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巧用教學方法激活國際貿易教育論文
摘要:
本文通過對《國際貿易》課程性質與特點的分析,通過對中職學生學習特點的剖析,旨在探討如何提高《國際貿易》的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興趣,筆者在多年的教學中發現拋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可化被動于主動,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從而更好地實現教為學的服務。
關鍵詞:
國際貿易;教學方法;教學實效
隨著2010年世界經濟的緩慢復蘇,中國外貿發展的環境面臨的環境總體趨于改善。虎年之初,江浙滬等長三角眾多企業面臨招工難的問題,為了搶到工人,企業使盡招數,上漲工資、降低招工要求,重獎帶新員工來企業工作的老員工。出現這種現象,經濟形勢好轉是最主要的原因,服裝紡織業、電子行業外貿訂單大量增多,導致企業用工需求明顯增加;經濟的回暖,也激活了對外貿人才的需求,跟單員、單證員、外貿業務員、報關員、報檢員、外銷員等因此成為市場新寵,中職外貿教育正是順應經濟發展趨勢,培養一大批適崗的中初級外貿人才。因此加強國際貿易課程改革,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激活國際貿易教學,提高教學實效,適應社會需求,已是當務之急。
一、課程的性質和特點和學生狀況
《國際貿易》課程是國際貿易專業的基礎課和主干課,它主要講述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的基礎知識,旨在加深學生對國際貿易理論的基本知識,包括國際貿易理論及其演進過程,WTO框架下的國際貿易體制及國際貿易政策等的了解,使學生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并結合案例培養學生將所學國際貿易理論運用于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就大多數中職教育外貿專業所用的教材來看,總體上有兩大特點:一是理論性、政策性強,有各種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等理論思潮和各種理論學說;二是內容覆蓋面廣,從國際貿易的最初萌芽、產生、發展,到當前國地貿易形勢;從中國改革開放之前的舊外貿體制、整個外貿體制改革過程,到中國對外貿易近期發展,其知識點涉獵面廣,跨度大;三是知識的前沿性、時代性差,當前國際貿易形勢迅速發展,有關對外貿易的方針、政策和措施也在迅速變化,而我校用的國際貿易教材是高教社2006年第二版,內容相對滯后,很多已與現實不符或根本沒有涉及。
大多數的中職學生學習基礎比較差,自制力也比較弱,學習目標不夠明確,缺乏刻苦鉆研精神。調查顯示,很多學生就讀職高并不是因為自身渴望學習,而是無可奈何或出于應付家長的要求。他們對所學的專業并沒有太多了解,因此學習目標不夠明確。
針對國際貿易課程特點和中職學生的特性,加強課程改革,激活國際貿易教學,提高教學實效,已勢在必行,而巧用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不失為一個有效的嘗試。
二、巧用教學方法
(一)案例教學法
這是一種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方法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可針對某些理論或某一概念,引用或設計一些典型的案例,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進行討論分析、推理,提出解決方案。在這種教學法中,信息資料是多重的,知識面是廣泛的,教師在其中要起好啟發誘導,讓學生積極參與探討,在討論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消極地接受知識為主動接受知識,可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問題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國際貿易課的教學案例既要來自于貿易實務,還要具有針對性、知識性和可操作性,那些與教學內容挨不著邊的,或是討論來討論去無法下定論的案例應該盡量避免。如在講到跨國公司時,滲透海爾集團的海外市場拓展;在講到反傾銷稅時,可引用加入WTO后中國反傾銷“第一案”,讓學生加深對我國出口商品傾銷與反傾銷的現狀和對策的了解。 (二)最新知識介紹法
國際貿易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課程,為了讓學生能在走上工作崗位后能盡快適應工作,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加強新理念、新實務、新信息資料的補充,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其對經濟事務的敏感性。因此,在教學中除教授基礎理論與基本技能外,還要向學生介紹海內外的經濟趨勢、最新的國際國內貿易動態、人類基因、人文科學等系列前沿科學,增長學生知識,開闊學生思路,激發學習興趣。
(三)直觀教學法
國際貿易基礎知識課程是國際商務專業的主干課程又是專業基礎課程,它的學習不僅僅只是一門功課的學習,也是學習以后各專業課的基礎,在教材處理上以國際貿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礎知識為重點,以國際貿易的產生、發展為主脈,以貿易常識、貿易政策、貿易組織為分支,將有關的基礎知識進行系統的闡述,但如何處理并降低相應的難度?在教學過程中應貫徹啟發式教學方式,避免注入式,加強直觀教具的使用,可適當借助網絡、投影等使學生對知識內容建立清晰、明確的概念,加深理解和記憶。如可將亞太經合組織、歐盟、WTO等經濟一體化組織的內容制成多媒體教學軟件,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環境中接受了知識,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模擬情境教學法
所謂模擬情境教學主要是根據專業學習要求,模擬一個社會場景,在這些場景中具有與實際相同的功能,及工作過程,只是活動是模擬的。通過這種教學讓學生在一個現實的社會環境氛圍中對教學內容有一個比較具體的、綜合性的全面理解,將枯燥無味的知識變得風趣有味。比如,世界市場中的拍賣就可設置成為一堂模擬情境課,由學生扮演拍賣師、競買者,根據對拍賣的了解,實地演練,然后教師點評總結。
(五)實踐教學法
學以致用,永遠是教育的直接目的。教師,應當給學生創設一種環境,有意識地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知、感悟和體驗,進而上升至智慧,逐漸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方法和能力。在國際貿易教學中,我始終堅持學生要將理論與知識融會貫通。在第一節課時我就要求學生要學會在上網查找一些外經貿網站、學會在網上購物、瀏覽一些商品交易網(阿里巴巴網站、廣交會、華交會等)、登陸外經貿網站、WTO網站、歐盟網站等與外貿有關的網站和網頁,同時我還要求學生利用寒暑假、節假日去公司參觀、訪問,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到外經貿公司實習,回來將自己的感受與老師、同學交流。
筆者通過以上教學方法的實踐,在《國際貿易》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學生從對知識的陌生到框架的形成,最后到對理論的理解和應用,培養出了具有較強適應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工業外貿專門人才,有效落實了“以學生為本位,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教宗旨。
參考文獻:
[1]肖文,應穎.《國際貿易基礎知識》第二版.高教社
[2]廖益.高職工商管理專業《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教學改革探討.2003.07
[3]李玫宇.對國際貿易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廣西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3期
【巧用教學方法激活國際貿易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課堂教學巧用點撥教育論文12-05
有關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論文11-16
高校藝術教育教學方法探究論文05-05
論文:讓探究激活數學思維燃燒數學熱情12-10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06-07
國際貿易小論文12-05
國際貿易方向的論文11-24
小學數學論文:精心創設 激活課堂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