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議信息化教學模式
【摘要】:本文從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概念出發,結合信息化教育的特點對當前信息化教學模式進行了歸類,重點探討了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方案。
【關鍵詞】:信息化教育、教學模式、建構主義
Abstract:This text proceed from concept of the informatization instructional pattern,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 of informational education to sort out instructional pattern at present. Furthermore, investigate and discuss the problem of informatization instructional pattern, then propose method to solve it.
Key Words::Informational Education 、Instructional Pattern、Constructivism
隨著以計算機、多媒體、通訊、網絡、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信息收集、處理、加工、傳輸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不斷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在全球范圍內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學習方式和教育方式,人類跨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信息化時代。.
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們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對教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培養適應信息化社會的創新人才,建設終身學習體系是21世紀教育發展的方向。在信息化社會中,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教育機構的運行效率,擴大受教育人群范圍,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已成為世界各國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1]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為了迎接信息化社會對教育提出的種種挑戰,國內外的學者進行了許多探索,從CAI、衛星電視、多媒體到教育網絡,努力運用各種最新的信息技術手段優化教育與教學過程,并取得了顯著成效。[2]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化教學模式,信息化教學模式在應用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只有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才能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我們的教育事業才能與時俱進,更好的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要求。
1.什么是信息化教學模式
要弄清楚什么是信息化教學模式,首先必須了解信息化教育的概念。2001年9月,祝智庭先生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現代教育技術——走進信息化教育》一書中給信息化教育下的定義是:信息化教育指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和教育發展的一種全新的教育形態,它是建構主義理論與先進的技術(如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具有教材多媒化、資源全球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合作化、管理自動化、環境虛擬化等顯著特征。[3]
基于此定義,我們認為:信息化教學模式是根據現代化教學環境中信息的傳遞方式和學生對知識信息加工的心理過程,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支持,調動盡可能多的教學媒體、信息資源,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使學生能夠真正成為知識信息的主動建構者,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4]
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特點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習者在教師創設的情境、協作與會話等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當前所學的知識進行意義建構并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信息化教學模式中教學過程四要素的關系都發生了轉變。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信息的幫助者、促進者;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信息所攜帶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客體);教學過程由講解說明的進程轉變為通過情景創設、問題探究、協商學習、意義建構等以學生為主體的過程;媒體作用也由作為教師講解的演示工具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式探索、意義建構、解決實際問題的認知工具,學生用此來查詢資料、搜索信息、進行協作學習和會話交流。信息化教學模式具有1)信息源豐富、知識量大、有利于環境的創設;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3)有利于因材施教;4)有利于互助互動,培養協作式學習;5)有利于培養創新精神;6)有利于信息能力的發展等優點。
2.信息化教學的現有模式
根據信息化教學環境的特點,結合傳統教學模式及當前比較流行的教學模式,我們將信息化教學模式歸納為以下六大方面:講授型教學模式、個別指導教學模式、合作式教學模式、討論型教學模式、自主型教學模式、研究型教學模式。[5]
2.1 講授型教學模式
講授型教學模式是沿襲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這種集體的講授方式有著其獨特的優點,它可用于一定規模的學生在短時間內接受系統知識、技能的培訓,另外它還被認為是最為經濟的教學模式之一。但基于網絡的講授型教學模式與傳統的課堂“填鴨”式教學有著很大的不同。傳統的課堂講授往往是教師處于主動的地位,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而在網絡環境中,卻可以利用網絡所提供的功能進行“雙主”教學,而且它還可以突破傳統課堂的人數、時間、地點等的限制。
2.2 個別指導教學模式
在遠古時代,教育是上下代之間一對一的方式進行的,這種方式雖然存在著低效的特點,但是卻能夠因材施教,家長可以根據兒童的不同特點進行教學。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教師與學生之間一對一的教學成為可能,這種教學模式可通過基于互聯網的CAI軟件、聊天室以及教師與單個學生之間的電子郵件來實現。個別輔導可在學生和教師之間通過電子郵件異步非實時的實施,也可通過在線交談方式實時實現。
2.3 合作式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面對面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已深入人心。學生的答疑大多是由教師來擔當的。但信息化教學中,教師角色的轉變,和地理位置的不同,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和相互合作。“學生——學生”合作模式就是在異地學生中創造學習單元或學習小組,在每個單元或小組中學生基于共同感興趣的主題進行合作學習。學生們還可以在他們感興趣的領域內與其他專業的學生合作。這種模式把學習中的競爭與合作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在這種合作模式中存在著遠程學習小組劃分的問題,劃分的辦法應根據學習要求和其他實際情況靈活而定。常見的分組類型有:1)討論型(10-30人)2)協同型(3-5人)3)伙伴型(2人)。
2.4 討論型教學模式
在網上實現討論學習的方式有多種,最簡單的是利用現有的BBS實現用戶管理、討論管理、實時討論、用戶留言、電子郵件等諸多功能。討論學習一般由專職教師管理,由各個領域的專家或專業教師在站點上建立相應的學科討論組,學生可以在特定的主區內留言,并能針對別人的意見進行評論,每個人的語言或評論都能被所有參與討論的學習者看到。這種學習由具有權威的專家監控,以保證學生的討論和發言能符合教學目標的要求。
2.5 自主型教學模式
這種教學模式要求建立一整套的信息化教學軟件和教學資源庫,利用網絡計算機作為服務器,創建一個信息化教學基地。教師把教學內容、學習指導以及網上練習資源放在教學基地上,全天開放,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通過互聯網計算機,在Internet上學習課程內容,也可將課程內容下載到自己的計算機上學習。此模式包括自學課程內容、網上討論答疑、教學站點輔導等。
2.6 研究型教學模式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習者在真實情境中的主動探究,然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由于教學條件和學習時間的限制,完全在現實場景中實施研究性學習是不太現實的。而計算機網絡技術卻為研究性學習的順利實施創造了條件,計算機以其便捷性、交互性和超時空性等技術優點,創建了一個新型、開放的學習環境,網上資源與多媒體網絡環境是實施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條件。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一般由教師設置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提出研究主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主題展開協作學習。信息化的研究性學習模式涉及三個環境階段(情境資源展示環境、協作學習環境、成果發布與交流環境)、五個要素(研究主題、活動程序、學習小組、指導教師、網絡支持系統)。
3. 信息化教學模式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3.1 存在的問題
信息化教學雖然為人們看好,具有很廣泛的發展前景,但是這幾年信息化教學發展進程緩慢,其在教學上的作用并沒有被真正地發揮出來,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信息化教學手段尚未被充分接受
要使信息化教學得以發展,首先要更新觀念。從主觀上來講,幾十年來,我們的教師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教學,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他們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懷有深厚的感情,他們不大愿意去改變這種方式。從客觀上來看,計算機及其網絡是一門新技術,而教師們捏慣了粉筆,對電腦操作不大熟練或者根本不會操作,對電腦有一種恐懼心理,不敢去嘗試用計算機進行教學。這就導致了信息化教學“曲高和寡”,難以普及。
。2)CAI軟件的質量有待提高
目前的CAI課件中存在著不少問題,致使許多課件“孤芳自賞”,無人問津。CAI課件的主要問題是:系統的適應性和開放性差、不能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網絡化和智能化程度低。系統的適應性和開放性差主要是指CAI系統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很好地通過學生的反饋信息對其學習進行診斷從而動態調整教學內容,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在CAI系統中對教學內容進行修改。不能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表現在CAI系統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將學生看成知識倉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向這個倉庫中灌輸知識,新的媒體的介入使“書灌”變成了“電灌”,學生用這種方法獲得的知識,缺少知識間的聯系,不但知識難以遷移、學以致用,而且不便記憶。網絡化和智能化程度低使得系統的交互性差、靈活性差,不能進行協同學習,相互交流,電子教學資源的利用率低下。
。3)CAI課件的廣告宣傳不夠
現有CAI課件的廣告宣傳不夠,所以許多課件“養在深閨人未識”, CAI課件的重復開發其實浪費了許多人力、物力、財力;另外,現在操作平臺更新快,許多CAI課件尚未被投入使用就面臨了淘汰的結局。
。4)信息化教學系統的后期維護力度不夠
信息化教學系統的維護力度不夠,許多學校的信息化教學系統在開發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教學系統,但是任何一個系統不可能是完美的,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維護、修改、補充,而這些工作卻并不為人重視,所以無論在網絡教室、校園網還是在Internet上,人們所能找到的信息化教學系統軟件的內容通常都比較陳舊,或者比較粗淺,不能很好地適應現代教育。
。5)網絡環境存在負面效應
信息化學習意味著通過信息技術進行學習,尤其是利用互聯網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這張“網”帶來的負面影響無疑對信息化學習產生沖擊,這是絕對不容忽視的。種種不良信息充斥網中,造成網絡的污染。另外,在網絡的虛擬世界里,理性工具淡化了非理性的情感,數字的脈沖取消了生存現實的樂趣,從而使人際關系冷漠、疏遠,可能會導致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惡化,在現實中難以與人溝通。尤其是青少年,生理、心理都未成熟,更容易被誘惑,往往深陷其中,不能自拔。[6]
3.2 應采取的措施
針對上述問題,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1)更新觀念,普及電腦知識
我們要積極宣傳信息化教學給人們帶來的種種好處,鼓勵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嘗試用現代化的手段進行教學,并為教師創造學習電腦條件,在教師和學生中普及電腦及其網絡知識,為信息化教學做好思想上、行動上的準備工作。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還應該讓教師充分認識到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應該讓它能運用于教學中,能夠幫助他們更好的進行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使學生能在最大程度上,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所學的知識,以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2)提高CAI軟件的質量
提高CAI軟件的質量可以從三方面著手。首先,要提高軟件開發人員的開發能力;其次,要增加教學人員的參與程度;第三,要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CAI軟件不能停留在單機上,一定要網絡化,要交互性好,界面要開放靈活,這就要求軟件開發人員有較強的綜合能力,不僅要有計算機專業方面的知識,而且要熟悉教學環節、了解教學的新的理念和教學模式的發展方向;在CAI軟件開發的過程中,要更多的讓用戶(教師和學生)參與,以便了解用戶的需要,目前的CAI軟件擺花架子的不少,真正的實用性強的CAI軟件不多,這主要是開發商和用戶之間缺少溝通,如果能在軟件開發過程中讓用戶自始至終的參與,將使軟件具有更好的適應性和實用價值;軟件的開發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開發商要有利可圖,才會加大投入,所以我們要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保護開發商的合法權益,才能鼓勵開發商推出更多更好的教學軟件。
。3)加強CAI課件的廣告宣傳力度
CAI課件和其它產品一樣,需要被人了解,但是現在為教學軟件作廣告的不多,許多課件的名稱看似相同,使人無法識別它在內容上、形式上的創意和特色。
。4)加強信息化教學系統的后期維護
信息化教學系統開發完成后,開發商和系統維護人員要對系統的使用進行跟蹤服務,由于教學系統不同于其它產品,其內容和形式更新較快,需要及時更新,在校園網上,要充分利用好Internet中的資源,及時將好的教學軟件下載到校園網的服務器中以充實校園網中的教學資源,將其盡早地提供給教師和學生使用。避免教學系統成為“無源之水”。電子教材的設計和開發也應堅持“以人為本”的觀念,以心理學、傳播學等建構主義和人本主義的科學學習理論為指導,尊重人的情感,重視學習者的感受,使信息化學習更適合人的身心健康發展。另外,信息化教學系統的使用單位的領導要重視信息化教學系統建立以后的投入,這樣才能使系統真正地發揮其作用,不至于造成系統的空置和浪費。
。5)加強網絡的安全防范,做好教學支持服務工作
做好網絡的安全防范工作,制定完善的網絡規章制度,營造良好的信息化學習環境,嚴格管理,這是信息化教學中必須考慮的前提條件。另外,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師除了應該為學生學習進行組織管理工作之外,還應同時做好教學支持服務工作,深入學生之中,及時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把握他們的思想脈搏,想方設法為他們提供方便,做他們的知心朋友,特別是遠在幾十公里甚至是幾百公里之外的學生,更應為他們及時提供信息和服務。為了能使他們安心學習,消除孤獨感,教師通過E—mail、電話等多種途徑傳送學校、老師和同學們的關心、支持;對于學生中出現的思想包袱和畏難情緒進行及時的溝通和排解,耐心說服,循循善誘,努力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例如,針對入學后學生中反映出來的對遠程自主教學模式的不適應,教師及時給每位學生分發《教師寄語》,鼓勵他們勇敢面對困難,放眼未來,頑強拼搏。
4. 信息化教學的展望
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已逐漸顯現出來并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我們要大力發展信息化教學,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將已有的網絡教室、校園網、Internet和教學軟件充分利用起來,并對它們進行修改和補充,使之真正為教學服務,并使其深入到教學改革中去,這將使我們的教育事業如虎添翼,蒸蒸日上。隨著人們觀念的更新,網絡課件質量的不斷提高,軟件開發商們的不斷成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信息化教學會有一個新的飛躍。
【參考文獻】
。1]張屹,祝智庭. 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信息化教育[J]. 電化教育研究,2002,1
。2]南國農. 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幾個理論和實際問題[J]. 電化教育研究,2002,10
。3]祝智庭. 現代教育技術學——走向信息化教育[M]. 高等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9
。4]苑永波. 信息化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比較[J]. 中國電化教育,2001,8
。5]蔡冠群、俞能海、吳敏等. 遠程教學系統模型研究[J]. 情報學報2003,22(1)
。6]張利桃. 論學習集體的缺失對遠程教學的影響[J] . 開放教育研究 2003.1
【淺議信息化教學模式】相關文章:
淺議英語教學中“交流-互動”模式10-19
信息化教學模式評價思考10-24
淺議美術課堂教學結構新模式05-28
淺議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開放式教學模式07-16
對網絡信息化教學系統應用模式的幾點思考09-29
淺議黑龍江冰雪旅游產業發展模式10-22
淺議高中音樂鑒賞高效課堂模式的論文10-13
淺議會計計量模式的變革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