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加強會計監督職能的對策分析的論文
摘要:會計法中規定,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但一些單位會計監督職能弱化,導致業務內容不實,做假的賬、違法違紀行為屢有發生,嚴重損害了國家、社會及企業各方面的利益,嚴重影響了國家的宏觀經濟決策。盡管國家采取了許多整頓措施,但并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只有認真分析造成會計監督弱化的原因,制定出強化會計監督的措施,才能有效遏制會計監督弱化的趨勢。本文結合會計實踐經驗理解會計監督含義和內容,分析會計監督職能弱化的原因,提出一些強化會計監督職能的對策, 特別是在適應erp 的新環境發揮會計的監督職能。
關鍵詞:會計監督;內部控制;對策分析。
監督是會計的基本職能,也是我國會計界長期討論而又一直未能解決好的問題。市場經濟是法制化的經濟,要求各單位的經濟活動必須在法律制度規定的范圍內進行。
會計監督作為我國經濟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在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保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貫徹執行中發揮重要作用。會計人員作為財經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執行者,在參與單位經營管理維護本單位經濟利益的同時,承擔著保證單位經濟活動認真執行法律法規的重要責任。會計人員進行會計監督,不僅是對法律負責,也是對單位的經濟效益負責,對單位負責人負責。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不但不能削弱會計監督,而且要加強包括單位內部監督、社會外部監督等多種形式的會計監督。
一、會計監督內容及監督不力的主要原因。
1、會計監督的主要內容。
會計監督是指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依據各項財經法規和財務制度,通過記錄、計算、分析、檢查等方法,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進行監督,使之能夠按既定的目標和要求進行。
會計監督的主體是經過授權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監督是一種權力約束機制, 會計人員要在單位負責人的授權下,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會計監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會計法規條例制度的規定,會計人員進行會計監督的對象和內容是本單位的經濟活動。具體內容包括: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等會計資料進行監督,以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準確、完整、合法;對各種財產和資金進行監督,以保證財產、資金的安全完整與合理使用;對財務收支進行監督,以保證財務收支符合財務制度的規定;對經濟合同、經濟計劃及其他重要經營管理活動進行監督,以保證經濟管理活動的科學、合理;對成本費用進行監督,以保證用盡可能少的投入,獲得盡可能多的產出;對利潤的實現與分配進行監督,以保證按時上交稅金和進行利潤分配等。
2、會計監督不力的原因。
目前一些部門和單位受局部利益或個人利益的驅動,會計工作違法亂紀、弄虛作假的現象時有發生,造成會計工作秩序混亂,會計信息失真,嚴重影響了投資者、債權人以及社會公眾的利益,同時也阻礙了國家宏觀調控和管理的正常進行。會計監督在理論認識上存在問題,致使會計監督工作開展不力。
我國會計監督有其特殊性。一方面,會計人員是國家財經法規的維護者,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堅持原則,認真執行會計法規制度,維護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另一方面,會計人員又是本單位的管理人員,要維護本單位的經濟利益,會計人員往往要無條件的服從管理者的意志,會計工作根本無法獨立行使其監督職能,這些問題的產生主要體現在會計監督職能的弱化。會計人員的這種雙重身份決定了會計監督的復雜性和艱巨性。
從目前實際情況分析,會計監督職能發揮不盡人意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會計不具有監督職能,而是我國會計監督體系不夠完善,混淆了司法監督、行政監督和社會監督等界限,會計代表著多種利益主體,顯得無所適從,同時也是企業管理當局以及企業主管當局對會計職能作用認識不夠清楚,使得企業會計忙于應付管理當局的要求,失去相對獨立性。
二、會計監督的理論依據與必要性。
1、會計監督的理論依據。
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進行會計監督的依據是財經法律、法規、規章;會計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和國務院業務主管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制定的具體實施辦法或者補充規定;各單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制定的單位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各單位內部的預算、財務計劃、經濟計劃、業務計劃等。
財政經濟法律、法規是進行經濟工作的規范,是經濟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會計監督涉及到各種利益關系,會計人員在實行會計監督過程中,有責任也有義務以財政經濟法律、法規為依據,維護國家、社會公眾和本單位等各方面的利益。廣泛宣傳《會計法》、《審計法》、《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等法律法規,在進行會計監督同時,對不認真履行會計監督職責,干擾、阻撓會計人員履行監督職責的行為,要依法予以追究,扭轉會計監督弱化的不正,F象,切實強化會計監督職能。
2、強化會計監督的必要性。
現代企業制度是以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特征。在現代企業制度下,會計監督成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無論是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公司,還是國有獨資公司、合伙企業,都必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制度的要求進行經濟活動,規范經營行為,并且依法實施會計監督。由于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所以沒有有效的會計監督,會計核算的質量就難以保證, 會計監督如果脫離了會計核算過程,也就難以取得好的效果。會計監督寓于會計核算之中,只有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實行有效、及時、連續的事前監督、事中監督、事后監督,會計核算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的會計信息才能真實、準確、可靠。國家有關部門、社會公眾、企業管理當局等會計信息使用者才能有效利用并做出合理預測和決策。
三、加強會計監督職能的對策分析。
1、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體制。
制定內部控制制度要針對企業經營特點和管理需要配置權力和職責,注意責權利之間的平衡,明確決策者的權利和責任,成立輔助決策的專門機構,建立配套的決策制約和責任追究制度。對于企業法定代表人,既 要保證其經營決策的獨立性和權威性, 又要監督其經濟行為的效益性和廉潔性。建立一系列主體明確、具有可操作性的決策制約和責任追究制度,在國家法律法規的權限內,充分發揮經營者的才智,做到責權利相結合。
2、加強素質教育、強化監督職能。
高素質的會計隊伍能充分發揮其會計監督職能。一是要會計隊伍建設,建立和完善會計行為、會計程序及會計方法規范;二是要建立和完善電子計算機系統,實現會計監督科學化,有效監督經濟活動及其資金運轉的全過程,提高管理效益和監管水平。三是擁有公共權利的部門應當發揮監督的主導作用, 真正做到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財務收支;違法、犯罪行為、損失、浪費行為的監督制止,以滿足越來越復雜、重要的內控和外控的需要。
3、完善會計監督理論及立法建設。
現行會計法關于會計監督的規定比較籠統, 且不能適應變化的經濟情況。這與會計理論研究的滯后也有一定的聯系。目前理論界從宏觀體制改革角度考慮問題較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宏觀經濟理論得到了快速發展。而作為只涉及微觀經濟一個方面的會計監督理論, 如何與變革中的微觀經濟體制相配合,以指導會計實踐,是一個至今都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理論的止步, 必將導致法律規定滯于現實, 不能規范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會計監督的法律規定也應該進一步細化。如明確從事不同會計事務的會計人員的分工,從事監督應遵守的程序,違反會計規定應承擔的責任等問題。
4、企業會計監督要適應erp 環境的新情況。
以江西省農村信用社為例, 各業務條線不斷推出信息系統的建設,突出以業務流程管理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統,財務、業務不斷融合。信息化時代又必然導致各單位出現了一系列全新的業務操作流程, 原有的會計控制機制面臨著重新設定和優化的迫切需要。erp 系統各模塊的復雜性和專業性對會計監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rp 系統環境下,各部門的業務劃分為不同的模塊, 甚至同一部門的不同業務也可能劃分成不同模塊。我們主要應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實現轉變:一是要實現職能管理向流程管理的轉換,拓寬監督責任鏈條。要建立完善業務流程信息管理責任體系。對分散在各業務流程上的會計信息相關崗位, 要進一步明細各流程步驟、具體業務處理、監督復核的職責劃分,強化不相容崗位對會計信息的有效牽制和事前控制。二是打破部門負責的管理體制,構建適應流程管理需要的運行機制。業務流程上的會計信息相關的崗位, 都應納入財務部門業務考核,并通過完善會計信息責任追究機制、部門溝通機制、日常協調機制, 突出財務部門對會計信息質量管理與監督的總管職能。
參考文獻:
[1]陳毓圭。對會計監督的幾點看法[j]、會計研究,2005—06—15、
[2]羅平。淺談會計監督中的問題及對策[m]、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7—08—15、
[3]段瑞芬,鄭美枝,王科唯。論會計監督的挑戰及對策[m]、 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2—30、
[4]楊彬。會計監督有效性研究[j]、當代經濟科學,2010—05—15、
[5]鄭孝蘊。強化會計監督的幾點設想[j]、事業財會, 2011—02—20、
【淺談加強會計監督職能的對策分析的論文】相關文章:
基于內部審計的定位分析與職能拓展對策12-06
淺談思想品德課的學情分析及對策教育論文03-03
公司假賬的審計對策分析論文11-10
會計監督機制與發展趨勢分析論文12-28
淺談企業會計管理職能的發揮03-15
會計監督的制約因素及對策的研究03-23
交通運輸企業加強預算管理的對策的論文11-09
初中歷史教學的困境與對策分析的論文05-02
當前會計監督所面臨的問題及對策12-07
淺談大學英語口語測試的現狀分析及其對策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