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應用論文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許多人都有過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計算機應用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計算機應用論文1
摘要:計算機課程中理論與實際操作能力是緊密結合的,實驗教學效果的好壞是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的關鍵環節。知識管理是一個知識開發、傳播、應用、積累和更新動態過程。本項目將知識管理應用于網絡實驗系統的開發和管理中,提供了一種新的指導思想和支持技術,以此優化實驗系統的開發和利用。同時,有利于資源共享和知識創新能力的激勵,有利于教學質量和學生技能的提升。
關鍵詞:知識管理;實驗教學;計算機實驗
知識管理是以知識為核心的管理,其管理過程包括了知識的獲取、存儲、傳播和開發應用。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當前知識管理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緊密結合,通過網絡對各種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果組織與管理,實現知識表現途徑和傳播的多樣化,保證教與學各用戶之間的資源共享與信息互通,從而來創新學習的自我組織行為及實施效果。實驗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加深對規律的理解,而且與課堂理論教學相比,實驗課程在培養和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觀察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等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同時它也為學生的研究能力、開拓能力、創新意識等綜合科學素質的培養提供了較好的路徑。因此,實驗課程在學科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實驗教學與知識管理基礎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其在各行業的普及,信息化也成為現代教育發展的主流和方向,教學方式、學習途徑與方法,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隨之發展的網絡遠程學習系統也成為了教育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網絡學習系統的應用,改變了時空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高校擴展以來所面臨的人員快速增長與教學設施嚴重不足的矛盾,讓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資源共享化和管理自動化在學習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是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在傳統的實驗教學中,教師自上而下的向學生傳播理論知識,并教會學生實驗方法和手段。但在此過程,學生與教師之間往往缺乏足夠的交流,這也就導致了學生學到的通常是一些顯性知識,即那些已經成文的或可以度量的、可以進行計算機處理的知識和信息。而對于存在于教師頭腦中的各種經驗、技能、訣竅等隱性知識卻無從獲得。知識管理是運用先進的信息和通信手段,將所學知識作為數字化資源進行存儲,通過對知識的強化管理,來改變學習成員的思維模式和行為,從而建立起知識共享和創新的知識系統,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效果。在傳統的網絡學習系統中,學習通常是單向的,所提供的資源也是非常有限的,在學習過程中一旦遇到問題,需要求助的時候通常由于資源的不足而無法獲取足夠的學習指導,也缺乏一個有效的交流平臺與其他學習進行有效的探討。知識管理是從企業管理中發展起來的新興理論,對知識的積累、共享、協作、交互、創新以及將隱性知識顯性化等理念對解決課程學習中對知識的有效管理等問題有指導意義。
對于計算機課程特別是程序語言的實驗來講,由于學習者缺乏基本的程序分析、編寫、調試等經驗,使得大部分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感覺迷茫,無從下手,找不到學習切入點。應該說,學生對程序語言的學習,通常是入門難、難入門,無法適應使用計算機思維而不是人的思維去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如何將教師的知識和學習心得,以一種有效的途徑傳授給學生,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所需要解決的首要課題,知識管理提供了一種解決思維。其目的就是要以恰當的方式把知識傳送給恰當的人,實現信息的有效應用,充分發揮信息的價值。將知識管理與網絡實驗系統相結合,以此來研究一種優化的、對學生學習有足夠幫助的實驗輔助系統。知識管理是以知識為核心的管理,而在計算機教學實驗中,知識的表現形式是多樣化的。要想使得各種類型的知識在網絡系統中得到有效傳播,首先必須對知識進行數字化存儲。
同時,知識管理對網絡實驗系統的支持,對于運用集體的智慧來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并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實驗技能和等級考試過級率的目的。
二知識管理與實驗教學的結合
(一)實驗知識的編碼和知識庫建設。在大學計算機實驗教學中,教師首先傳授的就是與課程內容相關的顯性知識,對這部分知識進行管理,可極大提高知識傳播效果。顯性知識是可以通過書本、語言等方式來傳播的知識,借助知識編碼,將需要講授的內容轉化為知識,通過實驗教學系統進行傳遞,使其便于學習、共享和交流,進而實現有序化、系統化的管理。在信息時代,信息系統的建設是為了實現資源共享和互聯互通,在知識管理模式下的實驗教學系統中,知識庫是實現知識編碼和信息共享的重要前提。使用統一的數據結構來存儲知識,通過知識庫的建設,從而完成知識儲存和信息共享的系統平臺建設。在系統平臺內,教師通過相關接口,將自己需要講授的知識及時地存入知識庫,形成系統化的知識。同時,在系統設計中,增加知識檢索功能模塊,以此來幫助學習者快速發現和獲取學習資源。
。ǘ⿲嶒烅椖垦菔酒脚_研究,實現實驗知識的綜合轉化。在基于知識管理的網絡實驗系統中,設計實驗項目演示模塊,將授課教師的編程技巧和方法,通過情景環境設計、案例分析等手段,實現顯性知識文檔化。學習者在新知識的學習,通常需要經歷觀察、模仿再到自我動手實踐一系列過程。在觀察和模仿的過程中,去學習自己不懂的知識,同時,也能在這一過程中,將老師的實驗技能,通過聆聽、操作等學習實踐,將他人的知識變為自身的知識。
。ㄈ⿲嶒灱寄芙涣髌脚_研究,以達到隱性知識的傳遞。隱性知識是教師在實際情境中通過實踐獲得的技巧和經驗,也是在學習程序設計等相關實驗項目時學習者最為缺乏的。由于此方面知識的缺乏,從而也導致大部分學習者感覺迷茫,找不到切入點。很多時候都是我們知道的多于我們所說的。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講授與課程內容緊密相差的顯性知識,同時,也要利用自己的經驗和學習心得等隱性知識傳遞給學生,從而幫助學習者能夠更快速的掌握所學內容。在本項目的研究中,通過對交流平臺的研究,學習者通過論壇、在線答疑以及Blog等方法促進師生之間深層次的對話,以達到隱性知識的傳遞。通過實時交互,將學生的困惑和教師的心得進行及時的溝通,學習者在此過程中,可以充分學習和借鑒教師的經驗、技巧等以及學習者的學習心得。最后系統再借助于后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形成隱性知識庫。
三結論
知識管理在大學計算機實驗教學中的應用,通過對知識的獲取、歸納整理、存儲以及共享利用,實現了將教師、學生和知識三者構成了一個動態的信息體系,充分發揮信息時代環境下知識管理的積極作用,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驗技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教與學的效果。
計算機應用論文2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化發展與變革,我國工程項目事業取得宏大發展,而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普遍應用,為工程項目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寬廣的空間,讓工程項目建立的質量及效率得到提升,本文就計算機應用技術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應用進行了研討。
關鍵詞:項目管理工程碩士論文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全球化發展,計算機技術已浸透至各行各業,其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工程項目管理作為工程項目中的新型管理技術,可讓工程建立的效率更高,質量更為優秀,而其中主要發揮作用的就是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可有效提升企業工程項目的管理才能及質量,增強工程項目建立管理中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研討是很有必要的。
一、工程項目管理中計算機應用技術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ㄒ唬┯嬎銠C應用技術有助于工程項目管理程度的提升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深化變革發展,工程建立項目管理已不再是對工程本錢、質量及進度等的簡單管理,需求對整個工程項目進行全面的控制及管理,工程項目管理的內容主要包含工程原料采購,項目設計,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及財務風險等方面的管理,這些管理僅靠人工是無法完成的,在工程項目管理應中,合理應用計算機技術,可有效提升工程項目管理的質量及效率,加強工程項目風險的應對力。
(二)計算機應用技術有助于工程項目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工程項目的建立周期較長,范圍比擬大,經濟及技術風險比擬大,要提升項目管理才能,需求計算機技術給予保證,運用計算機技術的信息化及系統化,有效改善項目管理措施,應用計算機技術中的數值,計算機的應用技術能提供強有力的數據庫資源及信息處置方面的才能模仿機及概率統計等措施,有效處理項目管理中的管理問題,讓國度的'工程項目管理國際化,與國際管理相接軌,這也是工程項目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向。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可對工程項目的信息進行搜集整理及統計,并恰當處置大量的項目信息量,計算機技術恰恰能做好這方面的數據處置,這有助于工程項目管理才能的提升,加強國際競爭力。
二、工程項目管理中計算機技術的應用
。ㄒ唬┕こ添椖抗芾響杏嬎銠C管理軟件的應用
工程項目管理是一項科學復雜的重要任務,其觸及的項目內容較為冗雜,單純運用人工計算法管理工程項目,是一件糜費人財物的事情,運用項目管理軟件能快速地繪畫工程建立的圖紙,計算出相關數據,并合理調整建立方案,運用計算機的管理軟件還能合理編制網絡進度,對工程項目中資源配置進行優化,把工程現有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有效減低工程項目的管理本錢,確保工程項目的管理程度及質量。
。ǘ┕こ添椖抗芾響械霓k公自動軟件的應用
在工程項目的管理應中,有些項目材料及信息較多,會給項目的管理部門形成較大費事,而計算機的應用技術中具有辦公自動軟件,辦公自動軟件是一種根底應用技術,將該應用技術應用至工程建立項目管理應中,管理部門運用CAD軟件進行項目材料的文字及圖像等處置,會為工程項目的施工部門提供出最精確合理的設計計劃及組織計劃。需求留意工程項目的管理部門中,每位成員需求經辦公自動技術方面的培訓,對文件材料及報表方面完成正軌化及規范化。在工程項目方案統計方面,可運用工程的預算軟件及電子表格分離方式,合理制造工程項目中的施工數量及本錢控制等工作,以緩解工程管理部門工作量,減輕報表及表格的制造本錢,存在數據差別時,在電子表格當中略微修正下即可,無需反復編制,動態反映收工程建立的情況,為項目施工提供科學性的材料。
。ㄈ╉椖啃畔①Y源中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控制
在工程項目的管理建立中,為了有效推進項目活動的順利施行,需求對整個工程流程提供科技保證,在這樣的目的下,工程項目需求以實踐的需求為導向,保證項目的信息管理效率,這就需求對項目管理各方面均有所觸及,契合項目管理的時間、范圍及質量等方面請求,并根據實踐工程的功用需求制定管理請求,可樹立較完善的項目管理平臺及信息技術方面的應用,讓項目的物資管理信息系統完善,把相關的信息材料進行管控與錄入,計算機的應用技術能提供強有力的數據庫資源及信息處置方面的才能,恰當運用計算機技術,可對工程項目的信息進行搜集整理及統計,并恰當處置大量的項目信息量,計算機技術恰恰能做好這方面的數據處置,這有助于工程項目管理才能的提升可制定出合理的項目管理,樹立完善的項目管理體系,為項目管理提供便利,管理體系主要包含項目改造的活動計劃與執行過程,把項目系統與計算機的應用技術管理系統進行有機銜接,以確保項目系統應用及員工職能應用,經過預算查詢,以理解項目資金詳細的意向。
(四)項目質量監視中計算機技術的應用
在工程項目的監視管理應中,工程項目的建立周期較長,范圍比擬大,經濟及技術風險比擬大,要提升項目的監管才能,需求計算機技術給予保證,充沛發揮出計算機的應用技術,工程施工前,可對工程項目的前期計劃進行規劃,運用計算機的應用技術,對施工計劃進行實驗模仿,經計算機的精細計算,預算所擬定施工的計劃,以確保施工可操作性,以提升施工保證性。在工程施工當中,可將計算機技術和項目管理進行有機分離,根據實踐狀況,構成信息化的項目管理系統,如人員間的互相諧和,不時完善項目的管理系統,保證項目管理的效率。在工程施工后,可運用計算機的技術對項目施行檢測,找進項目潛在風險的要素,合理評價項目質量,確保工程施工的質量。
三、完畢語
在工程項目的建立當中,計算機技術的位置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工程項目的管理過程比擬復雜,質量請求較高時,可運用計算機技術,提升工程項目的信息管理程度,強化工程項目的監管力度,對工程項目的建立行為進行有效標準,確保信息管理體系的有效落實,而且在工程項目管理應中,合理應用計算機技術,可有效提升工程項目管理的質量及效率,加強工程項目風險的應對力。計算機的應用軟件在工程項目的應用前景還是十分寬廣的。
參考文獻:
[1]張銀才.計算機應用技術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應用研討[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xx,05:187.
[2]徐延強,楊亞萍.計算機應用技術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應用剖析[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xx,03:4+6.
[3]唐傳娣.討論計算機應用技術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xx,13:140-141.
計算機應用論文3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計算機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計算機在商業銀行審計程序、審計計劃、內部拉制測試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筆者結合現狀分析探討了計算機在商業銀行審計中的應用,
[關鍵詞]計算機信息系統環境;商業銀行審計;審計計劃;內部控制;審計程序
一、計算機對審計的影響
審計師在計算機信息系統下執行財務會計報表審計,并不改變審計的總體目標和范圍。但是,計算機的使用改變了財務資料的處理和存儲,并可能影響被審計銀行為達到適當的內部控制而采用的組織和程序。因此,審計師在對會計制度和有關的內部控制的研究和評價所實施的程序。以及其他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就可能受到電子數據處理環境的影響。這些影響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對審計對象的載體產生的影響。在手工操作下,作為審計對象的載體是會計憑證、賬簿、報表和其他各種經營資料,都是可見性的文字、數字記錄,并且要求嚴格按照統一的規程來填寫和登記。但在計算機信息系統下,除了部分原始憑證和打印出來的賬表外,大量會計數據都是以電、磁信號的形式被存錄在計算機中的,若不經顯示或輸出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們既容易銷毀也容易偽造,而且可以不留任何痕跡。審計中即使發現可疑之處,要想進一步追查也是有困難的,還必須補充新的審計方法和審計手段才能滿足客觀需要。
2.對審計內容的影響。手工處理下的會計核算內部控制是通過合理分工、明確責任、規定業務處理程序以及加強業務人員之間的互相聯系和互相制約來實現的。審計師只要對被審計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進行全面了解和詳細測試并做出評價,就能夠據以確定審計的范圍和重點,制定出實質性測試程序以開展下一步工作。但在計算機信息系統環境下,數據處理集中由計算機自動完成,并改變了賬務處,計算機信息系統環境下的商業銀行審計,理程序,使原有的內部控制功能喪失,這樣審計師就需要運用一套新的技術和衡量標準,對計算機信息系統環境下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進行測試和評價。因此,會計信息處理和內部控制的變革使審計內容和側重點發生較大變化,審計的重點多放在異常業務的處理及系統變化的測試上,而不在于對相同業務取大樣本進行測試上。
3.對審計線索的影響。審計師必須跟蹤審計線索來審核有關經濟業務,以搜索審計證據。會計核算電算化使審計線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手工操作下,從原始憑證到記賬憑證、由記賬憑證到財務會計報表的編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記錄,都有經手人簽字,審計線索十分清楚。審計師進行審查時,完全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順查、逆查或采用抽樣的方法進行審查。但在計算機信息系統環境下,制作憑證、登賬及報表編制,全部由計算機系統按一定的程序指令完成,存有會計資料的大多是磁帶和磁盤,這些磁性介質上的信息是以機器可讀的形式存在的.,不為肉眼所見。手工系統下的傳統審計線索在這里消失了。為了能有效地審計計算機信息系統下的會計數據,除了制定一些規章制度外,還必須在會計軟件系統的設計和開發中提出審計要求,以便這些系統在會計核算中能留下新的審計線索。上述對審計線索的影響。使得對數據的輸入、處理和輸出控制的測試以及對計算機的操作過程測試成為審計的重要內容。
二、計算機信息系統環境下審計計劃的制定
(一)充分了解計算機信息系統
(二)充分了解計算機信息系統環境如果被審計商業銀行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對會計報表整體有重要影響,審計師還應當了解計算機信息系統環境,并考慮其對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評估的影響。對計機信息系統環境的了解,除上述對系統本身的了解外,還應了解下述內容:
(1)被審計商業銀行對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利用及態度。如系統是由被審計商業銀行購買并經確認證明或自行開發,被審計銀行對系統的開發、使用、維護的態度等。
(2)同行業或單位所處當地企業間的比較。與同行業或單位所處當地環境中的系統使用相比。被審計銀行計算機信息系統使用及信息技術狀況的趨勢。
(3)被審計商業銀行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及其環境最近的變化及計劃中的變動。如系統開發、改變技術平臺、改變計算機信息系統領導者或經營方向等。
(4)計算機信息系統環境下風險的性質和內部控制的特征。
(三)制定的審計計劃內容對上述掌握的情況及所搜集的資料。審計師應認真分析研究,從而確定審計的重點內容,制定審計計劃。審計計劃的基本內容包括:
(1)被審計商業銀行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概況;
(2)電子數據處理系統審計的目的、范圍、重點和起訖時間;
(3)審計項目的安排、內容和各個項目的具體要求;
(4)審計工作的方式、組織分工、審計步驟、時間進度和日程安排;
(5)運用審計方法以及審計工作中應注意的事項和問題。審計師在考慮全面計劃時,還應考慮:在對內部控制的全面評價中,確定對電子數據處理控制的任何可信賴程序;制定關于何處、何時與怎樣檢查電子數據功能的計劃,包括電子數據處理專家用的工程程序表;制定關于利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進行審計程序計劃等有關事項。
計算機應用論文4
摘要:計算機行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計算機產業的發展一定技術發展息息相關,本文就計算機信息網絡及關鍵技術的應用對策展開討論,重點分析了云存儲技術,GPS衛星定位技術和VR技術的應用。本文意在推進計算機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應用。
關鍵詞:計算機信息網絡;關鍵技術;應用對策
一、計算機網絡關鍵技術的發展的重要意義和價值
計算機行業是一個技術主導的行業,計算機網絡關鍵技術的發展,對于計算機行業本身的發展前景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分析計算機行業發展的整個歷程可以發現,每一個計算機產業發生變革的關鍵節點,都意味著計算機行業的整體發展質量邁入了一個新的臺階。從這個角度上可以認為,計算機網絡關鍵技術的發展,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乃至于人類社會的進步也都是非常重要的,著眼于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持續不斷發展,開發并應用計算機網絡關鍵技術,是當前計算機行業乃至于其他行業在發展運行過程當中所應該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二、計算機信息網絡及關鍵技術應用的路徑
2.1云存儲技術的應用
云存儲技術是基于互聯網本身交互性的特性而言的`。自從云存儲技術出現并發展起來以來,云存儲技術的應用已經在各個互聯網公司當中被深入的執行了,考慮到計算機行業最終的發展都是需要用市場來驗證的,所以各大互聯網公司都紛紛推出了云存儲相關的應用產品,更加重視將客戶體驗和客戶需求與云存儲技術本身的特點相結合,為自己和市場創造出更多的價值。其中以百度網盤,微盤為代表的應用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使用,而他們也由于存儲方便,保密性強等特質,逐漸吸引了更多的用戶,傳統意義上的移動硬盤,優盤等存儲方式正在退居二線,我國計算機行業的存儲方式正在經歷著一個巨大的發展和變革的時期。
2.2GPS衛星定位技術的應用
計算機信息網絡及關鍵技術在實體經濟領域當中的應用第二個表現方式就是GPS衛星定位系統的技術的應用。在以往的技術應用領域,GPS衛星定位系統往往只是應用于國防領域,民用領域應用比較少,使用的方式也比較單一,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深入發展,特別是互聯網支付的手段的不斷豐富,加上共享經濟理念為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并且使用,以滴滴打車為代表的網約車的出現,將GPS衛星定位系統的技術應用突破到了一個新的領域,將之推到了一個新的發展的高潮。事實上,技術是實現人們想法的一種手段,在已有的技術的基礎上,通過更好的想法,通過整合相關的資源來達到一個新的目標,將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方向,以滴滴打車為代表的移動應用軟件的深入使用就是基于這樣的考慮。同時考慮到技術和市場是一對相互影響和相互促進的因子,技術的發展為市場開辟新的領域和空間,而時尚的發展和技術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實際上,GPS衛星定位系統的深入發展和研究正是以滴滴打車為代表的相關民用軟件的深入發展而進行的。
2.3VR技術的應用
隨著計算機行業不斷深入的發展,當前VR技術的深入發展已經成為了計算機行業發展的前沿技術之一。回望這一技術發展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市場的需求和技術的創新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為這一技術的深入發展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VR技術在應用的過程當中也開辟出了新的應用空間和應用領域,以20xx年末王菲上海演唱會為契機,騰訊視頻向受眾提供了VR技術,付費用戶可以使用VR技術來對演唱會的全景式的觀看,這種顛覆式的觀看體驗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用戶,同時也為相關技術的在更寬廣的相片上的應用提供了可能。上面提到了,所有的計算機信息網絡及關鍵技術的應用都是應該由市場本身來推動的。我國當前正處于互聯網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黃金時期,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目光集中在互聯網領域,這也使得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占據了著很多有利的條件,在當前的條件之下,相關的從業者應該基于市場的需求,根據當前已經有的很多有關互聯網行業的知識和積累,根據原有的經驗來對相關的技術進行整合和使用。
三、結語
計算機信息網絡及關鍵技術的應用應該著眼于技術本身的特性,同時也應該深入考慮技術與市場之間的融合。當前,盡管計算機網絡還屬于虛擬經濟當中的一部分,但是計算機信息網絡的構建已經越來越對實體經濟產生了眾多的助推作用,屬于計算機信息網絡技術的時代已經到來。
參考文獻
[1]沐士光.虛擬化技術探討[J].大學教育,20xx(7):78-79.
[2]秋燕.淺談計算機技術在計算機教學與實驗中的應用[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xx(11):12-13.
計算機應用論文5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堅持“立足婁底、服務社會”的辦學定位,為地方培養了大量技術技能型高級人才。但隨著信息技術產業的高速發展,該專業職業崗位需求發生了很大變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為此,需要按照崗位要求,創新建立與市場用人需求更加貼近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一、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需求及培養目標
20xx年,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團隊成員前往婁底博通數碼彩印有限公司、長沙視傳廣告有限公司等九家企業進行專業調研與回訪,調研結果最突出的問題是學生社會實踐經驗不足、課程教學內容與崗位工作關聯度過低,因此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課程體系時必須解決的問題。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養,面向面向數碼圖文廣告及平面設計行業/企事業單位(行政機關)數碼圖文處理、網站美工一線崗位,培養擁護四項基本原則,具備崗位任職要求必備的數碼圖文處理、平面設計、網站美工專門理論知識創新創業精神,熟練掌握數碼圖文處理、平面廣告設計及網站美工、網站設計與制作、管理、維護與推廣、設計創意方法和表現形式,培養具備文化、公益、商業廣告設計創意能力、圖片編排等綜合職業技能,熟悉計算機最新發展技術,把握職業規則及行業準則,可持續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
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思路
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制約著專業的發展,實驗實訓缺乏前瞻性和先進性,校企合作不夠深入,停留在表面。改革的思路是創新重構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開發項目化課程體系,專業教學環節及考核評估。以行動為導向,深入行業與企業調研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崗位能力,明確崗位所需要的職業技能,根據培養目標及專業方向分解職業技能要素,按照工作過程作為課程內容體系構建的依據,開發以行動導向課程,強化職業能力培養。按職業能力成長規律,歸類整合職業行動領域,提出典型工作任務,完成每個工作任務的情境描述,進行學習情境的設計,以提升專業群整體水平,并在人才培養模式、以工作工程導向學習領域課程方案設計、教學改革、教學資源建設、職業技能鑒定、技術開發服務等方面起到示范輻射作用,打造信息技術專業群。
三、創新“校企融合,產教融通”人才培養模式
本專業團隊通過深入信息行業企業調研,對機械行業人才需求狀況、專業發展趨勢、崗位能力需求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通過對專業職業崗位(崗位群)的結構、職業崗位能力的調研分析,由校內外專家和專業教學團隊組成的計算機專業指導委員會研討并創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教學內容與崗位技能要求對接。以職業崗位需求為依據、專業技術課程為核心、職業資格證為認證標準,加強與婁底、長沙、江蘇等多家企業的合作,實施“校企融合,產教融通”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課程設置按適應職業崗位(或崗位群)的`職業能力來確定,把計算機行業與企業專家請進校園,把產業經典案例融入課堂,專業課程內容與信息產業企業標準相融合;建設“理實合理,工學共贏”的課程氛圍,增加“產教融通”課程比例,基本技能模塊課以必需夠用為度,核心模塊課可以設置專業發展方向。實現課程教學和職業資格認證的融合。鼓勵學生考取數碼圖文、網站美工相關職業資格證書,主要包括廣告設計師資格證、平面設計師資格證、網頁設計師職業資格證書。需要將考證融入課程體系,做到課程體系與產業結構融通,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融通,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培訓融通。
四、重構“項目導向、課證融通”課程體系
基于“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本位,以行動導向實施為途徑,以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為主體”的建設思路,構建堅持系統培養“項目導向、課證融通”的課程體系。加強校企合作,重點開發以數碼圖文、網站美工項目為載體,按照“項目化、技能化、一體化”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真正實現項目引領、任務驅動、理實一體。在設計實習實訓內容時,注重鍛練學生計算機基本技能的同時,鞏固所學理論知識,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理解;將職業技能鑒定與專業培養目標結合起來,技能證書與專業的符合度保持在100%。盡量做到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學內容與信息產業相結合,實訓實習與行業發展相結合,能力培養與素質教育相結合,專職教師與企業兼職教師相結合,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證書培訓相結合。建設“項目導向、分段遞進”的實踐教學體系。依據課程特點,每門專業課程選定一名課程負責人,設置相關的實踐典型教學任務,不斷優化和改進課程標準,構建“以實戰任務為載體”的數碼圖文廣告設計與制作知識與技能操作有機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強化職業技能訓練,突出綜合職業能力培養。
五、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
打造一支專兼結合、寬基礎、高技能、“雙師”型教學團隊。通過校企合作共建、培訓、企業實踐等手段,建立一支專兼合理、理實兼備的“雙師型”教學團隊。重點培養專業帶頭人1名、校外專業帶頭人1名,骨干教師3名,雙師素質比例達到100%;聘請5名企業技術骨干充實教學團隊,兼職教師在專業教師團隊中所占的比例達到55%以上。本專業課程修滿畢業建議學生首先就業,全面轉入社會實踐,在實踐中繼續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職業能力,完善職業素質,正確定位,順利完成職業人轉化。三年內完成本專業的在職學歷提升,實現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全面提升。積極參與企業的勞動競賽和技能競賽,在實踐中提升技術和能力。二學年進行寬基礎培訓,安排學生進行認知型、操作型小型項目開發;第三年學習應用性課程,進行專向培訓,安排學生做工業項目設計(畢業設計)和頂崗實習。
六、結語
通過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教師把握了專業方向,進一步明確了課程體系,教學效果得到明顯改善,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也更加符合信息技術行業發展的需要,畢業生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參考文獻:
[1]李和平.高職通信技術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xx,7.
[2]曲昊.校企合作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探討[J].信息系統工程,20xx,4.
計算機應用論文6
摘要:基于巖土工程設計中CAD(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的多年使用經驗,通過依托計算機所編寫的樁位平面布置圖中樁位自動編號小程序在CAD中的使用,文章分析了CAD在工程設計中舉足輕重的作用,引申出自動化控制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關鍵詞:建筑工程;工程設計;高新技術產業;自動化控制;計算機輔助設計
1自動化控制概述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電子計算機應用的普及,自動化控制開始沖擊著人們的視野及現實生活。它應用到社會的各行各業:工業、農業、國防等領域。由于它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聯系,因而發展迅猛,現在已成為了高新科技產業、先進制造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起到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使得社會生產率以成倍的速度飛速提高。自動化的出現,使人類走上了省時省力、高效便捷之路。自動化控制理念的引入以及電子計算機的普及,使得社會生產力與九十年代相比提升了一大截。何為自動化控制?簡言之就是非人工控制,即不需要人親自動手的情況下,利用控制裝置使被控對象或過程自動地按預定規律運行。自動化控制體現在過程自動化、機械制造自動化、管理自動化三方面,例如我們常涉及的'電氣自動化設備、自動生產線、可編程控制及其網絡、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及計算機監控管理系統等領域。自動化控制已成為現代化實現的條件和標志。隨著1946年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的誕生,自動化控制加快了它的進程,十幾年后,工業方面出現了自動開關、自動作業、數控機床、加工中心、自動化倉庫、計算機輔助制造、計算機輔助設計及之后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開始它從機械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轉變。而在建筑工程的設計領域,應用最廣泛的便屬計算機輔助設計了。
2計算機輔助設計
2.1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概念及應用
CAD是ComputerAidedDesign的縮寫,即計算機輔助設計,指設計人員在計算機、圖形設備界面上進行設計工作。1972年10月,國際信息處理聯合會(IFIP)在荷蘭召開的“關于CAD原理的工作會議”上給出如下定義:CAD是一種技術,其中人與計算機結合為一個問題求解組,緊密配合,發揮各自所長,從而使其工作優于每一方,并為應用多學科方法的綜合性協作提供了可能。CAD功能強大,多個行業、領域均有用到。如建筑工程、裝飾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水電工程、土木施工中的工程制圖;精密零件、模具、設備的工業制圖;服裝加工中的服裝制版;電子工業中的印刷電路板設計等諸多領域。它有強大的、開放的用戶界面,以此為平臺供用戶發揮各自專業的技術特點。在建筑工程中,應客戶要求,設計通常要用計算機對不同方案進行比選;各種文字的、圖形的、數字的設計信息電子格式,都需存儲、修改、成圖,且能快速檢索。設計人員通常利用CAD從草圖開始設計,將草圖變為工作圖,繁重工作由計算機輔助完成;CAD可以完成圖形的編輯、放大、縮小、平移、復制和旋轉等有關的圖形數據加工工作,由CAD自動產生的設計結果,便于設計人員快速作出圖形,并可及時快速修改完善。
2.2計算機輔助設計應用實例———樁位平面布置圖中樁位編號的實現
20xx年3月河北神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在河北省平山縣擬建神池商廈項目商業綜合樓。高層部分設計采用框剪結構,筏板基礎,設計要求處理后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達到430kPa;多層部分設計采用獨立基礎,框剪結構,設計要求處理后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不小于400kPa。我公司承擔了該工程的地基加固處理工程設計與施工任務,設計采用素混凝土樁進行地基處理,經計算,確定復合地基面積置換率為9.5%,設計總樁數為2632根。設計方案需附《樁位平面布置圖》,其中每一根樁都需按順序編號,二千多根樁,我們在CAD中使用編號命令,僅用了一分鐘,從左至右,從上至下,準確、快速,使設計人員從單調、重復的編號工作中解脫出來,把主要時間和精力用在設計理念、設計方案、關鍵參數的思考上,快速交出用戶滿意的作品。而在該工程施工時,根據現場實際地質情況及設計要求,共完成素砼樁4083根。如此大的變更,我們借助計算機輔助設計,僅用4個小時就完成了設計方案的修改。在CAD中重新布樁后僅僅一分鐘即完成了樁位的重新編號。在CAD中調用一個“count”的程序小插件即完成了此項編號任務,由此可見它功能的強大。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們所畫的《樁位平面布置圖》是通過直尺、三角板、圓規等工具手工繪制的,加班熬夜也需三四天才能完成,若需修改,只能重新再畫,遠不能滿足用戶需要,跟不上社會進步的步伐;進入二十一世紀后,計算機大范圍普及,借助計算機輔助設計,運用三、四個小時便可完成《樁位平面布置圖》的繪制,而當時給樁位編號時所用時間視布樁多少一般在三十分鐘以內。該小程序使CAD實現了《樁位平面布置圖》中樁位的半自動編號,即人工指定編號位置,CAD自動流水編號。雖是半自動,但相比手工繪圖編號,已大大節省了人力。而我們現在所用的“count”小程序,已實現了編號完全自動化,編號完成時間快到以秒計算。隨著科技進步,外部程序的功能提高、改進后,仍可在CAD中調用。由此可見CAD可以順應社會的發展變化,不斷提高自身以滿足用戶要求。
2.3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意義
計算機輔助設計已在建筑設計中廣泛應用,非常普及,已到了缺之便無法工作的境地。CAD在設計領域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人不用。在建設過程中設計是建設的靈魂,是其必要的前期階段,施工則是人們理念、目標的實現,是實體的建設。在建筑行業,自動化控制已成為其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3結束語
分析表明,將自動化控制中的計算機輔助設計這一強大工具應用到設計工作中,會使得設計人員省時省力,修改便捷,作品準確、美觀。因此我們應重視CAD的應用,熟練掌握該項技能,使其成為設計人員的必備技能,讓CAD為我所用。在現代社會,高質高量高效,就代表巨大效益,而要實現此目標,自動化控制功不可沒。自動化控制改變了人們的工作理念及工作方法,使我們能夠高效完成工作任務。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xx.
[2]ShamTickoo.萬水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系列:AutoCAD命令詳解與問題剖析[M].齊舒創作室,譯.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8.
[3]王孝武,方敏,葛鎖良.自動控制理論[M].機械工業出版社,20xx.
計算機應用論文7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校對每個學科都有計劃的進行教學模式的轉變。而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將以往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相對被動學習的教學模式進行改變。高校對于計算機課程的開展,就是為了將學生們的信息素質加以提高,對學生日后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所以,本文就高等院校計算機課程中對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利用加以分析,希望可以為日后教師的教學帶來一些參考,也為現代教學的優化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
任務驅動教法就是以完成任務以及多方面互動式教學為理念。教師不是課堂的主宰,而變成一個引導者和任務發布者,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老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圍繞著課程的知識點,教師進行提問,學生對問題進行獨立解決。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對學生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給予極大的提高。而在高等院校計算機教育也就是信息技術課程中,就可以利用此種教學法來進行教學。
1對情景與任務進行合理的安排
在任務驅動教學法這就需要教師對教學情景進行創造,最好能與現實基本一致,目的就是讓學生對知識進行完全掌握。在對情景的設計中一定要符合邏輯,要和實際情況盡可能的貼近,生拉硬湊的情景反而讓學生沒有代入感,對學習知識沒有太大的幫助,只有貼近現實的情景才能更容易被學生們所接受對于情景的設置,還要進行多方面考慮的。
1.1要依據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組學習
對于在學習上安排的任務也要根據班級小組的情況進行分配?紤]到高校學生們來自各個不同的省市,地區與地區之間的教學水平存在差異,而對信息技術課程又不具有統一的標準考核,此外,每個學生的家庭環境也不盡相同,家里具備計算機和不具備計算機的`學生之間可能也會有所差異,學生們的計算機水平相差過大,而這個客觀問題也是教育中不能回避的。所以,教師可以進行分組,依據學生情況設置任務難度,幫助學生進行更好的學習。
1.2對于任務的提出要制定明確的目標
在目標的設立中可以進行細化,設立小目標。由淺入深,從簡單逐漸向困難處延伸,利用層層遞進的方式來確保最終目標能夠完成。如果將課程的所有目標一次性灌輸給學生,學生們就會產生抵觸心理。但是如果把任務進行拆分,讓學生們在一次一次簡單任務的完成中感到喜悅,并且有成就感,那對之后的教學難點也就有了鉆研的欲望。比如,在《制作網頁—美化網頁》這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就是能夠制作網頁并且將網頁美化,針對這個目標,我們可以循序漸進的進行拆分。第一步,先對信息進行采集和整理。在信息技術課程中,主要就是對計算機的運用,通過互聯網進行信息來源的收集,選擇合適的信息內容進行分類整理;第二步,要將收集整理出來的資料與網頁進行設計構想,對布局進行組織;第三步,將整理好的資料放再設計好的框架之內;第四步,開始進行美化環節,可以從背景、邊框、字體以及整體頁面的布局進行處理,讓網頁看起來更加美觀;第五步,在網頁中進行視頻、音頻、flash的安排。這就讓《制作網頁—美化網頁》的整體教學目標,經過五個任務的拆分,完成課程的學習,這樣學生學起來更加輕松,也不會產生無所適從的感覺。
1.3作為應用學科的信息技術不應該單獨的被存在
信息技術課程就是一種載體和工具,可以對所有其他所有課程進行融合。因此在為學生們進行任務的布置時,可以將高等數學、物理、英語等學科進行有機的融合。帶領學生進行不同領域內的知識探索,將學生們的自主整合能力進行培養,在學好計算機課程的同時也能對其他課程進行整合學習。
1.4要對課程進行任務后點評
在課后的點評中,通常要將兩個方面進行總結。首先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團結協作和自學能力:在任務進行時有沒有進行主動的思考,是否和小組中的其他成員進行合作,有沒有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積極回答等等,這主要就是對學生在進行教學任務時有沒有端正態度的一個評價觀察;還有就是對任務情況的觀察,任務過程中學生是否順利完成,完成的效果怎樣。這些就是對學生理解能力以及學生創造力的情況反映。教師根據每節課程的觀察,對每個學生的情況都進行了解之后,可以依據情況對小組進行調整,爭取做到最佳的學生搭配。
2高中計算機課程對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應用誤區
對于計算機信息科技這類學科來說,其特點就是要比傳統學科對基本技能的培養上更加的注重,而基礎知識就是學生對概念以及定義的準確理解,這種能力是學生們所優先具備的,可在實際應用方面效果卻不大。在計算機課程中反而對實際操作能力更加看重,因此教師應該將其與傳統課程加以區分,不可本末倒置。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對信息渠道獲得掌握,可以將各種信息資源進行篩選,對網絡協議進行設置等等的學習,會更加具有實際意義,讓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
3總結
綜上所述,任務驅動教學在高校計算機課程的應用中還是具有很大積極意義的,課堂中對角色關系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以提高。這也符合新課改中對課堂的要求,也讓信息技術課程更加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師只有在課堂實踐中進行不斷探索和創新,因材施教,才能幫助學生未來成為綜合性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高淑然.計算機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應用研究[J].科技風,20xx(03):238.
[2]范銀平.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統計與管理,20xx(6):160~161.
[3]左鵬.淺析我國計算機教育開展現狀及應對措施[J].電子制作,20xx(4):36~37.
計算機應用論文8
。摘要]隨著中等衛生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是職業教育的要求與趨勢。根據中職衛校計算機教學特點,筆者將計算機應用基礎這一公共基礎課程與醫學專業結合起來,采用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開展教學,著力提高學生計算機的應用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知識和技能,為今后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一門計算機入門課程,屬于公共基礎課,旨在為學生提供計算機一般應用所必需的基礎知識,使計算機真正成為他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得力助手。在教學中,筆者采用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在計算機基礎課教學過程中融入醫學專業知識,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和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F介紹如下:
1開展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的有利條件
1.1社會發展和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需求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醫學領域的發展,我國許多醫院已經建立醫院管理信息系統(HIS),利用電子計算機和通訊設備,為醫院所屬各部門提供病人診療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中職衛校學生畢業后從事醫院工作需及早適應和熟悉信息化醫院相應軟件的操作方法。針對這一職業生涯需求,在校期間,學生更要認真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
1.2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
根據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到20xx年,形成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職業教育的戰略地位至關重要,要推進現代職業教育發展,培養創新型人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1.3中職衛校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要求
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投入合作學習中,使學習過程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累,更是身心和人格的全面發展、綜合素質的進一步提高。
2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學習中的實施過程
2.1教學設計思路
在教學設計中,從中職衛校學生實際學情出發,充分考慮醫學生學習醫學專業知識興趣濃烈這一特點以及學生已掌握基本醫學知識,具備一定醫學操作技能。故著重突出計算機與醫學的結合,讓學生認識到計算機與醫學的密切聯系,提高利用計算機解決工作與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頭腦風暴法、探究式學習法、自主學習法等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勇于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為日后實習就業做好準備,更為職業生涯發展和終生學習奠定基礎。筆者教學內容是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電子表格處理軟件應用(MicrosoftOfficeExcel20xx)的“制作數據圖表”,教授班級為護理專業一年級學生(第二學期)。教學引入“健康夢中國夢”這一主題,讓學生應用醫學知識開展健康體檢(如身高體重、血型、血壓、血糖、體溫、視力等)的檢查,置之其中獲取最直接最真實的數據,同時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與專業聯系起來,讓學生提前進入職業角色。
2.2教學實施步驟
2.2.1準備階段
、俑鶕䦟W生特點做好課前分組,充分考慮性格、計算機操作基礎、醫學操作技能等因素,確保分組的平衡性。同時,選出一名學生為組長。②教學實施前一周,發放任務指導書,以“健康夢中國夢”為主題開展健康體檢,搜集查閱資料了解健康體檢的`常規項目,對體檢所得數據進行整理匯總,最終錄入計算機。③師生討論制訂學習過程評價量規,采用自我評價、組內評價、教師評價的方式考察學生表現,從知識與技能、思維能力、健康體檢、交流與合作等多方面使評價多元化。
2.2.2實施階段
、偾榫皩。結合時事政治和職業實際,播放“健康夢中國夢”視頻和護士工作站照片,引導學生關注醫學中的計算機應用,調動課堂氣氛。②圖表瀏覽,引入新知。教師用PPT展示多組數據生成的Excel表格與Excel圖表,引導學生體會圖表的特點與意義。通過應用類比教學比舊出新,自然過渡到教學主題之一:制作數據圖表,促使新舊知識的貫穿與遷移,以學生為中心牽引教學。③學生操作,獲取圖表。小組成員以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對在課前開展的健康體檢中所獲得的數據進行處理,創建相應的數據圖表。數據來源于生活并結合醫學專業,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進一步深化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④圖表再覽,引入新知。教師用PPT展示多組圖表編輯前后效果,體會格式化的特點與意義。再次通過應用類比教學比舊出新,自然過渡到教學主題之二:格式化數據圖表,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過程,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⑤學生操作,美化圖表。各小組采用頭腦風暴法對已創建好的健康體檢圖表進行格式化,學生積極參與,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合作能力,突出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⑥成果展示,分享成功。各小組成員展示本次健康體檢結果及格式化后的數據圖表,提高自主探究性,同時引入過程性評價,使用《學習過程評價量規》進行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
2.2.3結束階段
教師總結學習難點并點評學生表現,鼓勵學生運用計算機與醫學相結合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意識,在MicrosoftWord20xx中完成包含本節數據圖表的體檢報告文檔,實現新知與舊學的融會貫通。
3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的思考與體會
3.1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
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實踐探索改變了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采用任務驅動法,學生自主探究,開展健康體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改變了傳統單一學科教學,采用專業結合法,將計算機與醫學專業聯系起來,為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和終生學習奠定基礎。
3.2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團隊合作的能力
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探究式學習法,讓學生投入合作學習中,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教學主題活動(筆者采用健康體檢)、組內交流討論、成果展示匯報等鍛煉了學生的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3鍛煉了學生計算機綜合操作能力
考慮中職衛校專業特點,注意計算機基礎課程與醫學專業相結合,鍛煉他們計算機綜合操作能力,讓學生提前進入職業角色,適應當下社會發展和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需求。
3.4完善了學習評價的過程性和多元化
通過引入過程性評價量規,采用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考察學生的表現,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評價轉變為評價的主體和積極參與者。同時,多方面多角度地評價方式也有助于學習評價的多元化。
3.5促進了教師角色定位和教學思路的轉變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下應當正確定位教師角色,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啟發引導學生的助推器;轉換教學思維方式,采用啟發式教學;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擁有過硬的知識貯備和創新的教學方法?偠灾,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的開展有利于培養中職衛校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綜合能力,有利于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本次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探索把教育的側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自主探究意識和終身學習上,是中職衛校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中一次有意義的探索和嘗試。
計算機應用論文9
職業教育是面向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定向教育,培養的是技能型、實用型和定向型人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定,職業學校面臨著種種挑戰,一些昔日看好的專業被冷落,而另一些專業變為熱門。目前中職計算機專業作為一門備受各中職校的歡迎,本文就此對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教學工作進行探索。
江蘇省宿豫中等專業學校是一所四星級中等專業學校,學校根據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要求,積極開展專業設置調研工作,學校目前開設有三十多個與市場經濟較為貼近的專業,為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本文就針對計算機應用專業的教育教學進行了深入的探析。
一、根據市場經濟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制定模塊式教學計劃
由于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社會大量需求的具有一定的熟練勞動者和各種實用人才,所以學校一開始就把計算機應用專業定位在“應用”兩個字上。計算機作為現代化的工具,在各行各業都非常普遍,除要求會計算機的操作外,還必須有相應的專業知識,還必須懂得計算機在相應專業中的應用,才能達到融會貫通,才能做到熟練、實用。如果脫離開相應專業談應用就只是“紙上談兵”,培養出來的學生只相當于一個計算機操作員,只會操作不會用,不能或不能很快地適應將來的實際工作需要,這與職業教育的目標是相背離的,是不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缺乏市場競爭力,久而久之,造成學生分不出去或學完用不上的弊病,最終就是由“熱”變“冷”。
是社會真的不需要懂計算機的人才嗎?肯定不是。而是在于我們培養的人才規格是否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符合社會需求,是否真的實用。為此,學校組織力量深入市各個部門企事業單位進行了廣泛調查,并進行研討,確定了符合宿遷市經濟發展規律的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培養目標:根據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和宿豫中等專業學校經濟發展的需要,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能直接從事計算機應用工作所需要的專業技術理論、專業知識及相關專業知識,并具有較強實踐操作能力的且相關文化課達到中等教育水平的初中級計算機應用人才。為實現上述培養目標,學校采取了大專業、小專門化的做法,即制定了計算機應用專業模塊式教學計劃。
模塊式教學計劃表的執行原則是:基礎模塊是必修模塊,它包括必修的文化課知識及計算機基本操作知識,要求學生達到中等文化基礎,且具有熟練操作計算機的`能力。該模塊主要是入門模塊,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在基礎模塊教學的基礎上,結合當前宿遷市急需的人才規格,選擇其他模塊中的一塊作為必修模塊,以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的專項技能。為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就業渠道,鼓勵學生在學好必修模塊的基礎上還可以利用第二課堂活動時間及課余時間,選修其他模塊或其他模塊中的部分課程,學校通過講座、輔導等多種形式安排一些選修課程的教學。這對培養學生一專多能的職業素質,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增加就業機會是很有好處的。
宿豫中等專業學校自1994年開設計算機應用專業以來,緊密結合我市經濟發展對計算機應用人才規格的要求,按照模塊式的教學計劃,已為宿遷市培養了三種規格600多名計算機應用專業方面的人才。其中為機關企事業單位培養的文秘與辦公自動化人才300多名,與財政局聯辦培養的會計電算化人才100多名,為國豐鋼鐵有限公司、銀豐鋼鐵有限公司等企業培養的電工及工業控制方面的人才200多名,這些人中有80%已經上崗,一半以上成了相應單位的業務骨干。這些有專長的畢業生的上崗,給我市的經濟建設注入了新鮮血液,加快了宿遷市的現代化建設進程。
經過幾年的努力,計算機應用專業已成為學校的“特色專業”,學校也被譽為宿遷市的“小科學院”“人才庫”,已躍居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學的行列。下一步學校將針對宿遷市的白酒及廣告裝潢等行業培養裝潢藝術與電腦美工方面的計算機應用人才。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還將按社會需要培養出更多規格的計算機應用人才。
二、根據專業課特點及知識梯度實施區段式教學
所謂區段式教學是將一個學年分為若干個小的區段,每個區段為若干周,一般在一個區段要集中突破一門專業基礎課或技能課,有的課程可根據需要或實際情況,跨越幾個區段來完成。為了保持專業基礎課和技能課程區段教學由理論到實踐的完整性、連貫性,可以將某些公共課排在區段之初或區段之末講授。黃炎培認為:“職業教育的一個原則,就是要手腦并用,做學合一”,即把“理論與實踐并行,知識與技能并重”,體現了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的思想。按區段教學,能把安排在一學期的分散的教學訓練時間集中到一起,有利于教者的教與學者的學和訓練,有利于學生對技能性較強的學科的掌握,能強化訓練,使理論與實際真正結合起來,符合職業教育的規律,能夠起到很好教學效果,這也正是區段式教學的特點。
按區段式教學模式,我們對一些課程安排做了調整。例如,原教學計劃中指法課30學時,文字錄入40學時,是安排在整個學期內進行,根據這兩門課的特點,操作性強且指法是文字錄入的基礎,均需強化訓練,為此,我們做了如下調整:在期中考試前利用兩周時間完整指法字錄入課在期中考試后用四周時間完成教學任務,其中,前兩周以推進課形式講授文字基礎的使用方法及正確的鍵入指法。通過一周的集中訓練,把分散的時間集中到一起,提高了訓練效果,一周下來所有學生都能實現盲打,且都具有了一定的速度,其中80%學生能達到每分鐘錄入120個正確字符。
學生的基本功在一周內得到了強化,為后續課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且以后還可以集中時間學習其他課程,把學生都集中在一起強化訓練,有利于專項技能的形成,在文字錄入課區段強化了五筆字型錄入訓練,在前兩周集中進行五筆字型理論的講解、拆分方法,后兩周集中進行速度練習,由于有了指法區段扎實的盲打基礎,兩周后有80%學生能達到每分鐘錄入30個正確漢字,其中有50%學生能達到40個漢字以上,基本上達到了文字處理初級工標準。由此可見,區段式教學能使教師和學生都有相對充裕的時間走完由理論到實踐的教學過程和認識過程,便于把教學和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突破普教模式,走學練或產學結合的路子,不受其他教學活動的分割、沖擊和干擾。按照這種教學模式,各門課程的教學時間相對集中,這樣便于請訪問學者、兼職教師和有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來校講學、表演和傳技帶徒、帶實習等,使知識的傳授和技能得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依據技能鑒定的等級標準,實行目標教學,推行“雙證書”制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的需要,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職業技能鑒定制度,加強對社會勞動力的管理、培養,發展勞動力市場,促進職業技能開發,提高勞動者素質,根據國務院批準的《工人考核條例》和勞動部頒發的《職業技能鑒定規定》,江蘇省勞動廳制定了《江蘇省職業技能鑒定實施辦法(試行)》。在實施辦法中明確規定:職業技能鑒定的對象是各級各類職業技術學校和培訓實體(含社會力量辦學)的畢、結業生等四類人員;職業技能鑒定的內容包括專業技術知識考試和操作技能考核兩項內容;職業技能鑒定實行證書制度,職業技能鑒定證書是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和上崗、任職的憑證,是各單位招工、錄用、工資分配的依據,同時也是我國公民境外就業、勞務輸出、法律公證的有效證件。
由此可見,職業教育要更好地與社會接軌,逐步走向市場,參加職業技能鑒定勢在必行,也有法律保證。所以學校在計算機應用專業中推行畢業和技術等級證的“雙證書”制,并以此作為教學目標。依據計算機應用專業特點和教學實際,以模塊為單位,制定了相應的等級標注。標注的制定緊密結合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標準和行業用人的實際,實行國家制定的專業技術等級證和地方行業崗位合格證并行的學生技能鑒定體制。有了相應的技術等級標準,并以此作為教學標準,這樣就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了方向。
教師備課時根據本模塊技術等級標準,認真研究并確定單元(課時)教學標準,并事先告訴學生。由于有了單元(課時)教學標準,學生在預習、聽課、復習時能做到心中有數,接受新課時能有的放矢,對掌握新知識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學生也了解本專業最終應達到的目標,除要修完全部課程拿到畢業證書外,還要拿到相應的技術等級證書。有了學習的目標、進步的方向,增強了學習興趣,進而提高了教學質量。為使學生分階段掌握專業理論和技能,我們按有關技能鑒定標準,分階段組織考核,形成了以單元考核、學期(年度)考核、等級證書鑒定考核為主線的系統技能考核體系。
“雙證書”制是用國家制定的專業技術等級這一尺度衡量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專業技術水平,這有利于職業學校培養目標的實現,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專業的積極性,同時也為職業學校畢業生擇業與就業提供了技術等級依據,是一項有利于技術發展的具體工作。目前學校培養的600多名計算機應用專業生中有90%拿到了中級技術等級證書,同時又得到了用人單位的認可,學生的就業率也達到90%以上,學校已在其他專業也推行了這一做法。
宿豫中等專業學校職教中心是一所集職業中專和技工為一體的綜合性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根據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1994年開設了計算機應用專業,經過這些年的探索與實踐,逐步確定了該專業在學校的重要地位及在宿遷市經濟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但它畢竟還是一個新興專業,各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改善。
計算機應用論文10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推動, 高校計算機新課程標準中提出了: 提高實踐教學、重視學生計算機能力的培養, 并對當代學生應掌握的計算機知識結構進行詳細的說明, 對計算機硬件結構以及構成原理、操作系統的功能以及相關概念, 對計算機技術中的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多媒體等技術的應用范圍、概念或相關技術進行學習, 熟練計算機的基本應用操作。為了應對這一要求的提出, 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 除了需要加強學生的培訓以及實踐外, 還需要學生在課外時間內進行學習,有助于實現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操作水平的提升。
1 計算機基礎教學資源的特征
計算機基礎教學資源的建設, 不僅僅是教育教學素材、相關資料的積累, 同時要立足于現代網絡技術, 構建網絡計算機基礎教學資源的建設, 實現計算機基礎教學資源的網絡共享,以便教師以及學生進行瀏覽、下載以及使用, 遵循學科教學的規律, 且計算機基礎教學資源需要滿足科學性、便捷性、開放性和安全性等特征, 以實現統一規劃處理, 統一教學標準, 實施科學管理。
計算機基礎教學資源的科學性體現在該資源能夠實現多名用戶的同時訪問, 因此, 該系統需要建立于性能良好的服務器中,以保障系統的運行穩定, 能夠為用戶的下載以及資源存儲預備充足的空間。便捷性體現在資源管理系統的擴充性, 除了系統現有教學資源外, 還能夠進行新增教學資源的上傳, 并且教學資源管理系統能夠與其他系統相連, 以實現隨時納人新增教學資源。開放性主要是體現在資源管理系統能夠提供多種多樣的網絡教學資源, 以此滿足不同類型用戶對網絡教學資源的需求,這主要是由于互聯網計算機基礎教學所涉及的專業范圍比較廣,使得參與教學的教師以及學生比較多而導致的。
2 基于互聯網計算機基礎教學資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 各種教育資源的缺乏
在目前各高等院校中都有提供給學生不同程度的教學資源進行下載, 且各出版社在配套的教學教材中也有提供相應的教學資源, 但是這類型的教學資源主要以文章、PPT 文件等類型資源, 只能為教師的課堂教學起到輔助作用, 對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及課后復習不能起到較好的應用效果。
2.2 教學資源建設缺乏交互性
教學資源建設需要與用戶進行交流、溝通, 以便了解用戶的需求, 并且根據用戶需求, 提供相應教學資源。若教學資源建設過程中沒有與用戶進行合理的溝通、交流, 那么這種教學資源的建設也就缺乏針對性和合理性, 使得其與傳統教學資源收集無本質區別, 只是簡單的.進行教學資源的灌輸。在現代素質教育的過程中, 教學互動是每一門專業學習中都必須具有的重要緩解。但是在目前的計算機教學課程中, 教學仍采用視頻教學以及教師講解的教學模式, 對于計算機技能教學, 可以中多于PPT 展示作為教學內容, 通過簡單的動畫以及文中講解將重點知識點傳授給學生。在此類計算機基礎教學資源建設中,多以PPT 講稿、課題以及習題等教學資料分享至教學資源系統中, 而學生通過校園網進行資源下載。但是在此類教學資源中,只能發揮提供課程知識展示的作用, 沒有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同時對于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進行有效辨別, 與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相悖, 與傳統教學無本質上的區別。此外, 在目前的計算機基礎教學資源中, 由于缺乏良好的溝通與交流, 教師對于教材中的部分內容存在問題, 都需要從頭將教材通讀一遍,導致了時間以及精力的浪費。在現有的教學資源中, 對于問題給出的答案通常只有一種, 不能夠從多種角度去分析問題, 導致了學生思維的僵化。
2.3 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由于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使得其在課外時間不能主動參與計算機基礎資源的學習。如何有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外學習在很長的時間內是教師研究的重點。但是, 由于目前的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 出現了許多游戲軟件以及社交工具,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往往無法抵抗此類軟件的誘惑, 致使學生浪費許多時間在網絡游戲以及社交工具中, 部分學生甚至對此達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 其主要的原因是游戲軟件通過多種方面激發學生對游戲的興趣, 從而誘導學生主動玩游戲。
3 提高互聯網計算機基礎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水平的措施
3.1 加強計算機基礎教學資源整合與收集
由于我國目前的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缺乏相應的教學資源,導致影響學生在課后的復習以及實際操作情況, 因此, 需要加強計算機基礎教學資源的整合與收集, 實現網絡計算機基礎教學資源共享, 加強網絡中的計算機基礎教學資源的應用, 并合理進行教學資源的分類與管理, 以此提高教學資源質量, 并加強與其他學校的溝通與合作, 實現教育資源共享, 有助于提高雙方的教學資源建設, 對計算機教學起到推動效果。
3.2 重視教學資源建設中的交互性
由于在現代教學資源建設過中缺少交互性, 導致學生不能夠有效利用計算機基礎教學資源進行學習, 并且在學習過程中由于缺乏針對性指導, 而產生大量時間、精力的浪費。因此,互聯網計算機基礎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需求, 對學生的需求進行系統的調查以及分析, 分析學生對于授課類資源、實驗類資源、學生自主學習類資源、學生網上自測資源以及考核資源等類型的需求。通過學校對此類教學資源系統的收集并且建設網絡學習平臺后, 能夠讓學生在課后進行自主復習以及自學等方面的學習。
3.3 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通過合理開發網絡計算機基礎教學資源, 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于網絡教學資源的自主學習, 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水平。但其需要通過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 避免學生在網絡學習中盲目學習而浪費時間和精力, 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從而達到有效提升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的目的。
4 結語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 網絡資源非常豐富并且程序工程的建設能夠實現網絡教學資源的整合與收集, 能夠涵蓋各方面的知識以及習題, 學生能夠通過搜索得到自己想要的教學資源。文章主要介紹了計算機基礎教學資源的特征, 并針對基于互聯網計算機基礎教學資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計算機應用論文11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通訊和計算機技術的有機結合,隨著二者的快速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的更新和廣泛的應用,并且在教育、商業和軍事等領域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也逐漸成為了推動社會發展的關鍵動力。加強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對促進社會信息化發展,提升經濟效益,實現資源共享等各個方面都有著重要意義。因此,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研究是至關重要的。
1計算機網絡技術概況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在結合了通訊和計算機技術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技術。其能利用電纜、光纖和通訊衛星等將分散的、獨立的計算機連接起來。計算機網絡技術具有諸多優點,其將通訊和計算機的優勢有機結合,從而使運算和存儲更加快速、便捷,使傳送和管理也更加的快捷、高效。計算機網絡技術作為一種當前較為先進的技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僅提高了工作質量和效率,也促進了社會經濟、科技的穩定發展[1]。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共享功能。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數據、信息、軟件和硬件資源等方面的共享,計算機硬件、軟件和數據庫為資源共享的主要方面。
。2)協同功能。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主要功能就是通過科學合理的協調,從而確保各個計算機之間的工作能夠更加穩定、可靠。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協同工作主要是指計算機或用戶之間的協同工作。比如,當網絡中某一臺計算機的負擔過重,無法完成,這時就可以將其工作任務分擔給另一臺比較空閑的電腦來完成,這樣不僅能延長計算機的使用壽命,也有助于促進計算機網絡可用性的不斷提升,同時也能促進工作質量和效率得到顯著提高。
。3)通信功能。主要體現在數據通信方面。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有效實現了計算機之間、用戶之間,以及計算機與用戶之間的通信,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也為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捷[2]。
2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原則
。1)從簡選擇。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應用設備也隨之在不斷更新換代。軟件和硬件技術是計算機網絡設備與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所以,隨著軟件和硬件的不斷更新和開發,相應的計算機應用設備也必須進行快速的更新換代。因此,我們日常工作生活中在選擇計算機和應用技術時應遵循從簡原則,選擇的設備和應用技術應經得起產品市場與實踐檢驗。
(2)規范使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是由多部分組成的一種較為復雜的技術,在使用過程中一個細小的問題都有可能造成計算機網絡無法正常使用,甚至會導致其癱瘓,對日常工作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日常生活工作中使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時,應嚴格按照使用規范進行操作么,從而確保其系統的正常運行,以及相應工作的順利進行[3]。
(3)細微維護。對計算機網絡的定期維護與保養也是確保計算機正常運行的關鍵環節。相關技術人員在開展計算機維護前,首先要對其整個設計思路有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針對其經;蚴强赡艹霈F的問題,制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從而在維護過程中能夠及時的發現和解決其潛在問題,確保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安全、正常運行。
3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分析
3.1在信息系統中的應用
從目前的信息系統發展現狀來看,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對其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在信息系統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為信息系統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計算機網絡技術具有的諸多優勢,能夠在信息系統構建發展過程中提供最基本的技術支持。主要體現在,其不僅能夠為信息系統提供新的傳輸協議,從而促進信息系統傳輸效率的不斷提升;也能夠為信息系統提供數據庫技術方面的支持,從而促進信息系統相關數據的存儲更加便捷,符合實際存儲要求。另外,計算機網絡技術也在其傳輸技術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技術支持,使其傳輸的有效性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2)有助于提升信息系統的建設質量。面對新信息系統的建設目標和具體要求,在信息系統建設過程中,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使信息系統的建設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主要表現在,信息存儲、傳輸性能等方面的提高。這不僅使信息系統實現了預期的建設目的,也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使信息系統的建設質量得到了一定的保障[4]。
。3)為信息系統的發展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計算機網絡技術在信息系統中的應用,不僅使信息系統的性能在整體上得到了顯著的提升與發展,也使信息系統的整體建設質量得到了一定的保障。由于信息系統得到了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有力支持,因此,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更新和發展,也為信息系統帶來了一定的發展機遇,并且在信息系統發展過程中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3.2在教育科研中的應用
通過分析當前計算機網絡技術現狀來看,教育科研已經逐漸成為了其應用的關鍵領域,通過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能夠為教育科研提供更加先進的技術手段,從而使教育科研的整體質量和水平獲得顯著提升。其在教育科研領域的應用主要體在以下方面:
。1)有助于促進遠程教育網絡的構建。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和發展,為了進一步拓寬教育范圍,從整體上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率,運用了計算機網絡技術來構建遠程教育網絡,這樣不僅豐富了教育手段,創新出更多科學新穎的教學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有效性的`提高。通過遠程教育體系的發展和實踐應用上來看,遠程教育體系已經逐漸成為了未來教育發展的主要形式。因此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遠程教育網絡構建中應用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視的[5]。
(2)為教育科研提供了虛擬分析技術支持。從當前的教育和科研實際發展狀況來看,在科研和教育研究過程中,必須要對相關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如果僅靠傳統分析技術很難實現預期的研究目的,而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虛擬分析技術,能夠使數據分析效果得到顯著提升?梢,虛擬分析技術的應用對于科研和教育研究發展有著重要意義[6]。
。3)為教育科研提供了計算機輔助技術。從目前的教育科研發展來看,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輔助教學技術都在實際應用中獲得了顯著的應用效果,可見,計算機網絡技術已經逐漸成為了教育科研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輔助手段,為教育科研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促進教育科研質量和整體效果的不斷提升。因此,我們應該正確認識計算機網絡技術在教育科研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并將其科學合理的應用其中,從而促進教育科研的快速發展。
3.3在公共服務體系中的應用
在當前社會公共服務體系不斷發展和完善過程中,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對提升公共服務體系的管理質量和效率有著重要作用。在傳統公共服務體系運行中,大部分的服務內容都是依靠人工操作來完成的,同時也由于服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操作水平都有待提高,從而使得服務質量和水平也一直難以獲得顯著的提高。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使公共服務體系獲得了更加先進的技術支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公共服務管理模式的創新。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公共服務體系中的靈活應用,使其不在依賴于人工操作來實現公共服務,其網絡化服務模式已經成為了整個公共服務管理領域的重要發展趨勢。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也為公共服務體系提供了更加先進的管理模式和手段,從而使得公共服務體系效果得到一定提升,促進公共服務管理體系的全面發展。
。2)有助于促進公共服務體系管理質量的提高。從當前的公共服務體系發展來看,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使公共體系的整體服務質量和效率得到了較為明顯的提高。當前公共服務體系,在辦公管理系統上已經逐步形成了網絡話的管理模式,在信息調用、服務咨詢等方面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更好的滿足了公共服務體系各個階段發展的實際需要。因此,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對促進公共服務管理質量和效率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
(3)有助于促進公共服務體系的全面發展。從當前公共服務體系的實際發展需求方面來看,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公共服務體系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使其在不斷更新和完善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加先進的技術手段。比如,從其提供的管理手段來講,計算機網絡技術不僅為公共體系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也為其賦予了較強的技術特性,使公共服務體系得到了更加科學全面的發展。
4結語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對推動我國現代化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不僅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也加深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而其在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便捷的同時,也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挑戰。因此,人們應該準確把握計算機網絡技術帶來的發展機遇,將其廣泛的應用到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來推動我國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同時也促進計算機網絡技術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
計算機應用論文12
摘 要:當今世界,計算機技術已經深入到各個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其中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對醫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從計算機在醫學應用的現狀出發,分析了目前計算機技術在醫學中的應用實例,展示計算機與醫學的結合成果。本文還對計算機與醫學結合未來發展趨勢作
關鍵詞:計算機論文
當今世界,計算機技術已經深入到各個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其中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對醫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從計算機在醫學應用的現狀出發,分析了目前計算機技術在醫學中的應用實例,展示計算機與醫學的結合成果。本文還對計算機與醫學結合未來發展趨勢作出展望,指明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1 計算機技術應用于醫學領域的發展歷程
大約1950年醫學領域就已出現計算機的身影,最近十幾年發展速度更是驚人。醫學領域中計算機隨處可見,不論是醫學教學和科研,還是醫院管理和辦公。20世紀中期計算機僅僅用于醫學研究,到了70年代它的應用范圍就擴展到了藥品監督,病案書寫、門診醫療、衛生統計、病案管理等。所應用的范圍幾乎覆蓋了醫學領域的方方面面。另外據美國醫學信息學會網站統計,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70余所大學和國家保健研究所、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疾病控制中心等3所科研機構,設立了專門的醫學信息學專業或培訓班,對進行臨床醫學研究、醫學教學、醫院管理等部門中所需的信息技術進行系統的學習,大大的提高了醫療系統的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促進了計算機在醫學領域的廣泛應用。而我國也相繼成立了醫學信息學專業,對計算機在醫學領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20xx年以后各類醫學院校都意識到了計算機在現代醫學中提供的方便于快捷,紛紛開設了計算機醫學相結合的專業,如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醫學信息工程專業等等。
2 計算機技術在醫學領域的具體應用
2.1 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
HIS是利用網絡通訊技術,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等現代化手段,對醫院及所屬各個部門的進行綜合管理,對在醫療活動各階段產生的'數據進行采集,存儲,處理,提取,傳輸,匯總加工生成各種信息,從而為醫院的整體運行提供各種信息及自動化的管理服務的信息系統。HIS對于現代化醫院的建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大大簡化了工作流程,減輕醫務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數據錄入的準確性,達到信息精確化。
2.2 電子病歷(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
電子病歷就是把傳統的病歷計算機化。它是用計算機、儲存卡等電子設備存儲、查找、提取患者的診療經過,替代傳統的手寫病歷。電子病歷的內容與傳統病例一樣,包括患者所有的診療信息。 病歷記錄著患者病情演變的詳細過程,是醫生了解患者病情制定診療方案的重要依據,也是醫務人員之間交流的一項重要文件,又是探索疾病規律及處理醫療糾紛的法律依據,是國家的寶貴財富。病歷對醫療、預防、教學、科研、醫院管理等都有重要的作用。而電子病歷于傳統的手寫病歷相比,有著顯著的優勢。
1)易于存儲;颊呖梢詫⒆约旱牟v保存在一張小小的儲存卡里,方便且易于保存;醫院可以將患者們的病歷存儲于計算機無限的存儲空間里,節省空間也便于管理。
2)提取便捷。電子病歷系統可以快速的查找提取患者的病歷信息,醫務人員可以快速了解患者的病史,為及時準確的制定診療方案省下寶貴的時間;此外,電子病歷方便醫務人員調取大量的臨床信息,為科研提供便利,節約人力物力,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3)方便共享。因為有網絡的支持,即使相隔千里,醫務人員也可以通過計算機病歷系統對同一患者的診治情況共享,為醫生們進行患者病情的討論和研究提供了方便。
2.3 臨床支持決策系統
決策方法對醫生做出正確的臨床診斷及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有很大幫助,決策系統與計算機相結合能通過網絡收集全面地信息,從而為臨床決策提供依據。
臨床支持決策系統可以預先輸入正常范圍的醫學數據,從而向醫務人員對可能出現的問題發出警告。例如在監測某患者血常規時,發現白細胞升高,則可提醒醫生注意排除該患者是否有感染。決策系統與醫學知識庫的連接可以幫助醫生解決臨床診斷問題。臨床上患者病情復雜多變,醫生必須掌握豐富的知識才能明確診斷。醫學知識數據庫可以為臨床上疑難病例提供案例參考和解決建議,是醫生的好幫手。決策系統通過網絡與其連接,為醫生臨床決策提供幫助。決策系統還能夠及時將患者的藥物過敏史、藥物間的相互作用、藥物與疾病的聯系反饋給醫生,幫助醫生更好的進行診療。
3 計算機在醫學領域應用發展前景
雖然目前計算機技術廣泛應用于計算機領域,給醫療系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計算機的潛能依舊有待進一步開發,我們堅信,在未來,計算機和醫學結合,一定會產生更先進的應用,推進醫學的進步,造福人類,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
3.1 生物芯片
生物芯片又稱基因芯片,是DNA雜交探針技術與半導體工業技術相結合的結晶。是將大量生物分子,如DNA分子、寡核苷酸探針、蛋白質等固定于硅片等載體支持物上后與帶標記的樣品DNA分子進行雜交,通過儀器檢測分析進而獲取樣品分子的數量和序列信息。生物芯片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質芯片、組織芯片等。例如通過基因芯片,可以檢測同一個個體在正常生理及病理情況下基因表達的不同,借助基因的檢測,為臨床診斷學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工具,對于基因診斷、藥物篩選,給藥個性化方面的突破也會有重要推動作用,F在生物芯片在臨床疾病診斷、新藥研發等領域的應用還很局限,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研究的不斷深入生物芯片在醫學領域一定會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3.2 醫學影像學的應用
時至今日,醫學的發展已經離不開影像技術,臨床醫生借助影像技術更好的作出診斷及評價診療效果。例如,心臟內科行CAG,借助影像技術,直視下直接評價患者冠狀動脈的狹窄情況,為下一步是否需要性PCI提供金標準。現代影像學已發展為MRI,CT,DSA,PET,SPECT等多種技術的組成的醫學成像體系,必將對醫學的進步做出更大的奉獻。
計算機應用論文13
摘要:在現代企業的新產品開發,市場調研數據分析報告等集體智力活動當中需要很多的可視化的展示與溝通工作。目前很多情況下企業往往是采用傳統的PPT方式進行,這些PPT中大部分動畫都是單向無實時交互的。隨著現代計算機視覺識別和交互技術的發展,可以設計更好的交互展示系統,幫助企業改善復雜問題的溝通。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視覺識別技術;交互技術;會議展示;智能辦公環境
在日常的企業辦公管理活動中,有很多時候需要可視化地展示企業市場計劃、新產品設計、數據分析報告等。盡管這些活動所需要的材料在事前可以經由辦公自動化軟件處理,但處理結果卻很大程度上只能由靜態的PPT展示和說明。但很多時候,這些展示和說明往往是多個部門不同專業背景的人員參與,于是展示材料制作的水平和質量就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參與者對所展示內容的理解和吸收程度。很多復雜的問題或者設計的展示,如果能采用互動交互的方式展示,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幫助問題討論的參與者對所討論問題更好的理解。這一點在常規的教育過程中已經獲得了充分的證實,相關的數據和結果可以從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的相關研究中得到。同樣,企業中很多方案的討論,數據分析報告的說明其實對于企業而言也是一個方案設計者或數據研究分析者對相關人員類似教學的過程。采用現有企業常規會議設備諸如投影儀、普通筆記本電腦、電腦攝像頭配合相應的計算機視覺識別程序,我們可以將交互的投影演示引入到企業日常的展示討論活動中,增強溝通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在技術上同樣的識別交互的程序配合上相應的員工面部特征的數據庫,還能擴展延伸到考勤或門禁系統中提供更加智能化的辦公環境。對于以展示溝通為主的教育培訓企業,通過配合一般人臉數據特征,可以通過攝像頭捕捉現場視頻并識別其中人臉識別,記錄現場關注展示內容的人員的數量,作為日后教學效果的自然客觀的評估參考。
1目前辦公信息化中存在的問題
1.1會議演示文稿展示時多人交互型差
目前主流的演示文稿制作及展示軟件主要大多都集成在套裝的辦公軟件中,其中主要常見的種類分別是MicrosoftOffice系列中的PowerPoint、MacOS系統下的KeyNote、基于Linux操作系統的Openoffice中的Impress。它們主要的功能都是對輸入的文字、圖片聲音等多媒體進行編輯制作最后生成電腦上播放的多媒體幻燈片,盡管它們都具有強大的多媒體數據的處理能力,但最終制作的多媒體幻燈片在演示時都是“單向交互”的,即由播放者播放,而其中的內容及動畫按預先設計好的模式顯示。如果使用Adobe公司的Captivate或Authware這樣的多媒體交互制作軟件則會需要有專人進行操作,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如果是配置專門的多點觸摸屏幕,則一來屏幕尺寸有所限制,二來費用相對較高容易造成設備的浪費。
1.2傳統辦公考勤與門禁系統的弱勢
目前企業常規的門禁系統與日?记谙到y往往是分離的,兩個系統使用了各自獨立的軟硬件環境,其中門禁系統使用的是攝像監控設備采集信息并通過專人24小時值班,其主要職能僅僅是監控辦公環境的人員進出并記錄下相應的影像資料。而企業日常的考勤系統則要么采用人工簽到的方式,要么采用人工打卡或者指紋打卡方式。如果采用打卡方式管理則需要添置專門的打卡機,這些打卡機多數是獨立工作,對于員工的考勤則需要人工根據卡片記錄情況統計。無論是員工自身打卡或者是統計考勤都是人工完成,有時還會出現錯誤和疏漏,同時主要的問題還在于容易出現代人打卡等作假的情況。所以,在傳統的辦公考勤與門禁系統獨立的情況下,兩個系統各自記錄各自的相關數據,同時投入兩套不同的軟硬件環境,有時這樣的辦公環境的信息化反而沒有給人員帶來便利,而是增加一項打卡簽到的日常任務。
2對存在的部分問題的分析和討論
2.1傳統演示設備缺乏交互型功能
由于很長一段時間硬件以及軟件的條件約束,電腦的鍵盤、鼠標完成了95%以上的數據輸入工作,單一顯示功能的顯示器投影儀也成了最主要的信息輸出設備。所以常規軟件設計和開發時都是把鍵盤、鼠標、顯示器/投影儀的輸入輸出組合當做幾乎所有使用情況下的模式。但隨著觸摸屏與多點觸控硬件的出現,多點觸控、屏幕的直接交互輸入輸出操作成了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并且相對普通鼠標和單一顯示功能的顯示器用戶交互體驗明顯提升,人機交互界面更友好直觀。但是對于普通辦公中使用的投影儀,由于其投影的目標位置情況多樣,如果一體化的設計制造具有交互功能的互動投影儀其成本要比普通投影儀更高,對于解決互動操作的'問題經濟上不是最優的。而大面積的多點觸控屏幕由于設備體積和重量的因素無法在需要靈活移動的新產品推廣談判等活動中使用,如果只是企業自身辦公環境中做普通會議展示的效果改進,其投入產出的效率也不理想。
2.2基于傳統輸入輸出設備的開發
由于長期以來人機交互都是以鼠標鍵盤為主,所以絕大多數程序開發設計都只考慮這種單一的輸入方式。但對于目前多媒體數據增多的趨勢,這樣傳統的輸入輸出模式就存在著很多弊端,其中最明顯的是對于多媒體數據的采集就需要單獨使用設備,采集后再人工處理。而為了簡化系統設計的復雜度,很多管理信息系統的數據采集和錄入主要基于鍵盤鼠標的錄入,如果出現非鍵盤鼠標錄入的數據則被要求人工進行數據格式的轉換,所以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一些企業排斥信息化,因為原本帶來效率提升與管理便利的信息系統,反而由于一些數據格式的錄入要求增加了人工勞動。如果直接使用現實當中的多媒體類的數據則系統又缺少相應轉換的功能。因為系統在考慮使用鍵盤鼠標錄入采集數據時已經默認了操作者來完成數據錄入前的標準化工作。但是實際上隨著現代計算機視覺以及人工智能、模式識別技術的發展和完善,過去無法識別的原始多媒體數據現在也可以由計算機識別并進行標準化的處理。
3運用計算機視覺技術改善人機交互
3.1低分辨率識別情況下改善會議演示交互效果
采用現代的計算機影像處理技術和方法,可以用普通的圖像采集設備配合程序識別影像當中的特定顏色區域的移動軌跡,并對軌跡做出判斷實現與計算機的交互。由于該識別只是需要識別圖像中的特定顏色的區域的運動,而非具體的形狀與細節,所以識別的難度相對不大,可以運用在會議的展示環境下,通過定位確定普通投影區域與特定顏色區域的位置關系,并通過圖形圖像的投影與變形運算,實現人與普通投影的交互。在環境背景比較清晰,圖像采集設備分辨率與色彩分辨比較靈敏的情況下還能更進一步對人體膚色和手的幾何特征進行識別,實現更加自然良好的人機互動交互,并且還能引入人工智能的模式識別算法,實現多人的互動交互,從而大大改善互動展示效果,實現更加人性化有效的溝通。特別在教育培訓行業,在現有普通硬件條件下能夠實現更加生動的教學講解演示,提高學生的課堂體驗激發更多興趣,改善教學效果。
3.2運用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技術整合企業門禁與考勤系統
應用計算機視覺技術配合相對高分辨率的識別與人像數據庫,企業可以采用現有的門禁系統的硬件設備配合相應的軟件實現門禁與考勤系統的整合,以此提高企業辦公環境的智能化人性化的效果,并對員工進行更加精細化的管理。重要的是,通過人機接口的改進改變以往服務信息系統的面貌,讓人在自然的環境下工作提高系統的人性化程度。同時整合門禁與考勤系統可以通過識別企業內部員工與外來人員加強辦公環境的管理,而且在硬件上可以利用現有的設備,軟件方面可以與前面提到的交互演示系統共用相同的圖形圖像處理內核,減少代碼的冗余降低系統復雜度提高可靠性。就目前的人像識別技術而言,已經在個人電腦的安全保護上得到了應用,所以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并且也有了實際應用的例子。將該技術移植到普通的門禁管理系統與考勤系統中,只需要解決接口的數據交換就能實現,并且隨著現代企業辦公環境的要求,應用該技術能大大提高企業的辦公環境的智能化程度,并且通過門禁系統提取的企業員工考勤信息更加自然和真實,能夠更加準確地掌握和管理企業員工的日常工作情況提高管理精度。
3.3具體實現方法與原理
為了能充分利用企業現有的硬件設備,并使得附加的程序簡單化,這里針對類似會議互動展示這樣不需要細節識別的情況采用的是顏色識別的方法,即統計場景中的圖像直方圖,然后探測直方圖上的變化,由于特定顏色的待識別區域的引入可以對整體直方圖的特定區域產生峰值的變化,并且通過反向的直方圖運算又可以確定特定區域的位置。而直方圖的運算屬于比較簡單的圖像運算處理所以能夠在很多圖像處理的開發工具中直接找到。并且對于細節識別要求比較高的人像的模式識別,采用以上的運算也能縮小待檢測區域的大小,提高識別效率,并且人的面部特征采用色識別也能很快找到特征點(眼睛、鼻孔、嘴唇、頭發以及頭像邊緣)。在前面通過色彩識別找到的檢測區域中,識別出特征點,并測量特征點的位置關系比例,進而在和數據庫中數據對比模式匹配找到最終結果。
4結語
在越南河內的機場,為了使乘客能在等待航班時有比較輕松的環境,在旅客的候機大廳專門安放了一臺具有互動功能的投影儀,并將互動內容投影在地面,乘客可以在候機時與地面上的互動投影交互,緩解候機帶來的單調乏味感。同樣我們可以把它引入到日常企業辦公會議或者是培訓教育類企業的日常教學中,運用現有的投影屏幕和現有的設備實現多人的在投影屏幕上的互動交互討論。而人像識別系統在單機上的應用也在很多商用筆記本電腦上得到了應用,在一些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業人像識別的門禁系統也被應用到了辦公環境當中,提高了辦公環境的智能化程度;將人像識別技術結合考勤系統則在教育行業能夠實現更為方便的考勤管理防止目前比較嚴重的代簽逃課等情況的發生。隨著現在對數據挖掘技術的研究,從日常情況采集到的數據積累到一定程度還能為今后分析員工/學生行為做出數據的積累。這里所討論和解決的問題主要只是集中在人機交互界面的一些改進,其實對于IT技術而言這只是一小部分,對于企業而言需要使用IT技術真正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還需要其他很多方面的配合和集成。
參考文獻:
[1]黎松,平西建,丁益洪.開放源代碼的計算機視覺類庫OpenCv的應用[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xx,22(8).
[2]陳雪松.基于圖像勢能理論的特征提取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xx.
[3]李超,許春耀,潘林,余輪.面向投影環境的計算機視覺交互信息獲取[J].電視技術,20xx,37(11).
[4]王修暉,華煒,鮑虎軍.面向多投影顯示墻的手勢交互系統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xx,19(3).
[5]張為中.多觸摸環境下的軟件交互方式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xx.
計算機應用論文14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計算機網絡信息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計算機應用技術的高低逐步成為了評判人才的新標準。受此影響,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目前已成為了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調查顯示,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目前我國大多數在應用微課程教學時,還存在不足,所制定的教學方案不能適應學生發展的實際需求,導致教學質量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為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水平,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將微課程應用到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之中,相較于傳統課程,微課程具有短小精悍、運用靈活等優勢,不僅能夠更好的加深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同時還可顯著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诖,本文分析探討了微課程在我國現階段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并就如何更好的發揮微課程教學在促進教學質量提高中的作用提出了幾點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微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策略
在移動互聯高速網絡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微課程在現代教育教學過程中逐漸發展壯大,大量研究證實,微課程可通過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設計、對教學手段進行優化來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此外,微課程還可作為教學輔助資源,通過將課程相關配套資料放進校園網服務器共享目錄中的方式,可為學生學習資源的尋找提供便捷,幫助學生解決資源尋找障礙,增加學生學習積極性。面對不斷發展的微課程教學,教育領域現行的教學模式將面臨著巨大挑戰,以微課程為代表的新型教學模式勢必會給傳統教育教學帶來系列變革,在改革的過程中,只有掌握正確的改革方向才能確保改革的效果。為此,本文以微課程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為出發點,就微課程的計及應用過程中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進行了分析。
1.微課程內涵及特點
微課程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一位學者與20xx年提出,指將教嚴格篩選和界定后的教學主題、教學內容支撐教學音頻或教學視頻的教學方式,相較于傳統課程,微課程具有切入點準確、課程容量小、學習方法靈活、問題核心集中、應用途徑廣泛等優勢,不僅使用與傳統面對面的課堂教學,同時還適用于網絡在線教學,極大的拓寬了教學途徑。從微課程特點來看,微課程教學具有微時間、微含量、微容量等特點,具體而言:①微時間。微課程所錄制的視頻長度通常在8-10min之間,課程時間較短。②微含量。微課程的核心在于對某一學科的具體教學難點和教學重點進行解決,因此所涵蓋的教學內容較少。③微容量。微課程主要利用微課視頻以及與其相配套的微課件、微反思、微評價等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教學,上述資源容量均較小,綜合不過幾十兆字節。
2.微課程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應用中存在的不足
微課程應用到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提升學習者計算機應用水平、提高課堂效率和課堂質量。但就現目前的應用現狀來看,還存在諸多不足,如對微課程的開發及概念認識不到位、課程設計不合理等,使得微課程的應有作用未得到有效發揮。計算機基礎課程微課程的發展核心應當是以課程教學內容為主,創意的教學形式為輔,但部分學者、教學在設計微課程時,往往忽略了這一點,為了“微課程”而“微課程”的情況廣泛存在,部分學者或教師設計微課程甚至只是為了應對改革或參加比賽,導致微課程教學流于表面,不僅未能增加課堂效率,反而造成了教學資源的浪費
3.微課程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建議
3.1課程設計從內容入手
在微課程教學中,視頻不僅僅是教學內容的展現,同時更是學習任務、學習目標、學習方法以及知識點的融合。為更好的發揮微課程在提高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質量中的應有之義,首先教師應當積極轉變觀念,在設計課程、制作課程視頻時做到從內容入手,確保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以論文寫作為例,在設計課程之前應當對學生當前的Word軟件應用水平有一個初步了解,然后再有針對性地制定微課程視頻,確保視頻涵蓋大多學未掌握的知識點,使學生能夠通過觀看視頻掌握Word寫作基本操作并運用軟件完成論文格式設計。
3.2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課程形式
不同的課程形式往往可以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體驗,為增加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應當以學生興趣為基礎、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課程形式。以論文目錄生成操作為例,教師可采用引導式課程形式,首先,教學開始之前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然后將目錄生成分為幾個步驟,引導學生獨立完成操作并在反復練習中提高操作的熟練度。
3.3增進交互性學習體驗
微課程教學主要以新穎的教學模式和策略完成更高效率的教學效果,相較于傳統教學方式,微課程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其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軍更加直接、明了。在微課程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增進交互性學習體驗是確保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熱情、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故教師在設計微課程時,首先應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設計交互型場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獨立發現和解決問題;其次,加強對遠程開放教育的重視程度,設計相應的可涵蓋遠程互動交流的教學環節,為學習者提供更為便捷和實效的學習支持服務。
3.4加強教學工作總結
定時對微課程教學應用情況進行總結并根據存在的問題對教學計劃進行不斷調整和優化,是微課程教學提升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為此,教師在微課程教學完成后,應當及時做好總結工作,結合學生意見以及存在的不足來調整設計方案,以更好的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4.結束語
微課程是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在實際工作中,教師應當以及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為出發點,結合教學難點和教學重點進行課程設計。但同時要注意到,作為教學領域的新生事物,微課程教學在現階段的應用中還存在不足,究竟適合哪些教學場景還有待探討、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和提高有哪些有益之處還需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孫慧霞.微課程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xx,(5):118-119.
[2]趙明.微課程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20xx,(34):108-109.
[3]米娜娃買買提.淺談微課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運用[J].時代教育,20xx,(2):77-77.
[4]周華.計算機應用基礎微課程的設計與開發[J].電子制作,20xx,(10):128.
[5]黃瑞國.基于翻轉課堂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xx,(9):133-134,138.
計算機應用論文15
一、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外學習活動的現狀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該課程學習為學生掌握必備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準則奠定基礎,旨在提升學生的綜合信息素養,培養學生成為信息社會的合格公民。
作為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的延伸,課外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深化,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是豐富學生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傳統意義的課外活動側重于對所學知識內容的預習梳理和復習鞏固。課前學生對照教材學習知識點,完成教師布置的預習任務,預習的進度和效果缺乏有效的監控;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普遍采用謄抄重要知識點、完成練習等作業形式鞏固教學重難點,作業完成后還以教師書面批改或口頭講解為主,呈現出形式單一、思路狹窄、評價簡單等特點,而忽略了知識的外延性、拓展性、綜合性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筆者對江陰市南華中等專業學校15級各專業學生進行了關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外學習活動現狀的'問卷調查,發放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83份。調查結果顯示,73%的學生較少進行該課程的課前預習或課后復習。學生反饋的課外學習活動:23%的學生基本能按照教師布置的任務進行預復習,61%的學生漫無目的,無從下手。如何有效地組織和引導學生利用好時間進行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課外學習活動,促進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值得教師積極探索和嘗試。
二、基于云班課的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外學習活動實踐應用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催生了移動教學技術的變革。藍墨云班課作為一種即時反饋互動教學APP,為學生課外學習提供了有力的平臺保障。教師邀請學生加入自己創建的班課,通過手機端或PC端向學生推送課程信息(通知、調查問卷)和資源(微視頻、音頻、圖片、導學案等),為學生課前預習搭建支架。課前學生通過移動設備或電腦登錄班課,通過微視頻、課件、圖片等資源的在線學習和參與教師組織的答疑/討論、頭腦風暴等在線活動,完成相關知識點的初步認知,為課堂學習做好鋪墊。課后學生在成果展示、即時測試等活動中增進師生交流,提升自信,實現知識的內化提升。利用移動技術引導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和發現問題,為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共同解決問題和內化知識做出積極貢獻。
1.課前鋪墊
(1)掌握學情
當代著名的教育家本杰明·布魯姆認為,“學生具備從事每一個新的學習任務所需的認知條件越充分,他們對該學科的學習就越積極”。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決定著新的知識的輸入、理解和接納,對學習結果及其以后學習都有重大的影響。教師應提前編制調查問卷,通過問卷反饋情況,掌握學生知識儲備等學情,及時調整教學目標。
(2)共享資源
基于課前學情調查,教師有針對性地制作和整合相關的計算機應用基礎學習資源,如微視頻、課件、動畫等,及時推送給學生。學生登錄云班課,學習微視頻、課件等各類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研究。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實時查看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習記錄,及時提醒和督促學生進行課前自主學習,從而引導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習慣。
(3)答疑解惑
云班課提供了包括即時測試、答疑/討論及頭腦風暴等師生交互活動方式。教師在學生資源學習基礎上組織典型問題的答疑、討論和測試等交互活動。教師可實時參與答疑討論活動,對學生的討論交流進行正向引導,同時通過測試活動的即時成績分析,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課前內化情況,以便適當調整課堂教學內容及重難點。
通過課前先學,學生明確了學習目的,初步知道了學習要點;教師掌握了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基礎及學習難點,能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變盲目教學為有針對性教學。學生通過課前自主學習,在課前完成初步的認知活動,積極思考遇到的問題,能激發在課堂上主動與教師和同學進行探討的積極性,從而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
2.課后交互
。1)多元評價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成果最終多以電子文檔形式呈現,傳統教學中難以展示每個學生的學習成果,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日漸缺失。運用云班課的“作業/小組任務”活動,每個學生都可上傳學習成果進行自我展示,教師和其他學生則可適當點“贊”。同時教師對學生成果存在的典型問題在“答疑/討論”模塊進行分析討論,使學生在交互中提升自信,激發學習的內驅力。
傳統測試的評價往往滯后且無法面面俱到,而運用云班課平臺發布知識點測試,可實現學生即時答題,即時評分。教師在平臺上發布本節課的相關知識點測試題,學生用手機或電腦進行在線測試,測試完成后可以給出成績并分析總體情況,比如每個學生的分數匯總表、每個問題的正確率統計等。這樣教師能夠即時看到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同時也能省時、高效、全面地分析課堂狀況。
。2)鞏固拓展
傳統的計算機應用基礎作業因環境限制多以抄寫為主,無法達到課堂學習知識的鞏固內化及問題反思。教師通過云班課布置作業,根據學生知識與能力上的差異,把作業設計成基礎作業與拓展作業兩個層次;A作業偏重于基礎知識的鞏固和積累,為學生必做;拓展作業偏重于綜合能力的運用,由學生量度自選,把主動權交給學生。作業素材包括文字、圖片、語音、視頻、PPT等多種形式,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學生登錄云班課完成電子作業后,教師及時回復學生。優秀作業通過群發的形式讓全班學生都能看到,而有些批評性評語只能由學生本人看到,以保護學生自尊心。教師利用學習平臺指導學生作業,與學生交流情感,將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
三、基于云班課的課外學習活動實踐反思
作為即時反饋教學APP,云班課為教師分享教學資源、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便利,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開展自主學習和探究。通過課前資源,如微視頻、課件等,使學習重點容易掌握,難點輕松突破。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程度、測試成績等實時反饋,使學習過程變得易監控,成效易檢測。除面對面的師生交流外,云班課將師生交流從課中拓展到課外,搭建了師生溝通新途徑,促進師與生、生與生的融合。
在體驗云班課帶來便捷的同時,云班課學習也對教師提出了新要求。如課前對發布資源的科學整合、學生課前資源學習的真實效果、討論等交互活動參與度的有效把控、學生移動設備的科學使用等問題,仍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進行科學有效的探索和嘗試。
[參考文獻]
[1]肖海彬.布魯姆教育理論對中國學校體育的借鑒與啟示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xx(2).
[2]周云虹.基于云班課平臺翻轉課堂英語口語教學應用研究[J].海外英語,20xx(3).
[3]廖素清.課外學習活動的評價與管理策略——以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商務英語專業為例[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xx(10).
[4]張錳.會計專業一體化教學初探——云班課翻轉課堂[J].職業,20xx(2).
[5]孟婷婷.關于藍墨云班課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的幾點思考[J].亞太教育,20xx(5).
【計算機應用論文】相關文章:
計算機應用論文02-15
計算機應用論文范文12-10
計算機應用論文15篇02-16
計算機應用論文(15篇)02-16
計算機網絡應用論文07-20
計算機應用畢業論文11-03
關于計算機銷售管理的應用論文10-08
計算機應用技術論文06-07
計算機應用技術論文[精選]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