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常見但危險的心理盲點
在生活中,盲點隨處可見,而在心理中,心理盲點也是十分常見的。下面常見但危險的心理盲點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1.夢境
夢就像是一只沒有槳的船,離開意識的彼岸,即隨波逐流,又處處自由。在這片潛意識的海洋中,意識只是看客,雖然這里的故事光怪陸離,但不帶批判色彩的感受完全是原味的。夢境是被我們設置為“隱藏”的富礦。
2.追求完美
蘇格拉底說過“追求完美等于追求死亡”,完美是這個世界唯一不存在的東西,完美常吸引著那些性格中偏執傾向明顯的人,這些強迫特質同時消耗了個人的更多時間、精力以及摧毀本來就很美的東西。
3.熟悉經驗的抑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圖式,所做的判斷、行為皆來自這個認知圖式,認知圖示集合了我們熟知和認同的生命經驗。而面對陌生、經驗以外的情況,過往所熟悉的經驗出于慣性和自我的保護作用,會無意識地排斥那些熟悉經驗之外的真理。
4.有選擇性的注意力
人類進化到今天身體的感受性已變得非常發達,不過同一時間下個人的核心注意力依舊只能是一個,注意力的分配注定會忽略掉其他感官功能對一些有用信息的攝入。我們常說的“顧此失彼”就是這個。
5.帶誘惑的療傷
療傷是每個人的本能,不過許多人常意識不到,在療傷的過程中還是重復制造了傷痛的體驗。摔倒了,爬起來再摔倒,在摔倒中攢經驗(最后發現原來攢的是無助!)。如果愛情是以療傷為目的,你就會期待對方成為你的救世主,自然地就把原有的枯竭感一同帶給對方。之所以說療傷是一種誘惑,是因為人在希望得到治愈的同時,同時也把傷帶給了他人。
6.隱蔽的二次傷害
他人或意外事件對你的傷害屬于一次傷害,對傷害錯誤的認識則成造成了二次傷害。人們總把痛苦歸于外界,最后他們發現對于外界往往是無能為力的,積累的抱怨越來越多使得自己的身心狀態更糟糕。在受到傷害的時候,并不是每個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先止損、保護自己,而是卷入了無休止、無意義的糾纏和自我內心爭斗。
7.安于現狀
持續處于同一狀態時間太長,個人轉變的動力會明顯降低,意識不到風險。而當意識到的時候,已很難再接受新的刺激,生命缺乏活力。
8.我以為
當你說“我以為”的時候,你已經屏蔽掉了真相的另一半。馬兒以為兔子一樣喜歡吃草,可是兔子愛的是蘿卜!坦誠的去察覺、了解,真相才會大白。
9.只聽自己喜歡的
人是趨利避害的動物,被夸獎的優越感得以強化和保存下來,對痛苦的批評則會選擇性的屏蔽。對幼苗來說,澆灌過剩的肥料結果只會是被燒死,而鮮花插在牛糞上,確可以長的很嬌艷。
10.得到即是失去
“能量守恒”在心理學上也是行得通的。當你與對方確立了情侶關系時,過去窮盡心思追求對方的快樂和行為也會逐漸消退。有個東西叫“未完成任務”,還沒達到目標時注意力保持在如何得到目標上。而“完成任務”真正得到時,注意力就會轉移,帶入新的階段。
【常見但危險的心理盲點】相關文章:
常見的心理枷鎖12-07
常見求職心理問題11-03
盲點美國勵志電影11-11
測試:你的理財盲點03-20
關于小升初常見的心理問題07-07
抑郁心理導致的常見行為08-19
中考心理:考試中常見的心理現象01-10
職場女性常見的心理疾病有哪些_職場女性常見的心理疾病11-09
秋季裝修必知盲點06-08
盤點80后常見的心理問題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