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為了讓您在寫論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文1
一、創新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1.展開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應結合新媒體的使用
進入網絡信息時代,大學生幾乎都是網友,他們利用網絡學習交流、寫論文和休閑娛樂等,使用網絡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最基本的技能之一,“所以只堵不疏的限制學生上網,既不現實也無效果”。同時,微博、博客、BBS、微信等新媒體的使用,使得高校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聯系更加方便和緊密,也給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所以,我們要將新媒體的使用與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和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學生在無意識中受到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合理應用論壇、微博、微信、QQ等網絡交流平臺,引導網絡輿情。在這些交流平臺中,學生和教師處于平等的地位,且具有隱匿性,教師更容易獲知學生們的真實想法和思想狀態。高校可利用自身優勢主動占領信息高地,一方面即時把握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另一方面學生的思想和情感也會有一個宣泄的渠道并方便教師準確引導。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還能夠利用這些交流平臺,將符合社會要求的主流思想滲透到與學生的交流中去,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從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展開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應結合顯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我們強調凸顯隱性思想政治教育,這并不意味著排斥和否定顯性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方法中一對相輔相成的方法,二者在功能上相互促動、相互補充、相互滲透,但不能相互替代,任何一方的缺乏,都不能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最優發揮。所以,我們要樹立兩類方法各有其用、相互配合、相互促動的觀點。一方面,要充分發揮顯性教育直接、迅速的特點,對社會主流思想實行有效傳播;另一方面,要積極利用隱性教育方式,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滲透到大學生日常生活、學習和實踐活動的各個領域,潛移默化地影響其思想觀點,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以期更好地實現教育目標。
3.展開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應結合專業教育
教師不但承擔著授業解惑的職責,更重要的還承擔著育人的重任。實踐證明,把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融入到其他學科,更容易使學生接受并取得好的效果。西方國家雖未開設專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但他們幾乎所有的學科教育都強調為國家服務的倫理和道德。將學科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樹立準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但能夠促動不同學科的發展,又能夠培養學生優良的思想品質。高校應轉變過去那種認為只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才能發揮德育功能的觀點,將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到各學科之中,培養學生客觀嚴謹的學習態度、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等等。這既需要優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還要將專業課教師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疇中來。要鼓勵專業課教師結合本學科特點,把思想政治教育引入課堂教學,弘揚主旋律,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教授專業知識的同時肩負起育人的重任。
二、創新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選擇
(一)發展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發展,有利于指導實踐活動順利實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說服力。
1.增強對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應用理論的研究
增強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應用理論研究,對于解決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的新問題,推動其在實踐中持續發展來說尤為重要。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增強對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的研究,以增強應用理論研究的針對性與時代性;其次,應增強對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證研究,通過實證研究,深入大學生生活,獲得第一手資料,有助于提升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應用理論的有效性和針對性;第三,在實踐活動中檢驗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應用理論,推動其持續豐富與完善。
2.發掘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的新形式與新方法
隨著社會化水準的持續提升,大學生的主體意識也在持續增強。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論也應該與時俱進,與時代發展步調一致,持續總結實踐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并即時將其規律化、規范化和理論化,推動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持續豐富與發展。此外,還要吸收和借鑒國外關于大學生隱性教育的經驗,結合我國教育的實際,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使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實行分析與鑒別,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積極改進我國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二)挖掘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隱性資源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通過無意識的、間接的、內隱的方式使人們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的資源總和。總體上說,我們能夠把除思想政治理論課、形勢政策課、哲學社會科學課以外的.對人們思想道德素質產生積極影響的種種要素統稱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隱性資源”。長期以來,高校大多注重淺層次的隱性資源的開發利用,而深層次的隱性資源則開發較少,這使得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后勁不足,發展緩慢。所以,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深入開發和利用。
1.充分挖掘高校物質形態的隱性教育資源物質形態的隱性教育資源是指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意圖的建筑、環境及空間布局等,它們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建構。大學校園里的教學樓、實驗室、活動中心,甚至宿舍的裝飾等,都蘊含著一定的文化內涵,都是展開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校園是大學生生活學習的空間場所,但校園并非僅僅作為一種‘死’的物質而存有,更是作為一種高層次的‘活’的靈魂存儲并傳遞著大學的文化與精神,能夠給學生帶來強烈而直接的感官刺激”。優美的校園文化環境積淀著歷史和社會的文化元素,承載著博雅、厚重、質樸的大學精神,能直觀地、超語言地影響著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2.充分挖掘高校精神形態的隱性教育資源精神形態的隱性教育資源,是指“蘊含著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人文環境、歷史傳統、精神風貌、組織成員共同持有的目標追求、價值體系以及道德情感等。它主要包括文化氛圍、學術氛圍、社會風氣、周邊環境、人際關系以及領導作風等”。這些資源所傳遞的價值觀和文化素養等信息,對大學生的思想觀點和道德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產生著直接影響。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營造健康活潑、輕松有序的校園文化氛圍,營造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營造文明安全、健康有序的生活氛圍,使大學生在良好的人文環境中受到教育。
(三)拓展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空間
“思想政治教育空間是指在人的思想形成、發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與之產生交互作用的一切因素的總和”。任何事物的發展都要經歷一個由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當前高校對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空間的開發與利用不足,不能滿足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多元化的思想訴求。所以,必須增強對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空間的研究,拓展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空間。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文2
一、現狀分析
“德智體美”四字囊括了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而把“德”放在首位體現了德育的重要性。從小學的思想品德,到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都貫徹落實了這個教育政策。當前大學思想教育工作已得到國家的重視,也有了初步的結果。主要體現在:(1)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持續的增強。(2)教育體系得到進一步的健全與完善。(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質有明顯的提升。(4)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研究逐步增強,但因為“90后”大學生的特殊性,思想教育工作展開存有一定的困難,其理論實效性較低,需要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二、影響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原因分析
(一)客觀因素
隨著國際交流的展開,多元化的觀點沖擊著國人的思想,文化的不同使學生思想和價值觀存有差異,尤其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觀點使人們忽略了思想道德的教育。即使現代教育提倡增強素質教育、提升思想道德水平,但因為觀點與社會的脫節延緩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行,同時網絡的普及也使各種負面新聞持續地傳播開來,對大學生的思想造成了不良影響。大學生不能準確的理解到某種社會形態的存有是否合理,一味地追求新穎和刺激,沖破了準確的道德規范。加之社會競爭越發激烈,人們為謀得自身利益被誘惑驅使,當代大學生在這種社會現象中難免會喪失自己的判斷水平。
(二)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方式
思想政治理論教師教育他人的前提是自身先具有良好的素質,對社會主義有充分的理解,熟悉地掌握政治理論,并有準確的道德觀點。但一些思想政治教師的政治素養和教學實踐水平還有待增強,他們自身的素質制約了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發展。另外,學校對思想政治教師的選擇上也存有不足,有些學校認為思想政治教育不需要專業人士,所以輕視了教師的選拔。此外,中國的教育體制依舊以應試教育為主,教師在教學上不敢大膽創新。對于思想政治教育這門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課程,教師更加無從改變教育方式,一味的叫學生死記硬背,依然用出試卷考試作為唯一的考核方式,這種教育方式不但不能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也讓學生更加厭煩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效性的'提升也更加困難。
(三)學生自身的原因
隨著“80后”完全退出大學校園,“90后”成為大學校園的主體。當代大學生的榮辱觀點、道德觀點與老一輩的人們大相徑庭。對于教師的教育選擇性的吸收,“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是他們對待教育的一貫作風。因為受教育對象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展開困難,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效性也難以提升。
三、提升實效性的策略和途徑
(一)提升學生思想理解,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提升理論實效性,首先要讓學生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之前強調學習的目的和任務,用社會現象提醒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是十分必要的,并向普及黨和國家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和要求,讓其充分理解到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和自身發展密切相關。
(二)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師資力量,提升教師政治素養教師是教育的關鍵,思想政治理論教師更是學生成人成才的領路人。所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論教師的政治素養變得尤為重要。
1.強化思想政治教師選聘制度,用優勝劣汰的選聘方式保證師資力量的雄厚。
2.建立教師考核制度,通過制度保證教師的思想觀點和教學水平,對優秀教師實行獎勵,調動教師積極性。
3.注重思想政治理論教師的培訓,讓其學習和借鑒更好的教學理念,增強自我修養,理解自身不足。
(三)改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教師理應拋棄一成不變的教育觀點,豐富教學內容,對當代大學生思想現狀實行了解和透析。在教學中融入當代大學生日常生活,使其建立起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興趣。
1.利用當代大學生感興趣的社會現象實行案例分析,活躍課堂氣氛。如:你認為大學生頻繁出入酒吧、夜總會等社會場所是否合適?
2.提倡讓學生多發言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讓學生多說、多探討、多總結,通過讓學生自己領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只有讓學生、教師以及課堂充分融合,才能得到教學應有的效果。
3.實行情境教學。教師能夠把社會中的現象搬到課堂中來,利用設立情境豐富教學內容。
四、結語
總來說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實效性刻不容緩。教師要充分理解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明確自己的教學任務,建立準確的教育觀點,尋找準確的教育方式。教師在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基礎上,以準確引導學生思想觀點和提升學生政治素養為首要任務,實施并長期堅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和方針。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論文04-12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論文11-02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畢業論文05-24
思想政治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論文05-06
大學生哲學思想教學探析論文05-02
探索提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路徑論文(通用6篇)01-02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下網絡文學的影響分析06-10
社會心理學視角下分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會學論文05-26
論利益邏輯與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生成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