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成本擊敗幸福感 研究生選擇回歸二線城市
“逃離北上廣”的口號近幾年變得流行起來,甚至好多在一線大都市畢業的研究生,也選擇了到二線城市工作、生活。除了經濟壓力之外,“幸福感”成為他們現在更重要的衡量指標。清華大學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王丹就在媒體上介紹說,今年很多碩士研究生就業時,心態更為平和務實,很多學生更多考慮的不是工作地點,而是幸福指數。而這一抽象的幸福指數,具體化的話,就會變為以下這些理由:
理由一:“長安米貴,居大不易”
一線城市過高的生活成本和競爭壓力,使“移民”環境惡化,導致青年人幸福感降低,引發部分人“逃離”!缎轮芸冯s志曾盤點“逃離北上廣”們放棄大都市的10個理由,分別是:一線城市是現貨,二線城市是期貨;一線城市有優越感,二線城市有歸屬感;一線城市勝在GDP,二線城市勝在CPI;一線城市適合小眾者,二線城市適合生活家;一線城市是“漂之城”,二線城市是“一生之城”。
近年來大量人口涌入一線城市,但城市的公共服務沒有同步發展,住房、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提供不足,尤其是向中低收入人群、流動人口提供不足,使得青年人要在一線城市安居樂業變得越來越難。甚至,僅僅是早晨上班高峰時期堵車帶來的焦慮,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對一線城市感到了厭倦和疲憊。
理由二:機會不僅在大城市
近年來,武漢、鄭州、西安、成都等一大批二、三線城市都相繼崛起,無論是在經濟規模、基礎建設,還是在城市管理、創業環境等方面都步入快速發展軌道。
這些二、三線城市的快速成長,得益于區域經濟的發展。過去很長一段時期,我國不同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發展水平明顯高于其他城市,并且差距有持續擴大趨勢。但本世紀特別是2004年以來,這種趨勢得到了扭轉。一方面國家出臺大量區域發展政策,如西部開發、東北振興和中部崛起戰略,促進了一大批二、三線城市的崛起;另一方面,許多一線城市開始面臨土地和環境承載力的制約,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向其他地區轉移。此外,我國中西部地區資源儲備較為豐富,近年來資源價格不斷上漲,推動了資源富裕的二、三線城市發展。
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意味著工作機會增多、生活條件得到改善、收入水平提高,二、三線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顯著增強。而人才向二、三線城市流動,能反過來推動區域經濟的繼續快速發展。有助于彌補不足,推進人才的合理分布。
理由三:認清自己,理性擇業
不管是“逃離北上廣”,還是堅守“北上廣”,都是建立在對城市環境和自身發展的理性選擇基礎上。過去那種“千軍萬馬擠獨木橋”、一心往一線城市奔的擇業觀明顯陳舊,發展機會、收入水平、社會福利等現在成了青年擇業時綜合考慮的因素。理性的、多元化的擇業觀讓青年人有更多自我實現的機會。例如,創業明星馬云沒有堅持在一線城市上海發展,而將創業和發展的地點選在二線城市杭州,正是出于對自身發展的理性判斷。
在信息化、全球化日益推進的過程中,城市間的競爭日益增強,這有利于為不同地區的青年成長創造更加公平的發展環境。去或留的決定,都是青年人經過理性思考后的選擇,都應當得到尊重,F在更多的畢業生選擇的不是最好,不是最貴,而是最適合。
理由四:提前預防大都市的“擠出效應”
一些人選擇二線城市就業,實際上是害怕城市的“擠出”效應。在一段時期內,一線城市由于集聚大量生產資料、社會資源,擁有絕對的發展優勢,由此帶來人才“集聚效應”。與此同時,社會競爭加劇,“擠出”現象也就在所難免。
如果要堅持留在大城市發展,必須對競爭的激烈性和殘酷性有必要的心理準備,同時要抓住一切機會努力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提高自我的競爭力。但是,并不是每個學子都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也不是都準備在十幾年寒窗之后,還讓自己天天都繃得緊緊的,應付各種競爭和挑戰。所以他們提前就對這種生活產生猶疑,與其將來被“擠出”,不如現在就撤退,還能爭取個主動,在二線城市提前開展自己的人生。
【即時通會員如是說】
中國有個很有意思的傳統,就是面子問題出奇的看重。這樣我們自我實現的需求就變得無比的強烈。這并不是壞事。曾經有一位作家就說過,我寫書就是為了出名,出名就是為了讓我媽媽感到驕傲,讓媽媽在親戚朋友面前,街坊鄰里面前自豪。這都無可非議。只是,在現在這個時代,金錢成了衡量面子的尺度,所以,我怎么選擇就是為了能掙更多的錢,讓我媽媽過上好日子,讓四周的人因為有我而感到幸運,因為我有錢有能耐了,很愿意幫助他們。這會造成什么呢?本來我國的人才是供不應求的,只是分布出了偏差。一線二線明顯擁擠,而窮苦的地方卻很是奇缺。我們大多數都不愿意去,以至于徐本禹一出來就感動了整個中國。但是,我們感動過后,還是不愿去,因為,這已經不在是精神需求的國度。沒錢,什么也別談。不光你在親朋面前抬不起頭,你父母都覺得窘迫……——林山
現實就是現實,生活就是生活,不是我們想怎么著就怎么著。大都市你夠不著,基層你不愿去,二三線城市也就湊合。務實、理性,是擇業就業的第一前提。——栗彥卿
活著其實就是為了生活,在一線城市都沒有了生活的樂趣,那呆著的意義也就自然不大了。研究生回歸“二線”城市其實才是更合理的生活方式。況且成都、武漢這些所謂的“二線”城市其實都不比一線的北上廣差勁的。——楊文
要不要繼續留在北上廣,我一直覺得這是個偽命題。你覺得好就留下來,覺得不好就走人,而好與不好,是由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來做主的,不是什么指數和排行榜。這四條理由都很好,但歸結到一點,還是“認清自己”。——楊菁
沒有經歷過北上廣的殘酷競爭,身在二三線城市依然覺得生活不易。隨著城市發展的加速,道路擁堵狀況日益加劇,很多時間都浪費在了路上,有時候甚至想回到鄉下,利用堵在路上的時間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但是其他地方無論基礎設施建設的多么完善,市場就業機會依然無法跟大城市相比。——程鵬麗
我選擇留在武漢最重要的原因是離家近,家就像坐標的原點,父母駐足那里,手里拽著長長的風箏線,而我就是那風箏,如果我飛的太遠父母會很擔心,整天望眼欲穿等我回家。他們也老了,需要人照顧。另一個原因是在武漢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對于一個高速發展的城市,機會更多一些,我不懼挑戰,也不怕大城市的壓力,但是我更看重未來的發展。——張歡
研究生回歸二線城市是一種必然,也是一種真正回歸。沒有法律或政策規定研究生就必須呆在北上廣深,關鍵就是畢業生和城市的一種雙向選擇。只要能讓研究生發揮特長,在二線城市又有何妨?如果是一線城市的資源浪費,我們更寧愿看到二線城市資源的充分使用,只要能發揮所長,只要能學以致用,二線城市也好,哪怕是三線四線城市。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讓人才資源得到最好最大的應用。——倪衛校
現在大城市的城市病越來越嚴重。這種城市病不僅僅是硬件上的,也有軟件上的,或者說制度上的。年輕人在大城市得不到好的機會,自然會選擇離開。但是,中小城市真的準備好迎接這些歸鄉者了嗎?中小城市相對封閉,社會形態單一,對人際關系的依賴嚴重,這些都會成為阻礙年輕人發展的障礙。逃離北上廣并不是一了百了,更大的挑戰在前面等著。——王俊嶺
隨著中小城市的高速發展,個人選擇更多了,也日趨理性,許多研究生選擇二線城市工作生活的背后,更多的是理性的考量:與其在大城市忍受巨大的壓力、過二等公民的生活,不如找到更能發揮自己優勢、貢獻自己力量的地方。有人離開也自然有人留下。選擇留下的,或因為理想,或因為愛情,或因為習慣……無論走了的,或是留下的,希望都能切切實實地享受自己的選擇。——西銘
我也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走,還是留,真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大城市,對我其實并沒有太多的吸引力,我留在北京只是因為這里有許多朋友。我曾說過,我是一棵蒲公英,本來就是隨意飛的,只是偶然在北京落地,而這里的每個朋友都是伸出的一根根須,如果沒有朋友,就會繼續飛走?墒,現在是有朋友的,還有好多,才會慢慢安定,但仍向往著別處,也恐懼著別處。我想,最后我還是會走的,朋友都會結婚,到時,我就會懂得朋友不是落地的理由吧。各有各的生活,是鳥就應該飛翔,是魚就應該游泳,是蒲公英就應該漂泊。——龍在天
遠離一線城市不需要太多理由,為了生存我們必須去遠離一線城市。不然,整天連飯都吃不飽,活都活不下去了,還談什么發展?——李特
每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的生存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城市,職業規劃與第一職業選擇很重要!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都有自己的精彩之處。——李斐
其實這個中緣由大家都很清楚,人們追求的就是幸福感。既然再大城市壓力大,生活不如意,就去二線城市咯,哪管它發達程度,工作待遇,自己過得快樂舒心就好。說不定二線城市不適合自己,還不如回去三線,四線城市。——汪蘭
歸屬感是可以建立的,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建立了一定的人脈關系,自然就產生了對這個地方的歸屬感。現在的人把一線城市的競爭壓力過分夸大,甚至有點妖魔化一線城市,不少準畢業生看到前輩對一線城市的評價而選擇遠離之,實際上這個因人而異,別人的不適合扎根一線城市不一定自己就不適合,這當中牽涉很多問題,例如個人能力、性格、際遇、目標等等,是不是要逃離北上廣,這個問題要根據自身能力回答。——高欣婷
個人覺得,我們單純地談這個問題是有點勉強的,研究生沒有什么的,再說研究生回二三線城市是以前就有的事情,只是近一兩年多些而已,這里面當然有很多的原因。其一就是現在的就業壓力增大了,這是因為學歷現在不完全是決定你能否就業或者是在那里就業的首要條件了,能力才是絕對的。每年那么多的高校畢業生都要畢業,就業才是根本,所以選擇在適合自己生存的地方發展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其二,社會發展的必然,隨著大城市的人才和其他方面的膨脹,以及由此帶來的好多問題,使得大家有可能選擇那些更好點的地方發展,恰好,二三線城市給了這樣的機會,這是因為,現在的中等城市也在加速發展,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等等,都在進步和發展,這里需要人才,需要那些能夠給城市帶來新鮮血液的人才。這樣勢必會使得人才開始流動;其三,個人定位問題,到底是去大城市還是中等城市甚至是基層發展,都是一個人社會價值觀和人生目標的選擇和體現。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重要的,這樣才能發揮自己的才能;其他,現在社會出現的許多現實問題不得不使當代的大學生或者是一些高學歷的人考慮現在問題?傊,適者生存,找個能夠適合自己的地方才是最重要的,無所謂“大”“小”城市的問題。——李虎強
現在來看,二線城市也不見得就能勝在CPI,就是所謂“一生之城”。我倒覺得在北京如果能忍受交通擁堵,其他都不是大問題吧(房、車限購,基本就不考慮,其他日常物價并不高的離譜),這工作文化氛圍比較好,其實挺適合年輕人的,干嘛非讓人離開啊,我就不離開。——筆筆的筆
回二線城市當然好,可是我們總有那么多的東西舍不去,當有一天我們不得不舍的時候,我們會變得義無反顧。——小王
還是那兩句話。第一個是看清自己所學專業的發展前景在哪里?第二個是看清自己的趣味在哪里? 如果想要盡早穩定享受天倫之樂,就回到地方;如果想要享受多變的人生和被延長的青春期,可以在一線城市呆著。——馬超
身邊一些朋友忙著出國、考研,被問及最后的歸宿,大多數朋友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回家當個大學老師”“回家鄉和男朋友一起開個店過日子”“找個老婆生個孩子找個安穩的工作”……諸如此類的回答讓我大為驚訝,至少在我看來,好歹是211院校的大學生,即使現在學歷文憑,當然還有這個越來越名不副實的211不值幾個錢,但為何會選擇這樣一條道路,甚至沒有想過“我為我的夢想去外面闖一闖”這樣的看法。有些人考研考博只是為了找一份大學老師的工作,過了那個門檻回到二三線城市,“安穩”和“幸福感”成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追求?赡苁窃庥龃煺鄱嗔,可能是現代社會的競爭讓大多數人絕望了,也可能是夢想早就不值一錢了,但至少我還堅定地想去試一試,做一做。夢想不分高低,觀念也不分對錯。存在即合理,沒有人能保證“安穩”點就比“光彩”點的生活差,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胡倩
個人覺得:一就業壓力大,大學生人數近年來呈上升趨勢,已不能滿足現有的工作崗位數量,競爭激烈;二是物價、房價等多方面價格比例失調,雖然國家一直在穩控物價,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扭轉過來的,這也跟中國發展現狀有關;三是很多人都追求平和、安穩的生活,競爭所帶來的壓力已不能適應,更多地把歸屬感考慮在了前面?傊總人所追求的生活層次不同,想要自己的生活閱歷更豐富,經驗更多一些,比較適合在一線城市發展。想要盡早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在二線城市發展的比較快。——杜文進
生活待遇問題成為研究生們選擇工作地點的重要標準。經濟發展到今天,好像是效率沒有大問題,公平出了大問題,國民經濟結構也出了大問題。中國的經濟總量有多少是蓋房子蓋出來的,有多少是玩具和服裝搞上去的?一線城市適合奮斗,二線城市也未必競爭力小,看看房價就知道,而且二線城市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提升中,工資水平也不見得高,物價卻都在漲。二線城市就業競爭也很大,也可能存在不開放的灰色空間。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劉鵬飛
個人覺得,年輕就是拼搏!就是流浪、遠行、艱苦奮斗!年紀輕輕的就在二線城市窩著,過上安穩的生活,每日不用操心,舒心的過著。那是老年人的生活啊,這樣的生活你要從二十幾歲一直過到七老八十直到死去么?!所以,我覺得如果你想拼搏就盡量在一線城市呆著;蛘吣憧梢該Q一種方式去二線城市,那就是創業,為二線城市發展成為一線城市而努力!——潘昕妙
人各有志,繁華忙碌和采菊東籬都很好,沒有哪個是不對的。——康夏
【高成本擊敗幸福感 研究生選擇回歸二線城市】相關文章:
研究生二線城市就業趨勢顯現:\"幸福感\"重新考量02-20
二線城市就業優勢02-24
低成本高盈利暴利行業創業11-25
畢業生求職成高成本不等于高成功率11-10
職場人士如何選擇自己心儀的城市就業11-17
職場高管 你該選擇哪種進修方式02-19
研究生為何患上求職“恐高癥”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