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課程教育觀后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但是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地理課程教育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理課程教育觀后感1
《地理·中國》是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科普類電視欄目。該欄目以地質科考為線索,以普及地理學知識為宗旨,介紹地質學的新發現、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質地貌的新、奇、特、美。它在帶著觀眾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時,傳播科學知識,并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對于我們這些正在汲取知識營養的青少年來說益處很大。
《地理·中國》欄目,采用外景行進式拍攝與主持人演播室串聯的形式,展示地質科考的過程,講述地質科學的原理。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對關鍵的科學知識、原理進行介紹,并通過道具、實驗進行演示,展現地質地貌的結構、成因及演變,展示地質學的魅力。
《地理·中國》欄目題材寬廣,觀賞性強。中國的遼闊大地,蘊涵著全世界最豐富的地理、地貌資源,這為《地理·中國》欄目提供了豐富的選題內容和創作空間。大自然神奇、瑰麗、壯美的景觀,使節目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地理·中國》欄目可以解密自然,知識性強!兜乩怼ぶ袊窓谀浚詫ψ匀滑F象的探問為發端,以地質科考為線索,通過展示地質科考的推理和求證過程,揭示科學原理,普及科學知識,以滿足觀眾對自然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很強的知識性。
通過觀看《地理·中國》,是我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更加培養了我的學習興趣,更加堅定了我成為祖國建設有用之棟梁才的理想信念。
地理課程教育觀后感2
《地理·中國》欄目,采用外景行進式拍攝與主持人演播室串聯的形式,展示地質科考的過程,講述地質科學的原理。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對關鍵的科學知識、原理進行介紹,并通過道具、實驗進行演示,展現地質地貌的結構、成因及演變,展示地質學的魅力。
首先它題材寬廣,觀賞性強。中國的遼闊大地,蘊涵著全世界最豐富的地理、地貌資源,這為《地理·中國》欄目提供了豐富的.選題內容和創作空間,大自然神奇、瑰麗、壯美的景觀,也會使節目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其次它解密自然,知識性強!兜乩怼ぶ袊窓谀,以對自然現象的探問為發端,以地質科考為線索,通過展示地質科考的推理和求證過程,揭示科學原理,普及科學知識,以滿足觀眾對自然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很強的知識性。
其三它行進式科考拍攝,可視性強!耙孕羞M中的地質科考”為主線,攝制組跟隨地質專家,在科考行進中發現問題,求證問題,解答問題。既有科考問題求證過程的懸念吸引,又有行進式拍攝的新奇看點,使節目具備很強的期待性和可視性。通過觀看《地理·中國》,是我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更加培養了我的學習興趣,更加堅定了我成為祖國建設有用之棟梁才的理想信念。
地理課程教育觀后感3
今天中午,我和爸爸再次看了《美國國家地理雜志》DVD光盤,其中第一個故事講的是%26“鱷魚最后的晚餐%26”,故事的地點在南非陸武河(也叫河馬河),河流經過南非的克魯格公園。
在這條河流中生活著60多只鱷魚和不少的河馬,在河流四周還生活著白冠雎鳩(jujiu)、麻雀、綠鴿、斑紋羚羊、狒狒、非洲水牛、非洲象以及獅子等,它們都是因為這里有水而在這里生活。
這個區域以經有六個多月沒下雨,因此有不少的動物冒險來這里飲水,為此一些粗心的動物喪命于鱷魚之口,如麻雀、綠鴿、斑紋羚羊等,成了鱷魚的晚餐。
由于這里長期沒下雨,河里的水越來越少,最后干成泥槳。河馬紛紛去找新的水源,也許它們倒在找水的路上。剩下的鱷魚有的逃到樹蔭底下躲了起來,有的躲在洞里,還有一只老鱷魚躲在泥槳里,都是為了躲避炎炎烈日。這里的'氣溫高達華氏120度(從華氏度變成攝氏度,你只要減去32,乘以5再除以9就行了),約為攝氏49度。由于缺水,許多動物紛紛到下了,一部分相繼死去,而大部分的鱷魚都死了,只有躲在洞里的鱷魚幸存下來了。
等到第二年雨季來臨,新的河流形成,鱷魚再回到陸武河,生命的循環再次開始。自然界很少有圓滿的結局,但生命卻生生不熄?戳诉@部片子以后,我感到我們更應該保護水資源、保護環境,人類與自然更應該和諧相處。
【地理課程教育觀后感】相關文章:
地理新課程培訓總結11-06
中學地理課程發展的趨向10-07
新課程中的地理教學探索08-23
地理課程發展的趨向論文08-16
初中地理課程教學反思12-28
新課程改革下中學地理教育創新策略論文12-10
淺議地理學科課程和教學改革教育論文08-07
如何體現高中地理課程的人文教育屬性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