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鎮江十大特產介紹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產,那么,鎮江有什么特產呢?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鎮江十大特產,供大家參考借鑒,歡迎瀏覽!
1.茅山老鵝
“茅山老鵝”以茅山而得名,茅山地處句容境內,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具有良好的生態和旅游環境,自古以來就以養鵝腌制而聞名,以當地草鵝為原料,在百年傳統腌制基礎上精心研制,并依托科研院校進行科學開發,產品經專家、教授的評定,一致認為肉質鮮嫩,口感好,風味獨特,已順利通過江蘇省科技成果鑒定,并榮獲江蘇省第七屆食品博覽會金獎。
2.鎮江香醋
鎮江醋又稱鎮江香醋。“香”字說明鎮江醋比起其他種類的醋來說,重點在有一種獨特的香氣。鎮江醋屬于黑醋/烏醋。 鎮江香醋創于1840年,是江蘇著名的特產,馳名中外,1909年開始少量出口。鎮江香醋在國內曾5次分別獲得金牌獎、優等獎、一等獎等,1980年獲國家銀質獎。與山西醋相比,鎮江香醋的最大特點在于微甜。尤其沾以江南的肉餡小吃食用的時候,微甜更能體現出小吃的鮮美。
3.丹陽黃酒
“南國新豐酒,東山小伎歌。”這是唐朝詩人李白游歷江南時的名句,所謂新豐酒,就是今天丹陽黃酒的古稱。丹陽黃酒是一種米酒,歷史早已馳名,可與浙江紹酒媲美。幾千年來,丹陽黃酒盛譽不衰,它色澤光燦清亮,香氣醇濃,鮮甜爽口,回味無窮,且酒精度適中,是一種上等的滋補飲料,營養價值非同類酒能匹敵。它含有人體易于吸收的各種氨基酸、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適量常飲,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防風驅寒、幫助消化、延年益壽。此外,它還是烹調食物的理想佐料。
4.金山翠芽
鎮江宜茶資源豐富,種茶歷史悠久。位于城西北的中泠泉,就以其優良的水質而被茶圣陸羽譽為“天下第一泉”,從而使鎮江茶葉聞名于世。“金山翠芽”是鎮江茶葉的第一品牌,為高級綠茶。該茶是選用良種茶樹芽葉為原料,經精細加工而成,外形扁園挺直,色澤翠綠,白亮顯露,湯色明亮,味清香醇厚。金山翠芽是江蘇省新創制的名茶,金山翠芽系中國名茶,源產于江蘇省鎮江市,因鎮江金山旅游圣地而名揚海內外。1982年在鎮江市下蜀茶場、五洲茶場等單位開始試制,1985年通過技術鑒定,列為省級名茶。同年,在農牧漁業部召開的中國名茶評選會上,榮獲中國名茶稱號。
5.鎮江肴肉
“鎮江肴肉”又名“水晶肴肉”,亦叫“水晶肴蹄”,是馳名中外的鎮江名菜。 相傳三百多年前,鎮江酒海街有一家夫妻酒店。一天店主買回四只豬蹄,準備過幾天再食用,因天然怕變質,便用鹽腌制。但他萬萬沒有想到,妻子會誤把為父親做鞭炮所買的一包硝當作了精鹽。直到第二天妻子找硝準備做鞭炮時才發覺,連忙揭開腌缸一看,只見蹄子不但肉質未變,反而肉板結實,色澤紅潤,蹄皮呈白色。為了去除硝的味道,他一連用清水浸泡了多次,再經開水鍋中焯水,用清水漂洗。
6.揚中河豚
河豚——“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揚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這是北宋著名詩人梅堯臣對盛產河豚時鮮的贊譽。河豚古名“魚規”,俗名吹肚魚,能“咕故”作聲,體呈紡 錘形,紫鰭青背白肚皮,頭圓尾小眼睛細,無鱗有荊刺,無膽含劇毒,盛產于清明前后,歷來為“長江四鮮”之首。河豚味美,質地鮮嫩,營養豐富,早在戰國時期的(山海經)中就有記載。至宋時已成為名貴佳肴、桌上珍品。河豚之肥美,有口皆碑,蘇東坡用“值得一死”來形容品嘗后的感受。
7.鎮江膏藥
鎮江膏藥的前身是唐老一正膏,創始于1662年,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具有祛風止痛、化痞除瘀、舒筋活血、消腫順氣等功效,用它治療筋骨疼痛、跌打損傷、半身不遂、四肢麻木、關節炎等癥有顯著療效,并有軟化點適宜、布皮經久不霉,藥黏經久不老化等特點,可以一用再用,被群眾譽為萬能膏。1980年,鎮江金山牌膏藥被評為國家醫藥總局優質產品和省優質產品。
8.丹陽大麥粥
丹陽是江蘇鎮江境內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到過這里的人都知道,南朝石刻與黃酒是它遠近聞名的兩樣特色。然而,只有熟悉它的人才知道,這里還有一種雖然普通卻不尋常的食物:大麥粥。只要你嘗過,就無法忘記那黃澄澄的米粥帶給你的無盡回味。
9.延陵鴨餃
延陵鴨餃是江蘇省鎮江市丹陽市延陵鎮的特產。丹陽延陵鴨餃口感清淡細膩,不肥不膩;肉質松軟,香氣誘人;滋補養胃,口口留香。延陵鴨餃是丹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鴨餃,亦堪稱丹陽一絕。“鴨餃”,并非是用鴨肉包的餃子,而是用一種特殊方法制作的美味鴨肴。 延陵鴨餃創制于清代康熙年間,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制作鴨餃,必須選用延陵鎮特產小個兒菜鴨,尤以秋鴨為佳,此鴨別地皆無,故堪稱一絕。數百年來,無數名廚對鴨餃的烹制方法不斷改進,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
10.蟹黃湯包
鎮江蟹黃湯包,俗稱蟹包,以皮薄、湯多、餡飽、味鮮而成為鎮江的傳統名點。相傳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不但在滬寧線上素負盛名,而且馳名中外。清嘉慶年間林蘭癡詩句“到口難吞味易嘗,團團一個最包藏”,寫出了蟹黃湯包內藏熱湯,“到口難吞”的特點。這種湯包以蟹油、豬肉為主要原料,經過精心加工制成的。它具有體積小外型美,放在籠里像座鐘,夾在筷子上像燈籠,皮薄。湯多。餡足。味鮮等特點。食時佐以鎮江香醋與姜絲,不但口味更美,且能去寒解膩。
拓展資料:
鎮江自由行攻略
鎮江博物館
鎮江博物館之前揚州和茅山都在這里中轉。火車站門口就有公車抵達西津渡,我的酒店也選在了西津渡景區內。
在酒店歇了會兒,就去了鎮江博物館,就在西津渡景區內,展品價值不高。
逛完博物館差不多五點,可以吃個晚飯啦,大眾點評搜了一下,附近有個八分飽評價不錯,就去了。然后,莫名吃了一家網紅店。到了八分飽已經開始拿號了,店員告訴我們基本要6點半才能吃,我們就先去西津渡馬路對面的江邊公園坐坐,吹吹江風。
八分飽美食
六點半抵達八分飽門口已經是超多人等位了,而且現在還不發號了,之前拿過號的人才有資格等位置。莫名的優越感,對菜色充滿期待,不過最后覺得還行吧。
鎮江肴肉,三怪之一,有詩贊道“風光無限數金焦,更愛京口肉食饒,不膩微酥香味溢,嫣紅嫩凍水晶肴”。八分飽的肴肉味道不錯,皮凍晶瑩入口而化,佐以鎮江香醋,解了肉的膩味。
西津渡
睡到自然醒的第二天,吃了早餐就逛起了西津渡。西津渡本是渡口,現在的馬路牙子,以前直接是碼頭,可以坐船。景區保留了元代的昭關石塔、清代的救生會。不過適逢上午,游人很多,也就拍幾張照片,準備吃午飯。
鍋蓋面
鎮江三怪的香醋和肴肉都吃了,鍋蓋面當然也要嘗一嘗啦。這就是我們的午餐。鍋蓋面就是煮面的時候放一個鍋蓋在里面,據說這樣對可以控制沸點,雖然我覺得很不科學。不過也是查鍋蓋面的資料,我竟然發現所謂的鎮江三怪其實是四十年前旅游局的謊言……老“三怪”是“大鍋滂個小鍋蓋,褲子跨過街,馬桶撐起來曬”新“三怪”是“面鍋里面煮鍋蓋,肴肉不當菜,香醋擺不壞”估摸著老三怪其實是對鎮江舊時的一些生活習慣的諷刺吧,所以改了。
焦山
吃飽喝足就去焦山了,坐著景區門口的公車,打著瞌睡抵達焦山。鎮江三山,焦山最值得一游,因為自然風光較好,景區門口坐擺渡船前往湖心島,挺有感覺的。
金山
金山也是步行可達的,這時酒店的地理位置優越性再次體現。金山是鎮江最著名的景點了,但個人感覺沒有焦山好玩,風景一般,主要是有人文加持,和山裹寺的金山寺。建議去看看白娘子的愛情文化園,蠻逗趣的。
【鎮江十大特產介紹】相關文章:
臺灣十大特產08-04
河北十大特產03-01
廣西十大特產11-05
昆明十大特產11-26
貴州十大特產02-28
遼寧十大特產01-30
東北十大特產07-26
超級經典的湖南十大特產11-27
山東煙臺十大特產08-09
山東青島十大特產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