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地理教學的論文內容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以下是小編收集的地理教學的論文,歡迎查看!
高中地理教學的創新研究
摘要:高中地理教學中有很多枯燥、難以理解的知識,為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就要努力地對地理教學進行創新,并不斷鼓勵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創新,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提高地理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地理;創新;教學模式
在高中地理教學方式,教師要做的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而是要采取有效方法和措施使學生愛上這門課程,因此教師自身必須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與專業素質。首先,教師的教學方式要不斷地進行創新,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其次,教師要不斷地對自己的教學風格進行優化,在教學中充分展示自身的獨特魅力。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筆者談一點對于創新教學的看法。
一、創新要有側重點
要想有效地實施地理教學,教師必須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心理,抓住他們的學習心態,我們不僅要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緊密結合教材,還要對教材進行靈活地使用,以免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死板之感。首先,在備課時,教師要條理清晰,語言方面也要簡潔精練,稍微加一些幽默感進去,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不會感覺枯燥。此外,教師還要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也要對課堂氛圍進行及時的調節,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教學方法的創新能夠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進行。最后,課堂教學之后,教師要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對他們進行課堂知識的延伸,采用學生容易理解的語言來提出要求。如進行地球經緯線的學習時,由于該知識較為抽象,我就為學生推薦了一些與此相關的影片,讓他們拿著地球儀去觀看影片,以便對經緯線有一個更為生動、形象的了解。
二、將創新與板塊整合結合起來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為了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盡量避免單純地讓學生死記硬背,那些概念性的東西也能夠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去進行記憶,這樣學生不僅對地理知識更感興趣,他們的記憶也會更為牢固,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能逐漸得到提升。很多教師拘泥于當前的教材的版塊,沒有對教學進行突破,這就使得教學過程一直保持著原有的順序,難以得到優化。為了促進地理教學質量的提高,實現地理教學的創新,教師就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對自己的知識面進行全面的拓展,站在全局的高度去看待整本教材,并對教材中的各個章節和板塊進行梳理,將它們進行合理、有效地整合,采取最佳的教學方案。如進行地球的環流的學習時,我并沒有像往常那樣先對地球的各個洋流進行講解,再講洋流間的循環,最終講地球的環流,而是打破了以往的教學思路,先為學生講了2016年的厄爾尼諾現象,讓學生明白它將會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產生很大的危害,具體到中國的地理環境來講,會產生怎樣重大的影響。最終,筆者向學生提出:厄爾尼諾現象是地球環流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樣說很快就將學生帶入到地球環流的學習中來,他們對于地球環流有了濃厚的興趣,全神貫注地投入到了學習中來,順著教師的指引完成了知識的學習。
三、教師要多了解學生,因材施教
教學是一個師生之間雙邊互動的過程,在不同的班級里,即使是講解相同的內容,教師也有可能會產生不同的講課體驗。如果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非常積極,認真聽講,教師講起來也會有很大的動力;相反如果學生缺乏興趣,課堂上做小動作,教師也難免會受到影響,打亂自己的思路。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多鼓勵學生提問,使學生能夠勇于面對問題,面對自己的錯誤,不要害怕問得不好被同學嘲笑。同時,結合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與知識接受能力,教師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對知識的傳授量進行增大或減小。具體來說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倡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每四、五個人結為一組,學生之間能夠相互探討,共同提高。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小組進行有效地指導,并鼓勵學生多觀察一些生活中的地理現象,探究現象產生的原因,將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求知欲充分激發出來。
(二)學校的考核機制要不斷地進行更新和改良要將教師的考核與學生的考核分開,具體到教師上來說,不能夠再單純看升學率與分數,還要綜合考慮教師的教學模式、創新方式、課堂互動等因素。新課改要求我們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就不能夠再像以往那樣單純依靠分數去衡量學生是否優秀,這樣做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信心,也會對他們今后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為學生的心理健康帶來很大的阻礙。雖然對于高中生來說學習成績非常重要,但是我們還要綜合考慮學生的課堂表現,對于那些學習非常認真但是卻沒有很好地提高學習成績的學生,教師更要將其作為重點培養對象來進行指導和鼓勵。
四、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性學習
在新課改的推行過程中,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創新學習方式,與時俱進,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利用網絡搜集和下載一些有用的資料、課件等。其次,教師要幫助學生對地理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努力將復雜的知識變簡單,一些較為復雜的地理圖要引導學生以簡便的方式進行總結和記憶。教師要多為學生提供一些與讀圖分析相關的習題,采用互動式、探究式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
五、為學生創造展現自我的機會
新課改倡導新的教學模式,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角,因此,我們要努力讓課堂教學成為學生的舞臺,讓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展現自我,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進行探究式的學習。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會變得更加靈活,也會得到全方位的拓展,當他們在地理學習中遇到問題時,就能夠結合教具進行模擬題目測驗,然后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索,最終找到答案。如進行“溫室效應”的學習時,筆者就為學生組織了一場辯論賽,讓學生對城市和郊區受溫室效應的影響進行分析,看看誰的描述最為準確,理解的最深刻。這樣,學生就會積極地走上講臺,大膽地展示自我。總之,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倡導和踐行新的地理學習模式,使學生對地理有更深的認識,愛上地理學習,并不斷地探索適合自己的地理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何海華.高中地理:創新型教師培養與創新課堂的途徑探索[J].考試周刊,2015(77):128.
[2]彭建睿.新課標視野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創新[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2):212.
快樂教學法大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摘要:首先分析了快樂教學法的內涵,接著提出了大學地理教學中應用快樂教學法的意義,最后從強化情感教育,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等方面提出了快樂教學法在大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快樂教學法;大學地理;教學在我國大力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今天,快樂教學理念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大學地理教學中融入快樂教育理念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地理知識學習帶來的快樂,激發他們學習知識的積極主動性。因此,要提高快樂教學在大學地理中的實施成效,就要從強化情感教育出發,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合理選擇教學內容,進而提高教學有效性。
1快樂教學法的內涵
所謂快樂教學,就是讓學生的大學地理知識學習處在一個和諧、愉悅的氛圍中。也能夠說,在大學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以情感教育為基礎,目標是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教育,屬于一種新型教學思想。快樂教學法的核心是認清地理教育教學的歸宿是全面育人,除了對學生進行情感以及地理理論知識教育,還要開展多樣化的學習技巧教學,把快樂理念融入到教學中去,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掌握知識點,感受學習的快樂,培養其主動學習意識。
2大學地理教學中應用快樂教學法在的意義
首先,對于大學地理來說,除了完成基本的理論知識教學之外,還要注重學生的地理思維模式與想象力的培養。所以,在進行地理知識學習的時候,學生的情緒狀況對地理知識學習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包括他們是不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思維發散的夠不夠達標等。快樂教學思想以學生的興趣作為出發點,能夠讓學生把快樂的心態表露出來,教學成效明顯。
其次,地理知識學習的理論性比較強,這個教學過程也是相對枯燥的。對于學生來說,雖然能夠明白地理知識學習的意義,也想進行刻苦的學習,但是假如沒有愉悅的情感體驗,把學習當作壓力,就難以產生持久的動力。而快樂理念融入到地理教學中,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地理學習帶來的快樂,激發他們知識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原來的畏難情緒中轉變出來,把基本知識學習化為自覺意識。再次,有的學生不喜歡地理課程,對學習的地理知識提不起興趣。融入快樂教學理念,營造的環境氛圍比較輕松,讓班級學生成為一個參與的整體,讓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相互學習,能夠很好的舒緩學習的壓力,使緊張的情緒變得放松下來,提高了學習成效。
3快樂教學法在大學地理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3.1強化情感教育,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教師是大學地理教學的組織者,也是指導者,更是參與者,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地理知識學習成效的重要前提。改變傳統的呆板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個性展示的機會,能夠讓學生討論其對于某個地理問題的看法,對于表現好的給予表揚。要根據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明確學生自身知識基礎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異。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動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對于那些地理成績不好的學生,不能夠給其貼上“差”的'標簽,也不能夠對其有任何歧視行為,但是同樣不能夠夸大其地理學習能力。特別是那些害怕地理,不想參與課堂教學的學生,要給予耐心的幫助,杜絕諷刺語言的使用,更不能夠辱罵學生,要本著細心與認真的原則跟學生交流、談心,讓他們說出自己對地理學習的想法。
比如,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提問,對于那些經常看時事政治的學生,能夠在進行“能源資源”教學的時候,讓他們從能源、政治、經濟與全球戰略分析美國插手中東、打擊伊拉克的原因和實質等,當這些學生說出自己見解的時候,要對其進行熱情的鼓勵。總之,站在事實就是的基礎上,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真實面,能夠正確的對待地理的學習。
3.2營造快樂的學氛圍,提高教學成效
融洽的學習氛圍是學生主動進行大學地理知識的基礎,也是快樂教學理念的重要表現。地理知識教學是在教師直接設計或間接控制的情境中進行的,加上地理知識本身就需要一定的學習技巧,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沒有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看重的是最終的考試成績,想著考試能夠有人畫出考試重點,由于知識的匱乏難以適應地理知識的發展趨勢。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熱情的鼓勵,不斷完善教學設施,為學生的基礎學習營造一個和諧的環境,讓學生明白地理學習的目的和價值,引導其發現學習中的問題,讓學生愛上這門學科。
能夠結合學生的具體能力,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起跑線上,這樣能夠減少部分學生的畏難心理,體驗到成功帶來的快樂,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當學生的興趣提上來之后,就會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能夠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給學生講解知識點,打個比方,將地殼中含量最多八種元素“氧、硅、鋁、鐵、鈣、鈉、鉀、鎂”,根據諧音教學,說成是“養閨女貼給哪家美”讓學生產生新鮮感,覺得地理學習是非常有趣的,他們就會記得既快又準。
3.3變教為“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教學沒有固定的方式和方法,適合學生的、能讓學生取得進步的才是好的教學方式,大學地理教學也是這樣。縱觀傳統的大學地理教學,主要是單向式的教師教學,按照程序式的方法,這對于那些相對簡單的地理知識還是能夠運用的,但是在學那些復雜的地理知識點的時候,如果讓學生單純的去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就會影響教學效果。要讓教師從原來的教變為“導”,能夠運用分組比賽法引導學生參與學習。
比如,在學習“二十四節氣”的相關知識的時候,能夠讓學生分小組進行二十四氣名稱的接力比賽,看誰接得又快又準,創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的教學效果才會明顯。與此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大學地理課堂上進行分析和思考,能夠發現問題,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與時間,讓學生能夠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地理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得到心理上的快樂體驗。綜上所述,快樂教學法運用到大學地理教學中去,能夠創造機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取成功的體驗,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在課堂以及課下時間跟學生進行認真的交流,創設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從“苦學”變成“樂學”,從原來的“要我學”變成現在的“我要學”,顯著的提高了大學地理的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倪思貴.實施快樂教學實現高校地理教育性教學[J].經濟研究導刊,2015(6).
[2]陳明.普通高校健美操課實施快樂體育教學的實驗研究[J].醫學與社會,2015(2).
[3]張軍平.淺談對高校地理專業學生教學能力的培養[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5(10).
【地理教學的論文內容】相關文章:
地理教學論文06-14
中學地理教學論文11-29
地理教育教學論文06-29
地理教學論文范文11-22
關于初中地理教學論文11-28
初中歷史教學論文的內容12-08
拓展區域地理,實現初高中內容的融合論文11-18
詩詞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論文11-15
地理教學論文優選[15篇]06-16
地理教學論文(匯編15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