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說課稿大班模板錦集10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大班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1
幼兒在平時玩玩具的時候,總喜歡把玩具推來推去,拉來拉去。為了激發幼兒探索、實驗的興趣,培養幼兒喜歡嘗試、樂于動手,通過觀察、操作發現一些科學知識和現象的學習意識和從事簡單的技術學習的能力,同時針對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平時游戲中產生的問題以及娛樂交流中的話題,我設計了一節嘗試性、造作性和探索性都較強的科學活動——物體怎樣移動。
“物體的移動”除了教幼兒獲取有關的物體移動需要的具體經驗外,還要對幼兒進行相關的科學知識教學,并從科學探索出發,生成有關技術的目標和內容,將幼兒的科學與技術學習有機地、自然地結合起來。
在教幼兒“物體怎樣移動”的之前,我預設了一下“物體怎樣移動”的學前目標:首先,引導幼兒在玩的過程中,自己嘗試讓物體動起來,使幼兒感受物體運動和力的關系,獲取有關物體移動需要力的具體經驗。其次,讓幼兒嘗試用力大和用力小的時候,物體移動的一樣嗎?再次,讓幼兒想辦法在不用身體碰物體的情況下,還有什么辦法讓物體動起來?最后,要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并激發幼兒探索自然現象的興趣。
在學習 “物體怎樣移動”的時候,教師為幼兒共同準備了各種物體。如:積木、汽車、紙、圓珠筆、各類玩具以及繩子、輪子、木板等等。
為了讓幼兒更好的投入到活動中去,在進入教室之前,我領著幼兒在室外活動了一下。
隨后我放開音樂,幼兒聽著音樂《碰碰車》來到了教室,看到地上放著各類玩具,頓時來了興趣。
我趁機說:“小朋友們,地上放了這么多的玩具,我好想玩一玩,你們想玩嗎?”說完,我就獨自拿著玩具玩起來,小朋友也跟著玩起來。在我的啟發和引導下,孩子們開始了活動中的第一次嘗試,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給了幼兒自由探索的空間和材料,讓幼兒通過嘗試,發現物體自己是不動的,只有去推它碰它物體才會移動。
我來到孩子們中間,問身邊的幾個幼兒:“文文,佳佳,你們在玩什么?你怎么玩的?文文說:“我在玩積木,我可以搭高樓”。佳佳說:“我在和皮球玩,我碰它就滾!薄拔以谕嫫嚕乙煌扑团!----------孩子們有各種回答,我沒有阻止孩子,但當一名幼兒回答到本次活動的主題(我碰它就動,我推它就動)時,我及時抓住,引出話題:“小朋友說的真棒,放在地上的東西,自己是不動的,那你能用什么辦法讓它動起來呢?”
幼兒再次嘗試,這次嘗試,我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因此幼兒比較投入,這時我仔細觀察幼兒的操作,一方面發現幼兒操作中的創造性思維,給予肯定;另一方面,也幫助了一些思維和操作有困難的幼兒,給予引導,使幼兒都能有所發現。
過了一會兒,孩子們都爭先恐后的來到我身邊向我演示,等幼兒圍坐在我身邊時,我問:“誰能主動說說你是怎樣讓物體動起來的?”“我是用手推的,一推我的積木就動起來了!薄拔沂怯檬掷,一拉我的汽車就跑起來了!薄拔沂怯米彀痛档,一吹紙就飄起來了。”“我是用腳踢,一踢皮球就動了。”
孩子們邊說邊演示給其他小朋友看。
在這次嘗試中,幼兒很專注,很投入。
教師說:“小朋友說的真棒啊!剛才小朋友用各種各樣的辦法讓物體移動,可以用手推、拉,可以有嘴巴吹,還可以用腳踢-------小朋友可真聰明!保ń處熜〗Y)
接著我又提出一個新的問題。
“小朋友只要用力推,物體就會移動,那用力大和用力小的時候,物體移動得一樣嗎?”
幼兒再次嘗試。這是一個新的,而且動腦筋的問題,孩子們被吸引了,我剛說完,孩子們就去自己嘗試了。我來回走動了,觀察了一下。大約過了七、八分鐘,孩子在我周圍坐好。
“剛才,小朋友都在認真的做實驗,那請小朋友說一說,用力大和用力小的時候,物體動的一樣嗎?你是怎樣做的?”
幼兒爭著演示自己的實驗,邊說邊做,這時,我要求幼兒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講述操作過程,如個別幼兒介紹不夠流利的,我將耐心地給他們第二次機會,鼓勵他們把話說完整,把操作做的更好。
“我玩的是小汽車,我發現,我用很大力推,汽車就跑的很快、很遠,用力小輕輕的推,汽車就跑的很慢、很近。”“我玩的是紙,我用嘴巴用力使勁的吹,紙就飄的很遠,我用嘴巴輕輕的吹,紙就飄的很近!薄拔彝娴氖瞧で颍矣媚_使勁的踢,皮球就跑的很快很遠,我輕輕的踢,皮球就跑的很近!
在這一環節中,幼兒都能發現用力大和用力小物體動的不一樣,可見幼兒的思維注意力都非常的集中。
教師說:“小朋友的實驗都很成功,而且說的棒極了,用力大的時候,物體移動的就快、就遠,用力小的時候,物體就移動的慢、近。(教師小結)
面對幼兒的感性經驗,緊接著我又提出一個問題。
“小朋友用身體去碰這個物體,物體就會移動,那你能不能想個辦法,不用身體去碰這個物體,能讓這個物體移動起來?”
幼兒再次嘗試,由于有了先前的嘗試經驗以及探索的基礎,他們有的單獨實驗,有的合作實驗,邊嘗試,邊操作。教師的問題給幼兒的探索提供了方向,幼兒的興趣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這一環節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得到了遷移,教師的肯定和鼓勵,使每個幼兒獲得了成功感,把這次的探索活動推向了高潮。
一段時間后,幼兒圍坐在我的身旁,迫不及待的想演示自己的實驗。沒等我問,孩子們的小手就舉的高高的了。
“我想讓小汽車動,我沒有用手,我把繩子寄在積木上,一拉繩子積木就動了。”“我把木板的一頭放在高處,一頭放在低處,把汽車放在高處,一動木板汽車就自己跑下來了!薄拔野鸭埻罩幸蝗,然后不斷的吹,紙就動起來了!焙⒆觽冊秸f越興奮,總結出:讓物體移動,用的力不一樣,物體移動的也不一樣,用力大,東西就動的又快又遠;用力小,物體就動的又慢又近。
看到孩子們積極的表現,于是我把延伸活動放到了室外。
“孩子們,關于物體移動的秘密可多了,剛才小朋友還沒有發現更好的方法,現在我們到院子里試一試,看看還有沒有新的方法,然后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人們是怎樣讓重、輕的東西從下面移到上面,或者從里面移到外面。你自己也可以試一試!
通過這個活動延伸,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力和運動的關系。
記的我曾經看到這么一段話:在嘗試教學時,不要忘記要先嘗試后教,嘗試教學中一定要讓幼兒有嘗試的機會,一定要讓幼兒帶著問題、目的去嘗試,不要想幼兒是否能嘗試成功,要重在過程,嘗試以后要讓孩子有交流的機會,讓幼兒與幼兒之間相互學習。所以在整節活動中,我把發展幼兒的探索精神、創造性思維方法放到了首位,讓每個幼兒都有嘗試、交流、發現、發言的機會,充分體現了幼兒在活動中的自主性。嘗試教學的課程的模式,在活動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這節課結束后,我并沒有把這一活動結束,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物體移動的問題,都能和孩子一起共同的討論。
如今,嘗試教學在我園已廣泛展開,孩子能嘗試,嘗試能成功是嘗試的重要內容,嘗試是創造的前提,嘗試是成功的階梯,讓孩子們在嘗試中學習。遇到問題,讓孩子嘗試解決,孩子們可以這樣試也可以那樣試,為孩子留下了自我探索和創新的空間。嘗試教學給老師們帶來了挑戰,也給孩子們帶來了探索和創造的空間,使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孩子們在嘗試教學的氛圍中,已經張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了廣闊的藍天。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2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大班安全課《吹氣球不要往嘴里吸》。
一、說教材
。ㄒ唬┱f設計意圖:
幼兒園安全教育的內容應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學會保護自身的安全,應該是從他們身邊常見的事物或者身邊發生的事情開始的。氣球是每個孩子們都喜歡的玩具,但是小朋友卻不知道用嘴吹氣球的危害有多大。因此這一活動對孩子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富有一定挑戰性,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生活經驗。知道發生意外時的處理方法。所以我設計了這一課。
(二)說活動目標:
1、學會吹氣球的正確方法,知道吹氣球往嘴里吸。
2、知道發生意外時的處理方法。
3、發現事物規律,保護自身安全。
。ㄈ┱f活動重點難點:
讓幼兒學會吹氣球的正確的方法,知道吹氣球不能往嘴里吸。了解發生意外時的處理方法。
二、說活動動準備:
舊塑料袋。各色氣球紙箱教學一體機
三、說活動過程:
1、我是通過游戲導入的用舊塑料袋裝滿空氣使袋子膨脹后,把袋口扎緊,如氣球狀。讓寶寶拿著這個"空氣寶寶",自己向上扔并連續拍打,或與小朋友對拍,"空氣寶寶"下落后,再扔再拍,重復進行,最好不要使其落地。
建議語:小朋友們,塑料袋可以吹得大大的拿來玩,老師還帶了份神秘禮物,它也能吹得鼓鼓的,想知道它是什么嗎?猜猜看!哪個小朋友上來摸一摸,說說有什么感覺?(把氣球放入紙箱中)大家一起來看看紙箱里面有什么?(把紙箱面向小朋友)小朋友喜歡玩氣球嗎?會吹氣球嗎?(引導幼兒自己玩氣球)我們來看看童童小朋友是怎么玩的?
2、引導幼兒學習讓小朋友們說一說童童是怎樣玩氣球的?
他在玩氣球時發生了什么事?
童童小朋友在吹氣球,吹著吹著,吸了一口氣,結果把氣球吸進了喉嚨里。
3、教給幼兒正確吹氣球的方法。
吹氣球時,一定要用力往外呼氣,當需要換氣時,要先用手把氣球口封起來,換好氣吹時,再把手松開。一定不能往里吸氣,以防將氣球不小心吸到喉嚨里,進入氣管。
4、進入一體機課件"擴展空間"環節,學習"溫馨提示"內容,并掌握發生意外的處理方法。
當我們玩吹氣球把氣球吸到喉嚨里時,一定不要慌。要在大人的幫助下及時去醫院,讓醫生幫忙取出來。
5、游戲:"吹氣球"想象自己時一只氣球,教師給氣球充氣,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氣球漸漸變大的樣子。
假如你自己就是一只氣球,我是打氣筒,我不斷地給氣球充氣,氣球會怎樣呢?請用你的身體來表現好嗎?
與好朋友合作表演氣球越來越大與破掉的情形。
請與你的好朋友手拉手變一個大氣球,我當打氣筒吹氣,吹氣,吹氣,氣球大了好多,我繼續吹氣,怎么樣了?想好了嗎?請你和好朋友一起來表演!
和好朋友手拉手變個氣球,合作表演氣球逐漸變大,漏氣了,越來越小的樣子。
師總結:幼兒吹氣球是由于氣不夠或不適當使用氣球,容易將氣球吸入口腔,導致窒息,或是氣球爆炸,破碎的橡皮片彈回咽喉或是氣管中,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及時去醫院處理了,所以我們小朋友一定要少玩氣球,注意安全。
四、活動延伸:
回家跟爸爸,媽媽玩氣球,并告訴爸爸媽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3
一、說教材:
幼兒數學邏輯思維訓練簡單的說可以包含了數、量、圖形與空間、邏輯與關系四大領域。數以及數與數間的邏輯關系是事物各種屬性關系在人腦中引起的綜合反映,復雜且不易理解。,而我今天要說的相鄰數對于6到7歲的幼兒尚沒有在其大腦中形成這一概念,而與其接近的鄰居關系卻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要求,我設計了這堂《10以內的相鄰數》的教學活動,希望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和積極參與操作的過程中獲得相關知識。
二、說教法與學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睘榇,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采用本活動中采用情景引入法,操作法、游戲法、等教學方法;提問方式也將采用個別提問、和集體提問等多種提問方式。讓幼兒在聽聽、說說、玩玩的過程中融入學習,獲得知識和經驗。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的說課還很粗糙,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三、說目標: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的要求和”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原則,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數學邏輯思維訓練的實際發展水平,制定了以下目標:
1、用情景導入形式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情感)
2、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認知)
3、理解并能說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系。(認知)
4、發展幼兒的比較的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能力)
四、說重難點
活動重點:了解數的簡單關系,知道中心數比相鄰兩數多1和少1。
活動難點:用語言清楚完整地表述出相鄰數的含義。
五、說教學程序
為了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參與活動,我采用由易到難、環環相扣的方法組織本次活動
六、說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教學圖卡組(數字卡若干)
3:房子圖十副七、說過程1、開始部分:通過情景讓幼兒找身邊的朋友,初步理解”鄰居“關系2、基本部分:
。1)”興趣是幼兒學習最好的老師“,通過游戲請幼兒幫數字搬家,并提問讓幼兒找找他們的鄰居,實現從具體的物到抽象的數的轉換,告訴并幫助幼兒相鄰數的定義
。2)幼兒自主探索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部分幼兒上前操作,集體驗證),進一步推理說出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3)復習10以內數的形成,”ⅹ添1就是ⅹ,ⅹ比ⅹ少1“為后面理解10以內相鄰數(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系打下基礎。
。4)幼兒操作,總結評價幼兒操作的結果,理解并說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系。
。5)拓展部分為相鄰數找共同的鄰居。
3、結束部分:游戲中鞏固對相鄰數的認識八、教學反思結合生活中的鄰居關系,把相鄰數的概念滲透在其中,讓抽象的數的邏輯概念在具體的事物中理解。實現從具體的物到抽象的數的轉換,以情節性的引導方式來激發幼兒進行主動探索,感知和形成相鄰數的概念。接著,讓孩子比較各組相鄰數的規律,引導孩子自己去發現:中間的數字比前面的數多1,比后面的數少1這一規律。再者,以操作練習”找相鄰數“,驗證幼兒掌握學習內容的同時也以個別指導的方式幫助個別幼兒理解相鄰數的概念。最后,進行擴展讓孩子找出相鄰的鄰居。整個活動遵循了幼兒學習數學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循序漸進的規律。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4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大班藝術領域活動之一,打擊樂《木瓜恰恰恰》。為了讓大家更加熟悉這首樂曲的風格,先請大家來欣賞一下:
大家可以聽出,這是一首充滿印尼風味的作品。它旋律優美、節奏明快,段落清晰,意境優美,很有感染力,非常適合大班幼兒進行演奏和創編活動。由于我們班的節奏樂活動較多,幼兒已具有較豐富的演奏經驗,因而將這節活動設置在我們班舉行。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結合作品的風格特點和我班幼兒現有水平,我從三個方面提出了活動目標:
1)、情感態度方面的目標:初步感受印尼歌曲的風格,在師生合作中體驗打擊樂活動的快樂。
2)、能力方面的目標:幼兒進一步學習保持自己的聲部,并與其他聲部協調一致。
3)、認知經驗方面的目標:學習用打擊樂器演奏《木瓜恰恰恰》,并能達到簡單的分聲部演奏。
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重點定位于:前四句的句末,邊拍“XXX”邊念“恰恰恰”部分;顒拥碾y點是:能夠準確地進行分聲部演奏。
總之,首先要樹立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序,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情景、游戲之中。為此,我做了如下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經了解有關印尼的風俗民情以及生活習慣。
2)、物質準備:畫有各種水果及果籃的圖譜,磁帶,打擊樂器。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被顒又形伊η筮_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本次活動采用的主要教法有:
1、激趣游戲法: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顒拥牡谝画h節引導幼兒通過律動活動培養良好情趣。在活動的第四步,讓幼兒邊拍邊念“恰恰恰”時,給游戲活動注入新的活力,激勵幼兒的藝術表現力與創造力,點燃幼兒的創造之花。
2、電教演示法:在回憶印尼風情時,運用多媒體課件,給幼兒以直觀經驗。在幼兒將音樂與圖譜匹配的過程中,同樣利用多媒體課件,以鮮明的小形象引導幼兒,使幼兒的理解和認識更透徹,為更好的進行難點部分—分聲部演奏奠定基礎。
3、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演奏歌曲基本節奏型時,鼓勵幼兒通過反復論證得到更合適的演奏方法,主要是讓幼兒體驗樂曲結構。第二次操作是在幼兒熟悉樂曲后的配器演奏活動。
此外,我將適時地采用賞識激勵法、審美熏陶法、運用練習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對樂曲更深層次的理解,達到科學性、藝術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煉了能力,更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幼兒采用的學法是:
1、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指出:“幼兒藝術活動是一種手、眼、腦并用的活動,它需要幼兒用多種感官去感知審美對象,用動作和材料的操作去表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見所聞!币虼嘶顒又凶層變嚎匆豢、學一學、拍一拍、敲一敲等的活動安排豐富,讓幼兒不知不覺的完成學習目標。
2、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兩次操作活動中,鼓勵幼兒自己嘗試、創編更好的演奏方式,讓幼兒通過商量、比較等,使思維活躍起來,創造出更合適的演奏方法,來攻克本節課的難點。
與此同時,我們還通過個人演奏、集體演奏等方式,復習鞏固節奏練習。
四、說教學程序:
我采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次活動,活動流程為:
激發演奏興趣—自由探索—游戲體驗—相互交流—樂器演奏1、激發演奏興趣,調動已有經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被顒右婚_始,以節奏明快的音樂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以節奏為主線,從形式、內容上極大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2、自由探索(幼兒欣賞音樂,創編并學習基本演奏型)初次聽到一首節奏明快的歌曲,幼兒不自覺的就會用不同的聲勢來表現,給孩子一定的時空,讓他們自己探索、創造節奏型。充分體現新《綱要》“以幼兒為主”的價值觀。
3、游戲體驗(幼兒看圖譜拍節奏,并在前四句句末邊拍邊念)利用多種形式讓幼兒感知音樂的性質及其變化,結合多媒體課件,教師的教學藝術,讓幼兒在輕松、活潑的學習過程中,達到本次活動的認知目標。
4、指導幼兒根據形成的節奏方案設計出配器方案。
在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的同時,培養幼兒的音樂理解力和表現力。到此,能力目標就基本完成了。
5、組織幼兒分聲部進行樂器演奏。
基本的配器方案出來后,通過整體演奏、分組演奏、教師指揮、幼兒指揮等形式,讓幼兒體驗節奏活動的快樂,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6、活動延伸:
活動的目標基本完成,然而活動卻并未終止,還要引導幼兒持續不斷的探索更好的配器方案,以達到分聲部演奏的最佳效果。旋律優美的印尼樂曲能夠激發人們本身的形體表演欲,因而在活動的結束部分可以引導幼兒選擇不同的方式表現樂曲,讓幼兒在輕松歡快中走出活動室。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5
一、教材內容分析
幼兒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別強,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日常生活中,幼兒其實已接觸很多球體玩具,例如皮球、羊角球、乒乓球等,對它們十分感興趣,但對幼兒來說,他們很難完全用幾何角度來理解立體圖形,往往把平面幾何圖形和立體相混淆,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通過親身經歷探究,實驗和操作感知球體的特征,獲取有關球體的科學經驗。激發幼兒探索興趣,培養其關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二、幼兒發展情況分析及目標制定
大班幼兒探究欲望增強,能較好地運用語言與同伴、成人進行溝通與交流,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因此,為了滿足幼兒認知、能力、情感發展的需要。我確定本活動目標為:
1、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培養幼兒的探索興趣和探索能力。。
2、通過觀察比較,在操作活動中初步認識球體的特征。
3、引導幼兒運用討論、交流、等方式進行研究,體驗與同伴探索交往的樂趣。在游戲中體驗幾何形體的有趣。
三、本活動的重點是:
讓幼兒在自主的探索活動中,感知球體的基本特征。對于突破重點采用的方法:豐富幼兒的經驗,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嘗試,在實際操作中來解決;建構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本活動的難點是:
如何讓幼兒在探索、交流中進一步了解球體的特點,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對于突破難點采用的方法:創設寬松的活動氛圍;運用鼓勵表揚;榜樣示范;個別指導。方法手段注重操作性、感受性、體驗性。
四、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毒V要》指出“提供豐富、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因此,我將準備:
1、大量的幾何形體玩具,皮球、乒乓球。
2、橡皮泥、報紙等可塑性操作材料(延伸活動)。
3、創設較為寬敞的場地,便于幼兒的操作。
五、活動過程:
1、導入課題。
教師:“小朋友,請你們玩一玩這些玩具,找一找那些玩具可以滾動!奔ぐl幼兒探索興趣,我為幼兒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自由,讓他們任意選擇玩具,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從而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的興趣。興趣是幼兒產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讓孩子自由地玩玩具以激發幼兒想玩、想探索的欲望,初步感知球體的一個基本特征及可以滾動。在此基礎上,我讓幼兒進行了第一次操作,請幼兒任選兩種可以滾動的玩具。
2、引導幼兒操作嘗試
在幼兒選擇過兩種玩具后,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你們選的這些會滾動的東西又有什么不同呢?請小朋友們比一比,試一試!边@一環節通過幼兒親自動手操作來感覺到自己的新發現,體驗到發現的樂趣和求知的快樂。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發現,并上前試一試,玩一玩,指出哪些玩具能向不同方向滾動。通過集中交流統一認識,感知球體可以向不同方向滾動的特征。初次嘗試后,孩子們對球體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于是,我引導了幼兒進行第二次的操作。
3、幼兒第二次的操作嘗試
第一次操作,幼兒在自由玩的過程中發現球體可以向不同方向滾動的特點。第二次操作則更進一步,主要是讓幼兒探究球體與圓形的不同,從而更進一步了解球體的特征,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這是本活動的難點,首先引導幼兒與圓形比較觀察,認識球體,動手比一比,說一說他們有什么不同。引導孩子依據比較觀察到的情況得出的結論與同伴進行交流,教師和幼兒小結:能向不同方向滾動的,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形的物體是球體。在不斷的探索中,幼兒獲取了知識,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4、鞏固對球體特征的認識。應用已獲得的經驗辨別哪些物體是球體。
綱要強調,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等現象產生興趣,因此為了讓幼兒從生活中感受到形、體的重要和有趣,我引導幼兒應用已獲得的經驗辨別我們周圍的哪些物體是球體。先請幼兒在周圍能看到的環境中找出與球體相似的物體。在深一層引導幼兒說一說日常生活中與球體相似的物體。實現了教育在生活中的延伸,體現活動的價值。
5、延伸活動
在延伸活動中,我創設操作活動情景,請幼兒幫玩具加工廠制作球體的商品,激發幼兒制作球體的欲望。做好后可以試著滾一滾,是不是能朝任何方向滾動。教師提供報紙、橡皮泥等可塑性的操作材料,引導
幼兒利用這些不同的材料制作球體,通過自身的參與動手制作進一步鞏固了對球體的認識。
本活動設計體現了《綱要》中科學教育的理念,緊密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為幼兒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力求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在活動中,通過嘗試操作法、比較法、引導發現法、討論法、讓幼兒在操作游戲中充分體驗自由、快樂的情緒,輕松愉快地獲得知識,感受到數學的有趣,使孩子們感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6
活動來源在生活中安全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幼兒期的孩子們好奇心強,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然而由于他們缺少生活經驗和常識,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對一些有可能會造成傷害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生一些意外損傷。幼兒期是人一生中發展最迅速、最基礎的時期,讓幼兒有一個幸福、快樂、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長和老師們的美好愿望。正逢目前的主題活動《規則與標志》,產生了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社會活動:“安全標志”。
設計意圖新《綱要》中所提到的“應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志和文字符號的興趣”。標志以其形象性、直觀性、知識性、實用性等特點運用廣泛,并為幼兒理解接受,讓幼兒掌握生活中常見的標志的內容含義,有著極其重要的教育意義。“安全無小事,責任重泰山”。為保證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傷害的發生,我們對幼兒加強安全教育的培養。我們為幼兒創設了安全、富有啟發性的學習環境;營造了親切、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從眾多的安全標志中選擇了一些貼近幼兒生活,能為幼兒理解的標志符號,通過游戲方式輕松學習,增進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規則意識。
目標分析本活動目標:1.通過活動使幼兒對幾種常見安全標志的圖案、意義有初步的認知。對安全標志進行分類,了解禁止標志、警告標志和指令標志的基本特征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2.培養幼兒初步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規則意識,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口語表達能力。3.能結合自己經驗創造性地設計出與日常生活相匹配的安全標志。對目標的分析:新綱要中明確的指出:“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它著重于孩子的發展。教育目標在整個教育活動中起著導向作用,也是教育價值的具體體現;诖苏J識,我在每個教學活動中都能把孩子的最近發展區作為目標制訂前提條件。在以上《安全標志》教學活動中,我制訂的三個具體目標既能圍繞教育總目標,又能突出教學內容自身的教育價值,顯性之處在于力圖通過強調社會規則與安全意識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培養幼兒從小就能讀懂標志,按照標志的要求來規范自身行為或影響成人行為,達到人人都為創建“平安社會、平安校園、平安生活”的社會出一份力的教育目的;隱性之處在于能將知、情、意、行諸要素和諧的統一其中,同時指向于幼兒生活質量的提高,即安全與健康。
過程分析總述:整個教學過程、時間大約需要30-35分鐘;玖鞒蹋阂浴捌濉睂ь}→標志分類思考→小組按要求重點討論一類標志→在師生互動交流中感知學習并掌握標志特征、名稱、作用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幼兒制作標志讓學習內容生活化→玩“棋”結題教學方法有:小組討論、師生互動、個體操作、分組游戲等教學重點:重點在于引導幼兒能根據標志上的圖案分析與辨別基本了解安全標志的符號、名稱和意義。初步感知三類不同標志的特征與含義。教學難點:一類標志的規范性名稱及其教育意義。如:指令標志、警告標志、禁止標志等。整個活動過程首尾呼應,環環相扣,教學思路清晰明確,上一環節是下一環節的感知基礎,下一環節是上一環節的鞏固提高。我通過這種層層遞進、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來精心設計教學問題,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并在此過程中致力于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教學中,我始終扣住“社會性教育”這個要素把握教學重點、解剖教學難點,并把目標達成度的高低以及幼兒學習方式的轉變作為衡量本活動成功與否的標準。分述:第一環節為活動的起始部分(大約需要2分鐘)。我以“棋”的有關問題性情景,導出學習內容:安全標志。在活動的開始我設計了大部分幼兒都接觸過的 “棋類”問題引出一張嵌有各類安全標志的棋盤,繼而通過“要想下這盤安全標志棋,首先要認識棋盤上的一些安全標志”為要求,提出今天學習的任務,這樣就能讓幼兒很有興趣的進入學習活動。第二環節為活動的主要部分(大約需要25分鐘)。這部分含量較大,分量較重,是解決教學重點、達成教學目標的關鍵部分,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出示12個安全標志,讓幼兒先思考,如果請你把這些標志分成三類,你想怎么分?之后一組小朋友操作分類,感知三類標志的色彩、形狀及圖案等特征,初步建立類概念,為下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第二層:采用小組討論方式,圍繞四個問題進行分組討論。
(1)這些標志有什么特征?
(2)在哪里見到過這些標志?
(3)它們表示什么意思?
(4)你能不能說出這些標志的名稱?
請幼兒分成三組,每組各選擇一類標志進行研究、討論、相互交談。這個層面的安排主要是啟發幼兒聯系生活經驗進行回憶,并借助于孩子社會見識資源及能力發展差異來實施“生生互動”型學習。
第三層:本過程采用組間交流、師生互動的方式進行集體性學習,分別由三組選派1至多名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向小朋友介紹自己小組探究的把類標志的符號及圖案所表示的含義、標志名稱、在生活中的作用。期間,我一是隨機地結合幼兒交流進程穿插一些生活化的問題,如:當心火災(應怎么辦?)、當心觸電標志(應該怎么做?)、必須戴安全帽(在哪兒見過?)、必須戴防護手套(什么地方,什么人需要戴手套?)希望幼兒通過生活經驗圖景在幼兒腦海中的再現幫助他們理解和掌握安全標志。二是引導幼兒去尋找發現一類標志的共同特征,即顏色、圖案、符號、形狀等,學習并記憶一類標志的規范名稱并初步理解一類標志的概念如:這類藍色圓形,圖案是白色的標志,都是指令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它們叫做指令標志。這些黃色的、黑色三角形邊框,圖案為黑色的標志,都是提醒警告我們要當心注意的,這一類警告人們的標志叫警告標志。這類紅色圓環、中間有一斜杠,底色為白色,圖案為黑色的標志,都是禁止我們做的事情的標志,那這一類禁止的標志,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稱,禁止標志。禁止標志上的事情都是我們千萬不能做的事情。三是因勢利導的進行社會規則及安全意識的教育,通過問與答適時地讓幼兒明確:安全標志規范著人們的行為,告訴我們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哪些事應該怎樣去做。所以,我們一定要嚴格按照安全標志上規定的去做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很好的保護自己和別人的生命安全,我們大家才能健康快樂的學習和生活。這個層面主要用來解決教學的重點難點,完成第一及第二個活動目標,我認為應在這個層面的教學中體現如何把握《綱要》中所提出的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的理念,為此我在幼兒主動學習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了作為一個教師在此過程中的主導作用。第四層:采用操作活動法,讓幼兒遷移學習經驗,聯系周圍生活中的人、事、物,嘗試設計并制作一些安全標志。在幼兒設計制作標志的操作活動中,我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加以引導:能力弱的可以繼續完成他的設計活動,能力強的可引導他向其他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安全標志的意思。有的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還是會尋找老師幫助,而教師則是把這個“包”推給了能力強的幼兒,建構了積極有效的生生互動。“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綱要.藝術》)倡導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現代兒童學習方式(《綱要.幼兒的學習方式》) 這個層面也是完成活動的第三個目標的主要手段。
第三環節為活動的結束部分(大約需要5分鐘)采用游戲法讓幼兒分組玩“安全標志棋”,對所學的安全標志的內容進行鞏固性練習。簡單介紹玩棋的規則、方法后,要求幼兒5人一組自行結合分成四組,推選小組裁判并分成黑白兩隊開始下棋,這環節的一安排,主要引導幼兒通過“玩中學、玩中記”,復習鞏固本課所學的安全標志的知識,并與起始部分相前后呼應,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鏈。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7
一、說教材
本次活動來源于明天出版社《山東省幼兒園活動教材》第二個主題第一個活動。
家是每個人生活的港灣,家庭的溫暖和親情關系會影響幼兒對人和社會的態度,幼兒對家庭的感受也將影響其人生的道路。幼兒自己家里的人,幼兒并不陌生,但是幼兒對家庭成員的生日、職業、愛好等并不是很了解。“說說我家的人”是透過幼兒熟悉的人物來激發幼兒對調查的興趣,并透過調查及記錄增進幼兒對家人和家庭的了解,幫忙幼兒樹立對家人、家庭的愛。正如《綱要》中所說,“既貼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取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币虼耍嘶顒觼碓从谟變荷,有服務于幼兒生活。所以我選取了本次活動。鑒于對以上資料的分析,特制定以下目標:
1、知識目標:激發幼兒調查的興趣,增進對家人的了解。
2、技能目標: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調查結果,并且能夠有條理地講述。
3、情感目標:培養幼兒對家人的愛。
根據《綱要》中教育目標及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將激發幼兒調查的興趣,增進對家人的了解和愛作為重點,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調查結果,并能夠有條理地講述作為難點。
為了使活動呈現出綜合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中,特做以下準備:
1、知識準備:事先讓幼兒調查家人的生日、職業、愛好等并于活動前和幼兒討論調查的結果。
2、教具準備:
。1)請幼兒每人帶一張家庭成員較全的全家福照片
(2)帶給擺放照片的版面
。3)幼兒人手一份彩筆、畫紙
二、說教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顒又薪處熞闹杏心繕,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本活動采用的`教學法有:
。1)啟發提問法:這種方法在各活動中是最常見的。透過啟發提問激發幼兒的調查興趣。
。2)討論法:透過師幼、幼幼之間的討論,使幼兒對家人有了一些了解,也讓幼兒在討論中解決問題,到達教學目標。此外還有繪畫法,透過繪畫制作小冊子,來增進幼兒對家人的了解和愛家庭的情感。
三、說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幼兒能夠主動用心的參與活動,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圍繞目標,主要運用的方法有:
。1)調查法:透過對家人的調查,激發幼兒了解家人的用心性。
。2)記錄法:透過動手、動腦記錄家人的生日、職業、愛好等更直觀形象地加深印象。此外還有動手操作法,用畫筆來記錄家人并做成小冊子,能夠進一步鞏固對家人的了解。
四、說活動過程
1、導入。老師那里有一張我的全家福照片,上面有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我,小朋友有這樣的照片嗎?教師用一張自己的全家福照片給幼兒介紹,從而引出幼兒自己的全家福,并讓幼兒分組交流。幼兒的思維是直觀形象的,幼兒透過對照片上的人的了解,激發幼兒主動調查的興趣,幼兒很快進入主題。
2、介紹家人。
。1)請部分幼兒展示照片和調查表,教師透過提問照片上的人是誰、做什么的、喜歡什么、生日是什么時候啟發幼兒介紹對自己的家人的調查結果。此環節體現了幼兒對家人的初步了解。
。2)請幼兒說說自己的記錄方式。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并得出結果。如:爸爸可畫男人的頭像、媽媽可畫女人的頭像;生日可用數字,能夠畫上蛋糕或蠟燭;喜歡的衣服、食物可直接畫出來;喜歡的顏色可用相應的彩色筆涂畫出來;職業能夠畫相應的標志等!毒V要》中指出“寓教育于各種活動中”,這一環節主要是透過討論增進幼兒對家人的了解和愛以及記錄的方式,既鍛煉了幼兒的思維潛力,動腦筋用心思考記錄的方法,又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潛力,一齊交流經驗、分享快樂,在說中學、聽中學、思考中學,以幼兒為主體,幼兒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
3、制作家庭小檔案
。1)請幼兒透過繪畫制作自己的家庭小檔案,必要時補充對其他家人的調查結果。本環節透過幼兒自己動手操作,進一步鞏固了對家人的了解。
。2)在家庭小檔案的首頁畫上自己的全家福,與補充的其他家人的調查結果裝訂成小冊子。
4、課堂小結,對幼兒制作的家庭小檔案進行展評。
5、延伸活動
。1)將全家福照片布置在墻面上,供幼兒自由欣賞、介紹和交流。
(2)家庭小檔案可根據幼兒需要隨時添畫資料。
延伸活動不是一個活動是結束,而是另一個活動的開始。因此,透過延伸活動可增進幼兒對家人的了解和愛,又能提高語言表達潛力及新知識新經驗的獲得。
以上活動過程環環相扣,循序漸進,既關注了幼兒原有的生活經驗,又有新經驗的獲得。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8
一、教材分析
現在正值秋季,許多樹都發生了變化,而這一變化是孩子們日常生活常見的,活動"常綠樹和落葉樹"不僅符合季節特征,而且來源于幼兒的生活!秳傄分兄赋鰞热莸倪x擇應來源于幼兒的生活,又有利于拓展幼兒的視野和經驗,大班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初步運用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他們在生活中已經觀察到了有的樹回落葉,有的樹一年四季常青,卻不知道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幼兒的經驗是淺顯的、零碎的,因此,通過此活動,幫助幼兒提升應驗。
二、教學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終點,是教學內容的歸宿,對整個活動具有導向作用,考慮到幼兒對常綠樹和落葉樹的已有經驗水平和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我從認知、情感、能力三方面制定了具體的目標,其中有相對獨立的成分,又又相互融合的一面。
1、能區分常綠樹和落葉樹,并嘗試分類。
2、喜歡參與探究活動,并能大膽講述自己的探究結果。
3、懂得大自然變化的美,又初步的環保意識。
整個目標的制定注重了整合性,其中目標1、2是重難點所在。解決重難點的方法,我采用了幼兒最喜歡的操作活動,讓幼兒在操作中探究,在操作重解決難點。
三、教學準備
教學準備是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必要條件。我為幼兒提供了前期的經驗準備和物質準備兩方面。為了更好的開展此活動,在活動前,我請家長帶領孩子一起觀察樹,并共同收集各種樹葉,讓幼兒一起參與材料的準備,這樣能更好地調動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活動中,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會動會說的畫面深深地吸引了幼兒,還為幼兒提供了各種可以操作的樹葉。
四、教學流程
每個教學過程都是很重要的環節,也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活動設計的很重要的體現和實現的過程,根據教學內容和幼兒的教授能力,我將教學過程分四部分來完成。
自由參觀,導入課題--操作交流,促使提升--分享交流,體驗愉悅--拓展延伸,回歸自然
現在我來具體講講我的實施過程:
1、自由參觀,導入課題
我請幼兒參觀樹葉展覽會,輔助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它是怎么樣的?
這一環節,我采用了幼兒感興趣的參觀活動導入,能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導入話語簡短,目的性強,為幼兒進入下一環節做好了鋪墊。
2、操作交流,促使提升
參觀展覽會后,我請幼兒運用感官,動手摸一摸,輔助提問:你摸到的樹葉是什么感覺的?你比較一下,這兩種樹葉有什么不一樣?
這一環節我請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比較樹葉有的摸上去是滑滑的,有的是糙糙的,幫助幼兒通過動手操作,自己去發現,從而產生自主學習。在探究的過程中,我不僅注重面向全體,我還對個別能力弱的幼兒進行個別輔導,兼顧了個體差異。
3、分享交流,體驗愉悅
我請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讓幼兒直觀形象的了解常綠樹和落葉樹的區別,輔助提問:你指導常綠樹和落葉樹最大的區別在哪嗎?
這一環節,通過會說會動的多媒體課件畫面,牢牢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幫助幼兒在操作的基礎上,歸納他們的已有經驗,從而使幼兒在輔助材料的幫助下,大膽的講述。
4、拓展延伸,回歸自然
你還指導那些是常綠樹,哪些是落葉樹?
這一環節是讓幼兒在相互交流中和教師的適時點撥中,讓幼兒了解自然現象,知道世上還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激發幼兒愛護大自然的情感。
五、活動特色
1、注重幼兒的操作
2、活動情景來源于生活
3、為幼兒提供"支架"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9
一、情況分析:
幼兒生活在豐富多彩的自然環境當中,一切東西都會吸引幼兒的心靈,從而煥發起無窮的好奇心,在《綱要》中,科學教育的內容從幼兒身邊取材,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風是幼兒在日常觸及到的最多的自然現象,本活動通過利用生活中的物體探索風的形成,讓幼兒在活動中更為直接地體驗風的存在,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引發孩子們對風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
二、說教材(一)、幼兒園《綱要》中指出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內容要從孩子身邊取材,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茖W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幼兒對科學的探索興趣和愛好;重視探究能力的培養;教給幼兒主動探索的技能;發揮科學的教育作用?茖W活動《風》就很好地落實了這一教育任務。
。ǘ、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
引導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感知風的存在,快慢、強弱。
2、能力目標 :
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3、情感目標 :
讓幼兒想象風的奧妙,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培養幼兒從小熱愛科學的情感。
。ㄈ、教學重點、難點
這是一次科學活動,其中穿插了一些科學常識教育。但教學仍以科學教育為主。因此,整個教學活動的重點放在嘗試感知風的存在上。
感知活動通過小朋友與風對話,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嘗試的形式是利用材料來尋找看不見的朋友。因此,幼兒動手操作探索風的形成是這次教學活動的難點。
。ㄋ模、活動準備: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戲之中。為此,我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1、 空間準備:操作桌子10張呈直角擺放在側面和后面,便于操作評價。
2、 物質準備:電風扇、扇子、吹風機、氣筒、紙板、吸管、氣球、吹氣玩具、吹風玩具、 書、雨傘、風車、有關龍卷風的碟片等。
3、經驗準備:已經知道空氣的存在;活動前在戶外感受風。
三、說教法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被顒又袘η蟆靶纬珊献魈骄渴健钡膸熁印a槍@次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以情境教學法為主,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 情境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形象,為主體的生動活動提供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孩子一定的態度體驗,使孩子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方法。
2、問題教學法:在活動引導中,提出恰當的開放性問題,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形成了好的師幼互動。
3、操作教學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起興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探索產生風的趣味性、多樣性,讓幼兒在看一看、用一用、試一試中獲得感知風的存在。第二次操作是試一試、比一比感受。
4、演示教學法:是指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實物或教具陳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動中的演示法是通過看龍卷風的碟,讓幼兒對風有全新的認識,在這一過程中,現代教學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理解和認識更透徹。
此外,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還穿插運用探索教學法、問題教學法、示范教學法、啟發聯想教學法、實際操作教學法等教學方法。使整個教學過程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于樂。
為了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活動前,教師讓幼兒在戶外感受了風。以增加幼兒對風認識。
四、說學法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認識、鍛煉能力,更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采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的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引導幼兒看一看、比一比、學一學、說一說、做一做、想一想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其在不知不覺中對活動內容產生興趣。
2、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為了讓幼兒對風有更深的印象,采用了游戲體驗法,在尋找風朋友的過程中引導幼兒體驗、感受風存在的,激發幼兒的探究熱情,繼而去應發幼兒對風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
期間,還通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的方法,表達豐富、多樣性的認識,體現著“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
五、說活動過程我采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為:
尋找風朋友激發興趣——自由探索感知風的存在——幼兒動手操作嘗試,探索風形成——與幼兒交流探索結果——運用生活經驗及觀看錄象帶,感知風對人的好處與壞處,交流有關風的經驗——評價總結
六、說教學過程(一)激發興趣(利用找看不見的朋友,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興趣是人們積極、主動地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動幼兒探求知識的動力,它會使幼兒產生學習需要,是學習活動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因此,我根據教材實際,創設興趣情景,來調動幼兒的學習熱情。活動開始,利用問孩子:“你們喜歡交朋友嗎?”然后讓幼兒閉上眼睛“有個看不到的朋友想和我們班的下朋友做游戲”引發幼兒的興趣,從形式上、內容上都深深吸引著孩子。
(二)自由探索(幼兒動手操作嘗試探索風的形成)
創新意識是創新素質培養的前提,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在第二環節中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活動,我引導鼓勵幼兒利用各種物品扇動感覺風,激發幼兒的探究熱情,教師在一旁給予支持、鼓勵及指導,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
(三)、交流結果(對幼兒獲取風的經驗進行整理)
在前一過程中,孩子獲得經驗是零碎的,那怎樣進行加工整理呢?在探索活動結束后,幼兒最想的就是把自己所發現的尋找風的方法告訴給其他幼兒和老師,如:她是用什么方法做的?發現各種東西制造出來的風吹到身上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把自己在探索中所得到的經驗與老師幾同伴討論交流。為此,在自由探索后我們就通過幼兒介紹,集體講評的方式,對幼兒獲取風的經驗進行整理。
。ㄋ模┴S富經驗(利用生活經驗和看錄像感知風對人的好處與壞處)
引導幼兒回憶自然界的風,運用生活的經驗感知風對人的好處和壞處(好處:可以吹干衣服、風力發電、熱的時候會覺得涼快等等;壞處:龍卷風會把人吹飛、房子會吹,給人類帶來危害等等),為了使幼兒的興奮點上升,我給幼兒看了有關龍卷風的錄像,其動感使孩子感知龍卷風的力量,替代了圖片死扳不動的傳統方法。在輕松的氛圍中體驗了學習過程的快樂。教師適時賞識又給每個孩子體驗到創造的樂趣。此環節較好地將藝術融入了科學,達到比較完美的統一。
。ㄎ澹、評價總結(總結幼兒自己探索到的有關風的經驗知識)
在活動過程中,對幼兒進行了情感、語言、能力、動作、發展等多方面的隨機評價和階段評價,總結豐富幼兒有關風的經驗知識。并采用幼兒自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法,達到師幼、幼幼互動作用,以使教育更好地為幼兒發展服務。
(六)活動延伸
活動結束,我們不能馬上告一段落,關鍵是引導幼兒持續不斷地對風產生興趣。我把本次活動的物品投放到活動區,這樣更激發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根據這次活動以及幼兒的興趣、經驗和需要,進行生成活動。在活動的組織中我始終堅持以幼兒為主體,以積極的體態語引導幼兒參與活動,用生動的語言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顒又校變核季S活躍,始終能圍繞活動內容積極思考,從而將本次活動推向了最高潮。最后,讓幼兒輕快地走出活動室,到戶外尋找風、感受風,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10
《烏鴉喝水》的故事代代相傳、家喻戶曉。大家也都知道其中的道理:在瓶子中加入石子可以使水位升高,烏鴉就可以喝到水了。但很少有人去實驗過,如果瓶子里的水量太少,既使加入石子,烏鴉也是喝不到水的,為了驗證發現是否正確。我親自進行了實驗,發現烏鴉能否喝到水與瓶子里的水量多少有關系。為此,針對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我設計了本次具有很強操作性、探索性和嘗試性的科學活動--烏鴉喝水。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加入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通過積極探索,發現烏鴉能否喝到水與水量的多少的關系。
3、學習小組合作探索,體驗與同伴合作學習、互相交流的樂趣。
二、活動流程:
看課件導入→用石子實驗探索→沙子實驗探索→比較實驗結果有什么不同→得出結論三、活動過程:
。ㄒ唬┯^察《烏鴉喝水》的課件,導入活動。
“是不是有水的瓶子中加入石子都可以喝到水呢?這個問題為實驗提出了明確的操作要求,這里,我還明確了兩個人一組合作做。這對幼兒的實驗活動起到了指導作用,讓幼兒懂得必須兩兩合作進行。要求不能掉在桌上,可以讓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ǘ┯檬雍蜕匙舆M行實驗,并記錄。
在這二個環節里,我用了3種不同顏色的瓶子,使幼兒更方便的找到相應顏色的格子作記錄。
在比較兩次實驗結果的不同點時,我盡量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發現其中的秘密,因為讓幼兒充分地表述活動經驗能幫助幼兒建構一定的科學概念,使他們對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刻。這個問題只有一位小朋友龍龍表達的比較完整,大多數的孩子都是講石子大、沙子小,所以水少了加石子后烏鴉是喝不到水的,加入沙子就可以了。他們已經觀察到事物的表面現象,對于蘊藏的科學原理還需要老師的提升。
所以我出示了紙剪的石子和沙子的堆積圖幫助幼兒理解。因為石子和沙子縫隙不同,所以水量少的瓶子里加入石子后仍然喝不到水,加入沙子后烏鴉才能喝到水。有了兩張圖的比較,幼兒比較容易看出它們之間的區別,理解其中的原理就比較簡單了。
我認為本次活動內容比較豐富,從看課件導入→用石子實驗探索→沙子實驗探索→比較實驗結果有什么不同→得出結論等五個環節,整個活動體現了分層第進、分步落實的教學特點。教師本著幼兒是學習的主人,力圖營造一個良好的探索環境,嘗試以兩兩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幼兒主動積極的參與兩次實驗,體驗與同伴合作做實驗,交流實驗結果的樂趣。利用了形象的圖示幫助幼兒理解了為什么石子裝進水量少的瓶子里烏鴉還是喝不到水,使復雜的科學原理簡單化,很容易被幼兒所理解;顒又薪處熀芎玫陌盐樟私虒W過程中”教“與”學“的關系。始終鼓勵幼兒做一做、想一想,體現了幼兒科學教育中應培養”嘗試“”探索“精神的要求。
【實用的幼兒園說課稿大班模板錦集10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幼兒園說課稿大班模板錦集6篇08-13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模板錦集8篇07-17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模板錦集五篇07-28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模板錦集六篇07-17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模板錦集6篇06-21
實用的幼兒園說課稿大班錦集十篇08-13
【精選】幼兒園說課稿大班模板錦集六篇08-13
精選幼兒園說課稿大班模板錦集7篇08-06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語言模板錦集八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