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通用(15篇)
現如今,大家都經?吹秸撐牡纳碛鞍,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1
1工程機械機電一體化技術概述
1.1工程機械
為在工程機械中更好地應用機電一體化技術,我們應明確工程機械的性能,并對其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伴隨著時代的更迭交替,人力施工逐漸退出工程項目中,慢慢以機械化的施工為主,這既減少了在人力中的成本投入,還顯著提升了工程施工效率。為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機械性能,應將一體化技術融入到工程機械中。而在電子管理系統方面的探索和應用推動了機電一體化進程,為工程機械的信息化、現代化和智能化奠定了基礎。
1.2機電一體化
現階段,工程機械正處在重要的發(fā)展階段,而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推動了工程機械發(fā)展進程,使其逐漸朝著綜合技術模式的方向發(fā)展,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程機械的性能,并改善了工程機械的投入使用效果,增加了可靠性和經濟性。在當前的工程機械制造中,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主要通過微電子處理器,來進一步優(yōu)化、綜合處理和全面總結工程項目中所需的所有系統設備。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國民經濟的增長,工程機械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展,并為一體化發(fā)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在當代工程項目中,主要以電子管理設備為主,且相關技術也被大面積應用在工程機械中,例如,工程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的實時動態(tài)監(jiān)測與自主故障檢測、消除等。在今后的工程項目施工中,將會更加嚴格要求機械性能,例如,電子控制設備將高效、經濟、安全地應用到大型工程機械中。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我國進口的工程機械數量呈現上升態(tài)勢,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昂貴但性能卓越的進口機械,是現階段相關部門迫切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2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
2.1應用特點
2.1.1自動檢測。
自動檢測是指可自動檢測工程機械中的所有子系統,有效映射工程機械的實際運行狀態(tài)。如若檢測到異常情況,將會自行報警并查找故障根源和具體位置。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機械的運行效率,降低了在檢測方面的投入力度,還可減少停機維修時間,保證工程機械的正常運行。
2.1.2高精度。
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可提升機械工作的精確度,提高運行效率。例如,在混凝土攪拌設備中裝設電子稱量系統(微機控制),不僅能自動稱重,還能獲得更好的混凝土攤鋪效果,施工質量良好。同時,還能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礎上,減輕人工操作強度,進而減少在人員中的成本投入。2.1.3 自動化。在機電一體化系統中,工程機械常常處在半自動化或者完全自動化狀態(tài),這可大大降低在人員中的成本投入,并能縮減工作量,降低工作強度。在原有的人力操控機械的情形中,時常會出現因操作人員工作經驗欠缺或者疲倦而引發(fā)操作失誤的現象,但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可有效地避免這一問題。
2.2具體應用
2.2.1監(jiān)控作用。對于工程機械而言,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將設備系統的.全程、動態(tài)電子監(jiān)控變成現實,一旦出現運行故障將會立即發(fā)出警報,以此來警示工作人員。有些更加進步的機電一體化可自發(fā)清除系統故障,及時修復,保證工程機械的正常運轉,進而降低機械故障對正常生產的影響程度。
2.2.2調整施工精度。
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可調整施工精度,具體表現在電子控制系統中。在工程機械中裝設電子控制系統,不僅能增加稱量結果的精確度,還將自動化稱量變成現實,有效避免和降低了人工操作誤差,為施工精度提供重要保障。另外,電子控制系統的應用還能減少人力投入,減輕工作強度,大大提升了工程施工的現代化水平。
2.2.3節(jié)能作用。
在原有的工程機械工作過程中,為保證機械的正常運轉,需要消耗龐大的能源,這主要是因為工程機械大部分情況超載運行或者根本沒有達到額定功率,做了許多無用功。而機電一體化的應用可較好地改善這一問題,它能適當調節(jié)施工功率,具有節(jié)能作用,節(jié)省了較多的資源。
3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fā)展前景
3.1與網絡信息技術的融合
與機電一體化相關的技術和產品,只有具備完善的功能與可靠的質量,才能在市場中站穩(wěn)腳跟并迅速普及。伴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我們已步入信息時代,網絡技術被大面積地應用到各個領域,而其與機電一體化技術的融合也將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將會促進遠程監(jiān)控技術的發(fā)展。
3.2與微電子的融合
機電一體化與微電子的融合,將會減小產品尺寸,主要朝著納米級的方向發(fā)展。這種產品具有技能高、重量輕的優(yōu)勢,它可被應用到不同的領域中,并擁有顯著的優(yōu)勢。而微機機械技術是實現這一融合的基礎保障,只有不斷完善微機機械技術,才可能實現微機電一體化。截止到目前為止,主要存在光刻與蝕刻這兩種技術。
3.3與傳感器的融合
現階段,傳感器被大范圍應用在工程機械中。例如,在發(fā)電機中裝設機油壓力傳感器等裝置可調控發(fā)動機的工作狀態(tài),并能實時監(jiān)控工作狀態(tài);在瀝青攤鋪機中裝設傳感器,不僅可自動找平,還能勻速前進,可進一步達到平整度標準。當下,傳感器技術蓬勃發(fā)展,對精度、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采集也將朝著多樣化、集約化的方向發(fā)展,由此可知,在未來,傳感器將會被大面積應用到工程機械中。
4結語
機電一體化對工程機械具有重要的應用意義,它不僅改善了機械面貌、優(yōu)化了機械性能,還顯著提升了機械運行效率,它和工程機械的融合將成為未來的主要發(fā)展趨勢。為不斷提升機電一體化水平,完全實現機械化,我們應積極探討,大膽嘗試,勇于改進,最終將工程機械機電一體化推上更高的層面。
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2
摘要: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進步,我國在礦業(yè)數控機床生產中對PLC機電一體化技術進行了廣泛的應用,不僅使礦業(yè)的生產質量得到提高,還使數控機床不斷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fā)展,有助于實現我國的現代化建設目標。當下,如何將PLC機電一體化技術廣泛地應用到數控機床的生產中,是當今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本文對PLC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數控機床中的應用展開探討,希望對相關的研究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PLC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機床;機械設計
機電一體化技術是一種先進的生產技術,在數控機床生產中的應用較為廣泛。PLC是一種具有自動化特征的設計運算操作系統,可編程存儲器是PLC運行的核心部件,憑借著系統內部強大的記憶存儲功能實現對不同元件傳達相應的控制指令,使PLC機電一體化技術具有先進性的特征。目前,我國的數控機床中以及廣泛的應用PLC機電一體化技術,極大地減輕了勞動人員的工作量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數控機床的先進化、智能化以及數字化的發(fā)展水平,對今后我國的工業(yè)發(fā)展成以及社會經濟發(fā)展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1我國數控機床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
1.1數控化水平較低
機床的數控化比率可以很好地體現出一個國家的數控化水平,就目前我國的機床數控化比率而言,較一些發(fā)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國的數控化比率在生產方面占30%左右,消費方面占50%左右,而發(fā)達國家的生產已經高達70%,因此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的經濟型數控機床占據國產機床品種的一半,平均轉速為20xx轉/秒,而一些大型的、精度較高的機床卻不足國產機床的3%,不足一些先進國家的1/20,造成此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國沒有先進的核心部件開發(fā),且開發(fā)時間較長,所以導致其核心零部件都是依靠進口,對我國的數控化水平造成嚴重的影響。
1.2嚴重缺乏核心技術據資料顯示
在20xx年到20xx年間,我國的機床出口及消費水平均在世界排名的第一位,看似機床業(yè)的發(fā)達程度較高,實際利潤卻很低,經濟型機床是主要的出口來源,而一些大型的高端的機床利潤較低。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的原因是我國缺乏對機床研究的核心技術,核心部件的制造研發(fā)能力較低,無法實現技術產業(yè)互,與發(fā)達國家存在著明顯的差距。且我國現目前的中高端的機床產業(yè)主要是對部件進行制造,還無法真正的掌握核心技術,一些高端的技術需要依靠國外的進口,其價值就占據機床成本的60%,對我國的數控機床的發(fā)展帶來嚴重的阻礙[1]。
1.3產品性能不高
決定數控機床產品性能的主要因素是零部件的精度、以及轉速等等來決定的。但當下我國數控機床零部件的精度普遍較低,一些零部件加工廠所制造出的精度還滿足不了客戶的要求,特別是重復定位精度上,僅有一小部分產品可以達到歐洲國家的標定位精度。還有就是在轉速方面,我國的產品在移動速度、換刀刀速度以及軸轉速方面同發(fā)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如一些國外的加工中心的速度均可達到40米/分鐘,最高達到90米/分鐘,而國內的平均水平卻在30米/分鐘,極少部分可以達到60米/分鐘,與數控機床相比無論在進給速度還是軸轉速以及連續(xù)工作時間上都有很大的差距。
2數控機床對機械設計技術的廣泛應用
機械設計技術可以為PLC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實施提供一定的'基礎保障,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進步,實現了同PLC機電一體化技術的高度融合,極大的提升了使用效率。新形勢下也對機電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機械設備逐漸朝著精度準確、材質更輕盈的方向發(fā)展,因此,應不斷的對傳統機械設計技術進行升級更新,以滿足當下我國對工業(yè)發(fā)展的需要。數控機床可以對零件進行加工,對我國的工業(yè)生產有著重要的作用,但隨著我國工業(yè)化的發(fā)展,一些較為老舊的數控機床生產已經無法與現代工業(yè)發(fā)展相適應,而數控機床中對PLC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提高了數控機床的功能、質量還實現了對數控機床坐標軸以及主傳動的合理控制,使機床本體的運行效率得到極大的提高,為今后的生產活動奠定基礎。數控機床中對機械設計技術的應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①為了避免切削液的外濺而產生的浪費現象,應將應用功能添加到數控機床的防護裝置上,使工業(yè)生產的安全性得到極大的提高;②將自動排屑裝置安裝在數控機床上,使機床的生產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對數控機床的穩(wěn)定運行提供一定的保障;③將機械設計技術廣泛的應用到數控機床中,極大的提高了主軸的運轉速度,使數控機床運行的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得到極大的提高,生產質量也得到一定的保障;④將數控機床中廣泛的應用機械設計,可以對自動換刀功能進行廣泛推廣,不僅提高了礦業(yè)加工效率還實現了數控機床的連續(xù)加工,還使得數控機床的工作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為我國礦工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⑤數控機床中廣泛的對機械設計進行應用,使主傳動與進給傳動可以獨立運行,大大提高了數控機床的工作效率[2]。
3數控機床中對自動化技術的廣泛應用
在數控機床中廣泛的應用自動控制技術,不但可以使提高數控機床的自動運行能力,還極大的降低了工業(yè)成本的支出,大大提高了數控機床的運行成本以及運行效率。同時,PLC機電一體化需要計算機技術的輔助運行,有助于實現數控機床的自動化功能,如自動查詢、自動輸入等,極大的提高了數控機床的信息化、智能化的程度,還有助于提高了數控機床的工作效率。如果電器機床中廣泛的應用PLC機電一體化技術,不僅可以拓展電器機床的發(fā)展空間還有助于獲得良好的運行效果,對生產工藝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使電氣機床運行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得到一定的提高。因此,在應用過程中,礦業(yè)生產企業(yè)應與機床的實際生產環(huán)境相結合,對其進行科學的開發(fā),使其PLC的控制系統具有很強的智能性以及兼容性等特征,提高數控機床的工作效率以及使用單位的經濟效益[3]。
4執(zhí)行與驅動技術在數控機床中的應用
驅動裝置以及執(zhí)行元件作為驅動技術中的兩個重要的運行載體,在PLC機電一體化技術以及數控機床中的應用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數控機床在運行的過程中,數控裝置與執(zhí)行原件會自動連接,進而能夠有效的接收控制系統所發(fā)出的指令,有助于提高機床的工作效率。同時,執(zhí)行原件還可通過機械外接口與執(zhí)行機構進行合理連接,保障了使數控機床的主傳動與進給傳動功能,對動作的完成具有一定的規(guī)范作用。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合理的應用驅動技術,不僅可以提高數控機床的整體操作效果,還可以對數控機床的控制能力進行加強,提高了系統的運行能力。在數控機床中,伺候系統主要對中心系統進行傳達與接收,進而可以很好的規(guī)范數控機床的運行能力。提高數控機床完成工作的效率,使工業(yè)生產質量得到有效的保障,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奠定基礎[4]。
5結語
綜上所述,在數控機床中廣泛的對PLC機電一體化進行應用,不僅豐富了數控機床的應用能力,提高機床的生產質量,還使得機床的運行效率得到極大的提高,為我國工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因此,應將PLC機電一體化技術在礦業(yè)數控機床生產中進行大力的推廣應用,加強對技術人員能力的培訓,不斷的規(guī)范生產流程,使我國現代工業(yè)得到快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玉.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現狀和發(fā)展趨勢[J].工程技術(全文版),20xx(08):237.
[2]琚愛云,王忠利.淺析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數控機床上的應用[J].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xx,20(01):18-19.
[3]陳輝,王磊.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現狀及發(fā)展趨勢[J].機械,20xx,35(07):1-4.
[4]李瑞琴,鄒慧君.機電一體化產品概念設計理論研究現狀與發(fā)展展望[J].機械設計與研究,20xx,19(03):10-13.
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3
摘要:通過了解給排水問題的原因,分析對策,從而達到嚴格控制的目的。
關鍵詞:水污染、城市供水、控制
淡水資源的缺乏和水環(huán)境的污染已成為眾所關心的問題,為了合理和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淡水資源,促進社會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加快城市化進程。
1水污染使水生態(tài)環(huán)境受到嚴重威脅。
城市水污染使有限的淡水資源更加匱乏,大部分城鎮(zhèn)淡水資源受到水質惡化的威脅,污染型缺水已成為城鎮(zhèn)缺水的主要因素之一。過量開采地下水造成部分地區(qū)地面沉降,近年來呈現快速下降之勢。水資源的粗曠利用,城市節(jié)水工作比較落后;由于技術、經濟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低,雖然近年來節(jié)水工作取得了一些進展,但還未從根本上改變落后狀況。公眾節(jié)水意識淡薄,城市節(jié)水技術與設施沒有得到廣泛推廣,水資源大多被一次性使用。
2城市污水工程建設不配套。
城市污水工程建設滯后于城市建設,不少城市污水收集系統建設滯后于污水處理廠建設,污水處理廠難以發(fā)揮應有的規(guī)模效益。
3給排水工藝設備與技術有待進一步提高。
給排水技術問題是比較復雜的,如微生物污染水處理、低溫低濁及富營養(yǎng)化的水庫水處理、污水處理、回用水處理、污泥處理、垃圾填埋場滲漏液處理及海水淡化的工藝技術,同時,就城市給排水行業(yè)而言,設備的系統化、規(guī)范化和標準程度不高。隨著供水水質、污水處理及污泥處理要求的不斷提高,對城市給排水技術與設備將提出更高的要求。
4強化水污染控制。
明確城市水污染控制區(qū)范圍與責任,對劃定的水環(huán)境功能區(qū)實施總量控制,制訂相應的水環(huán)境功能區(qū),實施總量控制,制定相應的水污染防治規(guī)劃,明確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特別是做好城市自來水廠水源地的保護,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工程的規(guī)劃與建設,嚴格控制城市工業(yè)污水、生活污水和固體廢棄物及有毒有害物質排放。
5推進城市節(jié)約用水和城市污水回用。
制訂產業(yè)政策,促進城市低耗水的第三產業(yè)發(fā)展,提高第二產業(yè)中低耗水技術密切型工業(yè)比例,限制高耗水企業(yè)的發(fā)展,大幅降低單位產值耗水量水平,努力創(chuàng)建節(jié)水型城市。與此同時,要注重農業(yè)產品結構的調整,提供噴灌和滴灌技術,降低農業(yè)耗水量,提高我省淡水資源的.利用率。
6做好城市污水處理及回用專項規(guī)劃。
明確城市水污染控制區(qū)的范圍與責任,對劃分的水環(huán)境功能區(qū)實施排污總量控制,使各功能區(qū)水質,特別是城市水廠水源地的水質達到城市供水水處理的不同期限的處理要求和排放水體的標準,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必須考慮污水回用,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及回用工程的綜合經濟效益和社會環(huán)境效益。對城市污水處理及回用技術研究時,特別要加強污水回用技術的創(chuàng)新。首先要著重研究污水回用的技術政策、標準及污水回用對象。針對污水處理與回用技術的熱點和難點還有待于實用技術的研究。
7探索給排水行業(yè)經濟體制改革。
根據市場經濟規(guī)律,改變政府直接辦企業(yè)為市場法人主體自主經營。政府行業(yè)主管部門通過實施產業(yè)發(fā)展政策、制定行業(yè)規(guī)范、資質管理、價格監(jiān)審、成本核定、定額標準、服務質量標準等工作,對城市給排水行業(yè)進行有效監(jiān)管和宏觀調控,不得為投資者和經營者提供固定回報。建立公開、公正、公平的給排水行業(yè)市場準入制度。給排水企業(yè)通過有序競爭來實現企業(yè)自身的經營利潤,并承擔相應的法人責任和風險?茖W編制給排水基礎設施規(guī)劃,跳出行政區(qū)劃的限制,克服分散建設帶來的浪費,在城鎮(zhèn)密集分布地區(qū)集中有限資金,統籌考慮給排水基礎設施的布局,優(yōu)化資源配置,避免重復建設,提高投資效益,加快城市給排水一體化。
參考文獻
[1]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
[2]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
[3]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
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4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機電一體化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發(fā)展,而機電一體化在工程機械中的應用與發(fā)展也促進了工程機械的不斷進步。本文主要對機電一體化技術以及其在工程機械中的應用與發(fā)展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工程機械 機電一體化技術 應用 發(fā)展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以及新興科技突飛猛進的發(fā)展,極大地促進了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融合,同時也促進了工程建設領域的革新與創(chuàng)新。目前,機電一體化已經漸漸成為一種獨立的技術,在各行各業(yè)都有不同程度的應用。尤其是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機電一體化的進步與創(chuàng)新,并且在工程機械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積極地采用機電一體化,將機械、電子技術和液壓技術進行了有效的結合,大大地提高了機械的多種功能,比如說,動力性能提升,燃油的經濟效益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增,操作的精準度和舒適度都大幅度提高,機械的使用壽命也隨之延長。所以,研究工程機械機電一體化的應用與發(fā)展有著重大意義。
一、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概述
機電一體化就是綜合地運用機械、計算機、微電子、電力電子、光學、接口等技術,對各個功能進行合理的配置,從而實現了高質量、多功能、低能耗的價值和功能。機電一體化也稱之為機械電子學,屬于一門新興的邊緣綜合科學, 機電一體化技術是將機械技術、電工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控制技術和
精密機械技術有機結合,并綜合應用到實際中去的綜合技術。主要是通過微電子技術的應用,把微電子技術引進到相關的動力功能、機械主功能、控制功能等方面,在軟件方面能夠使得機械裝置與電子裝置相互進行有機結合而形成有效的系統。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機電一體化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發(fā)展,并且處于不斷創(chuàng)新與進步之中。機電一體化技術逐漸走向了高智能化、微型化、網絡化、個性化和綠色化的趨勢。而機電一體化技術在工程機械中的`應用,能夠使得各種性能方面都得以明顯改善,比如操作舒適性能夠得以有效提高;機械能耗能有效大幅度降低,明顯提高機械功效?煽啃圆粩嗵岣;不斷提高相應的作業(yè)精度和作業(yè)效率。
二、工程機械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
機電一體化技術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和極高的應用價值,尤其是在工程機械中的應用更具廣泛性和有效性,機電一體化技術在工程機械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在工程機械提高生產效率、節(jié)能降耗方面的應用
在傳統的工程機械中,能量的充分利用率和使用率比較低。比如說,液壓挖掘機其燃料的充分利用率僅僅占了30%,剩下的70%左右的能量都被浪費了。在能源資源高度緊張的今天,迫使機械工程的發(fā)展必須向著“節(jié)能降耗”的方向發(fā)展。比如說,小松公司生產的挖掘機能夠很好地達到節(jié)能降耗的目的,大約可以節(jié)省23%的燃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新型的控制節(jié)能器的采用。日立公司生產的挖掘機,采用了“卡特電子效率”節(jié)能控制體系,通過對泵以及發(fā)動機的綜合、全面控制,大大提高了利用率,其能量利用率能夠達到98%左右,生產率也相應地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所以說工程機械中電子節(jié)能控制器的運用,大幅度提高挖掘機等大型工程機械設備的能量利用率,一定程度上發(fā)揮到了節(jié)能的作用。電子節(jié)能控制器操作比較簡單,對機械的磨損也相對減少,從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在自動化以及半自動化的作業(yè)全過程中的應用
工程機械全面地實現作業(yè)自動化以及半自動化水平,可以有效地降低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有效地提高生產效率,大大減少了因為操作人員的經驗不足或技術不到位對于操作精度的影響。比如說,三菱公司設計生產的挖掘機,有控制挖掘機軌跡系統的功能,相關的操作人員在控制板上將鏟斗的運動形狀和運動軌跡設定好之后,相應的微機操作系統就會根據不同角度的傳感器發(fā)出的信號,對動臂、鏟刀和斗桿的運動進行自動的控制,從而實現多種特定斷面溝槽、開口和斜坡的精準挖掘,有效地實現了挖掘操作的自動化水平。
3、在控制柴油機上的應用
要想進一步深入發(fā)展柴油機技術, 應該要解決發(fā)動機排放質量與最低油耗間的矛盾。在電子技術發(fā)展十分迅速的今天,采用電子節(jié)能液壓泵系統能夠有效減小能耗, 還能自動控制冷風扇的轉速隨溫度的變化, 這樣的條件下, 電子控制自動變速,還包括根據負荷條件自動調節(jié)柴油機油門等內容都能得以實現, 能夠使得在各種變工況下的柴油機, 在滿足經濟指標和排放指標的最佳噴油時間的同時, 能夠實現凈化排氣、節(jié)約能源、提高效率。
4、機械操作的自動化能夠降低勞動強度
在工程機械施工操作中引入機電一體化實現操作的自動化或者半自動化,這樣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大大減少了因為操作者工作經驗不足而造成的作業(yè)精度的影響。
5、在工程作業(yè)精確度方面的應用
在工程機械設備中使用電子控制系統可以將稱量的過程自動化,對稱量系統實現微機控制,使得稱量更加精確。自動找平裝置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瀝青攤鋪機的工作效率和施工質量。自動供料系統(超聲波技術)的應用,完美地完成了混凝土瀝青攤鋪機對于供料的自動調節(jié),全面提升了攤鋪的效果和質量。與此同時,鏟運機鏟斗刀、平地機刮刀以及推土機鏟刀的電子化操作控制,減少了誤差,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還節(jié)約了人力,降低了施工人員的工作強度,高效、快捷,符合現代工程施工的要求。
6、電子監(jiān)控、故障自診以及自動報警
電子監(jiān)控、故障自診以及自動報警,也就是說對于工程機械的工作裝置,傳動系統、發(fā)動機、液壓系統以及制動系統進行全面的監(jiān)控,一旦在運行的過程中發(fā)生異常情況,就會自動地找出故障的位置并自動進行報警提示。機電一體化的發(fā)展和應用,大大地改善了操作人員的現實工作條件,全面提高了機械設備的工作效率。與此同時,簡化了機械設備檢查和維護的工作,相應地減少了維修費用,大大降低了維修停機的時間,對于提高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有很大的作用和意義。
三、工程機械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fā)展
1、傳感技術的融合
目前,傳感器技術在現代工程機械上應用較為廣泛,比如,發(fā)動機可以通過機油壓
力傳感器、冷卻水溫度傳感器等來進行發(fā)動機的運轉狀態(tài)的檢測和控制;瀝青攤鋪機上的傳感器能夠實現攤鋪機在工作時實現自動找平且行走速度不變的特點,還能滿足攤鋪出來預定的平整度、坡度和厚度的路面的要求。在感器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的今天,精度要求越來越高,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也能不斷提高,越來越廣的采集信息范圍也超著集成、多功能化和智能化方向發(fā)展,所以,未來在工程機械上將應用越來越多種類的傳感器。
2、工程機械機電一體化趨于計算機與信息處理技術的應用
計算機是實現信息處理的主體, 信息處理技術包括范圍應用比較廣, 主要包括
信息的輸入、識別、運算、變換、存儲及輸出等等方面。計算機技術范圍涉及到網絡與通信技術、硬件和軟件技術、數據庫技術等等方面。要想工程機械機電一體化技術發(fā)展不斷進步, 應該大力發(fā)展計算機應用及信息處理技術。
3、電子控制理論的指導性增強
工程機械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就是以微電子為核心的高新技術, 通過其應用和推廣,在相關控制理論指導下,能夠滿足系統智能化設計的要求,完成相關的設計后的系統仿真等等。
結束語
綜上所述,機電一體化在工程機械中的應用發(fā)展是當前機械工業(yè)發(fā)展必然的趨勢,也是振興和發(fā)展機械工業(yè)的必經之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工程機械機電一體化還會有著更多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未來工程機械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將會融合機、電、光以及磁的綜合性能,更好地促進工程機械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彬. 論機電一體化技術在現代工程機械中的應用與發(fā)展[J]. 現代商貿工業(yè),20xx,05:180.
[2]申寧,李國銘. 論機電一體化的發(fā)展及在工程機械中的應用[J]. 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xx,32:90-91.
[3]史鳳蘭. 機電一體化技術在工程機械中的應用[J]. 科技致富向導,20xx,30:206-207.
[4]冷俊.機電一體化在工程機械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xx(07).
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5
1傳感器概念分析
傳感器是一種在現代科學中通過仿生學的角度,使機械能夠像人類或動物的感覺器官一樣能對外界環(huán)境變化進行感知,傳感器通過對變化的檢測和感受,并通過編寫的程序,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將外界環(huán)境轉化為電信號或數據信號,同時將這類信號傳送到接受元件或裝置中,這類模擬感覺器官的器械稱為傳感器,為了更精密的探測某些外界因素,傳感器技術的發(fā)展受到人們的極大重視。在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持下,傳感器的敏銳程度和探測廣度早已超過了人類的感覺器官,可以探測到人眼看不到的紅外線、紫外線,也可以檢測到人耳聽不到的超聲波。所以對于傳感器的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越來越廣泛,人類也對傳感設備更加依賴。各式各樣的傳感器有很多,我們通常依據其使用情況來對它們進行分類,比如說可以按需要測量的對象來分類等等。不同類別的傳感器用途也不一樣,而傳感器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對系統的有效控制,提高其自動化水平。傳感器技術是利用傳感器可以將光、震動或者其他一些刺激動作按照一定規(guī)律轉換成特有的一種輸出信號來對機電一體化系統自身的檢測。有效的控制機電一體化系統的正常運行。
2傳感器技術在機電一體化系統中的重要性
機電一體化系統是一個自動化程度比較高的系統,其核心部件就是傳感器,所以傳感器技術也就是該系統中的核心技術。傳感器在機電一體化系統中的角色就好比人體的感覺器官,它能夠通過對目標實物的感知測量來獲取目標的相關信息,并快速、準確的將這些信息傳遞給系統控制模塊,進一步提高系統的.控制效果。在對目標測量過程中,傳感器能夠為機電一體化系統準確、快速的提供維持系統高效運行的重要的相關數據信息,最主要的是能夠幫助系統實現對自身的自動化檢測,傳感器在提高機電一體化系統性能方面,所以進一步加強機電一體化系統中傳感器技術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3傳感器技術的應用
3.1在機械加工過程中的應用。在機械加工中,傳感器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加工產品的精度和質量,首先,在工件加工前,要對其毛坯件進行自動化檢測,看其是否滿足加工的要求,如果滿足,再進行加工過程。加工過程中傳感器的應用更為重要,每一道工序的加工精度控制都是通過傳感器來實現的,當加工到一定位置時,傳感器檢測到這一位置發(fā)出的信息,將這些位置信息迅速的轉換成其特性的信號,快速的傳遞給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快速的做出判斷,開始進行下一道工序的加工。多次重復后,為了保證工件的加工精度,還可以通過傳感器技術,對加工設備在工件加工過程中的進給速度、切削力,進而保證其質量。
3.2數控機床中的應用。傳感器技術在數控機床上的應用也比較廣泛,其目的主要是實現機床的高度自動化水平,同時對加工精度的有效控制。通過傳感器對加工軌跡的檢測,可以實現工件的模擬加工,做到加工誤差的有效控制。并對其做出合理的調整,確保加工精度,實現工件的全自動加工。為及時發(fā)現數控機床加工中存在的問題,需對機床軸動過位等開展實時調查。比如在數控機床當中,可使用壓力傳感器檢測工件夾緊力,如果夾緊力比設定值低,則會產生工件松動問題,系統提示警報,中斷走刀。此外,還能運用壓力傳感器對車道切削力實際改變進行檢測。通過上述分析得知,在數控機床上合理應用傳感器,適時引入傳感器技術,可有效處理生產過程中發(fā)生的問題,大幅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故障發(fā)生率,為保證生產質量奠定良好基礎。
4傳感器技術的未來發(fā)展趨勢
在未來的幾年里,傳感器控制系統的研究將會繼續(xù)進行,使其在未來能夠發(fā)揮更大的作用,為人們帶來更多的便利,其主要的發(fā)展趨勢有以下幾點:
、傧蚋呔劝l(fā)展。在新型的傳感器研究中,要將精度、靈敏度、響應速度作為研究重點,確保未來的工業(yè)化生產具有可靠性;
②向微型化方向發(fā)展。再利用新型的材料與納米技術等先進的技術,對傳感器的結構進行優(yōu)化;
③微功耗、無源化發(fā)展。當前的電氣設備以及傳感器設備的運行都需要在電能的支持下才能正常運轉,因此為了提高傳感器的工作性能,開發(fā)微功耗的傳感器及無源傳感器是必然的發(fā)展方向;
④向智能化數字化發(fā)展。智能化是當前國際上廣泛關注的焦點,也是未來傳感器重點開發(fā)領域。
5結語
總而言之,工業(yè)生產自動化程度的逐漸提升,對自動監(jiān)測水平的要求也更為嚴格,因此需要加強對傳感器的研究,以促進機電一體化向著更加自動、更加智能的方向發(fā)展,還需要對傳感器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使傳感器能夠檢測的信息范圍更為廣泛,同時對信息的檢測精度也需要得到相應提升。
參考文獻
[1]江海.機電一體化系統中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應用分析[J].科技風,20xx(9):194.
[2]安培成.淺析傳感器技術在機電一體化系統中的應用[J].內燃機與配件,20xx(1):82~83.
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6
摘要:機電一體化技術是我國工業(yè)生產企業(yè)發(fā)展的核心技術,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并且能夠大幅降低生產成本。隨著智能制造的發(fā)展,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促進我國工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文章對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對于推動我國工業(yè)企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智能制造;應用
機電一體化技術是將電子信息技術、機械技術、信息、光學、控制等各項技術進行有機結合,在實際生產中進行應用的綜合技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下,機電一體化技術在工業(yè)生產企業(yè)中的應用有效的提升了企業(yè)的競爭力。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智能化制造系統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通過信息技術的有效利用,可對機械設備進行無人操控就能夠實現自動化生產,這是工業(yè)生產中的一項全新改革。在這種形式下,機電一體化技術與智能制造的結合應用,會再次打破傳統的工業(yè)生產模式,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降低生產成本,降低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幾率,F階段,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已經實現了廣泛的應用,這對我國工業(yè)生產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1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
1.1傳感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
傳感技術是信息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機電一體化技術中的重要技術。傳感技術主要是通過傳感器來獲取自然信息,經過信號的預處理、后置處理、特征提取以及選擇等信息處理,最終提取出有效信息。傳感器具有敏捷性和精準性的特點,所以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避免外界因素對設備產生的干擾,可以確保信號傳輸的可靠性和精準性。因為傳感器具有這些優(yōu)點,所以在智能制造中應用可提升智能制造技術,通過遠程操控可以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目的。傳感技術在智能制造中應用,能夠構建傳感器網絡系統,可以確保信息傳輸的連續(xù)性,而且能夠實現信息的共享,從而為制造中心下發(fā)智能化生產命令提供有力的依據,提高智能制造的效率。在結合計算機技術后能夠對信息進行整合與分析,從而增強對智能制造過程的控制力度,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幾率。傳感技術在智能制造設計中的應用,可降低設計難度,提高設計的效率,降低設計成本。
1.2數控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
數控技術是機電一體化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將機電一體化技術進行完美升級的重要技術,利用數據控制技術進行機械生產,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質量。數控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對促進智能制造系統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數控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第一,數控技術中數據模擬和信息處理技術在智能制造中應用,能夠有效提高智能制造的精準性和高效性。第二,數據技術通過信息處理、數據模擬和感應技術等能夠及時發(fā)現智能制造過程中出現的異常,通過對數據的分析處理能夠對異常情況進行處理,從而保證智能制造生產的順利進行,提高智能制造的管理水平。第三,在智能制造中,數控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功能軟件技術相結合,可以形成三維仿真動態(tài)畫面,能夠更加明確的掌控生產流程和各項數據信息,實現可視化生產,提高對智能制造生產過程操控的精準度,提高生產的安全性和精準性。
1.3自動化生產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
自動化機械和自動化生產線是機電一體化生產技術的主要表現形式,通過對人機界面裝置、光電控制系統以及可編程控制裝置的利用,即可實現自動化生產。比如印刷包裝生產線,電子產品組裝生產線等,都是利用了自動化生產技術。與自動化相關聯的柔性制造的系統技術,通過計算機信息化技術來實現智能化制造,把計算機、自動倉庫、數控技術及工業(yè)化機器人等基本的生產要素,進行完整的生產網格構建,以實際的生產力需求為基準,進行隨機的、實時的自動化操控。確保智能制造能夠滿足產品多樣化的生產需求,快速高效的完成生產。
1.4智能化機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
現階段,智能化、信息化、數據化等先進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工業(yè)生產領域中,有效促進了工業(yè)生產的效率和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工業(yè)智能機器人是機電一體化技術中比較高級的技術,其在智能制造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智能機器人融合了多項技術,包括傳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計算機信息技術等,所利用的理論和學科包含了仿生學、機構學、信息及控制基礎理論等。工業(yè)智能機器人的`智能技術水平較高,在智能制造中可有效提取數據信息和資料,為智能制造的管控提供有力的依據。因為生產效率高,所以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高質量的完成復雜的工藝流程制造,確保智能制造生產流程的有序運行。智能機器人的應用,為產品的更新換代提供了基礎條件,同時也大大的降低了生產過程中因人為操作失誤而產生的安全事故。因為智能機器人制造的產品精準度高,所以在建筑、軍事等諸多領域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所以,智能機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結語
機電一體化是現階段我國工業(yè)生產中應用的主要生產技術和方式,在促進我國工業(yè)生產的發(fā)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機電一體化技術有不斷的成熟,逐漸向模塊化、智能化方向發(fā)展,機電一體化中很多先進的技術具有的優(yōu)勢應用于智能制造中,可有效促進智能制造的發(fā)展,在提高智能制造生產水平的同時,還可降低生產成本,減少安全事故發(fā)生的幾率。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是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同時各種技術水平也會不斷的完善,為促進我國工業(yè)生產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王偉.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淺析[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xx(10):15.
[2]華愛琴.關于企業(yè)智能制造中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fā)展分析與應用探討[J].時代農機,20xx(09):28.
[3]姜淇銘,李韶文,何月漫.智能制造中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J].南方農機,20xx(02):15.
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7
摘要:隨著計算機電子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機電一體化技術的不斷研發(fā),對于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中的應用要求也越來越深入,本文將針對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的具體應用和發(fā)展現狀進行討論,了解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特點和作用,旨在能夠通過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正確應用,來實現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的快速發(fā)展。
關鍵詞:水利工程;機電一體化;應用
機電一體化技術一詞最早是由日本企業(yè)所提出的,在現代化工業(yè)技術高度發(fā)展的今天,機電一體化技術也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可以說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fā)展對于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如何在水利工程中更好地應用機電一體化技術,已經成為了限制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發(fā)展水平的關鍵因素。
一、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概念分析
機電一體化技術是一門集合了電子計算機技術以及工廠機械電子操作生產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目前在計算機智能領域、自動化控制技術領域、電子傳感系統檢測領域以及傳動領域都有所涉及,在現代化生產當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尤其是在大型的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中,應用了機電一體化技術以后,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設的效率,在信息統籌及處理方面和過去相比都發(fā)生了較大的改進。就機電一體化技術未來發(fā)展的方向而言,會朝著更加智能化、微型化以及生物學化發(fā)展,在此技術的基礎上添加光電傳感技術,進而增加工程項目機電系統自身的柔和性,在每個工程項目中都有一個總操作系統,下面每個操作項目板塊中又分別有不同的子系統模塊,各個模塊之間的工作互不干擾,在人工智能化發(fā)展的過程中,大大提高了水利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在未來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建設與發(fā)展中,它的應用途徑將會變得更加廣泛。
二、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中的應用
。ㄒ唬┰O備安裝
在水利工程項目的具體實施建設中,操作工人應當在按照科學的機電一體化技術要求在水利工程建筑項目當中對機電一體化設備進行正確的安裝,在安裝設備以前,操作工人必須到水利工程項目的施工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從而了解到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包括工程所處環(huán)境的地質條件,氣候的變化情況等,然后再對所要安裝的機電一體化設備進行檢查,確認可以正常運行以后,對機電一體化設備進行整體的工程布局規(guī)劃,在涉及到施工場地以及施工通道時,操作工人要能夠及時清理干凈機電一體化設備所經過的地方,再對水利工程項目施工部位的混凝土基座采取正確的施工策略,按照水利工程項目的設計流程進行施工,在工程基座中添加機電一體化設備,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安裝之前已經檢查過一遍機電一體化設備的安全使用性,在進行正式安裝時,還應當再重新檢查一遍,一定要確認機電一體化設備正確安裝了以后,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操作,有關機電一體化設備的安裝必須要由專業(yè)人士來進行,在涉及到高空作業(yè)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避免操作工人在高空作業(yè)時候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
(二)設備調試
當機電一體化設備在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中安裝完成以后,還要有相關的技術操作人員對所安裝的設備進行技術調試,再一次確認機電一體化設備的安裝是否正確的,能否正常地發(fā)揮出機電一體化技術的作用,同時也要保證機電一體化設備不會出現任何的安全問題,在設備調試的過程中,主要檢測設備的正常工作性能參數,工作的效率參數以及機電一體化設備所產生的工作效益,需要將每次設備調試的結果進行記錄,并輸入到計算機系統數據庫中,方便技術人員進行統一的操作和處理。
。ㄈ┧こ探ㄔO中的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
在研究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我國大型水利工程建設中的應用過程中,可以舉位于河南省境內著名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項目為例,小浪底水利工程項目在三門峽水利工程的下游,它每年能夠控制的流域面積大約在70萬平方公里左右,是黃河中游地區(qū)一段峽谷的出口部位,是黃河流域中非常重要的水利控制工程。在小浪底水庫的具體建設過程中,應用了大量的機電一體化技術設備,大大增加了黃河地區(qū)流域的抗洪防撈性能,同時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過程中,對于黃河流域的水資源也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和開發(fā),起到了科學的水資源保護作用,促進了小浪底水利工程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在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以及開放式控制系統應用當中,將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打造成為了一個綜合性的智能操作系統,由機電一體化技術專家來進行系統性的操作控制以及模糊性的操作控制,采用中央處理器的來進行核心操作,而在應用分布式的控制技術時,利用電子計算機設備對水利工程建設中的施工情況進行實時性的.監(jiān)控,及時發(fā)現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并且及時加以控制,進而實現小浪底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檢測、控制及管理的一體化發(fā)展,分布式控制系統有著操作簡單,上手容易的優(yōu)點,可以大大提高工程建設的安全性能。在施工現場操作總線技術和機電一體化技術融合發(fā)展中,通過開放式技術控制系統的密切配合,實現了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之間的實時溝通,采用現代化的電子通訊設備能夠將施工現場當中的所有機電設備,生產設備以及電子設備進行連接,將這些設備在施工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數據通過現代化的電子通訊技術傳輸到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中的核心總控制室,由計算機操作系統對各生產設備、機電設備進行統一的控制與管理,從而實現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控制操作一體化發(fā)展。
三、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中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未來發(fā)展研究
通過對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中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分析與應用研究中可以了解到,在未來的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中,一定會朝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進行發(fā)展,生產效率會越來越高,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fā)展可以說是我們國家生產力提高的一種表現,它融合了以電子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多方面生產技術,而且國家對于機電一體化技術的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項目高度重視,希望在未來的水利工程建設中,能夠繼續(xù)開發(fā)技術人員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加強對機電一體化核心技術的人才培養(yǎng)力度,相信通過技術人員的不斷努力,未來的機電一體化技術發(fā)展一定會更安全,更綠色,更環(huán)保,既能夠提高水利工程的模塊化生產效率,同時也能夠對水資源進行合理保護和開發(fā),在高效利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提高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生產產能,響應國家“節(jié)能減排”戰(zhàn)略的號召,促進工程建設中各環(huán)節(jié)的信息交流。
綜上所述,促進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中的應用與發(fā)展可以說是現代化水利工程項目發(fā)展的大勢所趨,科學地應用機電一體化技術,能夠大幅度提高水利工程建設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對水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fā)和利用,在計算機智能化的機電一體化技術發(fā)展與應用過程中,未來的水利工程項目將呈現出一片大好趨勢。
參考文獻:
[1]龔祥普.水利工程機電一體化設備安裝與調試探討[J].江西建材,20xx,08:129.
[2]路瑞英.工程機械中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J].科技展望,20xx,18:72.
[3]梁世鋒.淺談機電設備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的運用[J].建材與裝飾,20xx,24:178-179.
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8
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ㄒ唬├碚摻虒W方面存在的問題
教材和教學內容與先修課程重復率高,各知識點分散。[2]機電一體化技術與系統是許多高校相關專業(yè)為高年級本科生開設的一門課程,旨在讓高年級學生厘清前三年的各專業(yè)課之間的關系,能夠以系統的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和設計機電一體化系統。由于是原專業(yè)基礎知識的鞏固和加深,因此,教材和教學內容包括了之前學過的多門課程,教材大而全,教學內容多而廣;此外,該課程現有教材內容一般按照機電一體化大系統的各組成子系統組織設計,即每一子系統對應一章內容,不同章節(jié)知識點之間缺少有機聯系。雖然知識點可以獨立教授,但容易孤立,學生無法深刻理解機電一體化產品的系統性和技術的綜合應用性。
(二)實踐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
機械電子專業(yè)由于為我校后增專業(yè),機電一體化技術與系統課程開設時間相應也不長,加之機電設備的復雜性、高造價、臺套數不足、使用維護成本高等原因,在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開設的多為演示性、驗證性實驗,學生動手操作調試的機會少。[3]在課程設計環(huán)節(jié),則通常紙上談兵,模仿設計,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高,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設計。上述原因使得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jié),在教學中出現“理論教學教懂難、實驗教學動手難”的問題。針對傳統教學體系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我,F場工程師的培養(yǎng)目標,機械電子教學團隊探索構建了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驅動為主線,通過項目任務引導理論教學和理論教學指導項目實踐的互推互動的教學新模式。在剖析某幾個典型機電一體化系統(項目)的結構組成、工作原理、設計過程中,串聯講解知識點并在實驗環(huán)節(jié)進行知識點在項目中的具體應用實現,進而將項目實施和理論講授有機融合,實現一體化教學。教學改革探索的實踐表明,在機電一體化技術與系統這門課程的教學上,采用此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二、以項目驅動為主線的教學新模式應用
以項目驅動為主線,是指以項目為載體、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將某一門課程的核心概念和原理,通過一個或多個項目的形式來體現[4],將課程中分離的知識點轉換為在具體項目中應用的相關聯的技術支持點,將學生認為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轉變?yōu)樯鷦拥摹⒕唧w的技術實現,有利于學生更加系統地認識和掌握所學習的知識。
。ㄒ唬╉椖窟x擇
教學新模式應用中,項目設計或選取尤為重要,其成功與否直接影響教學效果。首先,項目應具有代表性,以體現機電一體化關鍵技術的典型應用;其次,項目應具有可操作性,即項目的難易程度應適中;最好配套有足夠數量的、具體可操作的裝備供學生實踐操作;再者[5],項目應具有可拓展性,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和創(chuàng)新能力;谏鲜隹紤],并在我校實驗室二期建設經費大力投入的支撐下,分別以PLC和51單片機兩大控制核心為基點,提出了“物料自動分揀”、“自動立體倉庫”、“桁架機器人”和“自動尋跡小車”四大項目。以“物料自動分揀”項目為例,此項目涉及的知識模塊包括:西門子S7-200PLC控制,異步電動機的變頻調速,辨識物料顏色、材質的傳感檢測,觸摸屏監(jiān)控,自動定位控制,光電編碼器及氣動元件應用等多項技術,均為機電一體化共性重要技術。與此相對應,MPS實驗室增配了多臺套可拆裝式物料分揀實驗裝置,學生可通過機械安裝、電氣硬件接線、軟件編程、系統調試等環(huán)節(jié)進行動手實踐操作,既可進行單項實驗,也可進行綜合性、創(chuàng)新性實驗。
。ǘ┚唧w實施
。.理論教學方面
概述部分仍沿用教材內容,重點講述機電一體化概念、體系結構、特點及發(fā)展趨勢。在課程開始即強化機電一體化產品(系統)“機電有機融合”的特點、“系統化”的設計開發(fā)理念和“綜合性”的技術應用。其余內容則采用項目驅動教學法,并分兩大模塊,分階段展開。(1)第一階段:以教師講授為主,選用“物料自動分揀”和“自動立體倉庫”兩大項目,按“任務分析→方案總體設計→硬件選型、設計→軟件設計→系統調試”的項目一般設計開發(fā)流程開展。通過兩個項目的介紹,使學生熟悉項目開發(fā)的一般流程,總體方案設計的一般要求和原則,掌握系統原理圖的設計要求,學習如何結合功能實現和成本控制進行硬件選型,常見硬件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等。在此基礎上,使學生掌握變頻調速、檢測系統設計、伺服驅動與控制、步進電機與控制、軟件編程技巧與仿真調試等有關綜合應用的理論知識。(2)第二階段:采用討論互動課的模式進行,教師主要起引導和指導作用,選用“桁架機器人”和“自動尋跡小車”兩大項目。教師按每一項目確定3種任務方向共制訂6套項目設計任務書,包括設計題目、功能需求、技術要求及重難點。學生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每3-5名同學自由組合為一組,從6套任務書中任選一套,每套設定限選額度(上限為4組)。選題在討論互動課正式開始前兩周即確定完畢。在兩周準備時間內,各小組需要完成的工作內容是:任務分析→組員分工→資料查閱→組內討論→方案擬訂→方案形成書面報告并制作PPT。在討論互動課上,按相同任務書抽簽選。保矀小組進行10分鐘的上臺演講、報告,5分鐘的討論互動答辯。每組答辯完成后,教師利用2分鐘左右的時間總結學生討論、發(fā)言情況,提出改進意見。[6]討論互動課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思維,強化對知識點的理解學習,促進學生參與合作,有效調動了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變單純傳授知識為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和能力。
2.實踐教學方面
實踐教學主要包括實驗教學和課程設計。(1)實驗教學:由于實驗室新購置了多臺實訓裝置,因此,開出的實驗項目從之前單一的驗證性、演示性實驗,擴展躍升到集難度遞增的單項實驗和綜合性實驗于一體的系統全面的實驗體系。同時,實驗環(huán)節(jié)所需要的理論知識、技術應用規(guī)范和應用技巧與理論課所講授內容高度契合,極大增強了學生實驗時的自信心、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敢于并愿意動手操作,實驗效果突出,學生動手能力顯著提高。(2)課程設計:在設計選題上摒棄了之前單一的命題方式,改為可從教師給定的多組題目中任選或學生自由選擇的方式。其中,教師給定的題目主要為討論互動課上項目任務的綜合和深化。由于已進行過較為充分的論證,因此,對這部分設計題目詳細設計部分要求完成度較高,最好可通過實物驗證。
(三)課程考核
與教學模式改革相匹配,對課程考核方式進行了調整,更加強調應用能力的測試,加大實驗環(huán)節(jié)考核比重,增加討論互動課考核。其中,對于實驗環(huán)節(jié)的考核,除了考察實訓時的常規(guī)表現(如出勤率、操作規(guī)范情況、實驗完成情況、實驗報告情況)外,在最后一次實訓課上以現場發(fā)放任務卡的形式,要求各組學生利用現場實訓裝置,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某一小項目的設計、接線、編程和調試工作,最終根據完成情況現場打分,該分值為實驗環(huán)節(jié)最終考核成績的主要組成部分。
三、總結
教學改革實踐表明,以項目驅動為主線的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新模式,實現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深度結合,將教學內容與工程實踐緊密聯系,提高了學生對相關技術的工程綜合應用能力,以‘用’促‘學’,學以致用;體驗型的討論互動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發(fā)揮其主體作用,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9
摘要:機電一體化融合計算機、信息技術及機械等各種技術優(yōu)勢,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業(yè)企業(yè)的競爭力。本文針對機電一體化發(fā)展現狀以及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智能制造;傳感技術
當前,智能制造已經逐漸成為我國工業(yè)發(fā)展的主要目標,智能制造不斷進步,推動了我國工業(yè)朝著科技化、智能化、數字化的趨勢發(fā)展。對機電一體化在智能制造中應用的探討與研究,對于智能制造行業(yè)的發(fā)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1智能制造概念及機電一體化發(fā)展現狀分析
智能制造是由智能制造系統與智能制造技術組合而成。智能制造技術就是采用計算機技術、模擬智能制造系統,對系統的某一部分進行分析與研究,有效縮減了投入成本。相關研究人員只要通過簡單操作,就能實現對整個系統動態(tài)的全面掌握,確保了系統的有效性和穩(wěn)定性。智能制造技術是智能制造系統的基礎,而智能制造系統則是智能制造技術的應用載體,體現智能制造模式。近年來,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普遍發(fā)展,推動了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fā)展。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應用,促進了我國機械行業(yè)的發(fā)展和進步,使生產管理工作更加自動化、智能化。伴隨著科技的進步,機電一體化技術融合了更多新型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采用電子技術,在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基礎上,通過計算機系統實現對機械設備的自動化控制和管理,從而使整個生產流程更加高效、便捷,提高了生產活動的規(guī)范性。
2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實際應用
2.1傳感技術的具體應用。在機電一體化技術中,傳感技術是一種較為基礎的技術,但是傳感技術以其敏捷性和精準性的優(yōu)勢,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外界信號對于機器設備的干擾。從當前的發(fā)展趨勢來看,普通傳感器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于高精度制造的要求,通常來說,都是需要建立一個系統的傳感器,收集計算機信號。目前人們最常用的就是非線性的接觸手段與光纖電纜傳感器,這類傳感器有著標準的接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開發(fā)成本,提高產品的性價比。
2.2數控生產中的'具體應用。在我國機電一體化技術發(fā)展早期,數控加工技術顯著提升了機械制造的質量和效率,發(fā)揮了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優(yōu)勢。在數控生產中應用機電一體化技術,能夠有效提升機械加工的準確度和速度。應用機電一體化技術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加工的精度,因此必須重視對系統的智能控制。當前,我國數控機床的智能控制系統,主要就是通過總主線和CPU來實施控制,而且在智能控制技術與在線診斷技術上都有較快發(fā)展,能夠實現數控生產的三維仿真,滿足當前智能制造的生產需求,為我國工業(yè)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3工業(yè)智能機器人方面的具體應用。智能制造技術逐漸呈現出多樣化的發(fā)展趨勢,而其中工業(yè)智能機器人有著明顯的先進性。工業(yè)智能機器人主要由計算機系統技術、仿生學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等各種先進技術融合而成的新型成果。研發(fā)工業(yè)智能機器人,促進了傳感技術、信息技術以及控制論的有效結合。將工業(yè)智能機器人應用于部分生產領域,能夠有效改善產品的質量,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工業(yè)智能機器人在應用中的優(yōu)勢主要有:
。1)能夠實現對信息資料的辨別、分析與整理;
(2)對于一些復雜的工作流程也能迅速完成;
(3)生產的速度快、精確度高、產量大,廣泛應用于軍事生產領域,而且在出口制造方面也得到一致好評。
2.4自動生產線和自動機械方面的具體應用。自動生產線和自動生產機械就是通過光電控制系統,實現對人機界面裝置的控制,從而掌控整個生產流程,F階段,自動生產線和自動生產機械在我國很多大規(guī)模的企業(yè)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如在手機、電腦等精密設備的生產過程中,均采用自動化生產線,其原理就是利用計算機控制系統對生產中使用到的設備進行融合,對計算機設備、數控設備等實行一體化管控,從而形成網絡化與集約化的生產模式。
3結束語
通過融合機電一體化技術與智能化技術,將其應用于各領域,節(jié)約了大量的人力,降低了企業(yè)生產成本,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因此必須加強對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和研究,進一步促進我國工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再生.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J].南方農機,20xx,49(06):103.
[2]胡志耀.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J].機械管理開發(fā),20xx,32(12):104-105.
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10
“機電一體化”(Mechatronics)這個名詞起源于日本。日本《機械設計》雜志1984年增刊文章中指出:“機電一體化就是利用微電子技術,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機械能力的一種技術”。日本機械振興協會經濟研究所1981年3月的解釋是:“機電一體化乃是機械的主要功能、動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進微電子技術,并將機械裝置與電子裝置相關軟件有機結合而構成系統的總稱”。概括地講:機電一體化是機械工程學與電子學在機械產品設計開發(fā)中的有機結合,是微電子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最大限度地融入機械本體的結果。由于微電子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和應用,產生了第三次技術革命,出現了一系列具有各種優(yōu)異功能的技術和產品,使機電設備的面貌一新。國內外大量實踐證明:發(fā)展機電一體化,是開發(fā)新產品、改造老設備行之有效的技術措施。
機電一體化技術就是機械、計算機、信息處理和自動控制技術綜合運用的復合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順應了當今科學技術發(fā)展的規(guī)律,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由于煤炭生產是將數百、數千萬噸煤炭從地層深處采掘、運送到地面,因此需采用大量的機電設備才能實現這一目標,而采用機電一體化產品則是實現高產高效的最好選擇。機電一體化將機械與電子技術融為一體,使物流、能流、信息流融為一體。近年來,隨著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軟件技術、傳感器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的飛快發(fā)展,信息流成為機電一體化的主要特色。其產品實現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在性能和功能方面均實現了質的飛躍。例如,英國、日本、美國和我國煤機廠生產的電牽引采煤機,都裝備了以計算機為核心的控制和工況檢測與故障診斷系統。它是由安裝在采煤機上的計算機,配合多種傳感器,對采煤機的運行工況及參數進行采集、處理、顯示、存貯和運輸,提供操作指導或控制采煤機作出相應的處理,并對電機、軸承等部件進行故障自動診斷。這不僅大大提高了采煤機的開機率,而且可以保證設備在最佳狀態(tài)下工作。液壓支架則向電液控制方向發(fā)展,將計算機技術與液壓控制有機結合,實現定壓雙向鄰架或成組自動移架,避免對頂板和支架產生沖擊載荷。我國神華集團大柳塔礦采用從德國和美國引進的電液控制的支架,移架速度為6-8s/架,最快的移架速度達3s/架。電液控制裝置還可檢測支架的'工作狀態(tài)。此外,引進的工作面供電設備采用了微機控制技術,實現故障查尋、閉鎖、先導保護和控制功能,也是一種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
煤礦運輸設備的機電一體化進程也十分迅速。由于帶式輸送機已成為我國煤流運輸的主要設備,因此,近幾年來帶式輸送機的機電一體化成為重點研究對象,并取得可喜的成績。引進的電液控制軟啟動(CST技術),在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方面達到很高水平。它利用計算機與液壓技術相結合,不僅具有良好的啟動、停車、調速和功率平衡等功能,而且能檢測設備各部分的工況,對不正常狀態(tài)進行保護,顯示故障類型,該設備在大柳塔礦應用效果良好。
我國研制成功的鋼絲繩帶式輸送機全數字控制系統,具有完善的保護和自診功能,已有十余套在全國高產高效礦井中應用,良好的性能受到用戶的歡迎。帶式輸送機配合傳感器形成完整的帶式輸送機自動化裝置,其中KJ42-1型帶式輸送機控制裝置還具有顯示和通信功能,在兗州興隆莊礦實現了地面遠程集中控制井下膠帶機運輸。該系統投入使用后,減少了33名崗位工,帶式輸送機運力從1000t/h提高到1200t/h,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礦井提升機是實現機電一體化較好的礦山大型設備,全數字化,交、直流提升機。尤其是內裝式提升機,從結構上將滾筒和驅動合為一個整體,機械結夠大大簡化,是典型的機電一體化設備,充分體現了機械-電力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的綜合體。全數字提升機高度可靠,具有可重復性故障尋址、完整的診斷設施和自診斷功能,以及簡單而快速的通信功能;采用總線方式,大大簡化電氣安裝;硬件配置簡單,互相兼容,零備件少;可以方便地實現軟啟動、軟件控制和改變瞬間加速度!熬盼濉逼陂g,國產全數字化直流提升機已成為煤礦提升機的首選機型。我國研制成功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數字化直流提升機,其核心部分ASCS是由雙CPU構成的計算機系統。
此外,我國還應用SIMADYND和S7研制成功了第一臺交-交變頻器供電的交流提升機。該系統20xx年11月在焦作古漢山礦投入運行,情況良好。由于采用了計算機技術,提升機的安全保護系統更為完善。其特點是:采用兩臺計算機裝置,每臺都有自己獨立的測量、傳感裝置和數據處理系統。它們同步工作,互相檢測,互為備用,對提升行程實現直接測量和間接測量容器位置相結合的方式,對兩者進行比較、校正,實現行程自動控制。由于采用了計算機對安全回路、制動回路、電源和驅動回路進行實時檢測,實現故障記憶,因此提升機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此外,機器人也是一種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煤礦機器人的研究,例如美國、英國研究的無人工作面,其設備操控均實現機器人化;日本研究的帶式輸送機巡檢機器人,我國研究的噴漿機器人和機器人化自動鉆機等等,都是先進的研究成果。由于煤礦工作環(huán)境惡劣、自然條件復雜,上述煤礦機器人達到實用階段,還需要做許多工作。盡管如此,煤礦機器人仍然是煤礦機電一體化技術今后研究的重點之一。
機電一體化產品是綜合各項高新技術于一體的復雜產品,而其主要支撐技術:微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人工智能、傳感產品可靠性等等,都是當今迅速發(fā)展的學科。
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11
摘要:機電一體化是一項復雜的,多學科綜合的呈交叉形式的新型的學科,它是由微電子、光、機、電等方面的技術所組成的,它的發(fā)展不僅與農業(yè)的發(fā)展息息相關,也是實現機械智能化的關鍵。本文就農業(yè)機械機電一體化技術的運用進行一系列的分析探討。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技術;農業(yè)機械發(fā)展;運用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農業(yè)生產領域與高科技發(fā)展技術密切相連、更好的融合在一起,由于農機設備的智能化不僅提高了農業(yè)生產水平效率,減輕了農民的勞動負擔,不再像以前是“耕、種、收三腰彎”的現狀而是農業(yè)機械與機電一體化技術完美融合的新的現狀。
1農業(yè)機械的優(yōu)勢
1.1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
農業(yè)機械設備是否采用機電一體化技術,所呈現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采用之后可以實現一系列高科技功能,例如電子監(jiān)控、報警、自動診斷等等。如此便可進行實時監(jiān)控,在發(fā)生故障的時候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采取合理措施,這不僅便利了工作人員也保證了他們以及機械的安全。在生產工藝中,減少設備中的易磨損部件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現今工藝運用最多的便是電子元件,它的靈敏度高才能延長使用時間,從而降低出現故障的機率,實現農業(yè)機械與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有效完美的結合[1]。
1.2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和產能
對于電子信息來說,農業(yè)機械設備與機電一體化技術相結合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直接對信息自動采集,這樣一來不僅實現了信息自動化,還很大程度的提升了機械作業(yè)的靈活性和精準性;同時機械的作業(yè)范圍也可以合理有效的進行規(guī)劃。在操作期間,如果合理運用所具有的自控系統,機械作業(yè)就能準確無誤的進行,而且能很大程度的降低失誤率。因此工作效率的提高也就帶動了生產效率的提高。
1.3操作性能得以改善
農業(yè)機械機電一體化技術擁有兩項特別的操作,既簡易操作,能減化操作部件又可以滿足人體學設計要求,這兩項技術就是數字和程控。對于機械作業(yè)操作來說,越是簡易越是方便。一般都是提前設定好程序,然后讓其自控系統完成機械作業(yè)動作[2]。但是后期仍需要不斷完善,完善之后便可以對準備好的對象數學模型進行處理,自動控制程序會達到最佳效果,最后就可以呈現出理想的作業(yè)效果。
1.4設備功能多樣且適應性強
機電技術在不斷地更新和完善,過去與如今的機電技術更是天差地別,技術從簡單到高能,功能從單一到豐富。比起過去還擁有了一系列高科技新功能,如系統自動控制、電子信息自動校驗等等。同樣它的適應性也很強,它可以適用于大多數的工業(yè)行當中,并且不同客戶的要求它也可以對此做出相應的調整。
2農業(yè)機械機電一體化的發(fā)展趨勢
2.1農業(yè)機械的激光機電一體化
在融合傳統的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基礎上,激光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將會充分整合與優(yōu)化農業(yè)機械的組成,這就是最佳的工作機制,從傳感系統、動力系統與信息處理系統等多個方面全面提升農業(yè)機械的技術水平。
2.2農業(yè)機械的柔性化與智能化整合
既能獨立工作又能為總體服務的系性,我們稱之為自律分配系統化,也叫柔性化,它可以游刃有余的應對各種突發(fā)事件。一般這種情況子系統就算出現故障,也不會對整體工作造成大的影響,反而還能提高農業(yè)機械的利用率[3]。所以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fā)展不僅推動了農業(yè)機械的發(fā)展,且兩者的結合提高了信息技術與智能化的發(fā)展。
2.3農業(yè)機械的微型機電化與信息化
科技的發(fā)展也帶動了納米技術和蝕刻技術的發(fā)展,因此微型機電化技術的發(fā)展也得到了質的.提高,機械元件的小型化不再困難而是越來越簡單。然而傳感器、處理器和執(zhí)行元件等整合起來就會形成自律元件,提供了技術保障;不斷利用新技術信息獲得最佳生產方式。
2.4農業(yè)機械的人工智能化
因為農業(yè)機械實現了自動化,電腦智能技術也在不斷提升,農業(yè)機械的人工智能化也發(fā)展的越來越好。在后期的發(fā)展中,農業(yè)機械控制技術逐漸活躍在各大人工智能系統中或者農業(yè)機器人,來更好的規(guī)劃農業(yè)生產工作。人工智能化成為了不可取代的一項技術,因此相關技術人員時刻關注現代科技技術的發(fā)展情況,對于農業(yè)機械生產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的處理好期間所生產的矛盾,比如質量和成本、長期發(fā)展與短期效益之間的矛盾[4]。農業(yè)機械的人工化給人們帶來了便利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保證了產品質量。
3結束語
農業(yè)機械化不僅是能夠提高農業(yè)生產水平的效率和質量,而且它是不斷發(fā)展的一項應用機電一體化技術,既穩(wěn)定又安全;既可以保證員工的人身安全,又可以改善操作使其工作的效率和產能都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該設備不僅是全面的、多樣的、豐富的,而且操作足夠簡易,設備安裝調試都比較容易以及后期的維護也相對方便。這就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對此工作要給予更高的重視,為了提高我國農業(yè)機械化生產水平而去不斷地改進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風琴.機電一體化技術對農業(yè)機械化發(fā)展的影響[J].農機使用與維修,20xx(8):21.
。2]周修金.機電一體化技術在農業(yè)機械上的應用研究[J].中國農業(yè)信息,20xx(23):176.
。3]李琦.機電一體化技術助力農業(yè)機械現代化[J].農業(yè)與技術,20xx,33(5):11.
[4]趙志強,盧昕,林甦君.機電一體化技術對農業(yè)機械化發(fā)展的影響[J].農民致富之友,20xx(20):132-133.
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12
工程機械與汽車及零部件產業(yè)正在向智能化、集成化和信息化發(fā)展,產品已成為機械、電子、微機、光電技術、激光、通信、傳感器等新型技術的集合體,產業(yè)的升級換代與向前發(fā)展,需要機、電緊密結合的復合型、應用型的高級技術人才儲備。機電一體化專業(yè)系統的中高職銜接培養(yǎng),對產業(yè)動態(tài)調整以及高端人才技術儲備需求有更全面的覆蓋,能明確服務面向和崗位指向,以及適應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和產業(yè)結構調整要求。但就現階段而言,其培養(yǎng)內容及規(guī)程還不完善,在本專業(yè)中高職課程銜接上還存在較多的問題亟待改進。因此,本文將針對該現狀,進一步討論所面臨的問題和科學的解決方法。
1機電一體化專業(yè)中高職課程銜接存在的問題
目前,機電一體化專業(yè)中高職課程的準確銜接已經是發(fā)展中高職聯合培養(yǎng)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一大瓶頸,從目前的調查以及各方面資料顯示,機電一體化專業(yè)課程存在如下幾個方面的轉變:
。1)課程模式的轉變,主要表現為模式中心由學科轉變到工作分配;
。2)教學模式的轉變,具體為從理論轉變到實踐的教學方式;但是在湖南省到其他省市都存在中高職機電一體化課程銜接體制和范制不成熟的共性問題,主要概括起來有如下三點內容。
第一,中高職教育課程銜接設置不規(guī)范。生搬硬套等現象層出不窮,雷同程度非常大,在課程的結構設置上沒有差別,不能使不同層次的不同需求的的人才體現自身的價值特點,甚至有些中高職院校的銜接課程完全就是根據其他學校開設什么樣的專業(yè)課程自己就開設什么的專業(yè),因人設崗,完全不考慮在課程設置上的規(guī)范性以及科學性[1]。
第二,中高職銜接內容復現較多。整體上看,一定程度上的復現是需要的,可以增加對知識層次的認知及明確學習目的,然而對于中職對口生而言,在進入中職院校后在三年的學習過程中,不論是在專業(yè)知識方面的教育還是在技能方面的培訓上,學習的知識面都特別窄,而且對口專業(yè)上進行一些基礎性質的理論學習也是有必要的,可以鞏固之前的知識,但相應的中職課程應該減少加入提升理論以及實踐方面的知識來提高學生的知識層面,并增加規(guī)律性總結知識。目前很多學校在機電一體化專業(yè)課程的結構設置以及課程名稱都十分類似,而且講授的內容都重復,而且內容交叉太多,更甚的是有些中高職教學采用了一樣的教材進行教學[2]。
第三,中高職銜接的傳授方式已然跟不上時代、課程的發(fā)展。在前一階段的中職教育過程中,大多數的教學者都會反映目前的中職學生基礎不扎實、存在很多地方脫節(jié)的現象,同樣在高職學生群體中也存在該現象,教育教學方式陳舊,不能適應當今時代的發(fā)展趨勢,大部分同學反映很少或沒有教師采用項目教學或任務驅動教學,盡管這類教學教育方式不能使用在所有的教學當中,但就機電一體化專業(yè)而言有很多課程是適用的,如:單片機應用技術、液壓與氣動技術、變頻器應用技術等等。
2中高職課程銜接在機電一體化專業(yè)中的應用
為解決中高職課程銜接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根據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yè)在技術培養(yǎng)領域所面臨的.各種技術綜合因素、需求以及面向的崗位群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yè)中高職銜接教育課程建設可分為課程體系、課程內容銜接以及核心課程建設三個方面。
2.1建立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
根據對企業(yè)機電設備各部門的在崗崗位人員調研發(fā)現,中職主要注重在基礎能力、基礎素質、基礎知識方面的培養(yǎng),而高職更注重學生的素質提升,如組織協作能力、書寫表達能力、計劃管理等;知識融合,高職的學生需學習機械、電子、控制、管理等多門課程;能力提升,高職的學生需掌握裝配、編程調試、設備操作等技能。從而,中高職需建立“縱向延伸,橫向拓寬”的中高銜接的課程體系,主要從公共課、專業(yè)課、拓展課以及頂崗實習和社會實踐四個方面建立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的銜接和知識能力層次上的提升。課程體系在設計的過程中,將中職課程作為引導教育的基本,而將高職課程作為提高、升華的主要教學體系,將兩者相互結合、相互明確。中職側重文化基礎知識的理論學習以及其他相關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高職側重在專業(yè)領域的應用和相關專業(yè)技術能力的訓練。
2.2建立中高課程內容銜接模式。
中高職銜接公共課程主要是在中職教育中以基礎為主,而高職則更為側重應用。在中職公共課程主要是語數外、體育、計算機及社會適應性的德育課幾個方面,高職人文課程則為更高層次的語數外、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以及哲學、職業(yè)道德方面進行教學,并通過學校團學,社團活動等其他校內活動方式,引導從中職院校過渡到高職院校并進入社會的能力培養(yǎng)。以中職教基礎和基本技能,高職則重技術和創(chuàng)新設計專業(yè)課程。中職以金工實習培訓、電氣自動化基礎理論等作為最基礎的培訓課程,以“機械圖樣識讀與繪制”以及“液壓和氣動回路裝調”等相關理論知識較強的課程作為核心教學課程,在設備操作、電氣液等方面的基礎實踐操作技能進行培訓實踐。高職則注重以電子及PLC、Sensor等作為基礎課程進行能力學習和能力培養(yǎng),在課程教育方面以“液壓與氣壓回路控制與調試”“機械制圖與測繪”“單片機控制系統設計與調試”作為其教育教學當中的重要核心教學課程,在培養(yǎng)機械、電氣、液壓、氣動等系統進行更為細致的培養(yǎng)。同樣在崗位能力建設上,則需要在中高職的教學課程中增加類似的拓展學習內容,主要包括像營銷類的,管理類的以及涉及到現場電氣方面的技術課程,比如“機電設備市場營銷技術”“機電設備管理技術”“現場總線技術”等。選取“自動化生產線裝調”為貫穿核心課程體系的載體,引入世界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賽項技術標準、維修電工等國家職業(yè)資格標準、裝配生產線等相關的崗位標準,融入現場總線、人機界面組態(tài)設計等新技術,以機械和電氣兩條分支課程為支撐,構建了中高職核心課程內容體系。
2.3建好銜接的核心課程。
充分完善與建立校企聯合的中職與高職銜接中核心課程的發(fā)展模式,結合高校與企業(yè)的相互人力人才資源優(yōu)勢整合,組建中高職銜接專業(yè)核心課程教學建設團隊,主要建設包括機械制圖、液壓氣動、電工技術、PLC應用以及自動生產線5個核心課程,并執(zhí)行小組負責,以項目式教學,實施“三統一”原則,即制定和調整統一的課程設置標準,在課程教學實施方面進行統一的安排和協調組織,中高職銜接培養(yǎng)從開始就對所有在實施過程中的問題進行統一的匯總以及討論后續(xù)的整改方案,及早介入并處理之間的矛盾,確保方案有效的實施。通過調查以及信息的收集,根據學生群體對于的自身確定的期許目標反饋,選定以下內容作為中高職銜接的主要教學課程(見表1)。
3結語
中高職課程銜接需要涉及到兩級院校的相互協同,在這方面難度還是比較大,所以在方案設計上更傾向于理想化。因此,在設計課程銜接方法的實施途徑是如何將兩所兩級學校更好地融合、相互協同也是需要在科學性上進一步完善的,避免過于理論空洞。同時,期望通過共同努力,能夠推動兩級院校之間的平臺搭建、加強中高職院校之間的溝通,提升雙方的教學教育質量,實現各自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為構建完善的職業(yè)教育體系做出努力,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對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關于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yè)教育協調發(fā)展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xx]9號.
[2]李玉珠.高職發(fā)展踏上“和諧號”[J].教育與職業(yè),20xx(7).
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13
1整合理論與實踐教學,促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
在時間上融為一體在中職機電專業(yè)教學活動中,采用理論與實踐課同步或穿插進行講授的教學模式。具體指的是在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教授完理論知識后便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實際操作。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授理論知識的同時進行實際操作演示,然后再讓學生跟著教師動手操作。例如在《裝配鉗工》的教學時,將教學活動放到實訓車間中,教師在進行理論知識講授的同時進行實際操作演示,然后再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學生發(fā)現問題時可隨時向老師提問,教師手把手指導學生處理問題。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動手操作機會,同時可以拉近師生距離,增強師生感情。
2整合教學目標,促進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融為一體
打破傳統重視理論知識教授的教學模式,重新對課堂教學目標進行定位,確立以職業(yè)崗位能力要求作為主要導向,將知識、能力、態(tài)度三個目標進行融合的課堂教學目標。例如在“訂單”培訓中,教學活動以企業(yè)的人才類型需要、人才知識技能、人才規(guī)格等要求作為實施教學活動的目標。根據教學目標對課程設置進行調整,并確定相應的教學效果評估方法。這種教學模式根據就業(yè)崗位需要著重對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進行培養(yǎng)。在教學活動中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明確學習目標,然后進行有針對性加強學習。根據具體的學習目標,學生可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然后對學習資源進行尋找,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更容易發(fā)現問題,激發(fā)起探索知識的求知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密切聯系技能訓練與實際生產間存在的聯系,提高學生實際生產能力,促進學生畢業(yè)后能盡快順利進行相應的工作。
3整合教師隊伍,促進教學任務融為一體
在傳統中職教學活動中,專業(yè)課程通常分為理論與實踐教學兩大部分。在任課教師的分配上也存在理論課教師和實踐課教師之分。理論課教師和實踐課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各種有相應教育體系,二者幾乎完全獨立,不存在任何聯系。這種教學模式的存在導致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的教學與學生相互脫節(jié),嚴重制約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在機電專業(yè)教學中,必須對教師隊伍進行整合,將理論知識教學與實際操作教學密切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能夠做到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例如將《電工技術基礎》、《電工技能》、《電子技術基礎》、《電子技能》四門基礎課程整合成《電工技能與實訓》、《電子技能與實訓》兩門課程。將分離開的電工及電子技術理論基礎與電工、電子技術實際操作相融合進行教學。教學過程中安排一個任課老師同時教授理論知識與操作實習。這樣的教學活動可更好的'實現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進行教學,更有利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摘要:在中職院校的教學活動中,實踐教學是核心內容。中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社會提供技術型人才。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必須高度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提高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就中職機電技術應用專業(yè)項目一體化教學模式進行分析,旨在為項目一體化教學的有效進行提高可靠參考依據。關鍵詞:中職;機電技術應用專業(yè);項目一體化;教學模式。
4整合教學與實習,促進學生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融為一體
在機電專業(yè)教學中,應高度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只有充分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結合進行教學,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技術應用水平。經過理論教學后,及時讓學生到相應的工作崗位進行實習,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理論知識,熟悉應用相關技能。在實習過程中,學生可將課堂上學生的理論知識充分應用到工作過程中,進而獲取更高等的操作技能。同時,應用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學生可在實踐中更加有效的探索實際問題,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促進自身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在一體化教學中,教師應及時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巡回指導,引導學生探索問題、解決問題,指導學生形成獨立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教學過程中的巡回指導與教學結束時的結束性指導,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這個過程中均涉及到理論知識和實踐。例如在《電力拖動》教學過程中,可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結合進行教學,具體教學設計如表1所示。
5結束語
在經濟發(fā)展推動下,工業(yè)化進程不斷深入,中職院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社會經濟發(fā)展培養(yǎng)綜合素質高、技術能力強的技能專業(yè)型人才。因此,在機電專業(yè)項目一體化教學過中,須不斷研究科學有效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不斷促進學生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和技術應用水平得到平衡發(fā)展和全面提高。在教學活動中高度重視實踐教學,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動手操作機會,增強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為學生畢業(yè)后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
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14
機電一體化故障診斷技術主要是通過對設備在工作過程中的狀態(tài)進行了解,以此來判斷其運行是否正常,對其設備的故障進行診斷。另外,還需要對發(fā)生故障的具體情況做出判斷,主要包括發(fā)生故障的時間、部位以及其故障類型,從而保障其正常生產,防止人員傷亡等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由此可見,研究機電一體化設備的故障診斷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1 我國機電一體化設備故障診斷技術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機電一體化設備故障診斷技術自工業(yè)革命以后就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并在不斷的走向成熟。但是,我國的機電一體化設備故障診斷技術還存在很大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1 沒有完整的理論體系
優(yōu)秀的機電一體化設備故障診斷技術需要依靠完整的理論體系,以此來作為行業(yè)的參考技術指標,實現理論與實際之間的有效結合。但是,我國現今的機電一體化故障診斷技術沒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可以依賴,這就導致了機電設備在運行過程中速率的下降,運行效率不高。
1.2 技術不夠規(guī)范
我國傳統的機電設備故障診斷技術往往是根據設備的實際狀況,主要是指其運行狀態(tài)來由工作人員根據自身的工作經驗來進行判斷。但是,在實際的機電設備運行過程中,由于設備運行的狀態(tài)不同、器件之間的差異等等原因,給診斷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導致診斷的結果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梢,我國現今多數的機電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發(fā)現故障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多數的故障都是在設備不能正常運行之后才被發(fā)現的,這就導致了設備運行效率的下降。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國現今的機電一體化設備故障檢測技術不夠規(guī)范。
1.3 沒有實現診斷方法的實踐
我國現今雖然有一部分機電一體化設備故障診斷的方法,但是其還是主要停留在理論層面,并沒有實際的應用。這種做法雖然在表面上看起來操作簡單,實際上卻給之后的診斷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困難,不利于其故障診斷工作的進行。
2 機電一體化設備的故障診斷技術及其特點
2.1 機電一體化設備故障診斷技術
機電一體化設備故障診斷技術主要運用的原理是數學模型構建、有效采集數據以及數據的處理與分析。其中,數學模型的構建主要是為了構建一些參數,以此來了解機電一體化設備的大概運行狀況。數學模型的構建是機電一體化設備故障診斷的有效方法,能夠監(jiān)測其設備的運行狀況,能夠有效避免設備安全事故的發(fā)生,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另外,機電一體化設備故障的診斷還需要有效的數據,這就要求采集數據的方法的科學性。因此,需要科學的數據采集方式來進行數據的采集,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傳感器,將其接收到的有關設備的信息數字化之后再通過計算機對其數字進行統計,從而進行及其一體化設備的檢測。最后,對處理好的數據還應該進行有效的分析,以此來了解設備的具體運行狀況。當然,這就要求對傳入計算機的原始數據進行有效的統計,將其信息中的有效信息與無效信息分別進行整理,然后對整理出的有效信息再做進一步的分析。然后,還需要對最終分析出的數據與設備運行的標準進行對比,經過專業(yè)的分析之后發(fā)現設備可能存在的故障。
2.2 機電一體化設備故障診斷技術的特點
首先,機電一體化設備故障診斷技術的目的性是非常強的,在進行機電一體化設備故障診斷時需要運用相關技術進行分析,針對發(fā)現的具體故障進行分析,并制定出具體的維修方案,確保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其次,診斷過程中所涉及到的科學知識比較多,對技術人員的知識、技能要求比較高,綜合性比較強。最后,理論與實際之間的`轉變也是機電一體化設備故障診斷中的重要技術要求。在進行理論與實際之間轉變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決定,由之前處理之后得出的結果以及原理向實踐轉化,并將其充分應用于實踐過程中。
3 機電一體化設備的故障診斷技術的改進建議
3.1 確保機電一體化設備故障診斷的準確性
準確有效的設備故障診斷能夠直接減少修理的時間,有利于從根本上減少經濟損失。因此,在實際的機電一體化設備故障診斷中,需要確保其準確性,想方設法提高其設備故障診斷的準確率。但是,在實際的設備故障診斷過程中,診斷的準確性受到故障特性的約束,實際的設備故障診斷工作非常復雜。其主要涉及到的約束條件主要包括電制造技術、安裝、運行以及維護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的出現方式有間接出現和連續(xù)出現兩種。這些都對有關檢測儀表的精密性、功能以及質量等有較大的要求,保證檢測儀表對故障準確率判斷的影響最小。
3.2 注重故障的漸變過程
我國傳統的設備故障檢測主要是針對電機的運行狀態(tài),主要依賴的是固有的經驗與知識。但是,無論經驗有多豐富,也難以滿足實際的設備運行中不同故障的要求。特別是不同設備的零件之間存在的差異較大,導致在故障判斷中困難的增加,從而使得其故障判斷結果的失誤。最難判斷的情況是在初期,設備故障還不夠明顯的情況下,由于設備的運行情況沒有明顯的變化,給故障的診斷帶來了較大的難題。因此,在機電一體化設備的故障診斷中應該注意故障漸變,對不同的情況進行分析、統計,總結發(fā)現不明顯故障的方法。
3.3 建立完整的故障診斷體系
我國當前對機電一體化設備故障診斷技術的研究沒有明確的理論體系,沒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可以依賴。這就使得我國的機電一體化設備的運行效率低,生產質量也不夠高。我國應該建立完整的故障診斷體系,對現實中用到的機電一體化設備診斷方法做出系統的總結,以此來健全設備故障診斷體系,使得在今后的機電一體化設備故障診斷中,針對不同的故障能夠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可以依據。
3.4 實現診斷方法的實踐
我國現今的機電一體化設備故障診斷的部分方法還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沒有實際的應用。因此,停留在理論層面上的操作具有很大的不規(guī)范性,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使得整個診斷操作難度降低了,實際上卻給之后的診斷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困難,難以開展其后序工作。因此,我國現今需要對現有的診斷方法進行實踐,實現其由理論層面到實踐的過度。
4 結束語
機電設備是最主要的技術工具之一,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為了保證機電一體化設備的正常運行,就需要有效解決其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所有故障問題,盡可能避免故障對設備運行的影響。文章主要針對我國現今機電一體化設備故障診斷技術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分析了機電一體化設備的故障診斷技術及其特點,并提出了相關的改進建議,希望能夠促進我國機電設備故障診斷技術的發(fā)展。
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15
一、機電一體化概念
機電一體化概念是由日本機械振興協會第一次提出來的:機電一體化是在機械的主功能、動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進微電子技術,并將機械裝置與電子裝置用相關軟件有機結合而構成的系統的總稱。1996年,美國IEEE/ASME給出了一個較為全面的定義:“對機電一體化初步定義為‘在工業(yè)產品和過程的設計和制造中,機械工程和電子與智能計算機控制的協同集成’,包括11個方面:成型和設計;系統集成;執(zhí)行器和傳感器;智能控制;機器人;制造;運動控制;振動和噪聲控制;微器件和光電子系統;其他應用。”機電一體化概念主要包括機電一體化技術和機電一體化產品兩方面。
二、機電一體化
。ㄒ唬C電一體化的發(fā)展歷程
從第一次提出機電一體化概念到現在,機電一體化技術發(fā)展經歷了三個階段:20世紀60年代前的第一階段為“萌芽階段”,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的第二階段為“蓬勃發(fā)展階段”,20世紀90年代后期的第三階段為“智能化階段”。隨著機械技術、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fā)展,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產品得到了各國的關注和支持,并出現了光機電一體化和微機電一體化等新分支。目前,學界對機電一體化的學科體系和法陣趨勢都進行了深入研究;同時,人工智能技術、神經網絡及光纖技術等領域發(fā)展取得巨大進步,促使機電一體化進一步形成完整的科學體系。
。ǘC電一體化的應用領域
1.計算機數控機床。計算機數控機床(CNC)是一種由計算機或專用電子計算裝置控制的高效自動化機床。數控機床發(fā)展至今,經歷了從電子管數控、晶體管數控、集成電路數控、計算機數控到微型計算機數控等5代演變。工業(yè)發(fā)達國家,數控機床占機床總數的30%-40%。近十年來,我國普通級數控機床的加工精度已由10μm提高到5μm,精密加工中心則從3-5μm提高到1-1.5μm,并且超精密加工精度已開始進入納米級(0.01μm)。
2.汽車的機電一體化。汽車的機電一體化是以微機為中心,通過自動控制來改善汽車性能,增加汽車的功能,實現汽車降低油耗,降低排氣污染,提高汽車行駛的安全性、可靠性、操作方便和舒適性。近幾十年來,在機電一體化技術飛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汽車機電一體化的研究和發(fā)展都有了質的飛越。
3.工業(yè)機器人。工業(yè)機器人是面向工業(yè)領域的多關節(jié)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它能自動執(zhí)行工作,是靠自身動力和控制能力來實現各種功能的一種機器。工業(yè)機器人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可編程、擬人化、通用性等。工業(yè)機器技術是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典型應用。工業(yè)機器人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食品工業(yè)、自動化生產等民用及工業(yè)生產領域。
4.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是在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與制造的基礎上,通過計算機技術把分散在產品設計制造過程中各種孤立的自動化子系統有機集合起來,形成適用于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實現整體效益的集成化和智能化制造系統。
。ㄈC電一體化的發(fā)展趨勢
縱觀機電一體化的發(fā)展歷程、發(fā)展現狀,結合目前國內外高新技術的發(fā)展現狀和發(fā)展趨勢,機電一體化技術和機電一體化產品的發(fā)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微型化。微型機電一體化系統是在機械技術與電子技術在納米尺度上相融合的產物,是機電一體化一個新的發(fā)展方向。微型機電一體化產品具有體積小、耗能小、運動靈活等特點,在生物醫(yī)療、軍事等方面有顯著的優(yōu)越性,是機電一體化將來發(fā)展的關鍵技術之一。
2.智能化。21世紀機電一體化技術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發(fā)展方向就是智能化,人工智能在機電一體化建設的研究中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其重要應用體現在機器人和數控機床的智能化方面。
3.綠色化。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現有資源的減少,以及近年來回歸自然理念的產生,綠色化是機電一體化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機電一體化產品的綠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時不污染環(huán)境,報廢后能回收利用。
三、關于機電一體化的課堂教學改進
《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和應用性都很強的課程,也是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yè)的一本專業(yè)必修課程之一。該課程的基本任務是讓學生了解機電一體化的概念,應用、發(fā)展趨勢,掌握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理論、方法和相關的關鍵技術,了解機電一體化產品設計、開發(fā)流程。作為一門綜合學科,其先修課程包括《機械設計》《機械原理》《機械工程控制基礎》《機械工程測試技術》《電動技術》和《電子技術》等。
。ㄒ唬C電一體化系統設計課堂教學現狀
1.課堂理論教學內容重復;凇稒C電一體化系統設計》課程綜合性、應用性強的特點,其主要內容在前期的先修課程中都有專門課程講授,比如,機械本體機械技術的`相關知識在《機械設計》和《機械原理》等課程種有專門學習;《機械工程測試技術》中有專門學習檢測傳感技術的相關內容,包括各類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及傳感器的應用等知識;《機械工程控制基礎》有關于控制理論與控制器設計的相關內容。而在《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課程中,這些內容的回顧和重復,雖然是對前期的回顧和重復,但對大四學生的務實性而言,這些知識的學習對他們并沒有多少吸引力,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
2.重理論輕實踐的課堂教學方法。目前,《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的教學還是以教師的課堂授課為主,整個學習流程為:機電一體化設計的關鍵技術的理論學習→結合幾個常用實例講解其具體應用(三相異步電動機、機械手應用等實例)→結合機電一體化產品的設計流程講解具體設計案例。最后以考試的方式來考核整個學習效果。從上述介紹的課程學習流程看,整個學習過程中涉及學生動手的環(huán)節(jié)很少,而且應用案例分析和設計案例講解都是以課堂教學為主,這就會造成學生對案例分析和講解的理解認知比較抽象,不夠具體化。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課程設計的初衷是在于讓學生能夠綜合所學相關專業(yè)知識,綜合運用,具有一定的分析、設計產品的能力,為學生后期的畢業(yè)設計甚至是工作奠定基礎,建立一定的設計思路和培養(yǎng)其動手能力。但從整個現狀分析看,教學效果不盡人意。
。ǘC電一體化系統設計課堂教學改進
1.理論教學內容的改進。調整理論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比例,協調好各部分理論知識與前期先修課程之間的關系。一方面,可以適當減少與前期先修課程設計理論知識重復的部分,讓學生保持對知識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加大相關技術前沿知識和發(fā)展現狀及發(fā)展趨勢的比重,讓學生對學科發(fā)展的前瞻性有一個感性認識,爭取做到課本知識與現有技術和現狀良好銜接,盡量避免出現理論知識與實際脫節(jié),做到與時俱進。
2.課程設計環(huán)節(jié)的改進。課程設計環(huán)節(jié)方面,可以在單純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加入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對于課程實踐教學與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不要僅限于幾個課時的實驗課,而是真正讓學生做到將理論知識學以致用,在實踐過程中對所學理論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甚至提出自己的設計思路和見解。3.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學方法的改進主要體現在理論知識和實踐環(huán)節(jié)兩方面。理論教學方面,可以不拘泥于PPT和單純課本知識的講解?梢岳矛F有的比賽項目或科研項目,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真正做到在實際中感受知識的應用。比如,北京工業(yè)大學在20xx年時,利用機電一體化綜合教學培訓系統,將該培訓系統應用到本科生機電一體化課程設計中,這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和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提出了一體化項目教學的概念,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來進行教學活動,讓學生學以致用。
四、結語
本文結合機電一體化的發(fā)展現狀,提出現階段《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課程教學現狀,并針對目前存在的不足,就理論教學內容、課程設計環(huán)節(jié)和教學方法三方面提出改進方法。
作者:李敏 張巍 單位:武昌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姜培剛.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xx.[3]楊明,路琴.機電一體化研究現狀與發(fā)展趨勢[J].農機化研究,20xx,8(8):38-40.
[4]陳輝,王磊.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現狀及發(fā)展趨勢[J].機械,20xx:7(35):1-4.
[5]楊春光.我國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現狀和發(fā)展趨勢[J].科技促進發(fā)展,20xx,3(28):6-8.
[6]孫樹文,楊建武,張慧慧.機電一體化教學培訓系統分設計與實現[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xx,6(52):79-80,84.
[7]王田苗,陳殿生,吳永亮.《機電控制基礎》一體化項目教學實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社會科學版),20xx,21(2):77-80.
【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相關文章:
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02-22
(經典)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07-09
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06-07
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必備)07-27
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優(yōu)秀】07-29
(熱門)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08-03
[優(yōu)選]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07-30
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熱】07-31
(集合)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08-01
【優(yōu)秀】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