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環境污染與國際貿易研討論文
一、市場失靈導致環境污染加劇
環境問題的市場失靈來源于環境資源的價格過低,使得市場機制無法形成資源的有效配置,導致資源的過度開發和利用,最終造成環境污染。市場失靈的原因主要包括外部性和公共品。
如果一個人的行為使其他人承擔了成本卻沒有給予補償,就是負的外部性。國際貿易使得外部性發生轉移,發達國家通過進口資源出口廢棄物,將外部性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使得發展中國家的居民稱為其他國家外部性的承擔者,一定會對該國的環境造成極大的傷害。外部性影響資源的有效配置,愜意在行使決策的時候,都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惜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私人成本高于社會成本,而又不需要對成本進行補償,因此企業的產量會高于社會的最優產量,同時形成過度的產品,因此負的外部性是造成過度開發的原因之一。
公共品有兩個性質,一是非競爭性,二是非排他性。這就決定了公共物品在作為私人供給時,任何人都不能享受自己投入所產生的收益,因此不能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公共品的`價格不是由市場決定的,也不能交易。環境也是一種公共品,不能交換,也不能定價。國家對自身所造成的污染不承擔后果,對環境的好處也不需要支付,所以就沒有保護環境的動力,只能單純的靠鼓勵機制來刺激環境的保護。
二、關于促進貿易與環境和諧發展的建議
1、加強環保法律法規的制定我們當前應該按照國際的標準,制定并完善我國的環保法律法規,加強執法力度,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法律支持。建立完善的環境保護措施體制,建立綠色衛生檢疫制度等,鼓勵保護環境的民間組織的活動,積極的調整貿易與環境的關系,通過稅收約束企業的破壞環境的行為,同時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減少市場失靈對環境的影響程度。
2、完善環境經濟核算體系環境的成本是不容忽視的,在衡量一國的經濟實力時,應該加入環境的衡量尺度,環境成本對產品價格的影響是越來越大的,如果將環境成本內部化,可以消弱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優勢,可以減少資源浪費,也有利于企業的國際形象。人們對于綠色環保的意識也日益增強,逐步完善環境保護體制。
3、調整出口結構,發展綠色貿易對于高污染的產品,應該禁止進口,為了不影響經濟的發展,我們應該調整出口結構,由原材料的出口轉變為通過附加值來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同時大力發展綠色貿易,包括綠色產品的創新和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貿易結構,鼓勵開展環保產業的國際貿易,為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基石。
4、推廣環境標準體系鑒于我國的環境標準與發達國家的環境標準相差甚遠,為了改善中國的生態環境,應該完善環境標準。各企業機構應該試試建立統一的環境標準體系,減少環境污染,充分利用和分配資源,同時消除貿易壁壘,促進世界貿易的發展,同時要增強公民的環保意識,相輔相成的達到綠色經濟的發展。
5、進一步完善可持續發展戰略要認真落實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認真考慮進口產品對我國生態環境的影響,防止有害污染物進入國家,加強檢察檢疫力度,嚴格遵守有關國際環保公約的條款。
三、結論
環境保護與國際貿易的關系對我國來說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兩者互相制約又互相影響。發展中國家污染密集型產品與資源密集型產品的貿易發達,是負外部性的體現,從而導致了環境的污染。忽視環境成本造成的成本外部化也導致環境的污染。協調環境污染與國際貿易的管轄關鍵在于將環境成本內部化,使得產品的價格能真實的反映社會成本,從而達到資源的有效配置。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應該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完善法律法規、調整貿易結構、發展綠色貿易以及提高環境標準等途徑,實現貿易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對環境污染與國際貿易研討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