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較和發展趨勢分析
論文關鍵詞:公司治理模式;產生原因;不同模式;發展趨勢論文摘要:傳統上,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之間的比較著重于為企業提供資金機構的差異。依此,把公司治理模式分為以市場為中心的英美模式、以銀行為中心的日德模式和以家族經營為中心的家族監控模式。公司治理模式會在保持特殊性的前提下實現某些方面的趨同,公司治理的核心在所有模式中是一樣的,即有權治理公司的人之間的監督和制衡。
公司利益的實現通常表現為資產增值,規模擴大,信譽度的提升等。公司利益實現將帶來股東及與公司利益相關的主體利益的實現。本文所討論的公司治理是實現公司利益的手段和途徑,是“所有者、董事會和高級管理人員三者組成的具有制衡關系的組織結構”(吳敬璉,1994),因此,公司治理的核心表現為有權治理公司的人與人之間的監督與制衡,以保證公司利益的實現。
一、公司治理產生的原因
公司治理并不是隨著公司的產生而出現的,它有獨立的發展歷史過程。
(一)公司規模擴大,公司治理開始萌芽
早期的公司規模很小。股東人數不多。幾乎全體股東都參與到公司事務的管理決策中,而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公司的資合性特征增強,股東人數急劇增多,無法繼續通過簡單商議的形式和基于互相信任管理公司。因此,股東大會應運而生,它使得各投資主體參與公司事務,又協調各方意見并達成一致,保持公司良好運轉。平衡股東之間的利益,保持公司運營,使公司治理初露端倪。
(二)追求經營效率的提高,帶動公司治理初步發展
由股東大會來管理公司耗費大量的管理成本,而且是低效的。因此,由能力較強的股東組成董事會管理公司,不僅高效,而且有利于實現利潤最大化。董事擁有公司的經營決策權,負責日常管理工作,與其他股東在整體利益上保持一致,卻又存在分歧。同時,公司中擔任董事的往往是持股份額較高的股東,他們極易為了自身利益而做出犧牲小股東利益的決策。因此,公司治理不再僅限于股東大會內部利益的平衡,開始發展為股東會與董事會的制衡。
(三)公司間競爭加劇,推動公司治理結構最終形成
公司為適應競爭的挑戰,規模進一步擴大,對經營管理的質量要求迅速提高,職業經理人作為專業管理人被引入公司,管理開始走向專業化。他們的薪酬通常是固定的,不與經營狀況掛鉤,這使得高級管理人與公司利益并不完全一致,決定了他們成為公司股東會、董事會之外的又一利益主體。因此,監督高管人員忠實勤勉的管理公司,而不背離委托人的利益,被納入公司治理的范疇之中。
二、公司治理機制的不同模式
傳統上,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之間比較著重于為企業提供資金機構的差異。依此,把公司治理模式分為以市場為中心的英美模式、以銀行為中心的日德模式和以家族經營為中心的家族監控模式。
(一)英美模式及其特點
英美模式以外部監控為主要特征。在公司治理結構中,主要依賴外部人和市場體系對各利益相關主體進行監控。公司股東大會選舉產生董事會,董事會由外部董事和內部董事組成。是公司的管理和經營決策機構。公司不設監事會,在董事會中設外來董事,或由外來董事組成專門委員會,負責監督公司重大經營決策的制定和實施。董事會聘任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事務,對董事會負責。這種模式的主要特點是:
1 股權高度分散,導致“強管理者,弱所有者x模式。美國資本市場發達,公司中存在數量龐大的小股東。單個小股東投資的目的是獲取投資收益,他們缺乏參與公司事務的熱情,也很難影響公司的經營決策,當公司不能滿足其預期利益時,可以選擇“用腳投票”退出公司。公司的大股東信賴完善的經理人市場和證券市場,對公司管理的積極性也不高,越來越多股東將投票權委托給公司經理,使公司經理掌握較大權力,而股東則進一步喪失對公司的控制。經理權力的膨脹導致“強管理者,弱所有者”模式形成。
畢業論文搜集整理:
【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較和發展趨勢分析】相關文章:
全球公司控制模式的比較分析及其啟示03-20
家族制企業治理模式的發展趨勢探討03-20
公司內部監視模式的國際比較和思考03-21
試析美國和日本公司治理結構的比較03-07
公司內部監督模式的國際比較和思考03-18
公司治理的均衡分析03-21
公司治理現狀分析12-08
公司治理模式與股利政策探討12-10
跨國公司財務治理模式的實證研究和理論分析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