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校園的管理制度
在現實社會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制度,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你所接觸過的制度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文校園的管理制度,歡迎大家分享。
人文校園的管理制度 篇1
提升人文精神和文化素養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價值導向和人文導向,關系到民族靈魂的塑造。不斷挖掘教育的科學內涵和人文內涵,鍛造和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才能鑄就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國家和民族才能兩翼齊飛,屹立于世界之林,F代社會呼喚現代教育培育具有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人才,呼喚現代教育塑造民族的靈魂?v觀國外,人文教育已成為當今世界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主流,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教育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學生的科學素質得到良好的發展,但人文素質令人堪憂,“只有技術,沒有文化”。全面提高學生人文素質,已成為當前素質教育中急需重點研究的問題。
加強人文校園建設是適應新世紀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更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人文校園是以人為本,是每個人都能得到尊重、信任和激勵,充滿了人文智慧和人文關懷,充滿思想、底氣和智慧的校園。是以提高師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深入開展“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箴言”活動,建設高品位、高質量的校園文化為根本。建設的程度集中反映出師生、學校的發展、精神風貌、文明素養、道德情操等狀況。在人文校園的熏染和浸潤中,師生的活力被激發、潛能得到發展,教師富有特色、學生富有特長,課程富有特點,學校教育不斷產生新質,積淀深厚文化底蘊。它是師生共同成長的快樂的精神家園,是凝練學校文化精神,打造校園文化精神品牌的關鍵,是提高學校辦學品位的重要標志,更是特色學校建設成功的標志。建設人文校園是時代發展對學校提出的必然要求。為更好地貫徹落實《中共重慶市委辦公廳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設“五個校園”的意見》文件精神和綦江縣教育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文校園建設的實施意見》促進人文校園建設,切實增強校園文化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推進特色學校的形成,結合本校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養,建設高格調、高水平、高質量校園文化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習慣成就一生”的辦學理念,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精神文化引導人,以物質文化熏陶人,以制度文化規范人,以人文化的研培塑造人,以人文化的課程培養人,以人文化的活動培養人,以人性化的關懷愛護人為人文校園建設思路。積極創建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特色化、和諧化、多樣化的精神家園、學習樂園、生活公園,深化校園文化建設,打造人文校園。
二、創建目標
1.20xx年7月—20xx年12月全面規劃,動員布署。
⑴精神文化層面:讓全體師生員工在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方面形成共認,創設“一個理念”、“一種精神”,“一種意識”、“一個校訓”、“六種作風,“十個共識”為目標,提煉學校精神,提高全民素養、提升文化品位,建設有特色的人文校園。
、莆镔|文化層面:對學校的環境布置、建筑設計、室內外裝飾等物質條件賦予一定的文化內涵,力求做到在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傳遞學校教育信息,滲透學校意志、價值取向和培養目標。充分發揮育人作用,激勵學生、教育學生。
、侵贫任幕瘜用妫盒纬尚@內豐富多彩的各種制度,讓制度內化為個體符合制度規范的自覺要求。通過制度的貫徹、執行把外在要求轉化為內在的需要,進而形成一種良好的制度文化氛圍。
、任幕顒訉用妫捍罱ǜ鞣N活動平臺,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中去參與,感受校園文化的魅力,讓學生得到潤育和豐滿人,塑造自己完善人格。
、扇宋幕难信鄬用妫喊迅邩藴实乃茉旖處熑烁裥蜗、增強教師人格魅力,提升教師的業務技能,放在首位。建立人文化的研培體系,外塑儀表,不斷完善自我形象;內修素養,不斷提升自我內涵;夯實本位,不斷升級自我能力。采用“在學習中夯實基礎、在研究中發展創新、在反思中提升理念、在互動中共同成長的研培方式,內外兼修,努力塑造有品位、有魅力”的典型教師。
⑹人文化的課程層面:在人文化的管理體系下建立以“人文教育”為特色的課程體系。整合顯性課程,落實新課改精神;挖掘隱性課程,積淀文化底蘊;開發校本課程,系統開設“2+x”拓展性課程,強化習慣養成,關注學生個性發展、終身發展,努力塑造高素質人才。
、巳宋幕年P愛層面:建立“一種良好的師生人際關系”,構建人性化的關愛體系,開設心靈驛站、開展網上溝通、實施心理輔導機構等關愛教師的身心健康;充分的挖掘教師的智慧和才能,設立最佳創新獎、探索獎、進步獎,園丁獎,最有希望獎、顧全大局獎、比翼雙飛獎和和諧團隊獎等,關愛教師的精神需求;關愛教師的家庭生活,讓家庭生活充滿的人本關懷。
2.2012年1月—2012年12月按指標構建人文校園。
3.2013年1月—20xx年10月實施研究,總結提煉。
4.20xx年10月—20xx年12月自評申報,考評達標。
到20xx年,學校達標建設成為人文校園,師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全面提升,學校充滿人本關懷,學校更具特色、品牌和亮點。
三、創建原則
1.思想性原則: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及社會主義榮辱觀統領人文校園建設。
2.人本性原則: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高度重視人在人文校園建設中的作用,把教育人﹑培養人、感染人、激勵人作為人文校園建設的工作方向。
3.科學性原則:人文校園的建設需要科學、規范的運作。從方案的設計到規劃的擬定,從人文精神的提煉到人文景觀的建設,從辦學理念的提升到辦學思路的調整,都需要堅持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4.動態性原則:校園人文具有發展性﹑動態性等特點,要有前瞻意識,堅持與時俱進,弘揚時代主旋律,體現發展主題。
5.整體性原則:人文校園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整體規劃、統籌兼顧、分步實施。要做到整體格局與建筑相宜、語意與區(室)相宜、裝飾與環境相宜、圖案與文字相宜、歷史與現實相宜、動態與靜態相宜、美感與育人相宜。
6.特色化原則:在人文校園建設中,做到規劃和設計格調鮮明,內容的選擇和編創具有創意,既注重規范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形成自己的特色與風格。
7.主體性原則: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觀點,注重學生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的形成和發展。
8.體驗性原則:注重學生的主體參與和活動體驗,促使學生通過體驗轉變觀念。
9.熏陶性原則:借助有益的人文素材和人文環境給學生以潛移默化式的熏陶。
10.創新性原則:建設與實施要圍繞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養,建設高格調、高水平、高質量校園文化為目標,敢于創新,勇于實踐,以科學的創新精神指導和組織實驗工作,力求在培養途徑和模式構建上有新突破。
四、主要任務
、逋怀龊诵男,搭建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體系及新平臺
1.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
、琶鞔_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
、亳R克思主義指導思想
、谥袊厣鐣髁x共同理想
③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苌鐣髁x榮辱觀
⑵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在結構
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
2.加強對小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途徑方法構建和實施
、糯罅ν七M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工作
創建開發機制,挖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素材和人文教育培養資源。確立篩選原則,按照培養的具體目標和要求歸類提煉素材和資源,以此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素材和人文教育內容體系,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人文教育”系列校本教材。
把加強學科教學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人文教育作為課程改革、教育教學科研和校本教研的重要內容,優化課程體系,著力建設充滿人文氣息的“人文課堂”,在《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學科課程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要素的教學,在學科教學中寓人文教育于學科教學中;在地方課程中開設系列人文選修課;在活動類課程中,貼近生活、體驗感悟、得以內化;在校本課程中設計“2+x”拓展性課程,拓展人文教育領域,實現其健康的意志品格塑造、廣博的文化知識滋養、高雅的文化氛圍陶冶、優秀的文化傳統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實踐體驗。加大素質教育推進力度,促進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⑵深入推進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箴言活動
紅色歌曲、經典名著、革命故事、勵志箴言等蘊藏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容。構建以“唱讀講傳”四位一體活動體系及內容,傳唱勵志、感恩、校歌班歌等歌曲;讀經典;講故事;傳箴言。構建實施方案、操作流程,實現活動的制度化、常態化、普及化和精品化,使之成為弘揚主旋律、提振精氣神的有效載體、成為學校塑魂工程和素質教育創新工程。
、墙M織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巡回宣講和專題講座
成立學校、年級、班級宣講團,深入到各學區、各年級和班級廣泛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讓每一個學生知曉其基本內涵和精神實質。邀請專家學者和有專門研究的學生家長來校舉辦專題講座、專題報告會和專題輔導會,以榜樣的力量帶動和推動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學習,并不斷將活動引向深入,取得實效。
、纫劳袑W生社團、小組活動廣泛開展學習研究活動
依托少先隊、學習小組、興趣小組等社團,組織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學習活動,在主動學習、自主學習中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和精神實質。加強對學生學習型社團活動的領導和指導,指派教師擔任學生社團的指導教師,加強對社團學習研究活動的指導。加強對學生社團負責人的學習培訓,著力提高他們的理論素養和組織社團成員學習研究的能力。
⑸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網絡教育平臺
在校園網站、班班通、QQ群、紅領巾廣播站上開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研究專項平臺,圍繞其基本內涵,分別設置相應欄目,并將有關學習資料、理論文章和工作文章注入到欄目中,供廣大學生們學習使用和借鑒。
⑹開辟多種形式對學生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
利用升旗儀式、班隊會、傳統節日、重大慶典等時間,通過領導講話、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演講賽、辯論賽、征文賽、黑板報和開辦宣傳櫥窗等方式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
3.切實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工作的領導
、沤⒔∪鐣髁x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建立健全黨政統一領導,部門各負其責,全校大力支持、學生自我教育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形成全校共同關心支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強大合力。教導處、德育處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工作統一規劃、組織協調、具體指導和督促檢查。年級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要切實負起責任,將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⑵建立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保障機制
對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建立完善保障機制,要加大經費投入,不斷改善條件,部門干部、建立指標評估考核班主任和教師工作,設立專門的表彰制度和獎勵制度,確保教育的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墙ㄔO一支高素質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工作者隊伍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育者隊伍素質的高低、工作的態度和精神狀態。構建一系列措施,提高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形成一支政治可靠、作風頑強、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專兼職教育工作者隊伍。
、嫱怀鎏厣,鍛塑、凝練校園精神文化“一個理念”、“一種精神”,“一種意識”、“一個校訓”、“六種作風,“十個共識”
1.提煉學校辦學理念
辦學理念是學校文化的靈魂。它不是簡單的外在植入過程,也不只是僅僅體現學校的辦學思想,而是一個在追求教育本質的過程。校園文化建設應通過提煉體現時代要求的辦學育人理念,形成精神文化。學校教育就是為完滿生活作準備。作為基礎教育,就是習慣加特長的教育。好的習慣成就孩子的一生,加強師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深化課程改革、促進學校協調科學發展是我們不懈追求的目標。把學校的辦學理念定格為“習慣成就一生”并加以闡釋,豐富其內涵,使之成為辦學、治校、育人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準則。
2.塑造一種精神。培養狼道精神。
3.培養一種意識。用“大福利觀”引導全體教師樂于奉獻。
4.踐行一種校訓。“踏實做事,誠信為人”
5.打造六種作風。(校風、黨風、干風、教風、學風、班風)
積極向上的校風
形成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形成健康和諧,踏實肯干,積極向上、不斷奮進、情滿校園的校園風氣。編制校賦,創作校訓,設計校旗、;,讓其圖文并茂,寓意深刻;創辦校報、校刊、校歌,確定校樹、校花體現本校特色,反映學校師生的文化生活;建立校史陳列室、榮譽室,展示學校歷史變遷、重大事件、典型人物和素質教育成果;建成校內人文基地,使全體師生對學校精神具有認同感和自豪感。
3.錘煉敬業奉獻的教風
加強人文建設,煥發校園人文生機,最根本的是加強教師人文建設,一所學校人文品位的高低,教學質量的優劣,關鍵取決于教師群體素質。在倡導班子要具有“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讓教師把“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理念;教師樹立為人師表、治學嚴謹、認真負責、耐心細致、開拓進取的良好風氣;骨干、名師制定工作和教師幫扶計劃下,錘煉出敬業奉獻的教風。
4.培育勤奮進取的學風、班風
加強對師生的教育和引導,通過各種載體和形式將社會所倡導的價值觀念、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啟迪、熏陶、感化等方式潛移默化地引導和規范師生的思想行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衛生、行為等習慣,以此建設勤奮努力、積極向上、認真誠信、充滿興趣、樂于探究的良好學風、班風,引導師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人的事情幫助做,集體的事情一起做。
6.達成“十種共識”。即一校徵、一校旗、一刊、一歌、一樹、一花、一陳列室、一榮譽室、一展示室、一基地”
5.建立一種關系。即建立一種團結和諧的人際關系
把人文校園建設與文明單位建設融為一體。努力構建“領導、教師、學生、家長”群體的新型關系,即“領導與朋友”“師長與朋友”“朋友與朋友”的關系。構建一種平等、和諧、融洽、友愛人際關系。
、缤怀銎肺恍,創建優雅的校園物質文化
校園物質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學實施、生活資料等等,是人文校園的外在標志,更是人文校園生成的條件。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學校的文化風格和精神風貌。
1.營造靚麗和諧的校園自然環境
構建人性化的自然環境,創建花園式的綠化環境,把校園綠化、美化、凈化“三化”工作落實到位。
2.打造現代化的校園網絡環境。構建完善的校園網絡系統、創建完善的校園文化網站,為校園的文化內涵注入了現代化的氣息,強大的信息交流平臺和文化交流平臺。
3.塑造高尚優雅的校園人文環境
、判纬蓾庥舻臉苏Z、標識文化。
在校門口、球場邊、教學樓、樓層走廊、學術廳、功能室、在教室、懸掛標語。在校道門口,樓梯口拐彎處,辦公室、綠化帶等醒目位置設置標識。建設警示標語,征集各種警示標語,與文化標語相得益彰,彰顯人文校園特色。
、菩纬韶S富多彩的.櫥窗文化,展板文化,墻體文化,建成溝通信息和進行思想交流的園地,學生文化活動的陣地。
、情_辟主題鮮明的樓層文化。各個樓層確立不同的主題,分別建成“藝術走廊”、“名人走廊”、“科技走廊”、“雙語走廊”、“隨筆走廊”“靈動走廊”等主題鮮明的樓層文化。
㈣突出規范性,建設完善學校制度文化
建立規范有序的管理機制、形成有效的規章制度,實施人性化管理。規范學校人性化建設實施行為。
1.建立三級管理機制
成立校級領導班子統籌規劃制定發展目標,學校教導處、德育處制定工作計劃負責組織實施和全過程管理,年級組和教研組擬定學期計劃,組織研培活動,負責反思總結。形成高效運作的管理機制。
2.建立健全各項可行的規章制度
建立學校人文校園建設管理辦法和實施意見,領導小組的例會制度,人才培訓制度,學校經費管理制度,領導小組管理職責,教導處德育處工作職責,年級組和教研組工作職責,教師常規管理要求,研培制度,實施綜合評價量表,課程資源開發制度,學校人文校園建設民主參與決策制度,科學規劃制度。
3.建立民主參與機制
發揚民主管理,建立領導小組議事例會規則,搭建民主管理通道,形成教代會、專家、教師、家長共同參與的民主管理機制決策校園人文建設。
4.建立課程開發機制
挖掘人文教育素材,建立篩選原則,評估素材價值,制定標準分類,構建人文教育內容體系,確立編制原則,構建校本教材。
5.建立活動實踐機制
建立活動實踐系列制度及方案,設計多樣化活動形式,構建操作流程,評估活動效果,在實踐中促進師生人文素養的形成。
6.建立環境熏陶機制
建立多樣化的人文物質環境,以個體和集體的方式引導學生體驗,反思行為內化自我。
7.建立考評機制
建立教師工作考評細則、師德師風考評細則、學生家長考評細則等多項考評制度;建立考評操作體系;每學期學年對教師進行考評。
8.建立多種激勵機制
采取樹立典型,團隊與個人評選,政策獎勵,政策獎勵,鼓勵師生優先發展。
9.自我發展機制
建立外部監控與保障的指導評價體系,建立學校內部組織職責,制度標準,隊伍建設等方面構建的自我評價體系,實行自我評價與外部監督有機結合,實施評價,評估學校人文建的發展程度。
10.建立監督保障機制
建全組織,健全監督評估組織,明確職責,完善制度(支部會,民主生活會、教職工大會等制度,及人文校園建設質量監控制度和評估制度,經費保障制度,做好內部的監督保障工作;建立家長委員會、家長督學團參評制度。)以科學的標準具體操作流程實施,監控評估保障學校人文校園建設的工作。
㈤突出精品性,建立以“人文教育”為特色的課程體系實施教學
優化課程結構,調整課程設置,以基礎類學科課程、活動類課程、探究類課程,勵志修身類課程,拓展課程為基點,建立以“人文教育”為特色的課程體系。培養學生人文精神,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
1.基礎類課程。構建“三層六度”新型課堂,滲透人文素質教育。
、偶訌娖返屡c社會品德與生活的教學改革,建立新型課堂,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
、萍訌婓w育、藝術課程教學改革。建立新型課堂,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能力。
⑶加強其他學科課程教學改革。分析研究學生人文教育的切入點,建立學科人文教育內容體系。以“三層六度”新型課堂為導向,構建適合于學科人文教育的新課堂。
2.活動類課程。開設間操課,項目內容體現趣味性、特色性、創新性,活動開展多樣性,開展體現流程性即:響鈴后分班教室外排隊—-有序到操場集合---課間操---自編操---分組活動---集合整理總結。以加強發展學生體育能力、習慣、興趣、意識等人文素質的培養。
3.實踐探究類課程。設計人文實踐活動序列內容,確定基本形式,以藝術節、文藝演出、欣賞電影、話劇、藝術表演、參觀博物館、人文景點等活動形式開展藝術熏陶活動,欣賞藝術、感悟人生;以學生科技節、運動會、遠足、拓展訓練、值周管理、對外交流活動、社會調查等活動形式開展實踐體驗活動,參與生活、感受人生。
4.勵志修身類課程。設置勵志修身內容,安排勵志修身內容進入課堂進入活動,開展各類主題活動。提高修養、塑造人生。
5.拓展性課程,以選修類為主,開發校本課程,系統開設“2+x”拓展性課程。
、耪{整課程計劃。每周五下午安排兩課時開設“2+x”拓展型課程。
⑵制定“2+x”拓展課程實施方案,確立指導思想、實施原則、培養目標、“2+x”項目及系列內容、組織形式、管理措施、評價方式。
⑶建立“2+x”拓展課程教學管理系列制度。如項目實施方案、技能培訓安排意見、學期教學計劃、課時教學教學設計、課堂活動記載有評價方案、課后反思。
、乳_發利用“2+x”拓展課程資源。建立校本課程開發機制,挖掘課程素材,建立篩選原則,篩選課程內容,形成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實施內容的系列性、層次性、拓展性和延續性,以此構建“2+x”拓展課程項目內容系列校本教材。即體育類:門球、足球、籃球、乒乓球、跳遠、短跑、踢毽、象棋等。藝術類:合唱團、朗誦、器樂、舞蹈版畫、中國畫、泥塑、十字繡、剪紙、書法?萍紕诩碱悾很嚹、海模、空模、建模等。
、山Y合學生發展需求和學校實際設置“2+x”拓展課程項目門類。
、袤w育類設為田徑類項目:六類跑,一類跳,一類投。四類球,兩類操。兩類民族傳統類項目。
、谒囆g類
藝術表演:兩種唱。三種舞。三種吹奏樂器。三種鍵盤樂器。中外民族彈撥樂器、打擊樂器等。曲藝,課本劇等。故事、朗誦、相聲、快板等。地方曲藝:方言小品等。
美術:版畫、素描、寫生、中國畫、水彩(水粉)畫、漫畫卡通、電腦繪畫等。工藝、設計,竹木材、土陶藝、紙材、線材、石材、纖維等。塑型、剪紙、刺繡、編結、針織等。
書法:硬筆、軟筆規范化書寫、書法作品等。
攝影:人物、景物、自然攝影;數碼攝影(攝像)、膠片攝影合成等。
、劭萍、勞技類:
制作:廢舊物體小制作,車模、海模、空模、建模、等制作,電腦設計制作。
科技實驗:
種養植:花草木種植
小課題研究:
科技小發明、機器人項目等。
科技、綜合實踐:研究報告,創新論文和環保征文,手抄報等。
、始訌娀顒咏虒W研究,建立“活動—操作”模式。(建立學習目標,激起學習需要;參與實踐活動;分析活動結果,概括學習所得;反思活動過程,促進遷移運用。)
、舜罱ㄕ故酒脚_。建立“2+x”特色技能展示隊伍,落實名稱及展示內容;建立展示形式,(校內開辟“文化長廊”,藝術陳列室,公開展示、陳列學生的優秀作品,利用體藝節、科技節、六一節、廣播站、主題班會、縣際活動等,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⑻是構建“2+x”評價體系。構建以技能標準重點的,促進學生人文素質和特長發展的“2+x”評價體系。
、徒⒈U洗胧。加強人、財、物三方面投入,改善活動實施和教學條件。
、晖怀鲋黧w性,搭建人文化的研培新體系
1.外塑儀表,師德教育為核心,開展“超越自我、做有思想、有能力、高品位的人”系列活動,不斷完善自我形象,努力塑造具有“大愛心”、“大智慧”、“大胸懷”的新時代教師形象。
2.內修素養,建立理論學習制度,對話交流制度,課題研究制度等;構建三層次,個人層次、自我反思;小組層次、同伴互助;集群層次、專業引領;開展系列活動,研究“我們的教學問題”、講述“自己的故事”、提高綜合素質、成立班主任論壇等,不斷提升自我內涵。
3.夯實本位,建立科研工作與常規教研工作整合機制,自學與自練等機制,集體備課機制,采取“走出”與“請進”的學習機制,常規教研活動機制,不斷升級自我能力。
㈦突出系統性,構建全員全過程育人新格局
1.突出一個核心理念
“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習慣成就一生”引領學校文校園建設。
2.創設學校精神
、乓环N精神:狼道精神
、埔环N意識:用“大福利觀”引導全體教師樂于奉獻。
⑶一個校訓:“踏實做事,誠信為人”
、纫粋關系:建立一種團結和諧的人際關系
、闪N作風:校風、黨風、干風、學風、教風、班風
、适畟共識:一校徵、一校旗、一刊、一歌、一樹、一花、一陳列室、一榮譽室、一展示室、一基地
3.創設校園物質文化
⑴自然環境:創建花園式的綠化環境,把校園綠化、美化、凈化“三化”工作落實到位。
、菩@網絡環境:構建完善的校園網絡系統、創建完善的校園文化網站,為校園的文化內涵注入了現代化的氣息,強大的信息交流平臺和文化交流平臺。
、切@人文環境:塑造高尚優雅的校園人文環境
4.建立六套體系
、派鐣髁x核心價值教育體系
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內涵體系
、谏鐣髁x核心價值內容體系(教材)
、凵鐣髁x核心價值教育教學實施方式
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活動實施方式
、萆鐣髁x核心價值教育工作領導體制
、奚鐣髁x核心價值教育工作機制
、呱鐣髁x核心價值教育保障機制
、迫宋男@制度文化體系。
、恰叭宋慕逃碧厣n程體系。
⑷人文化的研培體系。
⑸人文化的關愛體系
、嗜宋幕脑u價體系
5.創設十大文化
、沤浀渑c現代相結合的環境文化
、普n改與課題相結合的課堂文化
⑶傳承與創新相結合的德育文化
、日故九c交流相結合的活動文化
、扇吮九c規范相結合的制度文化
、蕰闩c讀講傳相結合的弘揚主旋律文化
⑺聆聽窗外與勵志修身文化
、碳倚:献髋c新父母塑造文化
⑼師生共寫隨筆文化
、坞p語口才交際文化
、先逖排c動感相結合的藝術文化
、稑嫿ㄍ菩小傲N模式”,促進人文校園內涵發展。
、判姓芾砟J
、频掠逃J
、钦n堂教學模式
、任宸N課程改革模式
⑸學習型校園的創建模式
、饰拿鞫Y儀示范校和文明單位創建模式
五、工作保障
、逄岣咚枷胝J識
人文校園建設是學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彰顯校長辦學理念和學校特色的重要形式,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和廣闊途徑,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把人文校園建設納入學校整體發展規劃,納入學校常規工作,作為系統工程來抓;整合各種教育資源,通盤考慮,積極推進,力爭在20xx年底初見成效,建設具有特色的人文校園。
㈡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學校成立專門的領導機構和工作班子,校長親自掛帥,負總責。下設工作機構負責制訂實施方案和建設標準,開展檢查指導、考核評價等具體工作,全體師生明確目標,明確任務,明確職責,扎實有序地推進人文校園建設。
㈢科學安排,統籌兼顧
學校要將人文校園建設活動與提高教育質量、創建標準化學校和爭創教育名校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以加強校園硬件建設促學校人文環境的形成,以優化學!叭L”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以開展各項校園活動促進學校的育人效益的提升,以人文校園建設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做到人文校園建設與學校其它重點建設工作統籌兼顧,齊頭并進,成效明顯。
㈣加大投入,增強保障
不斷增加對人文校園建設人、財、物等方面的投入,合理安排全體師生參與到“人文校園”建設中來,積極為校園建設獻策獻力;要多渠道籌措資金,保證校園建設必要的合理的經費投入,并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橹贫ㄈ宋男@建設工作要點指導意見
各部門在人文校園建設領導小組的統一指導下,根據各自的工作特點和部門職責,制定具體方案,體現出辦學理念、育人目標并彰顯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人文發展、持續發展這一特點。
、昙訌姸綄c評價考核
建立人文校園監督檢查和考核評價制度。加強對人文校園建設各項工作的監督、檢查,定期和隨機對人文校園建設進行過程性檢查、階段性評估和終結性驗收。對特色突出、成效顯著的年級,班級以及有突出貢獻的個人給予表彰。
、肼鋵嵷熑巫肪
對沒有按照規定啟動人文校園建設和敷衍應付的年級,班級以及個人,要追究責任,同時取消學校的年度創優評先資格。
人文校園的管理制度 篇2
校園是學校工作、學習的重要場所,加強校園建設和管理,使之達到美化、凈化、綠化的要求,為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學習育人環境,特制定本制度。
一、根據學校實際,應對校園進行全面合理的規劃、布局。
二、一般基建(大型除外)、維修應放在假期中進行,加強管理,嚴格時間界限,保證教學活動正常進行。
三、合理安排校園綠化、常青、灌木、綠籬景點、花卉布局合理,搭配適當,并加強管理與修剪。
四、據校根園特點,在適當的位置設立宣傳欄、標語牌、櫥窗等,創造一個良好的精神文明陣地,宜人的學習環境。
五、清潔衛生,校園應堅持一日三清掃制度,特別應重視死角及廁所的清理,門窗做到兩周一大清洗一次,使校園保持經常干凈、整潔、無蚊蠅無鼠害。
六、用電線路架規范、負載可靠,各種開關完好、隱蔽,安全可靠。
七、消防設備及器材應擺放在明顯的部位,便于應付突發事件,消防設備、器材應按規定配足。年度檢修,保持完好,辦公室、庫房不得存放液化氣瓶、應專地存放。
八、自行車應在固定存放,擺放整齊,不得在辦公室、教室、樓道、宿舍等處亂停亂放。校園內不準騎車,以保證安全。
九、校園給排水管道設計合理暢通,遇到問題應及時疏通、排除,確保學校安全和正常的教學活動。
十、經常檢查房屋及有關設施的使用和變化情況,發現問題細查原因,本校能解決處理的應及時解決處理,問題較大的應及時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嚴防發生重大事故。
十一、安全、重點部位應安裝防盜門。放學后好門窗、電燈,經檢查后應及時鎖好各部門樓門,門衛應加強巡視,并嚴格執行門衛制度。
十二、建立健全各種檔案資料,做到有據可查,遇事能及時處理。
人文校園的管理制度 篇3
一、校園規劃完善,布局合理,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相對獨立。校園力求做到凈化、綠化和美化。
二、加強環境衛生管理。建立衛生包干和檢查評比制度,教學、辦公、生活場所衛生責任到班、到人,定期檢查評比。校園環境整潔,無亂堆、亂放、亂建現象。校內排水通暢,道路平整,路面硬化。車輛停放整齊,地面無雜物,墻面無污損,無衛生死角。
三、搞好校園綠化。種好管好樹木花草,無隨意攀摘、踐踏現象。校園綠化與建筑布局相適應,綠化覆蓋率達三分之一以上。
四、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環境布置高雅大方,體現教育性;校門端莊,校牌得體,校訓上墻。按規定懸掛、張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地圖、名人畫像、名言警句、師生書畫作品;校園內要張貼《中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黑板報、宣傳櫥窗及時更新,內容健康;大力推廣普通話,布告、通知等用字用語規范。
五、凈化校園周邊環境。杜絕學校周圍有毒、有害和污染(包括噪聲)環境的生產經營活動。學校周邊無電子游戲機營業點、歌舞廳等營業性娛樂場所,200米內無網吧。
六、校內商店具有經營許可證,不強迫學生消費,不出售無保質期和過期的食品。
人文校園的管理制度 篇4
一、備課
1、堅持先備課后上課,不上無準備的課。
2、熟悉教學大綱。
明確本學科在該學段課程計劃中的地位、教學總目標、教學內容編排體系、教學改革概況與教學中應堅持的原則或應注意的問題。
3、通覽教材。
一是通覽該學段本學科全套教材;二是通讀即將任教的全冊教材。通過通覽教材,一要明確本冊教材在全學段教材與前后學段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整體結構,主要線索及其縱橫聯系,從整體上把握教材;二要明確并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把握教學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與情感目標,立足學生的全面發展,解決全面育人的問題;三要明確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知識體系,把握重點、難點、訓練點與知識點,形成知識鏈,構成知識網;四要明確教材對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不同要求,把握教材內容的深度、廣度和密度,實施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五要明確學生參與知識發生、發展和應用全過程的脈絡和布局,把握知識的?奎c與思維的激發點,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生過程中的主體作用。
4、了解學情。
通過批改學生的假期作業,走訪原任課教師與班主任,查看學生學籍表,以及平時的教學記錄、作業、考核成績和個別談話,力求明了學生的知識底,認知心理,學習態度,可接受程度與環境影響,了解學生的學習意向,體察學生的學習情緒,把握學生的個性差異,診斷學生的學習障礙,從而確定有效的教學對策。
5、認識自我。
在熟悉教學大綱、通覽教材與明了學情的基礎上,反思自己從教經歷與得失,教材的發展與學業專攻間的差異,教學觀念與教學預見性間的矛盾,以正確的認識自我,勇揮所長,明確教學思路。
6、編制學期教學進度計劃。
學期教學進度計劃應在學期開始前一周制訂出來,其內容包括:本學期教學總的目標,教材分析(教學內容與教學的重、難點)、學情認識、教學措施、教學進度安排(每周的教學內容與主要教學活動)。教學進度計劃在各任課教師自訂的基礎上,通過備課組集體討論,交教研組長審查后,于預備周末交教務處。
7、制定單元(章節)教學計劃。
單元(章節)教學計劃應在每單元(章節)教學之前制定,其內容包括:本單元(章節)的教學目的,各部分教學內容的課時劃分,教材的重、難、疑點,各課時的類型、教學方法,有關學科(如小學自然、中學理、化、生等)單元(章節)的演示、實驗操作幾學生技能技巧的訓練等。
8、精心設計課時計劃(教案)。
課時計劃是為上好每一節課而精心設計的,它必須同實際上課節數相吻合。因此,教師必須每節課都要寫教案,即使是練習課、復習課、作業指導課、實驗課、實習課和活動課,也應寫出相應的教案。
課時計劃的內容一般應有: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教材分析(重、難、疑點)、課型、教學過程(一般包括:準備教學、新課導入、進行新課、鞏固練習與作業布置等,內含教學方法的選用,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下節課預習要求,板書計劃等。提倡每節課后在教案上寫教學后記。教案還應注明班級和授課日期。
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可以寫簡案,其他老師應寫詳案。簡案應包含基本格式和教學主要內容,能反映教學主要過程,不可過于簡單。
教案的書寫要規范。正確使用教學參考資料,不要機械地照搬照抄,更不允許抄襲別人教案。
課時計劃以至少提前一周為宜。
9、堅持在個人備課基礎上的集體備課。
備課應以個人鉆研為主,但決不能忽視集體備課的作用。因此,在個人充分備課的基礎上,只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教師同教材,就要強化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應實行"三定",即定時間、地點與主備人。在集體備課中應著重討論同年級、同教材老師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方面保持基本一致的問題,研究重、難、疑點及解決辦法,商議必修與選修、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補差與培優的處理策略,交流最新的教改與考核信息等。
10、通過個人與集體備課,要求教師做到腦中有“綱”,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數”,手中有“法”。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巧于誘導,妙于點撥,善于啟發,使主導與主體、憤與啟、悱與發,渾然一體。
二、上課
1、做好課前準備
①堅持上課的頭一天(最好是晚上)默述教學過程,熟悉板書計劃,力求對教學內容與過程達到嫻熟的程度。
、谧龊媒叹邷蕚。至少提前半天對將要運用的教具、課件、電教和實驗設備進行最后一次檢查,以確保上課使用無誤。
、凵险n前3分鐘進入講臺,隨著一聲“上課”口令,全班學生起“立”,教師目視全班,用飽滿的精神狀態喚起學生的上課意識,為新課進行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
2、正確把握課堂教學目的和內容
、僬n堂教學的目的要明確,課堂教學的一切活動都要圍繞教學目的進行。
、谡n堂教學內容要正確,不得出現科學性錯誤,重點要突出,不平均使用力量;脈絡要清晰,不能眉目不清,邏輯混亂。
、壅n堂教學要體現嚴密的計劃性與組織性,既要備、教一致,反對隨心所欲;又要根據課堂教學實際需要,適時地調整內容與進度。
3、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技能
課堂教學技能是指運用專業知識、相關的教育理論以及教學經驗,執行課堂教學的教學行為。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技能是增強教師教學實踐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提高:
①導入技能。課堂教學的導入,猶如樂曲的“引子”,戲劇的“序幕”,負有醞釀情緒,集中學生注意力,滲透主題和帶入情境的任務。教師要根據教學任務與內容,學生的年齡與心理特點,靈活運用以舊拓新,承上啟下;開門見山,單刀直入;設疑置問,引起懸念;實驗引思,激情引疑;借助事例,選講故事等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學生的心弦,立疑置趣,促進學生情緒高漲,步入求知欲的振奮狀態。
②講解技能。這是教師運用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方法,促進智力發展,表達思想的一類教學行為,其實質是建立新知識與學生原有知識經驗之間的聯系。教師應在認真確定教學目標,分析教學內容的重點,明確新舊知識之間相互聯系的基礎上,順知識結構之序、學生思維發展之序,提出系列化的關鍵性問題,形成清晰的講解結構;運用流暢、準確、明白的語言,啟發性講解,促進學習遷移的例證,恰到好處的強調;精選形成連貫的過度性短語,重視獲取反饋,并予以及時調控,使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
、厶釂柤寄。這是教師用提出問題、誘導學生回答和處理學生答案的方式,啟迪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參與學習,理解和應用知識,培養能力;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的一類教學行為。教師要把握一個完整提問的引入、介入與評點過程,緊扣教材內容,圍繞學習的目的要求,抓住那些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節點,學生與教學內容的內在矛盾及其發展,在教學過程的任何一環節,學生已“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契機,面向全體學生,提出符合學生智能水平、難易適度的問題,靈活穿插運用沉默、催促、提示、評議、追向與擴展等方法,把學生引入“問題情境”,促進學生的思維。
④演示技能。教師要本著準確安全、簡易明顯,便于觀察和理解本質的原則,圍繞演示目的,選用實物、樣品、標本、模型、圖表、幻燈片、影片、錄像帶與課件等,通過教師的實際表演與示范操作,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分析和綜合,使之獲得知識,提高觀察、思維能力。
⑤結束技能。這是完成一項教學任務終了階段的教學行為。教師要通過歸納總結,比較異同,領悟主題,畫龍點睛。實踐活動,轉化升華和設置懸念等方式,對所學知識和技能及時的進行系統鞏固和運用,使新知識有效地納入學生的認知結構中。
、拚Z言技能。教學語言技能是教師傳遞信息,提供指導的語言行為方式,是一切教學活動的最基本的行為,是使課堂教學獲得高效的關鍵。因此,教師要從教學內容與教學對象出發,運用準確、鮮明、生動、嚴謹、簡明、流暢而富有教育性與啟發性的科學用語與通俗語言,并使之巧妙結合,以便于學生感知和理解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智力素質。
⑦板書功能。精心設計的板書,是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增強教學效果必不可少的輔助手段。教師要根據教學的需要,靈活運用綱要、表解、表格、圖示、運算、網絡等樣式,以布局合理、書寫規范,具有啟發性、簡潔性的板書,揭示教學內容,體現教材結構和教學程序;展現知識的系統性與層次的邏輯性;以幫助學生激發興趣、凝聚注意、啟發思維、增強記憶,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4、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俳處煈拐麄教學過程建立在師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基礎之上,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無拘無束的空間,讓學生思維在其間縱橫馳騁。
②面向每一位學生,讓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讓更多的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以思維為核心,鼓勵學生質疑,引導學生解惑;以訓練為主線,盡可能讓學生手腦并用,給學生以動手操作的機會;承認差異,分類指導,分層教學,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時空。
、蹌撛O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情境,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觸動情感,進入角色,深刻體驗。
、芙處熞棺约旱闹鲗ё饔萌珪r空地體現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誘導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被動學為主動學,變死學為活學,變難學為易學,變學會為會學。這就要在教學實踐中致力于尋求教師的主導與學生主體、知識與能力、教書與育人、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傳授知識與學法指導等最佳結合點,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之生動、活潑地學。
⑤見微知著,駕馭課堂氣氛,甚至“呼風喚雨”,冰釋一觸即發的矛盾,以創造出課堂教學所需的氛圍。理解學生,熟悉其內心世界;尊重學生,以適當的寬容調動學生積極性,努力使學生始終處于“憤”“悱”狀態。于細微處獲取反饋,及時對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調控,以期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嚴禁在課堂上出現師生“頂!钡慕┚帧
5、嚴格課堂教學紀律
教師應:
、賴栏癜凑n程表上課,未經本學部教務處批準,不得私自調課,不得隨意安排自習或請別人看堂、代課。
②在上課前要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嚴格按照作息時間表上下課,不遲到、早退,一般不拖堂。
③上課時不坐講,不喝水,不會客,不說與教學無關的廢話,不做與教學無關的事,不得隨便離開課堂,不得把尋呼機、手機帶進課堂。
、苌险n應衣著整潔,舉止端正,教態自然大方,教容樸素無華。
、萃咨铺幚砗谜n內發生的一切情況,正確處理違紀學生,不得把學生趕出課堂。
、抻⒄Z課用英語組織教學,其他學科用普通話。
6、抓住教學規律,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規律是事物發展過程中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抓住課堂教學過程中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每一節課的教學效率,重要的是:
、僮プ≌n堂教學核心,致力于“四基”教學;臼聦崳纠碚,基本方法,基本應用,較集中地反映了這門學科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和本質特征,是不斷擴大和加深知識,形成各種能力的基礎,是課堂教學的核心。②抓住教學進程的中心,指導學生掌握學科的知識結構。指導學生將學過的知識,按照一定章節和單元的知識體系進行系統概括,幫助學生理線串點,理清思路,把握規律,弄清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立體知識網絡,是掌握整體學科內容,幫助記憶學科知識,促進技能遷移,優化認識新知的前提,是教學過程的中心。教師應緊緊抓住這一中心,引導學生從體系的高度上來掌握知識。
、圩プ』A教育的終極目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學生學會學習,抓住這一根本目的,遵照學校關于加強學風建設與學生實施良好習慣養成教育的意見,強化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與良好習慣的形成。
7、努力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現代化校園的創建,特別是現代教育系統工程的建設,廣播系統、閉路電視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開通,為運用現代媒體、媒傳與教學設計技術,開發利用教育資源,優化教學過程,建立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現代教學體系提供了一流的現代化教學環境,應充分運用這一現代化教學環境,努力探索,及時總結,改革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
三、作業布置與批改
1、布置必要的作業是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基本手段,也是檢查教學效果的主要方式,教師應認真進行作業的布置與批改。
2、作業布置:
、賰热菀茖W,目的要明確。作業的內容要符合教學大綱和課本要求,不要隨意增加和刪除大綱、教材中對學生的練習要求。作業的安排要有利于鞏固所學知識,有利于訓練、鞏固和發展學生的基本技能,有利于掌握自學方法。要注意通過作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
、陔y易應有序,梯度要適中。作業題的難易程度要符合教學的要求與學生的認知能力,梯度應遵從學生的認知規律。
、坌问揭鄻,題型應多變。作業形式:一是書面作業,如書面練習,演算習題,作文,繪畫等;二是口頭作業,如朗讀、閱讀、背誦等;三是實踐活動,如調查、訪問、測量、實驗操作、手工制作等。具體形式可根據教學需要靈活安排。題型應多變,以激發學生作業的興趣,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反對用機械模仿和不必要的重復來加重學生作業負擔,嚴禁以抄作業的方式懲罰學生。
④份量要適中,時間總量要控制。一般地,小學一年級不留書面課外作業,二、三年級課外作業總量不超過30分鐘,四、五年級不超過45分鐘,六年級不超過1小時。
⑤要承認差異,區別對待。根據班級學生學習水平與學習能力的不同,既要有統一要求,又要有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對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布置不同的作業。
⑥要加強指導。督促學生按作業的規范化要求,按時按質按量獨立地完成作業,培養學生認真作業的品質。
3、作業的批改
、僖J真搞好作業的批改。書面作業應及時批改,批改方式以教師全收全改為主,輔以學生互改、自改;對于互改、自改的作業也要及時檢查指導,絕不能放任自流。
、谧鳂I批改要正確,批改符號要統一,格式要規范,書寫要工整,批語不要覆蓋學生字跡。作文批改要仔細,錯字、錯句要及時訂正。對于學生訂正的作業也要及時檢查、批改。
③對作業中出現的共性問題,要及時進行集體講評;對作業中出現的個性問題,要進行個別輔導或面批。作業講評應及時。
四、輔導
1、課外輔導是優化教學過程的一個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發展。它包括解惑答疑、補缺補漏、培優輔困,指導學法、進行學習目的和學習態度教育等。教師應把課外輔導與課堂教學納入統一的教學計劃之中,使其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2、輔導應遵守下列原則:
①認知輔導是同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指導相結合。在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同時,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運用科學方法。
、趫猿謧別性。以個別輔導為主,不帶普遍性的問題不得用整班上大課的形式。
③增強針對性。針對學生在學習上的差異與存在的不同問題采取分類指導。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輔導重點應放在知識的擴展和獨立思維的培養上,發展他們的特長,鼓勵和支持他們拔尖,讓他們的專長和愛好得到充分的發展。對于學有困難的學生,要及時補缺補差,加強學法指導,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自信心。對學習基礎薄弱與學習困難較多的學生,教師要以誨人不倦的精神,對這類學生以特別的關注,熱情而耐心地加以系列輔導。
3、提倡分層教學,實施課內輔導。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針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要求,實施分層教學。在學生進行課堂練習時,教師于巡視中應有目的地加強對學生的個別輔導。
4、開展課外活動。
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設施,組織各種興趣小組,開辟第二課堂,展開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顒拥膬热菀险n程計劃的要求,符合各年齡段學生生理、心理特點,以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為中心,以培養興趣、發展特長為重點。活動中以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為主,教師予以指導、幫助,不包辦代替。
五、考試與評價
學生學業的考核及其他方面的評價,是有目的、有計劃地獲取反饋信息的過程,是總結經驗教訓,改進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之一。其基本要求是:
1、日常教學中的質量檢測,如單元測驗、期末考試以及畢業考試等均屬水平性、目標性考試。考試內容要以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為依據,不準出偏題、怪題。試題在突出“雙基”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對能力的考查,要加強考試內容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以考察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反映學生對知識真正的理解狀況。
3、學期成績評定。小學各年級平時成績占60%,期末考試成績占40%,成績采用等級制,分優秀(90—100分)、良好(75—84.5分)、及格(60—74.5分)、不及格(60分以下)等。
4、考試成績的處理要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要保護好每位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熱情,任何學校和教師不得以考試成績排列公布學生的名次。
【人文校園的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校園多元文化下人文精神的培養10-08
校園安全管理制度08-16
淺談基于人文素質教育的校園文化建設論文10-31
關于人文醫學的論文09-26
校園周邊環境的安全管理制度03-24
古人文雅的生日祝福03-18
淺談人文教育的范文12-01
師生進出校園安全管理制度03-24
校園消防設備管理制度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