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說課稿集錦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說課稿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說課稿 篇1
我對《光與影》這課進行了深刻的教研活動,將說課過程同大家一起研究,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光與影》是河教版美術七年級.下冊.第8課內容。本課是以造型?表現為主,結合作品欣賞的綜合課型。通過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探討用不同工具材料用明暗表現物體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造型能力和情感表現能力。光與影是表現物象立體感的一種重要手段。色彩斑斕的世界需要光才能看到,而且不同的光還會引發人的不同情感反應,光與影是繪畫中表現物象的重要藝術語言。采用制作的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既加強了課堂的交互能力,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對他們進行藝術熏陶。
2、教學目標:教學的目的是通過強調明暗運用與表現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對明暗學習的興趣,加深對明暗審美價值的認識、通過借助簡化的明暗練習方式,提高學生運用明暗造型及利用明暗進行情感表現的能力。美術基礎知識的傳授,根據初中學生心理、智力發展水平以及當前美術教學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
掌握有關明暗表現的基礎知識、三大面、五調子。
(2)能力目標
、偬岣邔W生明暗表現的能力。②培養學生明暗表現的實際運用能力。
(3)發展目標
、倥囵B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②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4)情感目標
、倥囵B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和探索新知識的興趣。②培養學生以審美之心來觀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會。
3、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初步把握明暗處理的繪畫技巧、三大面、五調子之間的運用,充分發揮明暗作用,表現物體前后虛實關系。
教學難點:怎樣畫好一幅素描作品,使用恰當的表現手法。
二、說教法學法: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教學中教師只作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促進者。讓學生體驗一種成就感,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觀察法、討論法、欣賞激趣法。學法:合作學習法、自主探究法、創造作業法。
三、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當上課鈴響時放一些優美的風景圖片和音樂,這時學生滿腔激情,仔細觀察,為學好本課搭好基架。
提出問題:你如何看到色彩斑斕的世界,必須具備三大條件,這三大條件是什么呢?學生回答引出光。
教師導入: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光,因為有了光,我們才看見這個美麗的世界,有人說:“光源的歷史也是人類文化的歷史”,的確,造型藝術是一門視覺藝術,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了光,才使其成為現實,也可以說光給自然萬物帶來了生機,也給造型藝術以生命。
2、欣賞作品,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一些繪畫作品,讓學生了解藝術家采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方法來塑造形體、表達情感的設計提問。
問題:(1)光線是什么?
(2)為什么物體具有色彩?
(3)藝術作品中如何運用光影?
(4)光和影的關系是怎樣的?
(5)光與影在作品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6)在塑造形體方面?
(7)在表現氣氛方面?
學生小組討論,回答:教師小結,重點放在:1、塑造形體方面:賦予繪畫形象豐富的層次和逼真的效果,增強體積感、空間感、質量感(圖片展示)2、表現氣氛方面:不同的空間光線效果可以賦予事物所處空間以不同的氣氛,藝術家可以運用不同的光影變化來營造氣氛,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3、光影變化規律
利用立方體為學生做演示,總結規律如下:
①物體與光線所成的角度。
、诠庠吹膹娙跻约拔矬w距離的遠近。
③物體離觀察者的遠近
、芪矬w所處環境。
4、感知素描,突破難點
(1)概念―素描(提問學生自主學習)
(2)物體受光后所產生出的明暗變化
三大面:受光面、側光面、背光面
五大調子:高光、中間調子、明暗交界線、反光、投影
5、將我所學,為我所用
采用不同明暗表現一個石膏正方體。讓學生注意畫面的光影變化規律和透視現象規律是怎樣的?學生認真觀察后進行討論,組內交換意見后分別用不同方法畫出石膏正方體。
教師在黑板上演示石膏正方體做畫步驟,讓學生更加直觀明了。布置作業:每人一張石膏幾何形體的素描作品。最后學生播放輕音樂,在音樂中完成作業。這種讓學生觀察、發現的學習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
6、歸納總結
展示學生作品,學生自評、互評、教師總結。學生的作品表現風格不同,教師不要要求學生的風格必須和自己一樣,而應正確地引導、培養那些個性不同的學生,要跟他們共同探討適合于他們自身的表現方法以及發展的方向。同時,也要提醒他們,在基礎未打好時,就過分地熱衷于“個性”會給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偏食的壞習慣,不利于今后的發展。
7、板書設計
――初步感知(欣賞作品)
――樂中體驗(畫正方體(1)素描)
――討論探究(自評)
――知識擴展(明暗簡化練習)
――情感升華(愛祖國、愛家鄉、愛學校)
小學說課稿 篇2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我是星子縣第一小學的教師——孫敏,這次在老師們的幫助下,我初次嘗試了三年級上學期第四單元第一個主題《我是誰》一課的教學。根據新課程要求,我設計了本課的教案。整個教案,我是按以下四個方面進行的: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
一、說教材
《我是誰》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我的角色與責任》中的第一課。它讓學生去體驗在不同場合下的角色變化,觀察、思考不同的角色應有不同的社會表現和應承擔的不同責任,為后面了解自己應對家庭、集體、社會承擔不同的責任做好了鋪墊。
學生情況分析:當前我們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包辦太多,角色意識和責任意識相對較弱,他們不是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家庭、學校、社會中承擔的不同角色,更不清楚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應承擔的責任。而角色意識和責任意識是一個人社會性發展的基礎,需要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奠定初步基礎。本課側重于幫助學生增強角色意識,初步了解角色的責任。
為此,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在不同環境中體驗不同角色。
2、情感目標:通過觀察對比,認識不同角色對人不同的要求和所應承擔的不同責任,從而愿意在現實生活中的當好自己的角色。
3、能力目標:讓學生初步了解調查報告的撰寫格式,通過課下社會調查,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以及與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體驗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不同角色;通過觀察對比,認識不同角色對人的不同要求和所承擔的不同責任。
二、說教法
我采用主要采用問題導入,創設情景,互動教學,角色表演等教學形式,使整堂課動靜結合,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
三、說學法
學生的通過觀察照片、圖片,師生對話,小組討論,角色表演等學習方法,使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增強角色意識,了解角色責任。
四、說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教師自己的照片及各種不同場景的照片錄象;制作多媒體課件;布置學生課前觀察不同場景;調查報告表格。
在組織本課教學活動時,我設計了五個活動過程,分別為:談話導入,引入課題;結合自己,說“我是誰”;觀察周圍,他們是誰;創設情景,扮演角色;課后延伸,課外調查。
活動一談話導入引入課題
在這一活動中,以老師不同角色轉換為例,向學生提問:當我站在講臺上,我是誰;當我回家為女兒梳頭時,我又是誰。一連串的提問很好地引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通過對老師在不同環境中角色變化的觀察,初步感受不同角色的含義。這一環節中,輔以老師在不同場合的照片,以引導通過有目的的觀察而明白——一個人在生活中會扮演不同的角色。
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都角色定位有個粗淺的認識,也為下面“說自己”的教學活動做好了鋪墊。
活動二結合自己說“我是誰”
這一環節,首先拋出問題“想想自己在生活中還是誰”,當他們說到校園生活中的幾個場景時,我出示相應的圖片(李潔和蔡悅同學在品德與生活課上為同學們表演口風琴二重奏,瞧他們真棒;在慶“六一”文藝演出中,查笑奕在為同學們做精彩的演出;在運動會上,陣陣吶喊聲中,同學們個個都使出了渾身力氣;在學校的粉筆畫比賽中,同學們就像小畫家一般)。當學生說到書中的幾個場景時,我再出示書中相應的圖片,與課本結合,直觀的讓學生通過觀察畫面,使他們初步認識到角色在不同場合下的變化。思路還可以擴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電影院、公園里、旅游景點、書店、圖書館、運動場等,(鄒雨晨小朋友乘公共汽車上學,過馬路走斑馬線,在商店買文具)使學生認識到:我們小學生在學校是學生;在商場購物時是顧客;在公共汽車上是乘客;回到家里是孩子。在這一活動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說和小組交流,體驗、探究到了角色的變化,教學內容和形式貼近兒童生活。
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能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得出自己不同環境中角色的變化,初步的感受到角色的責任。
活動三觀察周圍他們是誰
我首先出示生活中靚靚小朋友媽媽工作和生活的片段,(靚靚小朋友的媽媽是一名律師事務所的工作人員,上班時她對待工作兢兢業業,下班一回到家,就忙里忙外,這不,正忙著給靚靚準備可口的午餐呢)幫助學生直觀的感受她的不同角色。再請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父母有哪些角色。接著為學生出示書中兩位小朋友爸爸媽媽的圖片。通過體驗他人和父母角色的變化,再得出他們角色多樣性,更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了讓學生明確角色與場景的變化是緊密相連的,讓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不同的場所,對角色有哪些不同的要求,如何才能當好自己的角色。
這一環節的設計,遵了“回歸兒童經驗和生活”的原則,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
活動四創設情景扮演角色
我為學生準備兩種場景的照片,并為每個小組設計兩種角色身份,再選出代表,根據角色特征進行表演,讓其他組的同學猜猜這位同學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誰先說出來誰獲勝。請獲勝小組介紹自己是如何判斷人物身份的,從而讓學生初步感受到,角色總是同相應的場景和責任相聯系的。這種直觀的教學法,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很好的激發了學生強烈參與課堂活動的愿望與興趣,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在表演中體驗不同的角色,領會不同角色的不同責任。水到渠成地得出“我們每一個人都應在社會中擔任好自己的角色”這個結論。
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在活動中得到情感的體驗,讓他們在開放的環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進一步認識到自己和身邊的人在不同環境中有不同的角色。
活動五課后延伸課外調查
再一次將學生引入社會,到商店里看一看,顧客和售貨員是怎么做的,街上看一看,行人、乘客、司機、售票員是怎么做的,他們當好自己的角色嗎?使學生真切的認識到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有自己的位置,都可以為社會做貢獻,從而認識到自己的價值。
最后指導學生了解調查報告的撰寫格式,布置學生課后調查,填寫調查報告。
以上是我本課教學內容的設計與安排,希望得到各位領導和同仁的幫助,給我指出缺點和不足,能使我在今后的教學中逐漸成熟起來。
小學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我指導的是五年級圖書閱讀指導課。主題是“快樂閱讀,品味親情”。我選的圖書是《感動小學生的父愛(母愛)故事》系列叢書。書中一個個故事發人深省,令人感動。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技能目標:小學高年級課外閱讀教學旨在提高課外閱讀能力。教師應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能力,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培養學生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情感目標:學生通過閱讀《感動小學生的父愛(母愛)故事》,使他們的心靈得到凈化,豐富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讀書的快樂,激發學生繼續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更多有益的課外書籍,激發閱讀的興趣,感受閱讀的快樂。
四、教學難點:
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指導學生歸納閱讀方法,培養讀書做筆記的習慣。
五、學情分析
知識方面:大部分學生基礎知識比較扎實,半數以上的學生能正確流
利朗讀課文,還有個別學生朗讀時缺少情感。
情感方面:學生喜歡閱讀。對新課充滿熱情。
個性心理:本班學生活潑大膽,善于表達。對學習充滿信心,學習積極性強。
方法和思維: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運用學過的閱讀方法,一讀二品三悟,復述主要內容,寫出自己的感受。
六、教法
以情感誘發為主,通過篩選文中具體的信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感情,配合多媒體教學,直觀有效。
七、學法
自主學習法。教師少說,多讓學生說,給學生營造一個自由寬松的氛圍。這節閱讀指導課,充分體現了自主閱讀的思想理念。
八、教學過程
。ㄒ唬┘と
上課伊始,我首先通過名人名言導入新課!吧勘葋喺f:書籍是全
人類的營養品。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為什么?”
。ê蛯W生討論讀書的好處,以此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接著我引導學生回顧上冊學過的親情故事。在我們學過的課文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如:
《地震中的父與子》《慈母情深》《“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從這些課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ㄉ钌畹母笎酆湍笎郏┻@節課我們再讀一本描寫父母情深的書——《感動小學生的父愛(母愛)故事》
(板書主題:快樂閱讀,品味親情)
然后師生共同回憶以前學過的閱讀方法:一讀二品三悟。
(二 )導讀
導讀《一口讓人流淚的水缸》,使學生感受深深的父母之愛,激發他們閱讀的欲望。
師:讀書不思考,等于吃飯不消化。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讀一篇感人的文章《一口讓人流淚的水缸》。請同學們認真聽。(課件展示,學生邊看邊聽)
師:誰來告訴大家這篇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師:一個好的故事總能打動人的心弦,文中使你最受感動的地方是哪里?(學生小組討論,指派代表發言。)
師:聽完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小學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湖心亭看雪》,下面我就來說說我對這堂課的'設計思路。
一、本課對主題的體現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人張岱的經典小品文,鑒于本校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較弱,以往在教授本課時主要就是以讀書通文意為主,之后再簡單了解下文中張岱的“癡”即可。此次,為了貫徹落實《北京市中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改進意見》,我再次認真研讀了文件,并注意到了其中的幾條精神:《改進意見》中要求語文教學“傳承經典,把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作為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素材”,以及“引導學生提升閱讀品位,增加文化積淀,豐富精神世界”,基于對此的理解,我將本課的總體目標定為:通過張岱的作品理解其中所蘊含的中國古代傳統文人的內心追求。但這個目標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確實有些深,我又注意到了《改進意見》中的第五條:初中教學要“通過與課內古詩文相關聯的作家、作品,增加學生國學經典的閱讀數量”,以及第十一條“初中擴大學生閱讀視野,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倡整體閱讀、主題閱讀、比較閱讀”這兩條建議,決定選擇張岱另一代表作《西湖七月半》來幫助學生理解,并根據內容及學生情況對文段進行了剪裁,降低了閱讀難度。
為此,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1.體會文中張岱的“癡”行。2.體會張岱所癡之景。3.品讀《西湖七月半》片段,進一步理解張岱的“癡”。4.總結作品中所蘊含的古代文人的內心追求。
我上交的教學片斷是第3、4環節,我認為這兩個環節相對最能體現此次的主題。但其實1、2環節在本課中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只有真正理解了《湖心亭看雪》中張岱的癡,才能有效地進行后面的環節。接下來我就主要說一下前兩個環節的設計。
體會文中張岱的“癡”行對于學生來說比較容易,引導學生找到關鍵詞“俱絕”、“更定”、“獨”,并讓學生說明理由。
這一環節主要是要讓學生體會張岱賞雪的獨特及思考為何會有這些獨特的行為。
接下來是體會張岱所癡之景。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張岱所癡之景所帶來的感覺。相比前一環節要難一些。
針對此點,我先引導學生結合文中的關鍵詞從顏色、數量及性狀來賞析雪景的特點,為學生體會雪景的感覺做一個鋪墊。再引導學生將此景想象成水墨畫,學生即可感受出寧靜與素雅等。
體會雪景的感覺是后面總結文人內心追求的關鍵之處,所以此處一定要將學生的感受引導到位。
在學生已經理解了本文中張岱的“癡”的基礎上,再進行課外文段的品讀。這一環節主要是換個場景引導學生再次理解張岱的“癡”,同時還設計了學生自行想象的環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及主動意識。但考慮到我們學生的程度較低,讓其當堂寫作較困難,所以就設計為讓學生互相討論交流,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最后一個環節就是總結古代文人的內心追求。讓學生關注雪景及月景的共同點,以及張岱獨特的欣賞方式,學生可以得出張岱是在追求一種自然、自由、寧靜、脫俗的生活。
最后小結:古代有很多像張岱一樣的癡人,雖然表現的形式不同,但其內心都是在追求這種自然寧靜、超凡脫俗的人生狀態。
最后我來說一下這堂課的教學反思。
在上課前我比較擔心對于我們學校的學生來說,我設置的教學目標會不會有難度,但從上課時學生的整體反應來看,絕大多數的學生還是能夠理解張岱的那種自然寧靜的內心追求,完成了教學目標。經過此次嘗試,我最大的收獲就是,我發現對于普通校中程度不高的學生來說,文言文教學時不必只是以教授文言字句的知識為主,我們也可以試著讓學生去體會其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的精髓,最重要的是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也許他們的體會不會太多也并不深刻,但我們也要想盡辦法盡可能的讓我們的學生去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內在精神,試著增加他們的文化積淀。以上就是我對這堂課的設計與思考,謝謝!
小學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本文為略讀課文,是一名小學生對季老的訪談錄,也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一種文體。這一老一小,一個是德高望重學有建樹的著名學者,一個是剛開始求學的小學生。他們倆在年齡、閱歷、學識上有著巨大的懸殊,卻在平等和諧的氣氛中就閱讀展開了逐步深入的交流。季老指出:把文章寫好,要多看書;要努力培養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學好外語,還要進行古詩文積累。這些不僅使苗苗受益,也使讀者受到啟發。在兩者的對話中,你能感受到苗苗的稚氣與禮貌,更能感受到季老的親切幽默、平易近人,還有對下一代的殷切希望與深深關愛。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把握訪談的主要內容,進一步感受閱讀的樂趣,明晰健康成長的要求;二是繼續開展關于閱讀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為口語交際、習作打好基礎,逐步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
二、說目標
1、認識3個生字,能借助字典,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讀懂詞句的意思。
2、正確、流利、分角色朗讀課文,把握談話的主要內容。
3、能從對話中得到怎樣讀書和學習的啟示,進一步開展有關閱讀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三、說教法
1、本文作為略讀課文,且是對話形式的訪談錄,沒有復雜的句式、過多的修辭和深奧的詞句,完全口語化,所以更應放手讓學生自學,自讀自悟。
2、本文是訪談錄,通篇都是對話,在反復自讀把握主要內容后,可以進行分角色朗讀或模擬采訪。在朗讀中要把握住人物對話的基調:苗苗是個熱愛讀書的小學生,謙虛好問,對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而季老毫無名人架子,親切隨和,在幽默的談吐中善于誘導,滿含著對下一代的關愛之情。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插圖,更好地體會人物的年齡、身份與情感。文中有許多多音字,如《水滸傳(zhuàn)》、“綠(lù)林好漢”、“一百單八將(jiàng)”、《濟公傳(zhuàn)》等要注意讀準確。還要注意對話是口語化的,如“跟前兒”“偏科”“起碼”這些北京方言,更是透著親切,所以要讀得像說話一樣自然,毫不做作才好。
3、在弄清苗苗同季老交流了閱讀、偏科、學習外語和積累古詩文的問題后,可以在小組內就感興趣的某一個問題展開討論,交流自己的感受。還可以提出與文中人物不同的見解。然后形成小組意見全班交流,達成一些共識,得到應有的啟發,如,要加大課外閱讀,才能促進寫作的提高;不要偏科,全面發展;加強古詩文積累,增強文化底蘊等。
苗苗與季老的對話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緊密相關,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辯論,如,季老是主張看閑書的,但在課上和寫作業的時候看可行嗎;苗苗的爸爸打她對嗎;學生偏科與任課教師有關系嗎;背兩百首詩和五十篇古文多不多;我們能成為“三貫通”的人才嗎……
4、在本文的學習中,要注意從對話中感受到季老談笑風生中的平易近人、循循善誘、關心關愛下一代成長的人格魅力。還有在訪談中如何有禮貌地請教、表達自己的觀點、傾聽對方的表述等,學習一些采訪的技巧,用于指導課外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就本文還可做一些拓展,如,調查一下本班同學的閱讀書目;采訪愛讀書的人,列一個采訪提綱,并做一份訪談記錄等。
5、在讀書、討論、交流后,可以品味題目的寓意:表面上與二人的名字密切相關,“小苗”——苗苗;“大樹”——季羨林。實際上“小苗”還包含著苗苗在求學和增長知識的路上剛剛起步,猶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營養;而季老學識淵博、學有建樹,恰似一根深葉茂的大樹!靶∶纭迸c“大樹”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長、汲取營養,小苗才會長成參天大樹,像苗苗這樣的孩子們才會成才的內容。
小學對話說課稿二
《人物外貌》片段描寫
一、說教材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新課程標準強調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并在作文中表達真情實感!
長期以來,小學生害怕作文的現象相當普遍,他們視作文為苦差事。三年級又是“說話”過渡到“寫作”的轉折點,每到作文課,絞盡腦汁,生憋硬擠,編出一篇文交差了事,老師一遍遍地幫助他們修改,苦不堪言。針對小學生的作文現狀,根據教材的編寫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為了更好地體現三維目標,我為本節課設計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領會介紹人物的基本要求,抓住人物的長相、穿著、神態等方面的特點。
能力目標:在自我觀察和相互提示下,寫一段介紹自己或別人的話,注意抓住特點,按一定的順序寫下來。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寫作興趣,讓學生樂寫、愛寫。
教學重難點:我把“讓學生領會介紹人物的其本要領,抓住特點,按一定的順序去寫要描寫的人物”定為本節課的重難點。
二、說教法
根據本節課的目標和內容,擬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激趣法:在課堂中設計講故事環節、游戲環節,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寫作,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2、情景教學法: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學生的學習情緒直接影響學習效果!被谶@種理論的指導,教學中我創設一定的情境,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熱情。
三、說學法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完成本節課的任務,我將采用以下幾種學法:
1、交流法:學生互相交流習作;
2、評價法:對同學的習作能正確地說出自己的看法進行評價,從而提高自身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切實減輕學生負擔的形勢下,傳統的“板鴨式”教學必然有背于素質教育的要求,尤其是作文教學,若采取“板鴨式”的“滿堂灌”,則老師“累”學生更“累”,老師講得滿頭是汗,頭頭是道,學生卻還是無從下筆,
這是學生缺乏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為此我們教學過程的設計應充分體現學生為“主”。教師為“輔”,以“導”促“寫”,下面我就教學過程進行解說。
。ㄒ唬┕适聦
我給他們講故事:古代有一個縣要抓小偷,于是貼了張告示,告示上這樣寫著:個子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臉不黑不白,眼晴不大不小,嘴巴不寬不窄。而后提問:根據告示上的提示能抓到小偷嗎?孩子們都說告示上沒有抓住人物特點寫,抓不到小偷。由此我輕松地導入到課題——外貌描寫。
通過這種方法導入,讓學生感到有趣、輕松,進而產生學習的沖動,帶著一種輕松自如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去。
。ǘ┎侣
“說話”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訓練,是寫作的重要前提。在這一環節,我出示了許多名人漫畫讓學生猜,很多同學一眼就認出了潘長江和畢福劍,我問孩子們:你們怎么一眼就認出了他們?孩子們都說漫畫抓住了人物特點,于是我又讓孩子們看看漫畫家抓住了人物哪些方面的特點,引導學生從體型、長相、衣著、神態等方面去說。這樣讓學生多說,會讓學生達到出口成章的程度。
。ㄈ┰u一評、寫一寫、猜一猜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的意圖,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边@個環節中我并沒有直接要孩子們寫作文,而是先出示一張他們都熟悉的人的圖片,老師朗讀出一段不完整的文字,讓學生評價,從中引導學生按順序去說,并把人物特點說生動,然后讓學生觀察在場同學或老師,并用文字給他們或自己畫肖像畫。在這里我并沒有直白地說要寫作文,但學生已經在寫了,面且是興致盎然地寫。寫好后做游戲:猜猜我是誰——學生有感情地讀自己的習作,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到與自己相關的特點就站起來,如果沒有按要求寫的,全班交流,共同修改。形式比較活潑有趣,又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素材,讓學生寫起來也有話說,這樣既生在玩中學,學生也因此感受不到寫作文枯燥,強化了教學重難點,又讓孩子們想寫,喜歡上了寫作文。
四、課后鞏固練習
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強調:“教的最優化必順落實到學的最優化!睘榱遂柟讨R,我設計了練習:我的媽媽。然后結合板書加以引導,這樣即回顧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有助于學生知識能力的遷移,又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學做生活的有心人。
板書在一節課當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我的板書突出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讓人一目了然。
小學說課稿 篇6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我是 號,我今天說課的教材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4課——摩擦力的秘密。本課是在前三節課的基礎上,專門介紹一種特別又普遍存在的力——摩擦力。我打算用二個課時來安排本節課的教學,F在請讓我用說課的方式說一個教學片段:
(一) 游戲導入,感受摩擦力
在正式上課之前,老師想先請2位同學上來玩個游戲,比賽用筷子夾玻璃珠,看看一分鐘內誰夾的多。誰來?
好,小紅和小明上來,F在小紅這邊是A組、小明這邊是B組,準備,開始。
時間到,現在老師請個同學來跟老師一起數數看哪隊夾到的珠子更多呢?來,小軍上來跟老師一起數。小軍告訴同學們比賽結果,誰夾的多?
小紅的比小明的多好多。
哈哈,老師聽到下面有男生不服氣了,說要他們2個人交換再比一次。好,那就交換再比一次。來,預備,開始……時間到,小軍再幫老師數數,誰的多?
小明多。
這回怎么又變成小明多了呢?
哦!小華同學說:老師提供的筷子有問題,兩邊的筷子不一樣。
有的同學觀察的很仔細,發現兩邊用的筷子不一樣,來,看看,A、B組的筷子畢竟有什么不同?
嗯!小明同學說:A組的筷子套有橡膠,B組的沒有。
A組的筷子老師是給套上了橡膠,而B組的筷子老師給涂上了一些洗潔精。
通過剛才的2次比賽,同學們有沒有發現比賽取勝的要害是什么?
嗯!很多同學都說是套上橡膠的筷子
恩,很好,橡膠是關鍵,那同學們知道橡膠在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老師提示一下,橡膠提供了一種力來幫忙夾珠子。同學們開動腦筋好好想想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力?
很好,小晶同學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她說:橡膠增大了筷子與珠子間的摩擦力。
同學們覺得對不對?有沒有不同意見?都沒有。靠梢姶蠹叶己苤腔,小晶同學說的很對,橡膠就是起到了提供摩擦力的作用。
老師接著教你們做個實驗:來大家把手拿起來,放在自己的大腿上,由前向后移動,同學們體會一下有什么感覺?
哦!小樂同學說:褲子被搓起來了;越用力移動越慢;感覺移動的過程中手變熱了;沒有想象中那么輕易……
恩,老師聽到了好多答案,大家知道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現象嗎?
嗯!很多同學都說是摩擦力的作用
恩,現在大家對摩擦力有沒有一個詳細的印象了?
(二) 從生活中發現摩擦力,建立摩擦力的概念
好,同學們大家還能不能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摩擦力?有沒有同學能舉例說明呢?
也許很多同學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意識到有些現象就是摩擦力,那我們現在來看段錄像資料,同學們一邊看一邊試著想想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摩擦力是一種什么樣的力?
好,錄像看完了,有沒有同學自告奮勇舉手回答老師剛才提出的問題?很好,小輝同學來,試著回答一下。
嗯!小輝同學說: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產生的力就叫摩擦力。好,請坐,回答的還有些不完整,有沒有同學要補充的?好,小軍你說。
嗯!小軍同學說: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產生的阻礙物體運動的力叫摩擦力。
還有沒有同學要補充的?都沒有?那老師來說。小軍同學剛才補充的很好,點出了摩擦力的特點是阻礙物體運動,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點,摩擦力產生在什么地方。
哦,接觸面。
所以準確的是應該是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在兩個物體的接觸面產生的一種阻礙物體運動的力,就是摩擦力。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揭開摩擦力神秘的面紗。
(三) 入情入景,發現問題。
大家已經知道了什么是摩擦力,那老師想問問大家知不知道摩擦力產生需要哪些條件?
嗯!要運動;要有接觸面
恩,很好,同學們這次考慮的很全面,既然這樣,同學們看老師這里,老師這里有火柴盒、粉筆、木塊、橡皮擦,老師把它們這樣平放在講臺的一塊木板上,大家想一想:這時候有沒有摩擦力產生?
嗯!沒有
那么,要怎樣做才能使這四個物體與木板之間產生摩擦力?
嗯!小輝同學說:用手推動他們
老師只有2只手,沒辦法一下推動4個,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小軍同學說:把木板的一邊抬起來
恩,這是個不錯的好辦法,那我們來試試。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在抬板的過程中,4個物體有沒有要運動的趨勢,有的話趕快告訴我。
老師,要動了,要動了。
嗯!好,那我們先固定在這個角度,同學們來猜測一下,老師再繼承抬高的話是哪個物體先滑下來?
粉筆;火柴盒;橡皮擦……
好、好、好,老師聞聲了好幾種答案,大家記住自己的答案,老師來繼續抬高木板看看哪種物體最先掉下來。
大家看到了嗎?最先掉下來的是粉筆,之后是火柴盒,然后是木塊,最后是橡皮擦。老師想先問問大家,這個過程中有沒有產生摩擦力?
嗯!有
那為什么不同的物體下滑的速度不一樣,會有的快,有的慢呢?
很多同學都說因為它們的摩擦力不一樣。
摩擦力的什么不一樣?
嗯!大小不一樣。
很好,所以說摩擦力的大小會影響物體下滑的速度?
(四) 運用方法,解決問題
根據剛才的4種物體,你們認為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嗯!物體的重量、接觸面積、接觸面的光滑程度、物體外形
正好我們班分成了4組,一組挑選一個你們組覺得最值得研
究的假設進行驗證,但是每組挑的不能一樣哦,然后小組討論討論怎樣設計實驗來驗證所選擇的假設。討論好了以后,各小組進行研究方案的匯報,大家互相評價,提出修改意見。
……
恩,經過匯報和同學們間相互提意見,老師發現同學們都很有水平的選擇了對比試驗,那老師要再跟大家強調一下對比實驗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確哪些條件是要保持不變的,哪些條件是需要改變的,還要注重改變的方法。而且要留意各小組要有專門記錄數據的同學。各組根據自己所研究的問題,選取好試驗器材后,就可以開始動手實驗了,老師這里提供一個實驗記錄的基本格式給大家,記錄的同學就按照這個格式經行記錄。
老師剛看了看大家的實驗都做的差不多了,那現在請各小組往返報下實驗說明了什么?
第一組研究的因素是物體的輕重,結論是:物體越重,摩擦力越大。
第二組研究的因素是物體的接觸面積的大小,結論是:摩擦力與接觸面積無關。
第三組研究的因素是接觸面的光滑程度,結論是: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第四組研究的因素是物體的形狀,結論是:摩擦力與物體的形狀無關。
由此可見,摩擦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輕重和物體接觸面的光滑程度有關。
(五) 學以致用,拓展延伸。
同學們看老師展示出來的圖,路面上油罐車漏油了,經過的自行車和摩托車都滑倒,同學們能不能利用我們剛剛得出的影響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結論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嗯!用水把油沖洗干凈;在油上面撒上幾層沙子把油蓋住……
同學們說說哪個辦法好?為什么好?
哦!在油上面撒沙子,使得輪胎和路面的接觸面變得更粗糙,就增加了摩擦力。
恩,回答的不錯,撒沙子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但是用水沖行不行?其實也是可以的,只是用水沖洗沒有鋪沙子快,不過最終解決的辦法還是要用水沖洗。
同學們看,老師這邊有一把生銹的鉗子,用起來已經很不順手了,同學們有沒有辦法幫幫老師?大家觀察下生銹的地方,發現什么?
生銹的地方是摩擦最厲害的地方
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那就是要減小摩擦力咯?怎么減?
把油滴在生銹的地方。
不錯,看來大家對摩擦力已經有一定了解也知道摩擦力有好有壞了,就像上面的2個例子,有時摩擦力會帶給我們好處,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時摩擦力會帶給我們麻煩,需要減小摩擦力。我們只有科學的動手、動腦,恰當的運用好摩擦力,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由于時間關系各位評委老師我的說課就說到這里,謝謝!
小學說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與學生分析
1、教材分析
《老師發現了什么》是教科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安排的一項口語訓練,此單元主題為“專心致志”,在學生已經領略了幾位中外名家專心致志,一心一意的學習及做事精神后,本次口語交際又把視角轉移到了學生的身邊。教材通過龍龍和文文在寫作業時的不同表現,讓學生猜測老師在批改作業時會“發現什么”這一情境為切入點,進而引起學生對自己學習行為的思索,對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本話題的特點是貼近學生生活,簡單易懂,易于表達。教材由插圖及文字兩部分構成,插圖描繪了老師批改作業的情景,文字則是對本次口語交際內容和要求的揭示。
2、學生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經具備初步的語言交際能力與素養,他們能說一至幾句完整的話,能在與人交流中表達自己的見解,具有主動傾聽他人發言的意識,且本次教學內容是學生熟知與感興趣的話題,相信會引起學生的發言欲望,使之積極參予其中,但受年齡特點及知識經驗的限制,孩子們在表達上可能會出現諸如語言不生動,語句不規范的現象。我將努力實現扎實訓練,爭取讓每個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為以后寫作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課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結合二年級學生有一定的表達基礎,有強烈的表達欲望的特點,我確立如下目標:
1、圍繞話題展開訓練,在師生、生生互動的交流中繼續指導學生用普通話清晰、有序地表達,使認真傾聽他人發言的口語交際素養得到提高。
2、在情境的創設及說話的訓練中,使學生知道學習要做到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懂得從小就要培養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
3、以口語交際為憑借,在教師評,學生自評與生生互評中提高與人交流的信心和技能。
三、教材處理
1、教學重點
在口語交際過程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用普通話完整、清晰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及認真傾聽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
2、教學難點
圍繞中心話題展開語言訓練,引導學生學習用具體事例交流自己的想法。
3、教材處理
“聽”與“說”的能力發展應著眼于學生的語言實踐,因此在遵循原來教材主旨的基礎上,我又設計了幾個諸如;“你能幫龍龍找原因嗎?”“你能提醒龍龍嗎?”等問題增加訓練點,使學生經歷了大量的語言實踐,既使教學環節前后串聯,又讓思想教育目標的實現水到渠成。力求利用具體有效的情境激發學生表達欲望,使他們樂與參予,敢于表達,在參予中思想得到啟迪,在表達中能力得到提高。
四、教學方式
《課標》指出: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互動過程,教學活動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因此,本節課我采用了“巧設情境—師生交流—生生互動—生生評價”的教學方式。
【小學說課稿集錦7篇】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說課稿(集錦15篇)11-05
小學音樂教師說課稿集錦5篇09-25
小學科學說課稿(集錦15篇)11-24
小學體育說課稿01-01
小學《上下》說課稿08-21
小學語文《假如》說課稿01-13
小學語文說課稿01-03
小學數學說課稿01-03
小學音樂說課稿《天堂》12-08
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