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改優秀教師事跡材料(通用3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具有觸發力大、感染力強的特點。我們該怎么擬定事跡材料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課改優秀教師事跡材料(通用3篇),歡迎大家分享。
課改優秀教師事跡材料1
人們常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神圣的職業。從事這一職業需要我們具有崇高的人格品質,優秀的職業道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這一特定的內涵,決定了它終生都要像燃燒的蠟燭一樣向世人承諾著光明與奉獻的坦蕩胸懷,一旦投入其中,奉獻精神將成為生命的主旋律。我自1999年任教以來,一直從事語文教學工作,工作中始終嚴格要求自己,愛崗敬業、勤奮努力,不斷完善自我、增強課改能力、提升課改實效,積極探索新課程改革教學之路。
一、轉變觀念
有人說,教師的職業生命是需要付出艱辛、耐心和熱情的。其實,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因為,當一名教師在研究性狀態下工作的時候,他就是幸福的了。他就會感受到教育并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并不是重復,而是創造。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是實踐的先導,教育觀念的轉變是課程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正確、先進的教育觀念,就不會有自覺而有效的實踐,一切先進的教育改革都是從先進的教育觀念中生發出來的,而先進的教育觀念來自不斷的學習,因此,我把加強學習,轉變教育觀念作為我自己進行新課程改革的第一步,把新課程理念作為一切工作的指導。我對照新課程的要求,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討論反思。通過學習、討論和反思,提高了認識,俗話說:“理清則明”。我明白,只有自己的觀念轉變了,才能擺脫舊的束縛,走出創新教育的'新路。否則就只會“出新鞋走老路”。新課改培訓的時間大多安排在假期或雙休日進行,我為了跟上課改步伐,不惜一切休息時間,積極參加每一次的課改培訓學習。通過培訓,我摒棄了舊的觀念,樹立起新時代的教育觀念,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的宗旨,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我從中深刻地感到:課程改革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是培養新世紀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徑,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
二、轉變角色
新課程改革在教學中的實施,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起碼要做到兩點:首先,變權威者為組織者,擔負著學習、探索的重任,不再有“經驗”可談。教學工作,工作特點和職業要求,決定了教師在課改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根據課改的需要和學科特點,積極參加各種集中學習、教材培訓、集體備課、召開教學研討會,共同探究提高教學水平的方法和途徑,為廣大教師展示才華、相互學習,提供機會,構建平臺。其次,變指導者為參與者。新課改中,傳授給學生多少知識已經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教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和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因此,要求教師從舊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提倡自主、探究、使用學習,著眼于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問題情境—共同探究—多項交流—實踐應用的課堂教學的結構模式,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自由寬松、平等和諧的學習環境。例如:為了便于學生多感官接受和傳遞信息,增加動腦、動口、動手的機會,便于學生之間相互切磋,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我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小組學習互相交流。
三、轉變方式。
新課改帶來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為適應新課改,教育教學方式也必須轉變。我和其他教學一線的教師一起學習、一起切磋,平等交流,并虛心向他們學習,甚至向學生學習,并且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才能使教研工作理論聯系實際,才能使我的教學扎實有效。其次,我還積極參加一系列的活動,引領課、示范課等。學習專業理論,加強自身的理論修養,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確立先進的教學理念,并內化為指導自己行為的思想。這樣不僅可以鞭策自己努力學習,不斷提高專業水平,還能縮短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成為學生的朋友,更能促使自己在實踐中成長,與新課改同步前進。再次,必須透徹了解學生,不斷反思教學常態下的師生活動,課改實驗工作尤為如此。幾年來,課程改革使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教育意識對新課程的作用。實踐中我能在有意識的繁衍教學經驗的同時進行理性思考,在總結中有所發現。教學之余,我堅持質疑反思,尤其善于走進學生的現實生活和內心世界,去關注學生,研究學生。我還不時地把自己在教育教學、課改實踐中的點滴感悟流淌于筆尖,不斷促進自身的專業化成長。努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學習方式,在快樂中學習。我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和方法,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把握方法的過程。新課程向傳統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挑戰。教師要走下高高的神壇,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者變成學生學習的伙伴、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我們努力營造民主、平等、互動、合作的師生關系,在與學生交往互動、合作交流中與學生心靈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學生人格,完善學生個性,促進師生共同發展。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積極拓寬渠道,讓學生走出課堂,觀察校內的名人名言;讓學生走上社會,觀察外面多彩的世界。。。在課堂教學中,我秉承素質教育、課程改革的前沿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努力營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實踐”的學習氛圍。學生們都愛上我的課,教學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激活學生經驗、貼近現實生活、追求真實有效”獨特的教學風格。
一路耕耘,一路收獲,我在課改研究方面,勤于思考,不斷創新。多次獲得優質課教學比賽一等獎,撰寫的論文《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省級刊物上發表。并有多篇教育教學論文獲得市,縣級一,二等獎。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兒童都成為幸福的人。在課程改革實驗工作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已不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協作、創新、探究、激情、希望、未來這些滾燙的字眼緊緊聯系在一起,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為學生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著,愿我們的課堂呈現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成為情不自禁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在課改的春天里,我愿與學生們一起感受生命的靈動,體味求真與創新的樂趣。
課改優秀教師事跡材料2
我是一名有著11年教齡的中學語文教師——xxx,本科學歷,中學一級語文教師。曾擔任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的語文課,現任八年級語文課兼備課組組長。在十一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各學科老師的幫助,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注重身教,師生相處和諧,有較強的課堂組織調控能力和課程創新能力。本人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2008年參加了遂平縣首批新課程改革試驗課堂比武大賽———“十大教學能手”的評選活動,受到好評。2009年獲“教壇新秀”榮譽稱號。本人撰寫的論文《非智力因素在語文學習中的作用》、《談課改的點滴感悟》分別獲市縣一二等獎。20xx年制作的課件——《周莊水韻》獲市一等獎。幾年的課改,可謂幾多的艱辛,幾多的欣喜,雖說付出了無數的汗水,但也有頗豐的收獲和感受。
新課改使我國基礎教育改革進入了全新的階段。新一輪的語文基礎教育課程要求教師確立一種嶄新的教育觀念,改變了多年來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教師要對多年習以為常的課堂模式要進行新的探索和嘗試,同時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這對教師是一次挑戰,一個考驗。如何把教材較好,提高駕馭教材的能力和水平,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學習中快樂”,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提高語文素養。這是每一個語文教師思考的問題。課改以來,我積極投身課程改革的浪潮,始終以飽滿的熱情,主人翁的姿態,本著“加強理論學習,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進步”的原則,穩扎穩打,大膽開拓,勇于嘗試。
一、轉變觀念提高素養。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學生往往成為知識的受體,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主體能動性被抑制,創造性潛能難以得到積極開發、誘導,教師與學生之的情感無法交流,也就難以營造課堂教學藝術氛圍,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開放性語文課堂教學強調學生主體的能動性,讓學生變單向被動的受體為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的主體,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去做,切實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減少并優化教師的“他控”行為,增加或加強學生的主體“自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主體的積極。
我多次與語文教研組長同頭科教師互動交流,聽縣里骨干教師上示范課,學校安排教師外出駐馬店、遂平等地觀摩名家課堂,隨時注意引導教師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著力在教師角色轉變上下功夫,并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促使我在反思和借鑒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通過近兩年來的學習和培訓,我對課改有了更清楚的認識,逐步樹立起新的課程觀、教學觀、學生觀和學科觀,變注重知識的傳授為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變“以老師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變注重教學結果為注重教學結果和教學過程的統一,變xxx育為差異教育,使教學活動取得最大效果。
新課改使教師真正地覺得解放了自己,走下了“講”壇,走進了學生學習知識的.引領者的角色,還時間于學生,學生會的不講,書上有且一看就懂的不講。真正落實“精講精練”,使教師從“累”而不討好中走了出來,真正地融洽了師生關系,開語文教學另一番新天地。今后,我必須改變教育觀念,精心設計教學內容,不斷更新教學方式,轉變教學態度,成為新課程的推動者。
二、改變方式提高效益
在教學中,我力圖改變把學生禁錮在小小的課堂里,重復單調枯燥的教學狀況,而是讓學生采取多種多樣的能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的形式,給學生以廣闊的空間,讓他們的能力充分發揮,讓他們在積極主動中學會了學習,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如:我讓一部分學生帶動其它語文學習能力稍差一點的學生,采取“互幫互助”的學習模式,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同學之間的深情,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班級學習氛圍。課堂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學生字詞,自己了解作者及課文背景,讓學生教學生,“當小老師”體驗教師的感覺。我讓學生課前預習,我要求學生堅持不懈,做到學習一篇課文之前先預習,學生預習課文時,可以根據預習提示和思考練習,有的放矢地進行。課前預習能提高學習新知識的目的性和針對性,認真抓好學生語文課的課前預習,讓學生“先行一步”,做到有準備地聽課,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提高語文課教學質量。
機械照搬,生硬地處理教材內容肯定不合現實教學發展的潮流,為此,我打破教材框框,開放教學內容。語文教學內容應該是開放的,即不應孤立靜止地看待課程和教材,要靈活地駕馭它們,多方聯系,系統思考,創造性地執行課程,使用教材;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拓寬語文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優化語文學習環境,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
我抓住語文這一基礎學科和其他學科間的聯系點進行分析和處理,把各科知識不同的思維方法、學習方法整合到語文教學中來,為學生學好學活語文,培養語文能力服務。如我讓學生分析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的聯系,找出學習其它學科的方法,進而總結學習語文的方法。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讀背寫,引導學生自己摸索一套適合自己的語文學習的方法。
我還利用多種渠道,拓寬學生知識面。學生往往只注重對語文課內知識的掌握,而忽略了課外閱讀及知識的聯系,使得知識面變得越來越窄。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努力把語文課堂向課外、向生活實踐遷移。新學期一開學我就讓學生自建班級圖書館,學生每人帶來一本書,圖書館成立后,我讓學生利用班級圖書指導學生多讀書、多查閱資料,學會收集處理信息;組織參觀訪問,辦報、演課本劇、開故事會等活動,使學生勤動筆多交流;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拓寬語文學習渠道。同時結合學生實際及教材特點,有計劃有步驟補充一些適合學生口味或與教材相關的一些內容,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如學習陸游的詩《游山西村》時,教師介紹陸游詩人遭遇經歷,尤其重點介紹了陸游的一段凄美的愛情,他和唐婉后來的相遇分離。陸游的其它風格的詩,《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示兒》這些愛國詩。從而加深對作者的了解。理解他的心靈,他的感情。以此激發學生興趣,從而為欣賞詩歌服務。
三、注重反思升華高度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簡潔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他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對以后的教學才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我努力做到教后及時反思:1教學的不足之處:側重于自己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以及解決問題的辦法、對策。如問題情境的創設有沒有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學習活動的組織是否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有沒有流于形式?有沒有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否濃厚等等。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并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以后再教時應吸取的教訓。同時,針對以上幾個問題,找到了哪些解決的辦法和教學的新思路,寫出改進的策略和教學的新方案,從而不斷強化自己有效教學的意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2精彩的片段賞析: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若不及時利用課后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濃云散,令人遺憾不已。如:哪個教學程序安排的富有科學性?哪個問題的提出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才能得以萌發?即出現了課堂教與學的高潮。這時最好能詳細記錄下學生的學習活動、學生的精彩問答,作為教研的第一手素材,并以案例分析的方法,結合教育教學理論加以闡述。
課后反思能使教師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使課堂教學不斷優化成熟,能極大地提高了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我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行為,使自己走向反思、研究之路,內求于己的專業自主之路。形成自己對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的見解,從一個新手教師走向專家型教師。
在一學期來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在教學、理論水平和教研能力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收獲和提高,但是也有不足和困惑,如教研的開展不夠深入,效果不明顯;如何進行全面而有效的評價?等問題。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會更講究工作方法,提高效率,把各項工作做的更好。
彷如一把鑰匙打開一把堅鎖。課改恰如一陣春風,正應了那句古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我們沐浴著課改的春風,定會邁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課改優秀教師事跡材料3
我叫xxx,現任教于白水縣云臺鄉中,從事九年級數學教學工作。三年以來,我始終堅持“教師即研究者,教室即試驗場,課堂即研究場”的教育理念,能在偏遠山區不遺余力地實施課改,使得所帶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經過兩年的事件,將平均成績由全縣十三名提升至全縣第五名,我也因此獲得“最大貢獻獎”、“統考優勝個人”等多項殊榮,且連年被評委校級優秀教師。
一、上好第一課,做好課改培訓工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一個優秀教師,是由一批優秀學生來體現的。要想看到課改的勝利,應在學生展示成功后尋找他們洋溢于臉上的喜悅。如何讓一堂課活而有序,則必須做好學生課堂培訓工作。故在開學第一天,我會讓學生們觀看上一屆學生的課堂實錄,然后指導學生如何預習,如何展示,如何小組討論,如何小結,之后再將數學課堂規則張貼于各小組白板上,并在以后的課堂上不斷強調,鼓勵,糾正學生的課堂行為,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展示、測試等習慣。
二、勤學善思積極實踐,創新地做好教學常規工作
在備課方面,能認真鉆研教材、教參,學習課標,虛心向同學科老師學習、請教。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難點。上好課的前提是做好課前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所以我一直堅持每課時四次備課:第一次只結合課本憑自己的理解先備草案,第二次結合教參、課標,以及網絡資源對教案做適當修改,完善。最后結合通過集體備課,聽取其他教師的良好建議,對教案做三次修改。課堂實施后,認真總結反思,對教案做最終修改。因為三年來一直如此,所以我對初一初二的數學教材編排特點,內容結構把握的比較到位。上課時認真講課,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充分提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嘗試新課程改革,大膽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課后能堅持對學生進行抽查,不明白的耐心講解,及時查缺補漏。也因為如此,每個環節都做的比較扎實,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牢固,且學習興趣濃厚,學習成績比較優異。
三、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發展
新課程理念要求“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課堂上應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的發展,使得不同的學生在同一課堂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位專家曾經說過,看到的容易忘記,聽到的記憶不深,只有親身經歷的才刻骨銘心。所以在教學方面,我能積極學習教育理論知識,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使得學生能夠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愛上數學,愛上數學課。我在課堂上主張將課堂還給學生,時刻關注學生的參與度。經過多年實踐,我將學生編組編號,使得組間同構,組內異質。對于不同層次的問題,從難到易依次讓每組的1號、2號、3號等同學上板展示,如此既能保證每個同學都能有展示的機會,又能關注到同號中的學困生,以便課后重點對這些同學輔導。對于較為重點的新授內容,先讓同學獨立思考且1、2號同學上板嘗試做,之后老師引導分析,再讓組內商討,最后選1、2號個別同學做講解。如此,既能獨立思考過程中達到培優目的,又能在組內討論時達到拔中目的,通過最后的講解老師對5、6號學生再進行抽查,以達到消差目的。對于1、2號學生培養他們講題、出題、一題多解的能力;對于3、4號學生培養他們上板展示,簡單說理的能力;對于5、6號學生培養他們積極參與、樂于展示的學習態度,以達到不同學生在同一課堂有不同發展的目的。
四、構建有自己特色的課堂模式
我在認真學習了山東杜郎口中學以及洋思中學的課改經驗后,經過自己不斷的實踐改進,得到了讓自己得心應手的課堂模式。對于新授課且課堂容量教小的課型,我采用“二三五”課堂模式:先出示目標,讓學生明確本堂課的學習目標;接著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帶問題獨立預習;之后讓學生展示預習收獲,然后教師做適當點撥;接著將出示典例,讓優等生先嘗試做,教師再引導分析,中等生再上板展示;例題之后讓組內交流總結方法,步驟,注意事項最后小組長出一道例題變式題型,后進生上板展示。當全班同學都學友所獲時,進行分層次隨堂檢測。對于試卷以及套題的.分析、點評課,先讓學生以組為單位,每組1、2號學生將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寫白板上,然后找每組題號的并集,作為C類題。每組的5、6號將自己會的題標記在白板上,找交集,作為A類題。其余的題型作為B類題。A類題人人都會無需講解,C類題大部分不對放至課后輔導,而課堂重點展示B類題,將B類題題按知識點分類,一類一類講,講一練一變式題。對于單元復習的課型,我仍在摸索中,尚且沒有得心應手且效果較佳的教學模式,相信通過不斷實踐,也會有自己特色的。
五、撰寫反思,落實日清
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指出:反思是數學活動的核心和動力,它能使我們撥開迷蒙,看清“廬山真面目”而逐漸成熟起來。教然后知不足,一節課下來,我總會思考: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么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并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然后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不妨寫寫“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例如在上完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后,我及時進行了課后反思,總結了本課時的成功經驗,同時也認識到了幾點不足:對于定理的學習,以理解為基礎,不要急于應用,過渡太快。要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適時而導,該放則放,該收則收。故在應用定義判定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的時候先證明一對邊平行再證另一對邊平行。所以在后邊矩形、菱形的判定中,對于每一個定理,先讓學生分析這個定理適用的條件,以及使用這個定理應該滿足的條件,同時在例題之前,設置一個簡單的口答題,直接應用定理,發現效果較好。
所謂課改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適合別人的未必適合自己,學生的進步以及能力的提升,更加堅定了我實施課改的決心。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仍會不遺余力的實施課改,形成適合自己,適合自己學生的課改經驗。
【課改優秀教師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課改優秀教師”先進事跡材料09-09
課改優秀教師事跡材料(通用10篇)09-15
課改培訓總結08-07
課改發生的變化12-24
網課優秀教師事跡材料10-19
小學課改培訓總結07-22
高中課改培訓總結07-24
課改工作的自我總結02-24
地理課改心得04-17
課改工作總結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