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美國的一項統計資料顯示,自行創業的中小企業中,有40%的小老板在創業的第一年就不得不面臨關門大吉的命運,而在存活下來的60%中,約有八成無法歡度五周年慶,能夠熬過5年的中小企業主,其中只有20%能繼續走完第二個五年。為什么創業成功那么容易?為什么創業成功后能守住成功的人又是那么少?答案只有一個,這就是創業者有無獨特的“看家本領”
———核心競爭力。那么企業如何打造核心競爭力?創業者要求得生存,就必須有一套安身立命的、能在競爭中取得比較優勢的“核心能力”。核心競爭力不能一蹴而就,它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要把握好下列四個方面,核心競爭力就在其中了。
———集中優勢,以專取勝。個人創業實力較弱,資金有限,往往無法像大投資者那樣提高多元化經營來分散風險,因此不如進行重點投資,發展專業特色產品,提高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不要選擇最熱門的行業,應該選擇最適合自已,并且最有潛力的行業。
———從小開始,逐步升級。創業者瞄準某個項目時,最好是適量介入,以較少的投資來認識市場,等到確有把握時,再大舉介入,放手一搏,這是一條穩妥而明智的創業之路。
———創業在前,賺錢在后。自古以來,老板們很少有因為立志賺大錢而創業成功的,他們多半是因為心中隱隱約約有一個理想要實現,或是對某一方面有特別的熱忱,這樣的創業動機能夠持久,能夠幫助創業者熬過各種難關,而一心一意要賺錢的創業者很可能會犯“急功近利”的毛病,無法兼顧其他經營要點,導致失敗。
———打造品牌,用火用活。在上海,打造個人品牌、利用無形資產也成為商界的奇招。全國勞動模范徐虎當年是上海某房管所的一名水電維修工,他的事跡經媒體報道后出了名,在上海投資開發房地產的湖南三湘公司指名要徐虎去管理小區,而徐虎所在的西部集團干脆成立了徐虎物業公司,徐虎公司成立后已先后承接了面積達25萬平方米的物業管理,個人品牌的無形資產已經給它的擁有者創造出豐厚的經濟效益。那么創業者應該如何利用“個人品牌”這一美譽度較高的無形資產為自己贏利呢?個人品牌是大家公認的,是通過日積月累形成的,具有良好的“質量保障”。因為它的“稀有性”而不是每個創業者都能夠擁有,所以創業者應立足于自己所在的行業,選擇這方面的優勢資源,把它納入到自己的創業組織中。擁有了“個人品牌”并不意味著就能夠一本萬利,關鍵還要看能否把它用火用活。這需要創業者進行仔細的“打磨”,用得好固然能夠使企業獲利豐厚,用不好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巨大的、可怕的。