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古代文學的意境美論文(精選5篇)
意境是中國文藝理論和古典美學的一個重要概念,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國古代文學意境美的論文范文(精選5篇),供大家閱讀參考。
淺談中國古代文學的意境美論文1
摘要:意境是中國美學的一個重要范疇,它代表著一種重要的審美形態①。 我國古代文學作品都非常講究意境美,尤其是抒情類的詩詞曲賦。中國文藝批評家也常常把意境作為衡量作品藝術美的一個重要標準。因此創造意境美也成了無數文學家和詩人畢生的創作追求。那么,意境是怎樣構成的,什么是意境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意境美究竟有什么特征?本文就在學習前人時賢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這些問題做進一步的探討。
關鍵詞:意境美;中國古代文學; 作品
一、意境定義的界定
意境是中國文藝理論和古典美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劉禹錫曾經對意境下了一個比較貼切的最基本的定義―――“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說,意境是一種情景交融的“象”,但它又是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無限延伸的“象”。司空圖進一步指出“思與境偕”,標舉意境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這些古代學者對意境的認識都被后來的學者很好地繼承下來。象“境生于象外、意外之象、味外之旨”都是經典的看法,歷來為人們所稱道。但是我們還是要從現代科學的角度給它下一個確切的定義。
意境的概念雖然眾說紛紜,難以形成比較統一的看法,但歸結起來,主要有兩點。一是認為意境客觀地存在于文學作品之中。比如《辭海》就是這樣給意境下定義的,“文藝作品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能使欣賞者通過想象和聯想,如身臨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雹,也就是說,意境是作者的主觀情感和作品中的生活圖景共同構建的一種藝術境界,使讀者能夠進入到作品中,受到感染。二是把意境看做是人在接觸審美對象時所形成的一種“心像”。比如清代的文學家梁啟超,當代的美學家朱立元就持這種觀點。朱立元認為,意境就是人在審美活動中,用心靈去觀照外界對象,在把握和領會對象的基礎上,充分展開想象,在自己的思想意識領域里創造出新的意蘊和境界③。其實,這兩種觀點雖然內涵相差不大,但下定義的角度不同,第一種是從作品的角度出發,第二種是從讀者的立場出發。如果我們把這兩種觀點加以綜合的話,意境的概念就應該這樣界定:作家把自己的主觀情感賦予一定的藝術形象,使讀者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實踐和情感體驗,通過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在頭腦中形成一種特有的“境象”。
二、意境的構成
(一)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構成意境的一個重要方法,也就是說作者所描繪的景象要和詩人心中的情感達到和諧的統一。其實,客觀事物是沒有情感的,有的甚至沒有生命,只是由于我們的內心情感而給它們涂上了一層多情的外衣。世間林林總總的外物進入我們的眼中,并不是每一個都能打動我們的內心,只有那些與我們當時內心情感產生共鳴的才會被放大,再經過精心的選擇、組織后才可能在作品中創設出美的意境來。
我們以柳永的《雨霖鈴》為例來進行分析。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這是詞人離開汴京時與自己情人的話別之作。這首詞為我們創設出這樣的意境:在深秋的郊外,天色將晚,寒蟬哀鳴。向遠處望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直接天際。清秋的曉風是涼絲絲的,一輪殘月掛在天邊?梢哉f詩人的滿腔愁緒,一片離情都融入了對景物的描寫之中。但反過來看,也正是因為詞人有這種離愁別緒所以在他的眼中這些景物似乎片片含情,個個有意。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這種景象背后的情感需要我們根據寫作背景,和整首詩的意思去細細體會。
(二)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味外之旨
文學作品創造的意象總是有限的,我們要通過這有限的意象激發出讀者更多更豐富的想象,這就像中國的水墨畫一樣,它不像西洋畫那樣細致地去描繪事物,而是通過簡單幾筆的勾勒給欣賞者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間,這就是留白――一種非常高超的繪畫技巧。具體到古代文學作品中意象的構造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以杜甫的名作《清明》來具體分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歌為我們創造了這樣的意境,清明時節,詩人孤零零地在路上奔波,牛毛細雨紛紛落下,簡直讓人斷了魂。此時他便向路邊的牧童打聽酒店在哪里,牧童用手指著遠處的杏花村,那里就有酒店。那么詩人到了杏花村之后,是否找到了酒店,其情形如何?讀者十分好奇,但在此時,詩歌戛然而止,讓讀者結合各自不同的生活經歷去想象,這就是是“景外之景,象外之象!本拖駠嬛械牧舭滓粯。另外,杏花村這個名稱本身就能帶給人豐富的聯想,似乎整個村落全被粉紅色的杏花包圍,到處都能聞到熟透的桃子散發出的陣陣香氣。
三、意境的美學特征
(一)高度的真實感和自然感
一般情況下,作者創設的意境都很真實、自然。因為只有真實、自然的意境才能激活讀者同樣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引發共鳴,從而在讀者心中創造出新的更加豐富的意象。正如王國維所說,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能夠寫真景物,表達真情感,他把這種自然的真實的意境叫做“不隔”的意境。這種真實、自然的意境美學特征既可以體現在絢麗奇特的意境中,也可以體現在樸素平淡的意境中。我們以曹雪芹的小說《紅樓夢》為例來分析。
林黛玉喜愛竹子,她所住的瀟湘館就有掩映在翠綠的竹子中。文中寫竹的地方很多,比如第十五回寫竹影: “滿地下竹影參差”,“窗外竹影映入紗來,滿屋內陰陰翠潤,幾簟生涼”。使得瀟湘館更顯靜謐、凄涼、清冷。作者創設的這種樸素平淡的意境讓人感到很自然,也很真實。第四十四回是通過劉姥姥的眼睛寫出的: “兩邊翠竹夾路,土地下蒼苔布滿,中間羊腸一條石子漫的路”,這其實象征了林黛玉艱險狹窄的人生路。但作者的描寫還是那么地平淡自然。 真實自然的意境美還可以體現在美麗奇特的意境中,比如《葬花吟》表面上寫的是落花,實寫的是林黛玉的悲慘處境。其文筆極其優美。
這首詩是才華橫溢、美貌多情、體弱多病的林黛玉所做,文辭很美、很憂傷。林黛玉很美麗,所以用花來比喻。林黛玉寄人籬下,孤獨憂傷,體弱多病,生死難卜,這恰似那落花,美麗芬芳,但卻葬身污垢,無人收拾。兩者的命運是多么地相似。所以讀來是那么地自然真實。作者以花喻人,寫得很隱晦,這非常符合林黛玉的性格、身份,所以也顯得很真實也很自然。
(二)動態的美
意境是作家對現實生活進行提煉加工后創設出的豐富的有生命的藝術空間,F實生活是生生不息,始終處在變化之中的,所以,意境也要體現出這種變化來,讓讀者真正入境,感受到一種動態的美。比如唐代詩人王維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保@首詩的意境十分優美,明亮的月光透過松樹的枝葉灑落下來,忽明忽暗,斑斑點點,清澈的泉水在沙石上緩緩流過,我們似乎聽到那淙淙流動的聲音。翠綠的竹子在風中颯颯作響,洗完衣服的少女正走在回家的路上,蓮花在輕輕地擺動,那是打魚的船兒正準備起航。整首詩意境優美,展現出一幅流動的畫面,使讀者有如身臨其境。再比如千古名句“紅杏枝頭春意鬧” 把紅杏當做人來寫,展現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春景圖。這些都是意境展現出來的動態的美。
(三)虛實結合的美
意境必須虛實結合,因為無論作者有怎樣的生花妙筆,畢竟只能繪景于萬一,更多的需要讀者去想象。再說,即使真能把所有的景物、情感都流露于筆端,那么就會顯得死板單調,讀者就沒有了自己想象的空間。另外并非所有意境的創設都要用寫實的手法來寫,而且為了內容的曲折,表意的含蓄,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所寫之景如在目前,真實情感見于言外。那么在目前的是實景,見與言外的則是虛境。虛實結合就會創設出一種意味雋永的意境美。比如屈原的《離騷》幾乎整篇都在以花喻人,以花香比喻詩人高潔的品質,我們隨便拈來幾句欣賞:
余既茲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度蘅與方芷;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這幾句用蘭、蕙、度蘅與方芷喻指賢能的臣子,而用眾芳來比喻那些奸臣小人。這正是虛實結合的典范,虛寫花,實寫人,使得文章虛實結合,增加了含蓄的意境美。其實在《紅樓夢》中虛實結合的寫法很多,甚至很多主人公比如金陵十二釵的命運都隱喻在詩歌中,這不僅使作品更加優美典雅,也增加了文章的意蘊。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也同樣如此!拔汲浅暌剌p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詩人在同友人話別,勸說朋友再喝一杯酒,因為向西出了陽關就沒有老朋友了,這種感慨和對朋友的無限關懷很自然地把讀者帶到了想象中的漫天黃沙、舉目無親的塞外邊陲。那種離鄉背井,艱苦征戰,存亡未卜的傷感油然而生。一杯送別的酒帶給我們讀者的是想象中的邊陲生活,硝煙彌漫的生死戰場,這正是我們中國古代文學所不懈追求的藝術特色。
(四)境生象外和意境的圖畫美
詩歌意境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是“境生于象外”,簡單點說就是,意境是由所描寫的事物構建的但又產生于事物之外。意境可以遠遠地望見,卻不可以放在眼睛之前細細把玩,所謂的可望而不可即焉。這其實就是意境造就的一種朦朧的美。
也就是說,在創設意境時不能把所有的景物事件都如實地描繪出來。
意境能帶給人美感,還在于它通過意象或者意象的組合給讀者呈現出一幅優美的圖畫。比如元代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就是這里面的優秀典范。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秋思》在立意上并沒有什么新鮮獨到之處,它表現的也不過是早已被人們吟唱過的游子悲秋懷鄉的主題。但這首小詩之所以歷來被奉為經典佳作,其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它的意境展現了一幅優美的圖畫。
“枯藤老樹昏鴉”三個意象組成第一個畫面:枯萎的藤――衰朽;古老的樹――衰弱;昏昏沉沉的烏鴉―無精神,這個畫面給人一種肅穆、凄婉的美。
“小橋流水人家”是第二個畫面。彎彎的小橋是那么荒涼,山間的小溪是清冷的、暮色中的農家又是孤獨的,整幅畫面寂寞又荒涼,表現了遠在異地他鄉的游子的孤苦伶仃。
“古道西風瘦馬”為第三個畫面。只見泥濘的古道,蕭殺的秋風,還有那匹瘦弱的馬都是游子的寫照,他精神不振,極端落魄,被病魔和至秋難歸的鄉情折磨得身心俱疲。
“夕陽西下”是第四個畫面。其有黃昏日暮的意味,表現的是游子病魔纏身又無家可歸的沉重、沒落,是衰颯的意象。
這幾幅圖畫一層層推進,展現的都是凄婉、荒涼、寂寞的畫面,和當時詩人的心境完全融合在一起,讀來讓人蕩氣回腸,凄婉凄切,不愧是一首經典之作。
四、結語
總之,中國古代文學的意境美源遠而流長。它通過有限表示無限,有形表示無形,實境表示虛境,使得作品更加曲折優美,給讀者留下了更多想象豐富的空間,形成了中國古代文學意境美的特征。
注釋:
、佗冖壑芫S.中國古代文學意境美芻議[J].讀與寫雜志,2009(12),123.
參考文獻:
[1]周維.中國古代文學意境美芻議[J].讀與寫雜志,2009(12).
[2]楊勇,胡家全.論《紅樓夢》的意境美[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6).
[3]葉朗.現代美學體系[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
淺談中國古代文學的意境美論文2
摘要:
總之,我們正在積極探索實踐教學的具體實施,并基本上形成一定的體系。各文體的實踐性學習各成體系:既有分散進行、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實踐性學習,又有相對獨立、承擔多項教學目標的綜合性實踐活動。
關鍵詞:
古代文學;實踐教學
一、詩歌部分
作為廣義的概念,詩歌在中國古代涵蓋了古詩、詞、曲、民歌等內容。從認知、能力、素質三方面的教學目標來說,古詩、詞、曲的實現途徑和效果是基本一致的。對這一部分內容,我們設計了三個實踐教學目標:識記、背誦名篇;理解、鑒賞古詩;對古詩進行文本解讀、設計教學方案并付諸實踐。下面依次談談具體操作。
1、識記與背誦。在本專業的培養方案中,職業及專業技能訓練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有本專業的學生在入學初就按學號順序劃分為若干小組,每組最多10人,安排一名指導老師,按照系部制定的職業及專業技能訓練方案在兩年理論學習同時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本課程的實踐教學也依賴于這一前提,二者緊密配合,互為體系的組成部分。一定階段的內容結束后,老師給出必背篇目,每個小組的成員到本組小組長那里背誦過關,小組長做出詳細記錄并評分;小組長集中到學習委員那里過關并評分;學習委員的背誦情況則由任課教師直接負責。同時,老師在課堂上會進行不定時不定人數的隨機抽查背誦,抽查到的同學的背誦情況若與小組長記錄情況不符,本組同學需抽時間接受學習委員的檢查過關。這種方法比之期末試卷中的填空默寫更能落到實處。此外,職業技能訓練中每學期都有古詩背誦的任務。
2、理解與鑒賞。這一目標和實踐任務安排在第二學期專業技能訓練中的“文學作品欣賞”中,學生對給出的古詩篇目進行鑒賞,寫出書面的小文章,同組成員間互相交流,老師評改。
3、古詩解讀、講好一首古詩。古詩解讀安排在第三學期專業技能訓練的“文本解讀”中,學生從分析文本的角度寫出書面的文章,小組交流教師評改。詩歌部分結束后,安排時間由各組準備教案,選派一人在課堂上講一首古代詩詞。
4、在識記、理解、鑒賞、深入認識之后,分班組織古詩詞朗誦會,使學生對古代詩詞有一個感情上的升華。給出一定的準備時間,期間參賽選手可以請老師指導。班委做好會務工作。朗誦完畢,由學習委員、普通同學、老師組成的評委評分并確定名次,給出相應的獎勵。通過這樣扎實的過關,到綜合性活動朗誦古詩詞、講一首古詩詞的時候,學生基本上可以表現的游刃有余,也為他們今后在中小學課堂上講授古詩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散文部分
古代散文一個是語言的隔閡,一個是與政治、道德的緊密聯系,都使得學生學起來比較費勁。而要集中在課堂上去疏通文意,再去理解、分析文章,是很不現實的。因此需要學生在課前利用課余時間去自主學習,搞清楚文中的字詞、特殊用法、句式等,大體上搞懂文章的字面意思。課堂上,大家先互相匯報自主學習的成果,然后再分小組討論文章的主題、寫法、結構等。
1、課前預習。在每次課前一周布置預習內容,包括文學常識、文言字詞讀法意義、文章大意結構以及相關的問題。學生自己利用工具書、網絡等自主學習,并分組整理學習成果。
2、匯報學習成果。用一堂課時間讓學生分組解決上述基本問題,采用面對全班講解的方式,過后老師不再重復,只對缺漏的部分做出補充。
3、提高與升華。解決基本問題之后,針對選文中涉及的觀點提出一些問題進行討論、論辯,如王安石在《讀孟嘗君傳》中認為“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得一士”就可以稱霸天下,讓學生結合戰國歷史對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樹立自己觀點并證明自己觀點的.思辨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另外,學生口頭討論之后,形成文字,在此過程中學習古人立論的構思和寫作技巧。散文部分的實踐性學習可以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點燃他們對古代文化的興趣,同時能夠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課堂氣氛也從之前老師一言堂時的沉悶而變得比較活躍。
三、小說與戲劇部分
小說和戲劇都屬于敘事性文體,很多古代的小說和戲劇也都搬上了現代熒屏。但總體來說,學生在這兩個方面的基礎仍然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具體操作方面,有細微的差別。
1、小說
唐傳奇、明清小說的故事是學生之前都有一定了解的。因此很大一部分內容基本上交給學生自主學習。大家互相講一講小說所寫的故事、對人物的看法以及對主題的討論,自由發表觀點。老師只對一些重要的文學常識和主題趨向進行總結和點撥。這樣就有效利用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也避免了在課堂上占用過多的時間去敘述故事情節,更重要的是學生感覺到自己參與其中了,會增強他們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興趣和動力。
2、戲劇
戲劇部分是整個古代文學中比較難的地方,同時也是學生基礎比較薄弱的地方。雖然它與現代影視在性質、作用上有一致之處,但因為年代久遠資料缺失,學生很難直觀地去把握古代戲劇的真正面貌。所以在進入這一部分之前,先放映電影《霸王別姬》,里面有許多古代戲劇唱段、扮相等,雖然主要是京劇,但已經足以讓學生對古代戲劇有所認識了?赐曛,就結合影片內容講解古代戲劇的一些常識,并讓學生寫觀后感。
3、綜合性實踐活動
小說、戲劇部分結束以后,布置學生按照分組,每組同學選取古代小說或戲劇中的某個片段或場景,自編自導自演一個小的舞臺劇。給出一定的準備時間,然后在班上表演并上交劇本。學生通過選題、改編、分派角色到具體揣摩人物的語言、動作乃至心理活動,不止對戲劇和小說的文體性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而且對古老的文化有了更進一步的親近感。
四、小結
總之,我們正在積極探索實踐教學的具體實施,并基本上形成一定的體系。各文體的實踐性學習各成體系:既有分散進行、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實踐性學習,又有相對獨立、承擔多項教學目標的綜合性實踐活動。同時,課堂內的實踐教學與職業、專業技能訓練中的實踐學習雙線并行、互相配合。經過這一系列的主動參與和探索,學生不僅在活動中掌握了知識、提高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再像以前一樣對古代文學“高山仰止”、望而生畏了,而是從內心里感受到了古代文化遺產的生命力和活力,甚至喜歡上古代文學。這正是我們古代文學教學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那就是——發掘古代文學和文化的現代意義,使她進入現代生活,潛移默化地影響現代人的精神世界。
淺談中國古代文學的意境美論文3
一、選題依據(選題的目的和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蘇軾是歷史罕見的全才,他在繪畫,詩歌,散文,書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是我國詞壇上的大家,是我國詞學史上的一位泰斗級的人物。只要提到宋詞,人們往往先想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豪氣沖天,氣勢磅礴,酣暢淋漓。蘇軾是豪放詞派的創始人,他一改當時詞壇香羅旖旎之氣,換之以超曠清遠,豪放豁達的風格,他反對“詩莊詞卑”的觀點,引詩入詞,擴大了詞的寫作題材,開拓了詞的寫作領域,為詞壇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詞作在當時掀起一陣改革之風,對后世文人的詞作有著深遠的影響。詞在他的手中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詞的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研究蘇軾的詞作,能夠很好地了解我國詞學的發展,可以深入探討這位歷史奇人在面對苦難挫折時的心態和歷經磨難后的思想,為后世的人面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蘇軾堪稱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無可爭議的高峰,對于蘇軾的研究已經成為一門專門的學問—“蘇學”。由于蘇軾的詞作與當時以柳永為首的婉約詞作風格大相徑庭,他推陳出新的風格深受大家關注,后人對其豪放風格的具體表現和成因各抒己見。因蘇軾的性格直率,不外飾,他的政治道路坎坷不平,其受的政治打壓也是前所未有的,最重要的是他沒有像其他的文弱書生那樣自暴自棄、一蹶不振,甚至是采取自殺的方式解脫,而是堅強地挺過來了,所以對蘇軾性情和人生態度的研究也是眾人關注的一個焦點,自身的修養、家庭環境的熏陶和儒道釋的影響都是他闖過難關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蘇軾的性情毫無遺漏地體現在其詞作中,無論是他立志報國的豪放詞,還是他緬懷妻子的婉約詞,整體的都透露著一種清曠超遠的意蘊。他將自己真實的性情毫無遺漏,酣暢淋漓的寄寓于詞作之中,蘇軾的詞就是一部思想發展史,其主線就是曠達。
二、研究內容(主要研究內容,擬解決主要問題,創新點)
本文的研究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蘇軾對詞的革新及系統地闡述曠達詞風形成的原因。分別分析蘇軾對詞的內容、創作形式和風格進行的革新,然后介紹蘇軾曠達詞風形成的影響因素:性情、儒道釋思想和作者的思維模式。詞風是作家人格和情懷的一種外在表現,蘇軾的詞風就源于他曠達的情懷和樂觀的性格。儒家思想引他為仕,卻屢遭打壓,使得他陷入迷茫,佛道思想的指引,使他在迷茫中找到了新的方向。蘇軾的曠達詞風還因他能把人生經驗和遭遇轉化為理性的總結與反思,從人生遭遇中總結經驗。本文研究的另一部分內容是,過詳細分析曠達詞風的具體表現及其與辛棄疾豪放詞風的比較來研究其曠達詞風的發展。結合具體的詞作來詳細分析曠達詞風具體表現的三個方面:淡化自我,物我合一,以《西江月照野彌彌淺浪》為例;充實自我,抵抗外界一切侵擾,以《定風波》為例;淡泊明志,求得超脫,以《念奴嬌赤壁懷古》《蝶戀花》等作品為例。然后系統地論述了蘇軾的曠達詞風與辛棄疾的豪放詞風之間的比較!皷|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碧K詞體現了一種超功利境界,輕快,灑脫,積極向上,顯露的是一片天風海雨的才人曠世的逸懷浩氣;而辛詞則主要體現的是一種功利境界,大多沉重,渾雄、粗獷、頓重,顯示的是一種質樸剛雄而多蒼涼悲壯的的風情。
擬解決的主要問題:研究蘇軾曠達詞風的形成與發展,了解我國詞學的發展。蘇軾的人生經歷和思想歷程將為后人提供借鑒。本文的創新之處是以蘇軾的曠達為切入點,詳細介紹其曠達詞風的表現,繼而從整體上了解了蘇軾的性情、人生歷程和思想發展史。
三、研究方案(研究方法,理論依據,技術路線)
本論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獻閱讀法,認真閱讀中國古代文學史相關內容,研讀蘇軾的傳記和詞作,通過對其詞作地細讀,發現蘇軾本人性格率真、胸襟曠達,而其詞作則是通體透著一種清遠曠達之氣。然后結合前人在此方面的相關研究理論,對蘇軾詞作的曠達之氣進行分析。也就是說,本論文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學史探究、詞作細讀、歸納分析等研究方法。
理論依據:中國古代文學史及文學理論的相關內容
四、研究計劃
20XX年1—2月:確定論文選題,并認真閱讀作品。
20XX年3月:按照老師要求,查閱有關文獻資料。
20XX年4月中旬以前:完成提綱,請老師幫助修改,提出修改意見。
20XX年4月中旬下:撰寫論文初稿
20XX年5月中旬以前:完成論文初稿,請老師審閱、提出修改意見。
20XX年5月下旬:修改初稿。
20XX年6月初:完成論文二稿,請老師提出意見,并修改。
20XX年6月上旬:定稿,打印,準備答辯。
五.主要參考文獻
[1]《中國古代文學史》[M],郭預衡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
[2]《中國文學史》[M],袁行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3]《蘇東坡傳》[M],林語堂著,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5月
[4]《蘇軾評傳》[M],曾棗莊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
[5]《文人的理想品格:從陶淵明到蘇軾》[M],張亞新著,濟南出版社,2000年6月
[6]《蘇軾傳》[M],王水照著,天津人民出版,2008年1月14
[7]《蘇東坡:曠達人生》[M],范軍,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0年
[8]《寄悲慨于雄放飄逸之外寓曠遠于清麗婉曲之中—蘇軾詞風之我見》[J],曲景毅,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1期,2004年2月
[9]《曠達飄逸,物我兩忘—論蘇軾由儒入道,由道入禪的心路歷程》[J],楊建躍,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第4卷第二期,2004年6月
[10]《曠達與樂觀—透過蘇軾詞作看其人生態度》[J],趙愛梅,青海社會科學,2005年第4期,2005年7月
[11]《淺談蘇軾詞作的曠達情懷》[J]茹劍飛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海寧學院講師
淺談中國古代文學的意境美論文4
摘要:中國古代的文學傳播思想主要有“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與“再次立言”、“成一家之言”、“寄身于翰墨,見意于篇籍”、文章可立身、以幻為真與聲律傳文等。這些文學傳播思想大都是一些與文學傳播有關的意見、主張或觀點,而不是系統的傳播思想體系或理論。同時,上述文學傳播思想在中國古代還不僅僅是以理論表述的形式發表,還有一些是通過某些文學創作的傾向或致力方向體現出來。中國古代文學傳播思想無論是對于中國文學創作的發展,還是對于中國文學傳播的發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和引導作用。
關鍵詞:中國古代文學;文學傳播;傳播思想
中國古代文學傳播不但體現出多樣性傳播方式和傳播類型,也形成和體現出許多文學傳播思想或觀點。這里所謂的傳播思想主要指鼓勵、強調、號召,以及推動或擴展文學傳播的意見、觀點、主張,另外,有些關于文學推介、文學互動的觀點和態度也屬于文學傳播思想的范疇。古代中國的文學傳播,因為一些文學傳播思想的推動或作用,無論是原創的文學還是已存的文學,其傳播都會得以或加速、或擴大、或深化、或久遠的實現。從傳播學立場考察,文學傳播思想無論是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還是在外國文學發展史上,都有很多的體現,這一點在中國古代文學傳播中尤為集中和突出。易言之,中國古代文學在其發生、發展過程中,呈現或體現出明確的文學傳播思想。下面我們擇要進行歸納、提示和說明,并加以特定的評價與揭示。應該說明的是,從中國文學發展歷史上追溯,較早的文學傳播思想主要是一些與文學傳播有關的意見、主張或觀點,而不是系統的傳播思想體系或理論架構。同時,有些文學傳播思想還不是以理論表述的形式發表,而是通過某些文學創作的傾向或致力方向體現出來的。
一、“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作為一種泛文學傳播思想,產生于先秦時代!蹲髠鳌は骞迥辍吩疲
冬十月,子展相鄭伯如晉,拜陳之功。子西復伐陳,陳及鄭平。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谎,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晉為伯,鄭入陳,非文辭不為功。慎辭也!笨鬃雨P于“言”、“文”關系的說法,用現代漢語表達就是:言語是用來表達意愿的,文采是用來完善語言的。你不說話,就沒人知道你的意愿,你說話沒有文采,就不能傳布到遠方。在這里,被稱為“文”的文采或文學性表達,盡管不是我們今天所指稱的純粹文學,但卻包含著純粹文學的主要因素。顯然,從文學傳播的角度看,“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是具有推動文學傳播意義的,其含義是在強調思想的傳播要靠豐富或突出的文采來輔助。而這種提倡和主張以“文”行遠的傳播思想,又因為孔子在中國的特殊文化地位,在后來的文學傳播中起到了非常權威的推動作用,造成了極其廣泛的影響。
孔子與這個觀點相近的表述還有《論語·雍也》的一段話:“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薄@里的“文”也是“文采”的意思;“質”即質樸;“彬彬”就是相互摻雜各占一半。清人劉寶楠《論語正義》更將這個觀點解釋為:“禮,有質有文,質者,本也;禮無本不立,無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謂之中!奔次呐c質的關系,延展到禮的傳播層面,文采就不但是傳播“言”的媒介,也是傳播禮的依憑。從文學傳播學的角度看,這實質是強調文采對個人形象傳播的重要意義。
盡管在當時的語言生態中“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的傳播觀點與今天所說的俠義文學傳播有很大的距離,但在具體操作上,孔子所提出的觀點則跟文學傳播關系密切。這一點在他關于“詩三百”的一些闡述里得到說明?鬃又鲝埲藗円W習“詩三百”,而學習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使自己的“言”得到很好的傳播,他甚至極端地強調“不學詩,無以言”。這里的“詩”是“詩三百”,是很明確的文學。由此可見孔子的這個觀點對文學傳播的意義。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的傳播思想還體現在先秦時代諸子散文的創作傾向上。先秦時期,一些作為哲學家、政治家和縱橫家的諸子,雖然沒有像孔子那樣公開提倡這個觀點,甚至有人還在口頭上表示輕視文采,但是在創作實踐上,他們卻非常重視以文采來傳播自己的思想主張,其中最突出的是莊子。莊子口頭上說棄卻“文章”和“采色”,但他的文章在先秦諸子著作中卻是最文采飛揚、文辭華贍的!肚f子》之文在后世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一方面固然在于其思想,但燦爛的文章辭采和生動的文學表述也是重要的原因。這顯然說明“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的觀點是被莊子實踐著的。與此相類似,孟子的文章、荀子的文章也都傾向以文采增強氣勢、以修辭強化表達。先秦諸子散文尚文采創作傾向的影響所及并不僅僅止于當時,流波所被,是相當深遠的。在這樣的創作傾向影響下,先秦以后的文人學者,大多都在寫作上講求文采,因此,先秦以后的很多歷史學家、哲學家、科學家,往往同時也是文學家。班固的《漢書》、劉勰的《文心雕龍》、酈道元的《水經注》、楊炫之的《洛陽伽藍記》一類的著作,盡管大都不是文學創作,卻依然麗辭華章、文采飛揚。這說明在中國古代“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作為一種文學傳播思想,是在思想主張和創作傾向兩個向度上產生著作用和影響的。
二、“再次立言”與“成一家之言”
與此同時,“再次立言”也作為一種文學傳播思想產生著積極作用。該觀點同樣語出《左傳》,該書《襄公二十四年》云: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意思是:就人的成功而言,最高層次的應該是德遍天下,以德服人;次一級的是為國家立有戰功,報效祖國;第三層次的應該是著書立說,以詩書傳世。這三個層次人生理想的實現都可以達到使人永垂不朽。從文學傳播的角度看,立言就是創制文學,把文學創作當做人生的“不朽”目標,應該是對文學價值的高度確認。這對文學的創作和傳播應該具有重要的推動和支持作用。立言作為中國古代士人的人生目標或畢生追求,曾經被許多文人學者所實踐,其中最典型的當屬西漢史學家司馬遷。他自覺而明確地把忍辱含詬寫作《史記》,當成是圣賢立言以傳世的工作,鄭重強調這個“立言”工作是一項不朽的事業。在接受宮刑處罰以后,用“立言”作為精神支撐,忍受了肉體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用整個生命寫成了閃耀著偉大光輝的歷史著作。司馬遷以后,“再次立言”就逐漸嬗變為士人的人生目標和理想,在文學創作和文學傳播方面,對作家起著重要的精神依托和人生價值鼓舞作用,以此也勖助了文學的傳播。 與“再次立言”文學傳播思想相聯系,是司馬遷提出的“成一家之言”。從傳播的角度看,這一觀點也蘊含著非常重要的文學傳播思想因素。這種思想觀點見于《史記·報任安書》:
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唯傲儻非常之
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明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仆竊不遜,近自托于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考略其事……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地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仆誠已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如果僅僅局限在司馬遷本人,以及他當時處身的特殊環境,“成一家之言”或許只是他想通過寫一部歷史著作,來表達其獨到的歷史見解和政治思想,并流傳于世。但是,可貴的是,司馬遷在表述這個“成一家之言”的觀點過程中,是將歷史上許多“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的文化巨匠羅列為自己的同志。結合《太史公自序》所說的其理想是使《史記》成為《春秋》第二,他自己也以第二個孔子為準的,實現孔子所說的“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名也”的創作定位,我們可以明確地見出司馬遷是以寫《史記》而竊比孔子寫《春秋》的。這樣,他的“成一家之言”觀點即可理解為要通過探究天道與人事的關系,貫通從古到今的歷史發展變化,完成一部有獨到見解、自成體系的著作。從文學傳播的意義上說,則可理解為:創作這部通過研究自然現象和人類社會的關系,通曉從古到今變化而形成一家之說的文學著作,也可以是一個人最高理想和畢生追求目標,這樣的著作的“傳之其人通邑大都”,也可以使作者名垂青史。
司馬遷不僅自覺地提出了這樣的觀點,更重要的是他用生命實踐了這一觀點,或者說他用行為實踐了這一思想主張。司馬遷既是一位偉大的歷史學家,還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所以他的“成一家之言”思想在文學領域也就成為無數文學家追求的理想和目標,從而樹立了文學創作的精品意識,并以此極大地鼓勵和推動了文學的傳播。
三、“寄身于翰墨。見意于篇籍”
魏晉時期,中國的文學逐漸進入自覺發展階段,在此氛圍里,許多文人對文學這一藝術形式進行了思考和闡釋說明,力圖揭示和探究文學的特征與本質。與此同時,一些與文學傳播有關的思想火花或鮮明的觀點也得到表達,其中以曹丕《典論·論文》最為突出。
《典論·論文》包含了多方面的、深刻的文學傳播思想。首先是關于文學體裁方面的要求和標準:“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備其體!边@是從各種文章體裁最基本風格的角度提出了創作標準。從傳播意義上說,一種信息進入傳播過程是需要符合特定的質量要求的,各類文學因其體裁不同,在人們的接受觀念中也就有了不同的標準,而上述言論,正好是對此提出的。這種思想實質上是鼓勵文人通過各種不同的文章體式來自覺擔當文學使命,用多樣性文學標準的實現來喚醒人們的生命意識、作家自身的生命體驗和對歷史生命的悲憫,以及自我生命的原始感受,用不同的文章體式來更好地傳播思想感受,在具體的文學傳播信息制造中,要遵守每一種文章體式的標準和要求,才可以做到更理想的傳播。
其次,《典論·論文》從文學的政治功能和人生價值角度闡發出深刻而鮮明的文學傳播價值觀: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見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與人生中的其他表現形式比較,文章創作具有無窮的、久遠的流傳功能。這是從政治情懷和人文關懷方面,提出了文章及其傳播的價值。盡管此處所說的“文章”還不是純然的文學,但是文學卻是其中的主體。因此從文學傳播的意義上說,這段話也可以理解為:文學有突出的使人名聲傳播后世的功能,即可以使人流芳百世。作為一種文學傳播思想,曹丕的這一認識和主張,表現出一種跨越歷史與現實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意識,以及對文學家命運的深層關注。
在當時,曹丕的弟弟曹植曾對這一文學傳播思想予以呼應。他在《薤露行》中寫道:“騁我徑寸翰,流藻垂華芬!本褪钦f:我希望恣意揮灑我的徑不過寸的筆,讓我的文采的芳香流傳萬代、永垂不朽。在表達他立志以詩歌傳文名于后世的豪情和意氣同時,也凸顯出推動文學傳播的含義。更可貴的是,曹植還以其創作實踐推動了這一傳播思想的擴展。他的詩作“骨氣奇高,辭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詩品》),達到了風骨與文采的完美結合,以致成為當時詩壇最杰出的代表。
四、“文章可立身”
作為一個與文學傳播有密切聯系的思想觀點,“文章可立身”語出北宋汪洙九歲所作的《神童詩》。詩云: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從文學傳播角度看,這段對于文章和學習的價值描述,其根本在于鼓勵讀書和主張以文章立世。隋唐之后,中國選官只有科舉考試一種方式,而科考的主要內容是文章,因此“文章可立身”的主張,盡管作者的主觀意圖是勸勉和提示人們通過文章顯身揚名、為官作宦,但在客觀效果方面,尤其是文學傳播意義上,“文章可立身”所表述的文章人生功用和價值,也可以在某種意義上認為是倡導文學具有提升人的社會地位和政治地位作用。這個觀點雖然出自宋代神童之口,但一直被中國古代文人自覺地實踐著。因此,“文章可立身”不僅是一個口頭上的思想表達,更主要的還是一個用長期實踐所體現的思想傾向。 “文章可立身”的思想觀念被后人所認可和繼承,因此,在文學傳播的意義上,它是一個有影響的文學傳播思想元素。如元代戲曲作家宮天挺在其作品《死生交范張雞黍》第一折就寫道:“道統相承十二君、三圣人;侍煊幸鉃樗刮,教人從誠心正意修根本,以至齊家治國為標準。孔子書,齊魯論,不離忠恕傳心印,以此上天子重賢臣,方信文章可立身!边@也是堅持文章立身觀念的。
顯然,“文章可立身”是與前所述及的“其次立言”、“成一家之言”,以及“文章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等思想觀點一脈相承的。如果說在秦漢之前這些思想觀點還主要是就人的自然成長發展而言,隋唐以后,則與其時的選官制度有密切聯系。另外,“文章可立身”在很大方面是前所述及的一些文學傳播思想觀點的翻版或闡釋,但是,它在科舉考試盛行的特定時代再次強調,以及通過一個神童之口道出,其文學傳播主張和激勵作用又與之前不可同等看待。
五、以幻為真與聲律傳文
以幻為真的傳播思想可以追溯到神話傳說,該文學傳播思想更主要的是以文學創作傾向的形式體現出來,并逐漸帶有理論色彩。眾所周知,神話是人們按照自身的認識對自然和社會的幻態反映,又是原始人對于世界的“合理解釋”。由于科學發展的局限,在原始人的觀念中,幻態即真實,真與幻是渾然一體的。所以在他們的故事和傳說里,大量的幻化成分被加入。此一思維影響到后來,就使得文學家甚至歷史家在創作自己的作品時,也體現出這一思想的痕跡。比如司馬遷寫作《史記》,就對有史實根據的材料和無史實根據的內容,分別采取“信以傳信,疑以傳疑”來加工,其中的“疑以傳疑”就近乎以幻為真。干寶作《搜神記》不但在創作上寫了大量的人鬼相雜、幽冥相間故事,還提出了“發明神鬼之不誣”的創作動機,這也是堅持以幻為真的。到了唐傳奇時代,一大批文人把許多鬼怪和神仙故事寫成小說,并言之鑿鑿地表示是自己的所見或親歷,以證明實有其事,也是很典型的以幻為真的創作傾向。這說明,以幻為真作為一種以創作傾向體現出來的文學傳播思想,在古代對于文學的原創性傳播產生過很大的積極作用。
在中國古代,對于原創性文學傳播起到巨大推動作用的另一文學傳播思想是聲律傳文。因為中國古代早期詩文創作中的聲律,大多帶有自然特征,不是作家刻意制造的,所以聲律傳文的思想盡管在先秦兩漢時代既已有所萌芽,或者說是被一些與文學有關的活動體現出來。比如“詩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活動,以及東漢時代蔡文姬創作的詩歌《胡笳十八拍》。但是,到了南北朝時期,南朝的謝靈運、沈約等人發現了所謂“前人未睹之秘”的詩歌聲律,并自覺地將其運用到詩歌創作中。從此,中國古代的詩文進入自覺地以聲律進行傳播的新紀元,甚至被強調到“妙達此旨,始可言文”的程度。
聲律傳文思想觀點到唐宋詩詞繁榮以后,更被一些文學家和文學批評家所發揚,如初唐的“上官體”、宋代周邦彥的詞創作,以及明代戲劇方面的“吳江派”、清代的“格律說”,這些有關聲律與文學創作相關至切的思想和主張對于文學的傳播起了很大作用。
除上所述及的幾種主要的文學傳播思想外,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史書以及其他文獻典籍中,還星散著很多文學傳播思想的因素或成分。如“不虛美,不隱惡”、“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勸百諷一”、“詩賦欲麗”、“文以載道”、“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以及杜甫“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賈島的“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之類倡導以修辭藻飾強化詩文主題傳播效果的認識表達,還有小說方面的“自娛娛人”、“小說與群治之關系”等文學功用認識,都可以視為文學傳播思想的質素或分子,這里不再一一詳論。
綜上所述,我們得出以下的認識或結論:首先,中國古代文學傳播的范圍和深度遠沒有現今的文學傳播寬闊與縱深,而且中國古代所使用的文學概念、傳播概念,也跟現今的文學、傳播學使用的概念在含義上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古代文人對文學傳播的理解和認識,也與今人的看法和觀念存在著較大差異。這決定了我們在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傳播思想過程中,所做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可能更多、更細致,也就是說從浩如煙海的古典文獻中勾稽和揭示古人的文學傳播思想元素、觀點和成分是艱難的,但這并不表明中國古代文學傳播思想歸納、提煉和研究的遙不可及。其次,中國古代文學傳播思想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在文人學者的理論表述中,通過主張要求或認識提倡所提出的思想觀點或理論元素;二是通過文人學者的創作傾向或創作實踐活動所體現出來的。這兩個方面呈現的文學傳播思想,往往在同一個時段或歷史時期中,表現出較大的一致性或統一性。再次,以上我們的勾稽和闡釋的一些文學傳播思想,只是中國古代文學傳播思想的代表性觀點或傾向,并非全部,要細致地、系統地闡釋和歸納揭示中國古代文學傳播思想,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最后,中國古代文學傳播思想無論是對于中國文學創作的發展,還是對于中國文學傳播的發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和引導作用。
淺談中國古代文學的意境美論文5
1、轉變教學觀念,培養綜合素質強的人才
大學教學要從課程內容的教育轉變為學生能力的培養。古代文學教學中,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需要調整為以學生為主的多維立體教學模式,在教育觀念上要從研究性、學術性教學轉變為應用性教學模式,從以知識為本轉變為以學生發展為本。這種轉變的實現是需要教學中改變以往的模式,而采用講授與討論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提出問題并形成觀點。把學生引入到教學、學習的過程中來,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彰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辦學定位。
2、改變教學方式,培養創新能力強的人才
2.1聯系現實的啟發式教學
與滿堂灌、注入式教學方法相比,讓學生參與教學、提問式、討論式教學方式更能體現現代教育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在古代文學教學中,教師可采取知識講授與互動研討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如,在課堂講授中,教師在講到某篇文學作品時,可采用課堂提問的方式,激發同學思考,活絡課堂氣氛,亦可在課堂講授結束前,對下節課所講篇目提些問題,引導同學預習篇目,拓展閱讀。這些都會起到較好的效果。這些是比較基礎的,且目前基本上已經被大多數教師采納吸收到課堂教學中去了,因此將不贅述。在互動教學中,聯系現實顯得尤為重要。
(1)創新思維,古為中用,教育傳道與人文素養的培養相結合
基于應用型辦學定位,古代文學看似陳腐,實際上,若能古為今用,則是一條通往成功的捷徑,F如今,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人才時,都強調有創新思維。創新思維從哪兒來?不會是與生俱來,需不斷從對經典的學習、消化、變為己用中來。如,《三國演義》中的權謀、機智的應用,現代人將其應用于企業管理中立于不敗之地。這就是一則很好的例子;诖,古代文學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善于啟發學生聯系現實,從不同角度、立場去欣賞經典,走近經典,真正做到取其精華,古為今用。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顯著特點是直接根據市場需要設置專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傳統的中文專業雖然不像一些新興專業那樣前景廣闊,但也有其優勢。面對國內外市場經濟形勢,社會對語言文字的要求也越來越多。
(2)立足地方,聯系實際,教育傳道與道德情操的培養相結合
池州學院地處江南小城——池州,池州市是一座歷史生態名城,素有“千載詩人地”的美稱,具有獨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在古代文學史中,李白、杜牧、岳飛等著名文人曾駐足流連此地,也留下了千古風流文章。對于地域文學,學生懷有好感且有繼續探索的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穿插地域文學的講解,結合池州市地域風情,可以在傳統體育知識與學生的心理渴求之間建立一架橋梁,可培養學生愛校、愛市,對培養有愛國情操的當代大學生也顯得尤為重要。地域文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在古代文學的研究中也越來越受到廣大學者青睞。在今天的古代文學教學中,聯系地域文學或者地域文化已經成為一個新的視角。自古以來,地域的烙印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于作家和作品中。學界對地域文化概念的認識也越來越清晰。目前地域文化課程相繼在各大高校展開,成為了研究生的專業課、專業選修課或全校公選課,其影響力、作用也越來越大。總之,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來說,立足地方,聯系實際,充實地域文化,將教育傳道與學生道德情操的培養結合起來,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自豪感,對培育學生的家鄉情結、母校情感都具有重大意義。
2.2再現歷史的情境式教學
所謂情境式教學,指教師為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而創設特定的事例情境,以培養學生獨立探求問題的教學方法。現如今,實施素質教育,培育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等成為教學主要目標,其實現需在理論積累基礎上,進一步理論聯系實際,而在實際的教授過程中,依然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聯系現實不夠、教學實踐重視程度不高等現象。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部分授課教師認為,本門課程是一門純理論課程,教學實踐環節開展不開展都無所謂,再者,也不清楚該用何種方式去開展。在古代文學這門課程中,教學實踐環節可采用再現歷史的方式進行,具體而言:一是開展教學采風與觀摩活動;可組織學生參觀杏花村文化園、齊山翠微亭等知名文化景點,聯系課堂教學,使得學生身臨其境,再現歷史,進一步培養其實踐探索精神。同時,配合教學活動,可組織學生觀看《大明宮詞》、《紅樓夢》、《游園驚夢》等知名影片或戲劇,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二是可采用實踐教學方式來提升同學對古代文學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效果。如,在上巳節,古人喜在水邊吟詩唱和,我們亦可以將古代場景還原至當代。這種情境還原法教學有助于同學加深對文學作品的理解,體驗古人情懷,熏陶古典氣質,這樣的實踐活動是十分有意義的。的一個重要部分,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也是任何教學手段所無法取代的。
3、調整教學內容,培養應用能力高的人才
從教學內容上,傳統的古代文學教學將古代文學劃分為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五個時段,包含了《古代文學史》與《古代文學作品選》兩門主干課程。一般來說,這兩門課程是先講史,后講作品,按部就班的進行。如今,若依舊延續這樣的教學內容,就有些不合時宜了。因此,對古代文學課堂教學內容的調整,必須緊緊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目標,可從以下幾方面思考:第一,應用型人才應當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對于傳統課堂教學部分,即作家生平思想創作、作品內容及藝術特色三大塊,可交予學生課前自學,課中可進行抽查以保障自主學習之效果。課堂教學中著重從以下內容著手:一是聯系地方,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結合池州市情,著重講述各種特色文學史,如地域文學史,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且使學生能更好地將所學運用于社會,切合應用型辦學定位。我,F有杏花村文化研究中心,可結合中心研究課題,開展一系列教學活動,將學生推向科學研究,也為日后畢業論文等的寫作提供有利條件。二是面向市場,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密切關注當代文化市場,結合時下熱點、焦點文化現象,在課堂上予以交流分析。當代大眾文化的主要形式有流行音樂、電影、電視等等。這些作品中吸收借鑒古典文化藝術的不在少數。如方文山的創作、瓊瑤的作品等是其中借鑒古典文學成功的范例。學生可能不熟悉原典,但對這些當代文化卻十分熟悉,因此,作為教師,應當主動接納、積極引導學生從當代文化過渡到古代原著,從而培養學生的文化創新能力。第二,應用型人才。應當具備較好的寫作能力。寫作能力當包括文體寫作及應用文寫作,而古代文學的教學內容亦可圍繞寫作能力的培養進行調整。具體來說,可做以下嘗試:一是穿插專門史內容的講解,培養學生文體寫作能力,如散文史、詩史、詞史等,結合優秀作品認真學習、揣摩構思立意、謀篇布局、字與句的推敲等方面的特色。這樣不僅可以宏觀上把握中國文學中文體發展脈絡,避免斷代文學史講述中連貫性差的缺點,也可以微觀上深入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并積累寫作所需的文體知識。二是帶入現代流行元素的講解,培養學生關注現實,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古代文學產生的社會背景與當代社會看似相去甚遠,以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不起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當立足當代,聯系現實,帶入現代流行元素,結合社會熱點文化現象進行講解。古代文學教學應當瞄準新興的文化市場,利用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挖掘古典文學的當代價值,如在講授詞這個文體時,可讓學生討論古典詩詞與當代流行歌曲之間的關系;在講授詞的起源時,可帶入詞的起源與音樂之間的關系;在講授具體詞作時,可舉當代流行歌曲中化用古典詩詞的句子或歌曲,等等。這種實例的列舉,充分展示了古今文藝作品的關聯,幫助學生挖掘身邊的古典文學,使之了解到古典文學的學習與當今現實不僅不是脫節的,而是密切相關的,從而刺激其學習興趣。第三,應用型人才應當具備較高的文學鑒賞能力。鑒賞能力即審美鑒賞能力,亦稱審美能力。是人們認識美、評價美的能力。審美鑒賞能力是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古代文學作品內容十分豐富,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不僅需要基礎文本分析,更多的需要學生多思考、多質疑。如在鑒賞謝靈運的山水詩時,除了文本解讀,可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解讀,如帶入影視理論解讀時就會發現,謝詩像是一部電影,不斷地變換著場景,且多動態畫面;用這樣的角度去解讀同樣是山水詩行家里手的謝眺,就會發現其與謝靈運不同之處在于,謝眺的詩色彩斑斕,但多靜態畫面,如同油畫,這樣的比較既生動又具象,在教學中應當多鼓勵學生思考、探究,從而獲得規律性的結論。
4、小結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既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古代文學教學既要關注學生的人文素養,更要注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目標,其轉型將為古代文學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契機,也為當今大學生之全面發展作出極大貢獻。改變當今古代文學教學與時代脫節、與現實脫節的弊端,不僅是時代發展的召喚,更是古代文學自身發展所需。因此,在高等教育愈發重視學生綜合素養培育的今天,古代文學教學不會淘汰,但是不改變自身,就一定會淘汰。
【淺談中國古代文學的意境美論文(精選5篇)】相關文章:
淺談中國古代文學論文08-26
中國傳統戲曲表演藝術意境美探析論文10-04
淺談語言美與音樂美論文08-28
淺談文學翻譯中美學意境的傳達論文08-24
茶湯中的意境之美11-11
中國古代文學論文題目08-26
淺談中國古典舞的“中和之美”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