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

        時間:2024-07-03 13:13:12 計算機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

        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1

          1前言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進一步深化,特別是“互聯網+”大背景下,使得人們的工作、學習與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個人電腦、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改進了教學方法,促進了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這使得教學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課堂上傳統的老師講授模式變成了師生互動交流、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的方向發展,這符合當前信息化時代發展的教學模式。

          2翻轉課堂

          2.1翻轉課堂理論基礎

          翻轉課堂也叫反轉課堂,一直以來授課方式都是老師課堂講授,學生聽講,然后老師根據講授的內容對學生布置作業或習題,老師根據這些作業或習題的完成情況來確定學生對所講授的內容的掌握情況。而在翻轉課堂上,學生在聽老師講授之前,就利用網絡和多媒體系統對老師所傳授的內容以不同的形式(視頻、音頻、PPT、電子教案、動畫等)進行學習,在課堂上通過與教師互動或小組討論的方式對知識進行深度的分析和研究。翻轉課堂的理論基礎主要有: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該理論認為學習人員在學習知識的時候,不僅僅需要自身主動對知識的獲取,還要有效地借助相關的資料,通過與外界客體的不斷交互進而獲取知識。

          (2)最近發展區理論

          該理論認為老師要以一種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不僅僅對學生的現狀了解,而且要不斷推進和幫助學生不斷進步,在學生遇到困難時,給學生提供必要幫助。

          (3)掌握學習理論

          該理論認為只要有充分的時間和正確的教學方法,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掌握最近需要學習的課堂內容,不因為學生智商的差異性而否定學生,而是觀察在不同方法下學生對所學知識花費的時間。

          2.2翻轉課堂特征

          翻轉課堂與傳統的課堂不同,不僅僅學習順序的變化,它有自身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輕松的學習環境

          與傳統的被動學習不同的是,翻轉課堂是課前對所學的內容進行自主學習,課堂主要是解決問題,將知識內化,這樣可以讓學生以一種輕松的心態去完成師生之間的交流,提升教學效果。

          (2)教學資源更加豐富

          傳統的講授課堂由于時間有限,老師不可能給學生放映大量的相關視頻和學習資源,翻轉課堂是學生在課前完成自主學習,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這樣,老師可以準備盡可能豐富的教學資源以供學生學習,可以包含PPT、視頻、動畫和知識小游戲等。

          (3)師生角色發生變化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老師為主,課堂圍繞老師進行,而翻轉課堂師生之間是以平等的地位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共同解決某一問題。

          (4)師生交流更加頻繁

          網絡通信的發展,使得師生之間可以通過虛擬的網絡世界隨時隨地聯系,這使得知識的傳播更加快捷,第一時間解決所授知識中的難點。

          2.3微課

          微課是將一個大的知識點轉化為一個個小的知識點,其特點主要有授課時間短、資源容量小、教學內容少、針對性強、主題突出、反饋及時等,即便一次微課傳遞的內容不多,但傳遞的內容也具有系統性和全面性。微課具有應用廣泛、開發便利、易上手的優點,作為支撐翻轉課堂的數字化資源,得到當前教育工作者和學習人員越來越多的應用。

          3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

          3.1教學分析

          (1)教學環境分析

          在教學環境中,由于學生是提前進行知識的學習,需要在教學環境上給學生提供相應的軟硬件環境。在硬件環境方面,需要給每個學生提供一臺計算機或智能設備;在軟件方面,安裝相應的可以支持相關資源播放或查看的軟件。

          (2)學習者分析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當前大學一年級新生的一門公共基礎課,每個學習者入學前對計算機應用的基礎不同,因此在學習時,也需要有區別地對待,因材施教。

          (3)學習內容分析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主要是針對剛入學的學生提供基礎的計算機知識,使之能夠對計算機進行基本應用操作。其主要包含的內容有: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系統應用、計算機網絡、OFFICE辦公軟件(WORD、EXCEL、PPT)、數據庫基礎知識等。

          (4)教學目標分析

          教學目標主要體現在技能方面、認知方面、情感方面三個方面,老師應該根據教育部的規定,結合自身學校的實際情況和所教學生的特點,自行設置《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

          3.2教學模式設計

          傳統教學模式的改變,使得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作業和習題由學生自主完成變成課堂協作完成,學生在課程開課以前,就已經比較清晰地了解該課堂的教學目標,學生已經成為課堂的主體。對于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將其分為課前和課中兩部分,其中課前主要是學生觀看微課視頻和有針對性地進行作業練習;課中的主要內容是快速少量檢測、同化導向問題、總結和反饋。

          4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

          4.1研究前期準備

          實驗對象是學校中隨機抽取兩個專業相近、入學時成績相近的大一新生班級作為實驗比對的對象,一個作為實驗班,一個作為傳統班,兩個班級分別以翻轉課堂模式和傳統教學模式進行知識的講授。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學生的基礎情況進行分析,兩個班級共68人,每班各34人,實驗班男生18人,女生16人,傳統班男生和女生都是17人。發出問卷調查68份,回收68份。通過調查,兩個班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感興趣的比例分別是38%和40%;兩個班利用網絡和教材進行課前預習的人數比例均不到5%;兩個班選出最適應的學習方法是老師講授所占比例超過70%,基本上所有的學生都在學習中沒有運用過協作學習方法,問卷中所有的學生都會使用計算機進行基本操作。問卷結果表明,可以通過利用微課,使用翻轉教學模式對學生講授《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

          4.2《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舉例

          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中,EXCEL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章節,EXCEL主要講授工作薄、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工作表的格式化操作、掌握公式和函數的使用。采用微課對其進行講授,由于每次視頻的時間都相對比較短,因此,微課講課的內容每次都相對較小,不會通篇講幾十分鐘,一般都是以十分鐘為限。EXCEL的公式和函數的使用,通過十分鐘的'講授基本使用,然后布置相關的思考題,具體如下:用公式和函數計算sheet1中期末成績表中的總成績、平均分、平均成績、最高/低分、及格人數、及格率、優秀率名次和備注信息等。說明如下:(1)總成績=外語+計算機+數學,平均分=總成績/3(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2)平均成績、最高分、最低分分別為外語、計算機、數學三科所有學生成績的平均值(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最大值和最小值。(3)及格人數為科目成績>=60的學生數,及格率=及格人數/總人數,優秀率=優秀人數/總人數。(4)用RANK函數計算個人總成績的名次。(5)用IF函數將平均分>=85的人員備注為優秀。對于題目完成,需要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小組成員之間通過內部分工,共同完成題目。

          4.3教學效果分析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為了真實地檢測教學的效果,采用第三方出試卷的方式對兩個班的學生進行測試。實驗班的學生平均成績是86分,傳統班的平均成績是74分。實驗班的學生最低分是68分,最高分為100分。傳統班低于60分的人數有4人,最低是46分,最高分為91分。結果表明,實驗班的學習成績遠高于傳統班的學生。更重要的是:實驗班的學生在學習其它課堂的時候,也注重課前的預習和學習過程中的互相交流。其它課程的學習成績也略高于傳統班級。

          5結語

          本文提出“以學生為主體,微課為基礎,課前自學與課上強化為主要形式”的翻轉課堂模式,并結合《計算機應用基礎》進行詳細的分析,通過在一個學校中隨機抽取的兩個班級進行實驗對比,發現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遠好于傳統教學。由于本文的篇幅所限,無法對《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進行詳細分析。

        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2

          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公共基礎課程很重要的一環就是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本文分析了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現狀,提出從職業能力培養視角下確定課程教學目標,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三個方面進行教學改革。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公共基礎課程,具有靈活性、實踐性、應用性強的特點,旨在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職業技能,不僅是信息素養的直接體現,而且關系學生就業和未來的職業生涯。為全面提高學生應用計算機的能力,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塑造,有必要進行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1 教學現狀分析

          1.1教學與實踐課時不足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多且雜,涉及面十分廣泛,但教學總課時數少,實踐課時明顯不足,實踐課時與理論課時之比很難超過1:1。學生上機動手鍛煉時間有限,導致其實際操作能力不強。

          1.2學生計算機基礎參差不齊

          高職院校中的對口生和普高生的計算機知識基礎有著較大差別,不同地區生源的計算機起點也存在落差,理科生與文科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也存在差距,學生學習興趣也存在個體差異,這些因素使得教師對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的把握有一定難度。

          1.3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手段落后或單一

          開設該課程的專業與班級多,多數采用“以教師為中心,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采用傳統的板書教學法或者單一的演示教學法,缺少師生間互動,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與積極性。

          1.4 教學內容設置不盡合理

          教材內容過于注重知識性、系統性和理論性,知識點面面俱到,針對性差,沒有高職特色,不能緊密結合學生的職業需求,也不能貼近企業最新發展需要,與學生就業聯系甚少,很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1.5 計算機應用能力評價與培養目標不匹配

          采用計算機等級考試或者傳統的理論考試和上機操作相結合作為學生的考核評價方式,過分注重考試通過率,忽視了學生應用技能的培養,不能充分體現高職教學的職業性、實踐性和應用性的要求。

          2 教學改革與實施

          2.1 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有機結合

          教學過程中可以將任務驅動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等有機結合,采用現代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上機熱情。計算機課程都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只有多上機、多實踐才能真正掌握課堂講授的知識。

          2.2合理優化、整合教學內容

          從職業能力培養視角下確定課程教學目標,以職業能力訓練項目為教學載體,使教學內容貼近生產、服務或管理一線的實際,從根本上解決學非所用、課程教學與職業實際相脫節的問題,真正實現“教、學、做”一體化。

          2.3 采用“機房互動式”教學模式

          所謂“機房互動式”教學模式就是將“面向專業、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授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計算機課堂教學進機房的上課方式,“精講多練、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相長”的互動式教學融會貫通,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實踐教學方法要強化

          在《計算機應用基礎》學科教學中,要使學生迅速有效地掌握課堂知識,最好的方法就是實踐,這是我們教學的法寶,我們要充分利用它。首先可以在機房邊講課邊實踐,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根據專業特點,對操作性強的內容,要集中學習、強化訓練、學以致用。其次也可以在實習基地為工作的需要而學習,實踐中發生的具體事件中去體驗、去領悟,這往往要比課堂上的講解收效大印象深。

          4推進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分層次實踐教學的措施

          4.1基本操作

          在這個層次中,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訓練所學專業的基本操作技能,如Word、Excel、Windows、漢字錄入等基本能力,這些可以在校內的實訓室進行,可先由老師講解、示范,再由學生操作,老師輔導指正。學生經過這個層次的練習,可以熟練掌握計算機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可以正確操作。

          4.2真實市場

          與模擬市場有所不同,就工作而言,學生可以得到實習工資,也可以隨時被“炒魷魚”,有時往往會遇到自己從未訓練過的和意想不到的工作。為這樣的“單位”工作,無疑對我們的學生,對我們培養的“產品”,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只有在這個層次中,學生才會真正走向成熟,即在智商、情商和逆商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又鍛煉了工作能力、心理承受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讓他們敢于面對現實,正視挫折,并能從挫折中崛起。這為學生畢業離校走向社會,能奠定良好的技能和心理基礎。

          4.3模擬市場

          掌握了專業所需基本的操作技能后,學生就可以進入校內實習場所小試“牛刀”。這就是我所說的模擬市場層次,之所以稱其為模擬市場,是因為在這個市場的“顧客”大都屬于校內的師生員工,他們大都會寬容一些,允許犯錯,也容許改錯,這樣就能使學生將自己的所學在具體的工作中加以運用和提升。

        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3

          【摘要】在高職院校的眾多課程中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一門不可缺少的重要課程,在新時代背景下對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師來說如何讓學生對計算機的發展和應用現狀有效的進行掌握,對實用的計算機操作技能進行了解,打好基礎為之后的學習和生活已經成為必須要積極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人才培養

          計算機應用基礎注重在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學生離不開這些基礎知識在未來信息化的社會里生活、工作和學習,當前我國處于社會經濟結構轉型時期,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其中一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技能。

          1、教學方法采用分層法

          生源質量不理想是高職院校目前的現狀,導致學生們的差距較大在計算機知識與應用能力方面,對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情況需要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師進行全面調查,充分了解實際情況,每一個學生制定合適的達標目標在計算機基礎應用技能方面,同時應該開展好分層教學方法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第一,對于那些成績較好已經取得計算機認證的學生,教師的側重點是使他們的綜合運用能力不斷提高,組織這些學生進人提高班,同時在教學內容上要盡量豐富,根據社會對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需要來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第二,教師要組織那些計算機基礎較弱的學生進人普通班,重點向這些學生講解計算機基本知識,側重于在計算機基礎知識水平和能力方面讓這些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盡快讓這些學生通過計算機技能認證考試。

          2、豐富課堂教學模式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在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改革中首先要做好的.一點,最好的教師就是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上需要高職院校的教師盡量做到豐富,這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有效提高。2、1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學生很難提起學習興趣對傳統的教學方法,由淺人深是計算機傳統的教學方法,用這種方法來進行抽象性較強的計算機教學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采用案例教學法這可以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22教師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要求學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和順序來完成操作在傳統的計算機操作教學中,在達到一定效果的同時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因為這些現象脫離的實際。學生畢業后很難滿足社會的需要在計算機應用技能方面。高職院校教師在新課程標準下為學生進行講解時可以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例子,為了讓學生的想象力、動手能力和創造力發揮出來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法在進行實踐操作的時候,真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法在教師教授PowerPoln:的內容時,讓學生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來制作演示文稿,這樣學生可以結合自己喜歡的領域在制作過程中,使學生的操作能力不斷提高的同時還可以想學生展示形式多樣和內容豐富的設計成果,從而使學生受到更多的啟發。2、3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可以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在學生學習新知識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與舊知識結合起來,計算機的理論知識與操作能力具有連貫性,教師可以讓學生把想象力發揮出來利用這個特點。

          3、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實踐的機會

          要不斷高高職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水平就需要多進行實踐教學在高職院校的教學中,在實踐過程中讓學生不斷的鞏固所學的知識,同時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會受到培養。首先高職院校應該不斷的完善計算機公共實驗室的軟件條件和硬件條件,必要的應用軟件和教學軟件應該在每臺Pc機上都配備上,在應用這些軟件時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應該盡量促使他們結合自己的專業基礎,在計算機實踐能力上促進學生不斷提高。其次,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實驗室還應該全面開放在課余時間,并且安排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和答疑,在課余時間學生可以刷卡上機進行實踐,對學生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可以起到很大作用。另外,對于計算機基礎的考核機制也應該積極的進行改革在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改革中,在對計算機應用基礎理論知識進行考核中應該結合對操作技能進行考核,把開放化和多元化體現在考核方式上,從而使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可以不斷的提高,成長為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在畢業后能夠很快的適應自己的工作崗位滿足社會的需要?偨Y,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在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人們已經離不開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已經成為當今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要想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就必須掌握好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對計算機應用基礎進行教學改革,從對考核機制進行改革、對教學模式進行豐富、在教學中增加實踐機會、采用分層次教學方法等方面出發,在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中調動學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給學生提供一個和諧、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圍,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使學生滿足社會對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需要。

        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4

          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是培養技校學生綜合技能以及實踐能力的主要課程,具有應用性強、操作性敏捷以及知識更新快速等特點。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技工學校的計算機教學已逐漸從技能訓練向信息化素養教育的方向轉變。在對技校計算機基礎教學進行創新和探索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課程的改革,建立一個滿足技校計算機基礎教學要求和特點且具有積極作用的教學體系。

          一、技校計算機信息化教學的現狀

          技工學校作為教育機構,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在眾多教育機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強烈沖擊下,技工教育的發展同樣面臨著很多問題,這就需要在信息化時代,加強技工學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技校學生的知識基礎相對比較薄弱,由于高考失利,使其自信心不強。而計算機的多變性、多樣性、復雜性特點在為學生提供鍛煉的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通過調查發現,當前技工學校在計算機的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技工學校在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過程中將過多的精力放在了基本原理和理論上,從而忽視了實踐和具體的操作方法等內容,這就使教學內容與具體的職業知識存在對接上的問題。

          2.教學的形式過于陳舊和傳統,大部分還停留在單向的“老師教學,學生聽講”的基本狀態,這就導致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缺失,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從而影響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3.由于不同地區教學的方式和經濟實力存在差異,這就使得計算機的具體應用水平也存在高低之分。

          二、知識地圖在技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內容和含義

          知識的范圍較為廣泛,但是可以將其歸類為人們在對世界進行改造的過程中所得出的經驗以及知識,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意義,包括事實、判斷、方法論等方面,是人們對數據及信息的綜合思維和處理能力。在過程化、機構化、直觀化知識的基礎上知識地圖得以全方位的建立,其是一個具有相互交流特點的開放式交流系統,幫助人們更好地進行方法、經驗和知識的獲取,對需要了解的知識以及相關資源進行準確快速的獲取。

          以知識地圖為基礎的技工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內容主要包括:知識地圖構建的具體原則、功能以及模型。其中,構建的具體原則包括發展性、合作性、導向性、主體性原則,主要以學生的具體需求為構建導向,以學生為構建主體;功能主要包括導航、評估;而模型主要包括三個主要因素,知識的重點、存儲的要素以及相互關系。知識地圖運用中計算機基礎學習模式如下:

          通過分析,可以將知識地圖分為以下兩種:一是根據目標和實際應用方向來分類,根據應用具體場合的不同,學生將應用和知識進行結合,并且以原有概念為基礎,對知識的概念以及結構進行構建,從而實現教學實際目標。二是根據目標情況的不同,其可以分類為針對社會關系、能力、程序、概念等幾個方面。技工學校教育是目前我國進行技術教育的主流形式,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專業、高素質的人才,根據學生教育以及知識程度的不同,對其進行具有針對性質的職業技能及知識培訓和教育,而技校計算機類教學是指在技工學校的基礎教學中加入計算機基礎專業的相關課程。

          三、知識地圖在技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

          (一)知識地圖的應用現狀分析

          知識地圖的準確概念是在最近幾年才提出的,在技工學校的基礎計算機教育教學中還是處在初級探索的階段,因其將信息互聯網的相關技術進行了結合,使得可以利用的資源變得豐富多樣,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學習積極性進行了促進。學生通過互聯網的形式進行相關知識的探索和理論學習,打破了傳統教學的空間以及時間的限制,將多媒體與信息互聯網進行了完美的結合,并且最大限度上將二者的優點進行發揮,其主要的特點包括以下兩點:一是增強了學習的意義。教師首先以關鍵詞入手,對課堂或者單元知識進行總結,幫助學生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進行整體模式的構建,促進學生進行聯想和記憶,將短期記憶轉變成長期記憶,提高整個技校類教育中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質量。

          (二)知識地圖的具體教學概念圖制定

          知識地圖具體在技工學校教學中的應用主要包括知識的獲取、檢索、提取等幾個方面,知識的檢索功能為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以及教師的多種形態教學提供了主要的途徑;另外信息數據的提取方式分為自低向上、自頂向下兩種;知識數據的獲取主要是以關鍵詞的形式,對知識地圖的信息進行挖掘。

          另外,技工學校計算機教學的內容較為復雜,所涉及的知識也特別廣泛,知識地圖在此基礎上拓展了計算機教學實踐的空間。由于知識地圖的含義和內容清晰,在實際的運用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了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更便于學生進行記憶。而為了將學生的短期記憶轉變成知識的長期記憶,就需要對教學的步驟進行合理的設計:

          1.課前做好教學設計。知識地圖是以網絡為基礎的教學方式,因此,教師在對其進行運用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備課,對文字進行結構圖的編程,使之可以以圖形的形式展現出來。通過圖2(搜索引擎概念圖)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出,將知識地圖教學策略應用到教師的課前備課同樣十分適用。概念圖的制作使得知識的重點和結構更加清晰地呈現出來,知識之間的內部聯系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明確,這種方式使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知識內容更加便于學生的記憶。

          2.課堂上掌控好教與學的節奏。課堂教學一直是學校教學的基礎,傳統的計算機基礎教學主要以教師的單方面教授,形式較為單一,學生也是被動學習,加上計算機教學本來就較為復雜,因此學生很難投入其中。而知識地圖的引用,使原本的教學模式得以改變,學生成了學習的發起者和主體,知識點內容和關系一目了然,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3.做好課后的總結。課后總結包括測試環節和評價環節,其結果能夠對教學的情況進行反饋,知識教學的逐漸應用,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計算機知識進行了解。其中,評價體制一直都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充斥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便于及時對教育教學的質量進行測評,并且根據結果對教學的目標和內容進行合理的調整,從而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綜上所述,技工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為學生的整體素質培養提供了基礎和條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以后的就業和發展方向,而在計算機綜合教學中引入知識地圖的概念和內容,已經成為目前具有獨特意義的教學模式,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并且成了目前重要的教研對象。因其具有透徹、直觀、清晰、生動等優點,所以深受教師和學生的喜歡,但是知識地圖在技工學校計算機具體教學中的應用還處于一個探索階段,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5

          摘要:計算機技術在信息時代里的應用日益廣泛,使得計算機專業人才需求與日俱增。《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計算機類專業的基礎,在注重實踐應用能力與操作技能的背景下,《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應適時引入現代化的教學理念,改革教學體系,提高教學水平。CDIO教育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本,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積極探索其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對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水平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CDIO理念;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應用

          引言

          CDIO教育理念強調的是一體化與參與性,讓學生既能學到相互支持的學科知識,與此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與綜合能力,是符合教育體制改革要求的新型教育模式。職業院校開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涉及到的內容較多,在教育體制改革的要求下雖然也進行了一系列的轉變,但從整體上來看成效并不樂觀,需要積極引入CDIO教學理念,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本文首先簡要介紹了CDIO教學模式,之后就CDIO教學理念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和借鑒。

          1CDIO教育模式的簡要介紹

          1.1CDIO的基本內涵

          CDIO教學理念融合了構思、設計、實現與運作4個關鍵要素,是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來強化學生的學習。CDIO教育理念具有體現關聯性、強調實踐性、以項目為依托、強調主動性、注重整體性、評價多樣化的特點。

          1.2CDIO教學理念的核心內容

          CDIO主要有一個愿景、一個大綱、十二條標準三個核心內容,其中“一個愿景”指的是為學生提供一種建立在構思-設計-實現-運行過程的背景環境基礎上的工程教育;“一個大綱”涵蓋四個層級的內容,第一層級直接反映了教學總目標,具體來說包括四個要求:①學生應具備全面的個人與職業能力與素養,實踐能力是其核心內容;②學生必須掌握必要的技術知識和創新能力,能夠開發具有附加價值的產品或工程系統;③培養學生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及人際溝通能力,以便在現代團隊環境中更好地開展工作;④模擬真實的社會與企業環境,培養學生實際的工作構思、設計、實現及運作,達到創建并運行產品、過程及系統的目標;“十二條標準”包括背景環境標準、學習效果標準、一體化教學計劃標準、工程導論標準、設計實踐的經驗標準、綜合性學習經驗標準、教師CDIO技能標準、學習考核標準及專業評估標準等內容[1]。

          2《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應用CDIO教育理念的具體實施

          2.1教學活動組織模式

          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時應遵循“做中學”的指導理念,學生是基于項目進行學習的,在具體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實現掌握專業知識、鍛煉專業操作與應用能力的目標。因此,要著眼于學生設計,實現經驗的獲取來設計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活動,在此過程中必須包括初級與高級兩方面的多種設計-實現經驗,提高不同水平的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主動性與積極性。CDIO教學理念應用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是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為導向、以任務為驅動,將學習的具體知識融入到需要完成的項目中,并最終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的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科學合理地設計課程教學活動組織模式,其主要包括以下兩部分內容。2.1.1學習活動組織模式的架構建議結合《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內容的特點和教學目標,將課程內容模塊化并實施分單元教學,其各知識單元的教學流程見圖1。另外,課外學習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可以采取個人或小組形式,對單元內容進行課前預習、資料查詢等,將自主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盲點標記出來,再通過咨詢老師得到解答,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實際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為下一學習模塊制定提綱、布置內容、提供資料,并且提出一些關鍵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針對性,

          通過自主查詢相關資料與知識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及解決問題能力;學生在知識講解環節要先用自己的方式總結匯報學習成果;之后由教師講解學生自主學習時存在的盲點及有誤解的地方;一級項目環節是基礎性實訓項目,屬于個人作業的完整項目,需要完成教材上的實訓內容及相關作業,知識前后具有較強的關聯性,通過體驗知識的關聯性并獨立完成來達到掌握具體的知識目標;二級項目采取小組合作形式,項目的主要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學習或專業相關,以此來進一步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匯報環節主要是學生或小組對學習進展和成果進行總結匯報,通過組織語言和學習內容,達到鍛煉學生交流能力的目的。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匯報總結其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掌握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實際的運用情況,反饋教學,為制定下一步教學計劃提供依據[2]。2.1.2課時分配的架構該部分依據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結合《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課程內容安排三個教學周為一個學習任務周期,整個學習過程要以學生為主,注重學生的參與,縮短教師的講授時間,增加學生的實踐教學課時,針對模塊化內容的學習,首先要求學生匯報課外學習情況,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有選擇的內容講授和答疑,通過此教學模式和課時分配來督促所有學生,提高教學效率。同時以嚴格的要求來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有所收獲[3]。

          2.2教學評價方式

          CDIO教學理念的核心思想是能力本位,重點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為了客觀衡量其能力,必須采取科學的評價方法。建議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配合相應的學習成果的考核。例如,采用口試或筆試的形式考核學科知識學習效果;采用問卷和訪談的形式考查學生的學習態度、興趣、意向等;采用觀察記錄的方式來考核設計-實現相關的能力。因此,建議考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時采取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全過程考核,全方位評價”的方式。這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評價主體多元化,通過教師評價、小組互評、學生自評相結合的方式來評價小組項目。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教師的評價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客觀、全面的掌握;小組互評能夠促進學生間的交流互動;學生自評能夠實現學生的自我反思和總結,以加深對學習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二是評價內容多樣化,為了全面考核學生獲取知識和能力提高的情況,應從多維度、全方位角度入手,包括知識獲得以及實踐技能、交流能力及情感態度的變化[4]。

          3結束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作為培養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基礎性課程,在新的教育體制要求下,必須與時俱進,積極引入CDIO教學理念,注重學生計算機專業實踐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等多方面的發展,以高效的教學模式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為計算機行業的發展培養更多優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郁林.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現代計算機(專業版),20xx,28:17-20.

          [2]王云澤,李銀英.CDIO理念在藝術類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xx,22:237.

          [3]樊華.CDIO理念在高職院!队嬎銠C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xx,34:8208-8209.

          [4]黃玉蘭.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軟件導刊,20xx,02:178-180.

        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6

          摘要:中職生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普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實驗室設備維護困難,易忽視實踐教學等。通過分析這些問題發現,項目教學具有化解這些困境的功效。同時,還對項目教學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簡單設計,以便于經驗推廣。

          關鍵詞:中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項目教學;實驗室

          1項目教學概述

          項目教學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全部交給交學生,其中包括信息收集、方案設計和項目的實施等過程。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深刻把握項目教學的方法,把項目教學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利用計算機實踐課程和理論課程雙結合,通過分組、比賽等多種形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師適當引導,把計算機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等種類繁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分解為眾多項目,設定學生小組實際操作,真正轉化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關系中的位置。因此,在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具有實用價值。

          2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問題

          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作為學生的公共基礎課,是當今信息化的必然選擇。做好中職學生的計算機教育有利于提高中職生的綜合素質,但中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

          2.1部分院校師資力量弱,難以有效管理

          部分民辦中職院校由于其辦學力量限制,計算機基礎課程代課教師較為有限。同時,由于中職院校的生源特點,其學生難以約束。這樣,課堂紀律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弱化,教師難以把握課堂紀律。這對教師的課堂管理提出了挑戰,也難以培養學生對該學科的興趣和實現教育教學的有效化。

          2.2計算機實驗室設備維護困難

          計算機基礎課作為中職院校的公共基礎課,每個學生都要上,在有限的計算機實驗室中,學生的流動量很大,設備的使用率也比其他實驗設備高。這樣就加大了設備維護的難度。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如果出現問題,就極易影響學生學習,使得教師忙于設備調適而占用有限的課堂時間。

          2.3往往忽視實踐教學

          部分中職院校計算機實驗設備有限,壓縮上機時間。學生在計算機基礎課中的理論學習較多,而計算機教學中最主要的就是上機操作。學生只有通過上機,才能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因此,計算機基礎課程中實踐環節的弱化是計算機教學中的.困境之一。

          3課程教學中項目教學過程的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是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征而形成的特定教學結構的過程。它遵循“做什么,怎么做,怎樣從做中學”的原則。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項目教學過程設計就是使教學過程特殊化,融入項目教學方法。

          3.1作品展示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師向學生演示項目作品,以作示范。比如用一張已經制作好的精美Word作品向學生展示。

          3.2導入項目

          教師在向學生展示完作品之后,把該作品作為項目,并就此向學生們講解,引導學生分析項目,并且向學生們交代項目要求。然后,將此項目作為范例向學生們講解、分析,使學生們把握項目的重點,明確掌握該項目需要的知識基礎。

          3.3項目布置

          在導入項目之后,結合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要求,把項目任務下達給學生。同時,要分析和講解好項目的要求、目的以及對該項目的考核方法,使學生們全方位把握好項目。同時,可以引導學生掌握完成該項目所必須的知識點。在規定項目完成時間的同時施加給學生一定的壓力。

          3.4學生分組

          學生分組是完成項目教學的必要舉措。針對學生分組可以采取多種形式,一般有3種分組方法:①按照學生層次分組。這種分組方法就是要把基礎知識好的和差的分開,基礎知識好的分配給提高項目,差一點的分配給基礎項目。但是,這種分組方法需要在整個課程進行到60%左右時采用。②每組分配若干個基礎知識好的學生,再配合一部分基礎知識一般的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基礎知識好的學生負責項目,帶動基礎知識一般的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研究。③組長負責制。在規定小組任務之后,由組長統一負責,細分項目,并且落實項目的實施。

          3.5執行任務

          學生在明確小組任務之后,通過之前教師的演示來模仿,以便于完成任務。這時,教師應該處于“主導地位”,主動點撥學生,及時幫助學生發現問題,給予糾正講解,促進項目的完成,同時也可以采取激勵措施,進行分組比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6釋疑

          在答疑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之前的演示作品,引導學生分析范例,探尋問題的解決方法,多鼓勵組員之間研究、交流,獲得問題的解決辦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對于任務中的新知識,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進行研討活動,共同探索問題的解決途徑。對于極個別問題,教師可以個別輔導。

          3.7展示與評比

          作品的展示與評比作為項目教學的重要一環,可以增進學生對知識的獲得感和榮譽感。小組把作品向全班同學展示,對于好的作品,學生之間會互相欽佩;對于不好的作品,學生之間可組織探討作品的改進方法,小組提出項目完成中的困難,尋找班集體共同解決。最后,再根據作品完成情況進行質量評比,將個別作品作為榜樣,激發學生們對該學科的求知欲。

          4結束語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將項目教學引入到中職生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使得課堂生動、活潑,把死記知識變換成學生的自主探索,學生在愉快的討論與實驗中完成項目,獲得知識,實現教學目標。這種教學方式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有利于化解當前中職生計算機基礎課程的一些困境。

          參考文獻

         。1]廖克順.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項目教學與評價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xx(8):122.

         。2]陳亞琴.項目教學在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徐州:江蘇師范大學,20xx.

         。3]雷衛.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電子制作,20xx(9):137-138.

        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7

          計算機已經成為現代人才必須掌握的技能,可以說計算機現在已經深入到各個行業中去,與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計算機應用技能成為現階段人才考核的重要標準。傳統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在教學實踐中的主體地位沒有給予尊重,對學生的全面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個性化學習與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有效融合是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課程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對于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教學活動的開展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對于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進行深入調查,發現學生存在巨大的差異性,其中包括學生對于課程的學習興趣、理解能力等等,這些都屬于學生的學習個性。只有了解學生的學習個性,才能有效提升課程教學成效。

          一、針對個性學習的教學方式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只有針對學生個性差異開展教學活動,才能使得課程教學具有良好的成效。在課程教學開展前,教師需要通過多種有效措施,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了解,然后,教師再利用適當的方式把這些信息反饋給學生,引導學生對學習方式和學習手段進行改良,讓學生可以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地進行彌補。

          1.應用項目教學法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師需要依據學生的學習個性,針對不同的學生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對于計算機基礎較為良好,不僅對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同時具有良好學習信心的學生,教師可以應用項目教學方式。如果教師仍然從零基礎對學生進行教學,則會削減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例如,教師在課堂講述Word這一教學內容時,可以為這些學生布置一個項目。教師所布置的項目需要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例如,教師可以編制“班級學生各科學習成績調查報告”。做一份調查報告很容易,但是想要出色地完成卻是有一定難度的。在項目教學法落實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以項目作為教學活動開展的主題,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得學生在自我探索過程中逐漸掌握新的計算機應用技能,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2.講授法與任務驅動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一些學生計算機基礎較差,知識吸收較慢,對于計算機應用基礎學習缺乏信心。對于這些學生,教師可以應用講授法與任務驅動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對于這些學生,教師需要從最基礎的點進行教學,那么就不可避免地應用到講授法,對學生進行眾多理論和概念的講解。通過教師的深入講解,學生的知識結構得到有效的補充,從而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對學生進行任務布置,幫助學生對學習到的知識進行鞏固,引導學生去發掘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魅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信心。

          二、促進個性化學習的有效措施

          1.應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多媒體設備在眾多學科教學中都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師也需要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屏幕進行遠程監控,了解學生學習和操作的實際情況。還需要注重的是,多媒體設備可以幫助教師為學生創建個性化學習的良好平臺,為保障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礎。

          2.有層次地開展教學活動

          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學校會通過考試對學生的學習成效進行考核。所以,教師需要有層次地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幫助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鞏固。比如,在高一計算機網絡一節示范課上,教學目標是:認識并了解計算機網絡作用分類和組成,依此提出了四個問題:(1)什么是計算機網絡?(2)計算機網絡的作用是什么?(3)計算機網絡怎么分類?(4)計算機網絡有哪些組成部分?這就是給學生提出的四個層次,而后用大半節課的時間要求學生從教師做好的網絡課件中分別單擊計算機網絡的作用、分類網絡的組成等超級鏈接,通過屏幕呈現與書本一致的概念性的答案來完成。因為學生的學習個性不同,所以,教師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也需要考慮學生學習的個性化,依據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練習作業。并且對學生作業完成的情況進行檢驗,當學生達到一定標準后,再適當提升練習作業的難度。引導學生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目標,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3.構建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

          想要保障課程教學的有效性,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是必不可少的。評價體系中需要包含學生的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兩方面。學生通過自我評價,能夠加強學生對自我的反思,從而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氛圍。教師評價可以使得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變化,對學生進行鼓勵,同時更為良好地促進個性化學習與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融合,保障教學成效。

          個性化學習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融合,可以滿足學生課程學習的實際需求,尊重學生在教學實踐中的主體地位,為保障課程教學成效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還需要不斷加強研究力度,找尋促進個性化學習與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融合的有效措施,促進課程教學改革發展。

        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8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中職教育中每一所學校要求學生必修的公共課種類,同時,該項課程還屬于綜合性和實踐性比較高的課程項目。目前,我國的中職教育在計算機應用技術課教學上還存在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需要教育界的教學專家和相關一線教師密切合作、積極探索,尋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案。作者根據自己在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的實踐教學中的經驗和體會,總結優化項目教學的改革方案,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一、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個體差異性明顯。

          對于中職教育來說,學生大多沒有接受很高的教育,初中或者高中階段就輟學,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學生都來自農村地區或者偏遠山區,這就導致了學生之問的計算機基礎水平存在很大的差異,由于長時問不受約束,學生來到學校之后,經常會表現出散漫、無所謂、無興趣的情況,且這種情況所占的比例十分大。此外,中職教育中的很多學生都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通常情況下都是被動地學習,對自己的專業興趣不強,自信心不足,自我管理和自我學習意識較差,缺乏團隊合作精神。這種情況就對教師的教學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其結果是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嚴重時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厭煩教師的教學,拒絕教師的課堂教學。這就會嚴重影響到課堂的教學目標,很難實現既定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

          2.教材落后,教學方法不合理。

          現階段很多中職教育的教材都是學校自己編寫的,雖然設計了教學任務,和體驗式教學模式,但是缺乏前后的銜接和教學設計優化。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校一直沿用大班教學,集體操作的模式,對學生的專業技能結構不進行合理的劃分。目前,很多學校積極嘗試使用項目化教學模式,很多教師也知道項目教學的有效性和必要性,但是在多數情況下都會因為方案的可操作性和現實的教學條件的影響而淺嘗輒止。

          在這里作者認為,既然現有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現今中職教育的需求,我們就應該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履行自己的職責和守則,本著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度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

          3.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不恰當。

          由于受到教學環境和學校辦學規模的影響,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實踐與理論教學實踐明顯存在比例失衡的情況,很多教學條件都不能滿足學生上機操作的需求,其中有很多學,F在都不能實現一人一機的要求。這種情況就會導致學生的操作技術很難得到提高,很難達到職業教育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的。在現有的教學環境下,改善原有的教學環境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我們還應該做到在現有的條件下,盡可能多地給學生創造上機操作的機會。

          二、計算機基礎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的思路

          隨著中職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發展,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課程教學設計觀念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未來的發展前景,以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為發展目標,以培養專業的高技能型人才為教學主線,以職業教學為培養的核心。在教學內容的安排與組織方面要切實遵循動手實踐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教學原則,以培養有專業的崗位職業能力的學生為教學目標,不斷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專業水平,通過對課程教學模式進行徹底的改革,重新對教學的模式和教學的課程進行項目優化改革,把傳統的教學模式與先進的'教學模式相融合。把整個課程所有的知識點融會貫通,總結在一個大的項目中去,也就是把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所有知識點用一個具體可見的計劃總結到一個項目中來,有效地對知識點進行整合和銜接,同時根據學生的具體接受情況對項目進行適當的調整和規劃,以具體的項目為載體,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法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

          在課堂上可以采用小班教學、分組教學、團結合作、引導示范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有效地解決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終能夠保證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順利地完成,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使用能力和綜合能力,達到職業教育的作用。

          三、計算機基礎課程項目化教學實踐

          1.項目設計與任務設計。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使學生能夠熟練地使用計算機操作中的各種技術,課程結束之后能夠順利地完成各種職業測試。

          整個項目確定之后,教師首先應該自己上機操作,查看該項目的可操作性,對制定的項目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和把握,掌握操作中難點和教學中的重點,以便于更好地指導學生完成項目中的內容。

          2.教學過程設計。

          1)布置任務。

          首先應該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了解清楚教學的任務、目的和評價的方式,了解清楚完成此次任務需要的時問和知識結構。

          2)示范引導。

          任務布置下去之后,教師應該在現場進行一次示范過程,讓學生能夠對本次任務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和感知,避免學生拿到任務之后不知道從哪里下手,同時,教師的示范對啟發學生思維有積極的作用。

          3)學生分組。

          任務下達之后就應該對學生進行分組,學生分組的重要依據是,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專業技能水平,在充分考慮到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采用互補配對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每組設置一名小組長,全面負責小組的任務的執行和操作。分組完成之后,應該讓小組成員在組內對本次任務進行詳細的討論和研究,制定出最佳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案。在每個小組執行任務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協同合作地完成任務,使每一個學生在任務執行過程中都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4)任務執行與難點解答。

          學生明確自己的任務和職能之后,學生就可以執行任務了,每個小組都可以通過模仿、案例分析和自主動手操作完成本次任務。學生在執行任務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每組完成的實際情況,針對絕大多數問題進行專項解答,對個別學生的疑問進行單獨解答。

          5)創造有利的上機條件。

          為了滿足學生的上機需求,每組的任務除了在課堂上進行之外,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充分地開放機房,讓學生根據項目任務進行多次的實踐和練習,使他們都能夠充分地掌握詳細的操作流程,防止學生草草了事,損害了項目的完整性。為順利地進行科學教學,完成下一個項目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

          6)作品展示與效果評價。

          首先,小組之問對操作完成的作品進行充分的交流與評價,開闊小組的視野與思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學習到新的知識和理論,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對本次任務涉及到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全面的答疑解惑,總結其中的優勢和不足,對部分難點進行重點講解,使學生能夠跟得上進度;最后,評價的方式采用個人評價、組內評價以及組間評價和教師評價的方式進行,評價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評價的方式要公平、公正、公開,教師要客觀地評價和總結每一組的成果,并將其納入到學生期末成績考核中。

        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9

          摘要: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其基本特征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結合教學實踐將任務驅動教學法引入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并對其在教學中創設情境、任務呈現、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學習效果評價的具體運用及應注意的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多媒體;網絡;計算機應用基礎

          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中職學校的公共基礎課,是學生學習計算機系統知識的入門課程,其基礎性、實用性、操作性很強。而任務驅動教學法非常適宜計算機教學,因為它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任務或問題相結合,讓學生在真實的教學情境中帶著任務學習,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如何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來開展計算機基礎教學就成為了計算機教師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1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和優勢

          1.1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是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直接講解教學內容,而是精心設計一系列任務,把教學內容融入其中,通過讓學生自己完成任務來學習知識、掌握技能。這種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習慣,學會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1.2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優勢

          一是以任務為主線,有利于全面、準確地掌握教學內容。教師和學生圍繞如何完成教學任務進行教與學,學生的學習目的明確,教師的教學思路清晰,學生更容易掌握教學內容。二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教材、查找資料、同學討論協作來完成任務,而教師則是在學生遇到問題時給予幫助。三是有利于促進不同層次學生間的交流,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創新能力。學生除了通過自主探索的方式完成任務之外,遇到一些比較復雜的任務時,必須通過與同學交流合作、相互學習的方式來完成,在合作交流完成任務的同時,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得到了培養。

          2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的運用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大致可分為創設情境、任務呈現、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學習效果評價4個階段。

          2.1創設情境

          即由教師設計出具有某種情境的學習任務,把學生所要學習的內容巧妙地隱含在一個個任務中,使學生通過完成任務達到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例如:教學中筆者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18歲成人儀式的宣傳片,告訴學生這些作品是用PPT制作出來的,這樣學生會思考這是如何制作出來的,然后喚起學生制作自己18歲成人儀式MTV的欲望,從而為整堂課的成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2.2任務呈現

          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水平和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設計任務,把大任務分解成若干小任務。例如:PPT多媒體效果的任務設計。如何制作MTV呢?筆者設計了3個學習任務:一是制作某位學生個人的MTV,要求現場錄制,簡單剪輯,有配樂;二是現場編寫配樂詞,要有藝術性;三是從某視頻中截取一段,進行音效和配音的修改,并對其進行個性化設計。

          2.3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

          提出任務之后,教師不要急于講解,而要讓學生討論、分析任務,提出完成任務需要做哪些事情。這個時候應該是課堂氣氛最活躍的時候。在提出的問題中,一些是以前已經學習過的,這些問題學生自己就會給出解決方案;另一些是沒有學習過的,即隱含在任務中的新知識點,這也正是這個任務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最好都由學生提出。教師進行重點、難點分析,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引導學生學會完成任務的方法,學生在小組合作下完成任務。例如:筆者把學生分成若干組,組長將教師布置的任務具體分配給每位組員,喜歡音樂、朗誦的學生開始準備素材;負責設計的學生開始構思,討論各種方案的可行性;熟悉技術的學生開始準備操作軟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教師的指導來完成任務,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和能動性。

          2.4學習效果評價

          課堂評價是對學生能力的客觀評價,教師針對每個小組任務完成的情況,圍繞課程的培養目標,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雖然每組作品的質量存在差別,但每名學生都積極參與了。教師要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一方面關注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獲取知識的方法;另一方面還要看到學生獲得的經驗與教訓。教師及時表揚與鼓勵,目的是鼓勵學生相互學習、完善自己的作品,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例如PPT多媒體學習效果評價:講評內容為突出作品的主題和創意,展示各種處理技巧。操作方式是讓學生自行演示每組的作品,解說作品的構思、布局、處理技術等,并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評價。在學生進行作品欣賞或方法交流后,可進行小組互評,教師再進行提煉、概括和歸納。最后根據學生自我評價、小組互評和教師的評價,得出小組總分,評出最佳作品。

          3任務驅動教學法需要注意的問題

          3.1教師要注意進行角色轉換

          一是要實現從講授者向引導者的轉變。教師在學生遇到問題時,要引導學生積極探究,及時做好總結評價工作。二是要適時加強主導作用。中職學生精力充沛、思維活躍、個性很強,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控能力。因此,在教學任務下達之后,教師一定要進行適度調控和指導。

          3.2教師要注意教學內容的選擇

          任務驅動教學法非常適合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使用,但并不是每堂課都適用。比如實踐性較強的內容,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部分理論性較強的內容,用LBL教學法效果較好。教學方法的選擇不僅取決于教學內容,也取決于教學環境和學生的認知能力。

          3.3教師要注意加強課堂小結和改進考核方式

          在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的主要工作是引導學生學習,學生更多時間是自主學習,如果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不注重知識的學習和積累,就有可能出現這一次的任務完成了,下一次同樣的任務卻完成不了的情況,因為他沒有將任務的完成變成一種在一定理論指導下的自覺行為。因此教師要加強課堂小結,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要兼顧到。在考核方式上,筆者認為理論知識采用筆試方式,實踐性的知識可采用上機考試的方式,平時成績按團隊合作的作品成績、課堂表現綜合計算。

          綜上所述,教師在所創設的情境中,要為學生設計出一系列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技能和方法,這樣才能真正體現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10

          摘要:針對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對計算機應用能力的需求,分析了“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現狀,提出了面向專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建設思路,并對該課程體系下的教學內容做了簡單描述。希望以此促進信息技術與專業的融合,為非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提供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建設;計算思維;與專業結合

          1概述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高校除計算機專業外各專業學生的必修課。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學生不再是只學會辦公軟件的使用就可以,而應學會更多的計算使用技能。目前大多教學改革都在原有的以office為主的課程體系下一種調整,難以解決現在教學中所遇到的困難。因此,我們應該積極探索建立一種面向學生所學專業,有益于學生職業生涯的計算機教育。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將來可能利用計算機進行各學科研究和創新。面對現在大數據的形勢,傳統的實驗手段比如觀察預測和人工處理數據等顯得力不從心,如果能利用計算機來輔助處理效率和準確率都會大大提高。要想利用計算機解決專業領域問題,需要從大學開始培養計算思維。

          2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教學現狀

          1)學生已經儲備辦公軟件的使用技能。目前“計算機應用基礎”主要是計算機基礎知識加office辦公軟件的使用。隨著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開設,計算機應用基礎中相關內容雖淺顯但也都已經涉及。大學里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看似在重復,課程內容受質疑,學生熱情不高,教學效果欠佳。2)教材內容跟不上新技術。教材內容需緊跟技術發展,學生學到的知識才能較好得到應用。事實上,計算機教材中許多內容的滯后于計算機技術。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可能已經是過時的知識。3)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不強,獨立思考意識不強。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首先應該注重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其次注重運用計算機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在教學實際過程中,一般都是教師說什么,學生做什么。學生的學習比較被動,獨立思考創新意識就更困難了。4)課程設置沒有專業區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在教學模式、內容設置、課程體系等方面都沒有強調專業區分。然而不同專業的學生將來從事工作不一樣,對計算機技術的使用程度和要求會不同,我們應該注重學生利用計算機知識解決本專業的問題能力培養,F在計算機通識教育占90%,僅10%是和專業掛鉤且是教師主動發揮的。雖然有豐富的案例供大家選擇參考,但專業區分度并不大。5)計算機專業的教師對學生所學專業不了解。需要調研、思考、研究,并與專業教師進行深入交流,了解學生專業領域計算機的應用情況及用計算機解決什么樣的問題。逐步實現計算機作為工具服務于專業學習的教學理念。

          3面向專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建設思路

          當前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注重的是計算機基礎與辦公軟件的應用技能,不能滿足非計算機專業學生應用計算機解決本專業問題的能力。如果培養的目標是計算思維,將來思維融合,就可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面向專業的融入計算思維培養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建設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課程內容面向學生所學專業。目前學生在中學已經學會了許多計算機使用基礎,在計算機應用基礎中學到的知識在后續課程用不到,在專業中急需的技能卻沒有見到”。針對專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內容,不僅需有計算機基礎知識,而且要包含學生所學專業所必需的計算機知識;在技能上,不僅傳授計算機基本使用技能,還要傳授專業要求的相關計算機復雜技能。使學生確實感到計算機基礎課對專業學習的重要性;認識到計算機應用基礎課中所學的技能不再是中學所學技能的簡單重復,而是提高的是專業所必需的。這將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教學效果。2)提供多種學習模塊。強調學生主體性,實現因材施教。面向專業的計算機公共課課程體系,提供多種可供選擇計算機工具。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專業要求,選擇相關工具進行教學。3)強調計算思維。應用多種教學方法,比如啟發式,問題式,案例,任務或項目引領學生學會分析、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建立起計算機的思維方式。4)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師深入學生所在專業,了解其他專業對計算機技能的需求情況。

          4面向專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內容

          廣泛調研征求學生意見,和各專業教師相互交流后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師們一起研究做出一套包括三方面內容的方案。1)首先經過一番適選擇和組織設計出圍繞計算思維培養的核心內容。比如,算法與系統——迭代循環問題求解思維;計算與自然環境的融合思維——大數據思維。具體內容可用兩種方式組織:①專題性。比較典型的計算思維,例如“函數和過程”、“迭代和遞歸”、“并行與分布”等適合于以專題形式來組織。讓學生由淺入深地構建自己的計算思維。②系統性。以系統化的'方式構建計算思維。首先講解計算系統的基本思維,接著講解問題求解的過程,一步一步講解典型的計算思維,例如典型的算法、數據抽象與分析、網絡化等。2)針對學生專業的差異性以及學生需求的不同,采用有區別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在辦公軟件內容中,按照各專業收集匯總后的問題作為主要教學內容。比如化學專業中分子式的編排,數學專業中復雜公式處理,藝術專業注重多媒體應用,會計專業注重復雜數據分類匯總,地理專業中平面圖繪制等等。對同一教學內容,也應該以專業進行分別,各有重點。比如,中文類文科專業,對文字處理軟件的講述,應注重分節、分頁、批注、目錄等;理科專業,對電子表格的講述,注重合并、統計、公式的運用;電子商務類專業,注重網絡技術的應用;為此我們做了大量問卷,征求學生的意見。并做了和專業相結合的案例若干,F在有12專業區分,不同專業案例240個。3)增加了若干模塊供學生選擇學習。比如網頁制作,Flash,PhotoShop,思維導圖,為知筆記,高級檢索,多媒體處理,網絡應用,作譜軟件等等。

          5結束語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除了獨立的課程內容外,還與其他學科的專業課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跨學科不同思維方式的交融對于學科發展具有革命性的促進。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量大、面廣可以使各專業學生廣泛接受計算機思維方法訓練。對普遍提升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具備交叉的知識結構,提升核心競爭力有重要意義。良好的教學方案、教學內容、教學大綱和課程設置安排等可以更好實現教學目標。以上是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一些探討和理解,更需要各位教師孜孜不倦的努力,才能做出與時俱進的教學內容,為培養綜合性人才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戰德臣,聶蘭順.計算思維與大學計算機課程改革的基本思路[J].中國大學教學,20xx(2):56-60.

          [2]馮博琴,張龍.邁向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新高度[J].中國大學教學,20xx(4):8-11.

          [3]樊明智.計算機實踐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計算機教育,20xx(1):140-141.

          [4]袁駟.計算機基礎教育要面向應用,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J].計算機教育,20xx(1):41-43.

          [5]何欽銘,陸漢權,馮博琴.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核心任務是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大學教學,20xx(9):5-9.

          [6]陳國良,董榮勝.計算思維與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J].中國大學教學,20xx(1):7-10.

          [7]張敏霞.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設置探索和改革思考[J].計算機教育,20xx(2):22-25.

        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11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計算機已成為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各種生產工具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越來越高,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計算機技術已成為人們必須掌握的一門基本技能, 對于計算機的了解程度和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水平成為衡量現代人基本能力和素質的標準之一。因此,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是以培養高素質勞動者為目標的中等職業學校的一項根本任務。

          在大部分中職學校中,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 但在實際教學中, 課堂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學生在課堂中缺乏學習興趣,積極性低的現象普遍存在,因此,如何讓中職學生學好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如何提高中職學校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是擺在中職計算機老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中職學!坝嬎銠C課程”現狀

          1.學生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教學效果不理想。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 近年來中職學校招生時不再設置統一的分數線,以我校為例,我校從建校以來一直是面向全國范圍內招生,由于招生地區范圍廣,造成學生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在初中就開設了計算機課程, 有的從未接觸過,相當一部分學生對于計算機的認識只是局限于玩游戲、聊天、聽歌的基礎上,并未系統地接受過計算機課程的教育,這使以后的課堂教學難度更大。

          2.教材同實際應用脫節,造成學生興趣不濃厚。中職學校計算機課程以應用型為主, 著重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但目前沒有非常適用的教材。以我校為例,我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用得最多的是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材雖然配有《上機指導與練習》,但是案例過于簡單,缺乏實用性,對于一部分在初中時學習過計算機課程的學生來說,缺乏吸引力和挑戰力,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厚。

          3.學習目標不明確,課堂教學有效性低。中職學生在初中時學習基礎較差, 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中職學校后既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更談不上學習動力。對于計算機,普遍的認識是“打游戲、上網”,當在機房上課的新鮮勁過后,便產生懈怠感,不知道學了這些能做什么,漸漸失去興趣,把時間用來玩手機、睡覺等,造成課堂教學有效性低。

          二、提高中職計算機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措施與策略

          1.充分了解學生特點,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興趣。現在中職學校的學生普遍存在學習目標不明確、自控能力較差的特點,相當一部分學生無心問學,在學習當中稍遇困難就退縮、排斥,久而久之,對學習愈發失去興趣,這種情況下,睡覺和玩手機成了學生課堂的必然選擇,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要充分了解本班學生的特點和計算機水平,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各個教學模塊,盡量照顧各階段學生的需求、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進行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時,對于程度稍好的同學,準許他們在課堂上自由安排時間和練習, 鼓勵這些學生在完成自己的練習后幫助其他在操作中有問題的`同學; 對于起點較低的學生,給予更多關注和鼓勵,即使安排的課堂練習不能完成,也要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因為根本就不做還是初學操作不熟練導致的。針對前者,要及時詢問原因和引導;而對于后者,則給予鼓勵和贊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動力。

          2.轉變教學思路,合理運用任務驅動教學。傳統的教學模式對于中職學校來說早已不適用, 怎樣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成為課堂的主體, 是目前中職學校面臨的最大挑戰,“任務驅動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改進了以往“老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學習模式。

          所謂任務驅動教學就是教師把一學期要完成的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或多個具體的任務,讓學生通過獨立完成這些任務,掌握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任務驅動法有很多優點,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在進行小組討論合作時,程度相對好的學生極易形成派系而忽視程度相對較差的學生,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反正小組有同學會做,自己則開始打游戲、玩手機,這就需要教師隨時關注整個教學過程和課堂動態,在出現問題時及時給予糾正和引導。

          3.引入“競賽”機制,提高學習動力。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引入競賽機制, 激發學生的好強心和榮譽感,使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我曾經帶過兩周的打字實訓,打字本身是很枯燥的課程,可要想提高打字速度就要多打多練, 對于十幾歲活潑好動的孩子們來說, 每天幾個小時坐在電腦前練習打字無異于是一種折磨,時間久了,不僅會導致教學效率低、學習主動性差,課堂紀律也無從談起。因此,我在實訓中引入了“競賽”機制,每天對學生進行一次測評,進行成績統計,對連續三天都在前幾名的同學給予小小的物質獎勵, 一個作業本或者一枚小小的書簽。通過競賽,學生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經常下課了還坐在電腦前“劈里啪啦”反復練習,其實學生并不是在乎獎品的本身,而是對他們的一種肯定。

          4.加強教師隊伍學習,倡導“雙師型”隊伍建設。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軟件的更新速度飛快,這就要求計算機教師時刻緊跟專業發展步伐,及時更新相關專業知識,多在業余時間鉆研教學技能、提高實際業務水平。另外,教師之間應該相互之間多交流,取長補短,同時多進行一些技能競賽,這樣不僅豐富了專業知識,調動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更加快了中職學!半p師型”專業教師的建設。只有做到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及時完善專業知識結構,掌握現代教育理論,才能構建一支良好、過硬的師資隊伍,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服務于學生。

        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12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能力培養;教學改革;目標;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xx)23—0076—01

          一、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目標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計算機能力的重要任務。計算機能力是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專業領域問題的能力。計算機能力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操作使用能力,它是學生熟練使用計算機的基本技能;第二層次是綜合應用和設計能力,它是利用計算機解決專業領域問題的專業能力;第三層次是創新能力,它是前兩個能力基礎上的進一步擴展。基于此,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目標是:以計算機知識為載體,以能力培養為導向,運用多元化教學模式,對非計算機專業學生進行計算機能力和素養的教育,著力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和計算機應用能力。

          二、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和策略

          1.由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向各學科專業的不斷滲透,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必須與其他各學科專業交叉與融合。因此,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體系的構建必須凸顯“面向應用、著眼能力”的特點,同時做到高職非計算機專業學生信息素養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三年內不斷線。

          2.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1)基于導學的教學方法。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方法采用“導學+輔導+自主學習+通過性考試”的教學模式。依托多元化教學資源,通過校園網開放測試系統,提供在線的課程信息資源;著重介紹立體化教材、網絡學習平臺、測試系統等學習資源和平臺的使用方法,通過導學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2)多元化的學習模式。包括基于多元化課堂教學的學習模式、基于教師導學的學習模式、基于多元化教學資源的學習模式3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具體問題,合理運用多種學習模式,使學習過程更切合實際,更好地激發學習熱情。(3)教考分離的“第三方”課程考核方式。在第一學期的12月份和第二學期的5月份以學生所在系為單位集中報名,以通過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集中進行通過性考試。課程總評成績直接采用“通過性考試”成績,達到如下目標:①解決了大學新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程度參差不齊的問題;②創建了新型的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雙主體”教學結構。

          3.與專業相融合的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應用。(1)基本技能型教學模式。這種模式采用教師邊講邊操作的方式,使學生在課堂上對知識點和軟硬件使用步驟有了一個直觀的了解和認識。這種模式適合于講授計算機軟硬件和網絡方面的基本知識、常用軟件的操作使用方法等教學內容。(2)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是將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或多個具體的任務,任務中蘊含了要掌握的知識與技能,也蘊含了需要的'能力訓練要求,讓學生通過完成具體的任務,在實踐中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3)案例式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出發,要求教師組織和編寫大量能配合知識點講授的各種案例,這些案例要求生動、形象,并貼合實際。(4)主題研究型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開展研究型學習。具體由學生形成小組,每個小組提出研究主題。課程講授過程中,每個小組結合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完成開題報告、階段性報告;課程結束后,每個小組通過課后的研究與設計,提交作品和總結報告。

          4.“四位一體”的立體化教材的建設。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關鍵之一是立體化教材的建設。根據學科專業需求和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特點,要求立體化教材的構成部分各司其職,共同構成一個多元化的教學資源體系,最終形成紙質教材、在線學習活動指引、學習輔助光盤、實驗實踐指導、試題庫等立體化教學資源。

          5.多元化信息資源與學習平臺的建設。多元化信息資源與學習平臺集成了基于網絡的在線學習系統和在線測試系統。信息資源與學習平臺包括教學資源的上傳、點播與下載,作業發布,網上答疑與討論,在線測試等模塊。通過信息資源與學習平臺可以將課程體系中所有的學習資源集中在一起,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一個教與學的互動平臺,以在線方式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測試環境,為教師提供網上教學和輔導功能。學習期間或完成后學生可以隨時進入測試系統進行在線測試,以檢驗學習效果。

        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13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自我校建校以來各專業學員的共同基礎課,在學校教學層次改為大專以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到課時量都做了較大的修改,可見其作為文化基礎課的重要性;A,是與專業相對來講的,從課程組織上,基礎先于專業課,是構建專業體系的核心,從個人知識體系來說,也是先基礎,后專業,基礎是這個體系當中的根基。在現代社會發展與邊防部隊形勢任務來講,計算機應用基礎課覆蓋面廣,應用性強,說明這一課程不僅基礎,而且對人才培養的質量有很大的決定作用。這樣看來,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應當成為教員不斷研究與探討的課題。

          教學是教員組織下的師生的雙向活動,教員和學員雙方只有目標一致,全力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教學目標,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從目前課堂進行的一般情況來看,教與學是一致的、和諧的,但從教學的整個過程來看,尤其到期末測試、畢業實習的時候,就可以從學員們的測試和實習情況分析到一些問題:一是個別學員看似聽得認真,但知識點卻沒在腦子里留多少,只聽,沒有思考,沒有總結與沉淀;二是教員指到哪兒打哪,學習過程等待教員一攬子包到底;三是作業講評后,錯了就錯了,與己無關,沒有改錯糾錯習慣。這樣,在實際上是產生了教與學的分離。

          與中學教育相比,大專教育內容多,學制短;與大學教育相比,大專教育又是偏向于實踐技能,基礎知識少,實訓內容多。而部隊指揮學校學員與我們這兩個教學層次的學生相比,也有很顯著的特點,學習基礎不夠扎實,文化基礎層次參差不齊,同時社會經驗豐富,已經樹立了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有著年輕軍人的好勝心和榮譽感,對將來的第一任職充滿希望,又缺少切實的學習目標與動力。這就要求部隊院校的大專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員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特點,結合部隊大專院校學員的特點,不斷探索與完善,引導學員完成學業,有所成就。

          1 把握教學目標和重點

          教員明確并牢牢把握教學目標是每一所學校按綱施教的必然要求,教學目標是學校培養人才的具體化,也是教學活動的依據。學校教學目標和學歷層次調整后,新的教學大綱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教學目標做了詳細的說明,“通過教學……,掌握計算機相關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為學員的第一任職和長遠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梢,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教學目標是兩部分,一是基礎理論,二是操作技能,最終的目標是操作和應用。目前計算機及其相關的通信技術已在邊防部隊的辦公、執勤、訓練和日常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從這一方面來講,教學目標是必須貫穿在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當中,而其中的重點就是如何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從而避免學員第一任職各項工作無法上手的情況。失去重心、偏離教學目標,都必將導致學員學無所長,甚至是人才培養的失敗。

          2 分層次教學,因材施教

          指揮學校學員入學前文化基礎層次多,差距大,現有社會環境下,計算機的掌握和使用情況也因人而異,有的學員在入學前計算機操作已經非常熟練,但基礎理論不扎實,有的學員由于入學前的環境所至,幾乎沒有接觸過計算機,較多的學員是僅僅限于中學期間學校所學的一些簡單知識,而操作技能相當薄弱。面對這樣的教學對象,必須在把握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分層教學,因材施教。課程循序漸進地分為了幾個章節,進行完前面基礎知識的講解,后面的軟件操作因著學員對前面基礎知識的理解水平和動手能力的不同,在教學層次的難度上就要有所區別。例如講到EXCEL20xx時,對大多數學員要掌握大綱要求的表格制作與編輯和圖表生成就可以了,學有余力的學員往深了講,可以講到表格數據庫和函數應用,從而使每個學員在學習過程中都有的放矢,目標明確,更好地調動學習積極性。經過幾屆學員的教學實踐,這樣的因材施教、分層教學使得每一名學員都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在此基礎上,又各有所長,相對于入學前是一個質的飛躍。

          3 注重實例與情景教學,培養學員學習的自主性

          教學不僅僅是簡單地將知識“倒”在學員的腦子里,教學目標的實現體現為知識內化為學員的能力,學員脫離教師,脫離教學環境,達到人才質的一個飛躍。這個過程中,最主要的是培養學員學習的自主性,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情景教學與實例相結合是培養學員學習自主性的有效途徑。

          例如,在新的教學大綱中,網絡應用這一章,講解完基本理論之后,首先提出目前部隊網絡建設現狀這樣一個實例,從實例當中一一驗證網絡概念和基礎理論。從部隊現有網絡劃分層次講網絡系統的分類與覆蓋范圍,從各層的功能講網絡系統的拓撲結構和應用,從網絡中視頻會議系統和執勤現場監控講網絡信號傳輸,將章節內容一一印證到部隊的四級網絡當中。因為學員全都來自于部隊一線,對部隊執勤、執法中網絡應用的情況并不陌生,但不明原理,對這樣的實例教學既有興趣,又對所學內容有的放矢,對教學內容有了很好的理解和強化,避免了學員走上任職崗位后面對多個應用系統出現的茫然而上不了手的情況。在課堂實踐上,學員反映出極大的興趣與主動性,也提出了許多不同地區單位的網絡應用實例,如個別支隊將自己的辦公應用系統與地方公安網相連,形成不同類型網絡的互聯,可以就這樣的實例給學員擴充網絡互聯的相關知識,達到了課堂內容充實而豐富的效果。

          其次,在章節最后作為總結,提出討論題目:在現有學校網絡環境下,如何實現辦公文檔共享和傳輸。這是一個簡單的命題,但卻涵蓋了網絡應用基礎整個章節的主要內容,而作為實踐操作題目,有多種解決方案。先在課堂上進行了題目分析,提供學,F有的網絡建設構架,學員們課堂反應十分踴躍,有的提出用 “網上鄰居”,有的提出用FTP服務器,還有的提出用電子信箱、網絡硬盤……雖然因為理解能力和理論基礎差異,提出的方案有的成熟,有的在實際當中無法實現, 重要的是學員們確實動了腦子,想了問題,邁出了主動學習、探索學習的第一步。

          4 建立科學開放的考測機制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在考評時一直存在一個問題,作為操作實踐課實機操作課時量應占總課時量的60%以上,但在期末測評時多數題目是“紙上談兵”,往往實機操作的測評達不到理想的效果。與此同時,部隊信息化建設水平逐步提高,對干警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要求也提上了一個新高度, 20xx年,上級部隊要求干警70%要求通過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B的測試,以適應新的辦公通用平臺的投入使用,在部隊干警中掀起了學用計算機的高潮。以此為契機,我們嘗試著讓剛剛完成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二年級學員參加了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并在考試前有目的地做了輔導。目標一明確,在學員當中反響很大,學員普遍積極性較高,從個人發展方面認為能拿到一個社會公認的資格證是一件好事,而教員同時感到有了明確的目標,教學有重點,講解有尺度。考試結果真實反映了學員的學習實績,45%的學員取得了等級證書,而其它的學員也有了很大的觸動,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可以說是達到了實機操作的測評效果,而作為一門課程,也達到了總結、評測與促進的作用。

          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就是大膽建立開放的考評體系,與社會實踐接軌,也是體現了大專教育區別于本科教育的一個特點。把學員真正放出去,用社會公認的考試體系和評測尺度來檢驗學習成果,類似于部隊的實戰演練,以練去考,以考促學。作為嘗試,計算機應用課將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做為考測的主要指標進行下去,并不斷探索新的更能促練促學的考測機制。

          開放、討論的目的是培養學員學習的主動性,推動他們去思考、去動手,這個過程教員的工作量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更細了,要用心去構建合適的情景,找到合適的實例,此過程需要教員更多的探索與研究,希望能與同行共勉。

        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14

          摘要:在現代辦公環境中,計算機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特別是在當前廣泛流行的網絡環境中,計算機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用人單位對高技能、基礎扎實的計算機人才也更加渴求;诖,教育領域也更關注計算機人才的培養,不斷改革創新計算機應用的教學思想、內容和方法。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

          引言

          計算機技術是目前十分熱門的學科,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關注學生的操作技能培養,提升學生的計算機綜合素質。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本文結合筆者實際經驗,對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的理念及方法進行闡述。

          1、更新教學理念,努力形成教學特色

          為了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改變教學思想,更新教學理論,運用各種教學設備或多種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首先,教師應該認識到,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使他們能夠在未來的學習中獨立使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單純的教他們掌握知識。另外,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鼓勵他們積極分析和解決問題,這是當前計算機基礎課堂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其次,教師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就要建立一個平等、公平的教學環境,將“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同時實現了課堂教學與第二課堂的結合,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為今后工作奠定基礎。以“Word”軟件為例,許多學生將它僅僅看做是一種打字的工具。對于持這種觀點的學生,教師應循循善誘,指導學生使用該軟件來設計賀卡,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明確教學目標,推動教學內容的更新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從課程和學生的特點出發,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學生畢業后就業情況等,對不同的專業,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要關注學生的應用能力發展。這樣,可以有效地克服同一教學目標帶來的弊端,完成教學改革。另外,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極為迅速,教師在教學內容選擇和更新的基礎上,應取消、合并、壓縮部分老或重復的內容。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生畢業后,多數是崗位上的操作員,所以實踐主要是文本輸入培訓,確保學生文本錄入快速、準確。

          3、堅持“精講多練、重在實驗指導”的教學方式

          這里所說的“精講”不是指所有方面,指的是課程的基本知識和要點解釋,以便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鼓勵學生自學;“多練”是強調培養學生的技能,增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頻率;鼓勵學生大膽動手實踐,促進學生操作的協調性、靈活性、準確性和快速性。計算機基礎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只有在實驗中才能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熬v”的關鍵是“更多實踐”,一個重要的部分是實驗指導。在教學過程中,實驗指導與知識教學應結合起來,做好細節工作,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保證課堂內的信息量。

          4、改進教學手段,努力提高教學效率

          為完成“精講多練”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對基礎知識的講解,著重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改變以往教學中粉筆加黑板的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與多媒體機房來開展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充分發揮因特網、校園網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適當地改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條件,實現直觀教學,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比如,在使用電子教案進行講解時,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應當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做到圖文聲并茂。再比如,為了讓學生了解軟件運行的具體過程,應當讓學生利用軟件進行實時操作。這樣的教學方式提高了教學的互動性及直觀性,授課的速度也得到了改善。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利用校園網向教師提出問題,教師借助這一平臺為學生解惑。

          5、加強教學督查,促進教學能力的提高

          穩定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計算機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應該從以下方面著手來建設計算機教學隊伍:第一,嚴格執行教務處負責制。負責人不定期地到課堂聽課,了解課堂情況和學生課上表現,準確掌握教學的開展情況,同時要求教師之間開展聽課活動,取長補短,有效提高了教師的業務水平。第二,定期舉辦教學研討會,對教學中的難點與重點進行討論,更好地服務于教學。第三,鼓勵教師在職自學。定期組織教學經驗豐富的專家及老教師舉辦教學講座,向青年教師傳授教學經驗;青年教師要主動拜師,虛心請教,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第四,多開展向兄弟學校學習的活動。組織教師去學習、參觀,吸取成功的教學經驗。此外,還應組織教師參加全國或省市舉辦的計算機基礎教育會議,參加全國或省市教師培訓,鼓勵教師參與教材的編寫及論文寫作活動,參加教育教學課題研究,使教學經驗得以應用。

          6、結語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創新的研究非常必要,要持續開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潘海妹.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初探[J].裝備制造技術,20xx(02).

         。2]周鈺.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xx,(14).

         。3]張潤英.對電大開放教育本科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初探[J].科技致富向導,20xx,(05).

        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15

          論文摘要:高校非計算機專業培養的主要是計算機應用人才。因而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非常重要。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的思想對實踐性很強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建構性,它重視“情景”、“協作”在教學中的作用。

          論文關鍵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計算機教學 案例 任務驅動 交互

          隨著技術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信息時代的到來,傳統教學理論、教學觀念指導下的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適應新的形勢、新的環境,不利于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引人,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建構主義是學習理論中行為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后進一步的發展,隨著多媒體計算機和Internet網絡教育應用的飛速發展,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正愈來愈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逐步成為當今教育領域中的一種主流教育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更注重如何“學”而非如何“教”,它強調學習是積極的、建構的、累積的、目標指引性的、診斷性的和反思性的學習。21世紀是人類社會全面進人信息時代的世紀,為迎接正在到來的信息社會對教育的挑戰,運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形成全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思想,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定論,知識只是一種更可能正確的解釋,并非千真萬確、毋庸置疑的真理,問題不是通過反復機械地學習所謂“正確”的答案而得以解決。教材、教師和科學的權威并不能構成強迫學生接受知識的理由,知識的獲得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而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學習者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他要主動地建構信息的意義,這種建構不可能由他人代替。建構主義充分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強調了學習者以原有知識經驗為基礎所進行的意義建構,學習的實際是學習者通過新、舊知識經驗之間的雙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充實或改造自己的經驗體系的過程。也就是說,學習者不是空著腦袋進人學習情境中的,獲得知識的多少取決于學習者根據自身經驗去建構有關知識意義的能力。

          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既強調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只是教師的角色從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主角變成了幕后工作者,成了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媒體也不再是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方法,而是用來創設情境,進行協作學習和會話交流即作為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式探索的認知工具。高校非計算機專業培養的主要是計算機應用人才,即要求能熟練地使用計算機處理本領域的間題,對他們來說計算機主要是作為工具來使用的,因而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非常重要。針對計算機基礎課程實踐性很強的特點,筆者在教學中運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教學實踐,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1案例教學法

          對于案例教學法,我們可以追溯源于德國的“范例教學”流派。該流派針對傳統教學追求所謂的知識的系統性教學所帶來的種種弊病:教與學的形式化、不徹底性、膚淺性、側重記憶而不求甚解以及由此造成的學生負擔過重和厭學情緒等,提出以徹底性取代膚淺的、以使學生獲得系統的認識代替記憶所謂系統性的知識材料,以追求對難點與重點突破的.范例教學取代面面俱到的傳統教學。 案例教學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的基礎上,要求教師精心設置貼近生活、易于理解的案例以達到教學的基本性(從教學內容的基本特征的角度提出)和基礎性(從學生的認知特點的角度提出)。案例教學鼓勵學習者到真實環境中去感受、去體驗,從探究現象開始進行學習,通過特殊了解一般。在案例教學中,一般通過演示案例使學生對知識產生一定的感性認知,激發其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人門的案例一般較為簡單,便于學生理解,在教學中教師則由易到難逐漸對案例提出更多的要求,適時引出更深人的問題以引起學生的思考和討論,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掌握其中的知識點。例如,在講解ACCESS數據庫的查詢時,為了便于學生的理解,一般都是從單表單項查詢開始,然后再發展到單表多項查詢,引導學生學習復雜邏輯表達式的描述方法,最后向學生提出若要進行多表多項查詢又該如何操作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去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會面臨多表操作時表間關聯的問題,教師應適時提供解決問題的線索,引導學生逐步掌握多表操作的知識點。在教學的最后,教師應帶領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幫助學生梳理融人案例的各知識點,使學生獲得系統的認知。案例教學直觀、形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2任務驅動教學法

          “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是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核心思想,它要求教師在任務設置時善于將知識分布在實際任務中,并做好教學情境的創設。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在問題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運用,進行白主探索研究和協商合作學習,也就是讓學生帶著任務在探索中學習。教師適時組織學生對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開展討論,并給予啟發、歸納和指導,使學生能全面地掌握知識點。例如,在WORD文字處理的教學中,筆者依據學生和課程特點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個個問題作為任務提出,引導學生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的任務。搜索并發現到達目標的途徑遠比簡單地被告知正確答案更為令人高興和滿意,也許學生發現的解決方式顯得累贅,需要太高的代價或是不完美,這就可能產生想發現另一種更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的動機。這種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成就感,更大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3交互式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要求學生進行自由組合形成學習小組,共同去完成某項任務。小組成員對某些問題有不同的理解時,可以相互溝通、交流、討論甚至相互爭辯。這種交流也可在師生之間進行,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加深每個學生對問題的理解,由此建構一種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合作學習的交互式教學方式。交互式教學方式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投人程度大大地提高了。合作學習可以將認知負擔分布到每個成員身上,從而可以使學生完成單個人難以完成的復雜任務,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畢竟在現實社會中很多工作都不是一個人能單獨完成的,而是多人合作的結果。因而,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也將成為我們的培養目標之一。

          筆者通過實踐體會到,通過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為驅動的學習,能充分發揮計算機的各種用途,有利于學生針對當前本專業的問題和任務活學活用計算機知識和技能。計算機技術在飛速發展,社會需求也不斷發生變化,使得計算機教學不僅要使學生學會現有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術,還要使學生“會學”未來出現的新知識、新技術。也就是說,教師應該教給學生一種學習和利用計算機技術的方法,并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逐步樹立再學習和終生學習的意識。

        【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相關文章:

        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文化基礎的應用論文10-08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研究論文10-08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應用12-11

        計算機應用基礎層次化教學的應用03-27

        計算機應用論文02-15

        計算機應用論文06-25

        淺論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11-27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探討12-01

        計算機應用論文(熱門)06-25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