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讀書心得
我們有一些啟發后,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么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教學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教學讀書心得1
細細品讀了《教學大道,寫給小學數學教師》這本書,深深地打動著我,讓我有了更多的感悟與思考。作為一名普通小學教師,我離優秀教師還有一定的差距,怎么樣縮短這一差距,是我值得好好思考的問題,尤其怎樣做一名優秀的小學數學老師,在自己所擔任的教學工作中,讓每一個學生每課有所得,每天有所獲,每月有所進步,每學期成績有所提高,教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人。正像這本書的序言里所說的,多讀一些文章,你就會發現自己本體性知識是有欠缺的,你的價值觀需要改變,你對兒童的了解不夠深入,底子蒼白,無論教學技巧如何出彩,課也是索然無味的。所以你需要打開一扇窗。是的,讀著這本書,你會感受到打開了一扇窗,讓自己的思想又走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在這里,你會知道數學家們是怎樣理解數學的,數學的本質是什么,學生是如何理解數學的,我們該教給學生什么……
我常常想,有沒有辦法把數學教簡單、教生動、教活潑,教出高質量,讓學生學簡單、學生動、學活潑,學出好成績?在本書中也給了我許多的答案。首先數學教師只有對自己所教這門學科,理解、掌握還不通透,教材鉆研不透,掌握不深,一些基本的數學概念、推理以及這些知識之間的邏輯聯系也有些不甚了了。沒有融會貫通、觸類旁通,自然就不能舉重若輕、游刃有余了。所以正像《聊聊懶課》中李成良校長所說的:只有熟記每一冊教材,熟做每一道習題,熟記每一個學生,備課備透了,才能把握數學的本質,從具體的.數學內容中跳出來,站在更高的位置整體把握數學的內容的本質,從而才能做到數學課堂的扎實高效。其次,要讀懂孩子。凡是惟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我們在教學工作中也是這樣,教師只有在充分地了解和把握學生自身特點和實際需要的基礎上,才可能做到因人教,進而提高教學效率,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一個學生就是一本書,一個班的學生就是一系列的書。我們教師即使是滿腹經綸,學高五斗,要是讀不懂學生那一系列的書,也不可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教師。
另外,“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這是我們都知道的陶行知的教育真諦。但是如何去理解它,如何去做好它,這是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讀了華應龍特級教師的“讓學生像呼吸一樣自然”,感覺豁然開朗。在課前我們要變成“小孩子”,順著學生學的路徑去思考教的路徑。教師要通過創設一個個情景,提出一個個問題,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引導出來,把學生的思維調動起來,把學生的錯誤的概念暴露出來,而教師在其中動態地把握各個教學時機,適時地介紹有關的概念,并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成資源促進學生建構概念。教師和學生之間是一種親密無間的對話關系,孩子在這樣一種自然地、放松的狀態下,思維的天性就會自然地流淌。這正是我們一直渴望追求的教學境界。
這本書中,我還學到了教師要改革教學理念,教師要經常思考如何變化才能適應變化的世界和現在的學生。當學生問路時,給學生指明方向,不如給學生一張經過加工的地圖和一個指南針,然后教會學生如何使用地圖,如何使用指南針。在教學中,評價的一個標準就是,學生以后遇到類似問題時,能否自己主動去解決。
讀了《教學大道,寫給小學數學教師》這本書,讓我深深體會到,要做一個優秀的老師,善教的老師,必須懂得教會學生思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認真思考,勤于反思,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學習樂園,應該是我終身奮斗的目標。
數學教學讀書心得2
如今,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小學數學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她的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致。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小學數學教改的沖鋒號。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小學數學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小學數學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小學數學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小學數學教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找到教學的“亮點”。閑暇時翻看一下里面的內容,總是對自己教學的一個充電。學記》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也!睂τ谖覀兘處煻,要學的東西太多,而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愚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學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教學中最大的樂趣!”戎R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徑。教師今天的學習主要不是記憶大量的知識,而是掌握學習的方法——知道為何學習?從哪里學習?怎樣學習?如果一個老師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即使他教的門門功課都很優異,他仍然是一個失敗的學習者。因為這對于處在終身學習時代的人來說,不啻是一個致命的缺陷。學習型社會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么,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么、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識經濟大潮中,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認準自己的人生坐標,找準自己的價值空間。教書的生活雖然清貧,但一本好書會使我愛不釋手,一首好詩會使我如癡如醉,一篇美文會使我百讀不厭。我深深地知道,只有樂學的教師,才能成為樂教的教師;只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為教者樂教,學者樂學,才能會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這就是我終身從教的最大追求。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度,比態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爾東南西北風,咬定青山不放松!币惶鞇圩x書容易,一輩子愛讀書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夢想成為現實,但首先你必須擁有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為教師,必須成為學習者!白鲆惠呑咏處煛北仨殹耙惠呑訉W做教師”。教師只有再度成為學生,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使廣大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
常讀書使我明白了許多新道理: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移植的過程,應當是學習主體(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人——環境”系統。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面對知識更新周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教師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教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淀學養。一個教師,不在于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復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度,比態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爾東南西北風,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天愛讀書容易,一輩子愛讀書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夢想成為現實,但首先你必須擁有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為教師,必須成為學習者!白鲆惠呑咏處煛北仨殹耙惠呑訉W做教師”。教師只有再度成為學生,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使廣大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
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教學模式將“人——人”系統轉變為“人——環境”系統。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面對知識更新周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教師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教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淀學養。一個教師,不在于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復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教書和讀書生活,使我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諦:教師的人生,應該有創新精神。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我們要做“代表先進文化方向”的創新型教師,愛崗敬業是創新型教師應具備的首要條件。他不但具有無私奉獻的師魂,誠實正直的師德,全面發展的師觀,教書育人的師能,嚴謹求實的師風,而且還應具有開拓進取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勇于拼搏的英氣,甘愿奉獻的“傻”氣,自強不息的骨氣。吾以培養新世紀之英才,振興中華為己任,雖生活清貧,但仍以春蠶的精神、紅燭的風格、蜜蜂的作風、綠葉的品格和孺子牛的志向,奮力拼搏,無私奉獻。
常讀書和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要不憚于正視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于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鑒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愚人不才,笨鳥先飛,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學藝術作為一種人生目標,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國的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之中。
數學教學讀書心得3
近日我認真拜讀了《新課程理念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施》一書,這本書是們學校發的。讀完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頗有心得。
《新課程理念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施》是王麗杰、吳文信所著,由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八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主要位我們剖析了新課程這一核心理念。
第二部分“走向生活”,讓我們把握課程要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和教學活動必須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這兩個基本理念。
第三部分“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介紹了新課程基本理念之三;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第四部分“參與是課程實施的核心”讓我們明確了這個基本理念。
第五部分“讓課堂教學充滿創新活力”是圍繞新課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一基本理念而講的。
第六部分“教是為了學”闡明的.基本理念是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
第七部分“實現課程與教學的整合”主要強調另一個基本理念:教師是課程的創造者與開發者
第八部分“發展才是硬道理”從第二部分到第七部分,還提供了許多教學片段或課例及簡明的點評,并總結出課例所蘊含的理念,還為讀者總結提供行動策略。
真正是課例鮮活而富有內涵,理念闡明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行動策略具體詳盡,可操作性強,做到課例、理念、行動策略的“三點一線”。
一、本書讓我理解了新課程與舊課程的本質區別是理念的不同。
1.教師和學生的關系。
舊課程觀認為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學生只是知識的接受者,是被動的。而新課程觀則認為,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是自我建構的過程,教師與學生都是課程的開發者,共創共生,形成"學習共同體".每個學生都帶著自己的經驗背景,帶著自己獨特的感受,來到課堂進行交流,這本身就是課程建設.
2.課程和教材的關系.
舊課程觀認為課程就是教材,教材又是知識的載體,因而教材是中心,而新課程觀則認為課程是教材、教師、學生、環境四因素的整合.學生從同學身上.教師身上學到的東西遠比從教材中學到的多.
3.課程與教學的關系.
舊課程觀認為課程與教學是相互分離的,教師只有教材意識,只知道教材、教參、教學大剛、教學計劃。而新課程觀則認為課程與教學是整合的。課程是教材、教師與學生、教學情景、教學環境構成的一種
二、新課程要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
數學新課程理念之一就是課程要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這里是指課程的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要反映現實生活的內容;課程要成為學生生命歷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學習要與社會生活實踐緊密結合。《新課程理念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施》舉了很多鮮活的例子來反映新課程所提倡的理念。本書的課例提供的行動策略也給我帶來了收獲。比如以前如何讓學生參與教學我比較盲目,現在我知道要做到以下的幾點:
1、給每一個孩子以同樣的表現機會;
2、讓孩子學得有興趣;
3、把孩子們領進精彩的問題空間;
4、精心設計學生的活動;
5、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
6、注重過程,注重體驗。
其中“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片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數學教學讀書心得4
讀了《小學數學教學設計》這本書,深有感觸。這本書既有理論意義,又有實用價值。書中不僅談了課堂教學設計的詳細過程、反思等,而且還談了數學教學的“情景設計”,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數學教學的來龍去脈。原本以為教學設計僅僅是每一位教師在上課前必須做的一項功課,沒想到這項功課卻包含著許多的藝術。教學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對該門課的喜愛程度。試想一下,一位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僅僅是圍繞讓學生知曉一個個的問題的現成答案,學生的思維沒有得到任何的鍛煉,久而久之,定會兩手空空,無所收獲。而另一位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主要是圍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效果必定和前者大不相同。而要培養學生的能力,應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發展學生的智力,而智力的發展又取決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沒有一定的學習動機,就談不上對知識的探索,更談不上對知識的創新。
學生作為能動的學習主體,既可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也可能有意、無意地拒絕教學的影響。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么,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呢?我認為:
一、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過程中的主人,使學生明白只有自己親自參與新知識的發現,獨立解決問題,善于思變,習慣于歸納整理,才能真正鍛煉自己的思維、開發自己的智力、發展自己的能力。運用恰當的方法,巧設懸念,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二、進行情感交流,增強學習興趣。
教師應加強與學生感情的交流,增進與學生的友誼,關心他們、愛護他們,熱情地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使學生對老師有較強的信任感、友好感、親近感,那么學生自然而然地度過到喜愛你所教的數學學科上,達到“尊其師,信其道”的效果。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的另一個方面是:教師通過教學或數學家的故事等,來讓學生了解數學的發展、演變及其作用,了解數學家們是如何發現數學原理及他們的.自學態度等。比如:可以給學生講“數學之王——高斯”、“幾何學之父——歐兒里德”、“代數學之父——韋達”、“數學之神——阿基米德”等數學家的故事。ZK168
三、適當開展競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適當開展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爭取優異成績的一種有效手段。通過競賽,學生的好勝心和求知欲更加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會大大加強。
總之,要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首先是使學生對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是學習動力的源泉。然后,是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一句話,抓住學生的興趣特點,培養學習興趣為核心,全方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數學教學讀書心得5
學生是老師教學的對象,更是學習的主體。如果不了解自己的學生,那教學的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而且我相信“親其師,信其道”,如果老師能和學生有良好的溝通,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那教學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的。那么首先我得去愛他們,關心他們,從而融入他們,了解和理解他們,找到學生的起點。
要引領小學生學習什么樣的數學。
我覺得這是對老師數學專業素養提出了要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那作為教師,我自己首先必須清楚數學是什么,掌握數學知識,把握教學本質。我想,在這一點上,我做得還不夠。所以,多看、多聽、多問、多想是我接下來必須要做的事。
如何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
美的環境,快樂的環境,彌漫信息的環境,引發智慧的環境。書中介紹了如何制造“天時”“地利”“人和”因素,我想這就需要根據具體的.課來進行選擇和組合,整合各種資源,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
如何讓數學課有濃濃的數學味。
教師在教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也應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多種數學能力,使生最終形成數學素養。這肯定是一個需要老師長期的、有意識的、有目的的啟發誘導,又要靠學生自己不斷體會、領悟、深化的過程。
如何優化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要教授什么,學生的能力現在是怎么樣的,怎么開展教學活動,教學又會有怎樣的效果......這本書中介紹了很多。所以,之后我要想的就是怎樣將這些好的方法用起來,使自己在完成教學設計的基礎上,再慢慢進行優化。
運用什么方式開展數學教學。
上學期聽了同年級老師的很多課,也會發現:同樣的內容,不同的老師,教學方式則可能有所不同。所以,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選擇教學方式應該是最重要的。
如何開展小學數學實踐活動。
我想在這個環節上,我應該是做得很不好的。因為我自己都沒有很認真地思考過要怎樣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怎樣在活動實施中給學生以切實的指導,從而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尤其是在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方面獲得很大的發展。我需要反思,也需要尋找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除了看,還需要多問,多想,多做,多反思。
我明白教師這條路真的不容易走,作為一個小學數學教師,還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去提高。但我還是相信只要用心去做,一切問題就都能解決。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沒有到不了的遠方!
數學教學讀書心得6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識就是力量”,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為趁著青春年少多看些書,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在走上了三尺講臺之后,由于這職業的原因,我更加喜歡看書、看報,并逐漸對教育書刊有所涉獵,其中我最喜歡《小學數學教師》。
一本書刊或雜志能夠成為讀者的朋友,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學數學教師》就是我的摯友。我和它的相識其實很平淡無奇,當我剛踏上教學之路 ,為了走好事業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準備,其中有一項就是到校圖書室借閱書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而這些,我都通過《小學數學教師》獲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說:“一本教育雜志,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啟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小學數學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內容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信息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如今,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小學數學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
據了解,《小學數學教師》滋潤了無數數學教師的茁壯成長,也為許許多多的青年數學教師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橋梁,是培育教師成長的搖籃。她的風格十分樸素平實。務實、樸實、平實是其魅力的源泉。樸素、精致、人文是其獨具的特點。她的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致。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小學數學教改的沖鋒號。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小學數學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小學數學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小學數學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小學數學教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到教學的“亮點”……
數學教學讀書心得7
牛頓說:“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贝蜷_《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這本書,初讀前言就獲益匪淺,其中寫道:“在對教育評頭論足時,人們還是擅長找它的不是,而恰恰忽略了‘發現它的長處’其實比‘看穿它的缺點’更難的道理”。認識到好的行為,學習并堅持去做,將有利于我們前行,尤其對我們年輕教師來說,這是成長進步的有效階梯。
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允許孩子質疑是發展獨立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敢于鼓勵學生問難、質疑,前提是教師應該首先能把握數學的本質!書中的一則案例給我印象十分深刻。
這是一節一年級學習減法的課,在理解了例題并得到“5-2=3”之后,教師請學生自己動手“創作”一個用“減法”解決的問題,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意外的“生成”事件。一個小女孩介紹:“我本來有5個水果,送給同桌2個,問我還剩幾個水果?我列的算式是5-2=3!绷⒖逃行∧泻⒎磳Γ骸霸趺催是5-2=3,重復了,不能寫到黑板上!毙∨⒉环䴕猓骸拔覜]重復,老師的是汽車,我的是水果,水果不等于汽車!毙∧泻⑷苑瘩g:“反正你的.算式是5-2=3,還說不重復!庇谑侨嗪芤苫蟆
面對這樣的“生成”,可能有的教師會簡單的以一句“是同一個算式,我們就不寫在黑板上了”來結束學生的疑問。但我們認真想想,減法的本質是什么?減法是解決一類問題的一個模型。因此這位教師是這樣處理的!澳銈冞能想一個事情,也用5-2=3來表示嗎?”“為什么有的事情是發生在停車場里,有的事情發生在教師里,而且有的說是摘花,有的說是鉛筆,完全都不一樣的事,卻能都用5-2=3來表示?”孩子們終于發現了“雖然事件是不一樣的,但他們所表示的意思都是一樣的”,也感悟出了“算式真神奇”。
學生能有如此的感悟,這是教學最成功之處,因此我們可以說:教師能夠有效地處理“生成”,關鍵在于教師對數學本質的理解。
讀到書中的案例我也想到了自己執教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在這節課中,我設計了剪一剪、拼一拼等學習活動,逐步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長方形的面積與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底和高有什么關系?課前預設學生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方法有三種,第一種是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頂點作高剪開,通過平移,拼出長方形。第二種是沿著平行四邊形中間任意一條高剪開,第三種是沿平行四邊形兩端的兩個頂點做的高剪開,把剪下來的兩個小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再和剪后得出的長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這節課學生大部分都拼出第一種,由于經驗不足沒有很好的引導學生思考出后兩種,而采取了一種簡單的告知——“請大家來看大屏幕上的這兩種情況!痹诖藭r我應該引導孩子把握平行四邊形有無數條這一數學本質,然后發揮學生想象,我想學生是能夠找出后面的兩種方法的。
“把握數學本質+研究學生=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我們堅定的信念。小學數學教學應該給孩子留下什么?毋庸質疑,留下的是數學的思考方式、數學的思想方法,浸潤的是對數學學習的熱愛以及對數學的積極態度。數學教師需要怎樣的底蘊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以發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真實故事為載體,闡述了數學的核心概念與基本技能有哪些、怎么教?每個故事都有其特定的主題、細節,還有多角度的分析和詮釋。它們都是真實的,都是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本質思考。它們可能不是靈丹妙藥,但給予我們思考問題的視角,給予我們對“問題”深入追問下去的勇氣和方法。
數學教學讀書心得8
“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但不同的時代應該被賦予不同的內涵。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如果問什么是素質教育?如何進行素質教育?幾乎每個老師都能流利回答:面對所有學生,讓他們德智體全面發展,注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渠道,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教學應該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然而,教師對備課、聽課、評課的'日常工作不知所措,在課堂實踐中經常面臨這樣的困惑:舊教材能否反映新思想?如何體現開放性?研究性學習是什么?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何提供豐富的現實背景?如何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教師應該扮演什么角色?你想要黑板嗎?應用問題的基本數量關系呢?如何體現算法多樣性?說明“什么樣的課是好課”和“怎樣才能有好課”仍然是最受關注和不確定的問題。所以在課堂上,難免會看到一些違背素質教育要求的做法。
本書作者圍繞課堂教學改革中的一些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這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闡述了課堂教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何教好,如何備課。而下一部分則是針對每一個案例,對案例進行分析、審視和反思,從每一個課堂片段中了解新課程和新數學,解決大多數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困惑。這是一本真正的書。作為小學數學教研人員的旁觀者,我們可以感受到課堂。從日常教學中許多生動具體的事件來看,有的是課堂教學創新的亮點,有的是令人遺憾的課堂失敗,但都來自于外界。我們在課堂上的艱苦探索和事件是每個教師教學生涯中的里程碑。通過這些案例,這本書的作者用心去感受,他的經歷和思考是冷靜而理性的。這本書里的所有案例都來自于一線,來自于一個小學數學老師厚厚的課堂講稿,是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
看完這本書,我才知道,每個人的人生時間都差不多,但工作量和成就的差別還是挺大的。這要看一個人做事有沒有毅力和勤奮。作為一名教師,如果能勤看勤聽勤記勤問,就能全面深刻地理解教育現象,掌握教育規律,成為真正的教育家。
數學教學讀書心得9
暑假讀了張興華老師的《兒童學習心理與小學數學教學》一書,這本書貼近我們教師的教學實際,讓我受到不小的啟發,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有不小的幫助。
張老師認為:教學要能順應兒童的心理特點才能成功。了解兒童的心理特點與認知規律,本身并不是眉的。只有在準確解讀和把握兒童學習心理的基礎上,努力調適數學教學,使其盡可能地順應兒童的學習心理,才能真正創造出最適合兒童的數學教學,并發揮數學教學的最大效益。實際上,好的數學教學須指向兒童的學習,并建立在兒童的學習心理之上。所以,教師對教學內容和方法的設計,必須適合兒童的心理特點,以利他們能動地進行“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獲得新知意義。
兒童思維偏重感性,抽象思維并不發達,但能憑借具體材料進行邏輯推理。于是我提出,教師要為兒童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讓他們經歷“選擇性知覺——短時記憶——編碼——長時記憶”的認知過程,獲得數學知識和方法,并建構起相應的數學理解。此外,兒童的概括思維比較弱,學習抽象的數學概念,需要熟悉廣泛、眾多的具體材料。教師除了提供一般的具體材料,還要注意提供變式材料,提高概念的概括程度;提供反例材料,以反激正,提高辨別程度。兒童具有好玩、好動、好勝、好奇等心理品質,那我們的數學教學就要努力創造生動活潑的數學活動,用喜聞樂見的小游戲讓學生“玩”起來,用豐富多樣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動”起來,用充滿激勵的小比賽讓學生“比”起來,用多姿多彩的小故事、小懸念、小謎語等讓他們“好奇”起來。而一旦學生的這些個性心理傾向在數學教學中獲得極大滿足,他們對于數學本身便建立起了良好的學習興趣與愿望,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便由此得以確立。
張老師認為:符合兒童心理特點的數學教學必然是精致的。
教學是一項極富創造性的活動,其所表現出的主觀能動性與獨特個性不亞于其他任何的藝術門類。然而,這種主觀能動性與獨特個性卻又不是教師個人教學藝術與見解的無限度自由發揮。因為,我們的教學對象,兒童,他們的心理特點與認知規律,恰是我們展開數學教學所必須要遵循的。由此,教學的這種外在約束便也成就了其內在規定性,并最終在教學語境下展現出其精致而細膩的一面,
符合兒童心理特點的數學教學必然是靈動的。順應不只表現為對兒童學習心理的遷就,更重要的是,它要求我們的數學教學能夠與兒童內在的學習心理之間實現無縫對接。從而,教師外在的教與兒童內在的學在教學的現實語境中達成一種和諧共振的最佳狀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思維和著學生的學習思維,教師教學活動的外部節奏與學生內部的精神生命節奏之間達成一種動態的平衡。這樣的教學活動,無論是教師抑或學生,其思維與精神世界無疑是靈動的,并處于一種積極互動的關系之中。
當然,具體來說,精致與靈動的教學首先表現在教學語言上。語言是教學活動的重要媒介。符合兒童心理特點的數學教學,其語言必然會呈現出精致與靈動的風貌。這種語言應該是清晰、準確的,能夠有效傳遞豐富的數學信息,表達教師對數學的準確理解與把握。這種語言應該是活潑、靈動的,機智與幽默是其重要的外部特征。這種語言還應該是極富感染力的,輕重緩急之下、抑揚頓挫之間、疏密虛實之外,展現出的是教師對數學內容的精確理解,更是對兒童思維的精致引導。
其次,精致與靈動的教學表現在教學活動中。教學過程是由一個個數學活動連綴而成的;趦和瘜W習心理的數學教學,每一個活動的設計都應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與認知規律。要想符合,數學活動首先應是精致的。活動的設計意圖應精準指向童的思維興趣與數學理解,活動的具體展開必然處處考慮兒童的實際感受與可能水平,活動的最終效果也必須以兒童的內部發展為評判。一句話,我們不能為活動而活動;所有活動都應最終符合兒童的實際需求,并最終促進兒童的思維發展。要想符合,數學活動還應是靈動的;顒討畲笙薅鹊卣{動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他們在問題的驅動下主動地觀察、體驗、思考,從而在生動活潑的活動過程中發展起自身的數學思維。
書中在講到建立表象和提取表象這個問題中,張老師講的教例就很有啟發性。表象是客觀事物經過主體感知以后再頭腦中留下的形象。表象具有直觀性和抽象概括性雙重特點,利用這個特點,我覺得我們在教學一些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時都可以用到。比如我在教學認識厘米的時候,讓學生先看直尺上1厘米的長度,然后閉上眼睛,腦子里想一下1厘米的長度,然后睜開眼睛用兩個手來比劃下1厘米的長度。這里的教學就是充分應用了這個特點,先讓學生初步感知1厘米,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這是幫助學生形成表象。接著讓學生用手比劃,不僅深化表象,而且還將剛建立的表象提取和外化出來,借此還可以檢驗學生腦中的長度單位的表象是否正確,做出了及時的評價。同樣,這為后面的根據不同事物填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喚起和提取表象中,張老師講到了一個一年級的問題:小朋友排隊,從前數起或者從后數起,小明都排在第6位,這隊小朋友共有多少人?這里老師用代表小明,用代表○排在小明前面的小朋友,同樣也用這樣的方法排一排小明后面的小朋友,學生都可以順利的排出:○○○○○○○○○○,這樣就可以列出5+1+5=11的解答。通過這個例子,我想到了教學上車下車列式的問題,還有小鴨子過河的問題都可以用這個辦法來解決。題目是這樣的:鴨媽媽和15指小鴨過河,第一次只過去了8只,還有幾只小鴨在岸邊?這里就可以用不同的符號表示鴨媽媽和小鴨,一共就是16只鴨子,過去了8只,應該還有8只在岸邊,這樣孩子就不會遺漏掉。再比如小鳥飛走的問題,這些都是可以讓學生先畫張圖來看看,喚起腦中既有的表象,使之外化成具體的形象,幫助解決數學抽象問題。
數學教學讀書心得10
寒假期間我讀了《數學教學設計》一書,受益頗深,我對其中有關教學媒體的一節,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教學媒體能使教學對象生動形象,給學生以更大的思維空間。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也變得生動起來,運用教學媒體,多感官、多渠道參與信息的加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教學媒體不僅給教學過程增添了色彩,更為學習效果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懂得了教學媒體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更應該更好的駕馭,F代的素質教育觀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發展每一位學生。課堂教學中也要面向全體學生,為每一個學生的學生創造條件,最大限度地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數學教學媒體的選擇也應遵循這一點,不同的學生應該擁有屬于他們的最適合的媒體。作為一個剛踏上工作崗位不久的青年教師,我覺得自己特別有發言權,記得高中的時候上立體幾何,每每講到一個概念、定理,數學老師總會提到木匠師傅……,從某些同學困惑的表情中,更從他們課后的埋怨中我能體會到,無論老師說得如何生動,總不如把現實的工具拿進課堂來得具體。那時我就在想,要是以后我做了一名數學教師,在幾何課上我會把木匠工具搬進課堂,讓空間想象力貧乏的學生在實物的演示下,靜與動的實踐過程中豁然開朗。今天當我踏上數學教師崗位的時候,在課堂上對曾經我們視之為神話的木匠卻只字不提,更不用說搬工具了,這就是選擇教學媒體的可能性和針對性,對于一個在城市里長大的孩子來說,要想看到木匠造房子時的技巧簡直是天方夜譚,而搬一套木匠工具進課堂也不容易。因此,通過制作各種模型和多媒體課件,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便成了我的目標。
板書和投影也是教學媒體中很重要的一環,通過板書和投影,把教學內容一一呈現給學生,有助于學生更好的了解與體會。老師講授的東西,剛開始最容易忘,而好的板書可以讓教學內容留下痕跡,有些邏輯性很強的數學原理是需要時間細細品味的,尤其是對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特別需要板書來幫助他們思考,在課后慢慢消化。這就對老師的板書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師要事先設計好板書,不但簡明扼要,更要想好需要保留和無須保留的部分,做到合理利用。且不說老師的板書需要藝術的美感,但至少要清晰自然,給學生們好的視覺享受。老師的'板書速度要適當,既要考慮到課的教學進度,又要考慮到記筆記的同學。老師在板書的時候也可以適當修飾,增添色彩,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板書的形式可以多樣,提綱式使內容簡明扼要,表格中的分類和比較使教學對象嚴謹而細密,圖式的特點是清晰、直觀形象,線索式往往特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流程式使學生的思路更好的展開,簡圖式有鍛煉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生動活潑。而老師只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階段采用不同的板書形式,定會取得不錯的效果。而我記得在我上學期交的盤片中,同組的老師就向我提出過,我的板書不太有條理,我想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認真改進的。
數學教學讀書心得11
暑假中,有幸拜讀了由雷玲老師主編的《小學數學名師教學藝術》一書,讓我得以在家中領略名師的風采,感受名師們的課堂教學藝術。這本書作者針對當下教育現狀,主要向我們講述了學數學名師的教學藝術方式。主要內容包括劉可欽:追尋常態下的生命課堂;潘小明的課堂人生;華應龍:瘋狂數學的和諧魅力;徐斌:課堂的樸素之美;林良富:在細節中體現課堂魅力;錢守旺:感受數學課堂的魅力;夏青峰的課堂追求以及田立莉:為學生所需而教。品讀著八位名師匠心獨具的教學案例,感受著他們對數學課堂和數學教學的獨特理解與個性詮釋,我深深地折服了。尤其“劉可欽老師追尋常態下的生命課堂”更使我受益匪淺。
在工作過程中,我看過許多熱鬧的課堂教學場面,也曾非常羨慕別人課堂環節設計的巧妙、課件演示的精妙、課堂氣氛的火暴,甚至曾把眼中這些令我羨慕的元素統統的.搬到了自己的課堂上,并為此沾沾自喜。但浮躁過后,待我冷靜下來思考時,卻發現除了當時課堂氣氛異;钴S之外,留給學生的持久影響卻很少。于是我常常思考,數學教學中我要追求的是什么?書中劉可欽老師的話語讓我茅塞頓開。作為教師我們要關注重視的是能給學生持久影響的常態課教學,要著力提高常態課的教學質量。
劉可欽老師的課堂樸素而不乏機智,用樸實而充滿人文情懷的語言讓學生在課堂上能自由的發揮,關注每個孩子的心靈感受。比如劉老師把“某某同學說得很好,誰能比他說得更好?”這樣的話換成“某某同學讀得相當好,還有誰也想試一試?”讓每一個站起來的孩子都能夠體面的坐下來,老師在保護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基礎上,充分讓學生表達,讓學生體驗到成就感,從而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
真實的課堂擯棄演練和作假。真實的課堂應該面對學生真實的認知起點。展現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讓每個學生都有所發展。真實的課堂不能無視學生的學習基礎,把學生當作白紙和容器,隨意刻畫和灌輸;真實的課堂不能死抱著教案,一問一答,牽著學生的鼻子走,不敢越雷池半步;真實的課堂更不能課前操練,課中表演,少數參與,多數旁觀,F在的課堂不能只是關注知識的接受、能力的提高,還要關注學生課堂教學的感受。人生得意,讀了書,你不至于忘形;人生失意,讀了書,你不至于沉淪。
讀著此書,感受著名師們精湛的數學教學藝術和各具特色的教學風格;砣话l現名師們的數學課堂,追求的是“在樸實中彰顯智慧、在無華中尋求發展”。生命課堂、和諧課堂、魅力課堂、理想課堂其實都一樣,返璞歸真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才是真實的課堂。數學課堂教學就應該面對學生真實的認知起點,展現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讓每個學生都有所發展,還學生以真實的課堂,讓我們的數學課更常態、更有效!
數學教學讀書心得12
吳正憲、劉勁苓、劉克臣主編的《小學數學教學基本概念解讀》梳理了小學數學中出現的幾乎所有基本概念,對每一個概念首先按現代數學和小學數學兩個層面做出界定:接著進行詳盡的解讀——闡釋相關數學概念的內涵及數學實質,介紹其緣起背景、來龍去脈,展示其應用領域;然后落腳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處,對相關數學概念給出具體的教學建議,其中包括大量具有示范意義的教學實踐案例。各篇末都有“推薦閱讀”,為老師們提供了進一步深入和拓展的空間。這是一本為小學數學老師答疑解難的教學工具書。書中各篇的撰寫,顯示出作者們對小學數學教育較為深厚的理論修養和豐富的教學經驗。
吳正憲,全國著名小學數學特級教師,全國模范教師,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督學,《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審定專家,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會委員,全國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小學數學教研室主任。吳老師和其團隊核心隊員劉勁苓(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數學教師)、劉克臣(北京市西城教育研修學院小學數學教研員)一起,組織吳正憲小學數學教師工作站的相關隊員,緊扣201 1版數學課標的精神,經過多方查證、廣征博引,結合大量的教學實踐,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百余個基本概念進行了案例式的生動解讀—— 【概念描述】——從現代數學和小學數學兩個層面對每個概念做出界定: 【概念解讀】——闡釋相關數學概念的內涵及數學實質,介紹其緣起背景、來龍去脈,展示其應用領域; 【教學建議】——落腳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處,結合教學實踐案例對相關數學概念給出具體的教學建議; 【推薦閱讀】——為老師們進一步深入和拓展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提供了空間。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發現問題”
問題是數學學習的“心臟”,沒有問題的學習目標就不明確。而小學生數學問題的'提出必須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有效地實現。創設數學情境的目的就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發現并提出與本課學習密切相關的數學問題,以備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
第二環節:“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而合作能力是當今社會所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合作交流中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所以,合作能力的培養必須在課堂上加以落實,讓學生在合作的基礎上展開競爭。面對實際問題,能夠主動嘗試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是數學應用意識的重要表現,也是能否將所學知識和方法運用于實際的關鍵所在。
第三環節:“展示交流,內化提升”
合作探究是學生充分感知的過程,而展示交流是學生的感性知識相互碰撞的過程。在交流、研討的過程中,通過比較、質疑和反思,不斷優化個人和小組的學習成果,直至達成共識,內化為個體解決問題的策略,并形成科學結論,找出對解決當前問題適用的策略。問題一旦解決,學生的思維能力會隨之發生變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和思維品質的發展都具有促進作用。在展示交流的過程中,使學生感悟數學學習的樂趣,找到自身價值的體現,體驗利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功的愉悅。這樣不但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正確的數學學習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第四環節:“回顧整理,拓展應用”
一堂課成功與否,結課很重要。教師要在完成一個教學內容或教學活動時進行適當總結,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回顧和歸納,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系統。再通過拓展應用檢驗學生對新知理解和運用水平。
數學教學讀書心得13
在當當網輸入“小學數學”幾個關鍵字,立刻出現一串相關書目,一眼就看中了它——《小學數學名師教學藝術》,隨即在第一時間買下它。懷著幾許欣喜、幾許期盼,我打開了這本書!隨著閱讀的不斷深入,如身臨其境,感受名師的精彩課堂。我越發覺得閱讀此書若品茶,總有淡淡清香。
書中講述了“劉可欽:追尋常態下的生命課堂;潘小明的課堂人生;華應龍:瘋狂數學的和諧魅力;徐斌:課堂的樸素之美;林良富:在細節中體現課堂魅力;錢守旺:感受數學課堂的魅力;夏青峰的課堂追求以及田立莉:為學生所需而教!逼纷x著八位名師匠心獨具的教學案例,感受著他們對數學課堂和數學教學的獨特理解與個性詮釋,我深深地折服了。尤其“潘小明老師的課堂人生”更使我受益匪淺。
潘小明老師的教學藝術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
一、研究學生,為學生學習心理把脈
潘老師認為,教師在教學前只有十分清楚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尚未獲得那些學習經驗,才能開始新知識的傳授;只有清楚起點在哪里,才能滿載新知識的船?。但是教師不能停留在了解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還必須預見學生將會用怎樣的方式去學習新知識。只有對學生會怎樣學有所預見,老師的教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學,才能更好地促進學。
二、誘發爭議,讓學生在思維碰撞中感悟真知
顧汝佐這樣評價潘小明老師——“喑于提供機會讓學生在碰撞中自己求知求新”。潘老師的又一亮點就是善于誘發爭議,讓學生潛在的錯誤想法得以充分暴露,在不同想法的碰撞中感悟真知。
三、冷靜敏銳,引導學生“自拔其根”
潘老師十分重視在學生感受、體驗之余,引導學生的認識上升到數學知識、數學思想的高度。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和方法是根,而讓學生掌握數學思想和方法,教師必須提供合適的情景讓學生經歷數學學習的活動過程,并適時進行引導。潘老師認為在學生經過一番自主探究之后,引導學生“回回頭,看看走過的路”,進行不同方法的比較,使學生深深體悟到“策略比結果更重要”,實現由關心題目結果向關注解題策略的轉化。
四、鈍感激情,激發學生的探究欲
教師在課堂的激情會感染學生的學習情緒,教師幽默的語言能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有助于師生合作,共同探究知識,而老師適當的鈍感,更能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潘小明老師在這方面是很有造詣的。
這就是潘小明老師鮮明而靈動的教學藝術。課堂是他平實的人生,孩子是他靈動的生命。
閱讀此書時,有幸走進“吳正憲名師大講堂”,近距離聆聽這位上海特級教師潘小明執教的《圓的認識》,心中充滿了興奮。這次活動使我對潘老師的教學藝術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不得不佩服,潘老師對學生學習心理的脈搏的把握。對于孩子們遇到一個數學問題會怎么想、怎么做,他能估計得到,有預見性,作好啟發引導的準備。在《圓的認識》這節課,潘老師準確地抓住了數學中的“圓”與生活中對圓的認識的差距來研究什么是圓,通過學生畫圓時出現的偏差來感知圓心、半徑,通過提問一個用繩子和一個用圓規,工具不一樣為什么都能畫成圓?使學生從本質上理解圓的含義。
唐代詩人杜牧有句名言:“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币馑际钦f學習不能停留在表面上,只顧形式上熱熱鬧鬧,要尋根究底。數學教學更應該如此。數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正因為它抽象才具有應用的廣泛性。潘老師善于在學生感受、體驗之余,引導他們上升到數學知識、數學思想的高度。在他的課堂上,學生的'活動多,有時也很熱鬧,但他自己卻很冷靜,抓住一切機會突出數學思想、方法,哪怕是細微之處也從不放過。如,潘老師在引導學生思考怎樣在正方形紙中畫一個最大的圓,肯定用學生對折的方法確定圓心、半徑后。利用學生對折兩次的正方形紙,用剪刀一剪,打開。拋出問題“這是圓嗎?講出道理來”。學生很容易地說出“這不是圓,因為有棱角,是多邊形。”追問“那圓是一個什么樣的圖形?”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詮釋著圓——“圓是曲線圍成的,沒有棱角,均勻飽滿的”潘老師繼續追問“那圓上不可能有線段,與以前的圖形不同,那它為什么沒有棱角?為什么飽滿均勻?”學生很自然地感悟到,因為半徑都相等。此時,潘老師舉著正方形紙說“如果,我再折,再折……剪會怎么樣?”“無限向圓逼近”沒有老師的刻意引導,一切是那么自然,極限的數學思想方法也就浸潤其中了。妙哉!
靜下心來仔細品味,認識圓的過程,不正是引導學生把生活經驗,生活概念運動到科學的數學活動的經驗和數學概念的過程嗎?不管是導入部分,還是新授、練習,都不是只圖表面的熱鬧,教師緊緊抓住教學內容的本質,抓住了本質,也就凸現了數學教學的本色。
課后主持人對學生進行了訪談。學生都很喜歡這樣的數學課。一個學生這樣形容潘老師的課——“聽潘老師的課,就好像有一個紗簾,紗簾背后是我們要學習的知識,潘老師不是直接把知識拽出來,而是請輕輕掀開一點,引導我們思考探索知識!笔前,在這節課,正是因為潘老師充分挖掘教材空間,透過顯性的知識,挖掘數學思維、數學思想方法,把握數學本質,才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如何能“輕輕掀開一點紗簾”,引導學生的思考探索?潘老師的教學藝術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細細品味、思考、借鑒。感謝《小學數學名師教學藝術》讓我走進潘小明老師,感謝潘小明老師的教學藝術促使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教學的路有多長,行走著的探索就會多長。我會為和孩子們的生命一起在課堂上閃出靈動的光芒而不懈努力!
數學教學讀書心得14
假期里,我認真拜讀了曹培英老師的《小學數學深度學習教學研究》一書。該書從五個方面對深度學習進行了講解。分別是“深度學習的研究概述”;“深度學習深往何處”;“深度學習路徑及其策略”;“深度學習的設計與實施”;“深度學習的關鍵表現與評價”。通過學習讓我真正體會到什么是深度學習,以及在課堂教學中深度學習的教學策略。讓我對深度學習與核心素養之間的關系更加明確。
小學數學深度學習是在教師引領下,學生圍繞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全身心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展的有意義的數學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開展從具體到抽象、運算與推理、幾何直觀、數據分析和問題解決等為重點的思維活動,獲得數學核心知識、把握數學的本質和思想方法、提高思維能力、發展核心素養,形成積極地情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逐漸成為既具獨立性、批判性、創造性又有合作精神的學習者,F將自己的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
關注課堂上的生成資源,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
曹培英老師用自己風趣的語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用實踐來驗證自己的想法,最后達成共識,遵循了學生的認知過程,展示了學生所思、所想、所做。也體現了學生的認知差異,啟發了學生更加深入全面掌握知識,提升能力。
要“讀懂學生,高效對話”
首先要讀懂學生的特點,第二要讀懂學生的基礎,第三要讀懂學生的需要,第四要讀懂學生的思路,第五要讀懂學生的錯誤,第六就是要讀懂學生的情感。
生動的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在教學中要不斷去關注學生的的思路、情感、需要。
曹老師提到構建有“深度”的課堂,深度是課堂的創新、亮點,是在常態課基礎上找創新點。亮點是對常態課的一種超越,首先要掌握數學教學的基礎課,也就是去多角度去研究教材,在形式上可以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去吸引學生興趣。
通過學習使自己對怎樣正確解讀教材、解讀學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更加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明白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不斷加強修養才能更好的勝任教育這項工作!罢n堂教學,互教互學,心隨課動,情隨心動,課堂上應該是小手高舉,兩眼放光,智慧的碰撞,思維的交鋒”這種靈動的課堂正引領著大家去追求。
“深度的學習”能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課堂要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的投入和教學的思考性,要真正讀懂教材,深入的理解教材,而且能根據學生生活經驗來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具有一定的深度,對學生的學習具有挑戰性,抓住核心的教學理念,滲透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從而促使學生積極的思考,倡導把思考還給學生,讓創新走進課堂,學生的學習真正成為思考的學習過程。
在教學《解決問題的策略》時,我是這樣做的:精心設計教學流程,捕捉教學細節,引發認知沖突,讓學生靈活掌握畫圖的策略,充分體驗畫圖的價值所在。
01
捕捉教學細節,探索畫圖方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應重視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數學教學活動應從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經驗出發。
新課開始,讓學生回顧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帶領學生一起畫長方形。動手的同時,巧妙地提問:要使一個長方形的面積增加,你有什么辦法?接著,出示書上例題1:某小學有一塊長方形花圃,長8米。在修建校園時,花圃的長增加了3米,這樣花圃的面積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來花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學生默讀題目后,我大膽放手,讓學生嘗試把文字敘述用圖畫的形式表示出來。如何將靜態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學生動態的數學思考?如何在動態的思考中感受畫圖的策略?要關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讓學生嘗試畫圖。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長增加3米,從而面積增加18平方米”的含義。
通過這一教學環節,激發了學生對畫圖策略的心理需求。
02
加強練習比較,凸顯畫圖策略
著名的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在新課展開環節,通過練習比較,激活學生思維,幫助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凸顯畫圖策略的重要性。在初步掌握畫圖方法后,學生自主探索練習 1:小營村原來有一個寬20米的長方形浴池,后來因擴建公路,魚池的寬減少了5米,這樣魚池的面積就減少了 150 平方米,現在魚池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學生經歷了畫圖、討論、合作、交流、展示,通過比較,得到啟發:僅僅從文字上看,這道題很難解決,但通過畫圖,可以清晰地看出長或寬增加與增加面積之間的關系,從而分別求出原來的長和寬再解決面積問題。于是,讓學生對以上習題進行系統比較,要求學生想一想:練習題與例題在畫圖時有什么不同?通過畫圖來要求學生想一想:與例題在畫圖時有什么不同?通過畫圖來解決問題,有了哪些體會?
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根據表述問題的各種信息,喚起學生內在的畫圖需要,通過操作與思考,觀察與比較,分析與推理,從嘗試畫圖到充分體驗畫圖作為策略的作用所在,幫助學生感悟數學知識,提煉數學思想方法,發展數學思考。
03
引發認知沖突,體驗畫圖價值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在學生的內部認知結構中,剛剛獲取若干知識點與整個系統的聯系往往只處于松散狀態,在這些新知識點(群)之間并未形成有效聯通。只有通過互動交流、知識碰撞,引發出能暴露問題本質的各種信息數據,再由學生自主完成信息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把問題的本質反映出來,才能實現知識點(群)之間的聯通。新課練習部分,設計了富有層次性的練習,不斷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幫助學生實現知識點的溝通與聯系,讓學生充分體驗畫圖的價值所在。尊重學生的畫圖經驗,從提出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反思解題活動,利用問題的挑戰性,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問題解決中,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適時滲透“數形結合”“變與不變”“化歸”等數學思想方法,讓學生不斷體驗畫圖策略的重要價值,提升了思維能力。
數學學習是一個學生自我建構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他們應學會知識,學會思考,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和數學思想方法,發展數學思維。如何讓孩子的數學學習不是浮于淺表的、機械模仿的,而是真正能落到實處,觸及孩子思維、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需要深度學習:小學數學的知識就像一片枝繁葉茂的森林,想讓學生了解這片森林的美,就要駐足仔細觀察,深入了解每一片枝葉,只有讓孩子們進行深度學習,才能真正領略數學的魅力。
通過本次學習,讓我對深度學習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讓我對接下來開展教學工作過程中進行深度學習的研究產生了濃烈的興趣。也讓我意識到在學中教,在做中教的重要性。將小學數學融入深度學習,我們也可以引用多種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讓我們一起努力!
數學教學讀書心得15
最近讀了鄭熔虹老師著的《數學教學的激情與智慧》這本書。鄭老師在這本書中以樸實的文風,平實的教育教學案例記錄著她對新課程下的數學課堂的見解,記錄著她的平淡而美麗的教學生活,記錄著她和孩子們幸福的每一個瞬間。細細讀來,讓我感觸頗多,收獲頗多。下面談談我的感受。激情與智慧,是人們獲得知識和技能的一種力量,是啟發人們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心理成份。激情對各門學科的學習,學生的成長、成才等都有巨大的作用。因此,激發和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激情,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讓課堂充滿關注生命的氣息,讓生命的活力充分的涌流,讓智慧智慧盡情綻放,讓師生之間和同學之間充滿真誠的關懷,是生命化教育的自覺追求。
一、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
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真正地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用商量的口吻,輕松的兒童化的語言與學生交流,使學生感到教師是自己的親密朋友,讓教師成為名副其實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學生的學習不只是一個單純的認知過程,學習本身還包含情感等因素。所以,教師必須關注學生的情感與態度,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因為沒有情感的教育是沒有生命的教育。有效的學習往往與學生學習中的情感因素密切相關!靶抡n標”指出:“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他們認識自我,增強信心!币虼,教師應多角度給予學生客觀、公正,積極的評價,從而強化學生學習的意志。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或他人的信任、理解和認可,得到老師的尊重、鼓勵、肯定。這種欲望正是他們參與學習活動的內驅力。這時,教師積極的評價對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有著重要作用。有時老師一個滿意的微笑,一個會意的點頭,一句安慰的話語“別著急,慢慢來!币痪溆芍缘馁澝馈澳阌^察得真仔細”、“你真棒”都會使學生久久不忘,使他們有信心,有意志去克服學習中的各種困難。另外,不同的學生,學習的.方法也不同,我們要學會欣賞學生的一切努力,尊重學生個性化的學習,寬容學生的幼稚乃至胡思亂想;給他們機會,給予他們公正評價,積極地引導。只有這樣為他們創造和諧、寬松的氛圍,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激情。
二、創設情境,激發激情
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能聽到“數學真沒味道”,“我不喜歡上數課!薄T如此類的埋怨聲、訴苦聲。是的,許多數學知識學起來比較枯燥,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但如果我們在教學中多點調料,那結果可能會出乎我們的意料。創設交流探討的機會,讓孩子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自主嘗試、自主思考、自主發現、自主交流反饋,教師適時點撥,把知識的探究過程留給學生,問題讓學生去發現,共性讓學生去探討,規律讓學生去揭示,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凡是學生自己會學的,就應該創造條件讓學生自學。盡量給學生提供自我學習的機會,這樣,數學知識就在學生的自主探究中獲得,使數學問題變為活生生的現實,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達到了拓展教材內容,又活化了教材內容,既增強學生對數學內容的親切感,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激情。
三、動手操作,激發激情
給孩子們提供操作機會,使他們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豐富自己的感性認識,以動促思,動中釋疑,促進知識與能力的協同發展。動手操作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符合他們的認知水平,有利于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發現規律,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動手操作過程是知識學習的一種循序漸進的探索過程。教師要創造一切條件,創設讓學生參與操作活動的環境,多給學生活動的時間,多讓學生動手操作,多給學生一點自由,學生就會在“動”中感知,在“動”中領悟,在“動”中發揮創新的潛能。為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引導學生去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把外顯的動作過程與內隱的思維活動緊密地結合起來,把朦朧模糊的各種想法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為,培養學生初步的探索精神。
品讀著鄭老師的教育心路的歷程,欣賞著她的優秀的教學設計和精彩的課例,使我深深的感受到成為一名好教師的不易呀。努力,加油。
【數學教學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心得10-09
數學有效教學心得12-05
初中數學教學心得11-23
小學數學教學心得10-09
中學數學教學心得01-31
初中數學教育教學心得05-16
《小學數學教學論》讀書筆記09-18
初一數學教學心得02-13
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