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控問題探究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以及企業生產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及時、準確地識別和控制風險已成為企業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整理推薦的一篇關于稅務風險研究論文范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摘 要 近年來,許多大型企業由于對涉稅事項處理不當,不僅導致企業面臨嚴厲的稅務處罰,而且還影響了企業的聲譽,因此,許多企業越來越重視對稅務風險的控制。報業集團作為文化企業,一方面,由于《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文件的出臺,報業集團的許多業務活動都可以享受相關的優惠政策;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報業集團都是“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管理模式,其在處理涉稅事項時面臨較大的稅務風險。
本文以稅務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理論為基礎,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對 A 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進行了分析,并對完善集團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提出了建議,以指導集團在實際經營過程中有效的控制稅務風險。
本文首先對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進行了概述,分別對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目標及主要內容進行了介紹;然后在此基礎上,基于 A 報業集團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分別從稅務風險控制環境、各主營業務活動中稅務風險識別、稅務風險評估、稅務信息與溝通、以及稅務風險監控與反饋五個方面,對A 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現狀進行了分析,指出了 A 報業集團當前存在的稅務風險;最后,對完善 A 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提出了建議:建立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管理機構、將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納入績效考評機制中、建立健全稅務培訓機制以完善 A 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控制環境,準確識別 A 報業集團在各主營業務活動中的主要稅務風險點,健全 A 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完善 A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信息與溝通機制,以及建立 A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匯報與監控機制。
關鍵詞: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
第 1 章 緒 論。
1.1 選題背景與意義。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以及企業生產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及時、準確地識別和控制風險已成為企業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納稅作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之一,在我國稅收體制不斷完善的情況下,建立完善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對于企業的風險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所謂稅務風險,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指企業的納稅行為不符合相關稅收法律法規,未按規定繳納稅款或少繳納了稅款,遭到稅務機關補繳稅款、加收滯納金、甚至面臨刑事處罰的懲處,不僅導致企業利益受損,而且對企業聲譽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另一方面是指由于對與企業經營活動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不了解或理解不到位,導致企業沒有充分享受相關的優惠政策,加重了企業的稅收負擔。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應該主動采取措施,進行稅務風險管理,明確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組織架構和步驟,以及風險識別、評估和控制的方法與技術,這樣才能實現企業整體利益的最大化。
目前,報業集團由于受到“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管理模式影響,其內部控制存在許多不完善和不科學的地方,尤其是在稅務風險控制方面,一方面,大部分報業集團均未設立獨立的稅務部門來專門處理涉稅事項,集團員工的稅務風險意識薄弱,對生產經營活動的處理側重于事后核算,導致集團由于對涉稅事項處理不當面臨稅務機關查處的風險;另一方面,國務院2009年頒布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將文化產業提升為國家的戰略性產業,其重點推進的文化產業中的出版發行、印刷、廣告等活動均屬于報業集團的主要經營業務活動[1],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以“紅頭文件”的形式發布,變動比較頻繁,導致集團由于不了解相關優惠政策承受了較重的稅收負擔。本文以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理論和A報業集團的實際經營情況為基礎,嘗試從稅務風險控制環境、稅務風險識別、稅務風險評估、稅務信息與溝通、以及稅務風險監控與反饋這五方面對A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進行分析,并提出完善A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建議,指導集團更科學合理的控制稅務風險,亦為完善其他企業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提供參考。
1.2 國內外文獻綜述。
1.2.1 國外文獻綜述。
在 2002 年連續發生“安然”、“世界通訊”等財務欺詐事件,出于對大公司及事務所信用的擔憂,美國頒布了《2002 年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簡稱《薩班斯法案》或《SOX 法案》)。該草案首次強調了企業風險管理的全面要求,尤其是404 法案,要求企業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這對當時很多在美國上市的公司產生了巨大的挑戰。盡管當時很多企業意識到稅務風險這個問題,但是對其有清晰理解的并不多,而實施稅務風險管理的企業就更少了。企業稅務風險的研究真正興起于 2003 年美國 COSO 頒布《企業風險管理》草案的之后。
澳大利亞學者Michael Carmody(2003)認為,稅務風險是一種不確定性,它來自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其中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稅收政策的不斷變動,會計核算制度發生變化等,由于這些因素是企業無法掌握和控制的,因此,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實際上是對內部原因的掌控,即企業通過對生產經營活動的合理安排,從而合法納稅,并規避稅務執法機關的檢查以實現繳納最低的稅收。他的這個觀點與國內的稅收籌劃定義相類似[2].
Donald T. Nicolaisen(2003)認為,稅務風險管理是指企業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通過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尤其是內部財務活動的合理安排,使自身獲得的稅收利益最大化的一種管理活動[3].
Tom Neubig(2004)認為,企業在發生納稅義務之前,就應該對自身的生產經營活動或相關投資活動進行系統科學的審查,通過對涉稅事項的事前籌劃與安排,在不引起稅務機關注意的情況下,達到少繳納稅款的目的,實現企業對稅務風險的有效管理[4].
Lourens, Christine M(2007)認為,提高公司內部之間的溝通是稅務風險管理的關鍵,同時,利用SOX框架,公司就可以制定一個可靠的計劃[5].
Georgiana Head(2009)認為,公司稅務風險控制的關鍵是在其成為大問題之前把它解決,他強調公司在稅務風險管理方面一定要注重團隊精神,每個人都可以為公司提出解決方案[6].
1.2.2 國內文獻綜述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以及國內稅收政策的不斷完善,國內學者也開始關注企業稅務風險的管理,他們分別從稅務風險的各個方面提出自己的觀點,大大推動了稅務風險研究的進展。
1.關于稅務風險的定義。
劉蓉(2005)以現行稅法為依據,通過與管理學的交叉融合,在分析公司戰略管理活動中稅收策略問題的過程中指出,稅務風險是指稅務責任的一種不確定性[7].
韓靈麗(2008)從法律的角度指出,稅務風險主要包括:稅務違法風險,非故意行為導致結果違法的稅務風險,稅務擊鼓的責任導致的公司稅務風險,以及客觀上少繳稅的無責任稅務風險[8].
陳秀峰(2009)認為,當前企業稅務風險的種類主要包括:政策風險、業務風險、管理風險和合規性風險[9].
周志國(2010)認為,稅務風險是客觀存在、不可避免的,企業進行有效的稅務風險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提高自身預防稅務風險的意識、建立高素質的稅務人才隊伍、成立專門的稅務風險管理機構、完善風險防范體系和加強企業內外部的信息溝通。[10].
姚華(2011)認為,廣義的稅務風險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方面指企業的納稅行為由于不符合相關稅收法律法規,未按規定繳納稅款或少繳納了稅款,遭到稅務機關的懲處,另一方面指由于企業對與其自身經營活動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不了解或理解不到位,導致企業沒有充分享受相關的優惠政策,加重了企業的稅收負擔;而狹義的稅務風險只包含了第一方面的含義[11].
陳愛姣(2012)認為,企業稅務風險是指企業涉稅行為未能正確有效遵守稅收法規以及因未能充分利用稅收政策或者稅務風險規避措施運用不當而導致企業未來利益的可能損失[12].
2.稅務風險的成因。
李淑萍(2005)認為,影響企業稅務風險的因素主要包括:納稅人納稅行為、國家征稅和企業外部環境的影響[13].
林天義(2010)從大企業的角度,將大企業的稅務風險成因歸納如下幾點:
管理人員納稅意識薄弱,稅務風險防范意識不強;②大企業涉稅問題發雜多樣,客觀上容易產生稅務風險;③稅收政策頻繁變動造成企業稅務風險;④由于稅收籌劃不當而引起稅務風險[14].
陸易(2011)認為,較之中小企業,大企業特別是集團公司的稅法遵從意識和稅法遵從度較高,一般很少存在偷逃稅的故意行為,但大企業的稅務問題還是層出不窮,且金額巨大,甚至要承擔刑事責任,其原因主要是:新稅務法律法規的遵從風險、集團內部交易導致的稅務風險、以及統一稅務管理制度的缺位。[15]
張帆(2011)在基于企業內部控制的基礎上指出,企業稅務風險產生的原因主要是:企業的經營行為不規范,企業的財務行為不規范,以及納稅經辦人員的素質限制和不恰當的納稅籌劃行為。
章映紅(2012)認為,在建立集約高效的財務管理體系的情況下,企業稅務風險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點:①涉稅業務范圍擴大,稅務風險復雜化;②企業辦稅人員精簡,稅務管理粗放化;③報賬員身兼數職,弱化了稅務管理效果;④稅務風險防范意識淡薄,稅務風險過程控制不足;⑤戰略決策權上移,納稅籌劃空間進一步縮小;⑥納稅環境復雜,稅務管理面臨諸多挑戰[17].
李小群,呂成(2012)將公司稅務風險的形成原因概括為四方面:即稅收法律或政策方面的原因、稅收征管方面的原因、公司財務人員方面的原因以及公司內部管理方面的原因[18].
羅威(2012)通過在企業部門之間建立博弈模型,分析部門之間的最優選擇,從企業內部部門之間這個角度解釋企業稅務風險產生的原因[19].
3.稅務風險管理。
范忠山、邱引珠(2002)認為,稅務風險管理是在不違反國家的稅收法律法規的情況下,通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主要包括事前籌劃、事中監控和事后分析總結,不但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獲得盡可能多的稅收利益,而且要使企業的稅務風險維持在較低水平,降低企業遭遇稅務機關處罰的可能性[20].
鄒勇剛(2009)指出,目前大企業稅務管理面臨的突出矛盾是:一方面,企業龐大的組織結構、復雜的經營活動,以及多樣化的經營方式,使得稅務風險管理面臨較大難度;另一方面,目前大部分企業尚未建立有效的內部風險控制機制,對于小部分已建立內部風險控制機制的企業,由于管理機制的不完善,其對稅務風險的管理主要以財務報表的數據為依據,對涉稅事項處理的管理較為薄弱,不利于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21].
彭勃(2010)認為,企業稅務風險是企業的涉稅行為因未能正確有效遵守稅收法規而導致企業未來利益的潛在損失,而對涉稅行為所形成的風險管理就叫做稅務風險管理,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主要是指企業內部控制管理[22].
張曉(2010)認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是指企業為避免其因沒有遵循稅法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財物損失、聲譽損害和承擔不必要的稅收負擔等風險,而采取風險識別、評估、防范、控制等行為的管理過程[23].
曹建新、詹長杰(2010)認為,稅務風險管理應被看做是整體風險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應當由董事會和高管對其進行有效的指導,而不是完全下放給稅務部門并由其進行控制,增強公司的稅務風險意識及將稅務風險納入公司整體風險中進行考慮具有重要的意義[24].
呂丹(2011)認為,稅務風險管理雖然只是企業風險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但稅務事項幾乎貫穿企業經營活動全過程,涉及人、財、物、產、供、銷等各個因素,因此,建立良好的稅務風險管理體制對企業保持競爭優勢非常關鍵[25].
段新怡(2012)從分析大企業的稅務風險特征出發,通過剖析大企業當前稅務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大企業加強稅務風險管理的建議:①提高稅務風險防范意識,從被動管理向主動管理轉變;②建立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從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轉變;③提升稅務風險管理層面,從防風險為主向創效益為主轉變;④建立稅務信息管理系統,為稅務風險管理提供信息基礎和技術保障[26].
4.內部控制。
吳秋聲,徐蕾(2011)認為,作為一個獨立的內部控制因素,管理層理念對企業的內部控制起著主導性作用,它不僅影響了所有員工的內部控制意識,還對已建立的內部控制作用的發揮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是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必須予以充分考慮的重要因素[27].
池國華,關建朋,喬躍峰(2011)認為,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評價系統是確保內部控制體系的有效性的關鍵,文章通過對內部控制評價系統的復雜性進行分析,認為權變、目標導向和經濟性是構建內部控制評價系統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28].
路世誼(2012)分別對企業的全面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這兩個概念進行了闡述,介紹了目前對兩者關系具有代表性的三種觀點,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內部控制內含于全面風險管理是兩者關系發展的主導趨勢[29].
胡靜波,李卜(2012)認為,面對日益復雜的經營環境,將企業的內部審計參與風險管理,即風險管理審計,能有效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風險管理審計的關鍵是在確定風險管理目標以及建立風險管理體系的情況下,通過內部審計找出企業存在的風險隱患,并根據相關的審計報告,采取有效的防范風險的措施[30].
李艷(2012)認為,將內控管理與稅務管理有機結合起來,不僅能有效防范稅務風險,而且還能提升企業的價值和經營安全性,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將兩者有效結合的建議:加強企業的外部環境,加強對稅收籌劃方案選擇的管理,加強對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31].
1.2.3 對已有研究的總結和評價。
稅務風險管理作為企業風險管理的分支,貫穿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隨著安然公司破產案件的爆發以及美國頒布《薩班斯法案》,讓人們開始重新關注稅務風險這個課題。國外學者在稅務風險方面的研究偏重于其內部因素,稅務風險管理主要是從企業內部管理出發。國內學者對稅務風險管理的研究雖然起步較晚,但隨著國家稅務總局 2009 年《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試行)》以及 2011 年《國家稅務總局大企業稅收服務和管理規程(試行)》的頒布,國內學者也確立了以大企業風險為導向的管理模式,并取得了較大進展。但現有文獻在稅務風險管理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對稅務風險管理的概念界定不清,部分文獻把稅務風險管理等同于稅務籌劃,對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理解比較片面;第二,現有文獻對稅務風險的研究偏向于以理論研究為主,與實際案例結合較少;第三,現有文獻關于文化產業的稅務風險研究較少,且大部分研究是從國家的角度,提出為促進我國文化產業健康快速發展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
本文將在立足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分析探討企業稅務風險以及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方法,并將稅務風險控制與報業集團的內部控制相結合,探尋以 A 報業集團為具體案例,提出完善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建議。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本文通過分析 A 報業集團的各主營業務活動存在的稅務風險及其原因的基礎上,提出完善 A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管理的建議,探尋以 A 報業集團為具體案例,分析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在報業集團中的應用意義本文共分為四章:第一章緒論,闡述了本文的選題背景及意義,對相關的國內外文獻綜述進行了梳理,介紹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內容,以及創新點。第二章是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概述,闡述了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目標和主要內容。第三章是對 A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現狀分析,首先,介紹了 A 報業集團的基本情況,包括集團的簡介、涉稅概況和內部控制現狀;然后,按照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稅務風險控制環境、稅務風險識別、稅務風險評估、稅務信息與溝通和稅務風險監控與反饋這五方面對 A 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進行了詳細分析。第四章是完善 A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建議,主要從稅務風險控制環境、稅務風險識別、稅務風險評估、稅務信息與溝通和稅務風險監控與反饋這五方面對 A 報業集團提出了建議。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管理,主要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首先通過廣泛和深入收集資料與閱讀文獻,對稅務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的相關概念進行了梳理;然后分析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現狀,通過案例研究的方式再現了 A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中存在問題。最后,提出完善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建議,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使文章具有實際意義。
1.4 本文的創新點。
本文在研究內容上是以 A 報業集團為例更加重視實務分析,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計算了 A 報業集團的納稅評估指標,并對此進行了分析,同時,分析和識別了 A 報業集團各主營業務活動存在的稅務風險,總結了 A 報業集團在稅務風險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此提出了相關建議。本文將稅務風險控制與企業的內部控制相結合,通過案例分析,從稅務風險控制環境、稅務風險識別、稅務風險評估、稅務信息與溝通和稅務風險監控與反饋等多角度的探討了完善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制度的方法,希望能以點帶面,對其他企業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提供參考
第 2 章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概述。
2.1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目標。
內部控制是指一個單位的各級管理層,為了保護其經濟資源的安全、完整,確保經濟和會計信息的正確可靠,協調經濟行為,控制經濟活動,利用單位內部分工而產生的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職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規范化、系統化,使之成為一個嚴密、較為完整的體系。企業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作為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對稅務風險控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案融入企業的內部控制當中,形成完善的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制度,從而達到有效防范稅務風險的目的。
企業的稅務風險主要是由于企業在涉稅方面的不確定性事件對企業的目標實現程度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企業由于未遵守稅收法律法規,沒有按時按量繳足稅款,受到稅務機關的懲處罰款,從而對企業的經濟利益和形象產生影響;二是企業未能正確理解稅法規定,選擇最合理的籌稅方案導致企業多繳稅,從而對企業經濟利益產生影響。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目標是根據集團自身的經營狀況及涉稅事項的復雜程度,通過對稅務風險管理項目的細分,達到集團的所有資源使用效率最佳的目的。集團在制定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目標時,應根據集團的長期和短期的發展戰略和計劃,以實現有效識別、判斷、評估和應對稅務風險。具體來說,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目標的最終確定應由集團管理層在集團發展戰略計劃中明確提出,并將目標不斷細化,傳達給各經營業務活動的稅務風險管理人員,制定相關的實施方案,通過各業務活動部門的縱向和橫向的密切配合,以達到最終目標。
2.2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
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涵蓋企業的各項經營業務活動,它與內部控制關系緊密,是企業全面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借鑒 COSO 內部控制框架內容,概括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包括內部控制環境、風險識別、風險評估、信息與溝通、監控與反饋。
2.2.1 稅務風險控制環境。
稅務風險控制環境是其他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組成要素的基礎,它主要包括:企業的整體誠信道德價值觀、管理層的經營理念與風格、組織結構、經營活動的權限及職責分配、人力資源政策及程序等。
2.2.2 稅務風險識別。
識別企業的稅務風險是企業進行有效的稅務風險控制的第一步,而識別企業稅務風險的關鍵在于認清風險的真正來源。企業的稅務人員要全面、系統、持續地收集內部和外部的相關信息,查找企業經營活動及其業務流程中的稅務風險,將風險識別與判斷的任務細化,應盡力識別所有可能對企業取得成功產生影響的風險,包括整個業務面臨的較大或重大的風險,以及與每個項目或較小的業務單位關聯的不太重要的風險。在識別稅務風險的過程中,管理層要識別企業的每項經營業務活動涉及的主要稅種,及其可能面臨的稅務風險,并在此基礎上,判斷導致這些稅務風險的真正的源頭、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其可能對企業產生的影響。
目前,報業集團的主要經營業務活動是物資管理業務活動、廣告業務活動、印刷業務活動以及出版發行業務活動,通過對報業集團的主要經營業務活動中可能存在的稅務風險進行識別,能準備發現稅務風險的源頭,從而降低或規避稅務風險給集團帶來的不利影響。
1.物資管理業務活動中的稅務風險識別。
購進紙張是物資管理部門的第一道環節,對于購進紙張環節發生的運輸費用,如果運輸費用并入貨物銷售額的話,那么報業集團可以根據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進項稅額予以抵扣;如果運輸費用是由承運部門開具的,那么集團可以按照 7%的扣除率予以抵扣進項稅額,但根據我國稅法規定,只有由國有鐵路、民用航空、公路和水上運輸單位,或從事貨物運輸的非國有運輸單位開具的普通發票才能作為運費結算單據,抵扣相應的進項稅額;對于那些不能按規定取得符合要求的普通發票時,集團不得自行計算并抵扣進項稅額。因此,集團在購進紙張時,應根據獲取的發票不同,對運輸費用進行分別處理,并盡可能采用可抵扣進項稅額的方式以降低集團的稅收負擔。
此外,在紙張采購和保管過程中,對于由非正常損失導致的貨款損失應按稅法規定將非正常損失部分包含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予以轉出處理。
2.廣告業務活動中的稅務風險識別。
報業集團在發行報紙、期刊以及圖書的過程中,利用這些載體從事了廣告業務,其中,廣告業務和發行業務是兩種不同的業務活動,前者屬于營業稅的范疇,而后者屬于增值稅的范疇。報業集團的經營業務活動同時包括以上兩種業務活動,屬于兼營銷售行為,在同時兼營增值稅和營業稅這兩種業務時,集團應對這兩種業務活動進行分別核算,對于兩者共同使用的原材料,應按規定計算出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并作進項稅額轉出處理。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出版物廣告收入有關增值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188 號)的規定,用于廣告業務的所有材料對應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應從當期進項稅額中轉出,因此,報業集團在進行廣告業務活動時,應及時將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進行轉出處理,避免受到稅務機關的查處。
此外,報業集團的廣告業務活動中,存在部分廣告委托方由于各種原因無法支付相關的全部或部分廣告費用,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將自身生產的具有相同價值的貨物移交給報業集團以抵頂其尚未支付的廣告費用。根據我國稅法規定,報業集團的這項業務活動應按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處理,繳納營業稅。
3.印刷業務活動中的稅務風險識別。
印刷業務作為報業集團的主要經營業務之一,首先考慮的是大型印刷設備的購進和處理,在購進大型印刷設備時,企業通常會采取向銀行借款或向關聯方借款的方式籌集資金。對于向銀行借款,該部分利息應予以資本化,不得列入財務費用進行稅前抵扣;對于向關聯方借款,對于超過稅法規定比例的借款不得進行稅前扣除。因此,集團在向關聯方貸款時,應按規定計算允許稅前抵扣的利息費用。
此外,根據我國稅法規定,印刷企業在接受出版單位委托,自行購買紙張,印刷有統一刊號(CN)以及采用國際標準書號編號的圖書、報紙和雜志,按貨物銷售,即 13%的低稅率征收增值稅。報業集團在享受此項優惠政策時,應注意關聯交易中暗藏的特別納稅調整,避免集團面臨稅務機關稽查的稅務風險。
4.出版發行業務活動中的稅務風險識別。
目前,國家為了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對于文化企業出臺了許多的稅收優惠政策。根據我國稅法規定,黨報、黨刊將其發行業務剝離組建的文化企業,自注冊之日起所取得的黨報、黨刊發行收入免征增值稅。免征增值稅是指增值稅納稅人在申報納稅時,由于其所售貨物符合免稅條件而免征稅款,在免征增值稅的優惠政策下,納稅人應將免稅部分對應的進項稅額做進項稅務轉出處理。
此外,報業集團在發行業務過程中,為了使消費者熟悉集團的新報刊、雜志,通常會在發行初期,采取“買一送一”的形式,將新出版的報刊雜志與集團其他報刊雜志一起進行銷售,根據稅法規定,納稅人將自產、委托加工和購買的貨物用于實物折扣的,該實物款額不能從貨物銷售額中減除,而應按增值稅條例“視同銷售貨物”中的“贈送他人”計算征收增值稅。同時,在發行過程中的宣傳費和業務招待費應按照稅法規定,在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進行納稅調整,避免集團面臨稅務機關的查處。
2.2.3 稅務風險評估。
在識別了企業存在的稅務風險后,企業就要對這些稅務風險進行評估。企業評估稅務風險的標準應與企業相關的戰略目標相一致。如果導致稅務風險的事項彼此互不相關,稅務人員應對其分別進行評估;但如果引起稅務風險的事項相互間是有關聯的,則應把它們合在一起進行評估。稅務風險評估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方法,定性方法通常有因素列舉法、SWOT 分析法等方法,通過列舉風險因素進行打分,確定風險及風險程度。定量方法主要有財務分析法和模型分析法等。其中,財務分析法是通過分析企業的總體財務狀況,確定企業可能存在的稅務風險,并與企業的稅務風險識別結合,查找出企業稅務風險的源頭,通過降低稅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以減小稅務風險給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
2.2.4 稅務信息與溝通。
信息與溝通是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得以順利運行的關鍵,稅務事項不僅僅是納稅申報、稅收籌劃等簡單的稅務操作,而且還包括參與企業所有經營業務活動決定的全過程。只有參與了企業經營決定的全過程,稅務人員才能在事前進行相應的計劃與籌劃,有效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
一個良好的信息系統對企業進行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十分重要,首先,企業要確保信息系統收集的資料全面,涵蓋企業的所有業務活動,能夠對企業的所有信息進行有效整合;其次,信息系統中的信息資料要不斷更新,由于國家的稅收政策頻繁的變動,對于相關的稅收法律法規的變動,信息系統應及時更新資料庫;最后,要保證信息系統中的數據資料真實可靠,應對信息系統數據的輸入與修改進行嚴格的監管,確保數據真實可靠。
有效的溝通既包括企業的內部溝通,也包括企業的外部溝通。一方面,要加強各層級的工作人員對于涉稅事項的溝通,稅務風險控制不只是稅務人員的職責,它涉及該涉稅事項的所有相關人員,同時,不同的涉稅事項之間也直接或間接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因此,加強企業內部人員之間的溝通對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運行十分重要;另一方面,企業的外部溝通主要是與稅務機關之間的溝通,企業應積極與稅務機關進行溝通,獲取有效的稅務信息,同時,對于稅務機關的納稅評估和稅務稽查,企業應注意溝通技巧,及時采取措施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此外,企業還應加強與稅務中介機構之間的溝通與學習,不斷優化企業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制度。
2.2.5 稅務風險監控與反饋。
稅務風險監控與反饋是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制度不斷優化和不斷完善的有效手段,對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制度的監控是一個持續性的行為,在監控過程中,不斷對內部控制制度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行評估,對那些不合理、有缺陷的規章制度進行不斷的改進。同時,有效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制度應確保問題和建議能及時有效的反饋到管理層,從而使管理層及時調整相關戰略方案,不斷完善企業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制度。
第 3 章 A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分析。
3.1 A 報業集團的基本情況。
3.1.1 A 報業集團簡介。
A 報業集團是湖南省一家規模較大的現代傳媒集團,其辦報方針的特色主要是堅持市民化和本土化,同時,考慮社會高層次人員的閱讀興趣與偏好,其報紙的發行覆蓋長沙、株洲、湘潭等湖南的重要城市,閱讀人群不僅包括普通群眾,還包括許多權威人士以及政治要領。堅持以“做中國一流傳媒”為目標,在近年來媒體之間爆發的激烈競爭中,A 報業集團著力提升自身品質,發展多元化產業。目前,A 報業集團經營范圍涵蓋報紙、期刊雜志、圖書等各類產品,經營業務主要包括物資管理、出版發行、廣告、印刷等各配套環節。旗下擁有物資管理部、出版部、發行部、廣告部和印務中心等其他一些子公司。
本文選擇 A 報業集團作為研究對象基于以下兩個原因:其一,A 報業集團作為我省大型報業集團,其內部管理體制正逐步完善,對本省經濟與稅收的貢獻較大,但其自身在稅務風險內部控制方面存在明顯缺陷,選擇 A 報業集團作為研究對象,可以為其他類似集團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提供思路,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其二,本人研究生在讀期間曾在 A 報業集團實習,收集的資料較為完整,結論具有可行性。
3.1.2 A 報業集團涉稅概況。
A報業集團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主要涉及的稅種有:增值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稅、企業所得稅等。
3.1.3 A 報業集團內部控制現狀。
隨著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日益加劇的競爭壓力,A 報業集團開始積極探索適合集團發展的內部控制理念與方法,根據自身經營業務的特點,整合和優化了集團的經營性資源,建立了經營業務組織管理體系。其中,在決策層面,設立了經營委員會,負責協調和管理集團的所有經營業務活動;在管理層面,按不同的業務活動設立了各業務部門;在監督層面,主要由財務部和審計部對所有經營業務活動進行考核與評價。
A 報業集團根據自身的經營特點,對具體的經營業務活動及管理制定了明確的內部控制制度,具體表現為:1、建立較完善的經營業務活動的授權體系,明確了經營業務活動中的審查事項,對重要的業務活動的開展需要多方會審后,才能授權實施。2、建立經營業績考評體系,將考評結果與工資高低、人事罷免、資源分配等直接掛鉤,強化集團對各項經營活動的管理。3、較完善的財務管理體制,對每個經營業務部門均設立了相應的財務中心,有專門的財務人員進行管理,對財務管理進行細化,完善了財務核算制度。4、結合集團的實際經營情況,在各經營業務活動領域明確了規章制度,如印刷業務中的紙張控制制度等。5、初步建立了內部審計部門,對內部控制起到再監督的作用。
為了適應集團的發展,A 報業集團基本設立了符合自身特點的內部控制制度,但由于受到“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管理模式影響,A 報業集團的內部控制制度還存在不完善和不科學的地方,如內部控制管理不到位、信息溝通不順暢、監控機制缺乏有效性等。同時,A 報業集團沒有設立專門的稅務部門,其內部控制事項不涵蓋稅務風險,稅務事項的處理主要是由財務部門的人兼任,主要負責處理一些瑣碎的事項,如領購發票、申報納稅等。對于稅務機關的納稅評估和稅務稽查,主要由財務部負責人進行處理,對于稅務機關指出的問題,通過例會形式,提醒財務人員注意對相關事項的處理,并且沒有將稅務事項的處理納入業績考評體系中,對相關稅收政策的知識普及主要以自學為主,至今組織過任何稅務相關知識的培訓。
3.2 A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現狀分析。
3.2.1 A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控制環境。
作為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組成要素的基礎,稅務風險控制環境是站在企業整體的角度,囊括了企業管理層的經營理念與風格、組織結構、人力資源政策及經營活動職責分配等。目前,A 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控制環境正趨于不斷完善,但其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A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控制意識不強。
目前,A 報業集團雖然根據自身的經營情況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但該內部控制不涵蓋稅務風險控制。集團未設立單獨的稅務部門,其稅務工作主要由財務部門下設的稅務崗位的工作人員負責,其工作重點是負責一些瑣碎涉稅事項,如納稅申報、另購發票等,以實現稅務遵從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并與稅務機關搞好關系使企業能適用較低稅率的層面,這充分說明 A 報業集團在事前控制這一方面的稅務風險管理的意識不強。此外,A 報業集團沒有設立單獨的稅務風險控制崗位,對于稅務事項的處理以事后核算方式為主,內部審計部門的審核主要是基于稅額的簡單核算,并未對集團的業務活動中存在的稅務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和應對,導致 A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流于形式,并不能有效控制集團的稅務風險。
此外,A 報業集團管理層并沒有很好的區分財務和稅務這兩個概念,其實,兩者具有很大的區別:一方面,相對于稅收法律法規,財務的相關政策更加穩定,變動性較小;另一方面,財務屬于事后核算型業務,側重于對企業發生事項的事后處理,而稅務風險控制貫穿于企業所有經營業務活動,側重于對企業發生事項的事前計劃和事中調整。將財務和稅務混為一談,導致集團對涉稅事項的處理以事后核算為主,不能有效的通過事前籌劃和事中控制將集團的稅務風險控制在較低水平。
2.對 A 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控制缺乏有效的考評機制。
A 報業集團建立了經營業績考評體系,但該考評體系主要以經營活動為主,對于涉稅事項的考評缺乏有效的獎懲機制。A 報業集團的涉稅事項主要由財務部門進行處理,由于集團未將財務人員的稅務風險績效考評與財務人員的工資福利、職位晉升直接掛鉤,導致財務人員缺乏積極性,主動研究稅收法律法規,降低集團的稅務風險。此外,對于由財務人員操作失誤導致面臨稅務機關懲處的行為缺乏有效的懲罰措施,導致財務人員缺乏控制集團稅務風險的責任心,并容易滋生集團的不良風氣。
3.A 報業集團財務人員的稅務專業素質不高。
A 報業集團的財務人員的學歷以本科為主,研究生學歷的很少,僅占到 5%,且集團缺乏專業的稅務人才,許多的涉稅事項是由會計兼職進行處理的。會計人員由于缺乏專業的稅務背景知識,其在處理相關事項時主要是按照相關的財務政策,以 A 報業集團在發行業務過程中根據相關政策享受免稅政策,根據稅收法律法規,該部分收入對應的進項稅額應做進項稅額轉出的處理,但 A 報業集團的會計由于沒有系統學習過稅法的基本理論,導致其沒有按規定做相應的進項稅額轉出處理,從而大大增加了企業的稅務風險。此外,A 報業集團的財務人員沒有及時更新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并對此調整相關的稅收籌劃方案,尤其是在當前稅收政策復雜多變,集團財務人員對稅務專業知識的欠缺,給集團埋下了一顆隨時可能爆炸的“炸彈”,使集團面臨較大的稅務風險。
4.A 報業集團缺乏有效的稅務知識培訓。
目前,A 報業集團對財務人員的稅務培訓主要以自學為主,沒有組織過相關稅務知識培訓或討論,財務人員很少主動學習與集團相關的稅收政策文件,只有在遇到不知道如何處理時才會翻閱,這樣十分不利于稅務知識的普及,同時,稅收政策的變動頻繁,尤其對于報業集團這樣的文化企業,由于對最新的稅收優惠政策的缺乏了解,會使集團面臨較大的稅務風險。此外,對于新入職的財務人員,A 報業集團也沒有設立相應的入職培訓,不利于財務人員快速了解集團的業務活動。
3.2.2 A 報業集團各主營業務活動中的稅務風險識別。
1.物資管理業務活動中的稅務風險識別。
物資管理部門的第一道環節是購進紙張,對于購進紙張環節發生的運輸費用根據獲得的發票不同有三種處理方式:其一,運輸費用并入貨物銷售額,則企業可以根據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進項稅額予以抵扣;其二,運輸費用是由承運部門開具的,則企業可以按照 7%的扣除率予以抵扣進項稅額,但根據我國稅法規定,只有由國有鐵路、民用航空、公路和水上運輸單位,或從事貨物運輸的非國有運輸單位開具的普通發票才能作為運費結算單據,抵扣相應的進項稅額;其三,對于那些不能按規定取得符合要求的普通發票時,企業不得自行計算并抵扣進項稅額。A 報業集團在購進紙張環節,取得的很大一部分運輸費用均未能取得合法的運費結算單據(普通發票),造成集團不得抵扣該部分進項稅額,增加了集團的稅收負擔。
此外,A 報業集團在采購和保管紙張過程中,對于由非正常損失導致的貨款損失未按規定進行處理,沒有按稅法規定將非正常損失部分包含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予以轉出處理,也造成了集團多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
2.廣告業務活動中的稅務風險識別。
A 報業集團的經營業務活動既包括了廣告業務,也包括了發行業務,由于前者屬于營業稅的范疇,而后者屬于增值稅的范疇,因此,A 報業集團的經營業務活動屬于兼營銷售行為。在同時兼營增值稅和營業稅這兩種業務時,企業應對這兩種業務活動進行分別核算,對于兩者共同使用的原材料,應按規定計算出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并作進項稅額轉出處理。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出版物廣告收入有關增值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188 號)的規定,用于廣告業務的所有材料對應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應從當期進項稅額中轉出,文化出版單位用于廣告業務的購進貨物的進項稅額應以廣告所占整個出版物版面比例為劃分標準。文化出版單位如能準確提供廣告所占版面比例的,應按此項比例劃分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如果不能準確提供廣告占版面比例的,按《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劃分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其計算公式為:當期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期全部進項稅額×當期非應稅項目營業收入÷當期全部銷售收入。A 報業集團在進行廣告業務活動時,沒有及時將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進行轉出處理,造成了集團多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將面臨稅務機關的查處,同時,A 報業集團在計算當期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時,應根據自身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選擇使當期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盡可能少的方式進行處理,以降低集團的稅收負擔,更充分的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此外,A 報業集團的廣告業務活動中,存在部分廣告委托方由于各種原因無法支付相關的全部或部分廣告費用,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將自身生產的具有相同價值的貨物移交給 A 報業集團以抵頂其尚未支付的廣告費用。A 報業集團對于以物易物部分取得的廣告收入未作收入處理,對于抵頂廣告收入取得的這部分貨物,A 報業集團將其作為職工福利發放給職工,根據我國稅法規定,以物易物作為一種特殊的購銷活動,以物易物的雙方都應作購銷處理,各自分別開具合法的票據,并按規定繳納稅款,同時,對于發給個人的福利,不論是現金還是實物,均應繳納個人所得稅。A 報業集團隱瞞了抵頂廣告費取得的這部分貨物的收入,沒有按照其公允價值進行核算并計算繳納營業稅,也未按規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導致集團少繳營業稅稅款和少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稅款。
3.印刷業務活動中的稅務風險識別。
印刷業務作為報業集團的主要經營業務之一,首先考慮的是大型印刷設備的購進和處理,在購進大型印刷設備時,企業通常會采取向銀行借款或向關聯方借款的方式籌集資金。對于向銀行借款,該部分利息應予以資本化,不得列入財務費用進行稅前抵扣;對于向關聯方借款,對于超過稅法規定比例的借款不得進行稅前扣除。A 報業集團印務中心在購進大型印刷設備時,通常采取向集團其他子公司借款的方式,將超過稅法規定比例的借款部分進行稅前扣除,造成集團少繳企業所得稅稅款。
此外,根據我國稅法規定,印刷企業在接受出版單位委托,自行購買紙張,印刷有統一刊號(CN)以及采用國際標準書號編號的圖書、報紙和雜志,按貨物銷售,即 13%的低稅率征收增值稅。A 報業集團的印刷業務活動中使用的紙張是從集團內部的物資管理部購進,這種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的關聯交易,暗藏特別納稅調整的風險,造成集團面臨稅務機關稽查的稅務風險。
4.出版發行業務活動中的稅務風險識別。
目前,國家為了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對于文化企業出臺了許多的稅收優惠政策。根據我國稅法規定,黨報、黨刊將其發行業務剝離組建的文化企業,自注冊之日起所取得的黨報、黨刊發行收入免征增值稅。免征增值稅是指增值稅納稅人在申報納稅時,由于其所售貨物符合免稅條件而免征稅款,在免征增值稅的優惠政策下,納稅人應將免稅部分對應的進項稅額做進項稅務轉出處理。A 報業集團對于黨報、黨刊的發行業務處理,并沒有按規定將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做進項轉出處理,造成了集團多抵扣進項稅額。
A 報業集團近年來,隨著業務的拓展,其在發行過程中的宣傳費和業務招待費增幅較大,其在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對該部分費用沒有嚴格按照稅法規定進行納稅調整,造成集團少繳納企業所得稅。此外,A 報業集團在發行業務過程中,為了使消費者熟悉集團的新報刊、雜志,通常會在發行初期,采取“買一送一”的形式,將新出版的報刊雜志與集團其他報刊雜志一起進行銷售,根據稅法規定,納稅人將自產、委托加工和購買的貨物用于實物折扣的,該實物款額不能從貨物銷售額中減除,而應按增值稅條例“視同銷售貨物”中的“贈送他人”計算征收增值稅。A 報業集團沒有對新出版的報刊雜志的銷售做任何處理,造成了集團少繳增值稅稅款。
3.2.3A 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評估。
1.A 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評估指標的計算。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納稅評估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的規定,本文選用以下指標作為評估 A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的指標: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營業(銷售、管理、財務)費用變動率、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主營業務利潤變動率,并對這幾個指標進行配比分析。
其中,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基期主營業務收入)÷基期
主營業務收入×100%,營業(銷售、管理、財務)費用變動率=[本期營業(銷售、管理、財務)費用-基期營業(銷售、管理、財務)費用]÷基期營業(銷售、管理、財務)費用×100%
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本期主營業務成本-基期主營業務成本)÷基期
主營業務成本×100%主營業務利潤變動率=(本期主營業務利潤-基期主營業務利潤)÷基期
主營業務利潤×100%
2.A 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評估指標的分析。
在正常情況下,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與主營業務利潤變動率、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與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與營業(銷售、管理、財務)費用變動率、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與主營業務利潤變動率之間應該是同步增長或同步減少的,兩者的比值應接近 1.根據表 3.4,我們可知,A 報業集團的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與主營業務利潤變動率、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與營業(銷售、管理、財務)費用變動率,以及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與主營業務利潤變動率之間的比值大于 1,且相差較大。
A 報業集團 2010 年和 2011 年的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與主營業務利潤變動率之比低于 80%,比值小于 1 且相差較大,說明收入的變動小于利潤的變動,即 A報業集團有可能存在隱瞞收入,少繳納流轉稅、企業所得稅的風險。
A 報業集團 2010 年和 2011 年的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與營業(銷售、管理、財務)費用變動率之比大于 120%,尤其是 2011 年兩者的比值超過 150%,相差較大,說明 A 報業集團的收入變動與費用變動不是同比增長,收入的增長要快于費用的增長。對 A 報業集團的財務報表做進一步的分析,我們發現,A 報業集團近三年的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均有所增加,導致費用的增長慢于收入的增長的主要原因是 A 報業集團的財務費用為負值,逐年減少,且減少幅度較大導致的。財務費用為負值說明利息收入大于利息支出,導致這一結果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 A 報業集團的許多貸款屬于專項貸款,用以購買固定資產,該部分利息支出要進行資本化計入資產中,不得列入財務費用中;另一方面,集團通過將資金按較高的利率借給關聯企業,使得集團的利息收入大大增加。A 報業集團 2011年的財務費用由-15429688.67 變為-152041583.15,增幅將近 9 倍,出現異,F象,說明 A 報業集團很可能通過與其關聯企業之間的借款活動達到少繳納企業所得稅的目的。
A 報業集團 2010 年和 2011 年的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與主營業務利潤變動率之比均小于 75%,同時,我們應注意到,2010 年和 2011 年的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與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之比約為 1,即收入的變動與成本的變動為同比增長,且都小于利潤的變動,說明 A 報業集團可能存在同時隱瞞收入和少列成本,以少繳納流轉稅和企業所得稅的風險。
3.2.4 A 報業集團的稅務信息與溝通。
1.A 報業集團的稅務信息系統不完善。
稅務信息對于稅務風險控制至關重要,尤其是對于 A 報業集團這樣的文化企業,其享受的許多優惠政策都是以“紅頭文件”的形式發布,其有效期限短,變動比較頻繁。目前,A 報業集團的信息系統中關于稅務信息的更新不夠及時,對于一些已經過期的稅收優惠政策沒有進行處理,這使得財務人員在處理涉稅事項時的依據錯誤,導致集團面臨較大的稅務風險就在所難免。
此外,A 報業集團的信息系統中缺乏對稅務風險評估指標的分析,沒有建立有效的稅務風險預警機制,當集團的涉稅事項出現較小的稅務風險時,不能通過信息系統的預警機制予以提醒,導致集團常常在面臨較大的稅務風險時,才發現集團在操作上的失誤,但這個時候已經于事無補了。
2.稅務信息在 A 報業集團內流通不順暢。
信息在企業內順暢的流通是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得以順利進行的關鍵,稅務工作不僅僅是納稅申報、稅收籌劃等簡單的稅務操作,而且還包括參與企業所有經營業務活動決定的全過程。只有參與了企業經營決定的全過程,稅務人員才能在事前進行相應的計劃與籌劃,有效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目前,A 報業集團的稅務信息流通不順暢,財務部門與采購、生產、銷售等部門缺乏有效的溝通,這些部門的負責人由于不了解集團的稅務管理的方法,導致不能有效執行稅務風險控制方案,此外,這些部門的負責人普遍存在一個認識誤區,認為財務部門只要負責處理好涉稅事項就好了,對于經營過程中的實際操作卻無須干涉。其實不然,企業繳納稅款的多少主要取決于業務部門在實際操作中的處理,而不是財務部門的稅務處理,要使企業在稅務風險可接受的范圍內享受盡可能多的節稅利益,財務部門應加強與其他業務部門的溝通。
3.2.5 A 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監控與反饋。
監控與反饋機制是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制度不斷優化和不斷完善的有效手段,它是一種持續性行為。目前,A 報業集團對稅務風險控制的監控與反饋機制缺乏持續性。其監控責任主要由內部審計部門進行,但內部審計部門對涉稅事項的審核主要是對稅額的核算,并沒有涉及對稅務事項的風險控制的監控,同時,對于稅務機關的納稅評估和稅務稽查中發現的問題,主要是由財務負責人進行處理,管理層并沒有對相關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中的缺陷及不完善的地方進行改進。
此外,集團對于涉稅事項處理中的工作底稿或文字記錄缺乏有效保管,不僅影響了集團的稅務工作的連續性,而且不利于集團完善自身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制度。
第 4 章 完善 A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建議。
4.1 完善 A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控制環境。
4.1.1 建立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管理機構。
當前 A 報業集團稅務崗位的人員主要是負責處理一些瑣碎的稅務事項,這樣不利于 A 報業集團有效控制集團的潛在稅務風險。根據 A 報業集團組織構架及實際經營情況,應設立與財務部門平行的稅務部門,專門負責管理集團的稅務風險。
與財務部門的機構設置類似,稅務部門應分別在集團總部和各分、子公司設立相應的稅務總監和稅務專員,同時,要明確各部門的稅務人員的職責。對于集團總部的稅務人員的職責主要包括:1、根據集團的整體發展戰略,確定集團的整體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目標,并將目標按各業務部門的實際情況進行細分,并將任務分配給每個業務部門;2、負責對集團各分、子公司的稅務風險控制進行監控,對下級公司中存在的一些錯誤操作予以指導,不斷改進和完善集團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制度;3、定期組織集團內的稅務培訓,向各級分、子公司的稅務人員傳達最新的稅收法律法規,確保集團的稅務風險策略的一致性;4、及時對稅務資料、涉稅事項的文字記錄和工作底稿進行整理和歸檔,為各級公司的稅務人員的績效考評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提供依據。對于各分、子公司的稅務人員的職責主要包括:1、貫徹執行集團總部設定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制度和方案,并結合自身的業務活動特點,及時向總部反饋相關的改進建議;2、在處理涉稅事項時,遇到疑點難點時,應主動與總部稅務人員進行溝通,就相關稅務事項的處理進行討論;3、分、子公司的稅務人員應積極與本業務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溝通,在涉稅業務活動發生前對其進行籌劃與安排,同時,加強稅務風險的事中控制,將稅務風險控制在較低水平。
4.1.2 將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納入績效考評機制中。
A 報業集團的績效考評機制中沒有涵蓋對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績效考評,不利于提高集團稅務人員的稅務風險控制的積極性和責任感。集團應該將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績效考評與稅務人員的工資高低、職位晉升直接掛鉤,對那些不履行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制度要求,或對重大涉稅事項的處理存在主觀操作失誤的稅務人員應予以嚴厲處罰,對那些情節特別嚴重的人員處以停職再教育。此外,集團還應對那些提出稅務風險內部控制改進建議,或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集團的稅負水平的稅務人員給予物質和精神的獎勵,并將其作為以后職位晉升的參考依據,從而,調動稅務人員參與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積極性。
4.1.3 建立健全稅務培訓制度。
目前,A 報業集團工作人員的稅務風險管理意識較弱,稅務知識的儲備相對不足,集團對員工在稅務知識方面的培訓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A 報業集團應建立專門的稅務培訓崗位,在對集團的所有稅務人員的稅務知識進行考核后,有針對性的對那些稅務專業知識比較薄弱的稅務人員進行專門的培訓,提高集團稅務人員的整體專業水平,此外,對于與集團經營業務活動相關的稅收法律法規的調整,應及時制定相關的學習手冊,發放到每個稅務人員的手中,敦促其學習并組織討論,使稅務人員對新的稅收政策有更深的了解。另一方面,A 報業集團還可以通過與稅務中介機構合作或邀請高校稅務方面的專家定期對集團內的員工進行稅務相關知識的培訓,此外,培訓的對象不僅僅是稅務部門(或財務部門)的員工,而且還應包括集團內的所有員工,尤其是各業務部門的主管,提高集團全體員工的稅務風險管理意識。
4.2 準確識別 A 報業集團的主要稅務風險點。
要想對 A 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進行控制,首先要明確稅務風險在哪里,即完成稅務風險的識別。稅務風險識別是稅務風險控制的前提,也是重要的基礎工作,這個環節將使報業集團了解稅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以及風險的危害程度。
參照 COSO《內部控制--整合框架》的要求,我們將風險識別分為集團內部的稅務風險識別和集團外部的稅務風險識別。由于集團外部的稅務風險,多來自稅務機關征管以及稅收法規的法規的變動,很難進行識別和評估,同時,集團內部的稅務風險是集團稅務風險的主要來源,識別比較容易,可控性也比較強,因而集團應該將識別的重點放在內部稅務風險上面。集團內部稅務風險主要產生于生產經營業務活動中,例如物資管理業務、廣告業務、印刷業務、出版發行業務等,有效識別內部稅務風險,有助于集團將稅務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要準確、全面地識別報業集團的內部稅務風險,集團可以根據自身的經營特點和規模大小,對生產經營的各個業務活動中的主要稅務風險點進行準確識別,并且可以編制稅務風險點一覽表來實現對報業集團的內部稅務風險的識別。
4.2.1 物資管理業務活動中的主要稅務風險點。
在物資管理業務活動中,對于無法取得合法的運費結算單據(普通發票)的運輸費用是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此外,對于紙張在采購和保管過程中發生的由非正常損失導致的貨款損失,應按稅法規定及時將非正常損失部分包含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予以轉出處理。
4.2.2 廣告業務活動中的主要稅務風險點。
在廣告業務活動中,對于廣告業務中所用材料的進項稅額,應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出版物廣告收入有關增值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188 號)的規定,及時進行進項稅額的轉出處理。此外,對于抵頂廣告收入取得的具有相同價值的貨物,應按照其公允價值進行核算并計算繳納營業稅。
4.2.3 印刷業務活動中的主要稅務風險點。
在印刷業務活動中,對于應資本化的利息費用不得計入財務費用中進行稅前扣除,對關聯方的借款超過稅法規定比例的部分也不得在稅前扣除。此外,對于大型印刷設備的折舊方法和折舊年限的確認應按稅法的有關規定,不得自行采用加速折舊的方法。
4.2.4 出版發行業務活動中的主要稅務風險點。
在發行業務活動中,對于免稅貨物的銷售應按稅法規定做進項稅額轉出處理,此外,對于發行業務過程中“買一送一”的實物折扣方式的銷售,應按增值稅條例“視同銷售貨物”中的“贈送他人”計算征收增值稅。
4.3 健全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評估指標體系。
報業集團在進行稅務風險控制的過程中,僅僅做到對稅務風險的識別是不夠的,還必須對識別出來的稅務風險進行量化處理,進一步評估識別出來的稅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以及嚴重程度,從而確定風險內部控制的有限程度和策略。稅務風險評估的過程就是在稅務風險識別的基礎上,通過對稅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嚴重程度進行描述、分析和判斷,來確定稅務風險重要程度的過程。稅務風險嚴重程度越大、發生的可能性越大,給集團帶來的損失的金額以及可能性就越大,稅務風險就越高。
稅務風險評估的主要方法有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不論是定性方法還是定量方法,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有的稅務風險可以采用定量的方法評估,有的稅務風險則只能采用定性的方法評估,因而,比較現實可行的辦法就是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結合起來使用。在選擇評估人員時,可以由企業稅務部門人員進行,也可以聘請外部稅務專家進行。
定性評估分析法是直接對風險發生可能性的高低以及損失發生可能性的大小進行文字性描述,是一種簡單實用的風險評估方法。一般當集團不要求量化稅務風險、稅務風險量化所需要的數據難以獲得、或者獲得量化所需數據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時,集團一般就會采用定性評估分析法。常見的定性評估分析法有小組討論、專家咨詢、問卷調查等,該方法操作簡單,但相應的主觀性強,準確定不足。
定量評估分析法是用數據來描述風險發生可能性的高低以及損失發生可能性的大小。它對風險發生可能性的大小用概率表示,對風險發生損失的大小用金額衡量。與定性評估分析法比較,定量評估分析法對風險的評估更準確,但操作也更加復雜,一般來說,如果能夠獲取充分的信息和數據來描述稅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損失的大小,并且符合成本效益原則時,就應該采用定量評估分析法。定量評估分析法經常用于評估企業內部的稅務風險。比較常用的定量評估方法有稅務指標評估法和成本效益分析法等。在構建報業集團稅務風險評估指標時,一方面可以借鑒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納稅評估辦法試行)》(國稅發[2005]43 號)中納稅評估通用分析指標,另一方面,也可以選取集團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涉及的主要稅種的稅負率作為稅務風險評估指標。此外,針對選取的評估指標,要根據報業集團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確定各稅務風險評估指標的預警值,并根據預警值的范圍設定不同級別:安全、輕度風險、中度風險和重度風險。該預警值應該具有顯著性和靈敏性等特點,不僅能準確反映集團可能面臨的稅務風險,而且能及時根據集團的經營環境進行調整。
4.4 完善 A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信息與溝通機制。
4.4.1 完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信息系統。
建立和完善與報業集團業務活動緊密相連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信息系統能夠有效提高集團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水平。集團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信息系統不僅要涵蓋與集團經營業務活動緊密相關的稅收法律法規,而且還應該包括與集團經營業務活動有關的納稅評估指標,并根據集團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確定不同納稅評估指標的預警值。當與集團經營業務活動有關的稅收法律法規發生變動時,不僅要將信息系統中對應的稅收法律法規進行及時調整,還應對新的稅收政策進行分析,及時調整納稅評估指標的預警值。
4.4.2 完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溝通機制。
1.加強與稅務機關的溝通。
在對集團稅務風險成因分析中,我們知道稅務機關的自由裁量權以及執法的不規范是集團產生稅務風險的因素之一,因此,A 報業集團應加強與稅務機關的溝通,同時,由于 A 報業集團遵循的相關稅收法規大多是以“紅頭文件”的形式存在,其有效期限短,變動頻繁,使得 A 報業集團通過與稅務機關溝通以及時了解相關稅收政策變動顯得尤為重要。
A 報業集團作為文化企業,可以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較多,因此,稅收籌劃的空間比較大。理論上,稅收籌劃與偷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具有明顯的區別,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于某一行為是屬于稅收籌劃還是偷稅,一般是由稅務機關進行認定和判斷。為了提高集團稅收籌劃成功的可能性,在進行籌劃時,應加強與稅務機關的溝通,可以有效降低不合理的稅收籌劃給集團帶來的稅務風險。
2.加強集團內部的稅務信息溝通。
與大部分企業相似,A 報業集團對于稅務風險的管理僅僅由財務部門進行負責,其實不然,集團的任何部門一旦發生涉稅事項就有可能產生稅務風險,財務部門對相關事項的事后處理并不能降低集團的稅務風險。對此,A 報業集團應加強各部門、各分子公司之間的稅務信息得到有效溝通,一方面,各部門、各分子公司應定期對其稅收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并出具相關稅收報告供稅務部門了解情況;另一方面,對于部門涉及的重大涉稅事項以及稅收政策的變動應及時與稅務部門進行溝通,共同討論及籌劃方案,通過事前的計劃與安排,有效降低集團的稅務風險。
4.5 建立 A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匯報與監控機制。
4.5.1 建立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匯報機制。
集團的各級分、子公司要及時向集團總部匯報其在處理涉稅事項時面臨的疑點和難點,主要包括:1、由于主觀操作失誤導致的稅額計算錯誤或漏繳稅款;2、根據相關的稅收政策,由稅務人員自行設計的或通過聘請稅務中介機構設計的稅收籌劃方案;3、部門內部稅務人員對新的稅收政策的理解存在分歧時;4、對于稅務機關在納稅評估或稅務稽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4.5.2 建立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監控機制。
集團總部也要定期對集團的各級分、子公司的涉稅事項的處理進行監控,主要包括:1、檢查集團的各級分、子公司對集團制定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并對其目標實現情況進行評估;2、通過整理和分析各級分、子公司的稅務事項處理的工作底稿和文字記錄,判斷各級分、子公司在稅務風險控制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并對這些薄弱環節的稅務處理進行重點監控;3、對各級分、子公司的稅負水平與以前年度的稅負水平以及其他同類業務公司的稅負水平分別進行縱向對比和橫向對比,對出現異常情況的稅務處理應進行分析并重點監控。
結 論
稅務風險貫穿了企業的所有經營業務活動,隨著我國稅收政策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稅務風險管理提上日程,本文擬從內部控制的角度分析企業的稅務風險控制,探索完善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制度的方法。本文立足于稅務風險管理理論和內部控制理論,在概述了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基礎上,以 A 報業集團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為例,分別從稅務風險控制環境、稅務風險識別、稅務風險評估、稅務信息與溝通,以及稅務風險監控與反饋五個反面,對 A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進行了綜合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一是稅務風險內部控制作為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將對稅務風險控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案融入企業的內部控制當中,其主要內容包括內部控制環境、稅務風險識別、稅務風險評估、稅務信息與溝通,極易稅務風險的監控與反饋。
二是通過對 A 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控制環境分析可知,雖然 A 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控制環境正趨于不斷完善,但其在集團稅務風險控制意識、對稅務風險控制的考評機制以及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方面仍存在不足。
三是通過對 A 報業集團在各主營業務活動中可能存在的稅務風險進行識別可知,集團在物資管理業務活動中存在由于對運輸費用以及非正常的貨款損失的處理不當,導致多抵扣了進項稅額;在廣告業務活動中存在未及時轉出非增值稅應稅項目部分的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以及在以物易物過程中未按銷售貨物計算繳納營業稅;在印刷業務活動中存在關聯方之間的借款未按稅法規定進行稅前扣除,以及大型設備的折舊方法與年限的確定未按稅法規定;在出版發行業務活動中,對“買一送一”的折扣銷售方式未按“視同銷售貨物”計算繳納增值稅。
四是通過對 A 報業集團的各主要納稅評估指標的計算可知,A 報業集團的主營業務收入與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與營業費用以及主營業務成本與主營業務利潤之間的配比指標出現異常,通過進一步的分析可知,A 報業集團可能存在隱瞞收入、少列成本以及通過關聯企業間的借款活動少繳納流轉稅和企業所得稅的風險。
五是在分析 A 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完善 A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建議:首先,完善集團稅務風險控制環境,主要包括:
建立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管理機構,將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納入績效考評機制中,以及建立健全稅務培訓制度;其次,準確識別 A 報業集團在各主營業務活動中的主要風險點,只有準確識別了集團的實際經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稅務風險,才有可能從源頭上降低集團的稅務風險;然后,健全 A 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評估指標體系,確保能及時準備發現集團面臨的稅務風險;再次,完善 A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的信息與溝通機制,確保信息的準確性與流通性;最后,建立 A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匯報與監控機制,明確集團的總部與各級分、子公司的職責。
以上這些建議不僅適用于 A 報業集團,也適用于其他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文化產業振興規劃,2009
[2] Michael Carmody. Large Business and Tax Compliance A Corporate Governance Issue' Leader' s Luncheon Address[J]. Commissioner of Taxation, 2003,10
[3] Donald T. Nicolaisen. Speech by SEC Staff[J]: Remarks before the Thirty-First AICPA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urrent SEC, 2003
[4] Tom Neubig,Balvinder Sangha. Tax risk and strong corporate governance[J]. TaxExecutive, 2004
[5] Lourens, Christine M. Steps to Manage Overall Tax Risk[J]. Financial Executive ,2007, (10):12
[6] Georgiana Head. Lawson goes for open approach to tax risk[J]. International Tax Review, 2009,(9)
[7] 劉蓉。公司戰略管理與稅收策略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2005
[8] 韓靈麗。公司的稅務風險及其防范[J].稅務研究,2008,(7):61-64
[9] 陳秀峰。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機制建設探討[J].中國總會計師,2009,(9):98
[10] 周志國。對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探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0,(29):48-49
[11] 姚華。企業稅務風險和防范控制[J].商業經濟,2011,(5):96-97
[12] 陳愛姣。試論企業稅務風險管理[J].經濟師,2012,(4):195-196
[13] 李淑萍。論稅務風險的防范于機制創新[J].財貿經濟,2005,(11):30-33
[14] 林天義。關于加強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思考[J].稅務研究,2010,(9):89-91
[15] 陸易。大企業應建立稅務風險管理制度[J].注冊稅務師,2011,(10):48-50
[16] 張帆。 基于內部控制的企業稅務風險防范探討[J].改革與開放,2011,(12):76-77
[17] 章映紅 .企業財務集中核算模式下的稅務風險及對策 [J].會計之友 ,2012,(12):117-119
[18] 李小群 , 呂成 . 公司稅務風險的法律控制 [J]. 安徽省電視大學學報 ,2012,(1):14-17
[19] 羅威。關于企業稅務風險成因的思考[J].會計之友,2012,(6):96-97
[20] 范忠山,邱引珠。企業稅務風險與化解[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
[21] 鄒勇剛。大型企業如何進行稅務風險管理[J].新疆財會,2009(5):40
[22] 彭勃。淺談企業稅務風險管理與控制[J].漣鋼科技與管理,2010,(6):44-47
[23] 張曉;谄髽I內部控制制度的稅務風險管理[J].商業會計,2010,(1):41-43
[24] 曹建新,詹長杰。論稅務風險管理與公司治理[J].財會月刊,2010,(10):5-6
[25] 呂丹。審視稅務風險管理[J].首席財務官,2011,(10):84-86
[26] 段新怡。大企業如何加強稅務風險管理[J].會計之友,2012,(5):113-114
[27] 吳秋聲,徐蕾。管理層觀念與內部控制[J].商業研究,2011,(5):78-82
[28] 池國華,關建朋,喬躍峰。企業內部控制評價系統的構建[J].財經問題研究,2011,(5):87-92
[29] 路世誼。企業全面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J].經濟研究參考,2012,(16):25-27
[30] 胡靜波,李卜。論企業內部風險管理審計[J].稅務與經濟,2012,(3):56-61
[31] 李艷。試論稅務管理與內控管理的有效結合[J].會計師,2012,(10):56-57
【報業集團稅務風險內控問題探究】相關文章:
企業內控與風險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05-13
我國報業集團數字化實踐的探索與思考論文(通用9篇)05-11
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產生的原因及避免方法08-04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問題與管控措施的論文11-03
人類理性對秩序的探究05-04
隱私權及其探究06-03
探究網絡經濟特征05-30
居住小區景觀營建探究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