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國的音樂教育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問題
文化,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十分熟悉的詞?v觀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從原始社會再到現代社會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現象無時不在。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社區文化,以及各種網絡文化等,這些都是文化,文化現象無處不在。
近些年來,隨著科技革命的興起和社會生產力的進步,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日益密切,世界連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有人稱之為“地球村”。在“地球村”里,各個地區、各個國家以及各個民族的人們聯系密切,人們或多或少都會受到異族人們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以及風俗習慣的影響。這時,超越意識形態的文化和價值觀念的整合與沖突隨之而來,多元文化問題隨之出現并浮到社會的最表層。我國正處于全球化的時代,不管我們是否愿意接受,受到多元文化的浪潮和趨勢的影響已經不可避免。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對教育的影響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多元文化問題日益凸顯,文化問題已經成為時代關注的主要問題,不同文化之間的沖突與融合已經成為全球化時代特有的景觀。在全球化的同質性與異質性,統一性與多樣性下,衍生出了文化霸權主義和文化主權主義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觀念和文化戰略。薩繆爾·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正是對這個問題的有力表述。多元文化正是解釋這一沖突的前提。如果將多元文化從兩個層面進行理解,或許能更好地解釋這一問題。第一,文化認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人們有權在指定的范圍內分享自己的文化傳統,包括語言、宗教、風俗習慣等等;第二,文化多樣。世界文化是由各種不同的文化組成的,各族人民必須以平等的眼光去審視各民族特有的文化,而不應該帶有歧視性。
隨著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交流的發展,人們已經認識到每一種文化都是人類文化發展的結晶,在教育問題上,必須充分考慮到多元文化對其的影響。
首先,在教育問題上,必須正確對待民族文化。讓學生能充分認識到不同民族之間由于種族、性別、習俗、宗教等不同。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存在著區別,學生必須用平等、尊重的心態去看待異族文化;第二,以全球眼光開展教育。促使學生站著世界的高度看待問題,加強學生對國際關系的理解,這對于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改變傳統的觀念。建立教育的世界性與本土性的統一,既要反對閉關自守,又要反對一味強調“國際化”而失去了本土民族的特性。
三、多元文化與我國的音樂教育
普遍性哲學和自然科學哲學是西方音樂教育產生的背景,它將西方的教育模式作為統一的標準。我國有56個民族,是無法將其中一種民族文化的精神作為普遍的標準形式,而摒棄其他的民族文化,這是不可取的。管建華在《后現代音樂教育學》中指出:音樂的起源是以人的存在為依托,人類首先存在于文化,音樂也是反映了文化的存在,文化包含多種緯度或多種層次,理解一種音樂也是理解一種文化模式。
全球化多元文化發展的趨勢已經不容忽視,我國音樂教育應該與時俱進。由于多元音樂教育是中國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體現,因而在高校的音樂教育中應該開展多元文化的音樂教育,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打開視野,開展豐富多彩的多元音樂文化教育
建國以來,我國在音樂教育問題上思想相對狹隘,承襲了前蘇聯的教育體系,采取的音樂教育模式是以西方古典音樂和我國的民族音樂為主,側重于對青少年聲樂等傳統音樂的培養。在地區方面,主要側重的是亞洲國家以及歐美國家的一些音樂作品,對非洲國家以及拉丁美洲國家特別是一些欠發達地區國家的音樂涉獵較少。很多教育者認為,一個國家只有其經濟發展起來了,在文化方面才能有所成果,這種說法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不能排除在一些欠發達地區和國家,也有一些音樂文化造詣,這些正是被我們所忽視的地方。音樂是人類交流的手段之一,它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改變傳統的觀念,對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教育,才能培養學生的開放性眼光以及全球視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突破音樂學習模式與交流模式,豐富音樂教育的內容
第一,注重本土音樂教育。一直以來,大多數高校的音樂教育是以歐美音樂體系為主,這使得本土的音樂教育處于被忽視的地位。很多高校老師極力推薦學生在課余生活聽歐美歌曲,并稱之為“有品位”的音樂。其實通過觀察我們不難發現,現在走在馬路上,塞著MP3聽音樂的年輕人,又或者是汽車里面的音樂,大部分是歐美歌曲,而很少是本土化的音樂。多元文化強調的是價值性與文化性,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構了現代的權威主義。本土音樂教育要求學生回到現實的世界中,體會并理解當地的文化,從而達到理解世界的目的。倘若一個人連自己本土的文化,本土的風俗,本土的音樂都不理解的話,又談何來理解世界音樂與世界文化呢?
第二,開展世界音樂教育。《世界文化的音樂政策》指出:任何音樂教育體系都應接受由多種文化形式的音樂世界的存在事實,以及對其學習和理解的價值,并把這一觀念作為音樂教育的起點。在人們已經認識到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與文化本身的平等性之后,音樂教育轉向以多元化教育為主。目前,世界音樂教育已經在很多國家得到重視,國外的一些大學把世界音樂規定為必修課程。在德國,很多學校的音樂教育增加了來自非洲、北美和南美國家的歌舞。
從教育的發展方向來看,音樂教育必須是與時俱進的。傳統的音樂教育往往會忽視一些微小雜瑣的部分,多元文化的音樂教育是中國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必然。多元文化的音樂教育要求教育內容要達到本土與世界的統一。
四、對中國音樂教育的思考與啟示
通過剛剛的分析,我們知道多元文化背景下,音樂教育必須實現本土與世界的統一,不能忽視任何一方,只有以本土音樂教育為基礎,并站在世界音樂的高度上去學習、欣賞音樂,才能達到最優的效果。就我國目前的音樂教育情況來看,高校的音樂教育大部分停留在學生的業余生活上,而沒有對課程進行系統化科學的設計,沒有站在時代的高度去對學生的音樂培養進行教育實踐。我國擁有五千年的文化,音樂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高校必須改變傳統的音樂教育模式,尋求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有中國特色的音樂教育發展之路。
【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國的音樂教育】相關文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漢語言文學教學論文07-22
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外文化在城市廣告中的研究07-04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漢語言文學教學畢業論文08-04
多元化音樂教育的論文05-21
音樂人類學視域下音樂教育的多元化發展10-15
高職多元智能音樂教育的論文06-05
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實施途徑論文09-15
關于高校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研究論文10-02
文化背景下英語諺語翻譯的原則及方法06-20
淺談多元文化結構下的廣南古城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