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健康教育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應用體會論文
【關鍵詞】 健康教育;小兒腹瀉
隨著生物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工作模式也由“以疾病為主”逐漸向“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轉變,人們對疾病與健康有了新的認識。為了實現“21世紀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目標,健康教育必將成為護理學發展的趨勢,21世紀的護理工作者,必將是從事健康教育的主力軍,應呼吁全社會為了人類的健康,也為了你的健康,積極加入到健康教育的行列中。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愿采取有利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是一種有組織、有計劃、有評價的教育活動,也是實施整體護理的重要部分[1]。
小兒腹瀉是兒科常見的一種臨床癥狀,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綜合征,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瀉和嘔吐,嚴重者可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是造成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2]。根據病因可分為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兩類。根據患病程度可分為輕型腹瀉和重型腹瀉。輕型腹瀉多為飲食因素或腸道外感染所致;重型腹瀉多由腸道內感染所致,常急性發病,也可由輕型腹瀉轉變而來。發病年齡多在2歲以下,夏秋季發病率最高,是我國兒童重點防治的疾病之一。
下面以小兒腹瀉為例,闡述在住院患兒護理中實施健康教育的全過程。
1 評估有關患兒及家長對小兒腹瀉健康知識掌握的程度和學習需求
發現以下與健康教育相關:(1)患兒年齡以嬰幼兒最多,其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對異常感覺體驗不深,表達不清。(2)患兒家長缺少小兒喂養和小兒保健知識,致使小兒消化功能紊亂而引起非感
染型腹瀉。(3)患兒家長對小兒腹瀉的病情發展估計不準。對輕型腹瀉掉以輕心,對重型腹瀉而驚慌失措,常急于采取止瀉措施,對醫護人員的科學治療原則表示不理解,甚至不滿。(4)年輕父母對小兒腹瀉的自我護理經驗少,再加上現在的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其健康與否都牽動著父母、爺爺奶奶以及很多親屬的心,這些群體對小兒腹瀉的基本醫學知識,治療和護理知識都表現出關心、渴望、有積極學習和掌握的愿望。這些特點是兒科護理人員在護理腹瀉患兒的健康教育中要了解和抓住的關鍵。
2 制定健康教育學習目標
通過實施健康教育,使患兒或家長能夠(我院允許患兒家長陪住):(1)掌握小兒合理喂養的相關知識;(2)了解引起小兒腹瀉的常見病因,能夠判斷小兒腹瀉的輕重緩急;(3)闡明重型腹瀉患兒的護理與病情觀察;(4)了解小兒腹瀉的預防措施。
3 實施有關小兒腹瀉的健康教育
3.1 健康教育實施的方法 (1)對于小兒腹瀉的健康教育多以講解及同病房集體指導為主。在住院期間,強調與患兒或家長交談以解除其對醫院環境包括醫務人員的陌生感,實施有效的護患溝通,或者執行各項護理操作的過程中隨時指導。(2)結合兒科病房,辦一些各種宣傳材料如圖片、小冊子、墻報等最簡單形式的健康教育,以適應兒科健康教育特點,促使患兒及家長有意無意地接受到健康教育的信息和健康知識。
3.2 小兒腹瀉實施健康教育的內容
3.2.1 小兒腹瀉與小兒喂養不當和環境因素有關 喂養不當是引起輕型腹瀉的常見原因,多見于人工喂養兒。喂養過多、過少、不定時、食物成分不適宜,如過早的喂養大量淀粉或脂肪類食物,或突然改變食物性質以及驟然斷奶等,均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而發生腹瀉。個別嬰兒對牛奶或其他食物成分過敏或不耐受,喂養后可發生腹瀉。另外,氣候突變,腹部受涼使腸蠕動增強;天氣過熱使消化液分泌減少,且口渴有易不哺乳或飲水過多,增加消化道負擔,稀釋消化液,這些均易誘發腹瀉。表現為食欲減退、溢乳或嘔吐,便次增多,稀糊狀或蛋花湯樣便,有酸臭味,可有泡沫。精神尚可,體溫正;蛏陨,無明顯的脫水癥狀,常被家長忽視,時間長了會導致小兒營養不良和生長發育障礙。
3.2.2 重型腹瀉的護理 常危及患兒生命的是重型腹瀉,是兒科常見的急診之一,家人常感萬分焦慮。重型腹瀉常因腸道感染引起,病原微生物多隨污染的飲食或水進入消化道,也可通過污染的日用品、手、玩具或帶菌者傳播。當機體防御能力較低、感染的細菌數量大、細菌的毒性強時就可發病。秋冬季以病毒性腸炎為主。重型腹瀉常急性發病,嘔吐、腹瀉頻繁,每日使余次甚至達數十次,大便呈黃色或黃綠色水樣或蛋花湯樣,混有黏液,量多,向外濺射,可使肛口皮膚發紅或糜爛[3]。常伴有全身中毒癥狀,如體溫不升或發熱甚至高達39 ℃至40 ℃,煩躁,病情進展時精神萎靡或意識不清或驚厥,常伴有中、重度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等嚴重癥狀,常可危及患兒生命,必須立即救治。
3.2.3 向患兒及家長講解小兒腹瀉的護理
3.2.3.1 做好心理疏導,取得家長的配合 小兒腹瀉的治療應著重病因治療和液體療法,一般不宜用止瀉劑。往往患兒家長希望一入院立即止瀉,這是不科學的期望。因為急性感染性腹瀉主要是在毒素作用下,小腸分泌水和電解質增多,與腸道動力學關系不大,止瀉劑不但無治療作用,而且延緩腸內容物的排出,可增加毒性產物的吸收,加重病情。一般療程為6~8天,請家長不要過分擔心。
3.2.3.2 腹瀉患兒的喂養 腹瀉患兒宜喂稀釋奶或清淡飲食。發病期多喂水或口服補液鹽,恢復期應少量多次添加副食,給富含營養易消化的食物,有淡到濃、由稀到稠、由一種到多種、逐漸增加。喂養前后勤洗手,食具要清潔消毒。
3.2.3.3 補液護理 快速建立靜脈通道,按醫囑給藥,嚴格執行補液原則:即先鹽后糖、先濃后淡、先快后慢、見尿補鉀、抽搐補鈣;密切觀察補液速度;密切觀察體溫、心率、呼吸變化,觀察脫水情況改善程度,如精神狀態、尿量、有無口渴、眼窩及前囟凹陷程度,發現異常變化,及時報告醫生。
3.2.3.4 加強臀部護理 勤換尿布,每天大便后用溫水洗凈并拭干,再撲些嬰兒粉,如臀紅可先用3%硼酸水洗,干后可涂凡士林或液體石蠟油,以減少刺激。糞便培養陽性者,每次護理治療后正規洗手,做好床邊隔離。
3.2.4 患兒出院時的健康宣教 向患兒家長告知小兒腹瀉的預防措施。加強對水源和食品衛生的管理;提倡母乳喂養,尤以生后最處4個月最重要,避免夏季斷奶;及時添加輔食,要采取逐步過渡的方式;注意食物、食具、尿布、玩具等的日常性消毒工作,培養小兒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氣候變化避免過熱或受涼,夏天應多喂水;感染性腹瀉應隔離治療;避免長期濫用廣譜抗生素,以免菌群失調而引起腹瀉。
4 教育效果評價
(1)患兒及家長了解了疾病醫學知識,使其預防保健能力得到提高。(2)增加了護患溝通,密切了護患關系,通過問卷、留言等方式調查表明,患兒及家長的滿意度大有提高。(3)通過對患兒急家屬實施健康教育,體現了護士的工作價值,激發了大家的學習熱情,很好地承擔起從事健康教育主力軍的任務,把健康教育從住院患者推向社區健康人群。
5 體會
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對提高護理質量有重大意義。運用護理程序實施健康教育并貫穿于患者住院及出院的整個護理過程中,使患者及家屬增進了健康知識,早日成為即有健康身體,又有健康知識及健康行為的人。
【參考文獻】
1 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指南(中級).北京:知識出版社,2002.
2 袁展文.兒科護理學.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1,3.
3 呂式瑗.護理學基礎.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6,12.
【健康教育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應用體會論文】相關文章:
小兒哮喘應用健康教育護理的臨床效果論文09-06
循環護理在護理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論文10-30
情境教學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論文10-14
關于臨床護理中健康教育的論文07-12
社區健康教育在兒童保健中的應用效果論文05-09
敘事教育中的護理教育論文10-04
護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及應用08-07
心理護理在兒科中的應用體會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