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心理資訊:我國飛行員選拔重視心理素質調查
職業特殊,肩負責任壓力大
在普通人眼中,駕駛大型飛機的飛行員從事的是光鮮的職業——身著制服,眼戴墨鏡,坐在眼花繚亂的儀表板前,有條不紊地進行操作。如果撥開層層光環,以一種職業的眼光去看待飛行員這個行業,你會看到飛行員面對的危險性和工作壓力遠遠超乎想象。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發布的《職業傷害致死情況全國普查》顯示,飛行員在最危險的職業中排名第三,排在第一、二位的分別是捕魚業和伐木工。2012年,71位飛行員以及隨機工程師在工作中遇難。
除了死亡威脅,飛行員面對的各方面壓力也是其他大部分行業難以企及的。“在整個飛行過程中,飛行員就是這架飛機的領導。他需要面對各種突發狀況,而且現代自動化的飛機駕駛系統,也讓飛行過程變得更枯燥。”中國科學院學部社會心理學調研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時勘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說。
“飛行員的壓力來自多方面,他們需要面對來自飛行工作帶來的巨大身心負荷、疲勞與睡眠障礙、跨時區生物紊亂;而且,他們的朋友圈子往往比較窄,由于休息時間缺乏規律,難與朋友聚會,一些夫妻雙方都是空乘的家庭,孩子沒人照管。而這些家庭與婚姻、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是飛行員心理壓力的重要來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學院心理學系主任、副教授鄧麗芳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這些壓力如果無處釋放就導致一些飛行員產生抑郁情緒,“與心理壓力有關的任何問題,都可能發生。最常見的有注意力渙散,焦慮、抑郁,職業倦怠,嚴重的可能有抑郁癥。”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研究員張侃進一步說明。
2013年,美國聯邦航空局(FAA)曾發布一份調查結果表明:2002年至2012年間,美國發生的2758起空難事故中,其中8起由飛行員自殺所致,約占總比例的0.3%。
不過,比較德國之翼飛行員盧比茨,美國自殺的飛行員當時并沒有駕駛客機。報告顯示,這8名自殺飛行員中有7人獨自駕駛飛機自殺,1人機上還載有一名乘客。同時,報告稱,預測和防止飛行員駕駛飛機自殺依然難度很大,而且這類事件“很可能不會對外公開或者得到承認”。若想杜絕這樣的事件繼續發生,與其事后亡羊補牢,不如將工作做在前面。
心理健康需要持續關注
盡管挑選飛行員時,飛行學校確實都有嚴格的篩查制度,但是張侃認為:“雖然有制度,但是執行不夠嚴格。為了飛行員利益和飛行安全,要在完善這種測查系統的同時,加強對于制度執行的監管。”
對此,中國科學院心理學專家多次呼吁建立飛行員、航天員等特殊職業的國家心理標準。“近年來,我國飛行員安全管理導向已經有了較大的轉變,從消極應對轉變為積極預防。其中,特別重視對于飛行員心理資本等積極品質的培養。”時勘說,“今年1月,我國國家民航局在心理學專家組的指導下,已經完成了《飛行員心理健康指南》。”
目前,該《指南》在民航系統已經達成共識:各種突發緊急事件發生后,飛行員會產生相應的壓力反應,可能會導致體力嚴重消耗及心理免疫力下降,甚至有可能導致身心健康問題。若這些問題不能得到及時心理干預,極有可能轉化為嚴重的心理障礙。
除了下發《指南》外,民航部門也開始進行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員工援助計劃,將在飛行員培養系統中,引入了員工援助師職業標準,將系統地訓練飛行員和管理機構的人員,掌握對飛行人員進行心理咨詢和輔導的基本技能。
這支專業隊伍既包括飛行員管理系統內部人員,也安排了一批來自飛行機構外的心理學工作者。“不論誰來做這項關愛工作,都要接受專業的訓練,否則,心理干預就可能變為心理干擾。”時勘如是說。
“目前,飛行員通常每半年會有一次體檢,通常會包含精神疾病在內的相關內容,有些部門的飛行員在執行任務前會有生理指標檢測和心理會談。”鄧麗芳介紹。此外,民航機構要測查飛行過程中機組的協調與配合,在現代信息化條件下,還要測查飛行員能否充分利用駕駛艙內的各種信息資源和操縱手段來有效地應對安全問題。
除了心理輔導,飛行員自我調適也很重要。時勘提出,要從身、心、靈三方面全面考慮飛行員的培養問題,身: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心:培養良好心理素質,避免自尊心過低,及慣性的負面想法;靈:涉及層面比心理更高,包括處世的價值觀及對人生的看法,懂得面對成敗,要使飛行員認識到自己承擔的是不同于普通人的社會責任。
“現代飛行技術越發達,信息化、自動化程度越高,飛行員的體力負荷雖然降低了,但是心理負荷反而加重了。所以,心理科學在飛行活動中的指導作用顯得更加重要了,因為現代信息社會本身就是一本打開了的心理學!”時勘認為。
身心健康均需篩查
如今,對于飛行員的選拔,要比其他職業更加苛刻嚴格。我國在選拔飛行員時,“各個方面都會檢查,比如身體健康由航醫負責,像高血壓等不適合飛行工作的疾病患者,不會被錄用。同時,也調查其心理素質。”張侃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心理測量自然離不開心理調查問卷。“我國空軍招飛很早就采用心理量表、測量生理指標的儀器等來考察心理素質,一些民用航空公司近些年來也陸續在飛行員選拔中加入了心理測試環節,有些還采用了專門的飛行員心理素質綜合評估系統來考察和評估機長級飛行員。”鄧麗芳說。
除此之外,“在招飛時,我們還會采用更加接近飛行生活的情境測試,比如游戲或者打籃球等運動。在操作飛機時,飛行員的腿作用巨大,所以采用不會對腿部造成傷害的籃球運動,相對適合鑒別候補飛行員的心理特征;@球運動是一個既需要個人投籃得分,又要有團隊配合的活動,而在旁邊觀看評價的既有心理學家也有飛行教練,后者由于有多批飛行學員的培養經驗,其頭腦中就會‘播放’以往成功單飛學員打籃球行為的‘認知模型’,這樣,就很容易對于這些新手作出準確的預測。”曾經多次參與飛行員心理會談系統設計的時勘解釋道。
“雖然這個行業會造成飛行員面臨巨大的壓力,但是我認為,患有抑郁癥還是與個體性格有關。”時勘說,“有些人確實不適合成為飛行員,比如性格過于張揚或過于內向,遲疑不果斷的人。”因為個性開朗者能夠較好地進行自我調適,使消極情緒得以轉移,相反,一些性格比較孤僻的人,無法將情緒有效地宣泄。因此,這種個性差異也是在飛行員錄用和培訓中務必考量的問題。
【心理資訊:我國飛行員選拔重視心理素質調查】相關文章:
飛行員心理素質訓練七要素06-24
航空飛行員選拔條件09-14
航空飛行員選拔條件05-21
“惡搞”心理資訊03-20
心理資訊兩則03-20
心理資訊:高考心理如何調節05-25
教師心理素質狀況調查與研究09-19
心理素質差06-06
心理素質測評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