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習心得體會范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醫學習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醫學習心得體會范文1
一個學期的針灸學習很快就結束了,其實一直到結束了我才發現,針灸是一門很有用的學科,只怕是以后都沒有機會學了,如果選修課可以把相同的學科能多選幾次該多好啊。一直覺得針灸很神奇,用幾根小針扎幾下就好了,也很佩服扎針人的功夫,下手真準啊,還要記那么多的穴位,真不容易。
針灸是中國人的一項偉大發明,她之所以吸引人們長達幾千年,并能穿透不同文化幾起幾落,說明她有著神奇的魅力和價值。針灸的歷史悠久,據考證,它起源于我國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制度時期,但針刺療法產生于新石器時代“砭石”的出現;灸法則可追溯到原始社會人類學會用火以后。由于針灸療法具有獨特的優勢,有廣泛的適應證,療效迅速顯著,操作方法簡便易行,醫療費用經濟,極少副作用,而廣泛的被人們接受。遠在唐代,中國針灸就已傳播到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保障全人類的生命健康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一直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針灸是學習中醫者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能熟練把這門技藝運用到臨床,為患者們減輕病痛的折磨。隨著中國歷史的不斷推進,針灸在中國這片大地上生根發芽,最終成熟,至今我們還有很多前人留下的針灸文獻,足證針灸學的'累累碩果,現今針灸也后繼有人,一批又一批的醫學生繼承和發揚了針灸這一祖國的遺產。本學期的針灸學習已經進入尾聲,在學習過程中也不是那么一帆風順,我經歷了三個不同階段。
第一階段是對針灸的好奇與迷惑。雖然針灸很出名,但我以前從沒嘗試過這種治療方法,不了解它的療效和作用原理,甚至對針灸還存在一定的恐懼感。針灸真的能治病、保健嗎?它的原理是什么?可是針灸這種中國特色的治療方法之所以能延續至今,而且被世界認可,一定具有其積極地作用。針灸還是未來的中醫工作者必備的一項專業技能,值得我們中醫學生學習和研究。懷著這樣的心情,我開始了對針灸的初步學習,也逐漸揭開了針灸的神秘面紗。通過一段時間的初步學習,我進入了對針灸認識的第二階段,了解與認同。知道了針灸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祛邪的作用機理,學習了腧穴的定位和主治,加深了我對針灸的認同。進行了簡單的針刺、艾灸、拔罐的手法后,對針灸的恐懼感也徹底消失了。也激發了我進一步研究下去的興趣。
第三階段是對針灸的熟悉與掌握。對一些針灸方面書籍的瀏覽使我更加了解針灸。治療不同病證的穴位配伍及一些經驗取穴,讓我由衷的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漸漸的欣賞這種起源于中國的古老文化,F在的我已經找到適合自己的針刺方法,并能熟練的掌握補瀉手法。但我知道這些遠遠不夠,還需要更深一步的研究和積累臨床經驗,這都需要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充實自己,讓自己能熟練運用針灸。
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我充分意識到針灸知識的繁雜,穴位的定位、主治都是我們要記住的東西當時著實讓我覺得很頭痛。不過老師這學期新啟用的教學順序(先講定位再講主治特點)我認為是比較合理的。同一部位的不同穴位往往主治病證相同或相似,所以一旦明確了定位,主治病證也就不難記了。而且老師還讓我們總結了腧穴定位和主治,這也對我們起到很大的作用。通過總結有助于我們更好的記憶,只有親手寫一遍,才能給我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本學期的針灸實驗課讓我收獲頗豐,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練習針灸的平臺,由開始的“下不去手”到后來的“得心應手”,每個同學都在改變。同學間的互相聯系也體現了我們之間的友誼。學期末的扎針和點穴考試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好的檢驗了我們的實際操作水平。光有理論知識是不行的,想要真正掌握針灸這項技能,必須靠親自動手。雖然我們的實驗課考試已經結束,但我不會拋棄針灸的平時練習,只有勤練習,在將來的臨床中才能熟練運用。老師在課上講針灸知識的同時還給我們講了好多臨床知識,通過他描述的各類型案例,再結合課堂上的知識,我們能更好的理解針灸、運用針灸。雖然本學期的針灸學習已經結束,但我知道我們還只是剛剛入門,還有更深入的知識需要我們在以后的生活中學習、研究,F在還有部分人不承認針灸,可能因為其理論知識的不完整,但我相信在未來的研究過程中,我們會用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認識針灸,認同針灸。
針灸是中國千年文化過程的產物,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維和文化精華,涵納著大量的實踐觀察、知識體系和技術技藝,凝聚著中華民族強大的生命力與創造力,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應該受到更好的保護與利用,而且將它們發揚光大。作為未來的醫者,讓針灸事業中醫事業更加欣欣向榮是我們的責任,并且讓所有人體會到中醫的博大精深。
中醫學習心得體會范文2
經過某月某日到某月某日為期5天的臨床實習崗前培訓,我們正式轉入臨床實習一次輪轉階段。而第一個轉的科是中醫婦科。
中醫婦科病房主要病種是輸卵管不通性不孕,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癥。主要行中藥綜合治療:中藥口服(通絡煎、內異煎,婦科一、二、三號方,異位通,調沖方),中藥灌腸(通絡灌腸方,灌腸一、二、三號方),中藥熱敷,中藥離子導入,丹參注射液點滴。利用活血,消癥,溫通等方法,松解盆腔粘連,消除腫塊,達到治療目的。
中醫婦科門診病種則豐富一些:月經不調(提前,后錯,老不來,老不斷,量少,量多,功血-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排卵期(經間期出血)、無排卵性(崩漏)等),圍絕經期綜合癥,痛經,白帶異常(量多,色白或色黃或色暗紅或帶有血絲,清稀或豆腐渣狀,伴有外陰瘙癢等),盆腔炎(包括子宮,附件炎-輸卵管、卵巢),宮頸炎,陰-道炎(細菌性-bv、霉菌性、滴蟲性、老年性,可伴泌尿系感染),外陰炎,多囊卵巢綜合癥,卵巢囊腫,不孕,早孕(懷孕早期),先兆流產,產后缺乳和回乳,產后抑郁,子宮內膜異位癥(異位至卵巢所致的巧克力囊腫多見),子宮腺肌癥,子宮肌瘤,宮頸癌前病變篩查(tct-宮頸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治療以中西醫結合為主。
感言:不孕人群增多,奉勸年輕人珍惜自己,做好預防措施,減少人流藥流機會,防止輸卵管不通型不孕的發生。避孕最好用避-孕-套工具避孕。避孕藥有多種副作用,導致月經失調等,特別是緊急避孕藥,少用!安全期避孕不完全安全!中日友好醫院的中醫婦科名聲遠播,皆因有名老中醫許潤三主人的坐鎮,被人稱其為送子觀音,令人可想而知老爺爺的醫術精湛的同時,從一個側面看出現代社會不孕不育的人太多了。因此,病房實習時有病人很真誠的勸我說:小姑娘,選婦科沒錯拉!現在不孕不育的人多了去了,不用愁沒有病人!而且要子心切的夫婦,多少錢都舍得出。
當然啦,我是不會讓病人多花錢的',即使我真的選擇婦科,我也會讓病人做最少的檢查,接受最必要的治療。但是,不孕不育的病人,除了說有現代社會環境污染,接受電腦手機的輻射多,學習工作生活緊張之外,在中醫婦科實習期間,讓我發現這么一個常見的現象:不孕的婦女以輸卵管不通或上舉為主,年齡多在三十歲左右,事業家庭經濟開始穩定,想要個寶寶增進夫妻感情和生活的樂趣,但偏偏要不了。她們多有人流或藥流史,多伴有盆腔炎。由于長期要不到孩子,精神上的折磨,令到她們多情緒憂郁,比較敏感,舌質多紫暗,苔厚膩,脈弦,提示肝郁氣滯。
中醫學習心得體會范文3
數千年來,造福于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繁衍,也為世界醫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當前中醫、中藥和針灸在大部分國家占有一席之地,利用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研究世界性的常見病、多發病以及疑難雜癥漸成趨勢。
通過這次與沈紹功先生的交談以及對他的訪問,我更加深刻體會到中醫之路的曲折艱難,中醫發展的流長、博大精深,同時也更加堅定了我發揚傳承中醫精神的意志和決心。
沈紹功,男,漢族,某年某月出生,系上海大場枸橘籬沈氏女科第十九代傳人。某年畢業于上海中醫學院六年制醫療系,畢業后一直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從事醫療、科研和教學工作。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腫瘤病房負責人,中國中醫科學院基礎理論研究所副所長。冠心病急癥研究室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學位委員。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急診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第三批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專家,中醫急診雜志副主編,中國中醫科學院臨床所特聘顧問。承擔并參與國家中醫腫瘤、心腦血管病等多項攻關課題。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老出身于中醫世家,自幼受中醫熏陶,為中醫藥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耙磺袨榱伺R床,療效才是硬道理”。他主張醫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反對死啃書本也反對沒有理論的盲目實踐,有理論、有實踐并能用理論指導實踐的`才能稱得上是醫學家。
老注重醫學傳承,平等待人,他認為中醫藥的生命力在基層。
多年來,他注重基層醫生特別是鄉村醫生的醫學教育培養,不辭辛苦,毫無保留的傳授沈氏家族積累的診療經驗,在業界得到肯定,受到廣大基層醫生的尊崇和愛戴。
二十多年來,我所走過的學醫道路,是艱苦的,曲折的。總起來有以下體會:
(一)要學好中醫,必須打好兩個基礎。首先是古文基礎,最低要求繁體字能認識,文言文能斷句。再就是中醫基礎,如《內經〃素問》、《傷寒論》,《金匱要略》的白文要選讀,藥性、方歌、脈訣、經絡歌訣要熟讀,有了這兩個基礎,才能繼續深入下去。
(二)要多看幾種好的參考書。我在讀高中的時候,老師教我讀古典醫著是不錯的,但是指導我看的參考書,只限于汪切庵、陳修園兩家,這就太局限了。后來我在中醫大時所看的參考書,就使我的眼界開闊多了,因而獲益不少。
(三)要多跟幾個好的老師,因每個老師各有他的長處。比如,有的老師長于傷寒;有的老師長于溫病,有的長于雜病,有的長于婦科,有的長于兒科。根據各老師辨證用藥的特點,取其所長,為我所用,這就大有好處。但這個條件如不具備,也可自學成材。
(四)學醫要有堅強的意志,朝斯夕斯,持之以恒。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前途,要看到光明,要提高自己的勇氣。在順利的時候,又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刻苦學習,繼續前進。我在學醫過程中,學習情緒曾有幾次大的起落,教訓是很深刻的。
(五)在醫療作風方面,對同道不要貶低別人,抬高自己;對病人無論工人、農民、領導干部,都要一視同仁,詳細診察,不得草率。有時病人情緒急躁,要求過高,也只能耐心說服,體諒病人。但也不能遷就病人,投其所好。更不能乘人之危,向病家需索財物,這是起碼的醫德。
我現在已經是一名大三的杏林學子,我以自己身在湖南中醫藥大學這個中醫情結深厚的學府而感到驕傲自豪,我更為遇到這么多醫學精湛的中醫老師而欣喜,我將在這片熱土中繼續揮灑激情,為中醫大的明天,為中醫學的未來繼續前行。
中醫學習心得體會范文4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和了解,我對中醫養生有了實質性的認識,"養生"就是保養生命之意,我們養生,也要順應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通過不同的調養護理方法,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俗話說,求醫不如求己,我們可以通過自己對中醫養生學習,并在生活上努力實行,以達到養生的目的。
中醫四季養生,就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根據"天人合一"的理念,說明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規律及人的一些生理、病理現象,并揭示出人類應當如何在陰陽不停變換的四季中,恰當地調養自己的身體的陰陽,以順應四季變化,達到陰陽平衡、氣血暢通、健康長壽的目的。比如我們冬季可以用一些溫熱的食物或藥物來補養脾腎的陽氣,秋季氣候干燥則要多吃一些滋陰清熱的食物以補充身體的津液;春夏季節又有不同,這就是四季養生的大意,也是做好四季養生所必備的中醫養生知識。
中醫養生是一個大學問,并且通過最近對中醫養生的學習,我也總結了不少自己體會到的中醫養生之道,得出了一些養生的方法。首先,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也就是養精神,調情志,故就養生而言,"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人的情志及精神活動需要臟腑之氣的支持才能完成,所以反過來說,調養精神,調節情志,也可養護臟腑之氣,所以保持健康的情志是養生防病的重要保障。其次,常言道:民以食為天。吃是人的.本能,誰還不會吃嗎?但實際上,大多數人真的沒有學會科學地吃,所以才會吃出那么多的疾病。現代營養學
提出要保持健康就需飲食多樣,營養平衡。第三,大自然是人類的守護者,是人類生存的根本,所以養生就必須順應自然。如果不順從這種規律,大自然和人就都會遭受災害;順從它,自然就和諧,人就不會生病,這樣做的話,就是得到了"道",即養生的本質。
同時,"人的睡眠實際就是一種歸根,一種復命,即恢復生命的活力,是人體陽氣得到收藏、得以蓄養的過程,沒有復命,生命就難以延續。"所以,保證充足的睡眠,尤其在炎熱的夏季調整好睡眠,是保持健康、延緩衰老的重要保證。
此外,中醫養生中提倡多做鍛煉,多做戶外運動,多與人交往,多想積極開朗的事,這樣心情才能暢達;而"養靜"就是要心情平靜,不急不躁,通過自我調理或戶外運動等方式把心中之抑郁燥熱散發出來,正所謂心靜自然涼,心寧而神安,從而達到養生的最終目的。在向老師學習的過程中,我也了解到適當正確的堅持對氣功的練習對中醫養生養生也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氣功的鍛煉可以對人體的強化鍛煉能夠起到促進的作用。故我認為在我們加強對中醫養生的學習和了解的同時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氣功的學習和鍛煉。氣功在保健方面有獨特的功效,他是通過主動的內向性運用意識活動的鍛煉,改造、完美、提高人體的生命功能,把自然的本能變為自覺智能的實踐。且與體育鍛煉相比,氣功更強調人的心理狀態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中醫養生是一個漫長的階段,此期間需要我們的努力堅持,并且在生活,處事,心態等方面時時保持好的習慣。比如,在膳食營養方面,我們不應該不注意國情,盲目崇洋媚外,太過沉溺于肯德基,麥當勞等一些垃圾食品,應該多食一些我們先人總結下來的有利于我們養生的綠色食品,那對我們進行中醫養生起到一定的食療作用,有利于我們的身體護理和保健,進而對健康長壽也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通過學習中醫養生,我發覺了自己在過去的許多不好的生活養生習慣,那些有利于身體健康和保健的惡習,但在今后的生活,我學以自己所學的中醫養生知識,促進,監督自己改正,從而達到中醫養生的目的,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使自己更健康長壽。
中醫學習心得體會范文5
我是學中醫出身的,如果你是想進醫院,拿醫師資格證,成為一個中醫臨床醫生的話不防自考去實現,但是現在的就業形式對自考來說是不太合適的。如果你是為了興趣,并不以此作為謀生手段的話,我可以推薦幾本書你看:首先是《中醫基礎理論》這是必看的,這是基礎,是你踏入中醫殿堂的鋪墊。
必須認真的掌握。其次是《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這些是臨床基礎,也是必看的。中醫基礎血扎實了,學這些可以比較輕松,尤其是診斷。學中醫其實就像走路,一條道,分幾條岔路,等你完全掌握之后你會發現任何一條岔路都能幫你達到目的`地。再次就是中醫的各個臨床應用的了如《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等等,值的一提的是《針灸學》很有用的,就算給自己保健也是不錯的。
最后如果想拓展,學習古代的中醫專著則《醫古文》要看,前人的精華太多了,如:《皇帝內經》《傷寒雜病論》《丹溪心法》《景岳全書》《脾胃論》等都可以看的。
中醫學習心得體會范文6
我是中醫科醫生,這次參加了中醫培訓,感悟非常多,下面是我的心得體會:
中醫學由于在形成的初期引入了當時最先進的哲學思想——樸素唯物主義,并沿用至今,形成以陰陽五行學說為核心,臟腑經絡、氣血津液、氣機升降為主體,病因病機、治法方藥為外殼的理論體系,具有靈活多變的思辨性和高度的整體概括能力。另外,許多人有這樣的印象,患者和中醫大夫之間的關系往往好于與西醫大夫之間的關系,甚至亦醫亦友。許多研究也證實,中醫傳統的診療模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醫患關系。傳統中醫具有許多區別于西方醫學的特色,其理論形式反映出獨特的人文屬性。中醫學以其強烈的人文屬性成為最能反映醫學與人文相結合的一種形式。
中醫學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認識中醫、了解中醫、學習中醫,必須先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儒家、道家、佛家文化,特別是道家思想,因為中醫學“天人合一”的基本思維方法更接近道家祟尚自然的思想。中醫學認為“形氣相感,形神合一”,人的意識形態、意念活動對自身及周圍事物產生影響。學習傳統文化,體悟自然之道,正是為了修養心性,靜心體悟自然之道、中醫之理,以平靜純凈心行醫,方可能成為醫德醫術均上的好中醫。
中醫理論源于生活實踐,在臨床教學中要多聯系生活,才能更好地理解中醫理論。在病因病機教學中,可采取“取類比象”、“形象思維”的方法,結合日常生活,使學生更形象地理解風、寒、暑、濕、燥、火的致病特點。如風邪致病特點,風的性質“動”→風邪致病特點(陽邪、善行、數變、百病之先導)→臨床表現(動搖不定、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震顫、拘攣、頸項強直、角弓反張等)。這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而且能使學生靈活掌握所學知識,舉一反三。
總之,與西醫學相比,中醫學因其完整的理、法、方、藥系統而形成自身獨特的理論體系。教學中應讓學生們認識到中國的傳統文化,構建整體與辨證思維模式,強調理論聯系實踐,課堂上提高教學的藝術性,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發散的.、聯系的、觸類旁通的學習和思維方法,是提高中醫學教學質量的最現實可行的思路,其中具體的、可行的教學方法還需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在西醫院校,要使中醫教學與西醫教學有機結合,進而對學生的思維模式產生積極影響,為學生提供中西醫結合的思維方法,使學生充分了解中西醫學思維互補、方法互參的優勢,促進我國醫學的創新和發展。
【中醫學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中醫食療學習心得11-22
中醫學習心得體會范文03-20
基層中醫學習心得體會01-10
中醫診斷學學習心得體會06-29
中醫學習心得體會(精選6篇)08-13
中醫護理培訓學習心得體會范文03-05
中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范文(通用5篇)03-05
中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范文(通用8篇)03-05
中醫護理學習心得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