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與認知》推薦
《人格與認知》從理論探索、相關研究和實驗研究三個層面深入探討了一條人格與認知的整合之路。《人格與認知》推薦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人格與認知》
作 者:陳少華 編著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5年4月
ISBN:7801905296
定 價:20元
作者簡介
陳少華,男,1972年生,江西高安人。廣州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系副教授,華南師范大學心理系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近年來主要從事人格心理學與理論心理學 領域的研究。目前主持省(部)級課題一項,同時參與多項國家級課題研究。至今已先后在《心理科學》、《自然辯證法研究》等國內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近三 十篇,獨立編著《人格心理學》教材一部,參與編寫學術著作四部。
編輯推薦
如果我們在關于人類記憶和學習的理論分析與實驗研究中考慮個體差異越早,那么我們擁有反映這些過程基本特征的理論和實驗也將越早。
——Humphreys & Revelle
人格很可能被一分為二,因為在其主流刊物中割裂為基本過程和人格差異的做法已經制度化,雙方互不搭界,甚至相互抵觸。無論何種情況,都將使人格研究更難成為積累的、一致的科學。
——Mischel & Shoda
人格和認知是在不同時間比例中發生的,實驗室內以毫秒評估的認知過程必然不同于年、月、日時間單位中形成的人格過程。除非兩者在相似的情境中相互作用,否則我們便無法預測兩者會有高相關。
——Costa & McCrae
部分目錄
前 言
第一部分 人格與認知關系的理論探索
第一章 人格與認知關系概論
一 人格的內涵與本質
二 人格特質與大五因素
三 認知與認知操作
四 認知加工的個體差異
五 人格差異的認知觀點
第二章 人格與認知研究的理論基礎
一 人格的.認知方式理論
二 人格的認知理論及其進展
三 艾森克的人格與喚醒理論
四 認知加工偏向理論
五 認知資源有限理論
第二部分 人格與認知的相關研究
第三章 人格與智力的關系
一 關于人格與智力的爭論
二 人格與智力的研究歷程
三 人格與智力的整合研究
四 人格與智力的“雙錐體”模型
五 人格與智力的研究領域
【《人格與認知》推薦】相關文章:
《人格障礙與調適》介紹06-02
人格與性心理相關問題08-23
《奈塞爾:認知心理與開拓者》推薦06-03
《人格心理學》推薦05-15
《統一框架下的心理學與認知理論》推薦06-03
關于機械認知實習報告推薦07-02
《認知心理學》推薦06-03
留學生二語習得認知特征與心理認知理論應用08-29
行為金融學的認知與思考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