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過青年危機
你會覺得青年時代擁有最多的可能性,但這種可能性落實在一個具體人身上,卻是窄路一條嗎?如何度過青年危機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來說,25 歲是一個重要階段,這階段的我們開始脫離少年的生活(有誰25歲還以腆著臉說自己是“少年/少女",一口唾沫呸死他),我們不再熱衷于同學聚會,聽校園民謠,而慢慢真正意識到,我終于(不得不)是個成人了。
但當我們真正進入成年人的社會,卻發現自己從象牙塔的最頂端落到了社會的最底層,你原來以為自己的生活應該是一場《小時代》,好歹也是個《杜拉拉升職記》,現在卻發現只是《蝸居》。你選擇眾多卻一無所有,無比真實的現實在你面前徐徐展開,是持續自己遙不可及的夢想,還是進入那些中年人一樣毫無夢想的生活?迷茫、失落、恐懼撲面而來,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青年危機”,為此維基百科甚至還專門開了一個頁面,叫做quarter-life crisis. 四分之一生涯危機。
像一首老民謠《江湖行》說的“看過許多我這樣的年輕人,走呀走呀停下來那么傷心,這個曾是他們想要改變的世界,成為他們不可缺的一部分。”
正如青年危機這個詞本身暗示的一樣,換一個角度,25 歲也充滿了轉機——你帶著之前所有的想法和能力,重新打開一個生命的方式。就好像一個玩家重新打開一款新的游戲:你過去的技能和道具都可以遷移,但是游戲設定完全改變。在這個游戲中間,你讓自己成為完全不同的角色,玩出完全不同的人生。
我始終感謝我在25歲做的選擇。25歲那年,我還是某個著名英語學校的老師,當時這里還沒有搞上市,自由主義和人文精神洋溢。當時的我留著齊肩長發,穿一個臟兮兮的列儂頭像的大T恤,讀《古拉格群島》,講GRE詞匯,居然也沒有被噓下來過。
04年的英語老師收入甚好,如果你周六日連續10個小時不要命的猛講,每個月也有個3萬多。很多老師用“一課一冰箱”“一月一車輪”來激勵自己,開始積累自己的第一桶金。
而我始終對于這種生活保持懷疑——這真的是我的成年人的開局嗎?我決定過另一種生活,每到周日的課程,我就會背一個75升的“離家出走包”到教室,裝上想看的書和DVD。在課程結束后,打車到機場,隨便買一張去哪里的機票或火車票,去內蒙古草原?去就要淹沒的三峽?去西藏?去父親當年的礦坑?去任何一念之間想去的地方。然后在那里看書,或者到處呆著,四處逛逛,在周四的晚上回到北京,休息,講課。
3年以后,我的大部分同事都在北京有不止一套房子,有穩定的生活,當上了學校的主任或校長,還有人創業成為企業家。而我看起來一無所有。我所有的,就是對于生活的定見 —— 在親眼看到和經歷了那么多的人和事,在安靜的讀完了歷史上吸引我的經典,在為自己做過那么多正確或錯誤的人生試驗后,我對與自己和未來的生活逐漸有了一種獨特的定見。這定見在游歷中形成,被摧毀,又慢慢升起;被打磨,被質疑,又被驗證,逐漸結晶了下來。這定見在讓我在今后十年的人生分岔路中毫不猶豫,讓我在面對不確定,無法知道結果時,依然對與自己和世界有最好的猜測。
今天離我的25歲,已經過去10年,我熱愛這段生活,我無數次的后怕自己沒有進行這樣的一段人生試驗。也許因此,我會在人生之路上慢走幾步,但是我卻找到自己的人生定見。一個無意義的生命,并不會因為比別人更快、更長或更成功而變得有意義。而又有什么比明知是一條干涸的河流,卻非要航行更可悲的呢?
如果有什么能告訴即將要面對青年危機的人們,我的建議是:停下來,別著急成功和追趕,停下來看看。安靜的看看焦慮躁動的自己,為自己的未來找到一些定見,讓自己有機會在一個完全不同的文化、環境和視角反思自己的生活,然后重新回到你的生活,溫柔而堅定的生活起來。不管你的方式是極端的流浪、間隔年,或者是給自己每周一個不設定的晚上,上班路上給自己翻一頁在別處的書,只要你開始尋找,你終能找到。
突然想起來,埃里克森還說,45歲還有個中年危機,我期待這個危機,我想我的離家出走包了。
延伸閱讀:
青年危機:三十不立,你也像我一樣焦慮嗎?
“五四青年節”,一個紀念青年學生反帝愛國的節日。
不過今天我們要談論的不是反帝愛國問題,而是,到底誰是青年?
我先就這個問題咨詢了前《北京青年報》的優秀文藝男青年,他的回答是:
中年以下,少年以上的年輕人唄。
說得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
然后,我又問了最近過得不大好的“度娘”,原來一開始,國務院也沒有規定“青年”的上限,只說了在這一天,“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直到2008年,青年才被更為精確地定義下來,至少從生理年齡上:14歲-28周歲的青年。
也就是說,符合這個條件的小年輕們可以“在青年節這天享受半天的假期,感受到社會對青年的關愛。”
而世界衛生組織似乎對“青年”更博愛一些,他們規定,44歲以下都可以稱為“青年”。這么說,我司的小李子也可以算是“青年”啦!(嗯?小李子是誰?)
不過掐指一算,44歲也就是1972年出生,這個年紀若是自稱“青年”,多少還是有些尷尬。畢竟,很多90后已經結婚生娃,有的95后已經初入職場,97后如竇靖童更是已經上音樂節撩妹辣。
正所謂“長江后浪推前浪”,前面浪多了總會有些危機感。關于這個問題,我采訪了我司92年的鮮肉投資經理。
- IDG君:你有青年危機嗎?
- 鮮肉君:青年危機是啥……
- IDG君:青年的焦慮之類的?
- 鮮肉君:噢。我青年前都有女朋友,青年后就沒了。
好的,征女友貼到此結束。以下我們開始認真地討論「青年危機」問題,不過以下的“青年”,更多是泛指30歲左右的年輕人。
本文已經獲得轉載授權,版權歸原作者 Spenser 所有,如需轉載本文,請聯系原公號“Spenser的二次學習日記”。
寫在前面:三十而立,在如今社會是個偽命題,因為在大城市,過了三十,一般都“立”不起來。所以,或許我們要用新的角度去詮釋--三十而立,不是立業,而是立志向。
我的直屬領導 Effie 是個愛折騰的職場女強人,畢業后在麥肯錫一路做到了高管,然后跳到甲方公司華潤香港去當總監。本可以舒舒服服過養老的日子,結果又辭職,加入互聯網金融這個風口;肚子里懷著第二個小孩,還保持著一周一飛的節奏。
前幾天她參加了上海交大同學會,和我說現在的同學們多么牛逼。我說,同學會嘛,永遠都是一些人高調愛裝逼,另一些人在低調秀優越,傷害對方又傷害自己的場子。
她說這一次沒有,像她們這年紀,這輩子能飛黃騰達還是平平庸庸,已經能看透;斓贸鰜淼,在穩定的快車道;沒混出來的,也看開了,家有老婆孩子,有房有車,孩子能上得起學,沒有大富貴,也有小日子。
“你都不知道上一次同學會,六七年前,當年我們都差不多三十歲,那時候,大家都好焦慮,事業,結婚,生孩子,尤其在大城市打拼的,更加明顯。”
她嘆了口氣--三十歲左右,真是一生中最焦慮的年紀。
我咽了口水,突然覺著氣氛不對,四周的空氣變得凝重,車子變得沉重--艾瑪,這特么說的不就是現在的我么,我擦,確實好焦慮啊。
去年寫過一篇文章,說畢業5年決定你的一生。當時也許有些偏激,因為這兩年自己的職場轉型,也算是實現了彎道超車。但現實是,畢業5年也許決定不了一生,卻基本上決定了你未來的走向,三十歲后,人生逆襲的天花板開始收窄;職場的其它條賽道開始閉合,只看得到自己眼前的那條。
這時候驚恐的發現,這條賽道看上去并不美好,路上坑坑洼洼,一路艱辛;賽道也并不開闊,自己無法施展身手;更糟的是,賽道未來軌跡并不大幅上揚,似乎很快就要走到盡頭,甚至出現拋錨的風險(所謂“職場的天花板”)。
比如教了幾年書的老師在困惑,中國的教育體制下,這份“陽光下最美好的事業”是否真的像宣傳的那么光榮偉大正確,到底是在“誨人不倦”還是“毀人不倦”。
比如一路實習加輪崗終于做了醫生開始反思,為什么操著賣白粉的心,賺的卻是賣白菜的錢。在國外醫生不都是高收入人群么,新聞開始呼吁保護和尊重醫生了,醫生怎么還成了弱勢群體了。
比如搞金融的開始懷疑自己,當年覺著高大上的職業本質上是人民幣的搬運工,外加拉皮條和吹牛逼。這兩年經濟下行,眼見每天早上賣煎餅的大媽賺的都比自己多了。實體金融已經被互聯網金融打得潰不成軍。要不轉業創投,才是出路。當年的蔡崇信,前幾年的柳青,都是活生生的金融職場華麗轉型的鮮活案例啊。掩面長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三十歲出頭的我們,有吐不完的槽,裝不完的逼,扯不完的蛋,但裝完逼,我們還要還房貸。而更多人是三十歲還買不了房,連裝逼當房奴的資格都沒有。
活在青春尾巴的我們,看著自己開始發福的身體--還能換賽道么?能不焦慮么。
于是只能用詩人歌手李健的話安慰自己--嗯嗯,我覺得男人三十而立這個說法是不對的;現在社會,男人四十能立就不錯了,嗯,是這樣的。
所以這時候我們要問自己一個問題--畢業后的這幾年,我們都在忙些啥?畢業時說好的要“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的節奏呢?
終于意識到,有一種失敗叫——瞎忙。
有句話我很贊同,年輕人的特點是什么?第一是有足夠多的可能性;第二是沒有自知之明。早些年我們可愛的文化商人余秋雨老師早就說過,青年不值得歌頌,而是一個充滿陷阱的年代。陷阱一生都會遇到,但青年時代的陷阱最多,最大,最險。
青年時代擁有最多的可能性,但這種可能性落實在一個具體人身上,卻是窄路一條。我們的青春,只能揮霍在自己的這種可能性,對自己的未來下注,青春是唯一的籌碼。
但問題是,同樣的年輕人,有些人覺得青春易逝,拼命學習成長,外練能力,內練氣質,幾年之后,時機成熟,完成逆襲;而大多數人,嚴重低估了自己這幾年美好青春的寶貴價值,覺著腰纏大把時間,配上一副好身板,不著急,不害怕,不要臉,好像也在做事,卻不善于思考和布局,最后陷入忙碌卻盲目的尷尬。
真的,好些年輕人,看他現在的狀態和姿態,一般能判斷出未來三五年后的樣子。
所以,青春的籌碼太貴,別下錯注,因為多半翻不了局;別犯錯,因為一般回不了頭;別走彎路,因為很可能走不回來。
還記得BBC的那部著名的紀錄片《七年》,追蹤采訪英國十四位不同階級的'七歲小孩,到14歲、21歲、28歲、35歲以及42歲。多年過去了,得到的結論是,他們似乎都沒有逃出自己的階級,上層社會的還在上層,下層社會的還是下層,除了有個小孩出生貧苦,后來當了大學教授。
階級和圈層的流動也是符合正態分布的,我們大多數人都包在那條曲線“穹頂”之下,只留少數成為命運手掌里的漏網之魚。
真的,我們努力都不定能逆襲,何況不努力呢。
既然焦慮是不可避免,我們能做的就是帶著焦慮前行,如同醫學上講的帶菌生活,一個道理。
自己這幾年的摸爬滾打,走的彎路,吃過的虧,在夕陽下回眸自己的過去。我真心覺得以下兩個點,希望當初自己能早點明白。
所做的事情能否提高自己的勢能
之前講過,任何工作其實都是在重復,區別在于重復的勢能不同;一類是簡單機械的重復,技術含量不高,比如一些體力活,或者專業要求不高的腦力活。去年,今年和明年所做的事情都一樣,眼界,能力,素質并不增長,或增長太慢。具體行業就不舉例了,免得得罪太多人。
而另一種重復含金量較高,每一次重復都在積累和獲得行業經驗。比如做咨詢,投行。深度積累后的核心競爭力,會在互聯網的推動下,得到最大化的價值體現。因為一直在蓄勢,時間越長,勢能越高,一旦開閘,一次的交易量,是有可能超過人家一年的血汗所得。
為此,我還專門畫了一張圖,更好闡明自身價值與時間的關系。
所以,如果自己還算年輕,并沒有迫切的養家糊口的壓力,那么在選擇事業或者找工作的時候,最不應該看重的,就是當下給你的薪水。不要把青春賤賣了,因為從時間的成本比起來,從未來往前看,現在給的薪水一定是廉價的。換我們現在青春的籌碼,不是一月幾千幾萬的薪水,而應該是平臺,資源,人脈,能力增值等,這些無形的東西,才擁有時間復利和溢價空間。
說白了,一個人真正的能力,不在于說能賺多少錢,而在于市場覺得你值多少錢。
做擅長的事,而不是做賺錢的事
我個人比較認同的一個理論,就是“木桶理論已死,長板理論為王”--優勢才是王道。說白了就是得擁有一項技能是超越大眾很多的。這個時代多需要專才,而不是通才。因為職場和商場,本質是資源互換。而你的那條長板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用來撬動其它資源的籌碼。而且這條長板越明顯,就越會吸引其他的資源來找你對接和互換。
舉個具體的例子,比如許岑老師因為PPT做的好,成為老羅身邊不可或缺的人,而現在更是在淘寶賣教PPT的網絡教程,開收費群等等,完成了商業變現(當然還有其他素質因素)。說白了,互聯網時代吧,都是講究資源整合,沒有一項核心能力,對不起,真心只能被邊緣化。
這幾年摸爬滾打的職場人,在三十歲左右的年紀,我們選對了接下來的賽道了么,我們訓練好自己的長板了么。
還好,社會現在對年齡更寬容了,我們還可以不要臉的說自己還年輕,還可以仰起頭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依然熱淚盈眶。
無需量力,只管前行;不怕路長,只怕心老;還沒有成功,就還沒有失敗。
【如何度過青年危機】相關文章:
面試后的等待如何度過12-28
如何有效解決婚姻危機06-26
如何度過生活的低谷勵志文章11-04
12星座如何度過戀愛瓶頸期07-05
如何度過戀愛期間的瓶頸期07-05
測你應對危機的能力如何07-17
如何度過七年之癢 度過七年之癢方法06-15
2017如何度過考研查分空窗期01-25
經歷七年之癢女人如何度過06-17
暑期考研英語如何度過復習關鍵期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