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旅游常識
環境
合肥市位于江淮之間,處于中緯度地帶,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合肥具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齒”的戰略地位,常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魏將張遼大敗孫權十萬大軍的逍遙津戰役,即發生在這里。兩千多年前,這里就已開始形成商業都會。秦、漢在此設郡縣,明、清為廬州府治,1949年定為安徽省省會。
年平均氣溫在15℃~16℃之間,極端最低氣溫-20.6℃,極端最高氣溫38℃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900-1001毫米之間。全年氣溫變化的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春溫多變、秋高氣爽、梅雨顯著、夏雨集中,總之氣候條件優越,氣候資源豐富。
歷史
公元前八世紀至公元前六世紀,合肥地區分布著諸多小國,后成為楚國的一部分。許多考古發現都可追溯至這一時期。公元前二世紀,漢朝在此置縣,首次給予合肥之稱,名曰合肥縣。公元四至六世紀,這個位于南北國交界處的兵家重地陷入延綿不休的爭戰之中,屢次更改名字和行政轄區。隋(581—618)唐(618—907)年間,合肥一帶改稱廬州——這一名號一直保留至十五世紀廬州升為廬州府。公元三世紀,三國歷史上著名的張遼威震逍遙津一戰在如今的合肥逍遙津拉開戰幕。魏國統帥張遼率800名精銳騎兵一舉擊潰吳國21萬大軍。
藝術
【合肥廬劇】
廬劇為安徽省著名地方劇種,以大別山和淮河一帶的'山歌、民歌、門歌、花鼓燈等民間歌舞為基礎發展起來,因其創作、演出活動中心在皖中一帶,古屬廬州管轄,故稱“廬劇”,已有近200年歷史。
廬劇分東、中、西三路且各具特色和濃郁的鄉土氣息,表演生動活潑,傳統劇目分為小戲、折戲、本戲三類近300出,廬劇唱腔分主調、花腔兩大類,主調有“二涼”、“寒腔”、“三七”、“正調”、“衰調”、“丑調”等,花腔多為民間小調,有四十多種,廬劇唱腔板式豐富,落板常有幫腔,滿臺齊唱,稱為“吆臺”。
建國后,廬劇在藝術上進行了較大的改革創新,音樂由單純的鑼鼓伴奏增加了絲弦伴奏,并吸收了管弦樂器,嘗試了電聲伴奏。唱腔和表演融歌、舞、說、唱為一爐,繼承傳統,又有創新,即可表演古裝戲,也適合表演現代戲,不少劇目經過整理有的成為保留劇目,有的拍成電影和電視,深受廣大觀眾喜愛。小貼士:旅游合肥,觀賞廬劇成為合肥娛樂最大樂趣,似乎不可不看。廬劇劇種的主要演出團體是合肥市廬劇團,主要演員有凌艷惠、黃冰、張國英、胡擁軍、張乘勝、孫小妹等。該劇團成立四十八年來,整理創作和演出現代戲147臺,古裝戲138臺,出版發行了大量的廬劇音、像盒帶,代表劇目有《雙絲帶》、《借羅衣》、《討學錢》、《打蘆花》、《休丁香》、《秦雪梅》等,《雙鎖柜》、《情仇》(“半把剪刀”改編)拍攝成電視劇,由中央、上海、安徽電視臺對全國播放,《借羅衣》拍成電影藝術片在全國放映。
【合肥旅游常識】相關文章:
合肥旅游景點大全11-21
合肥周邊旅游圣地08-11
航空旅游常識09-25
旅游常識大全04-15
迪拜旅游常識07-03
冬天旅游常識07-03
旅游常識匯總09-13
婚慶旅游常識08-31
合肥周邊旅游推薦「精選」08-11
合肥附近的旅游景點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