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校企雙項目雙向參與機制的創新與實踐論文
[論文摘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當前高職教育改革的重點,各校在開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時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和誤區。校企雙方推行創新的“雙項目雙向參與”機制,是校企深度融合實現工學結合的一條重要途徑。
[論文關鍵詞]工學結合雙項目雙向參與高職教育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當前我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總體方向。2005年,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2006年,教育部[2006]16號文件《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再次強調:要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靶F蠛献鳎W結合”的根本目的是“工學結合”,主要途徑是校企合作。在具體的推行過程中,大多采用了以下幾種形式:一是組織學生利用假期到企業“打工”,主要以積累社會經驗和培養吃苦耐勞精神為目的;二是根據專業相關企業季節性要求,組織學生到企業中邊工作邊學習;三是畢業實習,組織或學生自行找到專業相關企業進行實習;四是以工學交替的形式,將學生輪換到企業進行一定周期的跟班學習;五是采取“2+1”或“2+0。5+0。5”等模式,學生在企業中邊工作邊學習一年或半年,或稱為頂崗實習。目前,高等職業院校都在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方面也做了很多嘗試,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很多院;蛞恍⿲I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推行過程中仍存在較大的困難,影響了高職教育改革的深入。
一、“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含義
什么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對“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理解,將直接影響到教育的效果。世界合作教育協會將“工學結合”定義為“將課堂上的學習與工作中的學習結合起來,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與之相關的、為真實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獲取報酬的實際工作中,然后將工作中遇到的挑戰和增長的見識帶回課堂,幫助他們在學習中的進一步分析與思考”。從這個定義我們可以看出它包含以下幾層含義:(1)“工學結合”,工也是學習,而不是單純的工作;(2)“工學結合”是將理論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并獲取報酬;(3)“工學結合”是將工作中遇到的挑戰和增長的見識進行再學習思考,實現新的提升,這是“工學結合”中最重要的部分,實現從學到工,再從工到學,實現循環提升。
從這個定義出發,反思上述各種“工學結合”方式,不難發現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簡單將“工學結合”理解成是學習與工作的交替。在實施過程中,只是簡單地組織學生到企業去工作,甚至是一些與專業無關的工作。這種做法雖然為部分學生提供了勤工儉學的機會,也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但是這與“工學結合”的實質要求還是有相當的差距的。
2、注重“工學結合”的形式,而不注重其內涵和效果。例如在一些實施“2+1”“2+0。5+0。5”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學校,只是將學生組織到企業中,工作一年或半年,采取白天上班、晚上上課或休息日上課等形式。教學內容仍然是按照學校教學計劃中所列的書本課程,教師是帶隊教師或聘請附近學校的教師,這種形式與半工半讀的形式相似,沒有很好地把理論與實際工作結合,也沒有幫助學生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更沒有引導學生總結運用工作中增長的知識經驗去提升自身的各種修養。
3、認為“工學結合”是一種單向的學生輸出型。學生必須到企業中實習,截然分割學校學習與企業學習的聯系。按照上述對“工學結合”的定義,“工學結合”是將課堂中的學習與工作中的學習結合,如果僅從字面上理解,那么必然導致對“工學結合”實質上的理解有所偏差!肮W結合”應是一種雙向的學習模式,既可以在企業中實施工學結合,也可以在課堂中工學結合,尤其是在學校的實訓中,也可以把工作中的學習引入到實訓課堂中實施,例如引入企業的管理模式、企業的項目、企業的指導教師,這同樣能實現“工學結合”的目的。
二、開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瓶頸
大多院校在開展“工學結合”中常碰到一些困難,甚至難以開展,通過調查分析發現,其主要的瓶頸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作為企業來講,對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企業認為沒有義務或必要為培養學生做更多的分外事,而且接收學生進行“工學結合”,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原有的生產經營秩序,并且增加管理上的成本和風險;同時,由于目前勞動力市場供給旺盛,企業可以很容易獲得廉價的勞動力,甚至是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沒必要也不大愿意再進行校企合作;谶@種原因,“工學結合”難以開展。
其次作為學校方面,也存在對校企合作不積極的因素。一是由于傳統教學體制的影響,教師習慣于在課堂上灌輸,進行“工學結合”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但在努力后卻沒有很好的回報;二是“工學結合”會打亂學校原有的教學安排,影響教學計劃的完成;三是教師不具備指導“工學結合”的能力,這些是影響學校不積極開展“工學結合”的因素。
除此以外,還有社會環境或政府引導方面的原因,種種因素制約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開展。要進行深化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的改革,各職業院校應認識到校企合作與“工學結合”的重要性,在開展校企合作與“工學結合”過程中,無論是企業、學校還是政府及社會的環境都要積極起來。作為學校,要真正改變校企合作與工學結合的被動局面,最重要的還是發掘學校自身的潛力,突破“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瓶頸。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是前提,“工學結合”是目標。要實施“工學結合”,必須進行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與工學結合中,如何避免“單相思”“剃頭挑子一頭熱”的現象,關鍵在于提高學院自身在“工學結合”中的吸引力。因此,必須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教師要具備校企合作的能力。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從實校到學校,沒經過企業的鍛煉,根本不了解企業的先進技術、管理方法。使得企業對學校不認同,對教師不認可,校企合作就難以進行,“工學結合”也就無從開展。如果學校中的教師具備充分的能力,如指導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生產管理等,那么學校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中就具有較強勢的吸引力。
2、學生要具備好的工作能力。一些高職院校的課程與實際工作嚴重脫節,學生只了解理論知識或只掌握實驗性的操作,無法勝任企業的實際工作,更談不上為企業解決生產、管理中的問題,這樣的學生到了企業無疑成了企業的負擔。企業要花時間培養學生上崗,增加了企業的用工成本,影響了企業的生產秩序,這是影響“工學結合”開展的重要原因。
3、“工學結合”的時間安排上要適應企業的要求。學校有學校的教學計劃,企業有企業的生產計劃,甚至有些企業還存在季節性任務,或者企業的生產任務并不穩定,如果“工學結合”的時間安排不能很好地適應企業的要求,也對“工學結合”的實施產生必然的影響,有些企業抱怨說“該來時候不來”,于是不該來的時候也就沒法安排了。
除此以外,作為校企合作的雙向互動,要真正體現“工學結合”的效果,還要考慮企業人員能否承擔起“工學結合”的任務。很多企業的人員只懂技術、懂管理,對學校當前所做教學改革不了解,不清楚學生來企業到底要學什么。當聘請企業人員給學生講課時,他們也拿起課本照本宣科,這種情況導致學生不愿聽企業人員講課。企業不了解教學以及教學改革也就無法承擔起“工學結合”中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重任。
三、校企“雙項目雙向參與”機制的創新與實踐
為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系近年來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其中最重要的創新措施就是推行了校企“雙項目雙向參與”機制。
校企“雙項目雙向參與”機制中的雙項目,對于企業而言就是技改項目和生產項目(設計項目),對學校而言是科研項目和教改項目,雙向參與就是學校教師和學生參與企業的技改項目和設計項目,企業設計師參加學校的科研項目和教改項目,形成“互相滲透,共同參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
校企“雙項目雙向參與”機制,有利于提升學校在校企合作中的吸引力。在以往開展校企合作中,學校往往由于缺乏吸引力而處于被動局面,通過“雙項目雙向參與”機制,教師參與企業的技改項目,既提升了企業承接技術改造和科研的團隊能力,為企業注入了研究的力量,又可以通過依托學院教師資源,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和科技研發的進程,增強了企業自身的技改能力。通過教師帶領學生參與企業設計項目,為企業帶來了無限的創意設計人力資源,提升了企業的設計能力。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來,藝術設計系共完成了企業設計項目共一百二十多項,產值達近千萬元。此外,通過“雙項目雙向參與”機制也提升了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在企業中的滲透力、影響力,對培養雙素質型教師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通過教師帶領學生承接企業設計項目或工程項目,這些項目既可以在企業現場進行,使得教學得以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進行,推行“做中學,學中做”,實現課堂與工作崗位零距離對接。也可以將項目帶入專業課程教學中,開展以企業真實項目為載體,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實施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近年來,藝術設計系在室內設計技術、包裝技術與設計、環境藝術設計、裝飾藝術設計等專業相繼進行了試點,在這些專業中,教師成立工作室,把企業項目引入到工作室中,教師帶領學生成立項目小組,從項目的創意設計—快速手繪表現—電腦效果表現—材料預算與施工工藝—工程預算—工程管理—工程驗收結算等內容入手,使學生在實際的項目中按真實的工作過程,完整地掌握了室內設計的全流程技能,在項目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同時聘請有企業設計人員參與,擔任指導教師,形成了一支專兼結合的教師團隊。
在雙項目雙向參與中,除聘請企業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同時吸收企業人員參與教學改革項目、技術研究項目,充分顯示了雙方的優勢互補。作為企業人員,在職稱評定、科研申報、成果鑒定等方面,需要得到學校的支持。例如,在裝飾設計專業中,聘請了坭興陶行業協會企業的設計師擔任兼職教師,同時吸收企業設計人員,2007年共同參與申報了學院的科研課題“坭興陶窯變技術的研究與運用”,2008年該課題獲自治區教育廳科研立項,雙方共同進行技術研究,解決了企業窯變燒制技術的關鍵問題,這無疑大大增強了校企合作的吸引力。通過吸收企業設計人員參與“民族陶藝設計與制作”精品課程的建設等教改項目,使得企業人員了解了什么是行動導向教學、什么是工作過程導向等職業教育改革的措施與做法,使企業人員在擔任兼職教師的過程中樂于進行教學改革并善于進行教學改革,真正實現了校企之間的深度融合。
四、結束語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高職教育改革過程中一個永恒的主題,“雙項目雙向參與”機制在校企之間找到一個緊密的紐帶,通過這個紐帶,校企找到了合作的共贏點。從共贏點出發,校企間展開全方位的深度融合,在專兼職雙師隊伍的建設、以“項目為載體”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推行、校內外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對培養高素質職業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校企雙項目雙向參與機制的創新與實踐論文】相關文章:
遠程開放教育校企合作的實踐探索論文08-18
西部校企合作創新特征分析09-22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生物工程創新教學論文08-16
土木工程校企聯合實踐教學思考論文08-08
校企合作現代教育論文09-29
校企合作國際貿易論文08-12
校企合作下生物工程實踐教學探析學科論文08-27
高職法律教育校企合作探析論文07-24
關于校企合作電子商務的論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