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預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的作用論文
摘要: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進行了總結,主要有自然環境影響、施工人員失誤、社會環境影響、機械設備失控等。要有效的減少安全事故的出現,可引入預警管理模式,發揮預警管理的作用,通過預警管理系統的基本功能,及時對風險進行識別和診斷,并做出預警管理,從而達到降低安全事故出現的目的。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原因;預警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中有一項極其關鍵而重要的內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這項工作被眾多建筑工程施工部門關注、重視。在過去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發生了的安全事故告訴我們,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預警管理極為重要,它能減少或避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不必要損失,預防安全事故。沒有建立安全預警管理體系的建筑工程施工項目中,安全事故一旦發生,就會導致嚴重的后果[1]。本文探討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并據此給出預警管理模式的相應建議,得出了預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希望能為在以后類似項目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
引發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很多,主要來講,它包括人為因素、自然因素、社會環境因素等,這些因素綜合作用,最終引起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出現[2]。1.1人為因素。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員如果具有高技術水平、強安全意識,那么能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起到較大的預防作用。然而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建筑工程施工人員沒有足夠的安全意識,忽視自身應承擔的安全責任,抱有僥幸心理,并沒有把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完全落實,甚至違規違章操作,這些施工人員的主觀失誤,引發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大約70%的安全事故。施工人員的主觀失誤主要原因如下:負責建筑工程施工的單位領導過度重視經濟利益,不重視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執行,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施工預警管理體系缺位,施工安全管理責任制也沒有嚴格貫徹;現場施工人員責任心不足,沒有強烈的安全防范意識、自我保護意識等安全意識;巡視現場的管理監督人員工作不到位,那些存在的安全隱患并沒有被及時發現和處理,從而繼續潛藏著,為安全事故的發生埋下了隱患,危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3]。自然環境中的“天災”,毋庸置疑是引發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一大原因。常見的惡劣天氣:如雨雪、風霜、雷暴等,都有可能會誘發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發生,如果不采取相應的預警措施,這些惡劣天氣一旦出現,就會造成不良后果,嚴重時甚至會造成人員傷亡,影響施工進度。建筑工程施工往往是不分時季地進行,在雨季,若發生洪澇災害,會接連誘發山體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在寒冷的冬季,由于氣溫偏低,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機械設備容易凍結,從而難以啟動,不能最大效率地發揮綜合性能,使得施工效率降低,情況嚴重甚至會導致機械設備故障,引發施工安全事故。一些建筑工程會位于地質比較復雜的地方,比如說軟土地基、喀斯特地貌等,這些復雜的地質對建筑工程的基礎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處理不好將威脅到建筑工程的安全,因此需要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確保施工安全。1.3社會環境影響。除了“天災”、“人禍”外,社會環境因素也是引發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社會環境,主要指政治、經濟、技術、法律、管理等。有些建筑工程會位于一些少數民族集中聚居區,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社會環境,這樣在施工的過程中,只有施工人員遵守當地的文化,當地居民也配合或理解建筑工程項目的建設,才能確保安全施工。但是由于個別的當地居民缺乏安全意識和社會公德,盜取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等,這都將會威脅建筑工程施工安全。1.4機械設備失控。性能良好的機械設備不但能夠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還能有效地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如果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設備性能不良,就會容易發生施工故障。此外,一部分施工人員安全意識淡薄,不按要求來操作機械設備,或者沒有定期養護維修這些機械設備,導致機械設備的綜合性能愈來愈低,從而容易引發施工安全事故。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預警管理
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后果都會比較嚴重,為了減小這些不必要的損失,應該盡可能把安全事故扼殺在搖籃中,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所以預警管理是絕對必要的措施,預警管理能很大程度上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順利進行。
2.1預警管理的功能。預警管理是安全管理中的一種重要模式,其含義是,根據容易引發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一系列原因,針對性地出臺一系列預測、診斷和預防方法,防止、矯正安全事故原因的出現和發展,把安全隱患扼殺于萌芽狀態,確保能安全地開展建筑工程施工。預警管理的功能主要表現如下[4]:
2.1.1監測、評價施工環境。監測、評價不同的環境因素引起的安全度變動、施工與機械設備變動。環境監測和預警系統主要監測的是建筑工程施工地區的自然環境、當地易發的自然災害。監測設備能將監測到的信息傳輸給控制中心。防災監測設備事先被設定了基準值,當所檢測到的數據達到基準值時,預警系統就會自動報警。除此之外,預警系統還能判斷有沒有必要運行管制或安全檢查,運營管制一旦被解除,信息就能被傳輸到各個終端。降雨、河流水位等隨時間的變化情況都能在系統里通過圖像顯示,工作人員能據此準確地把握氣象狀況。
2.1.2監測、評價施工機械。及時、全面地掌握各機械設備的運行狀態,實現對施工機械的預控。對機械設備技術和安全狀態的監測評價,對于特種施工項目尤其重要,因為這類項目更需要對機械設備的高度掌控,保證其正常工作。
2.1.3監測、評價施工人員。掌握施工人員的作業情況,讓施工人員明確施工規范要求,并嚴格遵循施工規范要求,按標準化程序施工作業,杜絕違章違紀現象。
2.1.4監測、評價管理工作。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的各級管理部門的工作情況,讓各管理部門明確其各自的職責,完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評價安全管理活動現狀及趨勢,確保管理部門嚴格落實安全管理制度。
2.1.5評價緊急救援措施。對緊急救援措施開展評價,熟悉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盡量減小損失,盡快恢復各項生產活動。預警管理除了應具備上述五項功能外,還應制定并健全安全預控管理指標,奠定安全預控的基礎。
2.2預警管理的內容。
2.2.1預警分析。預警分析即通過監測結果,對風險進行識別和分析、對誘發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危險源進行診斷,并做出預警管理。
。1)監測。監測易引發安全事故的因素,實時監測上文談及的各種原因因素,掌握其相互關系,全方位地把握建筑工程施工情況。
。2)識別。分析、判斷檢測到的信息,識別其中的安全事故原因。建筑工程項目的識別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對建筑工程項目所需要識別的對象進行確定,對此進行資料的收集,對其進行主觀的判斷,采用合理的風險識別方法,對風險等級進行判斷,預測發生的概率,從而現成識別報告,最后才采用專家打分法、核對表法、情景分析法等方法對報告進行校對,確保風險識別的準確性。
、賹<掖蚍址。專家打分法是指利用專家自身的工作經驗,對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行經驗識別,對風險等級進行打分,最后根據專家所打分進行數據統一和歸納整理,形成統一的風險識別意見。
、诤藢Ρ矸。將以前出現過的風險事件和現在可能存在的風險情況進行整理,形成一張核對表。該方法可有效打開管理人員的思路,可以借鑒過去的一些經驗對該項目存在的風險進行識別。但是也會存在將一些過去不科學的經驗引用過來,從而導致一些潛在風險難以被識別處理。因此,在引用該方法的時候,還應該和專家打分法等進行結合使用。
、矍榫胺治龇。情景分析法是指根據該項目的特點,利用現在或未來的情景,分別對可能引起的風險事件進行分析,通過分析者目前的所見或對未來的預測進行風險識別[5]。
(3)診斷。在識別原因的基礎上,綜合分析這些原因,找出主要危險源,對其進行診斷,從而更好地控制危險源。
2.2.2預警管理。根據預警分析結果,及時矯正、避防這些原因,并出臺相應規避和處理措施。
。1)組織準備。結合安全事故預控管理的需要,建立科學、完善的組織結構,配置合適的工作人員,明確各部門、各人員職責,確定組織機構的運行模式,建立安全事故的應急預案,確保在組織上能更好地應對安全事故。
。2)日常監測。監控并管理這些原因,主要是通過日常對策和危機模擬。日常對策是避防、糾正原因,讓建筑工程施工恢復正常;危機模擬是假設與模擬事故發生后的緊急救援,乃至可能陷入的更大災害危機狀態,降低安全事故的損失。
。3)危機處理。發生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后,要立即采取有效的處理和應對措施,尤其要以人為本。盡快恢復正常施工,降低安全事故所致損失。
3結語
誘發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因素很多,某些安全事故是由單一因素所致,某些事故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所致。分析安全事故原因,提出針對性的預警管理模式,監測、診斷、識別和預先控制這些安全事故,盡可能避免損失,促進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益。
參考文獻
[1]潘毅.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與對策研究[J].現代裝飾(理論).2012(03):1+3.
[2]楊帆,劉茉.建筑安全生產管理現狀與對策分析[J].科技視界,2013(28):98.
[3]涂向陽.引發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及預防措施[J].陜西建筑,2011(03):63~64.
[4]嚴小麗,何超,黃怡浪.建筑工程項目突發事故原因耦合機理研究[J].建筑經濟,2013(09):115~117.
[5]劉子建.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及管理工作開展建議[J].山西建筑,2014(11):274~275.
【淺談預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的作用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精細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論文07-02
淺談建筑材料檢測在建筑工程的作用探討論文10-06
淺談防火疏散設計在建筑設計的作用10-17
色彩在建筑設計及環境中的作用論文09-01
淺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強化策略論文09-27
淺談項目管理的論文07-05
淺談物理學史的作用論文09-15
少兒舞蹈的教育作用淺談論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