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心理距離不該越來越遠
我一直在教學一線上課。每門課開講時,我都會請在座的同學們猜一下,坐在最前排的幾位學生是誰?估計您也已經猜到,他們肯定是我帶的研究生。而選修這門課的不少學生,毫不夸張地說,如果不是墻擋著,還會坐得離講臺更遠。這時,我都會講一個所謂的規律:離老師越近,學習成績越好。然后,再請在座的同學們思考為什么。接下來我會詢問同學們有無愿意坐到前面來的,結果總是有些同學向前挪幾排。對于他們,我總是給予堅定的鼓勵。
曾在網上看到一張既有點夸張,但又很貼切的課堂座位圖。那些所謂的學霸們總是坐在前幾排的最中間的位置。這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我的觀點。
“后排效應”在大學課堂上是司空見慣的現象。認真分析和研究這一現象,對于改進課堂教學和師生關系有重要意義。心理距離決定了空間距離,或者說空間距離是由心理距離決定的。表面上看,學生們是上課時喜歡挑老師視線難以顧及的位置坐,本質上還是學生和老師的心理距離太遠。
接近性是人與人有效交流與溝通的.基礎,也是增強教育效果、提高教育質量的基礎。只有心理接近了、情感交融了,老師的話才能在學生中引起共鳴,我們的教育教學才可能奏效。因此,對于教師而言,重要的不僅僅是把課備好、講好,而是先要研究學生心理,和學生打成一片、親密無間。老師要想方設法多和學生接觸,多和學生交談交流交心。
不可否認,愛坐后排的學生中有不少人對老師是敬而遠之的。他們對老師滿懷崇敬,但卻不愿、不敢、不會與老師接觸。在此狀況下,教師應該在“破冰”中發揮積極主導作用。教師不能只是遠遠地站在講臺上,而要走近學生、走到學生中間。只有這樣才能了解學生們的喜怒哀樂,才能摸準學生們的脈搏,才能把握95后們的性格特點,才能使教育和引導更具針對性、分眾性和有效性。
應該看到,教師和學生相距太遠,不僅僅表現在課堂上、教室里。一些老師上課來、下課走,平時極少和學生見面。課上缺少互動,課下缺少交流,使得師生中間橫亙了一條心理鴻溝。有的學生聽完課后,都不知道任課老師姓甚名誰,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警覺。
更應該引起關注的是,“后排效應”并不僅僅出現在大學的課堂上。注意觀察即可發現,大學里的各種會議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后排現象。這是對大學管理者們的警示。作為學校管理者也需要捫心自問,你們離師生員工的心理距離是否遠了點?
【師生心理距離不該越來越遠】相關文章:
師生心理健康教育記錄10-22
心理學與生活的距離10-09
怎樣縮短與客戶之間的心理距離10-25
用“五緣”拉近客戶的心理距離10-15
讓你在創業路上越走越遠的經驗06-15
淺談中英文化空間心理距離與跨文化交際論文09-05
搏擊之距離選擇09-07
2017到底該不該買房08-20
工作場合不該說的話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