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論文(熱)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許多人都有過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寫作的過程是人們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一篇什么樣的論文才能稱為優秀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管理會計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管理會計論文1
【摘 要】我國管理會計的應用層次和永平不高。應當創造良好的管理會計應用環境,確立管理會計的目標,將管理會計體系納入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和方法體系之中,努力提高會計人員素質,造就一支專業的管理會計隊伍,積極培養企業主要領導人的管理會計意識。建立科學的管理會計制度,提高企業經營決策水平和管理控制能力。
【關鍵詞】企業;經營;管理會計
管理會計自20世紀20~30年代萌芽、40~50年代創立到現在,已經歷了將近一個世紀。它通過不斷吸收現代管理科學新方法,使自己的理論和方法逐漸成熟和日臻完善。在實踐中為強化和改善企業內部經營管理作出了重要貢獻。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的運用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伴隨著管理會計理論開始的。
20多年來,我國管理會計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取得較大發展,但目前我國管理會計的應用層次和永平都還不高,管理會計的理論結構、研究范圍、實踐應用等方面更待完善和充實。理論界對管理會計的研究與會計實踐嚴重脫節,許多企業尚未完全建立現代企業經營機制,企業管理方式不夠規范,不少企業對建立管理會計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建立管理會計的積極性不高。多數企業沒有專門機構和人員來執行管理會計,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水平較低。與財務會計相比,管理會計的應用需具有更高的職業判斷能力。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正處在一個關鍵的轉折點上,急需將以往企業中應用的經驗加以總結和提高,形成我國的管理會計理論和方法體系,以適應企業經營機制轉變的需要,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的高效率,以促進企業自身適應能力的提高。
1、應當確立管理會計的目標
財務會計是為企業利益相關者提供充分有效的強制性信息,管理會計是為實現公司治理與公司管理的多重目的提供非強制性的相關信息。這就要求管理會計一要輔助和審核管理決策,從體現企業戰略發展的'需要和在長期經營中最佳使用經濟資源的要求重新認識,與此同時服務于內部控制、快捷準確的信息傳遞和反饋機制。二要向公司利益相關者提供非強制性相關信息。一是未來預測信息。相對于財務會計報告反映企業過去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等狀況,未來預測信息對利益相關者進行經濟決策的相關性更大。至于預測信息披露的范圍、程度和方式,在信息的供求雙方自會達到“均衡點”。二是非財務信息。非財務信息有助于對企業深層次的了解和評價,同時也有助于預測企業的未來。對信息使用者而言,非財務信息在某種程度上比財務信息具有更大的價值。三是社會責任信息。
包括對債權人、職工、消費者、供應商、政府、社區和公眾等方方面面責任的履行情況,都需要適當披露。另外,還要建立激勵與補償系統,為業績考評和確定報酬方案提供依據。包括對董事會、監事會、總經理、各責任中心及其各類員工不同層次的評價和激勵。
2、要創造良好的管理會計應用環境
首先是加快企業改革,盡快建立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使企業真正對自己的一切行為負責。只有企業機制真正轉換了,管理會計的應用才會由“別人要企業用”變成“企業自己要用”,使企業產生一種運用管理會計的內在驅動力。其次是對投融資要加大改革力度,改革傳統的行政審批制度。這樣,自我投資的項目完全由企業自己決策,將來責任也完全由其負責,真正做到誰出資,誰審查,誰負責。這將有利于的投資決策,也將大大促進現代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決策中的應用。
3、必須將管理會計體系納入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和方法體系之中
目前,西方會計學界對管理會計的概念和內容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廣義的管理會計包含內容太多,管理會計與現代管理過多的融合,使其失去了會計的特征。我們認為管理會計的基本內容和方法應適當地加以限制,不能失去會計的特征。由于西方管理會計涉及范圍過寬,自20世紀60年代以后,其發展經歷曲折,成效不甚顯著。因此,我們應當適度地界定管理會計內容,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
4、努力提高會計人員素質,造就一支專業的管理會計隊伍
目前,我國的會計人員整體素質還不高,突出表現為會計人員的知識層次較低,受過大學專業教育的極少,F在全國通過注冊會計師考試的僅有五、六萬多人,其中中青年注冊會計師只有一、二萬人左右,而且很多人剛剛邁出校門,缺乏實際工作經驗。這就嚴重影響了經濟工作對各方面會計人才的需要,降低了會計信息的質量和傳遞速度,這都限制了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普遍應用。因此,在現階段,應加強會計教育,普遍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具體做法是普遍開設管理會計課,使得所有會計人員和其他經濟工作者都能懂得、了解管理會計。
5、積極培養企業主要領導人的管理會計意識
如果企業領導沒有管理會計的意識,不知道管理會計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作用,他們就不會考慮會計人員在預測、計劃、控制和決策中的作用,即便會計人員有水平也很難得到發揮。因此,培養企業主要領導人的管理會計意識,已成為提高管理會計應用水平的當務之急。
另一方面,加強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教育也很重要。管理會計人員需要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較寬的知識面,而我國目前會計人員的素質明顯偏低,迫切需要盡快予以提高,以便促進管理會計事業的蓬勃發展。
當前,我國企業正處于改制的關鍵時期,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內在要求的企業管理模式尚處于構建之中,大多數粗放式經營的企業,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其生存和發展變得十分艱難,迫使企業必須提高核心競爭能力。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是我國企業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管理科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建立科學的管理會計制度。無疑,管理會計已成為我國企業提高經營決策水平和加強管理控制能力的重要工具。
【參考文獻】
。郏保輻钤旅、于君,《管理會計》,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4[2]毛付根,王光等譯.《管理會計國際慣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2-18.
。郏常萦嗑w纓,《管理會計》,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6.7-8.
[4]張霞淺,《談戰略管理會計及在我國的應用》,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3(4)。
管理會計論文2
摘要: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因此企業財務活動也是圍繞這個目標而展開的。文章通過簡要分析財務管理與企業價值創造的內在聯系,進一步明確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關鍵詞:企業價值 經濟增加值 財務管理
從財務管理的角度來看,企業價值是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產生未來的現金流入是其主要特征,將產生的現金流采用的一定的折現方法折現到當現的價值,即為企業價值。之所以以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是因其與其它目標相比具有這幾個方面的優點:考慮報酬取得的時間、考慮風險與報酬的關系、克服企業的短期行為等等。
一、財務戰略:企業價值創造的定位
企業價值最大化就是為公司的股東創造最大化的財富,也是財務管理的根本目的,可以用經濟附加值EVA這個指標來衡量,EVA=(凈資產收益率-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資本總額。從這個公式可以看出,提高資產的收益率或降低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都可以增加經濟附加值,從而增加企業價值,財務戰略是指為適應公司總體競爭戰略而籌集必要的資本,并在組織內部有效地管理與運用這些資本的方略。財務戰略與企業戰略密不可分,財務戰略可分為:擴張型、穩健型、防御型財務戰略,不同的財務戰略形成的資本結構就不同,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也就不同,最終產生經濟增加值也不一樣。
二、全面預算管理:企業價值創造的平臺
預算管理是國內外大部分企業所普遍采用的一種管理模式,全面預算包括業務預算、資本預算和財務預算,全面預算管理成為企業價值管理的平臺,是因為這是一種管理成本最低的方式,同時也因為它還是一種協調各方利益最直接的管理模式,更因為它是一 種基于戰略之下的業務管理機制,它與企業的價值管理高度融為一體。這種以人為本、責權利關系明確的管理模式,極大地調動了各責任部門、具體責任人的創造性和積極性,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以至最終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傳統的觀點認為預算管理只是預算編制、執行和考核中形成的最大數據和表格的組合,功能與傳統的計劃無異,現在較權威的觀點認為,預算管理是將企業內部各項經濟活動的決策目標與其資源配置規劃加以優化并控制實施的內部計劃活動和過程。它是一種以數量形式表現的計劃,體現一定期間企業經營活動的各項指標及資源配置情況,它是經營決策的具體化,又是控制經營活動的依據。企業高層在作出決策以實現價值最大化管理目標后,通常會通過預算管理其價值的實現過程,以對每項業務進行預算管理并使其結果與企業的價值最大化目標相符。
三、內控和風險管理:企業價值創造的保障
內部控制是為了合理保證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對法律法規的遵守,由管理當局和其他人員設計和執行的政策和程序,是一個過程,用于戰略制定,貫穿于整個企業的所有層級和單位,旨在識別影響組織的事件并在組織的風險偏好內管理風險,合理保證實現各類目標?刂苹顒哟_保管理階層的指令得到執行,包括授權和批準、職責分工、恰當的憑證和記錄、對資產和記錄的實物控制、獨立的檢查和評價。對整個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的過程也必須實施恰當的監督,通過監督活動對其加以修正。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是一種管理理念和文化,是完善決策機制的必然選擇,通過對業務流程中的控制點、監督方法、風險管理措施的明確,為企業防范戰略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和法規風險提供了制度性約束,是企業減少和杜絕影響財務報告的不利事項,確保股東權益不受侵害,實現價值最大化的.根本性保障。
四、成本管理:企業價值創造的基礎
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策略之一是實現成本領先,企業的產品成本,包括產品開發與設計過程的成本,也包括產品生產過程的成本,還包括銷售、消費過程的成本。成本管理是企業價值管理中重要的環節,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基礎的成本信息為企業建立成本盈利模型,以識別有效產品、有效客戶和有效競爭領域,從而使得對每一項業務的收益和成本的對比分析變得更加匹配、更加科學,也使得對企業整體的投資回報與加權資本成本的比較更具有價值,最終實現成本領先等競爭策略。要實現成本管理的這些目的,依靠傳統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已經很難實現,目標成本法、作業成本管理以及差異分析,成為強化企業成本管理的理想選擇,它是基于企業業務流程的分析,按照成本動因區分增值和非增值作業,按照業務環節對所耗用資源與價值的分析,通過改進企業現行成本核算系統,確定不同作業環節和作業流程中的成本,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流程改進、成本控制、業績衡量、價值管理等提供基礎性支持。
五、業績評價:企業價值創造成果的衡量
企業價值管理的結果如何進行評價,評價的過程實際上是對企業戰略和管理過程的重新審視。傳統的業績評價重點在財務方面,而基于戰略的業績評價強調公司價值的增值程度,它既考慮短期財務結果,更注重長期競爭優勢的培植。因此,戰略業績評價不是就事論事,而是使用以價值管理為導向的評價體系。目前世界上領先企業的業績評價體系,大致上可以分三類:(1)在傳統財管指標基礎上的評價體系,現多采用預算管理,(2)以EVA為代表的評價體系,(3)以平衡計分卡為代表的業績評價體系。這三個系統各有所長,如果能夠取長補短,是完善企業業績管理的最好結果。
在企業的薪酬體系中就采用EVA,通過該指標的動態觀察,分析企業價值創造的貢獻程度;在企業的日常業績評價中采用平衡計分卡,且平衡計分卡中的財務指標主要采用EVA;而預算則強調以EVA為起點,實施業績管理的過程化控制和企業業績的整體控制。最終,建立起以創造企業價值最大化為核心,以預算管理為業績控制平臺,平衡企業財務、顧客、內部經營管理和學習與成長四方面因素的綜合業績管理體系。
從某種意義上講,企業價值應包括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目前只能對經濟價值作出估量,計算社會價值的研究方法有待深入,但這一目標無疑更具有科學性。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不僅考慮企業所有者的利益,同時也兼顧其他相關方的利益,企業價值最大化應該是財務管理乃至企業生產經營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經濟增加值與企業價值管理研究
2.企業價值管理模式研究述評
管理會計論文3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資本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在此形式下,如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升企業營利水平是企業發展最關鍵的問題所在。成本會計是通過對企業產品的成本進行分析、控制,從而有效實現成本管理的措施,這種方式能夠顯著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增加企業利潤。本文通過對目前我國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探討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成本會計;發展趨勢;對策
1引言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現代化的建設出現了比較系統的發展,具有了比較完善的發展方向,經濟制度也處在不斷發展完善的路上,這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的綜合國力,自從我國加入了國際世貿組織以后,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有著顯著提高,這也在無形之中加大市場競爭的壓力,為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必須抓住發展的機遇,現階段在我國各大企業中,控制成本已經成為勢在必行的重要措施,在有效保障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如何精打細算降低生產成本,就是我們在這一過程中一直致力實現的重要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成本會計的應用范圍正在不斷擴大,比如說航空公司、計算機生產廠商這種傳統上對成本沒有注入過多精力的企業在這一階段必須要對成本控制投入過多的精力。
2成本會計受到的沖擊
新時代下企業具有新的工作環境,新環境下科學技術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企業的自動化發展和電腦化發展是當今企業發展的兩大形式,這對成本會計的發展造成了巨大地沖擊。企業自動化水平提高,生產力也獲得了提升,為了企業的發展,員工也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改變傳統的成本會計體系和技術,否則將會導致,產品成本計算錯誤,由于計算機技術和機器人的廣泛應用,極大地解放了勞動力,大大降低了企業的人工成本,但是前期投入資本也大大增加并呈現多樣化趨勢,如果還是把成本的分攤標準用人工小時進行計算則不能夠準確地反映產品成本,極大地影響企業的發展,企業成本會計人員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新的制造環境當中,傳統的成本會計控制系統會產進生反功能,導致企業生產量增加,提高了自己的存貨量,影響自己的.發展。
3成本會計的發展趨勢
3.1國際化
自從我國加入國際世貿組織以后,成本計算要求也被動的情況下迎接世界的轉變,隨著國際市場的不斷轉變,國際市場的競爭規律和發展趨勢不斷影響著我國的成本會計的發展進展,通過接觸國際上的先進管理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本土的管理局面和管理經驗,通過已經成熟的國際化的管理經驗,不僅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與國際進行接軌,還能夠顯著提高成本管理的管理成效,改善企業的管理局面。
3.2統一化
現階段我國企業發展規模越來越大,正朝著多元化、多地區的方向不斷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要求企業在形成集團化管理模式,采用統一化的管理方式對企業進行管理,能夠有效減少環節之間的損耗,形成統一化的成本管理能夠最大限度減少企業成本,采用這種方式能夠有效調動企業員工的生產積極性。
3.3作業成本法
現階段,一些發達國家將作業成本法融入企業成本管理的過程中,在這種情況下,通過這種方法能夠更加行之有效地實現企業成本管理。
4對策研究
4.1信息管理系統
與財務會計相比較而言,成本會計的發展歷史尚淺,信息化水平尚且處于一個萌芽階段,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企業管理系統,為了提升成本會計的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高運算能力和計算精準度,必須要學習財務會計的先進經驗,發展形成自己獨特的成本會計管理體系,提高成本會計的工作效率。
4.2建立健全成本會計體系
為了加快成本會計的標準化進程,相關工作人員應該積極著手建立健全成本會計準則體系,按照該體系進行成本會計的相關工作。我國目前的成本會計制度僅僅是針對會計編制、會計包邊編制、會計科目設置以及會計記錄等工作的,當今企業現代化進程越來越快,傳統的會計體系已經不能夠滿足當今時代的要求,因此,相關人員必須根據新的形勢和制定有針對性的成本會計準則體系,首先該體系應該明確會計成本的相關工作原則,制定會計成本的計算方法,重新構造成本會計的職能,近幾年我國的計算機科學技術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在生活的各方各面都有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因此為了提高成本會計的工作效率,需要將計算機科學技術應用到成本會計體系的構建工作當中。
4.3建立健全成本會計組織體系
根據調查,我國很多企業為力提高成本會計的相關工作,他們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成本會計部門,并且有專門的成本會計工作人員進行相關工作,為了提高工作質量,他們形成了自己的培訓體系,定期對成本會計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不僅需要對他們的專業技能進行培訓,還需要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個人認為不僅需要設置自己的成本會計部門和人員,還應該在內部建立健全獎罰機制,為高素質、高能力的成本會計工作人員提供最便捷的服務,最好的待遇,讓他們能夠長期在企業工作。
5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在企業的運行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成本會計的發展狀況、運行狀態直接關系著企業是否能夠健康發展。近幾年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帶來了更大的挑戰與機遇,我國企業要想在當今形勢下更好地發展,就必須提高自己成本會計的發展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當今時代快速發展的形勢與節奏,提高自己產品的競爭能力,在當今形勢下取得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靜怡.成本會計的發展趨勢與對策研究[J].財會學習,20xx(13).
[2]邱麗紅.試論現代企業成本會計的發展趨勢與對策[J].中國市場,20xx(40).
[3]熊之潔,龐敏.現代企業成本會計發展趨勢與對策探討[J].商業會計,20xx(4).
談物質流成本會計核算方法運用
物質流成本會計(MFAC)是環境管理會計的一種,通過構建物量中心,從實物和貨幣兩種量度衡量物質流在企業內部的流轉及損耗,使得各階段物質消耗得以明晰化。近年來,我國在經濟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像環境惡化、資源利用率低等也令人擔憂,我國應該在重視GDP的同時,也應該重視GNH。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綠色發展”的發展觀,強調建立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的重要性。要實現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和綠色發展,應該深入研究物資的流動規律,以期尋找物質流動的最佳路徑及數量,最大限度地提高物質利用率、減少“三廢”排放量,實現經濟與環境和諧發展、同步發展的目的。
一、物質流成本會計的發展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同時伴隨的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問題,在這種大的國際環境下,環境管理會計順勢被提出。傳統會計核算方法的以下不足已經不能滿足“綠色經濟”核算的需求:(1)完工產品承擔了全部的生產費用,沒有合理計算產品損失的成本。(2)沒有真實反映最大組成部分的材料成本和逐漸增加的間接費用成本。(3)沒有包含與環境保護相關的業務,不能收集與環境相關的數據。而MFCA通過對物質運動的研究和跟蹤,來提供與物資流轉相匹配的資源價值流數據、不同時段投入與產出數據、廢棄物損失數據、整理可得資源利用率等,從而為企業改善經濟運行成本提供詳細信息。所以,物質流成本會計的核算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物質流成本會計(MFCA)是以質量守恒定律為依據,以貨幣計量作為主要的手段,定量的研究某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在其系統中輸入、轉移和輸出的過程及流動規律,并評價該物質流動對環境的影響,參與經濟決策和管理控制的活動。
物質流成本會計起源于德國,在日本得到了完善。上世紀90年代,德國Augsburg環境管理學的BerndWagner教授首先提出,20xx年由德國聯邦環境部(GFEM)和聯邦環境局(FEA)共同出版了《環境成本管理指南》,該指南闡述了企業實施MFCA的細則。日本在90年代末引入環境成本會計后對其進行不斷地發展與完善,1999年首次頒布《關于環保成本公示指南》,并且日本的經濟事務省也對全球的環境會計核算體系進行研究,20xx年日本的工業標準委員會提交其制定的MFCA國際標準草案。
在我國,北京大學的陳效逑、喬麗佳(20xx)首次運用物質流賬戶分析問題,南京財經大學的李剛(20xx)首次將物質流賬戶指標體系分為四大指標:物質輸入指標、物質輸出指標、物質消耗指標、強度和效率指標。肖序、周志方(20xx)對國際環境管理會計指南進行剖析,肖序等(20xx)運用物質流與價值流之間的關系,從流程制造企業碳排放的成本核算這一方面對其進行研究,肖序、熊菲(20xx)通過PDCA循環來對物質流成本會計的核算數據與分析標準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探討。
二、物質流成本會計核算方法及運用
1.核算對象
物質流成本會計所關注的重點是企業內部成本分析,試圖使各個環節物料的投入、轉換、損失等數量可視化和明晰化,從而得出各個環節的物質消耗對整個生產過程的影響,進而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找到減少物料投入、提高材料和資源利用率的關鍵節點。為了實現各個環節數據的可視化和明晰化,一般把物質流成本會計中的成本分為物料成本(也稱物料能源成本)、系統成本和配送/處置成本三大類。其中,物料成本主要指材料、電力、水和燃料等的直接采購成本;系統成本一般指人工成本、折舊費和其他管理費用;配送/處置成本產品配送成本、廢棄物的'收集、整理、搬運處置費用。劃分三大類成本的依據主要根據以上三類成本對環境的影響程度。
其中,物料成本對環境的影響程度最大,其可以對產品的整個壽命周期產生影響,其相應的廢棄物的治理成本也是最高的;配送/處置成本一般是在企業的銷售環節與廢棄物的處置環節發生,其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居中;系統成本對環境的影響較小,其發生在企業內部。日本在德國MFCA模型的基礎上對物質流模型和流轉成本進行了改進,在輸入端把物質資源分為材料和資源兩類,在輸出端把產品分為正制品和負制品兩類。正制品是指企業所生產的合格產品,其成本是資源有效利用成本,企業可以通過銷售合格產品獲取利潤;負制品是指企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三廢”等廢棄物以及處理這些廢棄物所花費的成本,其成本成為資源損失成本。通過以上方法對產品進行分類,并將成本在兩類產品之間進行分配與核算,可以清楚地得出每個生產環節中正制品與負制品的比例,找出負制品比例過大的物量中心,分析其成本構成,并采取優化措施,從而提高正制品比例,以實現以較少的物料投入得到較大產出的目的。
如果企業在做會計核算時,既考慮正制品的獲利也考慮負制品的環境成本,并且通過考慮各個生產環節在整個生產周期各種物料和資源的投入、流轉、產出過程,從而幫助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和環境績效。此外,MFCA還可以幫助企業掌握零部件、副產品的物質流動。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緊密相連并相互交錯,很難明確地記錄各種物質的流動過程及數量,為了解決上述問題MFAC核算提出“物量中心”的概念,物量中心是指有著相同性質的生產過程或相同資源消耗方式和原因的生產流程。MFCA是在對企業環境流轉環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結合資源在企業中的流轉路線對企業劃分若干適量數量的物量中心。
2.核算原理
與傳統的會計核算方法類似,MFAC也遵守質量守恒原理,不同的是其還引入增量平衡原理。傳統的核算方法,完工產品承擔所有的費用,其試算平衡為:∑本期投入物質+∑期初存貨=∑本期輸出物質+∑期末存貨,很明顯這不符合實際的生產情況;引入增量平衡原則的MFAC核算試算平衡為:∑本期投入物質+∑期初存貨-∑(本期輸出物質+期末存貨)=物質損耗(浪費)①,通過上述兩個公式的比較可以發現,MFCA核算可以計算出物質損耗量,從而使由于浪費所造成的環境負荷可視化。企業生產過程是由多個相互聯系的物量中心連接而成,企業投入的材料和資源,在輸出端一部分以正制品輸出,另一部分以廢水、廢氣廢固等負制品形式輸出。
根據質量守恒原理,其內部物質流試算平衡可以表示為:∑輸入=∑產品+∑固廢+∑廢水+∑廢氣。經過簡單的數學變化,可以計算出廢棄物的數量,即:∑輸入-∑產品=∑固廢+∑廢水+∑廢水②。①②聯立可得:∑固廢+∑廢水+∑廢氣=∑本期投入物質+∑期初存貨-∑(本期輸出物質+期末存貨)。
3.物質流成本會計核算的操作步驟
。1)劃分物量中心
物量中心的劃分是為了更好記錄各階段物質流動的過程,劃分物量中心的數量要適中,過多的物量中心計算繁瑣而且冗余,較少的物量中心不能清晰記錄數據的物質的流動數量。
。2)獲取企業物質流的數據,以反映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物質流數量和方向
收集數據之前,首先要確定搜集數據的項目,從而確定數據的范圍,再根據相關資料進行收據搜集。如果企業有資源管理系統(ERP),獲取各界階段各種物料和資源的投入量、轉移量、產出量比較容易;如果企業沒有ERP系統,數據的搜集和整理比較麻煩。
(3)把三大類成本在正制品和負制品之間進行配比
把上述三大類成本按照一定的比率和規律在正制品和負制品之間進行分攤,從而計算出生產正制品所消耗的物質和資源,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由于負制品的產生所浪費的物質和資源。其中,得出和正制品相關的數據更有利于企業定出合理的價格,和負制品相關的數據易于企業發現資源利用率較低的物量中心。
(4)計算廢棄物的處置成本及外部損害成本
根據相關的資料計算處置各物量中心產出的負制品的處置成本,估算出由于最終未被處置的成本對環境所造成的損害。
。5)評價
各個生產環節,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根據步驟3計算的數據,找出資源浪費較嚴重的物量中心,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改進建議。以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為目的的物質流成本會計,通過量化物資流轉系統中的各個因素,發現資源浪費的環節,并試圖找到廢棄物轉化成資源的環節,通過優化整合企業所有的環境保護技術,以達到經濟與環境雙贏的目的。
MFAC在成本核算中體現了資源循環再利用和提高資源利用率的可能,企業通過比較對其有重大影響的成本費用比率,找出企業管理和基本操作層面的不足,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改善,完善成本控制。此外還有利于產品定價,管理層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由于MFAC可以提供環境相關業務,并提供相關數據,環保部門根據這些直接數據制定的環保政策和措施更加合理。
管理會計論文4
一、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概述
。ㄒ唬┴攧諘嫼凸芾頃嫷牟煌
財務會計屬于核算型的,而管理型會計是利用會計信息對企業的未來發展進行科學的預測。其次是兩者的著重點不同,財務會計的重點就是對企業的數據信息進行解釋和反映,而管理型會計是將對企業未來發展的預測作為重點。第三,兩者的工作特征有著很大的不同,財務會計是需要嚴格遵循會計的準則;管理型會計要求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靈活性較高。
。ǘ┴攧諘嫼凸芾頃嫷年P系
一方面,管理型會計是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其內容是對傳統的財務會計的深化。另一方面,管理型會計的職能在某一方面也是對財務會計職能的進一步深化和延伸。管理會計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和完善,經歷了一個積累和分化的漫長過程,它擺脫了傳統的只關注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和精確性的`特征,將主要精力放在通過數據信息對企業的發展進行科學的預測上。
二、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的必要性
(一)是不斷滿足企業發展信息需求的需要
企業面對信息時代的機遇和挑戰,必須加快對自身信息傳達和獲取功能的實現水平,信息的準確度和及時性在很大程度上與企業的成敗緊密相關。企業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毫無疑問需要靈活地應對市場變化,并及時地做出相應的措施,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是不斷完善企業會計信息體制的需要
信息技術在企業中的普及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提供了絕佳的機遇和強大的技術支持。通過如今的信息技術為兩者的融合提供的技術支撐,可以為企業的發展提供高效的數據傳輸,進而不斷建立并完善會計信息體制,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三、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的可行性
。ㄒ唬┴攧諘嫼凸芾頃嬎哂械幕パa性
財務會計的主要功能是對數據信息進行總結和歸納,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和精確性,但是也缺乏靈活性,而管理型會計的著重點是通過對數據信息的處理,對企業的未來發展提供決策參考意見和科學的預測,但是如果單一運行的話需要進行結構和系統的有效整合。兩者所具有的差異性和互補性為兩者的有機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之逐漸發展為較為完美的企業會計運營模式。
(二)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所有的目標一致性
傳統的企業相關人員認為財務會計的主要工作是制作出管理會計所需要的財務報表,而管理型會計的主要任務,是為了根據財務會計制作出的報表參與到企業的決策制定中來,進而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價值。但是,企業要想不斷適應社會發展,最大限度地贏取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就要轉變這樣一種觀念,即財務型會計和管理型會計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都是服務于現代企業的經濟效益,服務于企業的總體發展要求。
(三)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具有的理論依據相似性
在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相融合的過程中,兩者有一定的理論依據作為基礎?梢哉f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無論是單一的財務會計還是單一的管理會計模式、都無法從根本上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都有一定的缺陷。
管理會計論文5
參考文獻:
1. 查爾斯·T·亨格瑞等著,潘飛等譯,《管理會計(第14版)(翻譯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xx年
2.羅伯特·S.卡普蘭、安東尼·A.阿特金森著,哈佛商學院案例教程《高級管理會計》,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3.于增彪主編,《管理會計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xx年
4.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編審委員會,《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經濟科學出版社,20xx年
5.托馬斯·約翰遜等著,《管理會計興衰史》,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年
6.塔克著,《經營保本與利潤決策》,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1990.2
7.孫茂竹著,《管理會計的理論思考與架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xx年
8.歐陽清著,《成本管理理論與方法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年
9.王平心,《作業成本計算理論與應用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xx
10.康H.陳等著,成本管理譯叢《成本管理—戰略與概論》,華夏出版社,20xx
管理會計論文6
隨著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后勤財務管理難以滿足改革的要求,并暴露出一系列的問題。
一、高校后勤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1.財務管理目標不明確由于高校后勤實體具有企業和教育服務雙重屬性,應遵循教育發展規律,為廣大師生服務,也要求財務管理目標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但是,社會化改革要求后勤實體建立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學校服務實體,目的是讓高校后勤實體成為市場的主體,財務管理目標追求利潤最大化或企業價值最大化。目前,高校后勤實體與學校之間存在的隸屬關系,被賦予了太多的行政性任務,導致后勤財務管理目標不明確。高校后勤實體尚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經濟的環境,在開拓市場、開辟財源等方面缺乏積極進取精神,缺乏市場競爭意識。
2.財務管理客體廣泛而又復雜
由于高校后勤涉及的對象范圍廣泛而又復雜,既有水電、通訊、校園綠化衛生、餐飲、市場、攤點、商鋪,又有日常的房屋修繕、機動車船維持、學生公寓管理、外教及留學生后勤管理、幼兒園管理等。各種管理對象的業務活動和財務收支具有不同的特點,有的完全依靠學校撥款維持;有的雖然略有經營或服務收入,但仍由學校安排經費維持;
而有的則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但是,現行高校后勤財務管理水平不高,導致財務管理難以全面覆蓋。同時,目前大部分高校后勤財務管理仍然只重視現金管理,輕視財產管理,使財務管理的觸角不能全面延伸到財產的經營、保管、處置的全過程,從而導致財產經營不善、保管不好、處置不當。
3.后勤實體的成本核算不健全
由于高校后勤財務人員及管理人員受原事業體制的影響,不注重成本管理,成本意識淡薄,缺乏成本約束機制,在整個經營過程中難以健全成本管理機制,完善成本監督體系,最終導致單位產品及服務成本不真實,管理效益低下,經濟資源不能合理配置。
同時,由于高校經營實體的行業特征,目前尚無統一的行業財務管理辦法,最終形成的核算方法也不盡相同。如未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要求計提員工福利費、會費、教育費、壞帳準備等,原有的學校投入經營性固定資產未計提折舊,這種不完全成本核算方法核算出來的成本,不具有社會可比性,更不符合“合理避稅”這一原則。
4.資金控制不到位
資金的籌措、投放以及利益的分配還停留在財務會計核算的初級階段,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市場運作。高校后勤在資金的運用管理方面受諸多因素的影響,難以發揮有效的監督和約束作用,導致管理措施不得力,制度落實不到位,存在資金投向不合理,利用效率低,甚至出現重復性投資而造成濫用資金等現象。
二、高校后勤財務管理改進的策略高校后勤集團要走企業化運作的'道路,就必須要加強企業財務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這是高校后勤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由之路。
1.明晰產權關系,建立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目前高校后勤財務管理暴露的問題根源在于不清晰的產權關系。高校后勤實體是從學校分離出來進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營實體,后勤社會化改革的目的就是通過引進市場機制為學校廣大師生提高優質的后勤保障服務。因此,必須明晰高校與后勤實體之間的產權關系,將資本保全原則貫穿到理財全過程之中,讓經濟效益觀念深入后勤財務管理各個方面。
高校后勤財務管理的總體目標應該確定為服務最優化和耗費最小化,在為學校的教學、科研和師生員工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使各種資源的耗費盡量達到最小。高校后勤財務管理的分部目標和具體目標應該根據各個業務分部和具體業務來加以確定,在服務最優化和耗費最小化這個總體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細化、具體化。
2.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加強內部控制預算管理作為現代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方式,是在保證資產安全、信息真實等內部控制制度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不僅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優化資源配置,而且有利于明確集團與分公司各自的責權利,實現集團整體戰略目標。在高校后勤實行全面預算管理也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加強內部控制。
預算管理要注意運用激勵和約束雙重機制,營造激勵環境,調動企業經營者積極性,約束經營者不利行為。預算管理要以成本控制為重點。在收入確定的情況下,成本費用是決定企業經濟效益高低,將成本費用層層分解到各班組,同時,提高成本費用指標的考核力度,將成本費用消耗與個人業績掛鉤;預算管理要以資金平衡為準繩。保證生產經營的順利開展,對每一項收支都要進行認真核實,納入預算,實時控制,保證資金合理使用。
在預算制定后,要建立預算落實的相關制度。
各單位要對預算進行追蹤,檢查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問題出現原因,提出改進措施;定期組織相關部門參與總結分析預算執行的效果和存在的問題,按照量入為出的原則,實事求是地調節平衡收支計劃,具體糾正預算執行中的偏差;將預算責任與責任人收入掛鉤,通過與各單位負責人簽訂目標責任狀及建立綜合考評體系,來強化預算的考核。
3.建立科學的成本費用管理機制高校后勤實體服務性質的特殊性,決定其不能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經營和財務管理的目標。因此在財務管理體制上,要著重成本控制。成本費用管理的關鍵是確實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項基礎工作,增強員工的成本意識。因此緊緊抓住成本中占主要成分的原材料成本,合理制定各項材料的消耗定額顯得非常重要,這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減少浪費。
建立健全材料的各項原始記錄,可借助現代的信息管理系統對各項材料從采購到入庫到出庫到消耗進行細化管理,并與產出進行對比分析,為材料管理工作和考核工作提供依據,并將各項材料消耗指標層層落實到各個環節,使各部門的管理人員和職工都參與成本費用的管理,做到使每個人在成本費用管理中既有壓力和責任,又有一定的權利和利益。
建立科學的成本管理機制除了建立成本管理制度外,還要建立與管理制度相適應的成本監督檢查系統,對各部門成本核算情況及時監督檢查。根據各項定額和原始記錄,定期考核,與職工收入掛鉤,使各項成本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4.實行后勤集團資金集中管理
一般情況下,高校后勤都是多實體運作模式,各實體資金運作都是相對獨立。完整的資金管理體制包括資金籌集、資金運用、資金周轉等。但高校后勤體制的特殊性決定其在資會的籌集上受到一定的約束。因此高校后勤資金的管理應做好對資金運用及資金周轉的管理。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資金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中心。對高校后勤企業集團而言,只有控制了分公司的財務收支,控制其資金的流動,才能使分公司按照集團所確定的發展戰略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高校后勤可通過資金結算中心實現資金的集中管理。這種統一結算模式為各分公司資金運作的合規性、安全性和效益性提供了保障,使集團能夠及時掌握各分公司的資金狀況,并對其進行調控;這種模式可將集團內部各企業暫時閑置和分散的資金集中起來,再以發放貸款的方式將其分配給集團內需要資金的企業,從而既滿足部分企業的需要,又減少資金的沉淀,可實現集團內部資金的相互調劑余缺,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5.建立健全的監督機制
高校后勤實體涉及的行業眾多,包含飲食、酒店、交通運輸、工程修繕、公寓、園林綠化、保潔和物業管理等多種行業,各自有相對獨立的自主經營權力。雖然大多后勤集團對下屬單位財務實行集中核算統一管理。但在經營管理上各下屬單位都有較大的經營權,很容易產生監督空白。因此后勤集團內部應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審計,側重點應放在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管理活動的檢查和評價,目的在于督促和幫助被審計單位堵塞管理漏洞,完善控制,提高經營活動的效率。另外要重視后續審計工作,關心審計之后的變化,關心被審計單位對審計中所發現的問題所采取的糾正行動及其結果。因此審計應包含檢查、評價、傳遞、跟蹤四方面的內容。
管理會計論文7
一、利潤表層面的融合
利潤表是受會計政策和會計處理方法影響最大的一張財務會計報表。首先,由于收入確認條件的影響,利潤表還受與企業的真實經營存在較大的時間性差異,這就導致了利潤表反映的數據有滯后性,對經營決策容易產生較大的誤導。例如根據“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全部轉移給購買方”,房地產收入的確認往往要等到項目竣工交房后才確認,而實際上相應的.房屋早已于兩年前預售。其次,財務會計對于財務費用的處理較為狹隘,只反映與負債相關的財務費用,而對于與權益相關的資金占用則視而不見。對此企業在管理會計報表的利潤上將對權益資金占用也應計算財務費用,即從EVA角度去綜合評價某項產品運營或投資決策的經濟性,并相應進行考核。此外,公允價值變動、壞賬準備計提、存貨減值準備計提等謹慎性原則的應用,也會導致利潤表好像霧里看花,并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因此,管理會計報表涉及利潤的預算和業績考核等指標,需要剔除會計政策和時間性差異的影響,使得管理性報表能夠更及時地發現企業經營中存在的問題,更為準確地引導和考核企業的各個利潤中心。
二、現金流量表層面的融合
現金流量表作為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補充性報表,從會計信息含量上并沒有后兩張報表那么豐富多元,僅僅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現金收支情況。從現金流量表科目看,反映的現金流信息也過于綜合,僅僅區分經營性、籌資性和投資性三大類資金收支,很難從現金流量表看出企業經營是否出現資金問題。為了便于企業管理使用,財務會計的現金流量表可以改造為管理會計的資金計劃表。具體來講,企業可以根據各個部門的職責制定各自的資金計劃,例如銷售部門需制定回款計劃和銷售費用支出計劃,人力部門需要制定人工薪酬支出計劃,而財務部門需要對新增借款、歸還借款、利息支出和稅費支出制定資金計劃。資金計劃表通過提高各個部門的資金意識來提高集團資金使用效率和降低資金成本,也能發現各個部門資金收支的趨勢和合理性。
三、結語
正是因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因果關系,二者之間融合的趨勢越發明顯。一方面企業經營管理者越來越重視管理會計報表的決策支持作用,使得財務業績能穩健增長。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財務會計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不斷嘗試從財務會計報表出發,結合企業披露的其他信息(例如管理層討論與分析或者財務報表附注),更有分析師親自去企業調研并設計相應的管理會計報表讓企業提供相關財務和業務數據,進而預判財務會計報表的變化趨勢和關鍵。
管理會計論文8
一、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提高企業基礎管理能力
企業管理的主體和客體最終都要歸結到人的能動性上。對人力資源進行會計核算、分析、調整,把管理的基本出發點放在調動人的一切積極因素來實現人力資源的最優配置上,抓住關鍵環節,理順管理渠道。
1.加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有助于管理者編制合理的人力資源計劃。人力資源計劃的特點是全面考慮企業需求,同時關注人才的引進、留用、提高和流出四個環節,從而較好地達到企業目標。運用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模式,能為管理者提供錄用、考核評估、薪酬分配及培訓提高的歷史成本依據。在此基礎上估算人事職能的預期成本,根據職能需要和崗位操作環境,就能編制可靠的人事變動預算,反映預期各層次人才的單位成本和預算成本總額。在編制預算的基礎上進行業績考核,將考核結果與計劃對比,可得出人力資源利用效率,并從中發現影響人力資源發揮作用的因素,從而有利于管理者認清人力資源利用情況,不斷完善管理辦法。
2.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人力資源投入成本進行計算,可幫助管理者運用全部資源的預期投資回報率,作為制定企業戰略決策的計劃標準。
二、加強人力資源會計管理,重新認識企業人力資源,重視人力資本投資,開發人力資源,促進企業發展
1.重視企業的人力資本產權
人力資源會計管理的對象是人力資源的價值運動,貫穿于員工的錄用、考核評估、薪酬分配及培訓開發等各個環節。企業應對人力資源予以資本化,對其經濟活動進行分析,了解其增減變動情況對整個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幅度,便于進行及時有效的調度。目前部分企業存在用人多、工作效率低、投資回報率低、技術更新慢、可持續發展基礎薄弱等問題。這些只是表象,深究其原因,則是由資產所有制、管理者、勞動者在認識上存在很大的差距造成的。只有以權益為中心,把所有制、管理者、勞動者三者的'權益聯系起來,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合理配置的效用,集體負責地對現有資產進行科學有效的市場運營,才能不斷產生收益。首先,必須通過貨幣計量手段明確勞動者對企業投入的勞動力不能再簡單地核入成本費用,而應列入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其次要量化分析人力資源對企業的貢獻程度,并依此劃分等級作為勞動者的貢獻收入,體現多勞多得的原則,維護人力資源權益,提高勞動者的地位,從而帶動其積極性和創造性。
2.重視人力資本的投資、開發,促進企業資源優化
在實際管理工作中,真正重視“以人為本”,樹立人力資本意識,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力度,制定并實施正確的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計劃,培養人力資本優勢。首先,人力資本投資包括為了提高人力資源素質的各種投資,主要是教育投資。通過不斷更新知識、提高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以確保培訓效果。這就需要以適當的比例,將企業物力資本投資向人力資本投資轉移,并建立健全完善的人力資本投資、保障和激勵機制。其次,改過去缺乏對教育投資效率和回報的分析,變為由人力資源部門和財務部門共同參加的人力資源會計管理組織評價機構。第三,對人力資源成本和價值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對人力資本投資收益進行分析、評價、決策,增強各級管理者對人力資源的重視和投資意識。
三、人力資源會計核算的模式
相對于實物資產來說,人力資本存在一定的隱蔽性及難以計量性,不僅計量成本高,計價過程也較難掌握。因此必須拓展人力資源的計量方法,對人力資本的投入產出、變動情況進行量化分析,使其具有客觀性和可靠性。人力資源會計核算有兩種模式:即貨幣性價值模式和非貨幣性價值模式。后者反映的是貨幣指標無法揭示的人力資源在能力、品格、事業心、工作熱情和對企業的忠誠度等方面的信息。而貨幣性價值模式從計量在取得、開發和保護人力資源方面的投資,利用人力資源的創新能力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到員工離職、管理混亂、怠工等使企業所蒙受的經濟損失做為企業人力資源的計價依據,主要適用于企業中高級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才的管理。
在對人力資源成本和價值進行貨幣量化分析時,還應對非經濟因素,如工作能力、品格、事業心和對企業的忠誠度等進行模糊計量和綜合測度,將其進行數量等級化和定性化描述,這樣反映的信息,即可鼓勵管理者保護企業的人力資源,又可為其提供評價方法,將人力資源增加和創新所評估的成本和實際成本相比較,根據二者之間的差別評價人事部門的工作效率,人事部門也可通過計算人力資源投資增減情況,來檢查人力資源的保護程度,從而形成一套完整的人力資源錄用、考核評價、薪酬分配及上下調整的機制。
管理會計論文9
[摘要]近年來,隨著醫療事業的快速發展,醫院財務管理事務日趨復雜,為了使用計算機技術合理地做好財務管理工作,本文主要對醫院財務管理系統的設計進行了探討,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
[關鍵詞]醫院財務管理 設計
0、引言
21世紀,計算機技術迅速發展,為醫院信息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計算機的海量存儲、快速處理、精確的計算等優點在信息管理系統中表現得越來越突出,在會計、醫學等方面的發展也在突飛猛進。
近年來,激烈的市場競爭對醫院會計電算化產生巨大的影響,并提出了日益迫切、強烈、多層次的要求,醫院要生存,就必須把提高經濟效益當成中心任務來抓,向管理要效益。因而,一個好的財務管理系統顯得特別重要。
1、財務管理系統功能
醫院財務管理系統主要包括系統設置、賬簿管理、憑證管理、統計匯總、結賬及報表、銀行對賬、資金管理等主要部分。財務管理系統和醫院各個科室的數據互聯,做到全院數據共享。通過對功能模塊的操作提供財務分類,憑證管理,收費項目管理,報表管理,收入和核算表設置以及各科室信息的處理等監管業務功能。涉及到醫院人、財、物的所有操作都以靈活的報表格式來呈現匯總的結果。
2、ERP原理在財務管理系統中的應用ERP(企業資源計劃)是由美國Garter Group Inc.咨詢公司首先提出的。ERP的形成大致經歷了4個階段:基本MRP(物料需求計劃)階段、閉環MRP階段、MRP-II(制造資源計劃)、ERP形成階段。
它是當今國際上先進的管理模式。其主要宗旨是對企業所擁有的人、財、物、信息、時間和空間等綜合資源進行綜合平衡和優化管理,協調企業各管理部門,圍繞市場導向開展業務活動,使得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全方位地發揮足夠的能力。
由于ERP系統的財務管理是集成信息的財務管理,它集成了所有與企業有關的財務活動,因而它比單一的計算機財務系統具有集成度高、信息處理及時等優點。
3、財務管理系統功能設計
ERP系統的財務與單一化的財務軟件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的數據集成化程度高。ERP系統處理的業務基本涵蓋醫院所有的經濟業務,其中經濟活動過程的數據來自各個業務子系統,這是集成化財務系統與單一財務系統的主要區別,也是主要優點。這里主要介紹EFMIS(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著重體現在數據集成共享、系統功能研究及設計上。
3.1數據集成共享
EFMIS軟件與單一化財務軟件的'很大不同在于ERP財務管理的集成化。這種集成化不僅體現在財務系統內部之間,而且還要保證財務管理與供應鏈中的其他系統緊密結合。HIS(醫院信息系統)主要包括臨床部分(如門診醫生工作站等)、收費部分(如門診掛號分系統等)和成品管理部分(如藥品管理等)。EFMIS系統避免重蹈財務軟件忽視管理的覆轍,在設計上,數據庫服務器存儲整個HIS系統的所有數據記錄,為數據共享做好準備。EFMIS直接讀取其他分系統的原始數據,這種方式盡量減少數據的傳輸次數,避免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出現失誤,從而保證共享數據的不失真和完整性。
3.2實時數據加強管理
系統主動獲取數據,改變傳統被動接受數據的模式,提供原始數據。傳統的會計軟件都提供自動轉賬的功能,各個子系統定時主動向財務提供本系統的統計匯總信息,這些匯總的數據只有在一個會計階段結束后,各個分系統的匯總結果才能出來。而且,各個分析系統的數據都是經過匯總加工的,而非原始數據,導致在進一步的財務核算、預算的時候“數據失真”,造成數據出現隱含的“非真實性”。為了避免這個現象,EFMIS采取了另一種操作模式:變被動為主動,即EFMIS中的數據不再是被動地從其他模塊中接受數據,而是主動去取數據,充分發揮網內的數據共享的優勢。主動獲取原始數據,避免從既定統計匯總信息中獲取加工后的數據,以保證數據的真實性。
數據集成共享,系統提供實時資源信息,管理做到實時監控。系統設定常用的統計核算功能,提供每月的統計、核算,以滿足不同情況下的不同需求。EFMIS系統不僅提供了常用數據匯總的查詢、打印功能,而且為高層管理人員提供了自定義的查詢統計功能,查詢的數據來源于實時的原始數據。
3.3系統功能設計
EFMIS主要用于管理醫院人、財、物等相關的各項數據,其中以經濟活動為主。負責醫院編碼的維護、賬戶的啟動;憑證管理,建立科目字典(如101現金類,106銀行存款,111應收住院病人醫藥費等,按照《醫院會計制度》規定,科目不允許醫院私自改動,每項憑證都要歸類為相應的科目;根據憑證自動完成轉賬功能;根據賬簿完成結賬及輸出相應的報表;查詢各個相關部門的實時數據;完成銀行對賬等功能。設計時,要兼顧信息的完整性。
4、數據庫設計
數據庫的設計是指數據庫中各個表結構的設計,包括信息保存在哪些表格中、各個表的結構如何及各個表之間的關系。
4.1數據庫設計原則
數據庫設計是信息系統開發的關鍵,不同的設計方案將影響數據的訪問方式及編程效率,數據庫設計要遵循以下原則:(1)一致性原則:對數據進行系統的分析與設計,協調好各數據源,保證系統數據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2)完整性原則:數據庫的完整性是指數據的正確性和相容性。要防止合法用戶使用數據庫時向數據庫加入不合語義的數據。對輸入到數據庫中的數據要有審核和約束機制。
(3)安全性原則:數據庫的安全性是指保護數據,防止非法用戶使用數據庫或合法用戶非法使用數據庫造成數據泄露、更改或破壞,要有認證和授權機制。
(4)可伸縮性原則:數據庫結構的設計應充分考慮發展的需要、移植的需要,具有良好的擴展性、伸縮性和適度冗余。
(5)規范化原則:數據庫的設計應遵循規范化理論。
4.2數據庫SOL Server 20xx的約束在數據庫管理系統中,建立和使用約束的目的是確保數據的完整性,約束是SQLServer強制實行的應用規則。它能夠限制用戶存放到表中數據的格式和可能值,約束作為數據庫定義的一部分在CREATETABLE語句中聲明,所以又稱作聲明完整性約束。約束獨立于表結構,可以在不改變表結構情況下,通過ALTER TABLE語句來添加或者刪除。在刪除一個表時,該表所帶的所有約束定義也隨之被刪除。
4.3關系數據庫的規范化設計
關系數據庫設計時是要遵守一定的規則的,尤其是數據庫設計范式。關系數據庫中的關系是要滿足一定要求的,滿足不同程度要求的為不同范式。滿足最低要求的叫第一范式,簡稱1NF。在第一范式中滿足進一步要求的為第二范式,其余以此類推。
4.4數據表格設計
按照上文提出的數據庫設計原則,醫院信息系統的數據表設計嚴格遵守了關系數據庫表的約束以及規范化設計等要求,盡可能地采用了三范式標準。
4.5數據庫在系統功能中的作用體現在大型數據庫系統中,存儲過程和作業管理有很重要的作用。存儲過程是SQL語句和流程控制語句的集合,在運算時生成執行方式,以后再運行時其執行速度很快。SQLServer 20xx不僅提供了用戶自定義存儲過程的功能,而且也提供了許多可作為工具使用的系統存儲過程。
5、小結
本文根據ERP原理,對系統進行了設計,完全滿足系統的數據集成要求,能夠做到對整個醫院信息系統相關的人力、物力及財力進行實時管理與監控,達到了本系統設計和開發的目標與效果。
參考文獻
[1]周金華.會計電算化與會計信息化.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xx,(2):137-140.
[2]王嫻,劉輝.BS與CS體系結構的應用研究.信息技術,20xx,(6):53-54.
[3]趙海紅.數據庫技術淺析.遼寧師專學報,20xx,8(2):26-27.
[4]薛宗峰.淺析現行醫院會計制度.實用醫技雜志,20xx,13(16):27-28.
管理會計論文10
論文題目: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問題探討
一、研究本課題的背景及意義
我國于XX年2月15日發布新的會計準則并且已經與XX年1月1日率先在上市公司開始實行。新準則與原投資準則在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有較大的變化,由于新準則中引入了公允價值的計價方法并且要區分不同方式下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我們研究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對投資業務處理具有重要意義。
二、論文大綱
1 緒論
1.1 國內外研究狀況
1.2 研究意義
1.3 研究方法
2 新準則下的長期股權投資
2.1 新準則下長期股權投資的.內容及其使適用范圍
2.2 新準則下長期股權投資形成的不同方式
3企業合并下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
3.1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3.1.1 初始計量的基本原則
3.1.2 賬務處理
3.2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3.2.1 初始計量的基本原則
3.2.2 賬務處理
4非企業合并下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
4.1 以支付現金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
4.1.1 初始計量的基本原則
4.1.2 賬務處理
4.2 以發行權益性證券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
4.2.1 初始計量的基本原則
4.2.2 賬務處理
4.3 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
4.3.1 初始計量的基本原則
4.3.2 賬務處理
4.4 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
4.4.1 初始計量的基本原則
4.4.2 賬務處理
4.5 通過債務重組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
4.5.1 初始計量的基本原則
4.5.2 賬務處理
結束語
三、課題研究的進度安排
本論文將利用10周的時間完成。具體安排如下:
1.XX年11月20至12月20日確定論文題目。
2.XX年 12月25 學生與老師進行交流。
3.XX年12月26日至XX年1月10日)根據論文題目收集資料,完成開題報告。
4.XX年1月11日至3月15日根據開題報告搜集相關資料,完成論文初稿,提交指導教師審閱。
5.XX年3月16至3月29日進行論文期中檢查,并將論文交于老師進行審閱。
6.XX年3月29日至4月20日,論文交于老師批閱并定稿。
7.XX年4月20至23日,提交論文打印稿。
8.XX年4月25至30日,在老師的組織下進行模擬答辯,找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并準備并完成正式答辯。
四、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企業會計準則[r].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XX.
[2]《企業會計準則操作實務(第二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XX,102-131
[3] 侯榮新.淺析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的確定方法[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XX(6):46-47
[4] 吳作鳳.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問題討論[j].中國管理信息化,XX(2):50-52
[5] 劉樹全.淺析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j].稅務與經濟,XX(3):52-54
[6] 彭曉華.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探究[j].會計師,XX(5):28-29
[7] 余興無.淺探新會計準則中長期股權投資會計核算的變化[j].中國管理信息化,XX(6):21-24
[8] 莊小鷗.長期股權投資會計處理案例[j].財會通訊(綜合),XX(4):76-78
[9] 張曉玲.淺談長期股權投資準則的主要變化及其影響[j].煤炭經濟研究,XX(4):65-66
[10] 胡俊坤.新長期股權投資準則
管理會計論文11
[1] 李秀柱. 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J]. 華章. 20xx(18)
[2] 葛家澍,葉凡,馮星,高軍. 財務會計定義的經濟學解讀[J]. 會計研究. 20xx(06)
[3] 劉英輝.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理論與模型構建[J]. 中國商貿. 20xx(05)
[4] 秦高翔. 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J].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xx(01)
[5] 湯偉. 淺談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 市場研究. 20xx(07)
[6] 楊月娟,黃邁. 決策有用觀與受托責任觀問題探討[J]. 企業導報. 20xx(13)
[7] 李玉豐,王愛群.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基于會計價值評價的視角[J]. 長春大學學報. 20xx(05)
[8] 曾雪云. 會計管理活動論的理論涵義--回顧、重述與展望[J].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 20xx(06)
[9] 佟成生,潘飛,吳俊. 企業預算管理的功能:決策,抑或控制?[J]. 會計研究. 20xx(05)
[10] 王揚. 財務會計的本質和特征-基于經濟學視角的分析[J]. 市場周刊(理論研究). 20xx(02)
[11] 程艷. 新形勢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J]. 財會研究. 20xx(02)
[12] 董必榮. 企業對外智力資本報告研究[J]. 會計研究. 20xx(11)
[13] 張瓊.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性研究[J]. 會計之友(上旬刊). 20xx(10)
[14] 朱朝暉,宋潔. 基于平衡計分卡的戰略導向全面預算流程構建[J]. 財會通訊. 20xx(20)
[15] 黃申. 再論財務會計本質[J]. 西安財經學院學報. 20xx(03)
[16] 劉常青. 會計控制系統論的形成與發展--楊時展教授和郭道揚教授學術貢獻的共同結晶[J]. 會計之友(下旬刊). 20xx(02)
[17] 高晨,湯谷良. 管理控制工具的整合模式:理論分析與中國企業的創新--基于中國國有企業的多案例研究[J]. 會計研究. 20xx(08)
[18] 李翔,林樹. 管理會計信息披露及其市場識別--來自中國滬深股市的經驗證據[J]. 財經研究. 20xx(07)
[19] 商思爭. 作為記錄的.會計:會計管理活動論的歷史分析和邏輯證明[J]. 財會通訊(學術版). 20xx(11)
[20] 明雄.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可行性分析[J]. 西南金融. 20xx(11)
[21] 李琳.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不宜融合[J]. 中國農業會計. 20xx(09)
[22] 劉亞錚,蔣振威. 論ERP管理系統對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合二為一的影響[J]. 湖南商學院學報. 20xx(04)
[23] 馮雪蓮,湯小青. 傳統的預算、改善的預算與超預算的協調功能[J]. 管理世界. 20xx(08)
[24] 余恕蓮,吳革. 管理會計的本質、邊界及發展[J]. 經濟管理. 20xx(06)
[25] 李翔,馮崢. 會計信息披露需求:來自證券研究機構的分析[J]. 會計研究. 20xx(03)
[26] 陸建橋,隋春平. 當代財務會計發展的歷史觀察與深層思考--《美國會計準則及其環境:75年發展歷史的二元研究》述評[J]. 財會通訊. 20xx(12)
[27] 井尻雄士,陸建橋,隋春平. 美國會計準則及其環境:75年發展歷史的二元研究(下)[J]. 財會通訊. 20xx(11)
[28] 井尻雄士,陸建橋,隋春平. 美國會計準則及其環境:75年發展歷史的二元研究(上)[J]. 財會通訊. 20xx(10)
[29] 王勇志. 中美財務會計本質觀的比較與評價[J]. 科技創業月刊. 20xx(08)
[30] 楊珊華. 經濟利益論:財務會計本質的再認識[J]. 財會通訊(學術版). 20xx(06)
[31] 王化成,劉俊勇. 企業業績評價模式研究--兼論中國企業業績評價模式選擇[J]. 管理世界. 20xx(04)
[32] 胡玉明. 管理會計發展的歷史演進[J]. 財會通訊. 20xx(01)
[33] 葛家澍,杜興強. 當代財務會計的發展趨勢[J]. 財會通訊. 20xx(10)
[34] 劉運國. 論管理會計定義的變遷[J]. 內蒙古財會. 20xx(07)
[35] 葛家澍. 財務會計的本質、特點及其邊界[J]. 會計研究. 20xx(03)
[36] 徐玉德,黨英,卜會良.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研究[J]. 財經問題研究. 20xx(12)
[37] 于增彪,梁文濤. 現代公司預算編制起點問題的探討──兼論公司財務報告的改進[J]. 會計研究. 20xx(03)
[38] 鮑芳,王志慶,王耕,干頻,高文慶. 建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模型初探[J]. 財會通訊. 20xx(02)
[39] 胡玉明. 21世紀管理會計主題的轉變--從企業價值增值到企業核心能力培植[J]. 外國經濟與管理. 20xx(01)
[40] 胡玉明. 二十世紀管理會計的發展及其未來展望[J]. 外國經濟與管理. 1999(05)
篇二:管理會計論文參考文獻范例
[1] 鄧桂清. 走出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內容重疊的困惑[J]. 中國集體經濟. 20xx(10)
[2] 劉明. 試析管理會計學科體系的重構[J]. 科技資訊. 20xx(34)
[3] 胡玉明,葉志鋒,范海峰. 中國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1978年至20xx年[J]. 會計研究. 20xx(09)
[4] 宮昕璐,張媛. 管理會計理論研究綜述[J]. 財會通訊(學術版). 20xx(04)
[5] 高晨,湯谷良. 管理控制工具的整合模式:理論分析與中國企業的創新--基于中國國有企業的多案例研究[J]. 會計研究. 20xx(08)
[6] 余緒纓. 關于培養高層次管理會計人才的認識與實踐[J]. 財會月刊. 20xx(22)
[7] 余緒纓. 管理會計學科建設的方向及其相關理論的新認識[J]. 財會通訊(綜合版). 20xx(02)
[8] 于增彪,王競達,袁光華. 中國管理會計的未來發展:研究方法、熱點實務和人才培養[J].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 20xx(01)
[9] 郝桂巖. 對管理會計規范化的幾點思考[J]. 財會月刊. 20xx(27)
[10] 李艷. 管理會計規范化的本質研究[J]. 特區經濟. 20xx(07)
[11] 頡茂華. 管理會計理論框架及其要素的構建[J]. 財會通訊(學術版). 20xx(05)
[12] 王斌,高晨. 論管理會計工具整合系統[J]. 會計研究. 20xx(04)
[13] 余緒纓. 現代管理會計新發展的主要特點[J]. 財會通訊. 20xx(05)
[14] 余緒纓. 現代管理會計研究的新思維[J]. 財務與會計. 20xx(02)
[15] 胡玉明. 管理會計發展的歷史演進[J]. 財會通訊. 20xx(01)
[16] 杜穎,張佳林. 經濟增加值在企業業績評價中的應用[J]. 財經理論與實踐. 20xx(01)
[17] 《管理會計應用與發展典型案例研究》課題組. 我國集團公司預算管理運行體系的新模式--中原石油勘探局案例研究[J]. 會計研究. 20xx(08)
[18] 王斌,李蘋莉. 關于企業預算目標確定及其分解的理論分析[J]. 會計研究. 20xx(08)
[19] 《管理會計應用與發展的典型案例研究》課題組,林斌,劉運國,譚光明,張玉虎. 作業成本法在我國鐵路運輸企業應用的案例研究[J]. 會計研究. 20xx(02)
[20] 胡玉明. 21世紀管理會計主題的轉變--從企業價值增值到企業核心能力培植[J]. 外國經濟與管理. 20xx(01)
[21] 王斌. 企業預算管理及其模式[J]. 會計研究. 1999(11)
[22] 余緒纓. 再論現代管理會計的特性[J]. 財會通訊. 1999(06)
[23] 余緒纓. 論管理會計的技術觀與社會文化觀[J]. 財會月刊. 1998(07)
[24] 何建平. 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運用透視[J]. 會計研究. 1997(06)
[25] 孟焰. 論管理會計的規范化[J]. 會計研究. 1997(03)
[26] 余緒纓. 現代管理會計的新發展[J]. 財會通訊. 1992(04)
[27] 孟焰. 試論當前我國管理會計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 中央財政金融學院學報. 1991(03)
管理會計論文12
一、做好企業基礎會計業務的必要性
1.賬簿設置和會計科目運用存在問題
一些企業由于財務管理薄弱,會計人員專業素質差,造成賬簿使用和記載不規范,出現科目混淆使用,沒有按照會計科目核算的內容進行核算。比如:應收賬目和預收賬目混淆;應付賬目和預付賬目混淆,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科目混淆等。一些民營小企業只設有總賬,沒有明細賬,有的只有電子賬,沒有手工賬,沒有做到兩賬并行等。
2.企業固定資產登記和管理不規范。一些企業對固定資產沒有登記造冊和定期清點,管理不規范,導致固定資產損壞和流失嚴重。這種現象在國企、民營企業中普遍存在,有的只有總賬沒有實物保管賬;有的已經報停的固定資產沒有及時報廢,仍在使用;有的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不準確,隨意調整折舊年限等問題。
3.資金管理存在大額支現現象
有的企業由于缺乏對資金管理控制能力,在現金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具有大額現金支取現象;有的未經批準坐支現金;有的存在超額支付現金現象。
4.會計報表失真現象嚴重
會計報表失真情況有許多種,一是原始憑證失真。有些企業將一些非法的會計業務變成“合法”的會計業務,采用將原始憑證填寫不規范、不完整,甚至制作假的原始憑證。二是記賬憑證失真,主要是記賬科目填寫錯誤就會造成企業資金收支渠道不能夠正確地被劃分,對生產成本、費用、企業資產和生產效益的界限混淆,造成與真實情況大相徑庭,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另外,財務賬目管理混亂,也會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5.會計檔案管理不規范
會計檔案管理是會計管理中的基礎性環節。但是,在現實操作中,很多企業沒有認識到會計檔案管理的重要性。企業決策者和財務人員并沒有對會計檔案館給予充分的重視。一些企業會計檔案管理混亂,歸檔不及時、不規范,個別檔案不整齊、不完整,整理、歸檔程序不規范,不按規定進行整理和歸存,檔案缺失嚴重。
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
1.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缺少執行力
會計管理的效果決定了企業財務管理的水平。我國企業在發展運行過程中,因起步較晚,會計基礎工作的整體管理水平參差不齊。財務管理制度滯后,不適應新形勢要求,財務管理辦法不更新,不符合財經法規要求,制度建立健全不及時,落實和執行財務管理制度不徹底,流于形式。
2.企業領導對基礎會計業務工作認識不足
主要是領導對企業會計基礎工作重視程度不夠,認為基礎會計業務就是收款、付賬、核算、發放工資,對企業生產沒有多大影響,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產效益上。對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和學習不重視,認為會計管理沒有新的科學方法,培訓學習只是花錢娛樂,作用不大。
3.會計人員自身素質原因
導致會計基礎業務存在很多問題的原因除了管理和制度問題外,就是會計人員個人素質的因素。一些企業由于在會計招錄過程中,摻雜了許多領導的個人因素,招聘一些素質低、業務差、沒資質的人員進入會計隊伍,企業又疏于管理、缺乏培訓,導致會計隊伍素質偏低。
4.監督力度和懲罰力度不夠
監督和懲罰作為一種強制性手段,對于財務管理具有一定的約束力。財務監督分為企業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現階段,一些企業領導層充當了財務人員的保護傘,很大程度上阻撓審計部門工作,造成監督力度不夠,基礎會計業務素質差等問題。
三、加強會計管理中基礎會計業務的對策和方法
1.加強企業領導對基礎會計業務工作重視程度
會計管理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工作,對于企業的經營活動和管理活動都具有重要意義。企業領導層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重視會計管理基礎業務,正確認識到基礎會計業務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把加強會計管理、使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分管領導要重點抓業務建設,從上至下,將基礎會計業務重點抓起來,讓會計工作成為企業可靠的服務保障。企業領導要實行首長負責制,明確會計業務責任領導,并承擔領導責任,讓企業領導增強財經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推動會計工作的規范發展。
2.提高財會人員業務素質,樹立正確價值觀
一是要加強對會計證的管理。要對會計證培訓班資格進行審批,對師資及教學質量進行考核和監督,保證會計證的權威性和嚴肅性。二是要重視會計人員專業技術資格的聘任和年度考核工作。三是要嚴把會計人員準入門檻,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制定嚴密的招錄方法、堅決杜絕走后門、走人情現象。四要經常進行會計人員崗位上繼續教育,提高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
3.建立健全財會管理制度,提升落實和執行能力
對會計工作實施規范化、科學化、專業化管理,是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的標志,也是提升企業綜合實力的表現。依照《會計法》要求,結合企業工作實際制定《會計管理制度》,并隨著經濟內部而不斷更新和完善,用制度來促進基礎會計業務工作,使企業會計工作逐步實現規范化和制度化。同時,要加強對制度落實的嚴肅性,讓制度更好地發揮管理、制約和激勵的作用,可以建立必要的檢查和獎勵制度,來體現制度的嚴肅性。
4.完善內部審計制度,加強外部監督工作
一是內部控制,加強會計監督是做好基礎會計業務工作的重要保證,企業單位應該抽調財務專業人員成立檢查小組,做好企業內部會計基礎工作的自查環節,明確崗位責任和各級經濟業務的處理程序,起到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作用。二是外部督查,由政府部門委派審計部門檢查,重點是對企業賬目、科目、賬簿、原始憑證、會計報表等進行審計檢查,來體現會計基礎業務工作的成效性。
5.嚴肅法律制度,加大懲處力度
目前在我國企業制度建設中,企業管理正處于日漸完善的局面,但是,對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的立法和執行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在這樣的形勢下,企業需要自主思考,樹立守法意識,加大執法力度,落實財經紀律。堅決抵制、揭露和查處經濟活動中違法違紀行為,并加大會計違法違規的查處力度,重磅出擊,依照相關規定嚴肅處罰,用法律的懲處作用來維護良好的財經工作秩序。對違規者不但要進行經濟處罰,還有進行行政處罰,吊銷會計資格證,不得在原公司留任等處罰。用懲治的手段讓會計人員不敢違法,實現法治與經濟的相互促進。
四、結語
我國正處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繼續深化改革的政策給予了企業機遇和挑戰。企業在面臨前所未有的經濟模式轉變過程中,應該提升的方面很多。但是,企業的根本動力在于內部制度與外部經濟環境的充分融合。會計管理應該得到企業決策者的明確認知和充分重視,將會計基礎業務規范化作為企業長期管理和考察的目標,以真實有效的財務信息,給予企業發展的指引。新經濟時代已經到來,信息化建設與管理是企業充分利用資源,合理使用資源的重要平臺。因此,要轉變觀念,適時溝通,使會計管理工作成為企業發展的基礎性動力,為實現我國企業參與社會化大生產提供智力支持。
管理會計論文13
1中國郵政推行管理會計的必要性
1.1緊抓機遇,適應外部形勢的需要。
《意見》指出,為適應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必須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隨著《意見》的發布,培育和發展管理會計將成為打造中國會計工作“升級版”的重點工作,管理會計被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長期以來,我國企業管理會計的推行一直受到外部環境的制約。與財務會計相比,管理會計缺乏科學系統的理論體系和方法體系。在管理會計革新的浪潮中,中國郵政有必要強化管理會計的應用,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這也是郵政適應外部經濟形勢變化,轉變自身發展模式的需要。
1.2加快轉型升級,實現精細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當前,中國郵政正處于深化改革的攻堅期、加快轉型的關鍵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中國郵政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型升級,實現從依靠生產要素投入推動發展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從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發展速度和效益的統一。中國郵政要實現轉型升級,應當通過實施精細化管理來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而郵政多板塊、多產品、多環節、多元化經營的企業特點決定了必須通過推行管理會計來解決管理模式過于粗放的弊端。管理會計在郵政的運用有助于充分發揮管理會計服務決策和參與管理的職能,提振決策的科學性,提高管理的精細化程度,增強郵政核心競爭力和價值創造能力,為郵政邁向轉型升級、實現穩健經營奠定堅實的基礎。
1.3中國郵政管理會計應用現狀多年來,中國郵政為管理會計的推行做出了努力,主要表現在推行損益核算制度、建立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和實施績效考核管理。
1.4推行損益核算制度。
內部損益核算作為管理會計發揮作用的基礎性工作,是管理會計體系最本源的內容,而責任部門、環節和產品的損益信息一直以來都是企業賴以決策的重要信息。郵政公司目前從事的業務包括函件、包裹、報刊、機要通信、集郵、代理金融、代理速遞物流、分銷配送等,存在業務多樣性、復雜性和跨度大的特點。同時,郵政多項業務共用郵政營業、網運和投遞平臺,這就使得準確清分各業務的收支成為郵政提高管理精細化程度的必然要求。中國郵政損益核算制度以責任中心為核心,以具體的業務類型和產品項目為主體,對其所負責的經濟活動直接發生的成本費用進行核算,從而為內部管理提供決策有用信息,同時為中國郵政調整業務結構、優化資源配置打下基礎。從20xx年推行省(區、市)內責任中心核算開始,中國郵政損益核算制度一直隨著管理需求和企業改革在逐步完善。同時,也嘗試在責任中心核算的基礎上,對重點產品和環節進行贏利性分析。
1.5建立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預算作為企業管理控制的基礎性手段,是管理會計計劃和控制職能得以有效發揮的關鍵。中國郵政從20xx年開始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從流程上來看,可以分為目標確定、預算編制、預算匯總審批、預算執行監控、預算分析、預算調整、預算考核7個環節。以此為支撐,中國郵政初步建立起以利潤目標為導向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中國郵政以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為依托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管理能力,在管理實踐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1.6實施績效考核管理。
管理會計事后控制和考核職能的發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績效考核管理。在這方面,中國郵政基本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備的年度績效考核體系,考核指標以業務發展、經營效益和郵政服務質量等指標為主。中國郵政還對。▍^、市)公司、控股子公司制定了三年期經營績效考核辦法,建立起長效激勵機制。中國郵政績效考核管理制度,對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對中國郵政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建議
盡管中國郵政對管理會計的應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在實踐中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信息化基礎差,決策支持及時性和有效性不夠,管理會計體系的'系統性和整體性不強等。中國郵政應當適應外部環境的發展需要,結合自身特點,運用更加科學的管理會計方法,提高管理的精細化程度。
2.1全面推進郵政財務信息化建設。
加強信息化建設是推行管理會計體系的前提?v觀歷史,會計的發展與信息化息息相關,管理會計的產生及拓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信息化的推廣。中國郵政應當以信息化手段為支撐,加快實現業財一體化,推動管理會計職能的有效發揮;扎實推進信息化引領的科技興郵戰略;將管理會計信息化需求納入中國郵政信息化建設規劃,通過推進ERP系統實施進程推動管理會計在郵政的應用。在財務信息化及專業化分工的基礎上,中國郵政應當有步驟地推進會計集中核算。一方面,加強財務內部的專業化分工,提高會計核算的規范性和標準化,為管理會計的應用提供可靠的數據保證。另一方面,加快財務職能轉變,使財務職能從原來的注重核算向注重管理決策拓展,促進管理會計職能的有效發揮。
2.2完善損益核算體系。
從郵政損益核算的現狀來看,業務的損益核算還不夠精細,各個業務之間的收支清分依然很不到位。企業內部發生的成本很大一部分被列支在綜合費用中,沒有清分到各個業務主體,這使得損益核算在郵政經營管理中發揮的作用大打折扣。中國郵政有必要采用作業成本法等更加科學合理的計算方法,推動各業務之間收入和成本費用的清分。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制定合理的綜合成本分攤動因,使成本的清分更加精細化。另一方面,在內部主體間成本轉移價格的測算中注重引入市場機制,以市場價格為依據制定更加合理的結算價格。
2.3深化全面預算管理,提升財務管控水平。
中國郵政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存在著預算編制方法單一、參與程度低、考核指標片面等弊端。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中國郵政應當深化全面預算管理制度,以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為依托,注重發揮預算管理控制的職能,使全面預算成為實現郵政發展目標的抓手。首先,全面預算不僅僅是財務行為,更是集業務預算、投資預算、資金預算、利潤預算、工資性支出預算以及管理費用預算等于一體的綜合性預算體系。因此,預算編制和執行過程的全員參與對于預算管理的成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郵政企業應從強調預算全員參與入手,明確經營單位、財務部門、業務部門、支局所等基層機構及其負責人在全面預算中的角色和責任,實現權責對應,提高預算編制的質量和預算執行的效果。其次,全面預算管理控制職能的發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面預算各環節的緊密配合。中國郵政應當從全面預算各個環節入手,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以發展戰略為導向,合理確定預算目標,運用科學方法指導預算編制工作;加強預算的監控和分析,建立預算動態調控機制;將預算應用到考核機制中,建立起全面預算評價考核體系。再其次,從預算方法上,應加大財務標桿的應用力度,逐步從以歷史為基礎的預算向零基預算過渡。
2.4完善績效考核制度。
雖然郵政目前的績效考核體系涉及內容比較全面,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其思想和內容與郵政轉型升級的進程還有一定差距。下一步,中國郵政有必要完善對下屬單位的績效考核制度,突出經濟效益和企業戰略在績效考核中的地位,堅持效益導向和責、權、利相匹配的原則,使考核指標更加合理化,完善考核體系。從長遠來看,中國郵政應當引入科學的績效考核方法,如平衡計分卡。平衡計分卡作為一種較為全面的績效考核方法,其基本指導思想是,績效考核應以組織戰略目標為核心,兼顧長短期利益,注重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處于轉型升級期的中國郵政可以運用平衡計分卡的理念,以戰略目標為導向,分別從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和學習與發展四個維度設計郵政績效考核體系,充分發揮績效考核服務管理、支撐發展的激勵作用。
3結語
綜合來看,中國郵政管理會計體系的構建必須以財務信息化手段為支撐;采用更加科學和精細的方法推進內部損益核算工作,從而為決策提供更加準確的信息;通過全面預算和績效考核等手段發揮管理控制職能,實現精細化管理。管理會計在郵政的應用必將對郵政產生深遠的影響,推動中國郵政由粗放式增長向集約式增長轉變,助力郵政改革創新和轉型升級,使中國郵政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作者:胡爾綱 張超 單位: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財務部
管理會計論文14
一、論文選題的動因(背景或意義)
資金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企業集團作為若干企業組成的經濟聯合體,最重要的聯結紐帶是資金。在企業集團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理財目標的情況下,以資金管理為中心具有較為充分的理論依據與實踐依據。由于企業各方面生產經營活動的質量和效果都可以綜合地反映在資金運動中,有效合理地組織資金活動,對于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企業只有加強資金管理,合理組織資金供應、降低資金成本、加快資金周轉、優化資金控制和監督機制,才能促進企業現金流的良性循環和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因此現代企業集團在資金管理方面選擇適當的資金管理模式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現實問題。
二、論文擬闡明的主要問題
本論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問題與模式,以提高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效率,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目標。論文的構思建立在現代企業理論和財務管理理論的理解基礎上,論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探討企業資金管理的'內容和作用,指出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再著重分析企業集團資金管理所面臨的突出問題以及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提出多種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模式,并對它們的適用性和現實中優缺點進行分析比較,從而試圖提出作者自己對于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建議。
本論文主要采用規范研究的邏輯方法,同時結合案例分析、數據分析、圖表分析進行了論證。本文的基本觀點是選擇合適的資金管理模式有利于企業集團的資金配置效率,有利于解決企業集團在資金管理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
三、論文提綱
四、論文工作進度安排
序號論文各階段內容時間節點
12008.9.10選題
22008.10.5確定論文題目
32008.10.10開始寫開題報告
42008.11.1開始寫論文初稿
52009.2.28完成論文初稿
62009.3.30論文定稿
72009.5.15論文答辯
五、主要參考文獻及相關資料
[2]伍柏麟。中國企業集團論。[M],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3]袁琳。論企業集團化與財務管理集中化。[J],《會計之友》,20xx年第9期。
[4]馬學然。樹立資金管理的三個理念。[M],《經濟師》,20xx年第1期。
[5]趙東方。集團結算中心結算系統的構建。[J],《財會月刊》,20xx年第19期。
[6]任勇。財務結算中心:集團公司集中管理內部資金的有效方式。[J],《財會通訊》(綜合版),20xx年第13期。
[7]于增彪、梁文濤,F代公司預算編制起點。[J],《會計研究》,20xx年第8期。
[8]張芳。論企業集團的未來財務管理模式。[J],《上海會計》,20xx年第4期。
[9]陸正飛。論企業集團化與財務管理集中化。[J],《財會通訊》,20xx年第9期。
管理會計論文15
題目:基于數據挖掘的戰略管理會計若干問題研究
目 錄
第1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義
1.2研究內容及創新點
1.2.1主要研究內容
1.2.2創新點
1.3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3.1研究方法
1.3.2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獻綜述
2.1信息技術對會計影響的相關研究
2.2數據挖掘與戰略管理會計相結合的研究綜述
2.3數據挖掘與企業競爭環境分析相結合的研究綜述
2.4數據挖掘與企業危機預警相結合的研究綜述
第3章 相關理論基礎
3.1信息論與系統論
3.2決策支持系統
3.3商務智能
3.4競爭情報系統
3.5數據挖掘
3.5.1數據挖掘的內涵
3.5.2數據挖掘的功能
3.6戰略管理會計
第4章 數據挖掘與戰略管理會計的關系
4.1戰略管理會計相關性面臨的挑戰
4.2數據挖掘對提升戰略管理會計信息相關性的分析
4.3數據挖掘應用于戰略管理會計的可行性分析
4.4數據挖掘應用于戰略管理會計的原則
第5章 基于數據挖掘的戰略管理會計體系框架
5.1建設目標
5.2總體架構
5.3實施流程
5.3.1數據挖掘的一般過程
5.3.2數據挖掘應用于戰略管理會計的實施流程
5.4實施保障
第6章 基于數據挖掘的企業競爭環境分析
6.1企業競爭環境分析的內容
6.2數據挖掘在企業競爭環境分析中的'作用
6.3數據挖掘應用于企業競爭環境分析的流程
6.3.1定義問題
6.3.2確定信息源
6.3.3信息搜集和整理
6.3.4實施數據挖掘
6.3.5結果分析與表達
第7章 基于數據挖掘的企業危機預警
7.1企業危機預警的內容
7.2數據挖掘在企業危機預警中的作用
7.3數據挖掘應用于企業危機預警的流程
7.3.1提出企業的預警需求
7.3.2選擇預警信息源
7.3.3資料的收集與加工
7.3.4實施數據挖掘
7.3.5預警報告
7.3.6預警反饋
第8章 總結與展望
8.1總結
8.2研究不足與展望
【管理會計論文】相關文章:
管理會計論文07-15
管理會計論文提綱11-28
管理會計論文:高校財務管理調研報告05-16
淺談管理會計在企業的應用的管理會計論文12-02
[合集]管理會計論文15篇07-15
優秀管理會計論文參考文獻12-02
管理會計論文參考文獻推薦03-22
成本責任流管理模式探索會計論文04-01
預算會計論文05-23
會計論文的結構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