徒步從陜西出發考察秦直道,最終到達秦直道的終點麻池古城,在秦直道的起點和終點他都發現三個大土臺,而且麻池古城北城大土臺上出土的瓦當和秦始皇兵馬俑出土的是一樣的B14。《史記》記載“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陽,塹山谷,直通之。B15”根據這條記載和麻池古城的三個大土臺子而認定為麻池古城為九原城。包頭當地的文物工作者張海濱、郭建中等多贊同這個觀點,他們兩人觀點不同之處在于張海濱通過考古調查認為《水經注》中所說“西北接一城,蓋九原縣之故城也”記載錯誤,其南城應為九原縣B16。郭建中認為南城為臨沃縣。郭建中從地理位置、考古資料分析,實地調查,并結合文獻研究做出以下結論:第一:麻池古城所處位置為其地域最為寬敞之處,東邊的阿善門溝從大青山到黃河河岸只有三公里,西邊的三頂賬房古城北的烏拉特山到黃河岸邊是十五公里。它的南邊是昭君墳渡口,北面則是昆都侖溝,昆都侖溝是北通草原最適宜的山間通道。麻池古城北控昆都侖山谷要道,南守黃河要津,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第二:從考古資料看,1958年在窩兔壕發現過安陽布范,1980年古城附近出土有戰國布幣。1988年在麻池古城附近二0八地質隊家屬區清理過7座趙國時期的墓葬,從1953年起在麻池古城附近清理了100多座漢墓,出土文物有“單于和親”、“單于天降”瓦當,漢代特征的云紋瓦當范,陶制四神博山爐,黃釉陶尊,漆案等一大批規格較高的文物,有的磚室墓中發現有祭祀用的石屋子,從這些考古資料看,麻池古城在漢代是規格很高的城市。

          注解:

         、賉北魏]酈道元撰,陳橋驛點校:《水經注》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50頁

          ②[西漢]司馬遷:《史記》卷四十三 《趙世家》,中華書局,1959,1806頁

         、踇西漢]司馬遷:《史記》卷四十三 《趙世家》,中華書局,1959,1811頁

         、躘西漢]司馬遷:《史記》卷四十三 《趙世家》,中華書局,1959,1811頁

         、輀東漢]班固:《漢書》卷三十一 《陳勝項籍傳》,中華書局,1962,1806頁

          ⑥李作智:《隋唐勝州榆林城的發現》,《文物》,1976,2

         、遊西漢]司馬遷:《史記》卷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中華書局,1959,253頁

          ⑧[北魏]酈道元撰,陳橋驛點校:《水經注》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40頁

         、醄日本]江上波夫:《內蒙古長城地帶》,東亞考古學會,1935 日語

         、鈴堄簦骸栋^路河套地區及烏拉山南歷史文物的分布調查》,《文物參考資料》,1956年,6 李逸友:《內蒙古歷史名城》,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20-22頁

          B11巴彥爾盟行政公署地方志編修辦公室:《巴彥爾史料》,第2輯,1983,307-308頁,參見魏堅,郝園林:《秦漢九原-五原的考古學觀察》,《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2,第27卷第四輯

          B12郭建中,車日格:《黃河包頭段沿岸古城考》,《內蒙古文物考古》,2007,1

          B13[東漢]班固:《漢書》卷二十八下 《地理志第八下》,中華書局,1962,1620頁

          B14卜昭文:《勒之林徒步考察秦直道記》,《望》,1984,43期

          B15[西漢]司馬遷:《史記》卷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中華書局,1959,256頁

          B16張海濱:《包頭出土的單于天降和單于和親瓦當》,《中國.內蒙古首屆草原文化研討會文集》,2004

        【論秦漢九原之由來及城考】相關文章:

        論民事之訴03-20

        論李白之“氣”03-27

        論體育之美學02-27

        論公益訴訟之價值11-29

        論《左傳》之性質及其與《國語》之關系08-16

        《才鬼記》版本考論01-07

        “本體論”源流考(下)03-18

        考亭學派文風論略03-28

        論刑事判決之效力03-07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