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息化手段在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中的應用論文
摘要: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現代教育的創新和改革創造了積極的條件。信息化手段的成熟和不斷推廣受到越來越多的教育者的關注,在現代教育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課堂開始引入信息化的手段進行教學,而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本就和信息化有著緊密的關系,在實際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教學應該積極嘗試將信息化手段引入到現代課堂教學中,通過科學的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來促進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信息化;中職教育;電子技術應用;課堂教育
在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積極的嘗試將信息化手段引入到課堂教學中,通過科學的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教學質量將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在實際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也能夠將其與自身專業的發展相結合,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資源的信息化
當前中職電子技術教學中主要以理論教學為主,學生只能夠在枯燥無味的課堂中學習電子技術,然而先進的教學資源卻不能夠得以使用,導致他們學習電子技術這門課程的興趣降低。將多媒體信息技術引入到電子技術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形象直觀等特點為學生豐富教學情境,能夠使學生更為直觀地接觸到電子技術,從而調動他們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習效率。
二、設備的信息化
電子課程傳統教學設備主要是黑板、投影儀、實訓設備等。信息化教學設備包括了高清3D顯示器、電子白板、平板電腦等教學終端、虛擬實驗以及實訓設備等許多先進設備。
三、環境的信息化
傳統的電子技術教學環境只是封閉的教室。信息化教學課程中,教學環境變成了網絡支持下、開放時空的多維教學。
四、課前準備工作
1.教師準備工作
在上課之前,教師需要根據教學要求,將教學內容采取微視頻的方式,借助班級微信群、QQ群等傳播媒介實施上傳。同時,教師還需要在上課之前準備好PPT、下載LanStar8.0教育軟件、Mutisim仿真軟件。
2.學生準備工作
學生在上課之前,需要完成對教師發布視頻的下載工作,并完成對應作業。在作業完成之后,借助微信、QQ等方式,上傳給教師。這樣教師便能夠結合作業,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有效了解,同時還能夠把學生無法理解的知識點,做出總結分析,進而在課堂教學時,做到有效講解。
五、注重科技設備的投入
必須要正視一點,目前在中職電子技術基礎數字化、信息化教學中,只有極少一部分中職學校實現了全程或者全規模的數字化、信息化教學,而且大多數的電子技術教學的中職學校只是上了少量的數字化、電子化教學設備,實施上機操作時,電子計算機數量嚴重不足,只能實施兩人或者幾名學生在一機上操作,或者分組、輪流式的操作,導致在有限的時間里未能從事更多的有效學習,尤其在學習電子技術基礎中的重點和難點課程,而且還需要實施教師遠程指導操作時,根本就無法實現,這是很遺憾的,設備不足是阻礙數字化、信息化教學中最大的障礙。故此,在今后的中職電子技術基礎數字化、信息化教學中,必須贏得主管教育部門、贏得學校的領導層、贏得贊助單位和企業的鼎力支持,贏得支持后,才能進一步加大投入、活化資金,讓更多設備運營到中職教育教學的數字化、信息化課程中來,確保在中職電子技術基礎的教學中,保證每一名學生都能夠獨立操作一臺機器,保證數字化、信息化教學的硬件充分滿足需求。
六、進行理論實際一體化教學
針對目前中職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被弱化的現象,中職學校要打破基礎教育只注重理論教學的特點,要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要講清楚電子技術應用專業開設課程間內部的聯系、開設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科學意義、電子技術應用與其他專業的聯系,培養學生電子技術要重在應用的意識。在電子技術基礎理論實際一體化教學的改革中,要做到電子技術基礎理論和電子技術實踐充分結合,多設置理實一體化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操作能力,以適應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
七、改變傳統的教學內容
我國近年來社會經濟飛速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已經成為了經濟發展的支撐產業。為與國際信息化對接,應與國外電子技術基礎教學模式相對接,取其精華,重新設置我國中職學校的電子技術基礎的課程標準,使廣大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也熟悉電子產品生產企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和產品生產流程。所以中職學校的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不僅要學習電子技術基礎知識,還要學習企業管理基礎、電子產品營銷基礎、數控基礎等方面的知識。
八、通過營造“競爭”情境豐富教學內容,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的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激發起來。”我們都知道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大,由此我們可以把競爭的氛圍引入課堂,即課堂中設置競爭環節,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
總之,我在教學中以鼓勵學生學習為主,創造機會讓學生展示自我、表現自我,促進所有學生敢比敢超,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電子技術基礎的興趣。
九、通過擴大練習,強化訓練,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獲得感
練習包括課堂練習、課后練習、章節測試等,在平時的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反復地解答同類練習題,從而鞏固所學知識,也能找出教學的薄弱環節,通過練習能使學生獲得成功感,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十、總結
隨著中職院校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推進,校園網絡的建設也在不斷發展。根據中職院校的教學特點,信息化校園網絡的設計應從校園網絡整體、數據存儲、數據共享、安全和權限等方面的要求出發進行設計。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教學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的限制,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的嘗試將信息化技術引入到教學中來,通過科學的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教學質量必然能夠得到極大的提升,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劉斌.信息化教學有效性的理論思考——對信息化教學本質的再認識[J].現代教育技術,2013,(3):26-30.
[2]胡曉玲.信息化教學有效性解讀[J].中國電化教育,2012,(5):33-37.
[3]楊啟亮.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個基礎問題[J].教育發展研究,2012,(8):26-30.
【信息化手段在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中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
案例教學法在中職物流教學中的應用論文11-21
導數在經濟中應用的論文05-27
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5-21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發展的論文11-22
賞識教育的中職語文教學應用論文12-04
工程管理信息化應用模式探究論文11-21
教具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12-10
產品設計中的材料應用論文05-09
教育技術中教學實踐應用論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