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轉體制機制自查報告
位于縣城以北6公里處,總面積84.6平方公里,耕地7.5萬畝,轄20個村(街),256個村民組,總人口7.3萬人。2012年以來,鄉繼續以實施土地單季流轉和長期流轉為抓手,以創辦合作社為載體,以實現土地規模化、集約化、市場化經營為目標,全面開展土地流轉工作,力促土地向種糧大戶、合作社、農字號企業集中。一是爭取3000萬元農資綜合補貼項目和投資2000萬元,小農水項目對流轉區進行田、路、渠的配套,推進了小田并大田的進程;二是實行惠農政策傾斜,倍增計劃落實,為打造糧油核心產區提供了條件;三是財力有限的情況下,財政每畝以不低于10元的標準,對流轉大戶提供獎勵,激發了流轉和積極性。截止目前,全鄉土地流轉面積已達44936畝(其中單季流轉11142畝),占承包面積的.80%,占總耕地面積的60%。目前,鄉有各類合作社25個,其中:養殖合作社5個,種植合作社14個,農機合作社5個,林業合作社1個,其他合作社3個涉及13個行政村,解決了200多人的就業問題。建有飛翔現代農業示范園,連片達2000多畝,年產值達1500萬元,村民就業安置200多人。今年,在農村改革發展試驗區建設中,鄉實施土地單季流轉為抓手,以創辦合作社為載體,以實現土地規;、集約化、市場化經營為目標,全面開展土地流轉工作,力促土地向種糧大戶、向合作社、向農字號企業集中。截止目前,全鄉流轉總面積已達44936畝,土地流轉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今年以來,我鄉土地流轉工作曾在信陽日報、信陽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道,省、市、縣多次在我鄉召開土地流轉工作現場會。
一、組織到位,制度健全
為切實加強對土地流轉工作的指導和服務,鄉充實了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各村(街)土地流轉服務站人員配齊。制訂完善了鄉土地流轉服務中心職責、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和農村土地流轉須知,切實加強對土地流轉工作的指導和服務,明確各村文書為該村土地流轉工作員,及時做好本村土地流轉信息的收集、匯總上報工作。鄉村兩級建有流轉臺帳,成立鄉村土地糾紛調解組織。
二、廣泛宣傳,加大投入
大力宣傳土地流轉的意義,幫助群眾算好經濟帳、生產帳、生態帳、資源帳,消除顧慮。運用“4+2”工作法宣傳引導,通過四議兩公開的程序,宣傳講解流轉政策,開展流轉工作。鄉里投資5萬元配置了電腦和大型電子顯示屏,對土地流轉有關政策,群眾需求信息進行公開發布,先后發布各項信息312條。
三、明確責任,嚴格獎懲
從黨委書記、鄉長到村民組長,人人辦點,分包到田;實行分村劃片責任制,要求村村辦示點,片片有亮點,嚴格督查,嚴格獎懲,對土地流轉成效好的集體和個人給予獎勵,對工作不力的,落實處罰。在204省道建立鄉科級干部每人不少于200畝的土地流轉示范田,掛牌公示,接受監督。發揮我鄉20多家等專業合作社的作用,著重在沿路、沿線實行規模流轉,帶動全鄉的土地流轉工作,全鄉僅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2.8萬畝。
四、開拓創新,分類指導
土地流轉不搞“一刀切”,因村而異,因人而異,因地制宜,根據外出人員實際,引導搞土地長期流轉或季節性流轉,并采取多種方式進行流轉。
1、置換。即以水稻播種的各項服務置換土地單季經營權,由合作社在來年為土地流出戶購買稻種,統一育秧、耕整、插秧,合作社對流轉土地規模種植麥油,獲得收益。農友合作社通過這種形式單季流轉土地3000多畝,
2、租賃。以合作社為主體,租賃流轉土地。今年我鄉5位外出創業成功人士采取租賃的形式,流轉土地300多畝,開展華英雞養殖。
3、實物支付。由種糧大戶牽頭,與農民達成協議,每畝以一定數量的小麥為支付費用實施流轉土地。
4、代耕。外出農民通過托親靠友把土地流轉出去,由自己怕是供耕種費用或按比例分攤費用等方式進行耕種,收益按出資比例分成。
五、實效突出,營造雙贏
堅持以維護民利為前提,讓農民從流轉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鼓勵有資質、實力強的合作社搞土地流轉,以每畝全年不低于600元、單季150元-250元價格租賃流轉土地。截止目前,全鄉新增土地經營權5861畝,分別是由股份合作社和大戶運作經營。紅高粱專業合作社在大覺寺村、任營村、代店村與農戶簽訂整村土地流轉合同,以平均每畝600元流轉土地3000畝;慶豐合作社在村以平均每畝600元的價格流轉土地1250畝,真正達到農民增收,合作社增效的雙贏目標。
【土地流轉體制機制自查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土地流轉自查報告09-24
如何完善招標投標體制機制10-15
土地流轉協議書范本12-24
茶園土地流轉協議書范本12-29
土地租賃流轉合同范本01-01
五種土地流轉合同是無效的11-16
土地流轉農民增收調查與思考論文07-18
農村土地流轉示范申請報告08-12
關于土地流轉合同范本(精選5篇)10-22
建平縣土地流轉調查思考論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