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激活語文課堂導入原則與方法探討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激活語文課堂導入原則與方法探討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摘要:在語文學科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激活學生思維、激活語文課堂的導入環節越來越引起教師的重視。導入的方法多種多樣,常用的有故事導入、懸念導入、情境導入、溫故導入和趣味導入等等。但不論是哪種方法的導入,都是在鉆研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和分析學生認知特點的基礎上確定的。故此,導入常常要在遵循針對性、簡潔性、靈活性和趣味性等原則的前提下進行設計,這樣才能達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并促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能夠更加主動學習的目的。
關鍵詞:語文;課堂;導入;
學者張江波的《淺析語文課堂教學導入》一文中指出:“課堂教學導入,是以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為設計的確立依據,結合學生的學情以及教學條件,在課堂教學伊始之時進行的一個課堂教學環節!盵1]那么,“語文課堂教學導入”就可以理解為是在語文學科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學習的第一個環節。巧妙的導入就像李漁的《閑情偶寄》中講的那樣:“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此一法也!盵2]上課開始,教師用精練的語言,在很短的時間里選用有效的方法,激活學生的思維,把學生的注意力和情緒調整到極佳的學習狀態。這個環節不僅是教師匠心的藝術再現,也是學生認知過程的心理需要。導入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在教學實踐中導入要遵循哪些原則以及它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
一、導入的原則
導入的類型因文、因時、因地、因人而表現得異常豐富,但不論何種導入都必須是在深入鉆研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和分析學生認知特點的基礎上而確定的。因此,導入也有自己的原則和規律,其設計必須具有合理的要素,絕不可為了激活學生思維、使學生產生興趣而離題萬里,也不可耗費過多的時間而沖淡教學的主體部分。一般來說,典型的導入有以下四個原則:
1、針對性原則
課堂教學本身帶有很強的目的性,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應該是圍繞教學目的來進行的。所以,教師在初始的教學導入環節自然應該有針對性。具體來說,它包括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教師要以具體的教學內容為依據設計課堂導入的環節。教師在進行導入設計時,要充分考慮課文內容,將導入與所授內容有機聯系,用簡練的語言使學生思維活躍起來,將學生的思緒快速引入課文情境中。否則,即便導入內容足夠吸引學生,但如果導入與本節教學內容脫節,教學效果也不會好。另外還有些導入貌似與課文內容相關,但花費了很多時間講授的卻不是本節課的中心。比如介紹作家作品是導入的一個常用方式,有些教師花費大量時間為學生詳盡介紹有關該作家的一切,包括生卒年、與其相關的故事等,課堂氣氛極為活躍,學生也感興趣,教師也顯得博學多才,但殊不知,絕大部分的表述都不是本節課需要的,往往得不償失。至于一些完全與課本內容無關的導入,更是無用且浪費了課堂時間。其次,教師要針對學情進行恰如其分的導入設計,盡可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知識水平等都會影響導入環節的進行,比如面向小學生進行導入設計時,可以多選擇故事性導入、游戲性導入等;在中學生的課堂上則更多地可以從設置懸念、聯想比較等方面著手進行導入設置。
2、簡潔性原則
導入雖然重要,但并不是沒有時間限制的。一般課堂的導入時間應該控制在三分鐘之內,最長不宜超過五分鐘。正如語言大師莎士比亞所說:“簡潔是智慧的靈魂,冗長是膚淺的藻飾!币谟邢薜臅r間完成恰如其分的導入并不容易。精彩的導入語必定是花最短的時間、用最簡潔的話迅速激活學生思維,達到拉近師生、生本距離,將學生的注意力迅速而又高效地集中到新的內容上。
3、靈活性原則
靈活多變的導入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導入的方式多種多樣,其選擇因文、因時、因地、因人而各有不同。同時,語文教師應該避免導入方式單一、無趣,應盡可能將各種導入方式靈活運用,帶給學生新奇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如講授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時先進行多媒體展示:史鐵生,1951年1月4日生于北京,18歲下鄉插隊,21歲生了一場大病,從此失去了走路的權利、奔跑的權利、跳躍的權利。他癱瘓了,躺在床上,從此再也沒有站起來。緊接著教師設計這樣一個問題:“你認為接下來的日子,他會怎樣度過呢?”讓學生真切地去設想一個癱瘓在床的人是如何生活的,這就是一個靈活性極強的導入。它沒有像傳統的那樣只對作者經歷作說明,而是引導學生借助自己的生活體驗和喚醒學生潛意識里從小到大積累的相關生活元素,在作者創造的基礎上進行自己的二度創造,在引發學生思考的同時,更難得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使教學變成了思維型教學。另外,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如能夠迅速走入作者當時的內心世界,就能明白文中描述的作者的敏感和不受控制的暴躁。正是因為有了這份初體驗,學生對文中母親那種深深的愛子之情和多年后兒子對母親的愧疚之情就能夠有更好的理解。
4、趣味性原則
好的導入要有趣味性,才能吸引學生。學生有了興趣,才有學下去的動力,才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在進行導入設計時要考慮學情,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能夠迅速積極地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
二、常用的導入方法
因為語文課堂教學導入的角度不同,方法可謂多種多樣。這里試舉常見幾種方法并加以分析。
1、故事導入法
故事導入法是語文教師常用的一種導入方法。故事導入法的特點是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令學生對教師所講內容產生強烈興趣,如果教師引用的故事有趣生動、通俗易懂,則常常能夠感染學生,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教師可以快速有效地完成導入環節。比如教師在講解《石鐘山記》時引入“蘇東坡改詩”的故事。故事中蘇軾曾見到王安石的一首尚未寫完的詩“明月枝頭叫,黃狗臥花心”。蘇軾就產生疑惑:明月怎么會在枝頭叫?黃狗更沒辦法臥于花心上呀?于是蘇軾將“叫”改成“照”,將“花心”改為“花蔭”。后來蘇軾被貶到合浦,他在散步途中遇到了當地人所說的“明月鳥”以及“黃狗蟲”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錯改了王安石的詩。這是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并與《石鐘山記》的“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恰好吻合,讓學生興趣倍增的同時又幫助學生了解了本課的主旨,教師的導入環節很成功。
2、懸念導入法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結合課文內容設置一定的懸念,提出適合的問題,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使學生思維活躍起來,興趣盎然地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新的內容。一位教師在講解《孔乙己》一課時,是這么導入的:生:肖老師生日快樂!師:謝謝你們記得我的生日。我想問問同學們,你們記得孔乙己的生日嗎?生:不記得。文章中沒有提到。師:那你們記得孔乙己的名字嗎?生:也不記得。師:為什么?生:因為全文只提到了他的綽號。師:孔乙己,“乙己”兩個字是他的綽號。好,打開課本,看看這句話是怎么說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3]。這位老師借助課前師生交流話題“生日”巧妙切入文本,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閱讀體驗———為什么大家都不記得孔乙己。貌似是課堂初始師生間的閑聊,實則引起了學生探究的興趣,讓學生樂于主動地去書中尋找答案。
3、情境導入法
新課標強調語文教學需要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學習,學生的情感體驗是應該被重視和被需要的。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聯系教材內容,運用語言、游戲、實驗或其他手段,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體驗,創設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可以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這樣能夠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活學生的創造思維,讓學生能夠迅速進入課文中,并在課堂上營造一種溫馨、和諧的學習氛圍。例如在《約客》的課堂實錄中,教師就采用了此種方法進行導入。教師說:“在座的都是初中生了,大家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同學。我想問問同學們,你有和同學相約的時候嗎?可能是相約在某個午后,男生約著去打球,女生相約黃昏去看一場電影……今天有這樣一位詩人,在雨夜靜候友人的到來,讓我們跟隨這位詩人,一起走進千年之前的約會!苯虒W實錄里老師用“你有和同學們相約的時候嗎”,迅速縮短了學生與課文的距離,又用了一句“跟隨這位詩人,一起走進千年之前的約會”,引導學生跨越千年,步入要講的課文《約客》中。
4、溫故導入法
溫故導入,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借助回顧之前學過的知識,自然過渡到將要學習的新知識。這種方法的實行,既有利于學生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和內容,又能夠幫助學生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利于學生學習新的知識和便于學生完善已有的知識體系。這種導入方法一舉多得,很有實用價值,在教師的教學實踐中常常被采用。例如一位教師講授《沁園春長沙》時就用了溫故導入法。教師首先說“秋”歷來是文人墨客筆下永恒的題材,然后引導學生回憶曾經學過的很多寫秋的古代詩詞名句,于是描述秋景的眾多詩詞名句紛紛登場。比如: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杜甫《登高》中的名句“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張繼《楓橋夜泊》中的膾炙人口的名句“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劉禹錫《秋詞二首》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同時,教師提醒學生注意,這些詩詞名句筆下的秋大多是“悲秋”,往往描述的是感傷肅殺的秋天景象。然后語鋒一轉,引出一代偉人毛澤東筆下的“秋”,讓學生帶著好奇去看看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是怎樣的一幅秋景。
5、趣味導入法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會采用趣味導入法進行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在導入的內容或者形式中摻雜了許多新鮮元素,利用幽默的笑話、猜謎語或其他形式讓學生的思維更為活躍,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令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新知識的學習。這樣能夠有效緩解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壓力,并讓學生樂觀主動地接收新知識,提升自己的能力。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眰鹘y的語文課堂往往過于模式化,忽視了學生喜歡新奇多變的心理特點,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需要,使學生在課堂初始環節就參與度不高。新形勢下語文課堂要有所改變,教師要設計靈活多變、能夠激活學生思維的教學導入,這樣才能使課堂充滿活力,使學生在自由開放的學習空間主動地學習新的知識,提高語文學習效果。
三、參考文獻
[1]張江波.淺析語文課堂教學導入[J].教育教學論壇,2014(9):56—57.
[2]賴瑞云.文本解讀與語文教學新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402.
[3]汪潮.初中語文課例[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20.
【激活語文課堂導入原則與方法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中學物理教學的導入方法探討11-18
探討中醫病名的翻譯原則和方法03-20
巧用教學方法激活國際貿易教育論文11-15
探討英語教學中如何貫徹運用特殊原則論文11-27
淺析“禮貌原則”與“得體原則”論文01-01
議英語課堂的新課導入原則12-05
成本控制原則及方法03-23
探討如何激活初中思想品德課堂03-20
初等化學教學導入準則方法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