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創新
中等職業學校開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是中職學生的計算機入門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面臨著許多問題,教師們對該課程都感到很頭疼,教多一點、仔細一點,有的學生不愿聽; 教少一點、精一點,有的學生又聽不懂,在教學過程中有時候任課教師也無以適從。目前,我們的計算機教學還是“灌輸式”,學生的求知欲降低,教師的授課方式也存在一定問題,在此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改善:
1 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由于學生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教師的教學工作需要從教學模式入手,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有些學生經常使用電腦,而另一些學生則平日根本不摸電腦;A好的學生對課堂中的基礎知識無法產生學習興趣,導致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 甚至曠課。基礎差的學生又對老師在課堂上傳授的內容和操作方法無法全部理解和掌握。這就會造成基礎好的學生越來越不愛學,基礎差的學生越來越不敢學的現象。這樣無法按計劃完成教學進度,難以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時代的發展和以上的種種現象,促使教學改革從傳統的以教師傳授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強調“學”重于“教”,目的在于體現“教育應滿足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之需求”,體現“順應市場、服務社會、服務學生”的價值取向。因此,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教學中應起組織、引導、答疑的作用,從知識的傳授者、教學的組織領導者轉變成為學習過程中的咨詢者、指導者,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 學生對于學習的茫然厭惡的態度,計算機課程教學效果欠佳,需要我們從學生的內心需求以及就業需要來考慮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1 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學習環境除了學校必須保證的運行良好的計算機外,還要有良好的人文環境。計算機課程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在教授中有些技能需要老師手把手的教,每個班中都會有基礎好的和不好的學生,需要輔導的學生如果只靠教師一個一個地教,忙不過來不說,課堂的時間根本不允許,直接的結果就是會使一部分學生的問題得不到很好解決,為了讓每個學生都更好的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課堂上給學生們按基礎強弱搭配起來分組,教師在教授完內容后,讓小組里面基礎好的學生幫助那些基礎差的學生,最后教師只需要把出現較多出現問題的地方加強講解就可以了。這樣既可以減輕教師逐個輔導學生的負擔,又讓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可以說是一舉兩得。同時,學生在互相輔導學習過程中增進了友情,也讓他們體驗到互幫互助的好處和重要性,從而創造出合作學習的和諧氛圍。
2.2 面向就業的中職計算機教學
學生學習的茫然性主要來源于對所學技能在以后工作和生活中重要性認識缺失,所以我們要把計算機課程與就業緊密的結合起來,將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組織形式以就業為導向融為一體,形成根據客觀的教學規律和以面向就業為教學指導思想的教學策略體系。中職教育中面向就業的教學理念的體現,是培養適應企業要求和市場需要的畢業生,向社會輸送具有創新精神的獨立個體。所以,在面向就業的中職教育理念下,對中職學校的教育模式有著更實際、更高的要求。
3 教材內容繁多,雖然本課程是公共基礎課,只是講計算機基礎內容,但其考核內容卻是覆蓋面廣,難度大,遠離學生當前日常使用范圍。
3.1 根據學生進校時的.不同計算機基礎水平,因材施教,分級教學。
采用同樣的教材,在課程的組織、內容的選取和講授的深度上有所區別。對沒有計算機基礎的班級,要增加課程的授課時間和上機實驗的時間,注意基本概念、方法和技術的講解,采用學生容易理解的方式。加大學習內容的輔導,讓基礎差的學生增強計算機操作的熟練程度,縮小與其他學生的計算機知識差距。對于有一定基礎的班級,要設置更高的教學標準,增加授課的深度和廣度。根據不同專業對于計算機技能要求不同,區別教授,并且盡量與專業相關內容靠攏,幫助讓學生提前對所學專業有更深刻的認識。
3.2 一課一測,督促學生加強技能練習。
由于計算機課程學生技能的掌握主要是通過上機操作來實現,所以要求我們教師將知識、技能分散到平時的每一次課堂練習,逐一加以落實,一課一測,并且做好完成情況的記錄,扎實學生的基本功。
4 由于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工作與其他的課程有所不同,所以也需要從傳統落后的考核方式上跳出來,進行考核形式的改革。
4.1 上機考試
淡化理論考試,增加上機考試!队嬎銠C應用基礎》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原始的筆試考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我們職業學校對學生的考核需求,在考試內容與考試方法上要側重于實踐性。為了提高學生操作計算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試形式采取實踐操作的方法,重點強調學生實際操作能力,重在要求學生職業技能的提高。
4.2 證書考核
職業資格證書是國家勞動部對勞動者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的認證,是求職就業的“敲門磚”,是用人單位招聘、錄用人員的主要依據之一。我們的學生在取得畢業證書的同時,還要爭取取得職業資格證書,達到以考促學、“發展學生能力本位”的目的。
最后,不管什么樣的教學模式,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我們教師都要不斷學習專業相關知識和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懂得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這是我們作為教師從始至終努力的方向,也是教學質量提高的基本保障。
【淺談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創新】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