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七年級語文說課稿《走一步,再走一步》
各位評委,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走一步,再走一步》,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文章。
下面我將從課標要求、教材理解,教學方法,學法指導,教學程序和板書設計五個方面逐一闡述我的教學設計與設計理念。
首先談談課標的要求和我對教材的理解
新課標要求初中門生要掌握閱讀的三種方法:即能用平凡話準確、流暢、有情感地朗讀;養成默讀風俗,有肯定的速率;能較純熟地運用略讀和欣賞的方法,擴大閱讀范疇,拓展本身的視野。初中門生應具有在通讀課文的底子上,理清思緒,明白重要內容,體會和推敲重要文句在語言情況中的意義和作用;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本身的心得,能提出本身的見解和疑問,并能運用互助的方法,配合探究疑困難目;欣賞文學作品,能有本身的情緒體驗,開端意會作品的內在,從中得到對天然、社會、人生的有益開辟。
《走一步,再走一步》文章回憶“我”童年時代一次遇險、脫險的經過,蘊涵著深遠的生活哲理。文章語言通俗易懂,特別是穿插在其中的心理描寫,作者用了相當的筆墨通過細節描寫表現了自己內心的恐懼以及怎樣一步一步戰勝怯懦找到成功的感覺。由于本單元的主題是思考人生、感悟人生,讀這篇課文時,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碰撞將使他們獲得豐富的人生感受,這樣的感受還將直接影響學生今后的人生價值取向及生活的準則、為人處事的原則,因此,這篇課文在這一學段這一單元中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
基于以上兩點考慮,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將分三個維度設定:
1、識記生字新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2、在閱讀實踐活動中流利地表達自己的閱讀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
3、領悟以小見大的寫法和心理描寫的作用,學習。喚起學生對困難的認識,從而能勇敢地面對困難。
3、教學重、難點分析
在通過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激發學生能勇敢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把握文章的心理描寫和以小見大的寫法。
為能達成以上的教學目標,所以在教學方法上,我想采用“情境體驗”“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教學方法
“體驗感受、探究思考、對話交流、讀寫結合”是我上這節課的指導思想。新課標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課堂上,我要十分重視喚起學生的切身感受,激發他們質疑、辨疑的意識,引導他們主動參與課堂,并將從課堂中獲得的思想、情感和體驗再次返還到自身,提升個人的語文素養。
接下來我想談談學法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初一學生,已經擁有了一定的生活經歷和一定的閱讀能力。他們可以通過自己閱讀這篇課文去把握文章的大部分信息。通過這一特點,這篇文章要求他們在熟讀的基礎上復述故事主要情節,但是,讓他們從生活經歷中去感悟人生哲理,特別是借助語文學習的經驗去觀照自己的實際生活,還有很大的困難。所以,本課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初步學習觀照生活、感悟人生。
下面我就具體談談我的教學程序的設計,共有四個教學環節,即:
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出示目標,整體感知
研讀賞析,交流研討
梳理拓展,體驗反思
一、情境導入
故事導入
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
1945年1月,正是二戰期間。在英格蘭的沃頓空軍基地,一個上尉飛行員接受了一項任務,駕駛沒有任何武器裝備和防護設施的蚊式雙引擎飛機深入到德軍本土執行偵察任務。他覺得幾乎無法完成任務:他想象著飛機坐艙被炮彈擊中,自己鮮血飛濺,連跳傘的力氣都沒有。第二天,他駕機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誡自己,現在,只是起飛,飛起來就行。升到兩萬五千米高空時,他又告誡自己,現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無線電的指導下,保持這個航向20分鐘,就可以到達荷蘭的素文島,這個,不難做到。就這樣,他不斷告誡自己,下面,只是飛越荷蘭,這并不難。然后,是飛臨德國,根本不須想更多的事,而且,還有后方的無線電支持。就這樣,一程又一程,這位上尉終于完成了任務,當他接受盟軍的獎勵時,他說,我之所以能夠成為孤膽英雄,完全是因為我小時候一段經歷的啟示。
師:你能猜到這位上將叫什么名字嗎?
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旨在通過充滿生活氣息的開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一種強烈的閱讀期待心理,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二、自主閱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復述主要故事情節
1、學生放開聲音朗讀一遍課文后,再默看一遍課文:
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是:是學生才進入新課文,雖前面已進行了預習,但學生在課堂上,放開聲音運用普通話朗讀課文,一是檢查學生對課文朗讀是否暢通。這實際上是工具性也既是基礎知識的落實,也是落實單元教學的要求,提高學生朗讀能力;二是默看課文,學生經過一次高聲朗讀后,進入靜靜地思讀階段,也實際上在對課文的故事情節“疏理”階段,注重學生思維過程的培養。為下面復述故事主要情節而打下基礎。
2、學生復述故事:
⑴照原文順序復述。
、苿撛煨缘膹褪觯孩龠x擇自己所喜歡的情節。②可以命小標題似的復述。③將故事中人物沒有說完或在行動上沒有完成加之合理的想象進行復述。
(這個環節既是知識轉化為能力,書面語言變口頭語言的訓練;又是對課文整體感知的一個語文實踐活動。復述故事,可以同座進行,這樣就能達到全員參與,然后讓一兩名同學在全班復述。這既是體現培養學生對讀本整體感知、概述、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又是學生的多元性、閱讀的多元性得到體現,它實際上也是學生的個性培養。)
三、悟讀,合作討論作品中“我”爬懸崖的動作描寫、心理活動描寫和父親鼓勵“我”“走一步,再走一步”具體動作化的語言及所折射出的哲理
(這個環節實際上是上一個教學過程的繼續。在感知了全篇課文的故事情節時,還要通過這個故事情節知其它所蘊含的哲理,這是本課文要達到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但這個過程也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它不是枯燥的說教,也是通過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來實現的。其中學生在預習中提出的問題可結合課文討論體會。)
1、分角色朗讀“我”爬懸崖的經歷。(特別對課文中所涉及的對懸崖、“我”、父親的話描寫的詞語要有一種體驗的讀,要讀出味來。)
懸崖的高、險:懸崖聳立、垂直的峭壁、大約二十來米高、(“我”眼中的懸崖)高不可攀的險峰。
“我”的身體狀況:八年來一直有病;瘦骨嶙峋。
爬懸崖(半山腰):冬冬直跳、蹲、心驚肉跳、幾乎暈到、軟弱地哀求、頭暈目眩、啜泣。
環境描寫:暮色開始四合、暮色蒼茫,天上出了星星,懸崖大地越來越暗。
父親的語言:“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你只要想著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辦得到。”
2、分組閱讀討論:(可以以學生在預習中提出的問題設置討論題。)
、抛髡呙鑼憫已录“我”眼中的懸崖是怎樣的?
、谱髌分械“我”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我”,在爬懸崖中的表情及動作說明了什么?
、歉赣H在文中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
3、各組選一名同學發言。
四、探究學習最后一段,研討這次“脫險”經歷所蘊含的哲理
(這一段是文章的宗旨所在,是引起作者值得回憶的價值所在。也同時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為剛進初中的學生,對事情所蘊含的“哲理”比較陌生,老師可舉一些學生所常見的例子,來理解“哲理”。如學生最熟悉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想想這句話蘊含的道理?運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想想本文故事說明一個什么道理?這個學習過程同樣應在讀中體會、感悟。師生共同結合自己人生道路上成功與失敗的例子,引導學生明白生活中蘊含的哲理。這樣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就能化難為易。)
1、集體朗讀最后一段,勾勒出段中你覺得重要的句子。
2、師生互動,對“每當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喪氣時……我提醒自己,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巖石,而要著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達到的地方。”結合自己的體驗談體會。
五、拓展閱讀課文后面汪國真的詩,請同學們想想我們得到一點什么?
1、集體閱讀,感悟詩意。詩人采用對比手法,說明意志對人是很重要。“垂下頭顱”是預示遇到困難,低頭沉思。是為了更好地迎接困難。
2、自由發言,談談從詩中想到了什么?
(這個環節,是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整合。體現閱讀課教學在通過課內閱讀的方法,把它運用在課外閱讀上,既是方法的運用,又是學生閱讀多元性的展示,個性的發展。因為這個單元的課文內容都是談的人生,“人與自我”,我的夢想是什么樣,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困難怎么辦?這里再一次閱讀汪國章的詩,無疑又是一次對人生的感悟。)
六、讀寫結合學了本文后,敘寫自己遇到的一次困難,來說明一個道理的短文。
(這個講授關鍵的計劃,是本節課讀寫聯合的末了一個盡頭站。由于這篇課文是寫的作者切身材驗的一件事,它對學生有著直接的引導意義。從讀到寫,既開源,又導流。以讀帶寫,以寫促讀,是讀寫聯合的特點。而這篇課文從故事的敘述,到展現蘊含原理的歷程,對門生寫作有很大的資助。實質上是東西性和人文性同一的再一次表現。)
七、講堂講授末端,再次建立景象,情緒的熏陶,
(和學生配合呤誦課文的末了一段,鼓勵門生在人生中應有作家的氣質,克服人生中一個又一個困難,實現本身優美的抱負。)
【初中七年級語文說課稿《走一步,再走一步》】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說課稿11-30
初中語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說課稿12-01
初中語文說課稿 《走一步,再走一步》08-08
初中語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說課稿范文07-24
《走一步,再走一步》說課稿范文11-28
《走一步,再走一步》初中語文教學反思07-26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06-05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07-12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07-15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