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系統征管能手事跡材料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事跡材料吧,根據范圍的不同,事跡材料可分為集體事跡材料和個人事跡材料。大家知道事跡材料的格式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稅務系統征管能手事跡材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他,沒有經歷過生與死的嚴峻考驗;他,沒有經歷過血與火的戰斗洗禮;他,更沒有取得過轟轟烈烈的驕人業績;他,只是一名20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稅收田野上的普通稅務干部。
他就是營子國稅局的##。20年來,他始終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提高業務技能,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廉潔奉公,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圓滿完成了上級交辦的各項任務,得到了領導和同事以及納稅人的肯定和稱贊。他曾先后連續五年受到區局的表彰,連續二年受到市級的獎勵,在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五年達標所創建工作中成績突出被省局命名為全省稅務系統征管能手。
責任重于泰山
從穿上稅服的那一天起,剛滿二十歲的趙劍波就感到了頭頂稅徽的神圣與責任。責任,讓這位年青人付出高于他人十倍、二十倍的辛苦與精力,八小時以內他兢兢業業的工作,八小時之外,他不斷地自己加壓充電。在他二十年的稅收經歷中,有十八年是工作在距離區局最遠的稅務所。他先后從事個體專管員、企業專管員、稽查隊員、崗位操作員等多崗位工作,無論他在什么崗位,他都刻苦鉆研業務,力求精通業務,單位的同事和納稅人都親切地稱他為“業務通”和“多面手”。
他是個勤于思考,勇于創新的人。一個人的性格決定著一個人的工作態度。20xx年深冬,稅收征管信息系統上線推行,那時他在城區所既負責稅務登記的辦理又負責個體戶的征收管理工作,800多戶個體戶的數據信息必須在市局規定的時間內采集完成,并且采集的準確率要達到100%。如何解決下戶采集信息和在單位為納稅人辦理信息登記的矛盾?他給自己暗暗定了每天完成的戶數,白天他奔波于納稅人之間,晚上加班辦理稅務登記,在辦理登記時他還受到啟發:白天人工采集的信息在晚上經與計算機內的信息核對,不僅能查出漏采、漏管戶數,而且還能提高數據采集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看著一張張的采集單在自己手中順利地傳到下一個環節,他樂此不疲地白天晚上工作著,餓了吃碗方便面、困了就喝口咖啡提提神,人工逐筆篩選核對數據近萬條,發現糾正嚴重影響系統上線錯誤數據400余條,為征管信息系統上線排除了障礙,為上線錄入階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個月下來,并不偉岸的他人清瘦了,手也因長期在戶外寫字而長了凍瘡,而他卻沉浸在所采集的信息最多、最準確的喜悅中。
學習是進步的階梯
他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因此他把業余時間大都交給了書籍。為了能更好的勝任自己的本職工作,他不僅在短時間內自學了大專,還閱讀了大量專業和文學書籍,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和業務技能。為了適應現代化的稅收征管模式的要求,他自己買了一臺電腦,又自費買了一大摞電腦資料,晚上又在自家的計算機上挑燈夜戰至深夜。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與機器的親密接觸中,他掌握了計算機的構造和原理,成了營子國稅的電腦“行家”和“老師”。大家遇到不懂的問題,就找他請教,他不厭其煩,有問必答;電腦出故障了,大家找他維修,他隨叫隨到,手到病除。20xx年征管信息系統上線運行,辦稅服務廳集中了全局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基本業務和數據的處理,當時辦稅服務廳人員只有6人,他不僅肩負著稅務登記崗的工作,根據需要還同時兼顧著其它工作。為了掌握征管系統每一個環節的流程,他仔細研讀了操作手冊,在模擬環境中進行大量的演練,對出現的每一個問題及時請教上級部門,經過反復的練習、摸索,在系統上線后他成了區局管理信息系統的“權威”。系統上線運行后他又擔當稅務登記環節師資,多次參加崗前培訓工作,認真負責,而且在區局制做的征管系統教學錄像片中做主講。為征管信息系統的全面上線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工作是人生的快樂
他是一個工作嚴謹、腳踏實地的人。同事們都說他“做的比說的多,動手比動嘴強”。他對工作有著永遠使不完的熱情和執著。誰都知道管理個體戶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他在汪莊所負責個體戶的征收管理時,一部分以倒賣煤炭的煤商,他們沒有固定的交易場所,經常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逃避稅收。做為專管員的`他,為了不讓這部分稅款流失,他先從源頭入手,深入生產企業,查清倒買倒賣人的基本情況,再找這些人講明稅收法律法規,讓其依法納稅。對那些頑固分子,他采取“蹲點”的辦法來對付,無論白天夜晚,只要發現有逃避稅收跡象的,他都會緊盯嚴守,遇上雨天一身水,遇到晴天一身土,這為的是讓違法者在鐵的證據面前心服口服的交稅。
去年9月份機構改革,他被調到征管股工作。新的工作崗位給他提出了新的挑戰,面對新征管信息系統1300多個枯燥乏味的功能模塊他悉心鉆研,分析模塊之間的邏輯關系找出模塊之間的內在聯系,他在熟練掌握管理信息系統后,還提出是否可以加強計算機對征管系統進行檢驗查詢的設想,他的想法得到了區局領導的支持,為此他與信息中心的人一起開始編寫小程序,從征管系統獲取數據,進行數據校驗,及時查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在他的努力下,區局征管工作一直位居市局前列。
親情是無聲的語言
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而趙劍波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幾乎都用在了工作上,都奉獻給了稅收事業。他舍棄了很多常人的欲望和快樂,克服了很多常人難以逾越的困難,舍小家為大家。由于工作原因他曾兩次離家到異地工作,由于交通不便,他一個星期回家一次,因此照顧孩子和年邁的父母的任務就交給了從事新聞工作的妻子。妻子工作再忙也會二三天就給他匯報家里的情況,讓他安心地工作。有次周末,他答應回去陪女兒吃飯的,女兒盼星星盼月亮般的等著爸爸。可是快下班時,一位納稅人打電話說路上堵車,因此要晚一些來交稅,如若第二天就過了征期。他一邊看著書一邊等著納稅人,早把答應女兒的允諾忘到腦后。納稅人交完稅后,感激地要請他吃晚飯,這時他才想起女兒還在等他,他急忙趕回家,發現女兒已趴在飯桌上睡著了,桌子上放著妻子的留言條:我外出采訪,今天是周末,你多陪陪孩子。這時,他心里只有深深的愧疚。
二十年的時間,他就這樣默默地做著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獲取快樂,支撐著屬于自己的那一片藍天。“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他憑借著自己的一顆平凡心,對工作的一顆責任心,腳踏實地的做事,實實在在的做人,正是這份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不計名利的精神,二十年來激發著他勤奮的工作,積極的生活,也正是他這種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讓他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著不平凡的業績。
【稅務系統征管能手事跡材料】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